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医疗文化年拉开帷幕
出国看病服务专家——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中美医疗文化年拉开帷幕
2014年05月30日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胡浩)中美医疗文化年——梅奥交流周日前在北京启动,美国多家顶级医院首次走进中国,通过专家研讨会、医院管理沙龙等方式,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单位进行交流互动。
由《健康时报》与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美医疗文化年先后将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波士顿儿童医院、梅奥诊所、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等顶级医院带入中国公众视野,与中国医院、专家、媒体沟通互动,研讨医院管理成果,交流医疗服务理念,分享医学临床经验,探讨医学研究进展,加深了中美医学的交流合作。
作为中美医疗文化年——梅奥交流周的活动之一,被誉为“医学麦加”的美国梅奥诊所与盛诺一家签订出国看病“绿色通道”协议。签订协议后,盛诺一家成为中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与梅奥诊所签署合作协议的专业出国看病服务机构。/ 1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大学生心理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伴着夏日的阳光,5月4日我院大学生心理文化艺术节在图书馆楼前隆重拉开帷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学院副院长慈建华院长、学院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孟爱英主任、各院系副院长、各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及各班级心理委员。
活动首先由慈建华院长讲话,慈建华院长说:“大学生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社会,是你们的。”其次由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孟爱英主任讲话,主持人介绍与会各院系领导,最后由慈建华院长宣布大学生心理文化艺术节开幕。
开幕式启动之后是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一首好听的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引爆全场,现代舞表演、更有近景魔术表演带动现场好不热闹。同学们台上的表演无不彰显着同学们乐观积极向上阳光、热情的心态。
本次大学生心理文化艺术节意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同学们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性格,走向,和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相信,伴着夏日的阳光,我们会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第三篇:中美俄文化对比
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文化对比 2014级 工管3班 马继静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三个国家,同时也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三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有不同的文化,却有共同的未来展望。
一、文化的对比。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之间都存在着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 ,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1] 就传统文化而言,纵览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方面,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在恋爱婚姻方面:中国跟美国在有些文化及社会差异上是根深蒂固的,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性格上来说,美国人相当崇尚个人主义,在中国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这是个非常重要及有影响力的分别。美国人崇尚个人特质的例子很多,父母较少伸手干预子女的发展。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他们总是追求新奇的是我,不断的改变环境,在冒险中寻求刺激。
而对于俄罗斯人,大都对其的印象都是文明、素质高、修养高。由于历史的因素、战争的磨难、多民族的荣格,使其对祖国二字的概念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更加的崇尚自由、讨厌强权和约束。俄罗斯是欧洲大 国,同时又是亚洲大国。尽管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欧洲,但从其政治文化传统来看,恐怕更接近于东方文化类型。俄国信奉希腊正教&东正教。希腊正教属基督教文化类型。正是这同一类型的宗教文化和地域相连的原因使俄罗斯吸收了大量的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文明成就,扩大和加强了它同欧 洲国家的交往,比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更容易步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这是与中国文化类型的明显不同之处。[2] 就现代文化而言,中国较传统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二十世纪 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剧烈的动荡之中,从文化上看它也正是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在文化转型 时期对传统文化往往并存着三种力量: 即文化的保守主义派、文化的自由主义派和文化的激进主义派。在文化转型时期,这三种力量并存于同一框架中,它们之间的张力和搏击正是推动文化以及社会前进的重要契机。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不同历史情况下, 它们对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意义。[3] 经过不同时期的洗礼,时代的考验,我国传承优秀传统,同时又抛弃不好的一面。比如,近代以来,我们慢慢抛弃了男尊女卑,女子裹脚等旧思想,到现在迎来的是自由开放的文化思想;同样在礼仪方面,我国抛弃“三书六礼”、“三拜九叩”和跪拜这些繁杂的礼节,取而代之的是互相尊重的握手礼,这也和当今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礼仪相似。当今世界文化朝着多样化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互相影响,尤其是我们国家,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发展和壮大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美俄的文化差异,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传统文化方面。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是美国、俄罗斯等国所不能表达的,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总格局下,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在经济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不断拓新,既守护和继承传统又背离传统、走向现代的双向逆反运动,正构成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演变的一大奇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实际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规律。
