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化解财务风险的方法和途径
浅析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化解财务风险的方法和途径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题,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极其重要,但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导致了财务风险的产生.文章对这一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中小企业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然而目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一方面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四,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
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较差
(1)中小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带来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使其丧失偿债能力,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点上,资金的流出量超过流入量而产生的不能偿还本息的收支性财务风险。
(2)借贷的增加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收益的波动性,表现为在中小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下降或借贷利率超过息税前资金利润率时,由于负债可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自有资金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的风险。
(3)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整个系统,与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等各方面有关,受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且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与企业的负债经营高度相关,因此,小企业的负债规模应与其流动资产相匹配。
(三)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
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四)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因而不注重培养合格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策略
1.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客观上要求国家通过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目前,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程中,要注意把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3)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资金管理。要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又要注意不能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要树立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去选择适
当的融资方式。
2.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较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财务控制制度。中小企业要搞好财务控制,必须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这要求中小企业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2)现金流量预算控制。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关注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中小企业应该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做好现金流量控制。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采用“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按收付实现制来反映现金流入流出。经过企业上下反复汇总、平衡,最终形成年度现金流量预算。
(3)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举债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举债经营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由于负债要支付利息,债务人对企业的资产有优先的权利,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或有其他不利因素,则公司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危险就会加大。但是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债务,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的收益,当企业经营好、利润高时,高负债会带来企业的高速增长。
3.针对财务控制薄弱这个问题,中小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中小企业要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
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2)要加强财产控制。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从制度上保证操作规范,堵住漏洞,维护安全。
(3)要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存货要尽可能地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从而保证全部资金结构趋向合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应力求加强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调研评定,定期函询核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制定完善还款的期限与办法,严格控制帐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4.针对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较底,中小企业要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管理素质。
(1)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新《会计法》在 “会计监督”一章中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而会计监督制度的执行者首先就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因此,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
(2)要对全员进行素质教育,普遍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由企业领导带头抓管理,加强对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教育,在企业中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如融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等等。所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葛文雷:财务管理[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惠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张 伟:浅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M].商场现代化,2007
[4]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
[5]梁 波 芦晓宇:浅议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6
第二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化解途径(范文模版)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化解途径
一、绪论
中小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容忽视的生力军。据有关报道,国内中小企业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各地工商户已达到2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我国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76%的工业新增产值、57%的销售收入、60%的出口额、40%以上的税收以及75%以上的就业岗位均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融资始终是其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一直是大家所关注和
探讨的话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近年来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始终没得到彻底地解决。据对苏北某工业园区调查,截止2006 年末,该工业园区现有中小企业91户,其中有贷款需求79 户,金额需求5.52 亿元;已经申请到贷款34 户,贷款金额1.75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户数和金额分别比2005年增长24户、1.1亿元.调查显示,虽然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但获到贷款的企业及金额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相比,无论是户数上还是金额上都还
存在着较大差距。
市场经济中,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融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不论哪种融资方式,都有一定的困难摆在中小企业面前。
