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研究生一年级)

时间:2019-05-12 02: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研究生一年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研究生一年级)》。

第一篇:政治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研究生一年级)

1、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内容的认识(30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2、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之一。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我国实际,谈谈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35分)

注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主要有: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第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第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第四,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第五,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文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生活、生态各个领域,依靠科技进步,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路子;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35分)

注释:第一,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第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第三,执政能力建设: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四,先进性建设:就是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能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

用,使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善执政使命。

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于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上全面加以推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第一,要树立党员意识、执政为民意识。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在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工作的干部,一定要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即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意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把权力变成私人权利,甚至以权谋私。第二,要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增强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马 克 思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年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对每一个同志来讲,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正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第三,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本领,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 锦 涛同志反复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旨,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精神,二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三要增强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四要具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宽广胸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志存高远,心底无私,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应有的精神境界。第四,加强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于党组织来说,要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和新方法,使广大党员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从而做到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性。

3、材料分析:

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和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35分)

答: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重大成果。党和国家的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健全、社会活力不断增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增强。实践证明,我国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我国人民是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整和发展的环节,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还不完全适应,需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都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指明了方向。

第二篇:2015-2016研究生期末考试政治题目总结及参考答案

一、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虽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社会方式,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请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案一:我认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一靠发展,二靠党的政策。民生的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发展、靠改革来促成。但是,这种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确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但又存在着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未能对民生予以高度重视,积淀下许多民生问题,有时甚至相当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真心实意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民生安定才有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当以民生为先才是,发展、改革都要有利于促进民生的改善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决不可以无视民生,更不可以以发展和改革为由而伤害民生。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靠单个的人,也不是靠单个的区域来完成的,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推动,因此需要政府的推动,需要政府的主导来完成。当然改善民生还可以通过其他社会方式,比如: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但是这些方式的推进还是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才能够有效的实现。

答案二: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解决好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政府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直接责任主体,政府掌握的是公共权利,控制的是公共资源,理所当然要以公共利益为施政目标,而解决民生问题显然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既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政府的核心任务,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当然也应当成为评价与衡量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在现代民族国家,政府存在和维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是由国民赋予的。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首先,政府须扶持市场的健全发展。政府角色要放在市场之后。民生的内涵很丰富,但最基本的莫不过于就业与合理收入的保障和提高上。但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市场的作用比政府要大得多。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有财力基础的支撑,而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育和经济发展,政府就很难做无米之炊。

其次,政府权力应受到监督和制约。有限权力的民主政府才能更好地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逻辑上讲,在权力监督和制约缺失或不力的情况下,政府很难有连续的动力甚至是压力来改善民生。相反,作为一个利益团体,如果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政府就会通过资源的控制和垄断,无限扩张自身的利益,经常与民争利,或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民生会因此受到侵蚀甚至剥夺。从经验中看,无限的政府权力与民生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在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政府不但不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反而还时常成为破坏民生的源头。

第三,改善民生非常需要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措施执行以及巨大的财政预算投入,政府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是巨大且无法被替代的。就当今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而言,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传统的政府对社会干预之外,还强调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都拥有财政预算、行政组织和人员系统等庞大的行政资源。特别是在还没有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改善民生非常需要政府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措施执行以及巨大的财政预算投入。中国政府也拥有大规模组织,在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政府才能够运用自己丰富和庞大的资源有效完成改善民生的工作。因此在目前,政府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是巨大且无法被替代的。这是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如: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都需要政策来完成,题干中讲到的收入消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温暖人心的量化指标,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给了人们很大的信心,因此,改善民生的主体还是应该是政府。

最后,党和政府是实现民生幸福的责任主体,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推动者。政府应该更新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社会公正等价值取向。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民生服务型政府,保障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落实,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建设和发展之路。党和政府既要在治国方略、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职业道德建设等宏观层面做通盘考虑和整体推进,也需要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提高百姓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微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层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应该建立既符合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水平的民生幸福测量体系,为社会发展决策和党的科学执政提供科学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强调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由此可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围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收入、文化、社会稳定等领域下工夫。

在经历了一个满足人民低层次的温饱需求的阶段后,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之忧,而是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从而是全方位的、高层次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把民生问题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联系起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视为“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因为,只有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二、现在,中国文化输出相对薄弱,中国文化对外国人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作为一个大国,在输出商品的同时,要输出文化,更高层次的是输出价值观,一个美国大片席卷大地,捞走了几亿美金,同时留下难以磨灭的价值观影响,这才是文化强国所要做的。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价值,二流国家输出技术和规则,三流国家输出产品和劳力。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大国,尤其是否属于强国,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影响力。如果自身的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认同,那么中国就永远是一个不入流的国家。即使中国变得强大了,也只不过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他者”和“异端”而已。外国人不认可中国的价值观,就只能戴着自身价值观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与衡量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唯有价值观才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才能给自己的国家发展和文明模式带来合法性和认同感。而价值观是否能够被输出,取决于这种价值观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输出价值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又是“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化背景下的国家统一;(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在西方价值观渗透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鲜明特色;(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回应国际社会日益凸显的政治合法性,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与国际政治格局大变迁相呼应,许多国家内部掀起了政权更迭和政体变更的新高潮;(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这就要求做到:(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既为文化建设提供合法性基础,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积极探索用该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把该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才能不断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文化软实力。(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是硬道理,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当今世界,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切实做到文化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动文化形式创新,通过好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我们的文化产品,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还要不断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和艺术样式。(4)协力构建和谐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5)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必须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审视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文化,这是人类文化中的一座高峰。而在此基础上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更具有先进性和独特魅力。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才不会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风潮”所迷惑、所左右,产生诸如“邻居家的豆豉香些”之类的错觉;只有确立文化自信,我们才能聚精会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三、请简要谈谈对文化部新浪微博上线的认识。(还是关注下然后看看一些评论自己发挥吧)答:文化部开通了微博,个人感觉不得不说这是个好事,这开通了政府高级部门与普通大众沟通渠道。囊括社会总总问题,只有文化上的问题与每个阶层息息相关,以开通微博的方式与社会大众沟通可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种种问题,从而使政府更加熟悉和应对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文化部微博上线也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自信的体现,一个开明政府的体现,俗话说的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正是政府的开明大度,才有了今天的网络沟通。

四、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高扬的光辉旗帜,请结合历史与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真实理解或感受。

答: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作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贡献。重温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历程,对于深刻认识人民民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追求。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明确提出要依靠工人、农民实行社会革命。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中国实现人民民主的前提条件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并付诸实践。联合各革命阶级开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统治的政治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奠定了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建立人民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积累了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坚定支持各阶层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促进了各阶层人民民主意识的大觉醒。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民主建国的政治主张。建党初期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抗战时期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全国解放前夕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动员,教育启发民众提高阶级觉悟和民主意识,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拥护和坚定支持,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而不懈努力。1954年,在全国各省、市、县普遍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广泛的民主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政府。同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制定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运作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动员人民创造性地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了如提出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等许多重要思想,推动了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领导和发展人民民主的进程是艰难和曲折,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党内民主还是人民民主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从总体上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人民民主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为原则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人民民主实践,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唯一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意识在中国人民中空前广泛的普及和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教育,使民主平等、公平正义以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意识广泛普及,并成为群众手中真实的权利。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得到了有力可靠的政治保障。在当代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在中国社会具有了坚实巩固的经济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任何人都不能用金钱来左右、干涉人们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政治原则转变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使人民民主在实际生活和国家管理中得以充分实现。人民民主权利逐步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国家在制定法律和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意见;国家一切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还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权力运行的高效协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五、“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的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两个意识。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机遇意识

1、党的十六大做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大格局没有变,而且是大有作为的。从世界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从国内来说,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2、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生的深刻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政治层面来看,一是美国和北约调整了战略,把北约的触角延伸到了我国周边,深陷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二是欧洲通过《里斯本条约》,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与美国的关系也更加微妙;三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发生的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也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特别是削弱了美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四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二十国集团走上世界舞台,全球治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五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经济层面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恢复好于预期;二是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中东等国提供能源资源、中国等亚洲国家生产、美欧消费的世界经济循环和增长格局面临大调整;三是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更大的动荡,对新兴经济体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四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五是全球博弈更趋复杂,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总的特点是机遇大于挑战。

