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范文

时间:2019-05-12 02: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范文》。

第一篇: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范文

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通讯员 黄飞 唐宗桂)家住镇巴县青水镇营盘村的中药材种植大户王代明连日来沉浸在喜悦之中,他家种植的5亩大黄今年又是长势喜人,他兴奋地向记者表示:“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收入又在5000元以上”。该县像王代明这样的中药材种植大户还有近3000户,全县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1万亩,中药产业总产值达7350万元,药民年人均增收980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镇巴县地处巴山腹地,境内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气候温润,很适合中药材生长,自古“秦巴无闲草”,据上世纪九十年代生物资源调查,该县药用植物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被《中国药典》载入盛产的中药材有236种,有“天然药库”之称,被确定为“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近年来,该县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将中药材业列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抢抓政策、资金扶持机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已建成大黄、金银花、木爪、省沽油、瓜蒌种植和蟾蜍养殖六个规范化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

县上在青水、三元、观音、三溪等地,采取“公司+农户+科技”的模式,累计发展大黄4500亩,销售收入达400万元;金银花5100亩,创销售收入35万元;规范种植木瓜2500亩,产品零星销售收入23万余元;规模发展省沽油(树花菜)1800亩,已有80%进入投产期,实现销售收入48万余元;成功养殖蟾蜍2万多只,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万元;引种瓜蒌100亩,繁育1000亩,已开始挂果,可望今年全部投产。

第二篇:吉首花卉苗木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绿色银行”

桂花树亭亭玉立,石竹花清香伴人。5月11日,笔者走进吉首市寨阳乡福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阳光花卉苗木基地,满眼的苗木苍翠欲滴,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花红得热烈,开得烂漫,相互辉映,雅致成趣,花香四溢。一片片苗木花卉就是一个个'提款机’。”说起这些宝贝,基地负责人胡旭十分得意。

近年来,随着吉首市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八百里绿色行动”拓展工程造林和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该市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全面推进,对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该市因势利导,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城市,把扶持花卉苗圃产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将其纳入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并采取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每年安排专人在苗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全面鼓励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激发了各种社会资本投资花卉苗木产业的积极性,让一大批花圃苗木基地发展壮大起来。寨阳乡是吉首市著名的苗木花卉之乡,近年来,寨阳乡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发展苗木繁育产业,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种植苗木为主的增收致富之路,苗木产业已逐渐成为该乡农民持续增收新渠道。目前,全乡花卉苗木业基地已达25家,种植面积1200亩,成片的丹桂、紫薇、樟树、广玉兰等各种花卉树木生机勃勃,成为一项绿色支柱产业。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2011年9月,该乡还成立了吉阳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村民进入基地培育花卉苗木,形成统一品牌规模化生产,销售区域辐射面不断扩大,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据了解,花卉苗木产业不仅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还是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富余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吉首市共有花卉苗木经营户62户,苗木经营专业合作社4家,分布在寨阳、己略、马颈坳等乡镇,建成各类苗圃基地100多个,经营面积5625亩。年生产用材林、经济林苗木1500万株,城市绿化大苗100万株,花卉盆景500万盆,年产值逾亿元。2013年,全市共完成各类工程造林18100亩,定植马尾松、杉木、枫香、栾树、丹桂、樟树等各类苗木360余万株。

第三篇: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动漫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动漫产业作为新兴行业,这几年在赤峰市不断发展壮大,十几家动漫影视制作公司创造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动漫影视作品,动漫产业正在成为赤峰市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在赤峰市飞鱼雅罗影视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制作的赤峰市首部二维动漫电影《飞鱼雅罗》正在抓紧制作中。影片讲述的是在美丽的克什克腾旗达里湖里有一条名叫雅罗的飞鱼,她美丽活泼,热爱家乡。而在达里湖的附近就是统治沙地的达克王,他发誓要吞没达里湖,使达里湖变成沙地,于是雅罗与达克王展开了殊死斗争,最终雅罗靠着毅力和智慧战胜了达克王,让达里湖重新欢腾起来,她的伙伴们又重新回到了美丽的家园。赤峰市飞鱼雅罗影视有限公司经理连敏然介绍说,通过我们这部片子,我们让我们让受众群体,让这些观众,知道我们的家园是需要我们努力保护,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丽。

