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2008-12-05 09:45:24
(已经被浏览673次)
随着生命科学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的药物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医药发展新趋势。为与国际医药产业接轨,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已开始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中药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该项工作已在全国广泛推广。截至目前,天士力药业等国内首批8家企业的中药材基地经过了GAP认证,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但同时我国中药材生产存在基地规划和运作不规范、种子种苗管理混乱、生产技术不规范、药材质量不过关、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已限制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基地规划和运作不规范
国家颁布中药材实施GAP管理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不甚理想。在基地规划和运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中药材基地的规划不科学,未能制定相应规章,保证道地药材优先发展,限制道地药材异地引种;未能按要求进行中药材的动态检测和定量的质量标准制订,中药材基地建设科技含量尚处低水平,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面积虽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要真正达到GAP规范的实为不多,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更谈不上技术规程,质量标准,以致造成了药材质量不稳,品种混乱,“卖难买难”等现象。
(2)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主要由经销公司和药农参与,由于科研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组织松散,干扰因素多,运作难度大,中药材种植质量并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药材种植基地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如何才能既保证药材质量,又保证企业与药农双方受益,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许多企业建设GAP基地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土地使用权问题。如果企业租用土地,请当地农民按照GAP规范种植,成本会很高。否则只是回收药材,同时又存在两种风险:药材市场价格高时,药农可能不遵守合同,而把药材高价卖给其他企业;价格低时,药农不愿意种植,建设GAP 基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3)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虽进行牵线搭桥,但协调工作不到位,在合同执行中缺少监督方,中药材发展处于重面积、疏管理的广种薄收状态。
2、种子种苗管理混乱,药材品种退化
目前,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由于中药材栽培比农作物的栽培历史要短得多,除少数几种药材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外,绝大部分只有几十年的引种栽培史,多数药材依然存在种质质量问题,引起中药材品种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种子、种苗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目前我国中药材种质、种苗管理混乱、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3],劣质种苗坑害药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对坑害药农事件处理不力。
(2)目前,药材品种大大退化,已经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的健康发展。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物生长素,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
(3)药农对中药材缺乏科学管理,导致部分道地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减弱,耐药性增强或早熟。如有的药农对药材种子、种苗搬用薄膜育秧技术,必然使其耐寒性从幼苗开始就减弱。如三七,过去很少发生根腐病,现在不仅根腐病发病率提高,而且对农药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4)不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存在种质不清或退化,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滞后,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根本原因。
(5)“公害”问题较为普遍。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及长期施用农药和无机肥,导致道地药材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质下降,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
要原因之一[3]。
3、生产技术不规范、药材质量不过关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指标成分不明确等已成为中药材基地培植中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成为中药产地发展的瓶颈。如广西道地药材罗汉果曾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在国际市场一度遭到冷落。年产量近万吨的广西水半夏曾被载入1977年版《药典》而畅销日本和东南亚,但因科研滞后、种植不规范,在1985年版《药典》中被取消。目前,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还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由于对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力度不夠,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药材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在中药材加工方面,生产水平仍处于传统工艺,土法上马,规模小,条件简陋,这也是造成药材质量不稳定的因素。大多数药农缺乏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他们多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防治中药材病虫害,造成农药的滥用、误用。有些药农为了眼前利益,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重金属严重超标。有的药农为了逃避国家税收,还没到药材采集期就进行采收,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太低,形成劣品。这些问题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限制着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4、野生资源破坏严重
对珍贵的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引种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栽培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中药材资源保护方面,执法力度不严,以致造成了过度开发,使一些珍贵中药材种质资源(如八角莲,林麝,七叶一枝花等)濒临枯竭。
二、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为确保道地药材健康稳定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的缺陷。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稳定发展,于是就要求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最好是中药行业协会)能立足在全行业的高度来加以协调,(1)由行业相关管理机构对当地药材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制定相应规章,保证道地药材优先发展,限制道地药材异地引种。
(2)在道地药材产区组织类似于“药农协会”的组织,向他们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有关市场信息和情报。
(3)组织制定道地药材定量化的质量标准,对合格的道地药材颁发质量认证书。
(4)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基地建设运作模式和监督机制,保证基地建设的规范性和市场化。
2、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加强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野生品种的人工栽培研究,做到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许多中药品种濒临灭绝,尤其是生态条件相对脆弱地区的道地药材,滥采滥挖现象严重,使稀缺和濒危的野生植物药材资源急剧减少,并使当地生态环境更趋恶化,最突出的如内蒙的甘草、新疆的雪莲、青藏的冬虫夏草、陕西秦巴山区的八角莲、林麝、七叶一枝花、太白七药、红豆杉等[4] [5]。对此,应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特别要注意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要寻找新的品系形成互补,要选择那些具有优势的品系,建设天然药源保护基地,在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有机协调,保障中药资源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基地的选择原则
(1)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基地选择应符合以下条款。应科学选择中药材基地。生产基地大气环境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CB3095-82的二级标准;药园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CB15618-1995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执行CB5084-92标准;GAP药材基地远离有大量工业废气、废水排放点;具备良好的灌排条 件,地下水水质尽可能达到饮用水最低标准等原则[1] [3]。