3、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优势。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对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也是根本保障。二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为当前和今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减轻“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压力,对扩大内需产生很大的拉动作用。四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许多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正在形成新的功能性发展格局。五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忧患意识

在增强机遇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各类潜在风险,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主要面临的忧患主要有:

1、忧虑中国经济如何从粗放型、数量型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是关切忧虑的问题。

2、忧虑在社会矛盾凸显和多发期,如何尽量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震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激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富、城乡、区域差距比较悬殊。二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全国显性和隐性失业人数达几千万,无疑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实现社会全覆盖,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如上学难、看病难等比较突出。

3、忧虑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将破坏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丧失党的先进性,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松弛、革命意志衰退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4、忧虑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动荡的国际环境对我国主权安全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的竞争,使我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信息金融安全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炮制所谓“中国威胁论”,利用台湾、西藏和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妄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周边的某些国家对我国领土、领海虎视眈眈,直接威胁我国安全。此外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也不时把触角伸到我国,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建设。上述情况表明:不仅我国的主权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长期处于复杂多变、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之中,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

六、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及局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资本家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工人的工资,以至于使工人们生活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但是当时,工人们并不真正知道是什么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他们把自己受到的贫穷和压迫归咎于机器,所以工人们常常以捣毁机器的方式来反抗资本家,然而捣毁机器的结果是更多机器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空想家们纷纷通过著书立说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例如,傅里叶深刻地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天天害病;律师们希望天天发生杀人和盗窃案;建筑师企求大火把城市化为灰烬;玻璃匠祈祷来一场冰雹打碎城市里的所有玻璃„„„„。”空想家们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而且力图找到产生罪恶的根源。欧文则说出了“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的名言。他认为私有制是敌对、欺骗、舞弊、卖淫、贫困、犯罪和痛苦的根源。在当时空想家们的描述和学说启发了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好坏,甚至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某些合理因素。圣西门和傅里叶都提出了社会发展有规律的观点。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因此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只是一个“过渡时期”,而人类的“黄金时代”,即理想社会“还在将来”。圣西门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更加美好的社会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圣西门的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增强了工人阶级改造和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信心,因为圣西门已经告诉他们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同时,工人运动的领袖们会把它做为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来发展更多的工人加入工人运动中来。傅里叶把生产的发展状况及其性质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志。他把人们带回了现实,使人们对现实的生产方式、生产状况进行了思考,他也启发了工人阶级要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所以说,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某些合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人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资产阶级通过残忍的原始积累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使无数的人无家可归,失去了居所甚至牛奶和面包。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限度地利润,他们残忍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降低工人的工资。资本主义使工人生活在受压迫、受剥削和无人身自由的悲惨环境下,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则主张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人人自由而平等的生活。例如,在康帕内拉的笔下,太阳城里的人,在公有制度下,都是富人,但同时又都是穷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太阳城里的人,彼此帮助,共同生活。在他们那里,房屋、宿舍、床铺和其他一切必需的东西都是公有的。他们在公共食堂用餐,餐桌摆成两排,一边是男人,一边是女人;一天吃肉,一天吃鱼,一天吃菜。所以说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同时,空想社会主义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空想色彩逐步减少,现实主义因素逐渐增加。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其中已经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在19世纪初期,当无产阶级还没有开展独立的革命斗争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代表着无产阶级。但是当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已经发展起来,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还要固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那就不仅不能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而且实际上还阻碍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空想家的世界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是把社会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而是看做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为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的历史发展的。在他们看来,当时的社会制度之所以不合理,就是因为没有出现天才人物,只要有了天才人物,就能认识绝对真理和永恒正义,就能建立幸福的乐园。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那是因为他们还不完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同时也是因为资本主义还没有到高度发展的地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承受能力之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还处在可以调和的阶段。他们所谓的天才也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人,他们所谓的幸福乐园,也即是各种矛盾得到最大限度弱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所设想出的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空想家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因而也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合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合时,生产力将促进社会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不适合时,将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当时的空想家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的开明人物身上,幻想通过和平道路来改造社会。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完善的社会制度,而且通过宣传,说服教育,或者通过典型示范,把他从外面强加于社会。圣西门说;“社会所需求的改革,当用和平方式实现。”傅里叶拒绝采用革命手段,他认为革命是“最大的社会灾难”。圣西门和傅里叶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残暴,他们也没有想到资产阶级不会把自己埋葬的。同时,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革命就是工人阶级替资产阶级掘墓所用的工具,也即工人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把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埋葬掉。所以说,脱离群众和平的社会改革方案根本就是空想的。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不能实现的幻想。正如列宁所说:“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里量。”

七、如何认识和应对“经济新常态”

一、认识

从整体上看.新常态经济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增长后正在步入新的运行轨道.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与前30多年年均增长9.9%的高速度相比.年均增速放缓,但仍将保持在7%一8%的中高速.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4~2019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将为3.9%.其中发达国家为2.3%.新兴经济体为5%,而我国经济仍有望在一定时期内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接力。比如当服务业在东部地区崛起时,退出的制造业会转移到西部地区而不会消失。(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从产业结构看.正由低端迈向中高端。三次产业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服务业将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这一比例继续上升。从需求结构看。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消费将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201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5%。从城乡区域结构看.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连续5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三)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新常态最本质的特征是增长动力的新旧接续。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是一种典型的要素驱动型。今天这三大要素均面临诸多瓶颈约束,要素价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投资驱动、大量消耗资源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倒逼我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如果不能及时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就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陷入停滞。国际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有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线的国家,在这一阶段都重视教育,重 视研发,重视科技的自主创新,从而促进了增长动力的转换。(四)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转变.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所有经济活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的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配置效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是 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当前我国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但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复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加快完善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要素市场初具规模,要进一步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三是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在制定负而清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法制化营商环境。(五)经济福祉包容共享

从城乡关系看,我国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从区域发展看,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正发生重大的变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心不断向中西部拓展,一些重大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愈发增强,给经济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二、应对

(一)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

新常态经济是换挡而不是失速。因为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必须着力发掘新增长点。产业增长点方面,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让“老树发新芽”,形成新的生产力;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生态环保、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养老健康、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需求增长点方面,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公共公用设施配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必然有许多新增长点。消费:加速形成差异化、个性化、便利化、绿色化的消费热点,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消费需求。出口:“一路一带”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禾1:1 29%。合作空间巨大。民生增长点方面,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创新创业增长点方面,大力推进全民创新创业,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二)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新常态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空间上的要求,就是要培育更多的增长极,形成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新的区域增长极不断涌现,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产力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区域合作与一体进程深入展开,区域协调性明显增强。但是区域差距仍然较大,欠发达地区特 别是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发达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另外,无序开发、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因此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更加注重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包括构建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来推动各区域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推动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二是更加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三是更加注重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发展,突破行政区的限制,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各个地区经济的优势互补。四是更加注重国内与国际的合作发展,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把国内的开放同国外的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来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构想。五是更加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性,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发展,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三)更加注重收入公平分配

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首先要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劳动者和企业的初次分配中,从就业质量、最低工资、社会保险、职业福利、工资谈判等方面人手,扭转劳动者报酬 偏低、初次分配比重失衡的格局。其次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是再分配环节,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减轻中低收入者和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支出增幅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向民生、农村、老少边穷地区、低收入群体倾斜。确保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房屋、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发展。第三,实现分配公平还应破除垄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与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引入竞争,避免因垄断导致差距迸一步扩大。(四)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节约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 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丈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五)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

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当前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搞强刺激,以区间调控的思路,着重定向调控,大力简政放权。强化市场的作用,释放市场的活力,减少“政策依赖症”。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向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万众创新,全面创业的新局面;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土地、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了,市场好了,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改革打好基础。

八、从产业创新的角度谈谈“互联网+农业”的未来可能性方向。

互联网已经从工具、渠道、基础设施,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尤其是一些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互联网化商机无限!因为农业一方面离互联网比较远,容易爆发革命性增长;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长,提升空间大,变革环节多。