这部长约80分钟、50集的动画电影采用的是二维加三维的技法制作,动画片通过刻画一系列鲜活的动漫形象,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这也是赤峰市制作的第一步反映本土风情的动漫电影,预计今年7月制作完成。在赤峰市另外一家无界影视传媒公司里记者看到,这家影视公司刚刚制作完成的《交通安全驾驶三十招》动漫教育片已经投放市场,这部长达160分钟的动漫片投放市场以后很快受到大家的认可。影片中把一些交通事故进行动画还原,并进行案例浅析和温馨提示。这种用动漫来宣传交通安全行驶的形式在内蒙古地区还是第一次。

最近几年,赤峰市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动漫影视传媒公司就有近十家,从事动漫创业人员超过200人。一些公司甚至把业务做到了沈阳、大连等动漫制作的一线城市。赤峰市三和影视公司一直致力于影视动漫制作,公司靠着自己先进的动漫设备和优秀的动漫人才,一直领跑赤峰市的建筑动漫制作,去年公司就制作了十几部长达200多分钟的建筑动漫作品,已经做到了沈阳、北京、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区。

赤峰市三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经理程辉介绍说,我们目前企业主要以建筑动漫为主,同时我们也策划研究拍摄一些大型的纪录片,目前在和央视、卫视对接,相信我们的计划在今年10月份以后有一定的进展了。

一些学校还看中了动漫产业这个市场,纷纷开办了动漫影视制作专业,赤峰市松山区五三职业中学从2009年开办这项专业,去年毕业的学生全部实现了就业。赤峰市松山区五三职业中学专业指导教师张双进说,我们的学生去向有很多,有的是在外地,像大连,还有青岛,还有的在本市,他们的工资高低有一些差别,但是据我所知,高的有5000元左右。赤峰市文化局局长张金东说,通过赤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动漫企业自身不断努力,也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力争把赤峰市的动漫产业打造成我们全市文化产业的品牌和亮点。

第四篇:大棚农业成为伽师农民增收

大棚农业成为伽师农民增收“聚宝盆”

天山网讯(通讯员吴成刚 米吉提·吐尔逊 孟煜报道)近日,记者来到伽师县英买里乡、和夏阿瓦提乡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到处都能看到丰收的喜悦,只要一提起大棚种植的好处,农民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英买里乡英买里村农民艾海提·艾买提家,以前10亩耕地种植的都是一些常规作物,每年收入还不到一万元。2008年,在县里和乡上的大力扶持下,他修建了一座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当年这座大棚就赚了近万元,相当于以往10亩大田种植的效益。今年他家里有两座大棚,棚内种植西红柿。目前每公斤西红柿售价4.3元,一座大棚能摘上3.5吨西红柿,效益在1万元以上,大棚种植让艾海提·艾买提逐年富了起来。

在和夏阿瓦提乡农民玉素因·阿吾提家的蔬菜大棚里,西红柿也挂满了枝头,红红的西红柿好似串起的红灯笼,玉素因·阿吾提一边忙着采摘西红柿一边说,今年他采用的是无公害种植技术,种出的西红柿不仅色泽鲜艳而且甘甜,在西红柿还没成熟经销商们就来预订了,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把西红柿卖出好价钱,每公斤4元钱都供不应求。

玉素因·阿吾提从事大棚种植已经五年了,2010年他种植的西红柿大棚挣了9000多元钱,这还不算最后一茬西红柿的价钱。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农民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要付出一定的血汗,不怕苦、不怕累。种植大棚必须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管理,经常询问大棚生产管理技术,靠自己的双手走上致富道路。近年来,伽师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通过提供贴息贷款和补贴等措施,加大了对设施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并向大棚种植户免费提供卷帘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防病、统一配送、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措施,彻底解决了农民种植蔬菜大棚的后顾之忧。

同时,伽师县还专门从山东寿光高薪聘请了27名设施农业技术员,签订绩效挂钩责任书,并从县农技中心抽调60名技术人员,配备146名农业技术特派员,实行分点、分片包干负责,长期驻村入组全程参与指导设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试验、示范、引导,全面推广了山东寿光的大棚菜种植技术,帮助大棚种植户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步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第五篇:兴生猪产业 助农民增收

