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研发
中药研发:与日韩构建竞合关系
摘要: 日前出炉的《中医药研发与国际合作》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尽管刚刚起步,但重要新药的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规模建设已逐步完善,中药产业初具规模。然而,我国出口的原材料被日本拿去进行加工,成果花落他家;同时,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争相压低出口价格等行为,削弱了我们在国际竞争方面的优势,无形中损伤了我们中医药资源的大国地位。这一现状无法不让人忧心。
日前出炉的《中医药研发与国际合作》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尽管刚刚起步,但重要新药的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规
模建设已逐步完善,中药产业初具规模。然而,我国出口的原材料被日本拿去进行加工,成果花落他家;同时,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争相压低出口价格等行为,削弱了我们在国际竞争方面的优势,无形中损伤了我们中医药资源的大国地位。这一现状无法不让人忧心。
现状:企业研发投入多于政府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效民在中韩传统医药政策研讨会上提交的题为《中医药研发与国际合作》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企业界的中药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748人,占整个医药中药制造业20%左右的比例,而研究机构为4578人。研究经费方面,企业投入为12.8亿元,而研究机构仅投入了3.4亿元,企业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企业正在朝成为中药产业研发主力的方向努力。
中医药体系是使用人口最多、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的传统医学体系。从政策和举措上看,国家对中药的扶持态度是很明确的:发改委主持建立的124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就有4家是针对中药研发方面的。从1995年到2006年,中药制造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年均增加29.9%。
2006年,中药制造企业数为1384家,产值1234.6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出口额为33.7亿元,比2000年增加一倍多。中医药产业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的专利持有情况基本相当;但在出口规模上相差较大,值得欣慰的是,其增速明显,2000年~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7.4%。从上面的几组数字不难看出,我国的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
中医药学是中国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然而,目前中药产业和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实在与我国几千年来的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符。
挑战:来自邻国的竞争压力
据了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列为重要内容之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名列68项“优先主题”中。创新与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
目前,我国拥有中成药6000余种。每年推出的新药种类虽然很多,但真正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却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上,我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草药贸易总额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出口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额的15.4%。
据统计,我国中药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只占其销售收入的5%,而广告投入却占了10%~15%。“这个数字表明,企业基本是靠广告维持,而不是以稳定和持续的研发来谋求发展,这严重地影响了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朱效民严肃地说道。拿不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的中药新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难免要大打折扣。
在业内人士为此忧虑的同时,日韩两国在传统医学国际化进度上突飞猛进的境况更给我国带来了不容小觑的挑战。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上世纪60~80年代,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不断升温,日韩两国纷纷加大了在传统医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1994年~2007年,韩国在传统医药研发上的总投入平均每年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我国在“扶持中医药”政策的支持下隆重推出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也才刚刚达到这个数字。随着政府和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双重努力,日韩两国更早地把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入到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上来,现已经占领了一部分国际市场份额,成为中医药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我国出口的原材料被日
本拿去进行加工,转身制造成品;国内企业争相压低出口价格,不良竞争频现。中国头上的“中医药大国”的光环,似乎已不如从前那般炫目。
前景:与竞争对手合作
当然,目前中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前景仍是可喜的。截止到2005年,中国已经与70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中医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国以法律形式得到了承认和保护;针灸在许多国家获得法律许可。每年全世界的中草药、中成药贸易额已突破150亿美元。欧洲约有30%的人使用过中药,10%的德国医生接受过针灸入门训练,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下已经设立了中医药的科技合作项目。抛开竞争不说,我国和东亚邻居在传统医学国际化问题上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医药的标准化问题如果不解决,国际化就很难真正实现。朱效民表示,中医药产业的标准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文化问题。中韩两国文化相近,特别是在传统医药领域上,两国有一定的共同认识,因此,齐心协力解决手中的难题,是现实需求,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药(天然药物)的研发
S1015030白石琦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新药研发的策略。
方法分析我国中药新药研发的概况、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结果与结论从建立机制和开发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中药新药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中药 研发 复方 前景 问题
中药是中华民族对天然药物及其人工替代品的独特使用形式,数千年来,中药的运用经历了从单味药到复方的演变,其独特之处在于有中医理论的指导。近几年来,制药企业已经从开发专门针对引起某种疾病的单个分子的“重磅炸弹”药物,转向开发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复方药物。虽然有人仍在致力于研究将传统的药物进行组合,但也有一部分研究者带着更美好的期许转向研究中药。
现代中药的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中医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现代化,药材资源标准化,生产工艺质控化,疗效评价科学化和评审标准合理化。在诸多因素方面,关键是思路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学风。要认识到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反对不可知论;科学是与日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反对停止的观点。科学是对真理的认识,只有不断实践、认识,才能接近真理。科学是不怕辩论的,只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科学实验出发,从临床疗效出发,一定会使人信服,取得统一认识的。(1-2)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现状