互联网和具有庞大体系的农业结合,必将出现很多新思路,新玩法 第一,物联网技术下的工业化种养殖

第二,扁平化物流交易集散模式,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物流配送系统的大型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这种集散中心将集储运、批发、交易、拍卖等多种功能,依托互联网数据,实现实时行情交易。另一方面是,以大宗交易为主的批发销售电商交易平台。第三,加速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模式 第四,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第五,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大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降低种养殖企业风险和生产型企业原料成本。第六,给农业更多可能的农业众筹模式

九、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与我国东北亚外交之间的关系。答:对于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一,用合作共赢化解美国的军事同盟及其遏制中国的图谋。其二,用开放包容和共商、共建、共享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化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其三,用发展重心的“西移”应对美国的“战略东移”。

虽然“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东北亚合作难以获得实质性进展背景下问世的,“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很少涉及东北亚,但“一带一路”建设的精神与原则无一不适用于东北亚。“一带一路”提倡的合作方式、内容也都能够在东北亚合作的实践中得以运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一带一路”建设所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深受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困扰的 东北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东北亚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和平而非战争,立足于合作而非对抗,立足于开放而非封闭,立足于包容而非排斥。在面临复杂深刻的问题和挑战时,东北亚各国应该一方面保持

足够的理性与克制,管控分歧;另一方面,则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楷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开展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灵活多样的、点对点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充分考虑到沿线国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坚持开放性与包容性,主张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

同理,东北亚合作亦应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合作应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使各方优势和潜力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发挥。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十、判断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性和科学性有哪些标准?

一、坚持创新是成果评价的最高标准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和灵魂,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不是搞论证, 而是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去探究未知的知识。一个研究人员如果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 也就不可能真正承担起社会科学发现真理、阐明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的神圣使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 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 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 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是至关重要的。其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和蕴含的深层次内在价值, 对学术和科研具有极大的引导、激励和规范作用。

长期以来, 数量祟拜成为科学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 走出经济领域的“G D P ” 崇拜,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学术领域, 同样存在着对论文、成果等硬性指标大肆追求“ G D P ” 式崇拜的倾向。二者在表现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负面效应也如出一辙。其共性之一就是量化考核导致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因此, 必须把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 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 体现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方面。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二、坚持社会效益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 但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一般说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标准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过分重视出文字成果, 于是研究人员也就陷人写文章、发文章、计成果、评职称,甚至是自我欣赏的状态之中。面对社会和大众的社会科学研究, 迫使我们尽快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科学管理模式、改革成果评价方法, 是社会科学管理转型的关键步骤之一。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 让社会科学研究立足社会实践, 而不是远离社会实践;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具有社会效益, 而不是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无效劳动;社会科学成果应当为社会所接受、所需,而不是为社会所排斥、所不屑。

三、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 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学识和经验,对信息资料的数据需求程度比较小, 从而避免了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准确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 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以及专家知识经验的局限性, 往往是评价带有个人偏见和片面性, 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准确的。

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于量化的“量的差别”日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 体现为“ 间接测量”。定量指标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它是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其不足之处有三点: 一是由于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论文发表或著作出版后通常要等若千年才能验证其真正价值,因此不可能吐成果进行即时的评价;二是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三是由于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系统还很不完善,无法使成果的引证情况被及时、准确地检索出来。

直接认识与间接测量的差别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所必须关注的。直接认识, 可视为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直接深人评价对象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 是对评价对象的直接感悟、理解与解释。但任何基于评价者个体的定性判断都受限于评价者个体及所处文化环境的各种因素, 因而一切定性判断又都难免其个体的局限性。间接测量的长处在于其客观性, 可以基本排除评价者主观性的影响, 更客观、清晰地描述出量的差别, 其短处在于, 间接性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于完全确定。同时,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四、坚持基础理论研究标准与应用研究标准相区别原则

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 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总体上是以主攻学科前沿的重大难题、探索创新知识、创建新理论的理性追求为其目标, 这也是学科主体性的根基所在。评价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标准往往是学术性和创新性。而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 但是, 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 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评价应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标准是研究成果能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把能否进人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和实际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基础研究常常耗时巨大, 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当下的, 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 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同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 对中国社科院、高等院校和地方社科院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 地方社科院更重要的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加强对策应用性研究也就越来越重要。地方社科院作为各地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长期以来是依靠地方财政而生存的,要想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全社会用得上、离不开的“ 思想库”、“ 智囊团” , 就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因此, 地方社科院的成果评价要有别于中国社科院和各高等院校, 同时也要有别于党政机关的研究部门。地方社科院的研究定位是在两者之间, 既要强调其学术性, 又要重视其社会性;既要考虑政府决策的需要, 还要有它学术的价值。所以, 对成果评价也不能仅局限于学者们之间圈内评价, 同样要面向社会, 来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基础理论研究,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 基础”;应用决策研究,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 核心”;咨询服务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 新增长点”。如何客观、准确地确定三大类研究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五、坚持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同行专家用定性指标进行的主观评价, 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 牵涉人数多, 过程复杂, 适用于对重大成果的评价;而使用定量指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 只牵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两方, 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评价工作, 适用于对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评价。因此, 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评价不同的成果。对一些重大研究成果, 如各级重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可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重点评价;而对大量的一般性成果, 只根据间接指标, 如引证率、获奖层次、课题来源、发表刊物或出版层次、选题水平、规模大小等进行一般客观评价。使评价体系不仅适用于重点成果的评价, 也适用于大量的一般性成果的评价。评价专家的主观评价, 评价对象广泛, 评价角度可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评价结论也可有多个层次, 但易受评委个人学术水平和感情因素干扰。而科研管理部门使用间接标准进行的客观评价, 评价标准是确定的, 因而适用于运用计算机对大量的一般性成果进行评价。主观评价运用直接标准, 客观评价运用间接标准, 评价不易受人为因素干扰, 但也存在评价指标少、评价依据材料不易全面收集等困难。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科研管理部门评价, 要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 前提就是要保证评议的公正性。专家评价一般来说都是同行评议, 由于同行评议活动涉及研究资源、荣誉等利益的分配, 因此它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和由此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近年来对同行评议有效性的疑虑和由此引起的对同行评议活动的行政干预, 对同行评议的公正性造成负面影响。评价活动中评议人的自身利益、评议人与被评议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 都容易影响评议人对评议内容做出公正的判断。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建立对评价专家和评价管理者的公示监督制度, 维护评价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十一、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处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人们试图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用什么样的态度、规则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事实与价值关系才是关键的问题。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在坚持价值与事实二分法的基础上,有人强调价值无涉,有人主张要遵循主观性原则,有人则坚持把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坚持事实与价值综合的辩证关系论。

(一)事实与价值之间关系的辩论

在西方哲学中,最早具体讨论价值与事实关系的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认为,不能从“是”推出“应当”,没有客观的事实判断,就无从谈起从事实判断推出价值判断的问题。从此,坚持价值与事实分离,事实与价值二元论成为西方实践哲学尤其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传统。

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价值不能由事实推论得出。科学真理是独立于道德和个人主观因素的。科学研究对研究对象不作价值评价,是独立于社会和道德价值的中立活动。

人文主义:要追求客观性,做到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马克斯·韦伯严格区分了价值和事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主张价值和事实的二分法。他说社会科学的研究要体现客观性原则,要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与中立性。

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强调价值是来自于实践,价值依存于事实,价值判断就是根据规定来指导活动,另一方面强调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 ,又是有联系的。不能把价值和事实、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截然分开,把这它们割裂开来或者把它们混为一谈都是错误的,不符合事物的辩证法。把事实和价值割裂开来就导致唯心主义的先验原则,而把它们混为一谈则往往导致实用主义。

(二)研究中如何处理事实与价值问题?

一方面,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研究设想、研究计划、研究选题时,无论是其使用的概念、假设、理论,还是那些看来十分中立的实证方法,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些不能证明的价值或文化假设。那种绝对的“价值中立观”,即认为在观察、描述、分析等经验研究的所有过程中都应该也能够排除一切价值因素之左右的看法是不现实的,在实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是行不通的。韦伯自己也未能完全保证或难以保证在资料解释时的价值中立性。因为资料本身并不会说话,它们必须由社会学家来解释。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恪守价值中立原则:其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其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超越自己的本分去处理价值评判问题,就会使科学丧失客观性,丧失最起码的尊严。就是说,研究问题的选择虽然受个人价值倾向的影响,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保持客观性,即研究者在研究中应做到价值中立,不应让个人的价值或利益左右其研究。

将“价值中立”视为一种研究者应持的立场,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自主性,并非意味着否认社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视这些价值意义为客观的、给定的或某种既成的东西,而不能将我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偏好强加于研究对象。科学有着自身的方法论和逻辑的要求,所以在科学研究中不能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而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个人的主观好恶性和价值倾向可能导致的对事实的歪曲。

(三)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在研究中,既要研究事实也要研究价值;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要把价值还原为事实,事实的研究也可以把价值作为研究对象;用价值统帅事实;以研究者或者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交往理性来把握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实现价值与事实的融合。

十二、如何评价与借鉴实证主义方法论或人文主义方法论?

