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秋——关注传统文化
各位老师、同学,早上好!
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和传统文化有个约会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就要到了。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始终没有中断过,可谓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节日。
这个古老的节日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多而美妙的神话传说; 舞火龙、砌宝塔、放天灯、玩兔儿爷各式多样的赏月庆祝活动。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一个圆,悠悠地挂在空中,被饥饿的游子,啃了几千年,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千古绝唱。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加以传承的宝贵财富。
然而如今的中秋节,却在全球化的新时代下备受考量。当天文
知识消解了月宫神话,当月饼不再是一种稀有的美食,当中秋佳节在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狂飙的浪潮下显得些许淡漠时,我们不应让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变成只吃月饼的日子,而是要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继承并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要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冷漠里悲哀远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了我们年轻一代的肩上。国家已经开始了他的努力,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也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传统节日,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中秋和家人团圆时,请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记得我们和传统文化有个约会,永远的约会„„
诗(有下面4首,不知选择哪一首好)
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台湾作家于春回带来的诗歌《明月照归程》。
明月照归程
啊,今夜我望着月亮
写着糖水一般的甜。泪水无法止住
白发的月光,照亮家门
照亮漫漫七十四年 魂兮归来的路
2005仲秋夜。母性的光辉洒遍华夏
每一个角落。母亲用多皱的手
抚过孝子挺直的脊梁
抚平逆子决绝的目光
-----哦,九.一八
我当然更不会忘!纵一杯杯祭奠的酒
浇透黄泉,又怎能愈合国土沦丧 流离颠沛的巨大哀伤
月下,我写着团圆
内心充斥着强烈的缺憾
我嚼着月饼里的香甜
却总也擦不干悲愤的泪眼
让我们围一张圆桌 坐下来吧
用芬芳的桂花香,和平的橄榄枝
国恨家仇的艾草苦,甚至鞭痕,甚至炮火.....调一瓶五味俱全的团圆酒
举月光的杯
饮上下五千年的甘与苦,荣与辱
悲欢与离合今夜,所有的中国人举头望月
望一轮清清白白,团团圆圆的月如水的月色洗净硝烟与纷争
黎明,家园上空,鸽子飞过......中秋的月亮
在夕阳西下的地方
遥望云霞隐去的脚步
跨过古老的传说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
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
一颗祈祷的心
在游子的心中升起
大地的梦境
舒展在太白与东坡的词典里
在装饰嫦娥的夜夜思绪中
将漂泊的心
圆在中秋之夜
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明月(当代)徐爱民
明月如人,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但是圆圆的明月才是人梦寐里的追求。
人事如月,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但是团聚的欢乐才是人心田里的牵扯。
阴晴圆缺的明月,悲欢离合的人事,明月早已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寄托。当一轮中秋明月普照大地的时候,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追寻,那圆圆的明月和团聚的欢乐。
是谁用一缕月华梳理我的长发和忧伤
我看见月下倒映着的它的惆怅
天涯的游子
也不得不在她的温柔下驻足
回望
心中的故乡
故乡里那棵微笑的梧桐 华叶灼灼
是老人两鬓的发 或一夜凭栏廊下 听雨落残荷梗 叮咚轻响
敲打
梦里的地方
是谁搅乱了一池心水 是谁用思念
湿了那一盘冰轮的 玉白霓裳
风扶月影,疏浅半墙 只是一隙的明亮也能 指引
回家的方向
第二篇:“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案例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节日魅力”活动案
高淳县第三中学李慧
一、选题背景
时下很多孩子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像愚人节、圣诞节等,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历史渊源等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国之大,传统节日之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可以这么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深广的群众基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又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的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为弘扬我国的传统,引导孩子们过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因此,我班决定以“走进传统文化,感受节日魅力”为研究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去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本次活动,除了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进一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以及诗歌创作等。
3、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
1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
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获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
交流的快乐。
(三)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
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活动方案
第一周: 确定主题,展开调查
第二、三周:小组讨论,查漏补缺
第四、五周:开展活动,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小品
排练等
第六周:展示成果
五、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指导老师交待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和确定了小
主题,分为四个大组,鉴于中国的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传统节日较多,故考虑近年来为人们热议的几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节日最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它们还被定为法定假期,这对我们每个人意义重大。所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各小组确定了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第一小组:调查春节的由来及习俗;指导老师:王花