1.1我国在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中的资源优势全世界已知的药用植物约20000种,据普查我国现有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12807种,其中植物药ll146种。动物药l581种,矿物药80种。据统计,现在已上市的临床用药中约一半来自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以中医药理论为导向。采用现代研究手段,对天然药物进行系统、深入的药化和药理研究(3)。寻找新的药用分子或从中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是我国新药研发的一个独特优势。
1.2 我国新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抗真菌天然药物、抗病毒天然药物、神经系统天然药物、心血管疾病天然药物及抗癌天然药物等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发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将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制剂。国内许多中药企业加强中药研发:白云山中药厂投入6000万元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中药消炎实验室”。三九企业集团规划投资总额超过7.2亿元,建立三九现代中医中药产业化研究开发基地项目。同仁堂斥资2亿元开发中药,并挑选一些优势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寻找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予以收购,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投资国际市场(4)。
1.3绝大多数中药新药是复方制剂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但有关中药发明专利年申请始终在1 700件左右。统计资料显示,近1O年我国中医药的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申请比例过小,中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运用专利制度
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一方面我国中药信息加工水平低,中医过去缺少方便可用的权威数据库。企业缺乏信息知识,中药新药的研发有90%是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是中药发明点多在复方制剂上,而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纯化工艺方面的申请相对较少,尤其是将有效成分提取为一个纯化合物并申请新的药理用途方面的专利更是很少。因为用提取分离和鉴定出的活性化合物来申请专利,不仅具有更广泛的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中药走向世界(5-6)。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的思路
中药的优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复方l临床配伍经验、数量众多临床直接证实有效的中药复方处方及广大人民对中医的认可和中药的使用传统。我们不仅要借鉴国外开发天然药物的思路及步骤进行开发。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有一定基础的中药复方进行科学的前瞻性研究。
从天然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是新药研制的传统方式和创新药物的关键,但人们往往将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和目标分子等同起来。以天然原型成分作为新药研制的目标,既难以提高新药研究的水平,又限制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因此,必须重视天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如昆明植物所以发现的天然促智活性成分黄皮酰胺化合物为先导,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吡咯烷酬类化合物,通过活性筛选成功地发现了比先导化合物活性更强的目标分子。针对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的研发,从醉鱼草等中药中分离得到80多个化合物,其中有23个为新化合物。用动物体内试验确定了活性部位,体外通过神经细胞保护试验确定了活性成分。
通过基因工程设计的组合生物合成也是天然产物重要来源之一。利用组合生物合成实现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合成非天然的“天然产物”化学库,尤其在天然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将大有作为。昆明植物所应用长春花悬浮培养细胞、桔梗悬浮培养细胞以及微生物培养体系对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酮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共获得21个生物转化产物,其中l3个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显示有些生物转化产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应用微生物和植物毛状根培养体系对青蒿素进行了生物转化,结果获得l0个转化产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对脂蟾毒配基和华蟾毒精的生物转化结果共获得26个转化产物,其中新化合物l5个,应用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了这些转化产物的构效关系。对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的转化研究共获得22个转化产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研究了它们的转化动态和最佳底物加入时间和浓度以及不同结构底物对转化酶的影响(7-10)。复方制剂的研发
3.1 复方中药的现状
中成药源于中医药复方,传统中医《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丹、酒等剂型,但其始为单味药,而后为中药复方汤剂,之后又有了为治疗缓急、方便使用的中成药制剂。唐宋历代医家早已重视中成药的备用、急用、缓用等经验,中成药源于历代中药汤剂自不必多说。随着临床需求,现代工艺的进步以及西药剂型的引进,中成药不仅有传统的以生药为主的丸、散、膏、丹剂型,而且发展了不少新剂型,如浓缩丸、片剂、胶囊剂、滴丸、颗粒冲剂、糖浆剂、外用搽剂、膏剂、合剂、栓剂、气雾剂、注射剂等等,制剂、工艺、质控等方面倍受重视(11-12)。
3.2 中药研发要注重继承与创新
新药中药复方的研发不仅运用了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且也应当与时俱进。中药复方可以面对医疗各种情况,探求理论支撑,同时也要看到疾病谱的变化。如对咳嗽的治疗,过去教科书中谈外感咳嗽只有“风寒、风热、风燥”的区别,但近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对咳嗽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我们通过临床对“咳嗽”的不同观察,风咳可以在以咳嗽为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中表现突出,看到“风邪犯肺,气道挛急”的咳嗽,中成药中并无此类治疗药,因而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成功,可以认为是一种继承中的创新。
研发中成药首先要了解药政法、审评办法及相关文件,了解新药开发程序及相关资料的要求,以及对中成药安全性、有效性的要求,同时进行临床前药学方面的研究及I、Ⅱ、Ⅲ期临床试验;在选题时要查阅相关中医、西医信息,了解研发新药的必要性、先进性。研发立项时要有认真检索,或查新以引导新药开发具有临床需求意义,而不是重复他人的品种,坚持自主研发,关注中西医的临床需求,探讨中、西医并寻求补充其治疗用药中的缺如(13-14)。
3.3麝香保心丸的研发
麝香保心丸的前身苏合香丸为例,虽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但对其组分逐一进行分析和动物试验发现,其中的朱砂即硫化汞,会造成人体重金属蓄积; 另一成分青木香中的马兜铃酸则具有肾脏毒性,遂在麝香保心丸的组方中去除了这两种有毒且临床作用不明显的成分;组方中的冰片由于明显的胃肠刺激作用,在麝香保心丸的组方中也降低到了不影响整体疗效的最低程度。现在所确定的麝香保心丸组方,不但遵循了苏合香丸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同时去处了其中的有毒成分,在制剂上也得益于现代的提取方法,制成仅2.8mm的微粒丸。
麝香保心丸在治疗中发挥的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心梗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近年的研究又发现具有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麝香保心丸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发现的临床作用,解释了其临床治疗作用的机理,也是为越来越多的西医所能接受的原因(16)。