一、评价

实证主义法学贡献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流派,一种理论形式,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法律现象的一个视角,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法律本身的认识,综观整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发展历程,其在法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的纯粹性。保持方法论上的纯粹性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目标之一,在他们看来,其他的西方法学理论的研究都是一种极不纯粹的研究,法学与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因素混杂在一起,因而法学方法论首先要界定法学与其它学科所不同的研究对象,并将一切非法学的因素从法学研究中驱逐出去。比如凯尔森在他的成名著作《纯粹法学》一书中,就开宗明义的提到“如果它被称为是一个法律的纯粹理论,那是因为它只探讨一个以法律为取向的认识,也因为它基于此一认识,排除了所有不被确认为法律的事物,也就是说,它想要使法学自所有与其无关的元素中解放出来”。将法律的分析方法与心理学的,政治学的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分别开来,保持方法上的纯粹性。

2.事实与价值的区分。这一问题源于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在英国哲学家休谟看来,面对善恶(价值)等问题,以理性为特征,以客观事实为对象的科学是无能为力的,科学所研究的是“是”与“不是”的问题,而道德(价值)关心的是“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科学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带来哲学上的思考,由此也影响到了法学的研究。在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看来,法学只与事实有关,而与道德(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一种客观的研究只能以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或法律制度形式上的结构为对象,而非其内容,因为法律内容无法经由科学上的认识所能理解。比如对于法律中的正义问题,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正

义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反映个人或群体的主观倾向的价值偏爱的“非理性的理想”。凯尔森指出“人们通常认为,确实存在着象正义这样的东西,只是不能明确的予其以定义;显而易见这种主张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对人们的意志和行动而言,无论正义多么必要,它都是无从认识的,从理性认识的观点看,所存在的只是利益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这种主张法学研究中价值和事实的区分,增强了法律的客观性,自主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只讨论“是什么”而绝不讨论“应该是什么”,从而使法学从不确定的,无形的“自然法”阶段进入到明确实在的实证分析阶段。.善于运用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分析亦称语言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语言的要素,结构,语源,语境而澄清语义混乱,求得真知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以哈特为代表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把语义分析方法引入法学研究中,他指出,法学家不应该在定义的脊背上建立法学理论,而应致力于分析法律语言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被使用的,他在《法律的概念》这部著作中指出,法律的词语,概念没有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意义,而是依其被使用的语境,条件和方式有着多种的意义,只有弄清这些词语,概念被使用的环境和条件,方能确定他们的意义。所以,当我们在阅读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者的著作时可以领略到一种语言分析的清晰美。

二、借鉴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方法论对于中国当前的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无不具有借鉴意义,其主张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保持方法论上的纯粹性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法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在实践中可以树立法律的权威,其关注法律内部规则体系之间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对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其对法律语言的精确分析,可以促使我们注意使用法律语言时的准确性,尽量避免语言使用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力求法学研究的科学化。一直以来,我国的法学研究深受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缺乏科学精神,从古代的“礼法合一”,“法律的儒家化”到建国后的“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都使得对法律本身的研究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比如凯尔森认为,法学研究仅仅注意描述法,并把严格说来不是法的任何东西从这种描述的对象中排除出去,以免法律科学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又如哈特认为法律和道德并无必然的联系。他们的理论对于在法学研究中习惯了价值判断的人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规则时,应以超然的中立态度来观察和研究它们,尽量少使用主观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进行的法学研究的科学性,尤其是对于当下的中国,价值呼唤自然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法律本身进行实证的分析研究,这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阶段,正如陈金钊教授所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关于法律独立性的理论,对法治能否在理论上成立做了最好的论证,要想使法学推动法治,倡导和宣传实证法学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阶段,特别是当一个民族刚刚踏上法治之路的时候”。2.维护法律的权威。法治已经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呼唤,法治指的是良法之治,但是由谁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决定什么样的法律规则是良法呢?一般认为符合正义观念,道德原则的法律就是良法,但大家的正义观念,道德标准有可能不同,某些人认为法律规则符合他们的认可的正义观念,道德标准而服从,而另一些人则有可能认为不符合他们的正义观念和道德标准,而提出“恶法非法”,从而否定法律规则,进而反对它,这就会导致无政府,无秩序的局面。“尽管事实上,许多人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批评并非毫无道理,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法律不应该是被批评,嘲笑的对象,而应该是裁判的准则”,因此,在我们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是法律权威难以建立,我们不能对法律本身进行责怪,否则将会把刚刚建立的一点权威摧毁。法律和道德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恶法”在得到修正之前仍然有法律效力,社会成员应该尊重和遵守“恶法”,这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保证。

3.保持法律内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关于法律规范的合法性的 论述值得我们借鉴,法律规范要具备合法性,就必须要符合法律秩序的法律渊源,一个法律规范的效力来自更高一级的规范的授权(凯尔森是基本规范,哈特是承认规则),如果低一级的规范和高一级的规范冲突,则低一级的规范是没有效力的,所以在立法中必须要保持法律规范内部的一致性和逻辑性,避免矛盾和冲突。运用分析实证主义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从立法思想和技术上纠正现今法律粗疏宽泛,不够严密的缺点,为实践提供可资应用的根据,减少法律虚无主义的可乘之机。

4.准确使用法律语言。哈特对法律语言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法律语言必须准确,简明,易懂,否则在法律实践中难免出现误解,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部好的法律不仅应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须使用准确的法律语言,一份司法文书必须有规范的法律语言,重视法律语言的分析研究是提高立法技术,改善司法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中准确使用法律语言,确定法律概念和范畴的确切含义,如果有语义混乱,往往会引起争论,“在法学概念,范畴研究以至重大的学术讨论中,在很多意见对立的场合,争论的焦点和原因往往是由于概念,范畴的歧义引起的”,如果大家善于运用语义分析方法,准确确定法律概念的含义,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论。

十三、结合自己学科的研究倾向和趋势,谈谈你对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理解?当前学界流行的倾向分析

1、纯学术研究(学院派):离开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其研究范式过分注重纯学理的研究,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沉溺于小格局、经院式的文本解读,热衷于“返本”忽略“开新”,习惯于从自身的学术框架中提出问题,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自说自话。也许可以赢得圈内人的捧场,却无法赢得大众的喝彩。

优点:可以纠正浮光掠影的学风,摆脱应景的执着,扼杀浅尝辄止的浮躁,提升社会科学的学术品味。

缺点:理论的目光对现实视而不见,学术的能量对现实无能为力,思想的话语对现实沉默寡言。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面前,这些所谓分量很重的社科成果基本上“不在场”,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现实性与学术性构成了紧张的二元对立关系。

2、晦涩的文风。表述是问题的展开方式和思想的实现方式。①注重学术包装,热衷“创造”新词汇、新概念以体现学术的深度和思想的深邃;②热衷于抽象和思辨,用大家看不懂的话语表达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其实理论文章要尽可能生动,概念和术语要有公共性、可理解性,要善于用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文风表达深刻的思想,要避免纯粹的思辨和使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术语。平易的语言并非苍白,如能直指要害,则可显出深邃的内涵。

几种类型:

①深入深出假学问,表达出来深奥,满足于思想的拷贝,理论的留声机;

②浅入深出装学问,钻研的浅,表达的深奥,装深沉装高雅,徒有其名并无实学。③浅入浅出没学问,浅尝辄止,知其一不知其二,识其表不入其里。④未入即出非学问。

⑤深入浅出真学问,钻研深刻,表达通俗,融会贯通,娓娓道来。学问深处意气平。

3、体系情结浓重。德国古典哲学体系蔚为壮观,甚至“最不起眼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动辄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恩格斯认为,这不过是“放肆的伪科学”,一种“高超的胡说”,一种“幼稚病”。当今,不少初入茅庐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在试图构建宏大而完备的理论体系,而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观照。

