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初探
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初探
廉政文化是一个老话题,古已有之。基层组织,特别是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却是个新问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与思考。
一、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要从纪检监察组织、干部入手 进行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小学纪检监察组织是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的强大支柱,建立健全中小学纪检监察组织是实施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中小学纪检监察组织新增干部、成员大多为新手,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因此,上级纪检监察组织会对中小学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培训、指导。校园纪检监察干部要积极主动参与上级组织的培训,积极学习,领会精神,认真思考,形成一套合理、正确的工作思路、方法。纪检监察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团结同志,善于交流,消除对立情绪,化解误会,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明白:纪检监察工作,不是整大家,是帮助、服务大家,为树正气,促和谐,建清廉校园,为播种廉洁的种子。
二、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以宣传、教育为主
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要结合本校实情,以宣传、教育为主。国家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惩防并举”政策,在各级反贪组织中增设了预防犯罪科。预防贪腐,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宣传、教育。建设廉政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确定“廉洁”和“廉耻”感,以廉洁干部、廉洁古人为榜样。把廉洁看作一种追求,一种信仰。在宣传、教育中要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作为受教育者的同时,又成为教育者,让大家都来实施廉政文化建设。
如:班主任利用班会讲廉政故事,学生演讲,小组讨论,学生办廉政文化板报、手抄报,科任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结合学科内容讲廉洁,学校纪检监察组织用LED、展板、廉洁文化作品等宣传廉洁文化(政策、标语、格言、警句、榜样等)。
三、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实干,理想才会变为现实。怎样落实廉政文化建设呢?
1、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
2、要经常调研,书写调研报告。
3、设立党支部纪检信箱、学生意见信箱。
4、结合信箱,建立信访档案,作好信访内容调查、处理、回复等工作。
5、制作“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榜样伴我行”等展板。
6、制定本校学生纪律要求。
7、打印廉洁格言、警句、故事、对联等交班主任宣讲、张贴。
8、制定学校教师廉政工作制度。
9、各办公室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展板。
10、制作学校校委会成员廉洁语录,挂于行政办公室。
11、张贴《各中小学纪检监察组织工作职责》展板。
12、发挥广大教师智慧,创作廉洁文化作品,艺美育廉。
13、教师党员签订党风、行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各毕业班班主任签订中职“阳光送生”责任承诺书。
14、作好学生调查问卷制作及调查、统计、交流、回复。
15、教师自查总结(制表填写)。
四、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要创新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 中小学纪检监察工作要为学校工作服务。因此,在进行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完成学校交给的其他工作;要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进行;要满足师
生廉洁诉求的情况下开展。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了祖国未来,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知廉、懂廉、信廉、为廉。
总之,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要为民、务实,为建立清廉社会贡献力量。
资阳市伍隍镇初中:李志强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廉政文化建设情况
湘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湘绣社区把廉政的内容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廉政文化的迫切向往,在社区居民中形成关心廉政,呼唤廉政的良好氛围,用文化的手段反映政治现象,给人以启示,从而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一、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我社区深刻地意识到,廉政文化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我社区在街道纪委的关怀和指导下,不断推进基层的廉政文化建设。
1、以完善软硬件建设为基础,营造浓厚的廉政宣教的社区环境氛围。一是在湘绣居委会办公室利用报刊架设置“廉政文化”专门板块,用于向居民群众公布廉政宣教相关文件,传达各项廉政文化活动的动态。二是在社区党支部党务公开栏宣传栏上开辟“廉政文化”专栏,通报社区相关活动动态。三是在社区住宅楼道,定期张贴廉政宣传资料,营造氛围。四是积极争取社区图书室的相关建设,用于专门摆放廉政教育书刊杂志,供党员、群众阅览。
2、以强化组织建设为先导,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社区党支部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先进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整体工作的格局之中,定期研究部署,每季度进行检查考核。社区党支部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制订方案、组织实施,齐抓共管、整合力量,宣传推动、督办落实等方案,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整体效能,建立健全 “各负其责,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社区党支部依托各种群众性学习型组织,聘请老党员担当社区廉政宣传员工作,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群众中开展宣传,倡导“廉政文化进社区、和谐社会共构建”的理念。
3、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依托,搭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我们充分挖掘群众的潜力,以点促面,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注意挖掘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新鲜经验,提高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树立了社区党员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廉政建设的理念,营造了社区浓厚的廉政氛围。
二、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是新的形势下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难点,需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1、思想认识不到位。推进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不仅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但是,由于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影响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党员干部中主动、自觉地接受监督的意识普遍不强,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不愿接受监督。另一方面,社区的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处于最基层,缺少开展监督的底气,甚至有一些人认为目前党风不正,监督不监督都一样,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2、工作机制不健全。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完善的工作网络是对党员干部实施有效监督,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党已形成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及专门机构监督的监督体系。但客观地说,这些监督形式尚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严密的监督机制和系统的工作网络。
3、客观条件不充分。一是管理体制的制约。社区监督管理体制和网络不健全,社区的意见对党员干部影响较弱。二是人员素质的制约。由于历史的原因,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物质条件的制约。目前,社区党支部存在经费不足、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等问题,难以组织开展各项必要的活动。
湘绣社区党支部
2011年7月