3.4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
苏黄止咳胶囊系由疏风药苏叶、蝉蜕、牛蒡子、炙麻黄等及舒缓气道的地龙、五味子等药,还有宣肺止咳之紫菀、炙杷叶,及降气之苏子、杏仁等组成,具有“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之功效,可谓多年临床所得且经临床科研再验证之后,其疗效肯定,开发前景好,从而2008年被药监局正式批准上市,上市前后曾多次讲过经验,且被人们认可。
苏黄止咳胶囊特点在于是针对了临床咳嗽中的表现,主要有干咳少痰,咽痒,痒即咳或见鼻痒,咳则见顿咳、阵咳、反复性咳嗽,或有如刺激性咳嗽,有时咳而气急或呈挛急性咳嗽,遇异味、冷空气刺激咳嗽加重等,完全反映了与寒、热、燥咳不同而符合巢元方、孙思邈说:“十咳中一曰风咳”、“咳嗽有十,有风咳、有寒咳”,有“欲语因咳言不得竞也,谓之风咳”,并明确以咳嗽变异型哮喘及感冒后咳嗽为治疗目的。该药上市后填补丰富了中药治疗表现“风咳”病状的空白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是专门用于核酸检测的生物芯片,也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微阵列芯片。它是指在固相载体上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大量序列已知的DNA片段,形成DNA微矩阵,将样品基因组DNA/RNA通过体外转录、PCR/RT—PCR扩增等技术掺入标记分子后,与位于微阵列上的已知序列杂交,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检测杂交信号强度,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比较和综合分析后,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的基因序列特征或基因表达特征信息。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迅速的确定几百个潜在的新型药物靶体,对成千上万的基因在不同细胞部位的表达进行跟踪监测,为研究中药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理提供强大的科学依据。通过基因芯片得到的中药表达谱数据为逆向药理学提供了研究基础,即基因组—— 药靶——筛选——先导物—— 药物。根据逆向药理学原理,靶标是由基因所编码,中药处理后表达升高或降低的基因都有可能是药物的潜在靶点。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挖掘技术在基因表达谱数据中找到候选靶点后,再采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进行功能研究鉴定,弄清药靶与疾病病理学的相关特异性及选择性后,即可提供一些新的基因靶点或信号传导途径供药物筛选使用(17-18)。任务与前景
中成药开发研究应本着“继承是基础,现代科学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临床是后盾,现代科学是目标”的原则,使之向深度、广度发展。在此基础上应已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成药开发研究脱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实际上是重蹈过去“废医存药”的覆辙,生产出来的药品只可称之为“成药”,而丝毫无“中”字的气味。中药剂型是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所以,它的开发研究也必须与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八纲、方剂、药性等理论密切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新开发的中成药保持中国传统医药的特色。目前,应选用现代医药知识和手段,强调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成药的开发。同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发展,阐明中药制剂防治疾病的机制,提高新制剂的竞争能力,将制剂的方解、功效、主治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联系起来,建立相应的客观指标,探索 一套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但又能用一定的科学手段来测定的新理论,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评定制剂质量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到的。理想的药剂应该是安全、有效、稳定的。剂改后应该能提高疗效,至少不低于原来的疗效,并且不能产生(15)。
毒副作用,便于大量生产、应用、贮存和运输等等。
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药,而中药剂型是中医和中药之间的桥梁,因此,中药剂型的现代化是直接关系到我国中医事业前途的一件大事。全国先后创建了许多中药研究机构,有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有的从事综合性基础研究,也有从事开发性应用研究,因此,要实现中药剂型的现代化,开发出理想的中成药,存努力继承祖国医药遗产的基础上,必须尽可能的借鉴现代化医药制剂理论和先进技术,以加快我国中药新型现代化的进程。只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充分利用改革开放这一大好形势,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就能逐步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与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新T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剂型、新辅料,使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成药为全人类服务,为振兴中华作应有贡献(19-20)。
参考文献:
[1] 苏刚强.我国传统医药的保护和发展,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11:3.
[2] 康耀坤.浅析中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社科纵横,2004,2:48
[3] 戴鼎震,王晓明,夏兴霞.我国中草药行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江苏农业科学,2003,5:361.
[4] 何伍,吴顺华.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药学杂志,2001,36(8):507.
[5]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52.
[6] 徐明华,包海波.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7] 张清奎.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与审查,第1版.知识产权医药及生物出版社,2002:4.
[8]张晓东,张磊.浅议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背景下中药新药研发立题的基本要求.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24(4)∶62~63
[9]张磊.有效部位中药开发立题时需考虑的重点问题.药品技术审评
论坛, 2008;1∶51~54
[10]张晓东,张磊.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发中有效部位筛选存在问题浅析.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23(4)∶58 ~59
[11]芮国忠,程增江.我国未来新药研发模式与格局之变化.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3):6—9.
[12]李中华.美国新药研发的资金来源筹措及其工具.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I):35—40.
[13]宋 军,陈可冀.中药新药开发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中国处方药。2005(8):17—20、[14]屠鹏飞,姜 勇.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中国天然药物,2007.5(2):81—86.
[15]王海南.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68—270.
[16]戴瑞鸿,从麝香保心丸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看中药现代化,中国社区医师2oo6年第16期
[17]张东伟,牛建昭,王继峰.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日中医学交流,20{23(I):4—6.
[18]荆志伟,王忠,高思华,王永炎.基因芯片技术与中药研究—— 中药基因组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药杂志,2007.2(4).
[19]甘师俊,李振吉,邹健强.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20]杜文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第五届中国上海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国际研讨会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评价研讨会集论文集.2009.
