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过程
把作文融入人生的过程 9>%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7
【设计思路】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37z
人生离不开读书作文,作文也不能离开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本设计就着眼于人生作文的训练,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文就是写人生。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设题,供学生选择:第一,记录现实人生。第二,展开想像人生。第三,关注热点人生。从取材的角度说,现实人生侧重自我身边的日常生活;热点人生,侧重当前发生的社会性重大事件,或具有轰动性效应的行为,这种训练可弥补现实人生易于滑入琐碎庸俗之道的不足。第四,提倡自主人生。自主写作,不受命题限制,是新的课标最具革命性的思想。这种训练因为局限在40分钟当堂交卷,所以重在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思维尽早进入作文的快车道。.Z#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E])6
【导写过程】9@/#`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TO:A
一、现实人生d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5
人,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因此,人生也就永远是现实的。现实人生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来源。真诚地希望你关注现实,多多用心体察现实、咀嚼现实,用七彩的笔来描绘人生。供选题目:iMOQ_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h7o
《我最近的心情(烦恼或欣喜等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pz%C
《一场争论》Uy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tC”Mw
《菜场对话》&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4cjXC
《饭桌旁听来的》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3
二、想像人生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Zo`
想像是现实人生的延伸和完善。张开想像的翅膀,你会发现一切竟是如此的美妙。大胆地想像吧,想像会给我们的作文增色、给我们的人生添彩。相信你能根据下面的题目写出神采飞扬的佳作来: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v#jf
《明年今日此中来》;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o
《让我给你想个办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cqf
《布置一间书房(卧室、游戏厅、体育馆等等)》p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1c%34N
《一个八年级学生这样度过他(她)的周末》0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三、热点人生5t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人世是喧嚣的河流,河流滔滔,人生热点也一样此消彼长,层出不穷。看看下列话题,相信它能引起你新的思考与探索。J4e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T
1.巴以和谈几时“休”。8A1“n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5O~F0
2.4月1日、愚人节、张国荣之死。$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v1
3.关于“非典型肺炎„„”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e
4.范仲淹忧乐天下;欧阳修与民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O0=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M
四、自主人生.6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5$C&
自主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自主也是一种尊严和文明。老师最希望在你的自主写作中,认识你,理解你和发掘你。~Fv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0@
五、审题参考WL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M6-/f
现实人生虽然有四道题,其实只有两个角度,第一题侧重主观的自我倾诉,喜怒哀乐,是非成败,尽在笔底流淌。其余三题着眼于客观的记录,人生世态,林林总总,皆可化为纸上风云。以人称而言,第一题只能用第一人称,后三题则可灵活把握。第一题要善于传达出微妙细腻的心理感受,后三题则要抓住人物的职业、身份、地位等特征。"c+#)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BKq,x
想像人生也是四题。审题时,一定不能忽略“想像”二字,如果漠视了“想像”这个根本前提,后两题就可能完全混同于现实人生之中。四道题都提供了相应的情境,开头两道有一个预设的限制,其中,第一题“明年今日”是时间规定,“此中”是地点场景的规定,或物是人非,或人去楼空,尽可由你发挥。第二题是面临一种困境或一个矛盾,文中需要交代或者提及,但笔墨要节省,点到为止,不可滥用笔墨、详略失当。第四题的“八年级学生”指明了特定的对象,要注意区别。ms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W=49f
热点人生都是话题作文,这是首先要注意的。话题就是一种情境,一个提示,一点由头,题目还得自己另拟,如何立意,如何取材,采用什么体裁和表达方式,皆有较大的自由调控的空间。第一题提出观点,要有根有据,可自圆其说;描写想像要注意合理性。第二题三者并列,可从中寻找一些联系。第三题可由此及彼,从近到远,就现象说开,发散思维。第四题可归入读后感的范围,有感而发,抓住某一点就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L{.r
自主人生就是自由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nO'J
第二篇:把生活融入课堂(模版)
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
——
例谈数学生活化教学体会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
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体 现出“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解决 一个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感受学习数 学的乐趣。
然而在许多学生眼里,数学等同于枯燥与繁难,并没有形成“人 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意识,既不知所学的数学 “从何而来”,更不知学了这样的数学知识有何作用,每天只是在反 复训练机械的解题技能,而一旦面对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往往束手无策。是什么原因使得数学陷入了教学两难的尴尬境界呢?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生活背景,教学情境 与学生生活环境相去甚远等等是重要的因素。生活化原则的缺失压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数学运用能力 的提高。