(2)在建设GAP基地时应充分重视道地药材的生物特性及生长环境。第一,应科学规划中药材基地。
中药材的认证也应强调地域性。一般来说,道地药材的生产区多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土壤好,受污染小,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劳动力低廉,适合企业建立GAP基地。第二,强化科学生产管理措施。种植基地从土壤净化、施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及监测,防止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第三,可尝试中药材立体种植。立体种植可形成复合群体,防止土壤侵蚀,并产生天然抑制害虫的作用[2]。第四,在设计药材基地时,土地、种子、种苗,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决定药材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
[3]。一定要讲究种植规模的适度控制,种植面积最好按年度递增或递减,每年有种植和采收,这样可以使基地财务进入良性循环。
4、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效益和生存,目前中药材普遍存在种质退化、病虫害严重,优良种苗缺乏,制约了中药材的发展,针对目前优良种质资源匮乏与种子品质低劣等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有效解决:
(1)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收集国内外药用动植物种质原始材料,进行品种选育[4]。在繁育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品种的纯度,还要不断提高品种的种性,以保证生产上获得高额的产量和优质的产品。
(2)采用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形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药材新品种,如抗病抗虫新品种,优质高产品种,多倍体、转基因品种等。有计划、有规模地繁殖与供应优良种苗[4]。
(3)对珍稀、濒危的中药材,大力保护其资源,合理采收,并进行同类新品种资源的开发及其代用品的试制,积极开展生物工程技术等研究,力求中药材可持续生产。
5、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操作技术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以环保标准为基础的绿色认证制度日趋盛行,“环保标签”开始被视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一个筹码,在许多情况下变成贸易壁垒加以利用,工业化国家政府的介入,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方面鼓励发展绿色产品。这些法律与法规的制订在许多情况下已成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商品输入发达国家的一种手段。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绿色、环保这一因素。由于受各地的基础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品种的中药材GAP种植的操作模式差异很大。因此,通过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规范中药材生产操作方法,发展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药材种植,生产出质量稳定、绿色、无污染的中药材,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1)运用生物技术培养药材活性成分,缩短采收期;也可利用生物技术筛选抗逆性新品种,使药材增加抗病毒、抗虫害、抗重金属、抗污染等能力,还可运用生物技术手段给药材注入新遗传基因,改善其品质和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造就优质药材。全面提高药材质量[9]。
(2)采用有机耕作法生产药材,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的应用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要做到既控制病虫的危害,又要不降低中药材的品质,避免农药残留及其它污染物对中药材的污染。应重点加强自然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在病虫害发生期,一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虫害防治。二是若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则应选择使用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把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水平,使中药材及其加工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FAO、WHO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5] [7]。
(3)根据中药材的不同特性,合理使用绿色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有机复合肥等。严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4)选择适当的品种并在其最适宜生长的地域种植,确定每种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以保证所产的药材原料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低重金属、药效含量稳定,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5)对野生药材应在传统生产基地,建立有药农参与的药业公司,以规模化模式进行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药农按中药材采制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力求药材质量的稳定。
(6)随着中药材种植、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仓储管理、改善仓库条件对于保证药材的质量是十分
重要。由于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特性各异给仓储养护带来了复杂性。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对药材喷水、浸泡或用硫磺熏,使药材的水分含量严重超标。这就给仓储带来困难。另外一些中药材产地将药材露天存放,有些农民将中药材采收后自由随意存放,有的仓库不符合药典规定等现象[6]。因此,中药材生产地应根据当地所产药材的特性建立规范的中药材储存库房,以保证药材的品质。
6、建立中药材动态质量监测体系
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药材生产的质量控制;国际市场可接受的中药现代化的制剂;符合国际通行的药品质量标准;用现代医学技术解释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符合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标准等等。其中绿色品质的安全标准只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解决目前在中药进出口的国际贸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重金属及农药的残留对人体有害。绿色品质标准的建立可以说是中药走向世界的众多工作中的第一步,也是当前解决我中药在国际贸易出口中所遇到的药材质量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建立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对中药材实行指纹图谱鉴定,即定品种、定产地、定药用部位、定采收季节和时间、定产地加工。欧洲草药典及美国FDA有关草药的法规,都要求进入该地市场的植物药制剂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以作为监控其内在质量的依据。
(2)制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使中药材有规可循,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中药材质量的优良、稳定和可靠。
(3)引入现代管理体制。实施批文管理,让一些合格药材及中药饮片上市流通。让中药有个“国际身份”,顺利走向世界。
(4)运用先进的红外光谱仪对中药材进行定性分析方法,来鉴定药材品种的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采摘时间的含量,从而达到对中药材的科学化、标准化鉴定。
(5)尽快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红外光谱数据库”。这是中药国际化和标准化最关键的一步。
7、强化龙头企业和协会的带动和辐射功能
(1)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养一些经营 GAP基地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有选择地建设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引导和带动农民按照技术规范种植。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对农户实行利润返还;二是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提供各种服务,按优惠价格或保护价格收购药农的药材产品;三是企业与农民按股分制原则兴建龙头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利益分配要通过市场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管理约束机制的运转来实现。通过中药材GAP的实施,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从小农经济模式向产业化、集约化经济模式转化,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运行格局,达到“多赢”的态势。
(2)成立中药材种植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组织生产、协调、信息反馈及市场化运作的积极作用,采用企业+基地+专家+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通过政府、企业、专家、药农几方面的紧密联系,实行产、供、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使药农的利益落到实处,体现了“订单药业”的新特点[2]。像汇仁集团、云南白药等众多有实力的中药企业就是利用扶贫资金和企业投资,加盟GAP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GAP的深入实施以及药农实惠的增多,协会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租赁或认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土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中药材基地,按照规范化技术规程进行组织生产,对中药材全过程实行动态监控,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实现生产绿色药材的目标。
