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

时间:2019-05-12 02:3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

第一篇: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

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迁西县一个山区小镇。镇内资源较为丰富,林业和非煤矿山业是家乡的支柱产业,家乡人民比较富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铁选厂、红砖厂、木料厂等开始蓬勃发展,曾经一度引来外地的人购买和投资。但是,这些都存在一些现实问题。2012年2月1日至3月20日,我对迁西县前进精选厂进行了一些实地调查。从中我在我的角度谈谈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和一系列问题及不成熟的见解。

一、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一)没有合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企业多为自发组件而成,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多为制约型,使企业的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法制保障道路。

(二)融资方式比较单一

由于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另外现在整个社会包括许多商业银行信贷观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风险高、成本高、工作量大且收效不大,以此使企业资金比较有限。

(三)生产力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企业主要劳动力多为外地务工人员,流动性很大,出现“今年来,明年走”的现象,统一的技术技能培训不能有效的实施,所以劳动人员多数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

(四)主营业务发展空间不大,没有支柱产业

企业产品的产出比较单一化,封堵了企业多元化的发展;原材料多为买进形式,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的总是徘徊在不好不坏的阶段。

(五)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企业多为家族化,分层领导多为家庭成员,从而没有严谨健全的管理机制。各项管理制度、管理责任制都不能行之有效的实施。

(六)生产设备不够先进

企业对生产设备不够重视,认为设备能运转就行,忽视产品质量及产品流失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二、乡镇企业现状分析

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均是依靠资源优势兴建起来,加上农村劳动力低廉和文化水平低下及地域独特的市场优势,这些厂子开始兴盛。但是,由农民组成的企业群体缺乏知识、技术、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管理经营办法落后,导致经营、诚信、社会责任以及在企业发展存在致命的错误。企业总是坚守着家族化,对外来的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员进行排挤,不吸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创新,紧紧制约着企业的向前发展。企业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生产力不断流失,在职生产力不能更充分的发挥应尽的潜力以推动企业的标准化运转。企业没有长久规划和拓展,总是走一步是一步,满足眼前的现状。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管理者的意识及企业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收到所需要的人才,导致企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竞争不强,效益不高。企业拥有的人才结构及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不能为人才提供薪金、福利、发展空间以及社会地位等,对人才不够重视,不尊重人才甚至浪费人才,使中小企业很难吸引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人才问题就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大问题。技术水平低,多数中小企业缺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核心技术,技术力量薄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三、乡镇企业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

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及全民对中小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应加强立法,加快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要以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契机,积极地制定配套性的全国法规及地方性法规,改变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机制;切实转换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机制,政府要转变职能,做好中小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等宏观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指导、服务等工作,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使中小企业的援助走上法制化轨道,形成有利于各种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二)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是问题

1.建立中小企业银行,鼓励开办多种经营模式的金融机构。鼓励组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股东、以企业互助为主要业务范围的、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互助合作银行及投资财团,并在法律上规定资金投向(主要为中小企业)和扶持的政策。同时,各大商业银行也应积极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

2.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有

偿服务。如:目前浙江省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13家,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94.88亿元,这些信用保障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组织中小企业建立资金互助会。在一些农村,农民自愿入伙建立的农业互助基金会已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所以,借鉴这一经验,成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会,增加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4.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与优惠。建议采取鼓励贷款的激励机制,可采取无息、贴息、低息等各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开业,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特别是信用保证贷款的利率幅度应该下浮,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允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应该自发组织起来,组建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自律性组织。这为中小企业提供积极的多方面的服务,维护好其权益。应吸取相互经验,实行企业自我诊断,以此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中小企业为发展培训人才,更新观念

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还是从事各种专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都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更新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要舍得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并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观念。许多中小企业的人才观念狭隘,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中小企业不重视人才管理体制的系统建设,人才严重不足使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正确、全面的人才观是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中小企业应建立多样性、多层次性的人才观。要自发的通过政府、社会的各种技术机构和技术学校对企业的劳动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五)转变观念,加强企业管理

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摒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经营,将非核心的业务、非核心专业部分,通过“外包”等形式,分给其他厂家去做,自己则专心致志地做最专业的业务,从而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专、精、特、新、优”的战略思想。同时,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抛弃经验式、粗放式、家族式、专断式的随意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同时还应重视人本管理;其次,要注重风险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也是企业合理承担风险并取得风险报酬的过程。通过投资组合的选择来分散、降低和避免风险,提高风险报酬率和经营安全