第三篇: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首先,必须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宣传战线的作用,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为基础,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充分认识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着力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政纪条规等方面的教育,并辅之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反腐败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创建。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我党反腐败理论的研究创建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渐成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构成了反腐败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后,仍要坚持以这些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工作,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有效的理论体系,以健全的反腐败理论体系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保障。
第三,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应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
度,以严格执纪执法为手段,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制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处于反腐败前沿的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各种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严肃执纪,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加强监管管理,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制环境,从而达到净化文化市场,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目的。
第四,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群众性和有效性。当前尤其要强调弘扬主旋律,形成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重点引导民众树立公权民援、主权在民,公民有权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的观念。与此同时,文化的导向作用是通过由外向内,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的。因此,廉政文化建设应该从娃娃抓起,从社区抓起,坚持经常性和一贯性,形成社会、社区、家庭良性互动的局面。
第四篇:关于廉政文化建设
关于廉政文化建设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6-3 阅读:1127次
黑龙江省纪委常委李桂春
没有廉政文化支撑的反腐倡廉,是难以深入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我们这里讲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习俗、制度体系等。
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是抵制陈腐文化的重要力量。通俗地说,廉政文化就是廉政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趣等与文化的融合,其目的在于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社会影响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
廉政文化的主要形式:1.视觉艺术。以造型、影像艺术为主,通过观赏廉政艺术,受到形象化的廉政教育。如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2.语言传播。如文学、说唱艺术等,用语言传播廉政知识、廉政故事,使人们系统地接受廉政的价值观教育。3.娱乐游戏。把对廉政的褒奖、对腐败的鞭挞融入娱乐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这种方式更适合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意识。4.制度规范,把廉政的观念形成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所有防止腐败问题、不正之风、不道德行为产生的管理制度都属于廉政文化范畴。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就是以廉为本来评判官府和官吏的“善、能、敬、正、法、辨”六件事,历史上称之为“六廉”。中国的清官廉吏文化从此而产生。直到清朝初期还有影响。如康熙皇帝就称赞名臣于成龙是“古今第一廉吏”,在给于成龙书写的碑文中写道:“朕读周官六计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观臣僚,有真能廉者,则委以重寄,赐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标准也。”我国历史上关于廉政的名言古训也是脍炙人口,如儒家倡导的“慎独”;无欲则刚;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特别是明朝知县郭允礼的“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仅仅36个字,把严、能、公、廉的关系、作用论述得很深刻,最重要的还是公和廉。这些廉政古训已成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但这种清官文化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封建统治者强调“为政以德”,实施“仁政”,根本目的是巩固其统治地位,然而靠一两个“清官”无法改变封建统治者人亡政息的命运。“清官”文化折射出的是黎民百姓无奈下的期盼,老百姓眼里的“清官”,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尊神。把政治清明寄托在“清官”个人身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们所说的廉政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先进性。反腐倡廉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这决定了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所倡导的是共产主义信仰、党的宗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公平正义、昂然正气,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先进性是廉政文化的根本属性。
二是传承性。廉政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必然会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三是群众性。一方面,广大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和聪明才智,离开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廉政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另一方面,廉政文化的受众对象是广大干部群众,所以,廉政文化必须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四是广泛性。廉政文化要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影响,必须面向全党全社会,把它的触角延伸到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各种社会团体。这就要求廉政文化的主体也必须是多元化的,需要组织、宣传、文化、艺术等部门,以及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广泛参与,这样廉政文化才能扩大覆盖面,产生深远影响。
五是时代性。“廉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不同的时代对廉政文化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所倡导的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我们要反对的是在现实社会中滋生的腐朽思想和腐败现象。只有具有时代性,廉政文化才会有针对性。
二、廉政文化建设提出的背景
(一)文化产业的崛起。1945年二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百业待兴急需发展,在战争中耗尽国力的国家需要发展,在战争中发财的国家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也急于发展。世界掀起了一轮发展的浪潮。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又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世界各国关于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不尽一致,有的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门类来统计,有的将其分解为若干领域,分别并入其他产业。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及相关印刷业、信息传播业(含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广告、信息服务等扩展性业务)、电影业、娱乐业(含体育比赛、观光游览、电子游戏及各种游乐场)、艺术业、演出业等。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后,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产业也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英国女作家JK·罗琳写的《哈利?波特》,使她成为拥有10亿美元财富的作家,等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