第二篇:中药
中药针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摘要:中药针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它改变了中药数千年来的传统用法,疗效更高,使用更方便。虽然针剂在现代医学中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剂型。但是将中药制备成针剂并运用于临床,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因此,加强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原因;临床表现;处置; 1.不良反应(ADR)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何H0)定义,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给予正常剂量时药物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作用目的无关的反应。
2.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1 药物因素
包括大输液和添加药物。现在国家已经加强了GMP(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GC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由于大输液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的输液反应比较少。
有的输液中,由于添加了多种药物,多种药物微粒、热源相互叠加也可引起输液反应。因此,临床在输液中尽量减少药物品种的配伍。中药针剂内所含成分比较复杂,多为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一些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当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有较大的关系。中药的有效成分中,大多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这些化合物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也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致敏T淋巴细胞,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另外,多种中药配置在一起,许多未知成分可以引起交叉过敏。曾经有高敏患者,一种中药针剂过敏之后,换用另一种中药针剂,也引起过敏反应,可能与此有关。
2.2注射剂的质量
注射剂的质量问题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临床上发现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个别生产批号,而其他批号无不良反应的情况。经过检测发现是由于个别生产批号的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提纯杂质,尤其是鞣质未达到要求。对于一些玻璃瓶装的输液,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了一些碰撞而出现细小的裂纹,或者是由于瓶口的松动就会造成漏气而污染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含糖的输液,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长霉。
2.3输液器与注射器
由于输液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藏期越长污染率越高,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要求控制药液中1 5~25μm微粒的滤除率不少于80%,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10μm以下的微粒对人体也可能是有害的。
2.4消毒液 由于受到光线、空气和操作条件的影响,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降低了消毒液的浓度,可能会产生细菌污染而诱发输液反应。因此,在操作中应该经常更换消毒液。
2.5输液的速度和浓度
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是5 Eu/kg。也就是说,每公斤人体在每小时内对内毒素能够承受的量是5 Eu。对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输液中加入的药物浓度过高,或者是输液速度过快,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内毒素超过了阈值。这样,在临床上就会出现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注射液,绝大多数患者使用都很安全,而个别对细菌内毒素敏感的患者,会发生输液反应。药物的低毒不能与无毒混合起来,药物的不良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状态的不同及遗传基因的差异、体内代谢酶和免疫系统的差异等都可以造成同一药物出现不同的反应。过敏体质和体质弱的患者易发生过敏反应,注射用药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对于体质虚弱、敏感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在输液时要注意输液的速度和浓度,防止由于滴速过快而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恶化。同时,要考虑适当减少用药量。
2.6气候条件
夏季温度高,药物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有的时候,由于气温偏低,进入体液的输液与人的体温相差比较大,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的痉挛,出现寒颤、体温和血压升高,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更易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用热毛巾包裹输液瓶,提高输液的温度。
2.7输液环境
由于进气针的过滤装置不良,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带进大输液,而造成污染。输液在配置的时候,无菌观念不强,不注意洗手,或者是洗手后用白大褂或者不洁毛巾擦手,从而造成二次污染。输液间或者配置间空气清洁度不符合要求,也可引起输液反应。.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置 3.1疼痛
静滴后或者静滴过程中,注射部位或者沿静脉走向部位出现疼痛,大部分的疼痛有针刺样疼痛。处置:(1)首先要排除是否因操作不当所致(如穿刺失败,活针头紧贴血管壁等)。(2)患者所出现的疼痛与静滴10%的氯化钾所出现的疼痛相似,一般在调慢滴速后可以缓解。(3)在调慢滴速后不能缓解者,可以一边静滴,一边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热敷痛处,基本可以缓解。(4)如经过上面处理,疼痛未能缓解,可根据医嘱换药。
3.2发热
处置:减慢滴速,或者停止静滴,给予抗过敏药和退热药,并采用物理降温,给患者多饮水。
3.3恶心呕吐
减慢滴速,必要时可以停止输液。根据医嘱使用止吐药,如胃复安10 mg肌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3.4静脉炎
减慢滴速,如果没有缓解,可以考虑换药。3.5过敏反应
是最常见,对机体危害最大的反应。一般用药后3~30min内出现,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如肌注柴胡注射液完毕,感头昏、胸闷、气促、心慌、烦躁,1 min后,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膊及血压均测不到,呼吸急促。静滴丹参注射液15 min时感胸闷、心慌、喉头堵塞、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肢冷、烦躁、口唇紫绀。必要时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以及泼尼松(强的松)等治疗。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突然昏倒等过敏性休克反应,应立即进行抢救。
4.预防
临床应用时须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如川琥宁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应用600 mg/d以上时,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血小板变化情况。
静脉输注需注意尽量不与其他药品混合配制,并避免快速输注,过敏体质者使用时更应慎重,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在静脉滴注时要细心观察,并要有相应的救治措施。
在使用中药针剂时,应注意对所用注射剂进行对光检查,观察药品性状是否与说明书一致,药液是否变色、浑浊、沉淀或出现絮状物等非正常现象,须停止使用,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用药前应注意详细了解过敏史,包括食用鱼、虾等海产品过敏史,药物过敏史或有过敏体质的患者,特别是花粉类物质过敏者,应避免使用由花类提取的注射液,如红花注射液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预先提醒,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刻报告主治医生,及时防治,并详细记录,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相信随着对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护理工作深入开展与投入,形成系统的监测、护理和报告制度,将对预防中药不良反应,总结中药不良反应资料,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研究---王晶晶 王丹 中药安全性问题对临床用药的影响---饶海 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王美芹 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王彦
第三篇:浅谈中药
浅谈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就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大力研究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严格的规范标准GLP、GCP、GMP等。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中药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制定现代化的质量标准,并用此质量标准规范中药产品,迫使中药产品从资源、原料炮制、生产工艺到成品等一系列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的中药,继而让世界各国所接受,进一步实现中药国际化。
我们所说的中药现代化,并不是中药西医化;而是在保持传统优势和特色,中西医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按各自的思维方式,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寻求自己发展的道路。中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但是,目前我国中药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只有实行现代化,中药才有出路,才能在国际医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的中药出口已遍及世界130个国家及地区,中草药已走向世界。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容量巨大,中国的入世给中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随着全球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力推动下,各国政府纷纷将植物药、传统药纳入政府管理,给予合法的地位。植物药与传统医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0年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销售额达165亿美元,近几年保持在10%~15%的增长速度。
但是我国的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约3~5%左右。其原因是中药的质量控制尚达不到现代社会用药的要求水平,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还不清楚,中药的成分比例含量不能有效地控制等。
我国医药企业现状: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多家企业竞相仿制同一产品,低效益的状况制约了医药产业R&D的投入因此,我国更应大力发展和振兴我国的中药产业,提高其在国际试产的份额。中药现代化迫在眉睫。时至今日,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中药不能固步自封,现代化是必由之路,中医药学理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现代科技成果,中医