4、与之相关的结果是:理论成果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是对现实生活的淡漠。学术繁荣的背后是学术贫困的现实。众多的社科研究成果并没有解答当下的问题、未必提供了现世的智慧、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试图处处发言,又难逃失语的命运。尽管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但往往局限于宏大的领域,对于中观和微观领域,则很少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做出充分的理论回答。

5、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为了“凸显学术”潮流,也走向片面学术化道路。以概念消解问题,以文本抗拒时代,以思辨绕过生活,以逻辑代替经验,以经典代替流变,以深刻拒斥通俗,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做不关心现实的纯学术活动。结果是,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马克思主义失语了。

必须指出:①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性丝毫不意味着放弃甚至排斥学术性,真正具有现实性的思想必然具有学术性。② 不意味着否定基础研究,真正的基础研究都指向现实。③不意味着粉饰现实。学术研究不能整齐划一为应景式的研究,尤其不能逾越学术底线,昧着学术良知去为丑陋的现实充当辩护士。

(一)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理论研究的走向和理论研究的价值。

2、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一贯之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热衷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仅仅是一些“关于意识的空话”,“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3、马克思从当时的实践出发,主要研究作为矛盾聚焦点的三种事实:

(1)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此类事实能够反映某一社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矛盾。《资本论》之所以能够从商品分析开始,成功地展开对于资本主义的逻辑和历史再现,就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由商品堆积起来的社会,商品构成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即细胞。

(2)最反常、最病态、最不尽情理和最不可理喻的事实,此类事实反映了某一社会的矛盾尖锐化和对抗程度,是其病根所在、问题所在。一般说来,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亲近感,因为劳动产品是对劳动者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证。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3)大量出现、且不断增长并具有普遍化趋势的事实,此类事实预示着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是旧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的萌芽。这就是现代无产阶级的产生。

(二)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1、善于提出问题。恩格斯说: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

2、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马恩对资本主义合理性的追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全人类解放道路的追问;列宁对落后国家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追问;毛泽东对什么是、怎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追问;邓小平等对什么是、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追问,就是以问题带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

3、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比如:技术异化、现代性危机与后现代挑战问题、公共治理、政治建构、公民社会培育、价值伦理、大众文化批判与理性精神建设、女权性别、消费异化、资本逻辑、生态环保、发展代价与全球风险问题等。

4、不能背离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苏联学者反思苏东剧变时指出:问题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没有处理好,哲学成了政治的婢女,学者成了政治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全丧失了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反思功能,马克思主义学者放弃了学术责任和学术良心。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担负起创造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学术使命。

(三)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就是从经验中发现规律,从现象把握本质,从个别中寻求一般,从材料引出观点的过程。

2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总结失败的教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3既要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重视总结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在不同时空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

4社会科学研究重视经验,但不停留于经验。既要超越经验主义,也要超越理性主义。认识的基础既不是纯粹的感性直观,也不是抽象的理性思维,而是现实的实践活动。

经验主义:重视感觉经验,易走向不可知论。

理性主义:重视理性思维,易走向先验论或独断论。

马克思:历史既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四)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1没有调查,就无法研究。调查就是在实践中搜集丰富的感性材料,获得真实的感性认识。研究就是从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找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认识。

2调查研究:向实际做调查;向群众做调查;向文献做调查。可以是全面调查、整体调查,也可以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可以是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也可以是会议调查、访谈调查、蹲点调查。可以是书面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也可以是田野调查、实地调查、试验调查。注意量与质。既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又要善于正确地综合。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3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要掌握全部材料的总和,而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调查持续2月(1956年2月24——4月24)听取中央主管经济的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还有200-300个重要工厂、建设基地的书面汇报。他回忆说:“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三十四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渐形成了那个十条。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调查研究要注意从整体、联系中把握事实。列宁强调,“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1、①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

②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从最终本源的意义上具有确定性。但是,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实践检验认识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过程,尚未被证实或证伪的东西,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

③实践本身需要反思。自觉的与盲目的实践;正确的与错误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健康的与颓废的;完整的与残缺的;成功的与失败的。有的从正面直接证实真理,有的从反面间接证实;有的从侧面迂回证实。比如“城市暴动”还是“农村包围城市”?

2、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践检验滞后于理论本身,如何在实践检验之前初步判定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有如下标准:

①逻辑证明。运用已知,通过逻辑演绎推理,从理论上确立另一种判断正确性的方法。作用:将特殊的实践结论提升到一般;在实践检验之前初步预判理论的正确性;在某种新的理论尚待发现时,起到由已知推论未知的探索真理的作用;在理论形成和发展期,阐述理论真理性,使理论由知其然提升到知其所以然;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时,可以提供线索避免走弯路;在数学、逻辑学和哲学领域可以直接检验某些理论真理性。

逻辑证明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标准,不能代替实践标准。卡尔纳普区分:逻辑上有效与物理上有效。逻辑只能证明前提蕴含结论的推理形式正确。

②文本检验。以文本作为衡量理论真理性的标准。并非泛指一切文本,而是专指各个学科领域内公认的经典,即“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库切语),本学科的经典文本不能绕过。是判定理论合理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但是文本有其历史局限性。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③经验证实。以经验作为衡量真理性的标准。经验来自于实践。此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经验证伪了的理论很难说是科学的。

但是,客观实际与经验事实不同。“摹写绝不会和原型完全相同”。经验标准不完全可靠。过去的经验对于今天或明天而言,只具有或然性。有经验证实不了认识,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④时间标准。以时间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主要表现为“现代”意味着科学有用,“传统”意味着不科学、过时。比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不能以理论产生的时间先后来判断理论的真理性。古老的思想可能至今依然是真理,新出的理论可能一开始就是谬误。

⑤有用标准。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社会科学。⑥权力标准。真理性与权力大小成正比。皇帝“金口玉牙,说啥算啥”。至今中国仍有市场。权力从来就不是、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判断理论是非的标准。社会科学研究者应保持独立性、自主性、独立思考的问学品格。不迷信、不盲从、不屈从、不畏惧、不依附权力权威。敢于直言、说真话、独立思考。

(六)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1、世界上不存在已经完成了的理论。“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永远不会出现。

2、解放思想。①解放思想不是套话,其前提是有思想。对于没有思想妄言理论过时的的人来说,首要的是丰富思想,阅读学术经典。②解放思想是敢思敢想,不是胡思乱想,要尊重经典、尊重别人和自己的经验、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③很多理论创新首先表现为奇思妙想,以不同于正统观点的形式表现出来,被冠之以‘异端’④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但又底线:人民利益的底线;伦理道德的底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边界。

第三篇:研究生政治期末考试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步入“马克思的问题领域”(如社会异化,人的物化,人的主权虚拟化,竞争状态下人与人的分立化,商品拜物教,经济暴政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何?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实适用性?(必考)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引导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4.最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调整政策内容,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仍适合于当代资本主义弊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民生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取向:物价、教育、就业、住房、就医等问题剖析 2.环境污染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剖析

3.精神信仰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及其方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互联网环境下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现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剖析 4.制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制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必考)

1政治上,社会监督体制,我国的国家权力虽有立法、行政、司法的分工,但缺乏权力的制约,使少数领导者权力过于集中。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法制程度低,监督弹性大;人大监督不力,社会参与意识淡漠,社会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的权利滥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尤其是我国缺乏独立于体制外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而普通的民众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有时甚至是违法的方式来进行监督。社会监督机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意见表达通道,这个通道的不畅通意味着人民的意见无法得到有效地表达,势必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2经济上,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请随便胡诌一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要培育大量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既要降低市场门槛,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更要打破垄断,鼓励和保护竞争,除了少数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外,其他产业都应该允许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通过公平竞争自由进入。二要构建全国统一的平等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三要构建诚信机制,让诚实守信者得到消费者青睐,让失信者受到应有惩罚。