其实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只是我们没有去挖 掘和提炼而已。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 回归生活,应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并付诸实施的问题。数学课堂教 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构建一种开放的、与生 活紧密联系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应该成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必 由之路,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触手可及,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云山雾 海。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将此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情境,再在解决生活 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把生活融入课堂,生活是数学教学内容不竭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 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 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中的很容易产生探究 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融入数学课堂呢?、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 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 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进行教学 设计时,应把抽象的数学教材“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关于数轴概念的引入,我将情境设计成:
学校门前是一条东 西方向的公路,现在把校门口的位置记为 0,向东走一米记为 +1,向西
走一米记为-1,放学后,顾明、李颖、陈丽丽三位同学一起回家,顾 明向东走了 8 米,李颖向西走了 5 米,陈丽丽要等她的弟弟,还站在
校门前。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公路图,并标出此时三位同学的位置。由于放学回家是同学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所以都迅速标出了三个同学 的位置,为进一步讲解数轴的相关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再如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看过海上日出吗?”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绪带到广阔的海边,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把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把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红日冉冉升起,我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太 阳和海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而让学生讨论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最后归纳出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情况。通过这种“生 活化”的情境教学,学生学得饶有兴趣,特别是太阳即将离开大海时,天拉它向上,海拉它向下,最后太阳终于离开了大海,同学们的印象 特别深刻,在感受大自然壮美的同时,牢固地理解了数学知识,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生活化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以往的教学内容常常是以公式、定理等“纯数学”的方式呈现给 学生,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集生活中的各种 数学实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天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因 此我常常把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对数学题的呈现形式也作了一些 有益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有机地将表格、漫画、歌谣、数据单等引进应用题教学。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时,我 们尽量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表或数据,让学生结合表格来研
第三篇:浅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浅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从古至今,涌现出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心中。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结合图片感知爱国
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知程度,从学习词语、句、段入手,观其图,学其文,求其义,明其理,善于去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中。如在一年级的看图识字教学中,学习“北京”“国旗”“我是中国人”这些词句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告诉学生,北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使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祖国的全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地位。结合图片讲解近年来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各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尤其是结合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图片,讲解体育健儿努力拼搏在历届奥运会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我国金牌数、奖牌数位居前列。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多种手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生从入学起,思想逐渐从爱父母、爱亲人、爱家庭逐步向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转变。结合学校每周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那些感人的瞬间。在升旗的这一庄严时刻,每一个国旗下的孩子都会感到热血沸腾,神圣崇高的爱国情感涌遍全身。回到课堂上,爱国主义的激情化作学习的动力,真挚圣洁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朗读、通过文字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小学生进行爱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模仿他们的行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爱国英雄人物的爱国思想、爱国情操和献身祖国、献身人民的精神。结合课文《小英雄雨来》介绍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中,华北平原上一个小小的芦花村,一条静静的还乡河,一个小小的孩子――雨来,在鬼子疯狂的大扫荡中,用自己的勇敢、智慧保护我党交通员的故事。尤其让学生重点理解这段:血滴在课本上,染红了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三、爱祖国从爱家乡做起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描写家乡的风景、物产、风俗的。从巍峨的万里长城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从神奇秀丽的长白山到气势磅礴的黄河,每个孩子的家乡都是那样美丽富饶。而家乡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爱祖国的前提必须是爱家乡。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从热爱生他养他的家乡开始教育他们,再逐渐扩展到爱祖国的教育上来,遵循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原则,逐渐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