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应与时俱进,内要符合中国国情,外能接轨国际惯例。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GMP、GAP、指纹图谱等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中药现代化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推广得较快,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已有6个名优中成药确定了指纹图谱,并在生产实践中用于控制产品质量。
中药在保健、疾病预防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在20世纪后叶,科学家们对可以防治疾病的保健食品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例如蔬菜中的花椰菜、萝卜、大蒜、芦笋、薏苡仁,菌类的香菇、银耳、灵芝,海产中的鲨鱼软骨、海参等,均具有防治肿瘤的作用;灯笼辣椒、野蔷薇果、刺梨果、葡萄籽及皮的提取物、绿茶等,常吃或饮用能防治心血管方面的疾患;核桃、黑芝麻、枸杞子等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中药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只有现代化才能更好发展我国中药产业。
中药现代化应从原料药做起,要实现中药材采制、种植、饲养技术、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药成方制剂制备技术及中药产品质量评价的现代化,并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研究同步进行。中药现代化,现阶段先进行研究完善“中药(药材、饮片、成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来指导生产,并制定出“中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力保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
中药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资源、炮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等。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这也是衡量中药现代化程度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多部门联合制订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水平较低,中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不完善,创新能力较弱,中药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仍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现阶段,要想使中药走向世界,应借鉴日本汉方药和欧洲植物药成功的经验,应该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功效进行尽可能近似的科学化表达,并
融入中药质量标准中。只有这样,我们制定的中药质量标准才能逐步成为公认的国际化质量标准,中药现代化建设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为了实现中药现代化我们应做到:
第一,要制定科学化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衡量方法,质量控制研究既要补充和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指标的理论基础,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攻关,将优势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大幅度提升,关键是建立药效与质量控制指标在医学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才能与国际接轨,为中药走出国门做好准备。
第二,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的建设,中药企业要向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转型,实行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实现生产力的高效率。进行中药生产工艺的改造,其目的要求新生产工艺适应现代中药的生产要求,做到每一步生产工序的量化或部分量化的可控性,为此要更新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使其生产的中药具备现代中药的质量要求,并提高中药的药效稳定性;另外,改进现有中药剂型,应用各种制剂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改进给药途径和方法,引入新剂型,使原有中药和中成药降低服用剂量,又易于保存和携带,达到有效、安全稳定和方便的现代中药要求。
第三,制定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整合不同学科的科技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的科研体系在结构上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各部门缺乏协作,而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必须要多学科的共同攻关才行。这需要多学科交叉,需要政府部门集中优势力量,联合各学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才能逐步实现中药标准化,继而实现现代化。同时需要政策倾斜,在经费和相关政策上鼓励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相关法规的完善,中药市场的规范化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规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地方保护主义还存在,中药质量标准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不强,使许多中药产品更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竞争状态之中,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优质产品和规范化中药企业的迅速成长。我们需要营造现代化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良性竞争环境,使现代中药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五,提高中药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现在进行的制药企业GMP认证工作,目的是要规范制药企业,使制药企业首先具备能够生产合格药品的最基本的硬件
设施,同时迫使一些根本不具备药品生产资格的小厂转型,减少现有制药企业的数量。但是,只具有生产现代中药的硬件条件还不够,中药产品还要增加其高科技含量,提高中药新药审批的质量标准,以现代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使真正的质优产品能够竞争力强,占领市场。
在整合资源、市场和建设现代化企业的基础上,先进行中药标准化,然后在完成现代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是中国医药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中药的原料供应已经从野生采集发展到GAP栽培生产,中成药的生产也已经从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发展到了今天的GMP规范化大规模生产,我国的中药产业正在向现代化生产企业迈进。
当今,中医药现代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国家政府领导人和着名中医药学家对中青年中医药学者的殷切期望和大力支持,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宽松活跃的社会、学术和政策环境。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一定要解放思想,不仅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研究的成果和产品及其表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不拘一格。中医药研究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从科研学术的角度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并结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现时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和丰富中医理论、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等一些关系全局的重要而敏感的中医药学术概念及内涵,这样不仅将有助于拓展中医药研究与应用的空间,而且不至于使中医药研究及其相关或延伸成果特别是一些高尖精的产品和成果旁落他门,这样将使我们的中医药研究与应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真正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精品︰完美版】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拓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题记:看大地花开花落,望天空云淡云舒!悲催的80后,在这个悲催的时代,我们别无选择。参加工作几年了,积累了一些资料,我曾经花费大量心血在网上下载、修改、有时候熬夜熬到凌晨2点多钟。现在,我把它们拿出来,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花费时间、精力;到最后落个腰酸背疼。记住:不要后悔、彷徨、犹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谨以此文献给悲催的80后、90后
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拓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张建军,高学敏,王景霞,欧丽娜,陈绍红,王淳,钟赣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为了加强学生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意识的培养,结合临床中药学医药结合的学科特点,开设了“中药新药研发思路”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主线,了解中药科研进展和动态,结合实际需要和法规要求拓展中药新药研发选题思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中药新药选题组方设计,锻炼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的基本技能,从而建立科研创新思维,强化科研为临床和生产服务意识,增加就业适应力和竞争性。本文还介绍了“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的课程特点以及师资培养、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情况。
[关键词]中药新药;科研创新;医药结合;成果转化;课程建设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除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面向临床和社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在强调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当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大学教师除了教学任务,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他们的科研实践和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并作为教学资源引入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资源,避免教学和科研的脱节。为充分体现这一教育理念,我们结合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1] [2],以医药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宗旨,从2001年开始开设了中医专业学生选修课《中药新药研发思路》。
用革命的精神来工作!