3社会结构上,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机制障碍,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取向,导致了各种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比如学校、医院等资源至今仍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小学校的人均公用经费数十倍于农村中小学校,农民生病亦无法得到与城里人一样优良的医疗服务,福利资源分配方面也是如此。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总体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经济增长,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户籍藩篱,使得农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地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真正融入到城市化过程中去,导致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无法根本提高,并扩大了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差距。同样,由于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城市永久居住,使得城乡间的人口比例一直无法迅速地提高,这样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这就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产生,从而使得群众心生不满,阻碍社会的发展。

4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大,未能有效的覆盖需要的人群;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导致基金不能很好的调剂使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比如说,存在着许多项目空白,监管方面也很欠缺,而且政府主导之外层次的社会保障未能有效推进;责任模糊,包括,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分不清;政府责任边界不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未能明确。

5社会分配体制,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出现的较大的体制问题。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了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从长远来讲,社会分配制度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将影响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论述题:社会发展中历史的进程走到哪思想的进程就走到哪。(必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理论的逻辑起点和进程应当与客观历史现实的发展进程一致的.思想意识总归是存在的反映.思维的任务在于对历史作出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是历史规律的理论形态。这种概括和总结的逻辑起点是和客观历史的发展一致、统一的.思想和历史的一致、统一,并不是亦步亦趋的一致、统一,而是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上的一致、统一。统一、一致中包含着差别.因为历史的发展常常包含着无数的细节和偶然的因素,甚至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来展现其规律性的.作为反映客观现实历史的思想,则必须摈弃这些细节和偶然因素,否则使科学研究工作漫无边际,难于达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胡诌一下)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并最终被替代的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资本主义垄断阶段,战后资本主义

(胡诌一下)思想的进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实践,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是在资本主义思想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飞跃

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理论 19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十月革命标志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发展 开始于南斯拉夫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科学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共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通过改革,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形成的共识?)

1、必须彻底铲除封建主义的影响

2、在相当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

4、不能把公有制等同于国营经济

5、必须发展社会主义

6、在文化上要不断解放思想

7、在对外关系上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理想国》、《礼记》等描述的社会形态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思想?

不是,因为他们所属的阶级属性不一样,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时代由无产阶级提出的一种思想,而理想国是奴隶社会的奴隶主所提出的一种思想,礼记是由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空想”理论”或受“空想”干扰的原因 1.社会根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使人们有时又急功近利的思想,例如大跃进现象。

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说中乌托邦文化的影响,例如古代时期的大同社会理念,这是一种不全面的和谐社会愿景。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的论断,没有与时俱进,没有灵活的将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所以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重要)

这句话是不正确的,虽然空想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具体表现在

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2.空想社会主义吸收了早期轴心文明的核心思想,有历史之源。

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提供基础,实现质的飞跃。4.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5.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空想社会主义VS科学社会主义(重要)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联系:

1.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有科学因素,科学社会理论中含有空想主义的因素

2.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发展历程,空想因素越来越少,科学因素越来越多 3.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会有“返祖”现象,例如大跃进现象。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

2.空想社会主义凭个人天才的猜测来虚构未来社会的情境,科学社会主义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的社会的原则

3.空想社会主义是潜科学,潜在包含科学因素,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是成体系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批判地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地吸收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前提。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条件。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小生产传统习惯势力是个人迷信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肥沃土壤,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落后、社会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之上的,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不像与他人建立联系。他们无法形成自己有效地组织,但他们也想要稳定的生活,渴望外来的力量的保护,因此,小农生产是个人崇拜产生的思想基础。2.现实原因——高度集权体制是个人崇拜现象存在的现实基础。

3.个人因素——一方面是领导人的默许,欣赏甚至提倡,另一方面下级干部的需要、制造甚至推波助澜。4.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发展缓慢导致民主意识不强。

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对的吗

片面的。当时内忧外患,面对外在封锁,优先发展重工业具有必然性,但若长期以往必定影响经济体系,导致经济结构的畸形,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日用品严重短缺。

苏联改革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启示:

1、加深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认识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性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先导

7、开展文化革命,发展文化事业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否可以认为可以一劳永逸?(重要)

不可以,因为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发展,老百姓的选择也在变化。

1.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不变,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仍处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但是在其他方面,国庆有了新的变化,包括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需求逐渐提升、社会状态更加开放以及发展方式开始转变。2.世情:我国将面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挑战以及复杂发展环境的挑战,复杂的发展环境包括传统的安全环境,诸如军事、战争安全,还包括非传统的安全环境,比如信息安全问题。

3.党情:我党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队伍规模、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面临的建设任务等都在发生变化。总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如果精神懈怠,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如果能力不足,脱离人民群众,消极腐败,那么其执政地位是岌岌可危的,必须要铭记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发展,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继续。

举例说明,“思想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先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真理问题讨论

(“两个凡是”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为什么?

第一,《共产党宣言》比较完整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定理。首先,《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变为理论基点,科学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过程。其次,《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贯穿《宣言》始终,《宣言》正文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地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再次,《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最后,《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无产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共产党宣言》的唯物主义科学态度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贯穿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理论,因而“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正确的。

其次,指出《宣言》中的某些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有的已经过时,有的需要更新和发展,有的基本原理正确,但实际运用时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

再次,《宣言》中的有些观点反映了他们当时的认识,这些认识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予以修正。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尊重历史本来面貌,坚持对原著不修改、不更名,认为《宣言》是一个历史性文件,我们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毛中特问答题总结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1)唯物论(2)辩证法(3)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

(1)系统地,具体地将社会历史领域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将哲学从对自然哲学领域,经院哲学领域拓展到历史-社会维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首次从哲学角度思考经济学,发现了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

(3)批判与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将其科学地运用在历史唯物论上,既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又与庸俗唯物划清了界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B.无产阶级发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A.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B.应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密斯、大卫·李嘉图 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列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辩证唯物主义:一肯定人的目的合理性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思想。5.社会问题被忽视的原因:

(1)自然力远超出人类的理解与驾驭能力,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

(2)在一种被决定恐惧中,人们渴望了解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并尽可能地加以利用 6.人类活动的首要任务:认识自然、并通过自然理解神的意志 7.启蒙运动的任务:(1)祛昧:打破神学对思想的禁锢(2)树立人类理性的合法地位

8.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积极作用:史无前例地将交换价值机制树立为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为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整合与统一提供了可观的、可依靠的标准。

消极作用:人的价值需要通过对象化的方式来实现。人的价值的显示表现商品不是直接用于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间接的满足(通过交换)。这样在价值与价值实现层面上出现了不同一的现象。交换环节成为了阻碍公平实现的障碍。人越要实现价值,就越要向这种对象化的机制妥协。9.启蒙运动的政治影响: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社会意识逐渐步入其“青春期”,人们的活动不在像以往那样过分依托于一种先验力量,而是力图基于人类理性的现实力量,构建出一种追求公正、自由的社会。之所以谓之“青春期”,在于人们从对神的恩赐的渴望转移到对人类理性的过分自信,社会意识尚没有系统地反思从神的崇拜到理性崇拜转变过程的本质。10.马克思的社会观: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1)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食物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个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2)过程,顾名思义,社会科学绝不是以静态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而是以动态的时间作为研究对象 11.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

社会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维度,但是把三个维度联系起来的是当下的人的目的,人为了满足当下的目的收集过去的信息,并归纳总结出普遍的必然性,为将来提供规律性的根据。因为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更精确的说是由目的创造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3.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1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外延——要素及其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的综合性学科。内容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社会主义学等各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 15.“唯有马克思”的状态:

(1)马克思的学说是唯一的真理体系(2)马克思学说的真理体系有无限开放性

(3)马克思的学说是全部人类知识的总纲领(4)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实践的唯一指南 16.假如没有马克思,会出现的问题:

(1)谁来替穷人说话?(2)谁来指证资本主义的恶性?(3)谁来鉴照我们物化的生活,开显我们本真的生命?(4)谁替我们计虑和守望此案的圆满?