性。而风险管理就是在经营中化风险为安全,抓住机遇,取得竞争优势;最后,要重视战略管理。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把战略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五)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

企业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要不断的引进新技术和人才,形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取缔企业家族化,做企业的长久规划,使产品不再单一。淘汰陈旧设备,更换提高生产效率的标准设备,充分利用资源,从而达到高产出的业绩。

学生(签名):2012年4月10日

第二篇:工商企业管理 社会调查

工商管理系,专科调查报告

今年3月7日上午起头,我在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隶属单元科利公司进行了工商打点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公司指导教员的热心指导下,积极介入公司日常打点相关工作,注重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打点理论常识对照现实工作,用理论常识加深对现实工作的熟悉,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打点理论,根究日常打点工作的素质与纪律。简短的实习糊口,既严重,又别致,收成也良多。经由过程实习,使我对日常打点工作有了深条理的感性和理性的熟悉。我所实习的科利公司,附属于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

回首回头回忆实习糊口,感应是很深的,收成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体例,对科利公司的日常打点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体味,剖析了公司营业开展的特点、体例、运作纪律。同时,对公司的浇注明天的处事品牌,修建精品,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务实求新、敢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有了初步体味。

同时经由过程实习我发现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隶属单元科利公司也存在问题:

1、市场不美观念和经营系统体例不顺应公司快速成长的要求,市场开拓的轨范与企业快速成长的要求有差距;经营系统体例还不完美,经营队伍、经营人员的责权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施工组织打点不美观念有待进一步改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组织打点的意识不强,施工打点现状与施工打点科学化、规范化存在较年夜差距,只是我们有的项目在开工初级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难以进入状况,不能知足业首要求。

3、成本意识不强,成本节制水平不高,个体项目不存在打点粗放、施工年夜手年夜脚的现象,向打点要效益、向科技立异要效益的意识还没有平稳树立起来,以至于我们的成本节制与前进前辈的施工企业还存在较年夜的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

4、对分包队伍的打点轨制和打点轨范化还不完美,在分包合同打点发面存在轨范不跟尾、打点不闭合的现象;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打点的正视水平不够,在打点手段和轨制落实上存在亏弱环节

第三篇:乡镇企业管理

关于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兴起的西方公民盛会理论和治理理论,给城乡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国外成熟的城市社区管理也给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全国各城市都兴起了城乡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政府主导型、半政府半自治型、社区组织自治型三种为典型的代表,这些新的改革模式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以社区组织自治型更为彻底,是社区基层组织完全自治化的改革,基本上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是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向,更具有前瞻性。但是从长远看来,建立基层社区自治组织是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有61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城市有8万多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89%的城市社区建立了居民(成员)代表大会,64%的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委员会,22%的社区建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评议会、社区听证会等城市基层民主形式普遍推行,收到了很好效果。

一、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居民自治是发展集成民主建设的需要

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文件明确规定“扩大民主、居民自治”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指出,“在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江泽民同志在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谈到扩大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民基层群众的民主圈里,已经实现的基层民主权利要继续实现和保障,同事要随着经济文化的提高和条件的具备,逐步扩大和增加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是我们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当前政府所推进的城市社区建设包括社区居民自治,正是城市实行扩大基层群众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载体,居民自治问题是社 1

区建设的难点,也是社区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志,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工作。

(二)社区居民自治是国家治理的需要

社会各种形式的自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东西方国家的事实都表明一个基本的政治原理:有效的国家治理,不是通过国家权力无限扩张来完成的,相反,是通过合理范围内的国家权力运作。社会自治的有效开展以及这两者的相互非核与合作来实现的。

二、目前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目前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基层社区居民参与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经济生活的参与、文化生活的参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政治生活的参与等,这里是指居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的过程和行为,包括对居委会干部选举的参与、对居委会议的出席、对居委会活动规则的制度的参与、对社区重要事务的决策参与等等,而且关键是参与的过程。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城市建设、社区居民自治中,居民参与也还存在着许多难题最突出的是居民参与不足,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现状不容乐观。