(3)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一方面加强中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术和文化思想素养的教育培训。举办中药材种植学习班,提高药农科学素质,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大力培训中药材栽培人才,注重现有人才的使用,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通过举办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经验交流,田间实践,传帮带等形式,大力普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和中药材基本知识,提高农户技术水平。同时对于外单位或外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采用“虽不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的用人方式。注意调动当地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对老药工、熟练
加工户登记注册,为国所用,加强科技投入,加强对药农的生产辅导工作。
(4)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打破原有各涉农科技部门的界线,加强联合与合作,依托各级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中药行业协会、研究会,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对病虫害灾情、市场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市县一般性科技推广机构,采取经营方式,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兴办科技示范场,加强科技服务。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承包、技术服务和兴办各类科技实体。加快发展中药技术市场,促进中药技术交易和推广应用。
三、结束语
实施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努力。以GAP规范化标准指导中药材的培植,使之各项指标符合国际标准和环保要求,以保证中药材质量的优良、稳定和可靠,才能为世界提供绿色中药材。这是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
第二篇:中药材GAP种植的定义
中药材GAP种植的定义
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缩写,直译为“良好的农业规范(因为中药材栽培或饲养主要属于农业范畴)”,在中药行业译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是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实施的GMP重要配套工程,是药学和农学结合的产物,是确保中药质量的一项绿色工程和阳光工程。
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于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其内容有十章五十七条,包括从产前(如种子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到产后(如加工、贮运等标准化)的全过程,都要遵循规范,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有科学的管理体系。
实施中药材GAP的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和国际接轨,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GAP是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简称,是主要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一种操作规范,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生产出安全健康的产品。它是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卫生规范、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持续改良农场体系为基础,避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外来物质的严重污染和农事过程不当操作带来的产品危害。ChinaGAP意为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该规范是国家认监委参照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结合中国农业国情而起草的中国农产品种养殖规范。ChinaGAP认证是针对作物、果蔬、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家禽的种植或养殖所进行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良好农业规范---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系列国家标准,涵括大田作物、水果和蔬菜、肉牛、肉羊、生猪、家禽等农产品。这套标准已于2006年7月正式发布实施。
农业生产经营者:代表农场的自然人或法人, 并对农场出售的产品负法律责任,如农户、农业企业。
农业生产经营者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体,该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体具有合法的组织结构、内部程序和内部控制,所有成员按照良好农业规范的要求注册,并形成清单,其上说明了注册状况。农业生产经营者组织必须和每个注册农业生产经营者签署协议,并确定一个承担最终责任的管理代表,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加农户组织。
认证级别
一级认证:即GAP+认证,一级认证等同于EUREPGAP。要求规范的所有一级控制点都要符合要求,二级控制点除果蔬外90%满足要求。三级控制点没作符合性规定。
二级认证:要求规范中所有一级控制点的95%满足要求,不设定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的最低符合百分比。
认证标志
一级认证 二级认证
实施意义
通过GAP认证,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畜产品,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
通过GAP认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条件。GAP认证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正在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增强国际互信,消除技术壁垒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GAP认证的企业将在欧洲的EUREPGAP网站和/或我国认证机构的网站上公布,因此,GAP认证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通过GAP认证的产品,可以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增加认证企业和生产者的收入。
通过GAP认证,有利于增强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通过GAP认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中药材GAP概述与GAP认证
(一)中药材GAP概述
1、中药材GAP的含义:中药材GAP是英文Good Agricltural Practice的缩写。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名称为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的简称。
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于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其内容有十章五十七条,包括从产前(如种子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到产后(如加工、贮运等标准化)的全过程,都要遵循规范,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它是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实施的GMP重要配套工程,是药学和农学结合的产物,是确保中药质量的一项绿色工程和阳光工程。
2、实施中药材GAP的目的意义:制定和实施中药材GAP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和国际接轨,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实施中药材GAP对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是“六个需要”:一是促进中药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二是促进中药制药企业、中药商业规模化健康发展的需要;三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促进中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获取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五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六是逐步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体系,提高地道药材质量和市场竞争办的需要。
3、中药材GAP研究的主要内容:中药材GAP内容包括中药材的产地环境生态;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生态因子的要求;种质和繁殖材料;物种鉴定、种质资源的优质化;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重点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地加工,确定适宜采收期及产地加工技术、包装、运输、贮藏、质量管理等系统原理。中药材GAP项目的研究应注意以下主要内容:
(一)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及种子种苗的标准化(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的制订)。
(二)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的调查;主要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三)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制订。
