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2:4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实践过程: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基本思路与方法:

调查形式:网上相关资料查询

我们小组共有六名成员,采用网上查询的形式,并采用讨论等方式对获取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课题研究意义:

1.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2.使当代大学心怀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3.使当代大学生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4.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下去。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也正发生着许多转变。从外国的品牌,外国的流行语到外国的生活方式等都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是否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呢?这样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就此而衰落呢?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到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呢?

就此问题,我们就当今“大学生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调查与研究。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熟悉度一般,一些常识性问题仍不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在一次针对性调查中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1%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3%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全盘摒弃。

当查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有20%的人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会继续发扬光大;50%的人持中间态度,认为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人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不关心这方面的内容;其中坚决否定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数占了7%。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各持有不同的观点。

2.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方式多样,但以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和加大宣传居多

首先,我们调查了采取什么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对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及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加大宣传认同度最高,大学生也很认可各种商业促销活动,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加大宣传的一种好方法。当然,当代大学生对一些观点也并非盲目认同,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例如,当问及他们对韩国端午节申遗有什么感觉时,其中大部分人都对此非常的反感,认为韩国不尊重别国的文化,抄袭别人的传统。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在对传统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的。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更能体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发现,参加中国的传统节日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而圣诞节等西方较为流行的节日位居第二。阅读方面,大学生更青睐“走遍美国”和“日本漫画选集”两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功利性阅读、读图时代等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结合前面提到的阅读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阅读承载传统文化的书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板着面孔说教只能让青少年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一味迎合青少年的趣味无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4.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途径多,但效果不一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继承”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位渠道。另外,“课堂学习”的选择率也比较高。从大学生对这些途径的有效性评价来看,课外阅读、课堂学习和影视节目分列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并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调研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六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调查与研究,并对查询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让我们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相关资料与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们,并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夺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创新,为实现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而不懈坚持与奋斗。

参考资料: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网中国大学生青年网

第二篇: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 目 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识、探究及看法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

1沈中月

31003236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王高峰

31003237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孟文峰

31003234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任松凯

31003235

组员分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工程学院

土木系

土木1001

林旭勇

31003230

指导教师(职称)

石华琴(副教授)

二○一○ 年 十一 月 十一 日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前 言

据统计,上海城里70%的14.30岁的年轻人在平安夜选择走出家门,狂吃狂欢。其中90%的人会选择像JJ、纽约客等可容纳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厅,去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发泄旺盛的精力。情侣中88.3%去排场不大的西餐馆享受一顿浪漫的西餐,10.8%选择在家看电视,共享二人世界。剩下的那部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相聚。年轻人向往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看着日渐增多的外国商品品牌占据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在人群中流行,甚至连外国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人们不禁忧心,这样下去,中国的本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会不会衰落?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然而,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一代代持续传承下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利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存因素,面对西方节日成为时尚的现实,众多商家争先恐后地打出节日牌,一时间,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传统的端午、中秋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这样的事实,国人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国家也不得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今年起,法定节假日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是明证。与此同时,过洋节也一夜之间风靡校园。然而,大学生过洋节是受到商家广告宣传的刺激,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为此,我们选择了从中西方节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个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今天的年轻人是否淡忘了传统,是否逐渐被西方同化,我们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什么依据和建议?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将通过自己的研究去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尝试为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1.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逆境奋发的精神,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的“吾善养浩然之气”,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交相胜”,王夫之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对待个人和民族、国家利益上,“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义利取向上,“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的侵蚀,其抗击力闪着道德的光辉。在修身方面,《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老子的“自胜者强”,无一不是良言警训。

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及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熟悉度一般,一些常识性问题仍不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而只阅读过其中一二本的大学生占到了70.1%,从未阅读过的人也高达16.2%。问及是否擅长诸如中国象棋、二胡、剪纸或书法等传统技艺时,仅有2.4%的人表示很擅长,57.5%的人表示会一点,还有33.5%的大学生曾经学过但已忘记,而一点不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6.6%。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三个常识性的问题,以期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传统音乐的,当被问及《二泉映月》是什么乐曲时,有93.4%的大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选择了二胡曲,选择笛子曲的有4.8%,选择唢呐曲的有1.8%,没有一个人选择钢琴曲。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传统节日的,当被问及“嫦娥奔月”与什么节日有关,对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问题,居然也有6.6%的大学生回答错误。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传统科学文化常识的,当问及第一台地震仪的发明家是谁,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张衡,正确率达到了97.6%。实际上,这三个问题都是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曾经涉及到的,因此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这也说明学科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兴趣不高,但理性上认同