我国的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国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之后,文化领域面向市场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古今中外的历史充分证明,文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14—15世纪在意大利率先发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和人文主义为武器,向封建神学作斗争的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资产阶级兴起的文化运动,是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次伟大变革。中国的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更是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它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火种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军事的竞争,也表现为文化的竞争。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部分,被人们称为软实力。所以,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的巨大影响可以从两方面看:
1.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如欧盟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联合体,固然与各国的经济一体化有关,但很重要的是它们有着趋同的文化基础。这在宗教、信仰、价值观不同甚至对立的亚洲是很难做到的。一些陈腐落后的文化观念,也会对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如前一段时间,中国制造出现了信誉危机,不合格食品、有毒牙膏、不安全玩具、问题轮胎遭到有些国家的围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管理问题,也有文化方面的问题,就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生命不珍惜。可见,负面的文化可以搞坏一个企业,也可以搞坏一个国家的经济。
2.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最典型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打的就是文化牌。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侵略比经济侵略更可怕,因为它可以吞噬一个民族,可以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美国为了向世界各国渗透它的文化,“美国之音”用42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美联社在国外设100多个分社和记者站,每天发稿译成100多种文字;合众国际社新闻发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客户;《读者文摘》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以16种语言出版了40个版本„„美国所做的这一切,其目的就是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美国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将其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诱导世界各国的人们接受他们的文化,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的输出,注意发挥文化的影响力。历史上最经典的是用“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关闭的国门。2006年—2007年我国与俄罗斯开展文化年活动,说明我们国家注重通过文化来提升国际影响力。特别是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教育部已经确定,将在2010年前在全球建成100所孔子学院,针对当地人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自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举行挂牌仪式以来,到2005年7月,北美、欧洲、非洲等国家已开设了26家孔子学院。最近,又把目标扩大为500所。
(三)文化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布局中的重要一翼。我们党虽然历来十分重视文化事业,提出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但把文化建设提升到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是近年来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采取的重要举措。
十五大前,一直是把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来加以部署,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认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深刻论述。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二元结构。直到十五大,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单独列项提出,并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0年2月,江泽民到广州茂名高州市参加指导“三讲”教育活动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到2002年十六大时,对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党开始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审视文化,重视文化。文化建设开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布局中的一部分。可喜的是,在十六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用什么去抵制腐腐朽文化?当然是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去抵制。可以说,十六大已对廉政文化提出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并成为现代化建设布局中的重要内容。
总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崛起,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中央纪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大势所趋。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廉政文化的重要地位。廉政文化是廉政教育的实现形式。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决定了廉政文化的地位。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教育更注重于理论武装、信仰的树立,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党员干部,教育形式以自学和集中学习、讲座、报告会等为主,而廉政文化更注重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和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既面向党员干部,又面向社会大众,多以文艺、娱乐的形式进行传播,以制度规则的形式进行规范。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始终在反腐倡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1949年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时,任务和职权有三项:1.检查;2.处理;3.教育。从此,教育与监督、惩处一并成为纪检监察的职能。党章规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五项常项工作中的第一项便是:“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
近几年,随着廉政教育地位的提升,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四大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要靠法制。十五大指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六大指出:反腐倡廉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创新体制”。2003年5月之后,随着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特别是2005年1月,中央颁布《实施纲要》以来,教育在反腐倡廉格局中的首要地位得以确立。同时,廉政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实现手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实施纲要》中强调:“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吴官正同志也指出:“反腐败是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他在7月16日省部级领导干部纪检监察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抓住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融入文化建设之中。”可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突出地摆在了全党面前。因此我们讲,反对和防止腐败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建设任务。