二、全球化面面观。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逐渐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它的形成对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中、美、俄国这些大国就能决定的,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结果,它属于全人类,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文化又强烈地表现出每一个国家的特点。正是由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容,文化被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与个人享有,文化的兼容性使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着空前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则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等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的。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实践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文化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从而使文化实现全球化传播,但文化全球化的更深层涵义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建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建构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例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融入中国政治、文化制度,并被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因此,文化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实践中实现它的新关系、新模式的构建。
文化全球化的肯定论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统一论 ,一种是多元论。统一论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认为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与互动决定了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更加趋同。而文化全球化的多元论认为 ,全球文化的发展 ,过去未能、今后也不可能是单元化的、一个中心的 ,而必然是多元的、多中心的。文化多元论认为全球文化是混杂文化。[4]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在当代,文化的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5]文化全球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表现,比如:在美国华盛顿,有专门为华人建设的唐人街;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中,从里面的故事情节,场景设置,再到各个人物形态都是来自中国;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2007年3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辞;同样,在中国,牛仔裤、肯德基等随处可见,人们更是喜欢在电影院观赏好莱坞大作;在中国东北,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也是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各国还互相派遣留学生;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表现多多。好莱坞、麦当劳、迪斯尼、互联网、卫星电话、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乃至超级商场、专卖店等等,都是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性表现。[6]这些都是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下的现状。三、二十年后的展望。
随着现在世界经济,世界各国的文化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越来越小,文化全球化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人类感情、思想具有共同性的一面。在创造自身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也创造自身的精神、情感世界。虽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情感等精神活动方而的表现形态各不相同,但是都具有能够相互交流、交融的特质,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地方。惟有如此,人类才能够相通而不产生隔阂。文化全球化在这一意义上是可行的,也是应该的。[7]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乐观论与悲观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有多元文化协同才是未来文化全球化的图景。多元文化协同共荣 ,这是文化全球化的前景 ,是世界和谐的根本保证 ,也是和谐世界的重要表现。中国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就建立在对全球多元文化协同共荣前景的认识基础上。[8]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必然会提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等问题,任何民族只有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创造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向世界奉献民族文化新特色,才能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二十年后,世界各国文化繁荣,中国、美国、俄罗斯将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坚力量,国家之间访问也会增多,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文化,同时每个国家还会保持自己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不会因为全球化而千篇一律。相反,世界文化会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变得更加繁荣,世界各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耀先.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7,(04):8-12.[2]历史文化,关系影响.关于中俄历史文化对两国关系影响问题的思考[J].机构设置.[3]汤一介.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J].江淮论坛, 1994(6):10-17.[4]李丹.文化全球化的前景与和谐世界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105-111.[5]黄旭东.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9,(03):140-143.[6]李宗桂.文化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5):4-6.[7]钱中文.文化全球化的展望与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 2002(3):4-6.[8]李丹.文化全球化的前景与和谐世界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105-111.