1.课程简介
《中药新药研发思路》是向中医专业学生讲授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药学研究手段和方法,以开发临床安全有效中药新药为目的,将中药处方开发成可以上市的新药产品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与新药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著名中成药简要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在中成药文献整理、标准建立、现代研究、新药研发方面的进展,以及中成药新药研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药新药研发的选题原则、范围与方式;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中药新药申报资料及相关选题组方、药学、药效毒理、临床等研究内容,各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其中,详细介绍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各科对中药新药研发的指导作用,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中药新药申报资料的综述资料中“中药新药立题目的和依据”的撰写原则与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以中药新药研发为主线,了解中药科研进展和动态,结合实际需要和法规要求拓展中药新药研发选题思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中药新药选题组方设计,锻炼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的基本技能。本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医药科研技能,也可以使学生更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适应力和竞争性。本课程的开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实践。
2.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针对中医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开设的选修课,在教学中讲授新药开发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中药新药的研发思路,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药新药的研发过程,强调科学求实、依法研发;中药新药的研发方法,强调多学科并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衔接。在课程讲授中重点解决如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吸收现代科研成果,通过专利、新药证书等具有标志性结果的科研创新,开发出为临床服务,为企业创收的新产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和临床的转化。
(1)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药新药的研究,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不断追踪科学研究进展,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发展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结合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和方法的讲授,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对遣药组方和辩证用药规律的认识,强调打好医学专业自身基本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努力追踪科学研究前沿,吸取现代科研成果,充分理解中药新药研发的自身规律,拓展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做到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2)科学求实,多学科并重,理论联系实际中药新药的研究内容涉及多门专业知识,各门学科应用都为新药产品的问世服务,同时也应遵循各学科自身的规律并发挥各学科自身的优势。中药新药的研究,从处方的来源,到原料、工艺、质量控制等药学研究,及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无不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在研究过程中也不断受到实践的检验。如处方的组成往往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的摸索和优化,而处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又会在设计规范、实施严格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中得到体现和验证;实验室的工艺研究,要在中试规模、大生产规模的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企业自定的质量标准和自行检验的产品,要通过药检所的复核检验;研究现场、生产现场及研制原始资料,要进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真实性考核。在教学中根据中药新药研发的各项内容,向学生介绍各门学科在新药研发中所发挥的作
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精神,使学生体验到所学专业知识能为新药研发服务,为社会服务。
(3)遵循法规,依法研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我国药品注册法规历经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本课程的讲授内容应及时根据国家和行业最新政策和技术要求及时更新,同时,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药新药的研发既是医药科学技术的创造性活动,又是法律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新药研发的国家监管,为上市新产品的安全有效提供了保证,对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也促进了祖国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在新药研发工作中,不仅要有科学创新的精神,还要有依法研发的法律观念。
(4)面向市场和临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药新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周期较长,投资较大,是既有高技术含量,又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的系统工程。在研究工作中还要把临床疗效、技术含量和经济成本有机的结合起来,多方位综合思考,既保证技术含量又保证经济效益。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研发经验,通过课程讲授,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意识,理解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要为企业和市场服务。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实例分析中药应用的临床动态和企业需求,讲解中药新药的选题原则和方法,介绍中药新药的法规要求和审评过程,使学生接受最新的中药新药科研信息,对中药新药研发形成总体认识,掌握具体方法。
3.课程建设
(1)师资培养本课程自2001年向中医专业学生开设以来,由中年教学科研骨干主讲,资深专家教授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逐步形成了老中青、医药结合的人员梯队。课程组成员在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临床中药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课程组在实践中发挥学科医药结合优势,以多年中医理论和临床积淀为基础,选择临床热点课题,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中药新制剂,形成了精心培育科研选题,努力形成创新成果,积极向生产和应用转化的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和模式。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课程组人员共获得了4项新药专利,涉及处方创新和工艺创新;有7项成果转让,研究领域包括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生理机能失调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骨质疏松、痛风、慢性前列腺炎等老年生理功能衰退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与多个大学、研究所、医院等研究单位以及生产、研发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这些新药研发实践为本门课程的讲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授课教师自身素质的加强。
(2)教材建设课程组在实践中密切追踪最新科研进展和动态,及时更新新药研发法规和技术要求,探索完善新药研发思路,不断总结新药研发实践经验,将有关内容充实到教案和讲稿中,最终形成教材。课程组先后将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有关内容发表在本学科主编的《中药学》[3]以及《临床中药学》[4]的部分章节中,以论文形式发表在核心期刊[5] [6]中。课程组还根据国家不断推出的新的法规和要求、各学科最新进展和自身不断丰富的研究经验,并结合医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发展需要、各级学生学习本课程后的反馈,不断更新讲稿,随着讲授内容的不断成熟,推出了自编教材《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供中医
专业学生用)》[7]。
(3)教学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教师结合课程讲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根据自身研发兴趣,查阅资料追踪临床热点,进行中药新药的选题、组方设计,并撰写综述和研发报告。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将学生的选题进行个案分析,互相启发,完善选题设计。根据国家新药研发综述撰写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了中药新药研发的立题目的与依据撰写大纲、要求和要点,使学生明确中药新药设计思路和该部分研究内容的撰写目的,掌握撰写新药研发资料的要领。教师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亲自参与的科研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从而启发兴趣开拓思路。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当代中医药高级人才,不仅担负着继承中医药的责任,而且担负着研究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历史重任。中医药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基础实验的研究,更在于科研成果向生产和临床的转化。我们的医学教育,应当积极向学生传输中医药最新研究动态,努力使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举,培养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中药新药研发思路》课程的开设和不断进行的课程建设,就是临床中药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要点[J].中医教育,2004,23(4):43-46