(四)优质中药材栽培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订。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生产中药材(含植物、动物药)的全过程。
4、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地区,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各种污染源。灌溉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CB5084-92;大气环境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CB3095-82的二级标准;药园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CB15618-1995二级标准。
5、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具体项目: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指标,需检测PH值、汞、镉、铅、砷、铬、氯化物、氰化物;加工用水除检测上述检测外,还要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数;大气质量指标需检测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氢氧化、氟化物;土壤质量指标主要检测汞、铅、铜、铬、砷及六六
六、滴滴涕等残留。
中药材GAP的实施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政府指导与协调,并有机地的调动药农的积极性。保证药材产品的真实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是GAP基地的验收标准。GAP作为技术规范,其建立基地的中药材生产企业的设立、GAP的实施规定由相关行政部门规定。GAP的精髓是基地化、规模化、规范化、认证管理。
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是中药材标准化的基础。要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必须制定中药材质量标准(目前以中药材指纹图谱为质量评定方法),中药材质量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以药材成份或组分作为主要质量标准)。
(二)中药材GAP认证
GAP认证是对企业是否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体系的一种确认制度,目的是通过促进企业建立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实现中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实施GAP是最低门槛。
GAP认证的条件:
提交以下资料: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申报品种的种植(养殖)历史和规模、产地生态环境、品种来源及鉴定、种质来源、野生资源分布情况和中药材动植物生长习性资料、良种繁育情况、适宜采收时间(采收年限、采收期)及确定依据、病虫害综合防治情况、中药材质量控制及评价情况等;
(三)中药材生产企业概况,包括组织形式并附组织机构图(注明各部门名称及职责)、运营机制、人员结构,企业负责人、生产和质量部门负责人背景资料(包括专业、学历和经历)、人员培训情况等;
(四)种植(养殖)流程图及关键技术控制点;
(五)种植(养殖)区域布置图(标明规模、产量、范围);(六)种植(养殖)地点选择依据及标准;
(七)产地生态环境检测报告(包括土壤、灌溉水、大气环境)、品种来源鉴定报告、法定及企业内控质量标准(包括质量标准依据及起草说明)、取样方法及质量检测报告书,历年来质量控制及检测情况;
(八)中药材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九)企业实施中药材GAP自查情况总结资料。
申请中药材GAP认证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其申报的品种至少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认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局认证中心”)负责全国中药材GAP认证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材生产企业的GAP认证申报资料初审和通过中药材GAP认证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搞好GAP认证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并于2003年11月1日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的认证申请。认证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体系两面部分。其中技术体系包括标准规定(包括基地选择、种子、种苗、使用的生产资料、产品标准等方面)和标准操作规程(SOP),SOP是中药材GAP生产的核心,也是药材质量标准评价的主要指标和方法,由生产企业结合GAP原则来制定。质量标准是按GAP生产中药材的、且跟随产品一生的执行标准,企业应按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内控标准。企业仅按《中国药典》对药材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不制定内控标准是通不过GAP认证的。所以必须制定出高于《中国药典》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才能通过GAP认证。申报时需填写《中药材GAP认证申请表》(一式二份),并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申报材料。局认证中心对于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颁发《中药材GAP证书》并予以公告。《中药材GAP证书》有效期一般为5年
地方农业部门应根据国家、省地制订的药材研究计划及区划加快、加大力度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当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的英文缩写。它是加强药品生产管理,保证药品质量的科学、系统、有效制度,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有效管理方式和国际上评价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制订和实施GMP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药品生产企业,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实施GMP是政府和法律赋予制药行业的责任,并且也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因为药品生产企业若未通过GMP认证,就可能被拒之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之外。GMP作为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和质量的法规,在国外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我国提出在制药企业中推行GMP是在八十年代初,比最早提出GMP的美国,迟了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GMP是封闭式(管理化、机械化、自动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去年年底颁布了《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从今年7月1日起,凡是不符合《通知》要求的中药饮片,一律不准销售。但GMP的80多项认证规则,200多条检查项目,包含软件、硬件、管理等问题,使实施GMP成为一项复杂并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申请GMP认证,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巨额资金投入,良好的硬件设施、实用的软件系统、高素质的人员参与,是组成GMP体系的重要因素。这一切对于一些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高高的门槛。
“十五”规划要求,“十五”末要基本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体系,饮片生产企业50%实施GMP,80%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到目前为止,通过中药饮片GMP认证的企业仅有6家,相比全国700多家注册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这个数字依然显得过于微小,更何况还有很多无法统计的非法饮片加工点。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ISO、IEC、ITU标准为国际标准。ISO 9000族标准的打破了ISO以往孤立地制定个别技术标准的格局,它不仅把国际标准化活动同国际贸易紧密地结合起来,引起产业界对标准的重视,而且把系统理论引进了标准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社会地位,这是世界标准化发展史上的创举,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ISO 14000系列,沿用ISO 9000的指导思想,把国际标准化的目标指向了人类社会最为关切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产业界、科学界、政府部门等各方面的兴趣,它产生的影响将会比ISO 9000的影响还要大。
1、ISO 14000和ISO 9000的相近和相同之点
·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型的国际标准。
·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文件化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内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实施方针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外。
·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都含有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内容,因此,两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诸如:审核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审核机构和实审员的认可等内容。
·两套体系均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都服务于国际贸易,意在消除贸易壁垒。
2、ISO 14000和ISO 9000的不同之处
·对象和目的不同。ISO 14000是帮助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规范组织的环境行为,达到改善环境善的目的;ISO 9000是指导组织建立质量体系,通过对影响质量的过程和要素的控制,达到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目的。