17.马克思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通过消除社会的“经济暴政”,追求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

18.马克思的思想主题:批判商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消灭“经济暴政”,促使人类从摆脱“政治暴政”向摆脱“经济暴政”的飞跃。

19.马克思与我们同行:(1)“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是基于对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今社会的契合性和针对性而言的。马克思的思想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由于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获得了理解马克思的理论所需要的经验背景。

(2)我们应该善于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吸取矫正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原则,拒绝马克思就等于在一个方面拒绝吸取矫正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资源。20.社会主义的三大内容:

(1)价值观:社会主义终极价值-公民的普遍幸福

(2)大思路: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进行制度设计(3)实践态: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实践 21.社会主义思想三次飞跃: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3)社会主模式的探索发展 22.资本主义阶段:(1)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并最终替代阶段(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4)战后资本主义 23.社会主义阶段:(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形成(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3)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践(4)社会主义实践模式探索

24.资本主义的含义:资本主义最初的萌芽和发展由手工工场、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三条线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25.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1)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时期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时期,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理。

(3)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展。25.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程:

(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 主要特点:A.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借鉴古希腊柏拉图思想、早期基督教平等思想和正在兴起的人文思想 C.以虚幻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2)17-18世纪中期平均思想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摩莱里《自然法典》、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巴贝夫《平民宣言》

主要特点:A.用理性伦批判刚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B.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基础上 C.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未来社会原则 D.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3)19世纪晚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代表:圣西门《论实业体系》、傅立叶《四种运动论》、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主要特点:A.对未来社会设想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 B.以机器大生产为基本前提

C.有自己的信徒,有实践活动 26.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分析:(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成熟的理论,但思想本身却是深刻的(3)空想社会主义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 2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资本长大机器工业的确立和发展,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8.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根本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感性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理性认识的结晶(2)空想社会主义凭个人天才的猜测来虚构未来社会的情景;科学社会主义依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未来社会的原则

(3)空想社会主义地潜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显科学

29.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空想”理论或受“空想”干扰的原因:

(1)社会根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历史根源:各个民族传统中乌托邦文化的影响(3)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对待前人论断(4)认识论根源:夸大主观能动作用

30.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1)经济条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现代工业(2)政治条件:300年的沙皇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条件:文盲占人口的75%(4)对外关系:长期对外扩张侵略,形成大国沙文主义(5)国际条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31.苏联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实践(2)苏联党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争论(3)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1)加深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艰巨性的认识(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3)认识到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性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

(6)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7)开展文化革命,发展文化事业

3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模式是伴随着高速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而形成的。(1)工业化:用行政手段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2)集体化:用行政手段在短时间内消灭富农

(3)大清洗: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的指导思想/脱离党的领导撇开司法机关的运作过程/以高级干部和知识精英为主要打击对象

34.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经济:高度集中

A.所有制形式-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管理生产(2)政治:过度集权

A.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B.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C.国家机构,联盟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通过安全机关强化无产阶级专政(3)文化:高度集中

A.通过政治批判构造意识形态准则 B.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C.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 35.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小生产传统习惯势力是个人迷信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肥沃土壤(2)现实原因:高度集中体制是个人崇拜现象存在的现实基础

(3)个人因素:一方面领导者的默许、欣赏甚至提倡,另一方面下级干部的需要、制造甚至推泼助澜(4)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发展缓慢导致民主意思不强 36.综合评价斯大林模式:

(1)制度属性: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2)历史作用:苏联模式为人类社会塑造了新型现代化途径

A.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成就 B.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较大提高 C.为落后国家树立了赶超战略的新型现代化途径(3)历史作用:苏联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战备模式

A.为备战创造了绝对必要的物质条件 B.形成了稳定的政治局势 C.能够有效地调动全国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

37.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1)经济弊端:A.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规模大,效益差

(2)政治弊端:A.权力集中,脱了群众 B.监督机制低效,民主法治破坏 C.缺乏有效的纠偏机制(3)文化弊端:A.文化严格控制 B.文化管理单一化 C.典论高度一律

(4)国际影响:A.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B.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政治格局的影响 C.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作为规律推广

38.社会主义模式探索的共识:

(1)必须彻底铲除封建主义的影响

(2)在相当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4)不能把公有制等同于国营经济(5)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6)在文化上要不断解放思想

(7)在对外关系上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39.中国的时代课题:

(1)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等等三个依然不变

国情变化:社会结构日益多元;社会需求逐渐提升;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发展方式开始转变

(2)世情:新科技革命的挑战;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挑战;复杂发展环境的挑战(3)党情:共产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 40.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1)国内背景:中国改革面临的挑战-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最关键的阶段

(2)国际背景: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挑战;自觉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经济发展计划化;社会阶段关系新变化;内部政治趋向民主化

(3)发展困境: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低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倒是经济增长内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41.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1)无工作的增长:增长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2)无声的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但人的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3)无情的增长: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4)无根的增长:由于受外国文化影响本民族传统文化日趋边缘化或正在消失

(5)无未来的增长:增长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与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对后代子孙的生存带来毁灭性损害 42.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2)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3)俄国在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

第四篇:研究生考试政治答案

1.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能够成功实现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和市场经济兼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混合所有制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国企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

(2)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政企分开,促进国企摆脱政府的行政束缚,按照市场化模式经营;

(3)实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消除国有资本在资源和市场上的垄断,消除不合理的行业壁垒,使非公资本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公正(4)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行政化、外部行为非市场化的问题

2.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意义

(1)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3)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能加速经济转型。(4)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

(5)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增长点。3.白银时代的楼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我国楼市告别了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白银时代”,卖房子轻松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控制成本,加速去库存化变成房企求得生存的关键点,房价回落、市场分化、互联网冲击迫使房企、中介不得不作出变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给楼市的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主要方向是:

(1)房屋将回归“居住”属性。

(2)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3)房价结束高增长阶段。(4)房企扩张玩跨界。(5)土地市场内冷外热。(6)不断创新、改变才能不被行业抛弃。4.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应采取哪些政策支持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困难:(1)发展环境不够宽;(2)民营企业起点较低(3)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4)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且融资成本高;(5)科技含量偏低

(6)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政策支持:

(1)建立加快民营今年估计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首先各级地方政府要特别重视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其次加快制定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和人才流动机制等制度建设;再者加快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最后政府应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服务者和守护人。

(2)建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首先从金融组织体系上奠定基础,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设立名副其实的非公有制企业信贷部门;其次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再者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及开拓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最后提供科学到位的金融咨询服务。出路:

(1)加强民营企业自身的治理。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培育企业精神;提升企业形象;(2)完善金融企业信贷管理机制(3)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4)充分发挥政府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5.化解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方法和途径?

(1)着力挖掘内需潜力,夯实化解产能过剩的基础;(2)弱化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改革考核方式;

(3)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和重组,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化解产能过剩;(4)支持产能过剩产品的出口,加快产能海外转移步伐。(5)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决定产量;(6)改革我国现行的财税制度;(7)建立并逐步完善产能利用情况的监控预警体系。6.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压力:

(1)社会负担加重

(2)医疗卫生系统可能无法满足需要

(3)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4)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年轻人赡养老人压力增大(5)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需求突出(6)给社会保障系统带来庞大压力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适龄劳动力人口减少,劳动力资源优势不再,人口红利消失(2)劳动力需求大的现代化农业可能收到影响

(3)会影响税收政策(税收减少)和政府财政支出(支出增加)(4)社会储蓄减少,进而引起社会投资减少,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7.结合2017年两会李克强总理讲话,谈谈中国简政放权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必要性:

(1)简政放权能极大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2)简政放权能极大的激发市场活力;

(3)简政放权能提高公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4)简政放权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

(5)有利于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紧迫性:

(1)过去繁琐的审批流程,效率低下,束缚了市场主体的发展;(2)市场中不完善、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突出,急需解决;

(3)推行简政放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必然选择。

(4)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是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正确途径。

(5)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是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客观要求。8.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及路径

方向:建设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跳空核心,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和方向。路径:

(1)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推进利率市场化;(2)通过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促进利率市场化;(3)通过商业银行利率自助浮动推进利率市场化;(4)通过金融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跳空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本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10.当前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尚未有效实现;(2)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分配公平的缺失;(3)现有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4)税收制度存在缺陷;(5)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方向: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2)建立城乡统一制度,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4)深化税收改革,完善税收制度;

(5)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1.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2)切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4)拓宽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5)加强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12、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及方向 紧迫性:

(1)银行间利率高,企业融资成本大;(2)影子银行规模大,隐藏巨大信用风险;(3)金融资本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4)地方债务和房地产融资绑架银行;(5)对国际金融违纪的抵御能力不足。方向: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2)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定位和管理机制;(3)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新思路