(一)内源融资有限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由于企业在开办初期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职工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在后期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化为投资,但由于中小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以及其积累意识的不足导致了分配过程中的留利不足,所以企业内源融资极其有
限。
(二)外源融资困难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中出现的困难有:
1.直接融资缺乏途径
直接融资是资金短缺部门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自身的有价证券(企业债券、股票),以获得所需资金的行为。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拒于我国证券市场之外。
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对于新股的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中小企业由于资信水平低、经营风险大等的固有缺陷,许多企业达不到直
接上市融资的要求。
从企业债券市场看,中小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只能在在非公开的资本市场上,在小范围内发放企业债券,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
创业板市场热议多年,终于姗姗而来。创业板市场作为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它将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弥补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直接上市融资的缺陷,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但仍是僧
多粥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一些地方,随着民间借贷的逐渐合法化,民间借贷已成为私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民间借贷高利率加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性和自发性容易引发经济和法律纠纷,会给企业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给社会带
来不稳定的因素。
2.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第一是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提供的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并且手续繁琐,收费昂贵,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承受。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负债大,自身并无多少固定资产,靠租赁取得的厂房、设备等,无法满足银行关于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要求;而且,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大量采用挂靠、合作经营方式,企业固定资产、不动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不明晰,也构成了抵押的障碍.第二是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抵押担保依旧缺失。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意给其他企业作担保,效益一般的企业,金融机构又不允许其作担保人;社会上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也很少。即使有担保公司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是由于其完全或几乎完全承担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导致了担保公司不得不提高担保费用,从而加重了中小
企业的融资负担。
第三是一些金融机构办事程序复杂繁琐,即使钱到手,可能已错过商机。
第四是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信用程度低,诚信意识缺乏,道德
风险较大,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通过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我们看可以看到融资难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从企业角度看
1.担保融资能力不足。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超过70%的企业选择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存在个体经营,私营经营模式的规模小,负债大,固定资产不多等情况,而且信誉普遍不高,这就使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产生了很多顾虑。
2.担保成本高。从一些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中发现,目前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能力不足,企业普遍反映担保费用和融资成本较高,多数要提供抵押物甚至反担保措施,实际操作难度大。在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中不仅要支付银行的利息,还要支付各种抵押登记,办证,评估资产所花的费用,还有按银行要求参加的财产保险费用以及风险保证金的利息等。
3.贷款时间效率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多为临时性资金需要,时效性比较强,对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但是现在的金融机构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强化了贷款的审批程序,程序繁杂,往往是贷款批准后已经错失了商机。
4.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信息不透明。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差,违约率、损失率相对其他企业客户要高的多,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不少企业将贷款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使用,银行一旦给这样的企业发放贷款就很难到期收回,导致发生在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大型企业。目前,银行中的不良贷款有相当数量就来自于中小企业。再有,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薄弱,财务报表透明度较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途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其在贷款过程中无法向贷款机构证明其还款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常常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5.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差。中小企业不像上市公司那样可以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中小企业要想直接融资很大一部分要靠私人关系,但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而像大的财团在看不到未来的回报时很少会把资金借给你小小的企业,而且现在民间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人们更愿意把钱投入可预见的收益行为中,这就使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行为也不尽人意。
6.近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需求下降、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明显增加,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金融危机的加剧使一些国外投资公司纷纷撤资,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化。
(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角度看
1.企业可能会经常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在自身发展比较好的时候,银行可能会主动上门提供贷款,但当企业真正急需资金的时候,银行却用种种条款把企业拒之门外,有人把这一现象形象地称为“银行傍大款”。虽然对银行这种行为表示愤怒,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银行也是盈利机构,银行宁可让别人说自己“傍大款”,也要计算自己的贷款风险和收益。银行傍大款是正常现象,不傍大款才不正常。所以银行更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2.随着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剥离不良贷款后,全国资金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资金流动性过剩加剧,上存资金收益与定期存款付息成本倒挂,为此,各家银行千方百计挖潜信贷资源,努力拓宽增效渠道,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信贷营销激励机制,旨在通过信贷投放实现效益最大化。但各家银行在追求效益性的同时,更注重贷款的安全性,也出台了多种形式的贷款责任追究制。一旦贷款出现风险,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失职责任人也要受到经济处罚、警告、免去职务、丢掉工作等相应追究。因而,银行的各级信贷人员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慎之又慎,严把关口,形成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挤出效应。
3.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是个很大的问题。在市场体制下,金融机构对每一笔资产业务都必须权衡其风险和受益,为此需要掌握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因此必然会否决一部分企业的贷款申请,甚至当该企业愿意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时也是如此。而在信息不完全方面,中小企业较之大企业有着天然的劣势。据有关报道,我国中小企业中,许多中小企业的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在其财务报表中透明度不高,为金融机构掌握其贷款资金的用途、资金流向等带来了难度。当然银行也可以调查,虽然中小企业贷款相对银行来说是个小数,但调查的成本却很高.而且部分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没有切实反映自身经营状况及盈利情况,金融机构很难通过阅读审计报告对中小企业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