·要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虽然两个体系中有不少要素的名称是相似或一致的,但其内容却不完全一样。例如,两个体系中都有不合格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这个要素,但ISO 9000-1的内容和ISO 14001的内容却全然不同(见不合格控制与纠正和预防措施比较表),当然也有基本相同的要素,如“文件控制”(参阅BS7750)。
·两个体系的结构和要素不一一对应,特别是要素内容上的差别较大,两个体系是功能不同互相独立的体系,不可能互相取代。
·两个体系在企业里分别隶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中国、外国都有这种情况),从而增大了两个体系沟通的障碍和扩大两个体系之间差导的可能性。
FDA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简称。
标准是指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和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中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组成中药标准化,其中中药材的标准化验室基础。而中药材的标准化有赖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按编写标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对某一项标准首次起草的文稿,称为标准征求意见稿(亦称标准讨论稿)。标准征求意见稿是标准编制组根据上级计划和任务书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根据制定标准的难易程度和需要,标准征求意见稿可分为征求意见一稿、二稿和三稿等。征求意见稿一般应发往使用、设计、制造、科研及有关大专院校。标准送审稿,标准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我国标准按性质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准称之为强制性标准,代号为“GB”。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一)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
(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
(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
(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五)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六)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七)互换配合标准;
(八)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
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代号为GB/T,“T”是推荐的意思。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称为产品标准。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产品的适用范围;② 产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③ 产品的主要性能;④ 产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⑤ 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规定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称为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是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产品质量标准是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标准的实施对象: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共同负责完成。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可后,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由认证机构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绿色中药材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中药材。其药材或加工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FAO(世界粮农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
第三篇:中药材党参规范化种植和GAP认证项目简1
中药材党参规范化种植和GAP认证项目简介
一、项目基础资料
(一)项目名称:中药材党参规范化种植和GAP认证
(二)行业类别:农业
(三)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四)项目建设地址:枫芸乡周边适合种植党参的村组
(五)联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 系 人:张金义(***)联系电话:(0856)传
真:(0856)
邮
编:565100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性行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在枫芸乡周边的村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十分适宜中药材种植的发展,但种植技术还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亟待按照国家中药现代化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种植、规范化发展和建设。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快枫芸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枫芸乡地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全区生态环境呈现多样性,生态类型丰富,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我区中药材物种资源丰富,药材品质较好,枫芸乡周边村组发展中药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2012年建立优质党参种质资源基地200亩;建立规范化党参烘烤房1个;2013年建立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00亩;推广示范化种植党参10万亩;开展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1000人次;2014年通过GAP认证。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优质种子繁育和示范种植基地建设
拟于2012年在茶店镇建设优质种子繁育和示范种植基地,具体规模为:优质种子繁育基地100亩,示范种植基地1000亩
2、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计划2012年在茶店、六龙山、马岩等乡镇建设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50000亩。
3、技术培训指导
计划在项目实施阶段举办30次共计3000人的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培训乡镇村技术人员30人,药农2500人,印发技术资料3000份,使种植药农基本掌握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提高党参产量及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4、加工基地建设
项目计划于2011年投资60万元,购置大型烘干机1个,保证基地党参的烘烤
5、GAP认证申报
GAP认证,计划2011、2012年完成各种申报资料,2013年上报审批取得认证。
四、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技术资料的编印、技术人员和药农的技术培训等30万元;建立种质资源基地100亩,投资50万元;推广规范化种植1万亩和示范基地300亩,投资330万元;通过党参GAP认证,投资30万元;建立规范化烘烤房1个,投资60万元。
五、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一)交通运输条件
有西至重庆的210国道,北通遵义的319国道,东有通往贵阳的贵新高速,铜仁距湖南怀化主城区仅5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二)原材料供应及成本
1.铜仁境内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4000余种,党参、天麻、黄连、玄参、白芷、山药、何首乌等产量大,党参、玄参、白芷、天麻、黄连等品种驰名中外,现年产各种中药材10000吨左右,多年来形成了许多品种的道地优势,同时,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和熟悉生产的药农,资源
和技术优势明显。目前有农村劳动力28万个,其中剩余劳动力8万个,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六、效益评价
(一)现有市场供求分析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党参商品来源既有野生又有家种,现以家种为主,由于产地分布范围广泛,来源众多,形成了复杂的商品类别。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全国很多地方引种。原产于山西潞城、长治、平顺等地者为“潞党”,后来移植全国很多地区,以甘肃中部地区引种后所产党参量大质优,被名为“白条党”,白条党参在甘肃省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技术比较成熟,一般育苗移栽后秋季采挖,亩产鲜品在420kg左右,折干率40%左右,亩产种子10kg。在众多类别中,山西南部所产的“潞党”及甘肃定西所产的“白条党”最为著名。党参生长期内很容易受到冻害、旱灾、和涝灾的影响,水分是限制党参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4~5月份降雨量对党参育苗、移栽和缓苗有很大的影响。
一,价格回顾
历史上来讲,党参价格波动频繁,价格波动一般4-5年一个周期,就一年的价格变化来讲,通常在6,7,8月青黄不接时期价格比较高,在产新新货上市时期价格开始下滑。以甘肃统货(亳州价)为例,回顾2002年以来的价格走势,在2002年,由于夏季大旱,党参受害严重产量大减,价格从6~7元/kg上涨到年底的11~12元/kg,但由于当年面积仍大,2003年春季新货上市后价格迅速回落,04,05年为党参的价滑期。前两年的高价迅速引发了大量的种植,价格迅速下滑,从03年“非典”后期的18-20元迅速降至05年3月的8元左右。此后价格走稳,在价格迅速下滑的同时种植量也得到下调,而且当时药材市场正是价格高涨,甘肃各大宗药材均有上扬,药农在选择种植品种上也多了选择,党参生产面积的调整再次为这一轮涨价提供了稳固的基础。06年产新前,产区连续高温,干旱少雨,有商积极寻货,在多重因素下,当年党参减产,同期上市量比05年降3成。价格稳步上升,07年7月份,党参价格至17元。产新期间,受西部品种整体下滑影响,人气低落,价格下滑,但当年产量不大,08年产新前,价格稳定在14元左右。而07年播种期间受价好的有利因素影响,种植量大幅增加,08年产新后,货量堪比05年远大于07年的,市价下滑至年底的10元左右。08年因新货大量上市,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党参的价格直线回落,低迷的行情使