第四篇:中美婚礼文化习俗比较
中美婚礼习俗文化比较
—从婚礼形式与婚礼服饰方面
From Star:程杨楠、尹诗意、陈碧琳、梁勉
摘要: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婚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婚姻观念方面的差异,折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就造成了二者婚姻习俗方面的差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断向婚姻风俗沉淀,所以,中国的婚俗文化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而西方国家,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婚嫁习俗与中国不尽相同,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当然,中西方婚礼习俗都是在本国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下文旨在通过婚礼形式、礼服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西婚礼文化进行对比。
关键字:婚礼习俗、婚礼仪式、礼服
一、婚礼形式
婚礼形式是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不同,婚礼的仪式也不尽相同。与其他方面不同的是,在这一环节,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比西方传统婚礼仪式要简单得多。而婚礼形式也在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
(一)中国的婚礼形式
“三书六礼”“三拜九叩”。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
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可以看出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15、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二)西方的婚礼形式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忠贞。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婚礼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农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当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根做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
现代的西方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1来宾入席。
2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宣布婚礼开始.伴郎伴娘和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
3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父亲的手,步入大堂,伴娘和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郑重的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就坐。
4牧师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妻。5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
6献诗。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
7礼成。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两人一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以及来宾随后退场。
8茶会或晚宴。
二、婚礼服饰
(一)中国红
提到中国的婚礼,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国的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现代婚礼虽然是现代的,但不管是氛围还是礼仪都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是分不开的。整个婚礼到处都充满红色,这也就使婚礼变得喜气洋洋。特别是在农村,红色是人们认为很喜庆的颜色。如果,在婚礼那天,新娘没穿红色的衣服,会被认为很晦气,不喜庆。在中国,最传统的
新娘礼服莫过于旗袍,穿上旗袍最能显现东方女人的韵味,让自己在婚礼那天与众不同,有鹤立鸡群之感。除了礼服,鞋子也应该是红色的。在中国,许多民间婚礼的衣着饰物,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每一件饰物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寓意吉祥。
(二)西方白
与中国婚礼相比,西方的婚礼就显得更为浪漫,西方主要是以白色为主,白色的婚纱,白色的花束,白色的桌布,白色的气球和庄严的承诺。而其中白色婚纱是新娘们的最爱,是婚礼的经典装束,白色象征着纯洁和专一,更为婚礼增加了浪漫的气氛。西方在19世纪以前,婚礼上新娘的礼服是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的,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成为了新娘们心中的最爱。