首先,利用特定的介绍家乡的课文,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地理环境、丰富物产、风俗习惯、传说典故,使孩子们能深刻地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认识家乡的可爱之处,培养学生爱乡之情。
其次,利用表达板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家乡的美;用手中的笔,谱写一篇篇家乡的颂歌,赋予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以生命、情感;用文字向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独到之处。
最后,通过一些回忆性的课文,把家乡的今昔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信心。把学生从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引导到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乃至爱社会主义制度上来。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堂,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个教师有责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一个小学生从小就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永远记住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参考文献:
靳红兵.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6).编辑 赵飞飞
第四篇: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论文关键词:国学经典
幼儿教育
玩与国学相结合
论文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无论大学、中学,还是之前的蒙学,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礼仪典籍。在当今社会,教育西方化给中华民族的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将国学经典带入幼儿教育中,把国学经典与玩,与学习结合起来,能有助于开启幼儿的语言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预感,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自古以来我国重教育,《礼记.学记》中言“建国君民,教育为先”。而幼儿教育,恰恰是在人生最宝贵的记忆阶段、学习阶段、领悟阶段,实施人才教育的最关键阶段。为落实党中央“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一些有远见有名望的老前辈,一些学者,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幼儿教育中推广诵读国学经典文化,为我国的幼教事业改革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原动力,也为我们探讨有关幼教内容挖潜及方法创新指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深知该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难度巨大。国学经典凝练含蓄,内涵丰富,幼儿园老师日常接触和研读较少,有较强的陌生感、神秘感和畏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对诵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今社会,全盘西化所带来的民族精神淡薄、中华民族的诚信危机愈加深刻,而国学经典诵读进入幼儿园,有助于开启幼儿语言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语感。在你走在校园里,若能听见孩子们放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三字经》的经典,不止是孩子们,连自己也会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三字经》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国学之一,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话,一段共有四句,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这些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们明白了不少的世故人情;朗朗上口的三个字就是一个个深刻的哲理,给了人们许多的人生启示。“昔孟母,择邻处”,这“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明白肩上的责任:创新思维,给孩子们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1]而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当“老大”。让他们从小懂得孝顺父母,团结友爱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正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幼儿园的孩子,也许他们还没法弄明白每一句的意思,但作为幼儿园教师,它启迪着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幼儿的天性是玩,在玩中学习、在玩中体验、在玩中积累、在玩中成长。幼儿园的国学经典诵读必须抓住这一个“玩”字,在玩中诵读、在玩中积累,在玩中快乐地感受国学,在玩中愉快地记诵经典。这种“玩味国学”“把玩经典”的定位,抓住“浸润”二字。强调经典诵读活动的耳濡目染。如果说“玩”是指对儿童学习方式的定位,那么“浸润”就是对教师教育方式的定位。浸润就是将国学经典诵读整合在幼儿园的整体活动中开展,较好地避免经典诵读与日常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国学是一国学术之总称,涵盖衣食住行、社会发展、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国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它并不神秘,也不陈旧和古老。当我们把经典与儿童生活链接,也就破除经典的神秘感,让经典生动活泼地走进了儿童寻常时刻的生活中。为此,幼儿教育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游戏及比赛,例如文学接龙、观摩揣义、形象教学等等,更可以将所学的蒙学之书融入到早操中,让孩子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的唱诵中做操。为孩子们提供了幼儿在动中诵读,在气势磅礴中诵读,在每日的常规活动中自
然诵读,自然、快乐、易于接受。在平时的教育中,可以将”浸润国学”的环境融于幼儿园周围的环境中,比如在学校的长廊中设计一些国学经典的图画及简单词语,例如设计制作《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2]以此开篇,《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还可让老师在班级挂饰、墙饰上贴上与之相关的图画。老师可以选取适宜幼儿理解和感悟的国学片断,通过故事,辅以动画,让幼儿理解,并将道理融于生活,指导自己的德行。同时,我们还选取国学经典精华,创编儿歌,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儿童在儿歌朗诵中、在即时应用中亲近国学。
历代家训、蒙学等都是传播精英文化的世俗化渠道,只有学校、家庭双方有机结合,弘扬和传播国学才会真正取得实效。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家长的“经典育儿”意识,提高家长国学素养,营造家庭学国学氛围,在”家园共读”中引导幼儿学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3],使得幼儿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接触国学文化,在不知不觉对其潜移默化,习惯适应并逐步的接受它。
我国开始幼儿教育100多年来,幼教事业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幼教理论、幼教体系、幼教设施等等,都在越来越完善的发展。如今,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包括使人的行为习惯与举止礼仪进入高度文明的层次,逐渐形成一个和谐社会。中国是礼仪之邦,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行为与礼仪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幼儿教育,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三字经》[M].[2]李毓秀《弟子规》[M].[3]论语▪ 学而[M].