近两年药农的减种程度较大,所以今年的新货量会明显减少。09年中药材价格普涨,党参也搭上了这个普涨的列车,2010年3月行情上涨迅速,使很多药商措手不及。现在的价位已经偏高,即使今年价格给药农带来刺激扩大种植,从育苗到栽种收获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有新货大量供应市场,由此可见没有新货大量冲击的不利因素存在,加之目前市场的火热,对党参的价格上涨仍有向好因素存在,所以随着旧库存的消耗,党参仍有较稳定的上升空间。
二,价格波动分析
1,供求关系。总的来讲,制约党参价格变化的根本因素仍然是供求因素的影响,这又主要有年产量,需求量,库存节余等方面。08年产新后市价的下滑根本上来讲是受08年的巨大产量和丰厚的库存影响。
2,气候的因素,由于党参的主产区甘肃本身气候干燥,年降雨量不大而且分布不均。而党参在生长期间对气候的要求相对较高,历史上党参的涨价就常常与其生长期的天气候有直接关系。
3,人气的作用,作为全国药用量居前的大宗药材,其一举一动受到广大药商的巨大关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带来市场上行情的波动,在其历次周期的波动过程中,人气的作用功不可没。
三,当前行情分析
从基本面来讲,党参行情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空方市场格局之下,市场受去年产新量和库存的压力尚没有消除,当前的主要任务依然是消化,短期内难以有大的行情出现。而目前的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价格迅速下滑商家多积极销货现在则利用低价的时机积极购货补充原本空虚的库存。另一方面则受有长期看好者开始积极压货以及目前北方地区大面积干旱,党参还有一段时间将播种育苗,如果旱情不能得到缓解,对于今年的种植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未来市场供求分析
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为中药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药材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费用低,为人们医疗保健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天然药物市场需求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统计,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900亿美元。我国医药消费转向对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关注、人口老龄化、农村八亿人口医疗保健,使中药材市场空间空前剧增。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建立党参规范化生产
基地,而且经过大面积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后,能为社会长期持续提供符合国家GAP要求的绿色党参药材。
1、本项目完成后,预计年生产党参12000吨(400公斤/亩)。
2、党参销售价格按10元/公斤。
3、公司收购和加工党参,每吨的价格毛差在500元左右,除去加工费用,利润在250元左右。
项目达到设计能力所体现的经济指标(农户种植部分):
1、年生产成本为320万元(推广规范化种植320元/亩×10000亩)。
2、年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10000亩×400公斤/亩×10元/公斤)。
3、年税金160万元。
4、年销售利税1680万元。
5、项目区户均年纯收入3619元。
6、项目区人均年纯收入1206元。企业当年加工可获纯利润250万元
(三)社会效益
该项目不仅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将使5个乡镇20个村,农户1200户5000人直接受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和技术培训,能增强山区农民的科技意识,带动他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生产,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山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四篇:梵净山中药材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印江自治县梵净山中药材金银花GAP种植基
地建设项目
项 目 建 议 书
印江县发展和改革局 二0一二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1
一、项目概况..........................................1 第二 章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一、项目建设概述......................................1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3 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效益简析.............................5
一、市场预测分析......................................5
二、经济效益简析......................................6
(一)、公司效益分析...............................6
(二)、社会效益简析...............................6 第四章 项目技术基础....................................7
一、产业发展的依据.................................7
二、项目的关键技术对行业技术的意义.................7
三、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9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0
一、项目的布局规模及内容..........................10
二、规模..........................................10
(一)内容........................................11
(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11
二、项目的工艺技术及设备..........................12
(一)、繁殖技术..................................12
(二)设备的选型..................................13
三、项目进度安排..................................13 第六章 项目投资........................................14
一、项目总投资规模................................14
(一)投资概算....................................14
(二)、资金筹措方案..............................15
二、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及治理对策....................16
三、节能减排措施..................................16 3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印江自治县梵净山中药材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
3、项目拟建地点:印江县。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全县种植金银花面积10万亩,年产成品1145万公斤,产值15320万元。
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6、概算投资:项目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产业发展投资780万元。
7、项目建设年限:4年。
第二 章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概述
梵净山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尤以灵芝、天麻、黄莲、金银花为梵净山的“四宝”声名省内外。由于合理开发利用滞后,目前仍处于种植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的现实状况。为加大我公司中药材开发利用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县中西药公司带动农户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围绕产业化目标做大做
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2615)号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立足县情和天然资源优越条件,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方向,发展建设高新技术的中药材产业,开发“专、精、特、新”系列产品,实现利民富县目标。
印江曾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会师于县内的木黄。1985年6月,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府确定为贫困县,自此先后列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县、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2007年至2009年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选“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为此,发展高新技术中药材产业的重大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在于:
(一)有利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通过在境内梵净山旅游环山公路沿线、旅游景点周边大力培育金银花资源,包装鸟语花香生态景观景点,提升美化环境效果,再加上灵芝、天麻、黄连、三七的开发利用,开发和打造出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以促进旅游事业步入更好更快旅游产业发展“快车道”。
(二)发展中药材是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产业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大举措之一。