首先,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春节传统习俗的态度,结果显示,对吃年夜饭的认同度最高,大学生也很认可贴春联、拜年和给压岁钱等春节传统习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并非盲目认同传统,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例如,在放鞭炮习俗上,有42.4%的大学生认为“改革后可以继续保留”,尽管没能深入地调查“如何改革”,但是放鞭炮带来的安全、环保问题应该是他们思考的着力点。再如,各有一成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贴春联、拜年或给压岁钱等习俗,也应该进行改革。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在对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的。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更能体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发现,首先就增加法定节日而言,中国传统佳节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而圣诞节以35.9%的被选率位居第二。其次就挑选两本书进行阅读而言,除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专业书籍外,其他五本书的被选率相差无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学生更青睐“走遍美国”和“日本漫画选集”两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功利性阅读、读图时代等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结合前面提到的阅读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阅读承载传统文化的书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板着面孔说教只能让青少年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一味迎合青少年的趣味无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4.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途径多,但效果不一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具有突出的作用。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位渠道。另外,“课堂学习”的选择率也比较高。从大学生对这些途径的有效性评价来看,课外阅读、课堂学习和影视节目分列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并不低(获选率为32.8%),但实际上只有12.0%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针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建议

针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现状与问题,对于如何对青少年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四位一体”,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

就教育主体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位教师所能单独完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

教”作用。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当好这个主角,至少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努力:一是要在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方面努力,除了强化语文、历史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外,需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中小学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区域课程或本校课程,大学可以增设传统文化素养课程和讲座;二是充实传统文化素养较高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再好,没有相应的师资,仍然不能将课程资源转化为教育效益;三是在评价上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在考试中体现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如何将传统文化素养指标纳入青少年素质体系是急需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终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在思想上重视、在经费上落实、在行动上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开展起来并持续下去,如近期政府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其次,大众媒体是宣传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体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应该将公共性和公益性摆在首位,着眼大局,放眼未来,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局限,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化的责任。再次,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为青少年开放相关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

社区资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补充。社区既有街道、居委会的组织管理,又有学校、医院、工厂、各种文化娱乐设施等众多的资源,而且同一社区的青少年因为地缘关系容易组织起来,这些都是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2.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遴选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体系庞大、内容驳杂,而且精华与糟粕皆有、金子与泥沙并存。对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泾渭不分、照单全收,必须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遴选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系列。

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魂魄,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被割裂,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诸如舍身报国的爱国情怀、刚健自强的立身精神、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道德传统、海纳百川的宽容胸襟等,再如兼爱天下、舍生取义、厚德

载物、乐群贵和、悲天悯人、通达权变等的精神思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核心是让青少年理解、认同民族精神,并最终内化入心。

但传统文化精神并非什么漂浮在空中的虚有之物,它有载体、有依托、有物质形式,包括传统游戏、传统节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服饰、古代器皿、气功武术、建筑雕塑、古代科技、音乐舞蹈、历史地理,乃至风土人情、习俗礼仪、文字语言等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空谈精神,并非道德说教,而是要让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物质形式,让他们阅读古典书籍,聆听民族音乐,触摸器皿雕塑,练习传统技艺。制订传统文化教育分阶段目标,再依据目标挑选各阶段的教育内容,是摆在政府相关部门和青少年工作者面前的突出任务。