2、第二小组:调查 清明节的文化;指导老师:邢爱华
3、第三小组:调查 端午节的来历;指导老师:李慧
4、第四小组:调查中秋节的传统。指导老师:任秀华
接着由小组设计本组活动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进行讨论。大
致围绕节日的由来、传统风俗习惯(活动、饮食、服饰等)、相关节日的故事或传说、诗词歌谣、人物等等展开活动,活动形式可以自定。接下去的时间、学生就利用课外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查资料、设计、讨论、调查、采访、写体会、画画、写总结、出手抄报、编节目、排练、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一、资料搜集
本班的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
料,他们利用一些活动课或在网络上收集资料,以及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同学还利用假日到书店购买有关方面的书籍,有的同学收集报纸有关节日方面的信息,做成剪报集,小组内进行信息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传阅,加深对所调查的节日文化的了解。
同学们还通过在家收集或参观走访问卷等途径,收集了各种关
于压岁钱怎么花,清明节纪念方式的转变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成各种手抄报,开展辩论赛,编排小品,制作了精美的手工作品。
二、采访调查
为了想理解更多有关节日的知识,同学们采访家人、老师、朋
友对相关节日的了解,将所得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发言,每个小组还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各具特色的调查卡或采访卡,并自行在电脑上打印或手抄,在组长的协调下做好以下事项:按预定的方案采访、分配好人员、记录员、拍摄员。事前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成。
以下是小组设计的调查采访卡:
采访卡
采访者____________被采访者__________
采访地点__________采访时间__________
采访内容:
(1)中秋节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2)你希望中秋节如何度过?
(3)中秋节你最想祝福的人是谁?
(4)你会用什么方式向他人表示中秋节的问候?
(5)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三、外出参观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学校附近的“佬俵食品店”参观,请了饼店的做饼师傅介绍做月饼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记载,同学们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饼店师傅请教,掌握做月饼的方法,同时还品尝了饼店里的月饼。通过参观“佬俵食品店”之后,部分学生对中秋月饼更感兴趣。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高淳老街的吴爷爷家里,参观各种各样的灯
笼,并听了吴爷爷讲如何做灯笼的技巧、方法,同学们听后,对制作灯笼也有更大的兴趣。
四、办小报
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制成手抄报,在全班展示,向全班同学
介绍宣传。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研究、筛选、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完成各人的活动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
4、讨论各小组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其他小组准备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六、成果汇报总结
1、成果展示
三月底在学校电教室举行了成果展示会,先由主持人简单介绍
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接着四个主题组的同学按顺序出来展示成果。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很多小组除了一般汇报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节目表演,如舞蹈、诗歌、小品。
2、收获体会
每个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调查,各有收获,很多同学都写有调查
报告、调查日记或心得体会等。
七、老师点评
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中秋文化的一些
知识,感受我国的中秋文化,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实践、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开展自主的、创造性的探究学习,在活动中教师对激发学生探究举是由始至终地运用灵活多种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发挥得都比较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训练能力、陶冶感情、接受教育。因此,整个活动教学效果好。
作为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第二、在活动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第三,分工合作,营造“人人有事干,个个都负责”的氛围。
结束语: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中华文化的魅力无穷,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来探索,让我们继续努力,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三篇:新闻稿-舌尖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又关注
舌尖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又关注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它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所带出的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因此,这个片子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里面的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它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
5月14日开播至今,《舌尖上的中国》成了新浪微博热门关键词,风头更是力压各部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浙江的年糕、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和历史传统文化遗留的味道。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片子里那些菜肴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它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
《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让国人自豪的历史,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中国的历史人文,最直观地体现在饮食文化的器物传承中,饮食背后的风俗、仪式、伦理、趣味中隐藏着最朴素的文明。而今的《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重又关注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严重。就传统节日而言,正在一点一点走远,节日氛围不浓,礼节简化,甚至有些节日早已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舌尖上的中