印江县是一个地处边远山区的贫困县,加大开发式扶贫力度,发展建设中药材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十一五”计划以来县委、县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十一五”期实施了天麻、金银花、黄柏、杜仲等中药材支柱产业,总规模30000亩。实践证明:中药材资源开发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企业和农民一次开发长期从中获利,不失为投入少、收入高、见效快的短、平、快富民产业。因此,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形成的长远共识,极有利于贫困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为改变印江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资源优势形成经济优势,推动印江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印江农民脱贫致富,利用印江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印江中药材GAP项目,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贵州省是我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以开发加工金银花为主的制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金银花种植,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贵州省内就有许多中成药制药企业,这些医药企业的生产每年都消耗大量地产金银花,野生金银花远不能满足制药厂的生产需求。
由于人类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化学药品制剂和滥用抗生素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热血毒痢、风寒感冒、温病发热的疗效金银花中含的绿源酸和亚绿源酸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及抗菌作用,已誉为“中药抗菌素”在非典期间以及甲型H1N1来临以后金银
花在临床应用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它的市场价格一涨再涨,所以发展金银花GAP种植,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天然药品和保健品成了目前药品和保健市场的热门话题。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贵州独特的药材资源,特别是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省政府关于将贵州建成西部“药谷”的战略方针,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已在全省范围形成大力开展种植各种中药材的趋势,加上贵州省内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逐渐形成目前贵州地道中药材以其优良品质,一定规模的种植产量,赢得了“中药材王国”的益称,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印江县结合梵净山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在“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金银花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经营进行培育,使其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在印江县各乡镇围绕印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优势,逐步形成以公司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后劲的发展格局。
印江县各乡镇农村经济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虽然农民群众的吃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农民增收渠道较窄,收入增加缓慢,农民人均收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刚刚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开放性的农业生产、致使农业产业结构整体进程缓慢,项目区自然气候土壤等条件适
宜人工种植金银花,农民种植,但由于种植零星分散、规模小、管理粗放,加上在生产经营中信息闭塞,经营分散,致使农民群众在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中获得的经济效率较低,难以承担种植经营中药材市场风险。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起到较好的龙头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经营模式,带领当地农民群众的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地方财政增收起到要作用。
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效益简析
一、市场预测分析
金银花是十分畅销的常用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功效,70%以上的感冒、消炎中成药中都含有金银花。近年来,我国对中草药金银花的开发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不仅药用量连年增加,而且在鲜食、香料、化工和保健食品等领域的需求急剧增大。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金银花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据中国经济林协会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金银花年产量仅800万公斤,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为2500万公斤,缺口相当大,所以名贵中药材金银花目前在我国的综合开发潜力巨大,梵净山的金银花浑身都是宝,种植金银花的经济回报十分的丰厚金银花中可以提取氯氨酸、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对延缓衰老、消毒消炎、保肝抗癌等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作用。金银花的茎叶还可以做饲料,用以饲养牛羊。同时,金银花根系发达,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品种。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开始由单一的中草药逐步向茶叶、饮料、食品和日用化工产品等方面发展。金银花的原花冲之代茶,嗅之气味芬芳,饮后神清气爽。夏秋服用金银花茶,既能防暑降温、降脂减肥、养颜美容,又能清热解毒,是现代人保健养生和防病的绝好佳品。金金银花的社会需求总量大,产的优质绿色金银花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市场上紧俏的抢手货。一亩金银花年产130—150公斤金银花优质干品,按近几年市场平均价30—40元/公斤计算,年可创产值3900—6000元/亩。
二、经济效益简析
(一)、公司效益分析
通过对本公司产品成本和销售量的测算本公司每年产值为3755万,其生产成本为3408万,每年税前利润1210.66万,年税后利润347.01万。利润率9.24%,利税率32.24%
(二)、社会效益简析
本项目的建成,能创税10.4万元人民币,为农民增加1500
万金银花种植收入,提供3200个就业岗位,其次还能推动农村中药材种植结构、加深农产品加工链条、拓宽农民致富路子,有较好的作用,其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第四章
项目技术基础
一、产业发展的依据
印江自治县是贵州省中药材生产地之一,据1987年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名录》记载,印江县有中药材1000余种:其中:苔藓类12种、蕨类24种、植物类818种、菌类32种、动物类药87件、矿物类药27种,蕴藏量达894.45万kg(除矿物外),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药材,主要有灵芝、天麻、黄莲、三
七、金银花、杜仲、黄柏、吴茱萸、五倍子、何首乌、续断、白花前胡、丹参、银杏、天门冬、黄栀子、血藤、白术、草乌、白芨、毛慈菇、徐长卿等品种。灵芝、天麻、黄莲、金银花、三
七、杜仲、吴茱萸、五倍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二、项目的关键技术对行业技术的意义
天麻属贵州名贵地道药材之一,是属根茎类。我县梵净山周边地区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天麻皆因个大、肥厚、质坚而驰名。2001年起步进行天麻有性繁植技术研究,在贵州省植物园袁崇文研究员(天麻专家)和铜仁地区职业技术学院梁玉勇副教授的帮扶指导下,取得很好的成果,产品品质受到专家和业界人士的好评。
为扩大天麻种植面积和提高天麻产量和质量打下良好基础。该技术是在室内筐叠式立体无土栽培,占地面积小,人为控制温湿度,不受自然灾害影响,贵州省内唯一一个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已取得丰富经验,我公司2008年天麻GAP基地生产面积5000亩,成为省定天麻生产基地之一。
金银花:我县的品种有5种,80年代野生收购量达30多吨,销售全国各大中城市。其中目前种植的主要是:梵净山区生产有一种黄褐毛忍冬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在植物分类上属科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科亚纲,忍冬季忍冬属,为多的生常绿缠绕藤木,小灌木,我公司于2004年采用国内的先进技术对金银花的种植和培育苗木进行研究,取得了金银花的压条繁殖技术和纤插繁殖等技术,以藤本矮化为木本植株,为扩大金银花的种植面积提供优质种源和生产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
花期5—7月,花呈细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或直,长2—4m,直径约3mm,偶见伴状聚伞花序,叶状苔片卵圆形,表面密被黄褐花毡毛,根据贵州省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何顺志所长,在全省中药材栽培培训中资料记载“此黄褐毛忍冬其有效成份(绿原酸、咖啡酸)含量比其他忍冬高一倍左右,种植后产量高达2—3倍”,现我公司永义乡张家坝村、团龙村、新业乡居龙村现有栽培面积约2000亩;2008年从河南引进的金丰一号树型银花品种,在适宜乡镇集中连片种植5000多亩,开始产生效益,该品种是目前全国金银花所有品种中最好的高产优质品种,立地成型小树状,当年种植,当年开花,三年进入盛产期,一年三茬花,花多蕾大,色鲜绒厚,产量高,品质优(绿橼酸含量高达5.8至6.8%),亩产干花150至200公斤以上,亩产值6000元至8000元,在生产上十分值得栽植的优良品种。
三、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
1、适宜的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印江县土壤多为砂壤、山地黄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6.5之间,海拔在500—1200米,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6℃左右,年降雨量在1250毫米左右,年日照数在1200小时以上,无霜期290天,适合中药材生产的特点,是中药材种植的适宜区域。