1、社区居民参与率低,动员式执行参与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的主要形式 所谓动员式执行参与是与主动性参与消极性参与相对而言的,是指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执行)社区管理机构也已形成决定的思想,比如参加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开会听取居民委员会或街道有关本社区工作的通报、部署等。这种参与既不能对社区事务开展的具体项目进行决策,也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因而属于执行性参与,在这些过程中,作为社区主体的社区居民是“缺位”的。

2、非政治性参与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的主要内容,形式老套、范围狭窄 所谓非政治性是指从参与内容上讲,居民参与的社区失去多与政治不沾边或者关系不大。社区居民一般所参与的社区事务大多诸如打扫楼道、巡逻、书画比赛等等,形式老套、范围狭窄。就社区居民委会而言,政治性参与主要是指选居委会和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前者主要是由居民代表或者户代表投票选举,且三年一次,参与规模不大,广泛性不足;后者也并非全体居民都能参加,那些在单位登记的选民的居民,则不参加本社区的选举。

3.社区不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影响社区居民自治的进程

财产权是一切的最根本权利,是事物发展的瓶颈。目前社区不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着社区居民自治的进程。居委会财政主要来源区和街道财政拨款。《居组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居委会的资产,但在很多地方,街道对社区的资产收入提取管理费,少的40-50%,多则100%。上级部门用于社区的办公金飞和居委会成员的生活费补贴也被层层克扣。很多社区一算账,不但不能按规定从政府部门去拿钱,每个月反而要倒贴很多钱给街道,由于街道使用各种手段侵占社区资产,使得社区的财力支撑体系非常薄弱,社区用于硬件建设的投入相当有限,举办文体活动的经费也是捉襟见肘,对于大部分社区来说,财力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观念层面上看,虽说单位人正向社会人转变,但旧的“单位本位”所形成的参与体制和参与规范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

2、社区居委会会职能错位

从社区运作的行为模式来看,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事实上很多是有街道办事处派出的,从而事实上成为政府在城市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一特征导致居委会在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职能错位,做了许多本应由其它各类组织和居民承担的具体事务,在街道和居委会的全面灌输下,居民一方面缺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早已习惯于大事小事都直接找政府,寻求政府的帮助,等待政府的安排,而主动参与的观念比较淡薄。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运作模式,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讲究声势、没有坚持社区需求本位的原则、忽视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情况。社区搞的许多活动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走走过场,没有考虑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而且每年的内容和形式都如此,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需要,从而导致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

3、社区居民社区自治参与的制度化环境不够完善

从体制层面上看,总体上说,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制度化环境不够完善。我国社区管理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运作以及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和活动的参与,主要还是建立在政府的行政推动之上。政府的行政号召、行政协调和行政

督促构成了社区自治参与的基础。但是,政府的行政政策没能成为相应的法规制度,参与社区共建的社区居民之间很容易产生“踢皮球”的困境,不便于社区工作者进行管理和协调。社区居民自治参与的权利、义务、时间、频率等许多本应当制度化规制的问题都存在人为随意界定的情况,缺乏相对明晰和准确的标准,难以充分发挥在居民在社区建设中本应由得主体力量。从参与途径分析,居民缺乏通畅的参与渠道,常常是社区管理机构感到有必要了,就着急居民来开会、不知、传达、或者是政府有关部门提了要求,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又赶快组织居民,即便是在成立了居民代表大会的社区,什么时候开,讨论什么主题也都是有社区管理机构定,居民代表只有“听”的份,由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缺乏一套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程序或规定作支撑,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使得参与的机制很不完善,反过来又影响了居民的参与率。

4、社区居民归属感及主动参与意识不高

三、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制度的有效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小政府,大社会”逐渐被确立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把应属于社区管辖的失去交给社区,政府就要改变观念,进行自我改革,政府与社区各尽其能、各尽其责。

(一)要简政放权,使社区的自治发展有一个基础条件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实行社区居民自治意味着社区居民有权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这就需要重新配置城市管理的公共权力。在传统体制下,治理城市的权力集中于政府及“准政府”组织,“权力配置呈半级化”。政府必须逐渐减弱对社会的直接控制和干预,并适当地从社会中退出。只有这样,社区才有自主发展的基础和空间,政府培育社会和社区自治组织,就需要将原属于自己的权力下放一部分给社区,或正说让渡一部分权力给社区,是社区在本区域范围成为治理主体。否则,社区居民自治就会流于形式。