[2]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6,23(2):93-97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7-17
3[4]高学敏,钟赣生.临床中药学[M].河北: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130-156
[5]王停,张建军,张德芹,等.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的探索[J].中国中药杂志, 2004,29(4):387-388
[6]高学敏,张建军,张德芹,等.中成药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 2007,32(9):868-87
2[7]张建军.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方法[M].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张建军,女,43岁,医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后记: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不要斤斤计较,快乐开心每一天!活的潇洒、自在。
第五篇:中药六类新药解糖灵制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中药六类新药解糖灵制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一、立项依据
1.本项目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糖尿病是长期以来一直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疾病,近年来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解糖灵长寿丸剂”的处方配伍,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陈益石教授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研究而成。该处方经长期临床验证表明疗效确切,对糖尿病具有明显而可靠的治疗作用。邓颖超同志曾将该处方药物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服用后有显著的降糖效果。为此,邓颖超同志曾亲笔致函陈益石教授以表谢意。
经临床前研究显示,该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值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表明该制剂对STZ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提示本方可以调节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血糖。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项目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解糖灵制剂均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以改善STZ大鼠的血脂水平,提示解糖灵制剂可以调节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对该制剂的初步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基本无毒,提示该制剂为低毒有效的降糖制剂。
经综合评价认为,该处方药物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新药开发前景。现计划将该处方进一步研制开发为中药六类新药(解糖灵制剂),以造福人类。
2、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2005年医药经济增长速度接近20%,远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由于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近年来生产的西药97.4%为仿制品。WTO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使我国制药业的发展今后只能走自主开发新药,或仿制国外专利期已过药品的道路。由于仿制专利期已过药品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而开发新药又得面对资金与科研等难题,很可能出现国内仿制药企业在普药市场竞争激烈而难以生存,而利润丰厚的新药市场被外资公司控制的格局。中药是我国唯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势产业,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现在我国在中药特别是现代中药的研究、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运用现代技术研制开发具有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使中医中药这一国粹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根治药物。要想在治疗上取得突破,只有根据中医的方剂组方理论,运用中医“整体调理”的治病理念,进行标本兼治,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解糖灵制剂”的处方配伍,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陈益石教授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研究而成。,同时利用现代药物筛选技术和药理试验手段,研究出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配方,采用现代的成分分离提纯技术,提取其有效部位群,研究开发成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动物试验和初步的临床试验证实,该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值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表明该制剂对STZ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提示本方可以调节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血糖。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项目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解糖灵制剂均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以改善STZ大鼠的血脂水平,提示解糖灵制剂可以调节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对该制剂的初步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基本无毒,提示该制剂为低毒有效的降糖制剂。该产品合理的组方和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机制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因而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解糖灵制剂是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群制成的制剂,因此克服了我国中医药现代化水平低的弱点,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开发等方面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使我国传统中药的生产方式与国际上天然药物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得到接轨,在WTO之后面临的新的挑战面前保持了优势,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可以应对“洋中成药”及国外天然药物的冲击和影响,为产业化以后打开国内外市场打下了可靠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开发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科技含量高,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研究内容
1、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
(1)确定可通过现代制剂技术开发成技术含量高药品的用药处方;(2)研究提取分离工艺参数,制定工艺路线。
(3)对各组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建立科学可控的含量测定标准。(4)进行系列的药效学研究、安全性研究。(5)制剂稳定性研究,制定有效期。
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
对各组分有效部位进行研究,制定各有效部位群提取分离的工艺路线,提高有效部位群的转移率,且所提取的有效部位群动物模型验证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是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
2、项目的特色:
用药处方为临床经验方,组方科学合理,临床疗效独特;
(2)以有效部位群入药,多组分、多靶点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3)选择口服剂型治疗糖尿病,给药方便,生物利用度高。
三、研究试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1.研究试验方法:
(1)建立现代糖尿病药理模型,对目前已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处方作进一步研究,确定可通过现代制剂技术开发成技术含量高药品的用药处方;
(2)采用不同溶媒提取、分离,及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分离介质对组方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研究,多种pH值的酸碱调节等方法,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精制的研究,优化确定对有效成分转移率高,且所提取的有效部位动物模型验证有效的研究提取分离工艺参数,制定工艺路线。
(3)制剂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技术手段,制定制剂中所含多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制订质量标准。(4)药效学研究
(5)通过测定制剂的LD50或最大耐受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通过高、中、低三个剂量,给大鼠喂服六个月,观察其反应,并取其内脏器官,作切片分析,进行长期毒性试验。