2、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25°以上坡耕地20余万亩,85%以上坡耕可供栽植中药材,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不与粮食生产争地。全县现有劳动力20余万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承担农田耕作外,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合理地组织到从事中药材开发上来,使富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和有效利用。
规划发展中药材产业梵净山周边的4个乡镇25个村的土地总面积24万余亩,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非耕地12万余亩,共有林地23674亩、草地面积8946亩,25°以上坡耕地7107亩。且适
培育繁植灵芝、天麻、三
七、黄莲、金银花,劳动力充裕,规划区域内的25个行政村共农户5134户20784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人口11440人,共计耕地田土面积16167亩,若每个劳力管理5亩计,尚有富余劳力8200余人。
3、交通、通讯、电力、煤等基础设施和资源保障。境内有铜思、印松、印沿、印德、印石公路,距渝怀铁路青溪、孟溪火车站仅60余公里,项目区村村通公路、通电和移动电话,为中药材资源培育、产品加工、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水为梵净山矿泉水,县境内燃料煤有沙子坡青坨年产7万吨矿井。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的布局规模及内容
项目区以梵净山为中心,以正在建设的梵净山旅游环山公路沿线乡镇、村为重点,即:永义乡慕龙村、尖峰村、田家湾村、永义村、河坎村、张家坝村、豆凑林村、团龙村、大元址村,新业乡后河村、坪锁村、芙蓉村、坪坝村、边山村、锅厂村、木黄镇的昔坪村、金厂村、金星村,罗场乡快场村、寨口村、李家寨村、两河村、坪窝村、清河村、罗场村等4个乡镇25个村
二、规模
印江自治县中药材发展规划的方针和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全县实现种植金银花面积10万亩,年产成品1145万公斤,产值15320万元,税金2604万元,并带动项目区和周边相邻4000户贫困户脱贫,每年40000人次闲散劳动力从事季节性就业。
(一)内容
1、种植安排任务是:
木黄镇种植:2.5万亩
永义乡种植:3万亩
新业乡种植:3万亩
罗场乡种植:1.5万亩
2、配套建设初制加工厂11个 新业乡3个 永义乡4个 木黄镇1个 罗场乡3个
(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在2011年金银花开始投产之前,在各种植项目区建立配套初制加工厂和生产便道以及生产用水(小水窖)等基础设施。在印江中西药业公司仓库建立精加工厂1座,在以下乡镇建立11个粗加工厂:
新业乡3个 木黄镇1个
永义乡4个 罗场乡3个
2013年至2015年,10万亩金银花种植园全部投产并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基地,完善加工,包装体系,开发出“名、优、新、特”系列产品,实现“11124”总规划目标。
二、项目的工艺技术及设备
(一)、繁殖技术
1、种子繁殖
10月果实成熟后,采集装入纱布袋中揉碎,洗去果肉,捞出种子阴干层积贮藏。采种时宜选择叶大花大、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春季4月上旬播种,先用25℃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湿沙混匀,室温下催芽,每天搅拌1次,待30%~40%的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播种多开沟条播,每亩用种量1.5kg左右。播后覆细土2cm左右,覆盖稻草,喷水保温。10天后出苗,除去覆盖物,每天喷水。苗高10cm左右时喷施杀菌剂防治立枯病。注意经常松土中耕,适当追肥、摘心。翌年春定植。
2、扦插繁殖
选取健壮、无病虫害、优良品种母株上的1~2年生枝条,长20cm左右,留顶部2~3片叶,下端剪成马耳形,插入基质中2/3左右,踏实,浇透水,7天后即可生根长芽,当年深秋或翌年春季可出圃定植。若用低浓度吲哚乙酸等生长剂处理插条,可提高成活率。
3、压条繁殖
选取健壮的一年生枝条,将有节处割伤弯曲埋入土中固定,枝梢露出地面。长出新根后,即可截离母体,单独定植。
4、分株繁殖
于冬末春初、萌动前挖取母株进行分株。分株时根系修剪至50cm,地上基段修剪至30cm,挖穴栽植或盆栽,每穴或盆3株,第2年即可开花。
(二)设备的选型
本设备为金银花加工成套设备,包括鲜花分级机10台、杀青10台、烘干5台、分级打包机5台等一系列设备构成自动化流水线。加工的干花产品品质匀称,气味芬芳、口感纯正、色泽美观、清新爽口,最大限度保持清热解毒之功效。
三、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进度:2012年11月-2013年5月,做好种子、肥料、苗圃的建设,做好一年育苗、二年移栽、三年管护、四年采收的生长周期安排。到2014年开始每年都育苗,每年都采收、加工和销售的方式
——2012~2013年:在管好现有天麻5000亩药园基础上,在贵州省中药材科研所的指导下,新建高标准规范化金银花苗圃园5000亩,分乡安排任务是:木黄1000亩、新业、永义各2000亩。在永义、罗场、新业、木黄分别建苗圃700亩、600亩、300 13
亩、400亩。
——2013年,在管好已有银花1000亩种植园的基础上,新建种植园3万亩(其中高标准规范化10000亩),分乡安排任务是:新业20000亩,木黄5000亩,并分别在配套建设初制加工厂8个,其中:新业乡3个、永义乡4个、木黄1个。中西药公司建精制加工厂1座。
——2014,规划的4个乡镇25个行政村中药材面积10万亩全面完成定植成园,同时在罗场建设初加工厂3个。
2014年至2016年,10万亩种植园全部投产,并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中药材基地,完善加工包装体系,开发出“名、优、新、特”系列产品,实现“14124”总规划目标,使40000户贫困户脱贫,40000个季节性工资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
第六章
项目投资
一、项目总投资规模
(一)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产业发展投资780万元。种苗费:按照465元每亩,需455万元。肥料费:按照99元每亩,需99万元。整地栽植费,幼苗抚育费220万元。技术培训费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0万元
小水窖1000个,按照1.5万元每个,需150万元。初加工厂房 需180万元。加工设备 需110万元 生产便道500米 需30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1250万元,其中,申请扶贫项目资金480万元(于购买种苗、肥料、幼苗抚育费)群众整地,栽植,单位自筹资金770万元(职工集资)。
境影响评价及节能措施 项目源利用及节能分析
本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文件的要求。以梵净山旅游区为中心,以正在建设的梵净山旅游环山、公路沿线的乡镇、村为重点,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繁植习性和土壤的要求,有效的利用退耕还林政策以及修建公路以后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进行合理有效的恢复,利用金银花的种植来美化荒山,减少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化,保持梵净山的生态平衡。
围绕印江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依据茶叶产业的栽培规模化,加工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思路,来带动金银花的深加工发展。加工成金银花
保健茶,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使得许多消费者都对它十分清睐,由于茶叶的加工季节与金银花的加工季节时间不相同(茶叶加工在3—5月份、金银花加工在6—7月份)所以利用茶叶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加工厂来加工金银花茶,使得以现有茶叶的加工设备和厂房二次利用来加工金银花茶,有效的综合利用,减少成本,节约资源,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财政减轻经济压力,落实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又为财政增效增收。
二、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及治理对策
一、本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有:
(一)建设期建筑垃圾及废水;
(二)生产期蔬菜废弃物及生产废水;
(三)建设及生产期机械噪音。
二、治理对策
建筑垃圾及废水、生产废弃物及生产废水因不含有毒成分,可直接进入市镇垃圾及废水处理排放系统处理排放;对机械噪音,可采用严格控制机械运作时间段及严格选购机械设备的方法,以达到严格控制噪音分贝、不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产及生活的目的。
三、节能减排措施
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用电量,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标准,降 16
低生产耗电、耗水,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第五篇:企业实施中药材GAP自查情况总结资料
企业实施中药材GAP自查情况总结资料
中药材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一、企业标准
1、种子质量标准
2、种苗质量标准
3、种植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4、种植基地肥料使用标准
5、种植基地农药安全使用监控标准
6、种植基地产地初加工用水质量标准
7、药材质量标准
8、种植基地基本质量标准
二、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1、GAP基地选择、确定标准操作规程
2、物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3、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操作标准规程
4、种子质量检验标准操作尘规程
5、种苗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6、种苗移栽标准操作规程
7、种苗质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8、田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9、半野生抚育标准操作规程
10、施肥标准操作规程
11、农家肥无公害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2、GAP生产田间管理原始记录标准操作规程
13、病虫害防治标准操作规程
14、药材采收加工标准操作规程
15、药材包装、运输、储藏、标准操作规程
16、药材质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7、GAP生产文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18、GAP生产作业人员技术培训作业计划标准操作规程
三、人员管理程序:
1职工定期体检制度
2人员培训
3基地生产人员管理制度
4进入让车间人员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