(二)转变社区职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权政府的权威建立在全能基础上,随着全能政府的实效,政府一方面要下放权力,另一方面要装便职能,重建权威基础。全能政府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控制和分配资源,以管理为主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难以

再通过控制和分配所有资源的方式管理社会。这就需要通过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实现对社会的再整合。因此,政府的只能也要相应发生变化,既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主导型,经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以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社区,引导社区居民自治。

(三)积极改变领导方式

全权全能政府的领导方式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纵向性、垂直性、命令方式管理。随着全权全能体制的改革和政府对社区自治的培育,就以为这政府管理的基础不再依附于自己的“单位”,而是依法自治的社区。“传统的单位制线型社会变为社区制底座式社会。”社区居民自治成为政府管理的心的依托。在这一体制基础上,政府必须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既不能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发号施令,而要依照法律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四)实现居民委员会财务独立

关于如何实现居委会财务独立结合一些地方的经验有以下具体的建议:首先给每个社区居委会赋予社团法人代码,确认其实具有法人性质的资格,由居委会开设独立银行账户,建立账簿,并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其次区级财政对社区的投资(经费、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直接拨款到社区,减去中转环节;或者是有居民委员会通过立项的方式进行专项审核,专项批复。再次,制定并实施社区财务公开制度,由社区居委会自主支配经费,定期公布社区居委会的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区居民会议及其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的监督。最后,居民委员会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和政府部门以及捐赠者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区成员的民主监督。

总之,在我国城乡基层自治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就是自治能力的培育。加强城乡社区居民自治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机车证券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项工程能不断提高为群众俯卧的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保证群众安居乐业,存进社会发展和稳定。但实现城乡居民自治是一项长期间距的任务,并非依照以下的事。从现阶段,作为一种居民群众直接参与制度,城乡居民自治的发展还不成熟,目前总体上海停留在法律规定和制度层面,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居民自治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在我国,真正解决体制、观念问题,改变因体制与观念而沿用下来的国家行政管理模式和社会组织与发展模式,尚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

第四篇: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摘要]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改革开放31年以来,乡镇企业以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顽强的生命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我国乡镇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乡镇企业 发展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乡镇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更加严峻。

一、当前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

1.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从产权制度来看,现在乡镇企业主要有集体经营、承包经营,以及股份合作制。前面两种形式的产权关系模糊,名义上财产归集体所有,而实际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乡村群众并没有对财产的支配权、处置权,真正拥有财产支配权和处置权的是乡村行政组织和领导。而对于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很多还发展很不成熟,企业的经营者只简单的把它看做是一个融资的渠道,并没有把推行股份合作制

看作是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的重大变革,是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2.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长久以来,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始终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大多数

乡镇企业存在着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裙带关系,缺乏合理的绩效考

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从而导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在对待企业员工上,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企业员工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的现实。企业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

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多企业缺乏激励机制;

在员工培训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甚至不进行培训,很多乡镇

企业为了企业短期经济目标的是实现,往往只对企业员工进行一般职

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时间较短,制约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3.乡镇企业缺乏资金供应和技术创新

从生产要素来看,资金缺乏仍是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都是从农村的集体企业发展起来的,其资金主要

来源于自身的经营利润,很少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帮助,因此并无稳

定的资金来源。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时,企业很容易因为缺乏外

部资金支持而处于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中国乡镇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那些科学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

严重、浪费资源的低水平产业,产品生产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片面

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因而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4.人才和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成为当前乡镇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人才和技术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入WTO后,乡镇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发展,关键在人才。

一般情况下,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依靠其雄厚的资本和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它们必然会留

住很多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使得很少有人才来到乡镇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会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农业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的工业或服务业,使得乡镇企业缺乏基本的劳动力,处于对外吸引不了人才,对内留不住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策略和趋势

1.依靠政府政策,从宏观上调整乡镇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多变,乡镇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应该是在充分考量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文化资源的特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经营领域。同时,乡镇企业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的经营战略,既有别于国有企业单一化的生产经营现状,又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