3.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调查表明,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但是各种途径的作用和有效性并不一样。我们认为,应该以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影视节目和电脑网络等四种途径为着力点。传统文化进课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韩国和日本,一直有“教养课”,我国则有文化课、素质课等说法,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使得青少年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成为有教养、有文化、有素质的人。调查发现,课外阅读是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编著者和新闻出版部门应该肩负起为青少年奉献更多的介绍和解读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青少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影视和网络因其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和渗透性而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这种重要性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但是,影视和网络是“双刃剑”,其中也充塞着大量的娱乐文化、媚俗文化、浅显文化,甚至消极、享乐和暴力的内容,却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当今青少年远离经典、远离传统、远离高雅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影视和网络的积极因素发挥得好,对青少年的作用将加倍;若发挥不好,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极大。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多途径,而且要多形式。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往往单纯地采用讲授方法,使传统文化教育陷入“我讲你记,我说你听,我考你背”的纯粹认知教学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青少年既没有情感上的体验,又缺乏理性的思考,很难实现书本知识的内化和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同时,我们又长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合而为一,常常导致四者的混为一谈,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被掩盖,教师的说教多而以身示范少,灌输多而积极引导少,使得青少年误认为传统文化也不过就是假大空的一套。因此,我们应该转变传

统文化教育理念,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寻找与当代青少年接受心理相适配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既要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教育,更要重视以感悟和体验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情感教育,使青少年不仅知晓而且喜爱,并最终化为行动。

不论通过什么途径,也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接受传统文化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功利思想是错误的,速成手段也行不通,我们认为,慢慢熏陶、长期浸染,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

2.《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3.中国传统文化网 4.中国教育在线 5.中国大学生青年网

附录一:

《二泉映月》是什么乐曲?有93.4%的大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回答,选择了二胡曲,选择笛子曲的有4.8%,选择唢呐曲的有1.8%,没有一个人选择钢琴曲。

当被问及“嫦娥奔月”与什么节日有关?,对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问题,居然也有6.6%的大学生回答错误。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传统科学文化常识的,当问及第一台地震仪的发明家是谁?,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张衡,正确率达到了97.6%。

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二胡笛子唢呐钢琴柱形图 1

附录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而只阅读过其中一二本的大学生占到了70.1%,从未阅读过的人也高达16.2%。

4.8%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只阅读过其中一二本的大学生占到了70.1%从未阅读过的人也高达16.2%

问及是否擅长诸如中国象棋、二胡、剪纸或书法等传统技艺时,仅有2.4%的人表示很擅长,57.5%的人表示会一点,还有33.5%的大学生曾经学过但已忘记,而一点不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6.6%。

有2.4%的人表示很擅长57.5%的人表示会一点33.5%的大学生曾经学过但已忘记,一点不会的大学生也占到了6.6%。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很高兴您能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可多选)

A历史文学知识B传统艺术C生活智慧D实用技巧E民俗游艺F其他

2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热爱B喜欢C无兴趣D 排斥E反感

3您平时接触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可多选)

A课堂B讲座C展览D电视电影书刊E父母长辈F广播

G网络H游戏I剧院J其他

4您认为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B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

5您对当前以我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的评价()

A总体很好B总体较好C总体一般D总体不满

6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与熟悉喜爱传统文化有关()(可多选)

A受教育程度高低B学习文科或者理科C家庭影响D成长经历

E从事职业F兴趣爱好G偶然事件H年龄大小

7您认为最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人群是()

A中小学生B大学生C公司职员D农民E公务员F厂矿职工

8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多选)

A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体现中华文化又有精华又有瑕疵D体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

E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净化社会风气

9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0您认为目前较多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国家和地区是()(可多选)

A中国大陆B中国台湾C中国香港D日本E韩国F新加坡G其他

11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引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备受冷落,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可多选)

A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B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C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D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肤浅

12如果说中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多选)

A教材编排不合理B学校忽视,过度重视考试升学

C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D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

E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F其他

13()

A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

B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C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

D政府制定完善法规,采取强硬措施保护传统文化

再一次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第四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3.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创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新文化。/

z

第五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心得体会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心得体会

经过此次我们团队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后,我不仅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我国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将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下载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材料加工工程 20137078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为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地人民创造了巨大......

    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报告调查人:刘阳 调查时间:2012年12月19日 调查地点: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马鞍山技师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学生 简介 在这漫漫......

    关于大学生对考研态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态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部分大三本科生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和网上搜集资料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

    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人数发展快。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列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们这次抽样调......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精选)

    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

    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来自市场营销3班的同学,我们想就此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 进行调查,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缺乏的传统文化知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