婚礼体现了中西婚礼文化的碰撞,中式婚礼的西方化,西方婚礼的中式化,都在说明婚礼的形式在变迁,是婚礼文化的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两种文化开始了更广泛的碰撞和交融。中国灿烂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中国也在加大对文化的输出。然而化上的平等交流应该是互通的,一手进一手出,不应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拿来”拿的是我们没有的,而且是必要的;并不是全盘西化,囫囵吞枣。输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倾销”,即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现时代世界的需要。最能体现中国当今文化软实力的,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以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总的来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我们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了解了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及其原因,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促进文化融合。
第五篇:中美法律文化案例
具体事例
(一)河南籍事件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龙新派出所民警悬挂了两条内容为“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的横幅,此举引起社会各方的议论。论者多认为其涉嫌地域歧视,作为近年来一直呼吁制定反歧视法的代表,笔者更深切感受到完善相关立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歧视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指不平等地看待和对待人或事物。主要表现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疾病歧视(如乙肝、艾滋病等)、地域歧视,等等。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和建议书》中曾给“歧视”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定义:任何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作的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从而构成歧视。
西方法治国家对反歧视问题相当重视。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发达国家反歧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1860年美国内战的结果是废除了黑奴制,从而终结了对黑奴的歧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反种族歧视和妇女要求平等权的斗争促进了美国人权事业的进步。英国、法国、德国等一大批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反种族歧视和妇女平等权利运动,并取得重大成果。不仅如此,反歧视运动还进一步发展到反对年龄、生理特点、性倾向、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歧视,其人权运动与反歧视运动的互动关系更为明显。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平等权利和公平正义素来有很高的价值追求。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为保障人权、反对歧视、实现平等权利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在实践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人权平等事业,特别是在保护妇女及未成年人权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更为明显。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郑重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表明了国家保障人权、反对不平等和反歧视的坚定信念和意志。
然而,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歧视现象还相当普遍和严重。在不少领域,如社会、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以及工农商各行业,从经济管理、金融投资到生活消费,从受教育到就业及公务员录用,歧视现象仍普遍存在,就业方面的歧视尤为集中和突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有效防止类似深圳地域歧视事件以及其他歧视事件的再次发生,制定《反歧视法》或《反就业歧视法》应该尽快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不能再留下法律空白。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地域歧视是指其他人群对属于某一地域的人所产生的厌恶甚至敌视的态度和不公正的待遇。所谓地域歧视的集中效应, 是指歧视行为不仅仅是个体的、偶尔的行为, 而是集中成为一个群体性、惯常性的行为。近年来, 地域歧视一直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被媒体和网络所关注和讨论。地域歧视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公平、平等、正义的理念是相悖的, 它不利于人权的保护。”地域歧视损害了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 损害了一部分社会成员作为人的基本的种属尊严。
地域歧视是中外历史上都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有些国家通过扶植落后地区的发展试图彻底消除本国的地域歧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如何消解地域歧视问题, 笔者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
1.从法律方面的探寻