(6)通过于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5%的恒温恒湿箱,从制剂的性状、含量测定指标、卫生学指标等方面对制剂进行稳定性试验。
2.技术路线:
处方 有效成分或部位提取分离 制成制剂 药效学研究、毒性试验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制剂稳定性研究 申报临床研究批件 临床研究 申报新药注册批件,申报生产。
四、工作基础和条件
1、承担单位概况
该项目由香港名医陈映山学术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国际中医大学专家培训部,等单位联合研究完成。
上述情况表明本项目开发能力强,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基础雄厚。
2、项目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本项目所应用的中药处方已经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肯定。
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近年来2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二等奖,81项科研成果获得厅局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负责完成本项目的药学院,师资及科研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中药新药研发经验。该院实验室配备常规实验操作装置和现代先进的科研仪器如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HPLC、UPLC/MS、GC/MS、等,现有与本项目相配套的设备有膜分离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等中试装置。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实验条件。
3、项目领头人以往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完成情况(1)、项目领头人詹华强教授
詹華強博士 198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並先後取得一級榮譽學位和碩士學位。繼而轉向英國劍橋大學從事神經分子生物學研究並於一九八七年獲得神經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其後分別於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992年開始在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任教,現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並擔任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主任。現任香港特區中藥專家委員會委員;香港中藥標準科學委員會專冢。自2001年開始,從分子生物學、化學及細胞學方面對三七的道地性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國內外共發表論文二百餘篇。申請專利五項。
詹华强教授是陈小莺博士后导师,对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科研项目极力支持,是本项目的领头人。詹华强教授认为:本方治疗糖尿病屡次见效,是名老中医陈映山的经验方,由陈映山的学术传人陈益石教授与太太陈林丽华医师、儿子陈润东博士经多年的治疗验证,证实疗效显著得到糖尿病患者的信赖,因此有开发优势与价值。
(2)、项目助理领头人
董婷霞博士 1984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中藥學專業,1992年獲中國藥科大學生藥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至今,在香港科技大學從事分子生物學及中藥方面的研究,現擔任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助理主任職務。二十多年以來一直專注於中藥方面的研究,並參與香港中藥標準的制定工作。從分子生物學、化學及細胞學方面對三
七、遠志、黃芪和當歸的道地性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國內外共發表論文九十餘篇,申請專利三項。董婷霞博士是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科研项目助理领头人。
(3)、项目负责人陈小莺博士
陈小莺博士 著名老中医映山学术传人陈益石授女,陈小莺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中国藥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双博士后,系香港小莺药厂董事长,致力于“映山药丸”的传统制剂继承及现代化工艺改造等工作。曾获中医科学技术成果2项,系香港科技大学中药治疗糖尿病科研项目负责人
(4)、项目组成人丁安伟教授
丁安伟教授 1950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网络督察
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药物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考委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议专家、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评估专家、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副会长、江苏省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市药学会副理事长
336长期从事中药炮制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治学严谨,成果颇丰。主讲本科及研究生的中药炮制学、中药文献学、中药炮制学选论、中药复方研究概论、中药新产品开发学、科研设计及论文写作等课程。主编《中药炮制学》、《中药文献学》等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主编专著7部,副主编4部,参编多部。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获省教委科技二等奖一项、省中医药科技二等奖一项。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的课题研究(为荆芥课题负责人),该课题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正主持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三项、厅局级课题四项、国家一类新药研究一项、五类新药研究二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新药临床研究批件二项。丁安伟教授是南京 中医药大学陈小莺博士导师。
(5)、项目组成人张陆勇
张陆勇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1996年赴比利时杨森研究基金会学习新药筛选方法和管理经验。2000~2002年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工作,并任中药药理毒理组组长。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新药筛选中心主任。被聘为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学会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药研究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物研究与开发协会秘书长,江苏省实验动物学会(协会)理事,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天然药物》、《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药物生物技术》、《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编委。
目前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保健食品审评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审评委员、现代中药专项评审专家;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张陆勇教授是中国药科大学陈小莺博士后导师。(项目组成员丁安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药物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药新产品开发学及药学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主编专著14部,副主编4部。对中药制剂工艺、质量标准、活性成分及复方配伍机理等领域具有深入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得国家中药五类新药临床批件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4、项目实施所具备的人才队伍、经费配套投入能力及科技服务管理能力
承担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已组织了以詹华强教授、董婷霞博士和陈小莺博士、张陆勇教授、丁安伟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带领一批技术骨干共20多人投入到项目研究中。
五、项目研究预期成果及效益
通过现代高技术研究,摸索出一则有效的,临床上能广泛用于糖尿病的中药特定处方,使中医中药文化发扬光大;采用高科技提取分离等制药技术,建立科学实用的工艺技术参数,研制出精致、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在此基础上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
六、计划进度
中药六类新药解糖灵制剂研发项目时间进度
时间进度 研究内容 ~
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制剂工艺研究
初步药效学
毒理学研究
~
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药效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2010.07~2010.10 制剂稳定性研究、临床研究方案制定 2010.11~2010.12 申报临床研究 2011.06~2011.10 临床研究
2011.11~ 申报新药注册批件,申报生产
七、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课题领头人、负责人:
参加人员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专业 为本项目工作时间(%)所在单位 詹华强 男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董Tian 女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陈小莺 女 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 丁安伟 男 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陆勇 男 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以下人员20多人从略
八、经济概算及来源
项目经费筹集情况及预算(单位:万元)
项目总经费 2000.00 其中
申请政府资助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