(二)廉政文化对廉政建设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文化的影响力是渐进的,缓慢的,润物无声的,但一旦产生影响,便是长期的,稳定的,带有根本性的。廉政文化对于预防和治理腐败来说,具有根本性作用。如,芬兰、瑞典等国是世界廉政指数连续几年排名前列的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有着良好的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人们视贪污受贿如偷盗抢劫,认为别人送给自己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如同向乞丐施舍。同时,具有很强的平等、平民意识,没有人去攀高附贵、傍大款。新西兰每年公务员违法犯罪的几乎为零,根本原因在于受土著毛利族平等、公平信念的影响。相反,凡是腐败严重的国家,大都是有着深厚的腐败文化土壤。在韩国、印尼等东亚国家,普遍形成了一种公正廉洁的人在社会中不受欢迎,甚至难以立足的文化,即腐败文化。腐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造成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以致社会上多数成员都认可腐败的合理性;人们痛恨腐败往往不是出于社会正义而是出于嫉妒。所以,在韩国、印尼和菲律宾这些国家贪污腐败之风盛行的情况下,像卢泰愚、全斗焕、苏哈托、马科斯等领袖和上层社会的自甘堕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针对性。在我国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一是深受封建社会陈腐文化的影响。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一方面有着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着沉重的文化包袱。封建社会形成一些陈腐的文化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土壤。主要的腐败文化有以下几种:
——家族和宗族观念。中国在步入国家阶段时,原始的氏族血缘关系并没有充分瓦解,故而在夏、商、周时期,其社会政治结构的最大特点便是“家国一体”或称“家国同构”(国即家的扩大,家不过是国的缩小),无论在政治统治还是社会交往中都特别强调宗法血缘关系。由家族观念萌生了家长制、一言堂,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宗派思想,荫妻惠子、望子成龙等陈腐的思想观念。这些陈腐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官本位思想。两千多年来,读书——做官——发财,一直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当官就能管人管事,就能弄权勒卡,就能发财,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这些俗语至今依然广为人知。可见,这种思想还在蔓延。在这种思想驱使下,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甚至杀人谋官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遏制。
——送礼文化。说得直接一些,就是行贿文化。行贿是一种弱者屈服于强权、讨好求助强权的行为。其形成有两个主要条件:1.封建皇权的人治社会;2.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出现弱势群体。具备了这两条,遇事银子搭桥,金钱开路,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行贿文化产生于封建社会,但至今也有其存在的土壤。遇事找人,托人送礼,仍然是时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送礼行贿,作为一种腐朽文化,直接引发了许多腐败问题。
二是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国外的文明成果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那些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对人们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典型的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商业贿赂,腐朽的生活方式,黄、赌、毒等,时时刻刻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影响。实践证明,许多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堕落成为腐败分子,就是受这些思想的侵蚀。
三是腐败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定的市场。突出的表现是:1.一些痛恨腐败的人也在参与腐败。2.对腐败的承受度增强。3.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最典型的是笑贫不笑贪。可见,反腐倡廉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文化挑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繁重而又紧迫。
四、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及深入推进的对策思考
近几年,党中央、中央纪委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并把它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鲜明地提出来,特别是2005年后,我省的廉政文化建设出现了方兴未艾、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廉政文化建设还有很多事情可做,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发展的潜力、空间很大,可以说大有作为。
那么如何进一步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呢?
(一)坚持的指导思想
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域的工作要求,以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为主旋律,反对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营造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公平正义、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应有作用,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坚持的原则
1.坚持倡廉反腐的主题。这是保持廉政文化建设正确方向,保持廉政文化先进性的根本所在。要抓住倡廉的主基调,坚定反腐败的信心。
2.坚持以人为本。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一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二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人的利益;三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个性。廉政文化建设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注重围绕这三个方面来作深度挖掘。
3.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廉政文化建设既要讲政治,又要讲艺术,要鼓励艺术创新,倡导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要使我们搞的廉政文化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
4.坚持依靠群众。廉政文化的传播对象是群众,所以,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来发展和繁荣廉政文化。
(三)推进措施
1.行政化。就是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来组织实施。实践证明这是廉政文化迅速兴起的成功经验。为什么强调这一点?一是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不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只有采取行政化的手段,才能保证它的健康发展。二是目前廉政文化还没有形成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主要是财政资金。所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把廉政文化纳入本地文化建设事业的总体规划之中,解决廉政文化建设所必须的资金、场所等问题。要发挥大宣教工作格局的作用,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发挥优势的工作机制。
2.市场化。也可以说是产业化。从长远看,这是发展趋势。近些年来,反腐倡廉题材的文艺作品非常受欢迎,一些电影电视剧如《生死抉择》、《任长霞》、《少年包青天》、《宰相刘罗锅》、《李卫当官》、《天下粮仓》等播放后,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这说明廉政文化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3.文艺化。廉政文化之所以与廉政教育不同,主要就在于形式上的文艺化。文艺化,使廉政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具体、通俗,更加易于接受,更具有感染力,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当然,文艺的形式并非廉政文化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在廉政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抓好廉政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是重要的切入点,是循序渐进发展廉政文化的关键所在。
4.社会化。廉政文化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社会各方面参与廉政文化的程度高,另一方面是指廉政文化要面向全社会。所以,实现廉政文化的社会化,就要把廉政文化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廉政文化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影响力越大。
5.地域化。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艺形式和艺术种类。我省的龙江剧、二人转、东北民歌、拉场戏等,都很受群众欢迎。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开展廉政文化活动,要体现地方特色,这样才能够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6.具体化。廉政文化建设,重在建设。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来支撑。所以要善于从具体事项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抓实,积小胜而求大胜。
7.制度化。就是把诚信、廉政、公平、秩序的价值观用制度来体现。如要推广诚信文化,就要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对不诚信行为给予有效惩罚。廉政文化制度是廉政文化形成的保证。