第五篇: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
□学习手记――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
林明基(作者单位:莆田市新华书店)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必须按照党的总目标来制定并完成自己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
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它对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至关重要,能最广泛、最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热情,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领党建工作的根本指针,体现在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前,党建工作重中之重是如何贯彻、实现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变为员工的行动指南,把有利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都应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取向。而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莆田市新华书店总结多年来发展形成的价值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因此,莆田市新华书店总是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时刻,提出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本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给事业的发展以巨大的精神动力。面对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书店提出勇于创新,服务至上,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敢于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可操作的转化升华,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实施“高素质员工”战略,让员工在发展事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问题始终是企业党组织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企业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体现。因此,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提出培育一流素质的新华人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书店党组织要十分清楚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纽带和桥梁之一的阵地,必须塑造用先进文化武装具有高尚文化道德素质的“文化人”,如果自己的员工不具有先进文化的理念,就不可能把最好的文化食粮传播到各个角落,所以要求书店的员工必须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必须是德才兼备者,这样书店的员工整体素质就比较高,就能处处展现出文化人,文明人的风采。其次,大胆起用追求企业、社会和个人协调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崇高使命的“社会人”。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新华书店也是先进文化传播的平台之一,通过我们的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企业也得到丰厚的回报。第三,着力培育坚持科学兴企,提倡创新精神,勇于站到改革前沿、敢于在市场经济拼搏的“经济人”。党组织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就要严格要求
1企业所有人员掌握与企业相关的业务知识,并力求有所创新,按市场规律优化人力资源,实行人才阶梯管理,按贡献论报酬,实行新型用人机制,形成有序内部竞争氛围,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人才脱颖而出,把最先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可能,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跨越式的发展。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管理氛围,不断增强企业的感染力与亲和力。
如何把一个抽象的话题,通过轻松活泼的形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企业党组织所追求的。一方面积极倡导和睦相处,平等相待,与人为善的合作共事理念,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至于上下左右之间都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关爱,注重情感化建设。进而还要大力营造尊重员工,依靠员工,塑造员工的氛围,各级管理者都得把员工的冷暖安危系于心头,以培育企业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另一方面积极倡导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受员工的喜爱。通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员工丰富生活,开阔视野,培育民族文化精神,展现聪明才智,发展个性,使员工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情操得到升华,也使大家感受到新华书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党组织的温暖,切实有效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各项工作之中。
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融入企业党建工作
丁宝忠
科学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同确定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企业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以改革创新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思考和探索,有效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实和融入到企业党建的各个方面,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一、贯彻第一要义要求,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企业党组织的首要任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站在历史的高度而言,新中国解放后,我国经历了“百废待新”阶段,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阶段,文化大革命过程中的“**时期”阶段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阶段等,从中不难发现一条规律,是发展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是发展使中国人民过上
了逐步富裕的幸福生活。就企业而言,也是靠企业发展使企业壮大,发展是企业做大做强,因此,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位任务,就是抓住了基层工作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发展上去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发展上不去,其他工作就难以开展,很多问题和矛盾就无法解决。企业党组织要把促进发展工作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紧紧抓住一刻也不能放松,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党组织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清醒认识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创新发展观念,找准适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方式,有效破解影响企业界发展的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关心服务党员群众,凝聚人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发展、壮大,一是要靠科学管理体制,二是要靠人才优势。众所周知,无论哪一个实力不凡的企业,都有一个人才团队,都有一支过硬的党组织队伍。企业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服务对象是职工群众,这就要求基层党的建设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还要关怀帮助党员和服务群众,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自觉树立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的观念,既重视党员履行义务,又重视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发扬基层民主,努力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有效激发党员参与政治热情,切实落实和保障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总结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努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有效架通基层党员群众的桥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及生活困难党员,尽力去帮助
他们解除子女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在为企业出谋出力的同时,得到相应的物质保障,看到企业发展的前景。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分类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贯彻各项工作的始终。就是企业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企业发展的前景等诸多方面。无数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要想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克服短期行为,就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就必须有长远目光,就必须有过硬的产品、优质服务等。就企业党建工作,一方面要做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造和优化组织设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扩大组织覆盖,形成与企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格局;另一方面,既要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又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先进、中间、后进壮态基层党组织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使党建工作的各项领域、各个层面共同促进,相得益彰,同时要注意克服只抓一个领域或一个方面,不能平均使用精力和力量,没有重点和中心。要运用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既要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重点,着力推进。
总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要联系企业实际,将理论指导具体化,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做好分类工作,要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分析矛盾,研究对策,改进工作。确实加强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在深化企业改革开放,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上取得实效,真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