2.改善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能否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是乡镇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企业应有灵活的发展和营销机制。乡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始终依赖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市场需求来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积极汲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认真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及时总结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特别是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企业,它们在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3.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

创新,永远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从总体而言,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思路应是:首先,尽量采用适合乡镇企业当前情况的先进适用技术。乡镇企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很不平衡,采用技术应因地制宜,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应区别对待;其次,搞好规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尽管技术创新主要还是市场行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乡镇企业,但为了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县及乡镇级政府和乡镇企业领导都要有技术创新意识,要制定鼓励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强化政府激励技术创新的手段。

4.建立有效的人才战略

一方面,立足培养是开发乡镇企业人才的战略基点。乡镇企业培养本地的技术人才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灵活的培训方法,开发企业现有人才资源和本乡镇的后备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尤其是技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在这一点上,应该大胆引进,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不惜花大代价;更要建立好自身的企业文化和人力管理制度,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

第五篇:乡镇企业管理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乡镇的土地、资源的成本优势催生了一批的乡镇企业,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乡镇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拓展就业渠道等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落后的乡镇,人员素质整体相对较低,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经济实力比较落后,与所在乡镇的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乡镇的企业的管理工作,对促进乡镇企业有序、科学和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对落实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乡镇企业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认识在存在偏差我国很多乡镇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其虽然在市场上拼杀了几年。在一些方面有所提高,但经营思想、管理水平、守法诚信等方面素质相对较低,难以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比如一些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者往往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我为公司尽心尽力,公司却对我如此不信任”,这样容易引发老板与被审计者之间,被审计者与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矛盾,使内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同时影响被审计者工作的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滞后在新经济环境下,每个企业都在培育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而作为这种能力的创造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及管理制度的完善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目前乡镇企业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环境的需要,乡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导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员工的录用、晋升、辞退不够规范,随意性大,企业的培训不到位,仅仅在于一般的技能培训,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提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三)财务管理缺陷当前,乡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整体较低,这与当地环境及制度变迁与较大关联,具有问题表现在:首先,产权不清晰,财务目标混乱。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是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主集权现象严重,对财务管理缺乏应有的认识,致使职权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内部制衡体系不健全。产权不清晰使内部制衡不完整,加上现在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设置不合理,会计和出纳集于一人的情况屡见不鲜,糊涂账现象比比皆是。最后,忽视成本管理和存货管理。很多乡镇企业对批量采购的次数和数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采购数量过大,导致库存高,流动资金占用大,有时则采购量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总之,缺乏科学性。二乡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容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日常运营的各种具体制度总称。企业管理的动态变化需要企业进行有效的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规范性,合理、科学把握好或利用好时机的创新是保持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性的最佳途径或唯一途径。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

二、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决策制度由于环境因素的不断复杂化,决策问题越来越成为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因此管理制度创新首先应是决策制度的创新,具体体现在:第一,管理者要在决策中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应建立风险决策机制;第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企,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创办技术开发机构。

(二)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管理制度来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信息交换通道,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其次,在价值链的各环节中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第三,信息与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信息的有序化形成知识。因此信息管理制度对于组织知识的产生、积累和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了企业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大化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是要注重员工的个性、自主性的塑造和发挥;其次是激励制度,完善薪酬和福利制度;最后是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给员工提供多种发展的机会,形成一个合理的人才流动、人才竞争和人才选拔机制

下载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企业管理社会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企业管理

    论乡镇企业现状与今后的发展规划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乡镇企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

    工商企业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教学大纲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社会调查教学大纲社会调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也......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论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

    乡镇企业管理调查报告

    乡镇企业管理调查报告 企业管理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如下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乡镇企业管理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我的家乡位于xxx省毕节市青场镇。镇内资源较为......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初稿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专业毕 业 论 文题目乡镇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校 甘肃临夏电视广播大学班级***姓名马继平学号1162004407642指导教师马文华乡镇企......

    浅谈我国乡镇企业管理

    浅谈我国乡镇企业管理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9-3-21 14:07:0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论文大全 [摘要]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

    乡镇企业管理论文

    目录 论文摘要 一、论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1二、解决生产发展问题需要的能力„„„„„„„„„„„„„„„„„3 三、如何走好今......

    乡镇企业管理创新

    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创新 乡镇企业指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其内涵主要是指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