13、个性化消费需要引导和开发对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重要意义 意义:

(1)个性化消费需要引导和开发是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将对中国消费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2)中国消费市场将从迎合消费到引导消费;

(3)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将成为未来中国消费的新的增长点;(4)中国消费健康增长必须学会满足和引导个性化需求。

1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体现;(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求;

(6)社会保障“关乎国运,惠及子孙”,是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这项工作时不待我,必须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15、混合所有制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地位: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赋予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机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未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混合所有制经济做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必须长期存在我国经济生活中

(2)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长期坚持的改革方案,必将在国企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我国在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层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多是停滞不前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都被认为承担重要的国家政策使命,不适合民资介入的股权多元化;其次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成为阻碍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这样具有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制度还使得国有企业领导人无法成为职业经理人,从而也难以简历归法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方向改革;最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总体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制约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6.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机遇:

(1)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的优势;

(2)面临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机遇;(3)较高的经济增速和较大的经济总量使我国的新兴大国地位上升;(4)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5)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形式严峻为我国的经济追赶提供了机会。挑战:

(1)我国面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2)我国就业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冲击下,骤然爆发,异常尖锐

(3)贸易保护注意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

(4)我国产业结构收到了来自欧美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张中国家的低端挤出

(5)出口受影响格外严重,外贸型企业发展困难,就业形式严峻。17.在当前投资与出口受阻背景下,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同十一题)答案一:

(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2)切实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4)拓宽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5)加强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答案二:

扩大内需的根本是体制改革,只有不断完善与内需相关的各方面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扩大我国的内需,以使内需的扩大同经济的发展同步前行。为此政策建议: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2.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深化住房、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 18.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及出路。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困难:(7)发展环境不够宽;(8)民营企业起点较低(9)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10)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且融资成本高;(11)科技含量偏低

(12)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出路:

(5)加强民营企业自身的治理。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培育企业精神;提升企业形象;(6)完善金融企业信贷管理机制(7)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

19.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及方向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共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析、权利和义务相适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 目标是:建议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行车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方向:1)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法,使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制规范代替“人为控制”

2)重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的、综合性的社会救助制度,3)由制度的覆盖转向实质的覆盖,继续扩大覆盖面 4)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5)建立养老保险的多支柱体系

6)重视并发挥家庭在现代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7)进行山歌运作,确保社保基金增值

解题思路:先立法——重点救助——全覆盖——提高层次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请结合理论及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谈谈你对当前及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理解以及汇率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走势:人民币汇率的走向呈现出总体上行,中枢稳定和宽幅无波动的特征 1)当前人民币无论是基本面、政策面还是市场资金面不具备继续大幅贬值的基础 2)近期基本面仍有重新下行的风险,人民币汇率未来不会呈现出大幅上行的局面

3)从外储和汇率走势来看,当前的汇率是央行操作较为轻松的水平,这一偏离度有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这病不影响汇率中枢的稳定

4)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升值和贬值的可能性均不小,处于一个宽幅波动的区间内 5)从长远来看,受益于中国经济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人民币将持续向上运行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升值为例)

1)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使进口增加

2)控制出口增长,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3)导致储备资产的汇兑损失,热钱会继续流入,延后升值可能造成更多的以人民币计算的储备资产的蒸发;

4)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5)出口受阻将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6)有助于缓和贸易摩擦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请结合理论及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楼市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影响。

问题:

1)房地产呈现投资规模过大之势 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2)城市之间发展部均衡,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中小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 3)房地产需求与房地产供给之间矛盾重重,商品房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中低收入消费者的购房需求

4)房地产市场秩序呈现混乱局面,房地产开发商、交易、中介、服务等 各个环节不同程度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5)占用大量社会资金,占全国全面社会融资规模相当大的比重,影响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和金融业的稳定性。

影响

(1)影响GDP的增长,房地产行业与其他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度相关,如建筑、钢铁、水泥、化工、交通运输、租赁等,占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相当大;(2)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后者严重依赖于土地出让金收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约占总投资的一半;(3)影响信贷和金融稳定。房地产企业占用大量社会资金,是影子银行领域的主要借款人;

(4)影响政府总收入。相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更加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因此其财政状况愈加令人担忧;

(5)中国家庭部门大约三分之二的财富与房地产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房价的大幅度下滑将冲击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也会严重打击家庭消费,后者对中国经济转型无疑是致命的。

第五篇:政治题目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基于“()”的特殊的社会管理职能从原有意义上的社会职能中分化出来。

A.经济发展

B.治安管理

C.生态保护

D.治理污染

2、()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3、3、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的主导流派是()

A.A道家

B.B法家

C.C儒家

D.D墨家

4、政治学理论中通用的国家一词是指“()”。

A.nation B.country C.motherland

D.state5、4、“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这是()的著名论断。

A.A梭伦

B.B亚里士多德

C.C卢梭

D.D柏拉图

6、下列国家中,当今采用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士7、1648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现代()体系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A.统一国家

B.独立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民族国家 8、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主张政治学研究应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主张政治研究应价值中立,并以此为基础形成“()”。

A.A政治科学

B.B行为主义

C.C政治社会学

D.D后行为主义

9、在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最快、最完善、最现代化的主要还是()。

A.立法机关

B.暴力机关

C.经济管理机关

D.司法机关

10、关于国家起源问题,最早提出自然生成论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马基雅维里

C.霍布斯

D.孟德斯鸠

二、多选题

1、亚里士多德认为正宗政体有(),是为公共利益而统治的好政体。

A.君主政体

B.平民政体

C.贵族政体

D.寡头政体

E.共和政体

2、一个典型的现代国家应该包括()等基本要素。

A.领土

B.人民

C.政府

D.军队

E.主权

3、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这一基本原理,可以从()方面来理解:

A.国家是通过施行教化达成伦理生活

B.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C.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D.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E.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4、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论有()等。

A.伦理学方法论 B.辩证唯物论

C.法学方法论

D.社会学方法论

E.神学方法论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这一概念的基本界定是()

A.“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

B.“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C.“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D.“政治是一门科学” E.“政治是一种艺术”

6、西方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政治概念的区别主要是()

A.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重点围绕政治现象本身展开论述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的本质

C.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重点围绕政治的本质展开论述

D.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强调政治活动总是与人们的意志和利益相联系

E.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真心实意地表达了为人民谋取利益的主张,并指出了促成人民利益真正实现的具体途径。

7、从国家的本质来看,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

A.内部职能

B.外部职能

C.政治统治的职能

D.社会管理的职能

E.经济发展的职能

8、现代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主要考虑标准,把政体区分为()

A.共和政体

B.民主政体

C.极权政体

D.威权政体

E.君主政体

9、国家形式包括()方面内容。

A.国体

B.政权组织形式

C.国家机构

D.国家结构形式

E.国家的具体形态

10、我国当前的国家形式可以表述为()。

A.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

B.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D.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判断题

1、“国家”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在含义上基本一致。()

√ × 错

2、“事鬼”这一祖先崇拜传统所遗留的宗教神权政治观,和“尚文”而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制度化是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政治成就。()

√ × 错

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 × 错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离不开权力这一政治的核心问题。()

√ × 对

5、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提供重要的新内容。()

√ ×

下载政治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研究生一年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研究生一年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与综合复习一、基本概念 1、管理 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决策 是......

    研究生政治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5篇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一是原有体制积弊太深 (1)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的建立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 (2过度集......

    研究生一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词汇总结大全

    英语期末考试词汇总结大全 1. When you are asked to fill out an application form ,you are often require ti write down your 2. 3. 4. 5. 6. 7. The politician made a......

    研究生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1.1978年,当中国共产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说:“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2008年,中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

    政治期末考试

    政治期末考试 价值论:政治是对特定价值目标的追求。 神学论: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指示。 权力论: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管理论:政治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马克思......

    政治高二期末考试201301(有答案)

    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出卷:马琦敏审卷:王立华打印:马琦敏2013.1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形式:闭卷。考生注意:1、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做在答......

    2014年形势与政治题目与答案

    网上测试形势与政策课网上测试 - 在线评卷 一、判断题(共 12 道,每题 3 分) 1. 在土地市场方面,我国将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2.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