地域歧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行为, 许多人从构建反歧视的法治体系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这不无道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从国际上看, 地域歧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潜在的精神歧视, 一种是显形的行为歧视。对于前者, 法律无能为力, 对于后者法律并非万能。从实体法角度考察, 有的国家的民法中明确地写上了“反地域歧视”这一条, 但地域歧视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程序法来看, 在面临地域歧视时, 可以提起行政之诉, 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 消除各种地域歧视;也可以提起侵权之诉, 要求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是, 从法律个案来看, 如果一个地区的居民认为自己的民事权利受到损害,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另一个地区的居民承担民事责任, 其诉讼请求就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其原因是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将原被告之间“有利害关系”作为提起诉讼的基本条件。普遍存在的地域歧视不可能通过具体的诉讼加以根治, 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不可能通过少数人的诉讼加以保护。
2.从制度方面的设计
从中外历史上的经验来看, 反对地域歧视, 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 尤其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 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所以, 我国的反地域歧视体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从经济体系而言, 应当通过完善的财税法律规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确保国家不同地区的居民贫富差距不再扩大。从政治体系而言, 应当建立非政府组织———“平权委员会”, 对全国各地涉及到地域歧视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加以认真清理, 并且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加以审查, 以确保公民宪法和法律上的权利能够落到实处。从法制体系而言, 应当修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确保公民能够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
3.从社会方面的思考
地域歧视都是优势地区和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歧视落后地区和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优势地区和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相对于被歧视地区的群体有一种优越感。因此, 地域歧视的产生, 是优势地区和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不能平等地对待落后地区和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 过错首先在前者而不在后者。从被歧视者来讲, 要自强自立, 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改变自身形象, 用行动去改变别人的偏见。总之, 与有些国家相比较, 我们的地域歧视问题并非特别严重, 但是若不能处理好地域歧视问题, 中国社会也将付出一定的代价。对此, 整个社会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布朗案
1、案情介绍。
堪萨斯州托皮卡的布朗夫妇要求当地学校允许其子女到专为白人子弟开办的学校上 学, 但被拒绝, 布朗夫妇遂根据宪法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关于平等保护的原则, 向地区法院提起诉讼。结果, 地区法院以隔离但平等原则为依据, 判决布朗夫妇败诉。1954 年, 布朗夫妇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控告堪萨斯州托皮卡地方教育委员会在学校中进行公开隔离的种族歧视的作法。类似的案件在其它州也时有发生, 基本上都是由黑人未成年人请求法院援助, 取消种族隔离, 以获得进入其所在社区公立学校学习的权利。这些案件涉及到一个共同的法 律问题: 黑白分校是否仍能维持教育机会的平等, 是否与第14 条宪法修正案中平等的法律保护条款相违背。所以, 联邦最高法院将这些案件放在一起考虑, 并和布朗夫妇的诉讼一起做出了裁决。
2、法官判决。
联邦最高法院在判决中指出: 这一案件中所涉及的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有形条件 方面是平等的, 如学校建筑、课程、教师工资和资格以及其它有形条件等。因此, 判决 不能仅依靠对两个案件中所涉及的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的有形条件进行对比, 而必须探讨种族隔离本身对公立教育的影响。
首先, 举办教育是州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义务教育法律的颁发和庞大教育经费的提供, 都表明教育对民主社会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一件最主要的工具, 可以使儿童了解文化价值, 使他们作好就业准备, 使他们能够适应环境。如果一个州已经承担为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的责任, 那么, 他就必须把其作为权利提供给所有儿童。其次, 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种族隔离学校无形条件的对比, 指出了种族隔离学校的不平等: 如果公立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其它条件是平等的, 而仅据种族原因把儿童隔离开, 就剥夺了少数民族儿童法律平等保护的权利。
联邦最高法院援引了斯威特诉培恩特判决案和麦克劳林诉俄克拉荷马判决案(在这两个涉及高等教育的判决案中,最高法院认为种族隔离的学校在无形条件方面是不平等的)认为:以上案件中的观点完全适用于小学和中学。仅仅根据种族原因就把一些儿童同另一些年龄相同的儿童隔离开来, 这会使他们产生社会地位低下的感觉, 会无法挽回地损害他们的心灵和头脑。堪萨斯州法院在一个判决案中, 尽管被迫驳回黑人原告的请求, 但是详细阐述了种族隔离对教育机会的不良影响:在公立学校中把白人儿童同有色人种儿童隔离开来, 对有色人种儿童有着不利的影响。在得到法律允许时, 这种地位低下的感觉妨碍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得到法律允许的种族隔离必然要阻碍黑人儿童的教育发展和智力发展, 并剥夺了他们在取消种族隔离的学校制度中应享受的某些利益。