邦农实业公司生猪良繁养殖场在HS落户投产,对于推进我区生猪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认真做好养殖场与我区广大农户的链接帮养工作,切实为广大养殖户寻找一条致富门路。今年,我区将在去年经验基础上,继续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喂养模式,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良繁养殖的认知程度。组织各乡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邀请良繁养殖场的专业技术人员举办良种良繁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DLY肉猪和LY母猪的认知与认可程度,让他们觉得“洋猪”不“洋”;积极组织农户到HS良繁养殖场实地参观,详细了解和掌握DLY肉猪和LY母猪的喂养特点和生长习性,为大面积推广分散喂养打好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干部群众对良繁养殖的重视程度。一是高度重视。我区在区、乡镇均成立了“生猪发展办公室”,从制度、措施、目标、任务上严格要求责任,并将常年工作列入目标考核,以促进发展生猪有人抓,有人管。初拟了《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生猪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相关文件。2005年,发展DLY肉猪50头以上养殖户210户,发展养殖100头以上的专重户10户,力争全年出栏DLY优质肉猪8500头,年养殖LY母猪550头,创产值1000万元;二是重点督查督办。区委、督导办在2005年将生猪质量工程、生猪产业重点工程列为重点跟踪督查督办项目,联合畜牧部门实行月月督查通报;三是全程跟踪服务。区、乡镇、村领导实行领导联系业主制度。兽防部门推出“服务连心卡”,对农户的服务施行承诺制度,区、乡领导和科技人员为农户建场、引种、防疫、技术和信息等实行全程指导,高标准高质量服务到位。同时,要耐心细致地向农户算经济帐,使他们真正了解良繁喂养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促进更多的农户参与分散喂养,以此促进农户在喂养方式上由“传统性”向“科技型”的转变,从而培育出一大批养殖大户和专重大户,做大做强做优猪业经济,使之成为强区、立区、富区产业。

3、加强服务效能,提高干部群众对良繁养殖的保护力度。一要强化服务职能,在技术支持上,政府及时与良繁养殖场联系,在圈舍融资扩建上,政府鼓励信用社积极开展小额信贷、联保信贷和“党员农贷快车”活动,扶持大户进行引种和场圈建设;在保护措施上,动员了政府、派出所和司法所挂牌保护公司和农户,切实消除他们在喂养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顾虑,使他们放心地养、大胆地干。

4、加强协调运作,提高良繁养殖在市场中的效益密度。创新猪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公司+协会+农户”的良繁养殖方式,广泛发动引导和组织良繁养殖场、生猪养殖业主、大户成立猪业经济组织或协会,让协会带领会员、会员带动农户。实行“两统一分”(统一组织喂养、统一对外销售、社员分户饲养核算)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联合起来开拓市场,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各位领导,生猪良繁养殖场为我区猪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决心抓住发展机遇,革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紧紧围绕邦农公司在我区的良繁养殖场,兴生猪产业,助农民增收。

谢谢大家!

下载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药材产业成为镇巴农民增收新亮点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次产业联动促进农民增收

    三次产业联动促进农民增收自2010年以来,武隆县将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作为农村的一场深刻革命,以“统筹城乡、缩差共富”为主题,以万元增收为目标,大力拓宽增收渠道,切实建立长效机制......

    发展葡萄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张公庙镇高效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发展葡萄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张公庙镇坚持调整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围绕高效主导产业的发展,遵循“扩规模、强品质、树品牌、建机制、活......

    发展后续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后续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关于太白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后续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文提纲】 一、太白县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一)经果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扶持茶叶产业,帮助农民增收

    扶持茶叶产业,帮助农民增收 茶叶是浙江省优势农产品,泰顺县又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万排乡地处泰顺东南端与福建省的福鼎市相邻,平均海拔680米,人均耕地0.46亩,该乡的茶叶产量约......

    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余培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蔬菜的高营养、无害化要求与日俱增。发展绿色、环保蔬菜产业,已成为提......

    劳务兼职信息发布平台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劳务兼职信息发布平台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目前有很多企业劳务员工招聘的信息都会放到网站上,一来是网络的影响范围广,二来省时高效,是一种现代化手段。近年来,我国的劳务引起了有......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问题。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农业......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障碍解析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小康社会 农业产业化 合作组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