国》的开播,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的警钟,我们的文化体制急需改革。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中国人。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传统文化重回我们的怀抱,使传统文化的又关注。
第四篇:关注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
关注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和独特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首先,美术教育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下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中溶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所在。从中小学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相当少,传统文化也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的进行技能学习,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摧残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小学教育中开展美术教育无疑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重建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其次,美术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专业美术教育而言的普通基础美术教学,它不是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不是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目的,而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服务的,是为民族精神教育服务的。美术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同时也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造人格健全的重要手段。
1、在艺术欣赏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作为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比如在高年级教学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插图来渗透传统教育。四年级上册《材质的美》中,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特点,学习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笔墨飞舞中感受民族艺术神韵。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扬的重要途径。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一课中,针对学生接受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要求,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想象,于画面表现之中。最后,在美术课外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除了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外,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年画、脸谱、泥塑等艺术学科。
1、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制作方法、材质、图形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严格的制作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都得到大家的喜爱。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工具少、材料简单多样、好学易做。
2、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国画以它特有的工具材料,出现别具一格的面貌,吸引了部分爱好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除了讲解传统绘画技法技巧,欣赏大量名家名作,还结合现代审美思想,以彩墨游戏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自由创作中,体验国画的独特魅力,保持很高的积极性。
3、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因此,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并发挥美术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教育比重,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第五篇:传统文化
三年级作文 传统文化
300字
民间工艺
陶瓷、剪纸、泥塑„„
民族艺术
川剧、杂技、邮票„„
文化精髓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社会习俗
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赏月吃月饼、赛龙舟„„
神话传说
《大闹天宫》、《嫦娥奔月》„„
饮食习俗
元宵、月饼、饺子、粽子、炸年糕、四喜丸子、长寿面、面鱼……
传统节日
端午节、元宵节、新年、重阳节、中秋节„„
游艺习俗
京剧、相声、扭秧歌、二人转、沂蒙山小调
一、扫尘
二、贴春联、门神、贴年画、剪窗花
三、吃年夜饭
四、放爆竹
五、拜年
六、压岁钱
七、包饺子
例段
家乡的春节
我喜欢热闹的六一儿童节,我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但我最喜欢能收到红包的春节。
今天是大年三十。大清早,爸爸就扯着嗓子叫道:“快起床,过年了。”老妈也来了个河东狮吼,把我从被窝里给吓了出来。我不满的说:“干嘛这么早就起来,再睡会。”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今天过年,咱们一起回老家过年。”我这才恍然大悟:“哦,知道了,你们先刷牙,我马上起来。”
匆匆的穿衣、刷牙、洗脸之后,我们没来的及吃早餐,就出发了。爸爸开着新买的小轿车,带着我们开向了的老家。想着能看到慈祥的奶奶,和幽默的爷爷,我激动不已。路上的风景美丽极了,道路旁的小花小草对我微笑,此时的我快乐的像一只小鸟,眼里的一切事物都美好无比。
“嘟嘟——”爸爸按了按喇叭,到了老家。我看到了表姐、表哥,兴高采烈的和他们玩起了游戏。等家人都到齐的时候,天也渐渐黑下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老爸到门前的院子里,点燃了一串鞭炮,把我们的耳朵都快炸聋了。“嗖......啪”我点燃烟花的引线,一束五颜六色的烟花飞上天空,炸开来,将夜空点亮。鞭炮和烟花的声音合起来像一首动人的小夜曲。
放完鞭炮和烟花,我们就开始吃期待已久的团圆饭了。勤劳的妈妈烧了一桌子的好菜,有鱼头火锅、红烧肉、百味鸡、年糕、五香酱牛肉......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老妈刚说:“开饭。”我立马狼吞虎咽起来。吃完了,我摸摸皮球似的肚子,对老爸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老爸听了放下筷子,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大红包。我接过来用手摸一摸,发现里面有很多“毛爷爷”。我喜出望外,收好红包后,提着灯笼和小伙伴玩耍去了。
我喜欢过年,你们呢?