之后, 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在公立教育领域中,隔离但平等的理论有立足之地, 隔离的育设施实质上就是不平等的, 因此, 我们认为, 原告们以及这些诉讼所涉及的其他与原告们处于相同境遇的那些人, 由于他们所控告的种族隔离的原因, 被剥夺了联邦宪法第14 条修正案所赋予的法律平等保护权利。我们现在宣布, 公立教育中的种族隔离是违反法律平等保护的规定的。在公共教育制度中, 1896 年以来实行的只讲政治平等, 不讲社会平等的原则是不能存在的。
Ps①布理格斯案
布理格斯诉伊利奥特案[11]的发生是从1947年当地的家长们要求学校提供接送学童上下学的校车开始的[12]。当地的黑人学校不仅校舍差,和白人学校相比还少了接驳车,黑人学童必须走路上学。黑人学校的校长约瑟夫·德兰接触白人学校的管理者要求他们提供校车以帮助黑人学童们,但白人学校的管理人提出反驳,认为黑人缴的税不够多,无法支付接驳车的开销,因此要求白人纳税者提供接驳服务并不公平。约瑟夫·德兰写信请求州政府教育当局的协助也没有发挥作用,最后黑人学童家长联合募了一笔钱买了一台二手车充作接驳车用,然而后续的维修及燃料费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隔年约瑟夫·德兰决定采取法律行动,虽然因为一些技术细节遭法院驳回,但在1949年,约瑟夫·德兰收集到足够量的签名,再次提起集体诉讼,同时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也决定支助他们的诉讼费用。这次的诉讼不只要求校车,另外还积极要求州政府提供平等的教育设施。两个月后,诉讼的目标从要求改善设施转为攻击种族隔离设施。
法院引用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判决原告败诉,但是要求教育当局改善黑人学校的设施。
布理格斯案在地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弹,几个原告分别被老板解雇,而校长约瑟夫·德兰也被撤职,他的房子更是被仇视者烧了。在判决中提出不同意见支持原告的法官华特·华林也被南卡罗莱那州众议院和议罢免。
②戴维斯案
戴维斯诉普林斯·爱德华郡教育局案[13]是从一群黑人学生的罢课活动开始的[14]。在当时黑人学生获得高中文凭的唯一方式是前往私立学校就读,这些学校通常是当地的教会所经营的。而中小学则是因为当地人口较少而由郡教育局所设立,而非由市教育局或镇教育局主导。
罢课事件发生所在的普林斯·爱德华郡的罗伯特·鲁萨·摩顿高中提供的学制比一般高中少了一年,只要读到十一年级即可毕业,因此吸引了邻近地区的许多黑人学生就读。由于校舍狭小加上学生众多,上课品质自然非常的差,当地黑人社区因此讨论是否要向教育当局要求改善,然而因为当地黑人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无法脱离白人而独立,有些人深怕提起诉讼会招来白人的反感而报复,因此意见分成了两派。最后在法兰西斯·葛瑞芬(当地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律师兼罗伯特·鲁萨·摩顿高中学生会长)的促使下,和校长博伊德·琼斯向教育当局提出诉愿请求改善学校措施。
诉愿提交后的几个月,教育当局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不满升到最高点,由于学生长期累积的不满,加上当地黑人有杯葛种族隔离措施的经验,罢课行动于是展开。当时十六岁的芭芭拉·罗斯·约翰斯及其他的学生领导人在罗伯特·鲁萨·摩顿高中组织了一个共450个黑人学生参与的罢课运动,一直持续了十天,直到学生们寻求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的法律谘询,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决定提供协助提出诉讼为止,罢课活动才告结束。
法院在本案中判决教育当局必须改善黑人学校的设施,但是引用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拒绝原告黑人学生进入白人学校就读。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不满此判决而提出上诉至最高法院,因此成为后来布朗案的一部分。
③格布哈特案
贝尔顿诉格布哈特案(布拉诉格布哈特案)[15]是由两件被告相同的案子合并而成的[16]。本案中牵涉两所学校── 威尔明顿的霍华
德高中以及只有一间教室的霍克辛小学。
霍华德高中的许多黑人学生必须搭车近一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校舍相当拥挤且座落于工业区,缺乏适合的教育环境,师资不良且课程缺乏,对于职业训练课程有兴趣的学生还必须自行走路离校修习。他们自己的社区中有设备非常优良的学校,却基于种族的因素不能就读。八位学生家长们基于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的法律谘询向教育提出诉愿未果之后,1951年在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的律师路易斯·瑞丁协助下提出了诉讼。
在霍克辛的乡村地区,莎拉·布拉不要求平等的教育环境,而只要求平等的上下学接驳机会。他的女儿雪莉·芭芭拉每天都必须要由自己接送上下学。虽然家门前每天都会经过一班校车,但是那是白人学校的校车,因此不能搭乘。莎拉·布拉向州政府教育当局表达想要搭乘那班校车的希望,却基于种族不同的因素而遭拒绝。莎拉·布拉不死心,而继续向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的律师路易斯·瑞丁寻求法律协助。
在这两件案件中,路易斯·瑞丁皆决定要挑战州政府不允许设立种族融合学校的法律,连同两件案子的家长们都认为不应该只挑战州政府建设“不平等”校舍的作为,因此将州政府教育局官员列为被告。
和其他布朗案不同的是,本案中的法官柯林·赛兹判决黑人学生──基于种族隔离所造成的实质伤害,以及两间学校上确实存在有“隔离但不平等”的差异──得以立即进入白人学校就读,也就是“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在这里并不适用。教育当局不满此判决而提出上诉至最高法院,因此成为后来布朗案的一部分。
④波林案
波林诉夏普案的发生是由一位理发店拥有者领导黑人学生要求进入白人学校遭拒而开始的。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自美国立国以来一直是许多黑人居住的重要地区,然而这个地区对于黑人并没有特别的友善,保留了许多种族隔离的习惯与制度。美国政府在二战之后废除军队种族隔离的措施在特区也没有引起任何的关于废除种族隔离的回应与行动。在1950年之前这个地方的传统黑人社群领导──如教会、妇女联谊会、公共集会所等──一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对种族隔离措施运动,即使这个地区有许多的社经条件不错,服务于政府机构的的黑人,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只能享有次等教育设施的现状仍然保持沉默。