第五篇:浅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廉政文化为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廉政文化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目标,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廉政文化
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旨在加大预防力度,使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使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犯或少犯错误。廉政文化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氛围,它代表的是社会正气,它指向的是社会廉洁、健康的发展方向。只有发挥具有先进性的廉政文化的作用,才能对抗腐败文化、腐败亚文化等落后文化的滋生和干扰,维护和引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能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给人很强的震撼力,先进文化的力量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先进文化可以养廉,反腐败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政文化有紧密的同一性、互动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有蓬勃生命力的文化。建设一支清正廉明的干部队伍,就要用正直、廉洁、为民等高尚的价值理念来感染人、塑造人。只有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同各种腐败文化作斗争,才能构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能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发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体系的整体推进。实践证明,廉政文化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具体到反腐败工作,廉政文化既解决人的思想道德问题,促进树立领导干部的廉政价值观,是“治心”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又是以廉政伦理和权力伦理约束权力运行,是“治权”的伦理标尺。廉政文化既解决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问题,又提供丰富的制度意识、制度思维、制度规范。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从根本上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这正符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需要。
二、廉政文化建设对惩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通过一定的形式,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也和其他一切文化一样都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廉政文化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廉政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可以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树立鲜明的导向。
规范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如果违反了道德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力就会发生作用,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加以纠正,从而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监督作用。廉政文化的监督作用,不是其本身去监督,而是在于激发群众的监督热情。腐败现象往往见不得人,所以最怕公众和社会舆论。廉政文化的监督作用,在于它能增强人们的监督意识,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而激发人们去监督。各种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既能丰富人民群众廉政文化知识,又能强化人民群众主动监督的意识。
凝聚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团结统一,文化的凝聚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它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将广大党员干部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预防作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目的在预防腐败。预防腐败,重在抓“制度反腐”,但同时要抓“文化反腐”。因为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持久。腐败现象可怕,但最可怕的是腐败获得一种文化上的支持,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即腐败文化。腐败文化巨大的腐蚀力,致使许多国家由兴到衰、由盛到败。廉政文化能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廉政意识教育筑起党员干部的心理防线,通过文化的内敛机制消除腐败产生的主观动机,起到遏制腐败现象的作用。
三、创新发展廉政文化是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廉政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解决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只有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作用,才能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注重发挥宣传、文化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健全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等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
互补,上下联动。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目标管理,构建主体明确、责任到位、运转顺畅的责任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加大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对廉政文化建设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重点保证,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廉政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永恒主题。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内容,把廉政文化建设放到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去谋划,放到反腐倡廉的总体格局中去推进。创新方法,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各种廉政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使廉政文化更贴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信、真用。创新运作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途径,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廉政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创新传播途径,积极拓展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让廉政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有形、有情。
紧紧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不断加强廉政文化队伍建设。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只有坚持立足全党全社会,才能不断增强影响力,扩大覆盖面。加强纪检监察专门宣教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协调主力军作用。建立一支通讯员、网络宣传员队伍,并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大力建设各类廉政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善于发现和培养文化人才,形成以党员干部带动骨干、以骨干带动群众的宣传模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唤起他们主动投入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使之成为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既认真研究廉政文化现象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从中总结经验,理性思考,提炼理论,揭示规律;又坚持研以致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廉政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逐步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密切联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和解决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廉政文化课题的研究,整合研究资源,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各级监察学会、党校等学术机构和团体的理论研究的平台作用,广泛吸纳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理论研究队伍中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理论研讨活动,增强廉政文化研究的前瞻性和实效性,把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