过年
“过大年啰!”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马”年,处处是一片喜气洋洋。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爷爷和奶奶在厨房切菜剁肉,家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桌上的菜可丰盛啦,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我们家的“大厨师”爸爸烹调的“醋溜墨鱼”。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的墨鱼片,炒熟了,浇上香气扑鼻的醋溜汁,又香又好吃,吃上一口,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桌上那瓶鲜橙汁,紧紧地吸引着我的双眼。我叫爸爸给我倒上一杯,爸爸却给我出了个“难题”--“思晴,明天就是“马”年了!请你至少说出五个含有“马”字的成语,我就给你倒鲜橙汁。”“好!一马当先、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可是我只说出三个,就只有抓头皮的份了。我用眼睛看着爷爷、妈妈,妈妈轻声地说:“人高马大。”爷爷眯着眼说还有:“策马奔腾。”于是,我就大声地一口气又说了两个,爸爸乐呵呵地点头说:“不错,不错,说出了五个,有奖!”说着给我倒了满满的一杯鲜橙汁。我站起来,高高地举起杯子,大声地说:“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再祝爸爸妈妈马年,大吉大利!挣更多的钱!给我买更多的……”我话还说完,长辈们都笑翻了天。
呼声、话语声、碰杯声、欢笑声……声声悦耳,声声动听,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除夕的夜空中荡漾着,许久,许久……
元宵节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可以放礼花吃元宵。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望着天空发愣,似乎还在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看秧歌
我最喜欢看秧歌了。
每次村里有秧歌节目的时候,我总会先在屋里听到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我便飞奔出门。挤在人群中间向远处观望,只见一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最先看清的是敲锣打鼓的。然后就扭秧歌的了。他们有的打扮成京戏中小姐书生的模样,有的打扮成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还有的……。他们穿着新鲜艳丽的服装,脸上还画了浓浓的妆,脚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跷。他们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长长的红绸带,双手各拎一角。踏着节奏挥舞开两只胳膊,投入而神气的扭动。那股精神头儿常常会把一些孩子吸引进队伍里去,跟着他们一起表演。
扭秧歌的队伍中有时还会有老汉推车、小媳妇骑驴等有趣的造型。他们在一样的节奏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显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队伍很快就扭过去了。我常常会跟出去很远很远,追着看。
家乡的风筝
风筝在我国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我特别喜欢它。
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到广场上放风筝,我高兴地说:“好啊!”到了广场,天上已经有许多风筝了,有灰太狼的、喜羊羊的,还有孙悟空的。
我也迫不及待地打开我的口袋,一只“燕子”探出头来,好像在对我说:我要在天空中飞翔,我要飞!我要飞!
我把我的风筝扔向天空中,然后拼命地跑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几乎把所有的风筝都落在背后,我非常高兴,想与别人一起分享。但是,风筝突然降落,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我的心情非常失落,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这时,妈妈走过来,微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放风筝的时候要找风向最大的一面。”
我立刻站起来,又重新放了起来。终于,我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了。
放风筝让我尝试过了失败,更让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剪纸
你们可知道我最拿手的是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我最拿手的是剪纸。只是你们不要以为我只会剪什么动物、字、花等图案,我是想要剪什么就能够剪什么的,而且你们还不要说我还剪得有点像模像样的,非常逼真。
怎么样,你想要看看我的手艺吗?好吧,我就剪一个给你看一看。只是,不巧,你不能够到我这儿来。现在我只能够用文字告诉你,看了以后你一定也会感受到、欣赏到的。我先找来了一张白纸,裁成一个正方形。然后,我按照自己想剪图形的样子去折纸。我斜着对折,然后再斜着对折一次。好了,现在这一张纸成了一个三角形了,好象一座小山。接着,我就动手剪了起来。我东边一剪,西边一剪,然后弯了下去,再翻过一个身来往中间剪过去。我又弯来弯去地剪了一会儿,很快我就把纸花给剪好了。然后,我把纸翻开。啊,这时你就可以看到一幅漂亮的剪纸呈现在你的面前了。当然,如果你在现场看到我的剪纸的话,一定会更加兴奋。而且还会立刻动手也想自己亲自剪一剪呢!不过没有关系,你只要自己动手试一试,多试试,就一定会摸索出一套经验来的,而且会越剪越好的。
好了,我不跟你多说了,你赶紧去按照我说的去做,去剪吧!如果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走到一起商量探讨,把我们的剪纸技术进一步提高,让我们的中国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