这样子的现象一直到1950年才有些不同。当地的一位理发店拥有者贾德纳·毕沙带领着十七位黑人学生前往一所新的白人学校约翰·菲立普·索沙高中,要求校方许可这几位学生进入校园,并且接受他们的入学注册。虽然这所学校设备优良,地幅广大,明显可以再收好几名学生,但校方基于种族因素而拒绝。贾德纳·毕沙随后接触律师查理斯·汉弥尔顿·休士顿(英语:Charles Hamilton Houston)寻求协助,查理斯·汉弥尔顿·休士顿决定要求教育当局提供黑人学校平等的设施,过程中并未与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有任何接触。1950年在诉讼准备的过程中,查理斯·汉弥尔顿·休士顿的心脏疾病发作,健康状况恶化,因此把这件案子托付给他的同事兼好友詹姆士·纳布瑞特(英语:James Nabrit),詹姆士·纳布瑞特后来决定将目标改变,从原本要求提供平等的设施转为攻击种族隔离本身的法律而提起诉讼。
地方法院判决驳回本件诉讼,但最高法院发给调卷令(英语:certiorari),允许原告直接上诉至最高法院。
和其他布朗案不同的是,虽然这件案子上诉至最高法院时和其他布朗案合并审理,但是最高法院将本案与其他布朗案分别审判,因此一般认为波林案是布朗案的相伴案件[1](companion case)。Ps、普莱西案
1、案情介绍。
1892 年, 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公民普莱西(Plessy)从新奥尔良乘火车去柯利 顿, 坐在白人车厢, 列车长根据路易斯安那州法的有关规定命令他到黑人车厢, 普莱西 坚持不去。列车长便叫来警察将其逮捕, 交由法院判罪。但普莱西认为: 自己应与美国 公民同样享有社会、政治、及经济平等权;而且承办本案的法官不公。遂在联邦地方法院反告法官弗格森(Ferguson)违宪, 剥夺其应得的司法救济权利。该案几经各级法院审判, 结果均对普莱西不利, 最后, 他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认为, 此案涉及宪法基本权利问题, 便予以受理。
2、法官判决。
首先, 联邦最高法院认为, 原告错误地理解了宪法第13 条修正案, 路易斯安那州隔离但平等法令不违反联邦宪法关于废除奴隶制的第13 条修正案。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的肤色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一部指明这种肤色差别的法规, 并不损害两个民族的法律地位, 也不会建立起一种奴役性的服务状况。其次, 联邦最高法院认为, 路易斯安那州的隔离但平等法令并不违反宪法第14 条修正案。尽管宪法规定了两个种族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 但是并不想取消由于肤色不同而形成的差别, 也不想把两个种族混在一起。当两个种族有可能互相接触时, 法律允许把两个种族在空间上隔离, 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种族在地位上低于另一个种族。联邦最高法院还特别以种族隔离的学校作为例证。联邦法院认为, 为白人儿童和有色人种 儿童建立种族隔离的学校, 是正确地行使了立法权力。马萨诸赛州最高法院还认为, 学校会有权力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肤色的儿童建立特殊学校。哥伦比亚特区和其它一些州也颁布了同样内容的法律, 这些法律都得到了所在州法院的支持。
联邦法院认为, 有色人种感到自己是下等人, 不是法律上的原因, 而是他们的主观想象。两个种族之间能否实行社会平等, 取决于双方对各自优点的了解和个人之间的内心赞同。在消除种族的不同天性方面, 在消除由身体产生的差别方面, 立法是无能的。如果两个种族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那么, 其中一个种族就不会在社会生活方面低于另一个种族。而如果一个种族在社会生活方面低于另一个种族, 联邦宪法也不能使他们处以同一个水平。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结论是, 种族隔离的法律规定是合乎宪法的。
早在1866 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就有反种族歧视的立法,比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 条关于平等保护和法律正当程序的条款,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美国最高法院在之前进行了非常狭窄的解释。①直到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件,宪法修正案第14 条的平等保护条款才真正落到实处。1964 年《民权法》第7 编明确地列出了法律禁止的歧视行为,其中包括种族歧视、肤色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和国别歧视。联邦制的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反歧视立法,而且州法规定的内容要比联邦立法多。
在美国,反歧视的核心集中在种族和性别歧视。一方面是因为历史传统和观念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这方面社会运动的推动,如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但是相对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没有任何例外,在种族歧视的审查问题上美国采用了严格审查标准。性别歧视主要指对女性的歧视,当然还应当包括对男性的歧视⑤ 以及对一部分中性人、变性人的歧视。但是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有时对男性的歧视也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性别偏见而实质性对女性造成歧视性后果,因此也应该被纳入到对女性的歧视。美国的反性别歧视是由一系列社会运动所推动的。尤其是妇女权利运动的推动,在教育和就业领域明确要求禁止性别歧视。对于《禁止妇女加夜班》等保护性的立法实质上是对妇女平等权的一种限制和损害的⑥ 观点,曾经在女性中存在分歧和争议。但是到20 世纪70 年代,认识上统一了反歧视的观念。因此在今天的美国根据岗位区分性别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少了,一些以保护女性为目的的禁止女性从事某些职业的中性立法也是不允许的,由妇女个人来决定是否承担该职业所带来的风险,而不是由其他人来代替这一群体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