4.缺少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原来的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可是现在它已经和其他股份
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
5.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尽管我国创业板市场近期有望正式推出,但也可以看到,创业板主要是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而设立的,有一定的限制,对其余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不在众券商备选企业之列,从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还做不到要到病
除。
(三)从政府角度看
政府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负有很大的责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尽管国家和各省市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及规划环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一个有助于推动中小企
业融资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在利用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得还很有限,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目前只是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不够,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我国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必须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而中小企业融资往往有“金额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而且自身实力不足,难以找到担保人。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方法
基于企业与银行的矛盾近年来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各界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困难依然还在。解铃还须系铃人,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自身要寻找突破口。中小企业融资难,综合反映出现阶段企业经济结构、银行信贷投向结构以及银企资金需求结构等多方面的矛盾,特别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这种矛盾显得更加突出。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要从根本上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困境,除了中小企业自身,需要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一)中小企业弥补自身缺陷
银行贷款始终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来源。贷款难,并非银行不想放贷,而是由于企业信用缺失和市场风险太大,银行承受不起,所以企业自身必须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自己的信用,并尽可能将自己的有关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1.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 年内消失,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 年内退出市场,相应地我国小企业的命运也肯定不会太好.中小企业要改变自己的经营、生存理念,把企业做强做大,解决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内部管理、资金等方面,存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生存、发展就都没问题。只要中小企业的生存不存在问题,很多金融机构就会主动投怀送抱。
2.中小企业也需要将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做为融资的基础工作。可考虑在全国成立中小企业协会,每个企业在协会登记完备的信息,配合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体系,企业之间也可相互监督,提升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整体的信用形象。
3.中小企业协会协会内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互助合作,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先进的企业则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相互间提供贷款担保。
(二)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
银行该有银行家的胸怀和眼光,不能短视于目前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1.商业银行需要多推出一些结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产品,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如自然人担保贷款,担保可采取抵押、权利质押、抵押加保证三种方式;票据贴现融资,票据持有人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资金;应收账款融资,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来筹措资金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形式:(1)应收账款抵押,由借款企业(即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与经办这项业务的银行或公司订立合同,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企业限向银行借款融资。(2)应收账款让售,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专门的购买应收款为业的应收款托收售贷公司,以筹集资金;仓单质押,以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权,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产业链融资,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产业链,基于对产业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个人委托贷款,即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种贷款等等模式已经发挥出不错的尝试效果。
2.对现有市场中已经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全盘转型为中小企业银行。政府要支持中小企业,设立专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是各国通行做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本身就面临着转型的问题,争议达数年之久的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在2006年底尘埃落定:政策性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商业性银行”。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已趋于饱和状态,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也有不可消除的局限性,所以对现有市场中已经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考虑全盘转型为中小企业银行,其主要任务包括:(1)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其他商业银行难以提供的长期贷款和低息贷款等;(2)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或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在支持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为担保公司提供软贷款,另一方面则针对担保公司资本金不足、信用等级较低的状况,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对现有市场尚未成熟的政策性银行,可以考虑在原有业务领域内扩展其功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3.在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中,利用银行逐渐健全的资信评估体系搜集该企业全面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并采用信贷积分方法,有效地控制风险。
4.对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定价模式,节约自己的成本。对于与银行业务量小、尚未建立稳定业务关系的中小企业,采用价格领导模式。对于已与银行建立了稳定业务关系的中小
企业,采用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模式.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等,结合我国的法律、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开拓道路。比如加快创业板市场的正式推出,弥补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的遗憾;其他金融机构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会、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等的联系,推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项服务。
(三)政府加强立法和执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政府要改变思想观念,更多在体制上放,而不是一切放之不管。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发挥政府的强制性功能,为中小企业融
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政府要完善对自身的监管,避免出现地方政府为自身或局部的利益,限制对某些企业贷款或默许甚至纵容某些企业逃避债务这些情况。无论政府出现上述哪一项行为,都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层面的不良影响。要减少信贷违约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
2.政府应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加强对地方审计局及地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做出正确评
价。
3.我国政府可参照当今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出台的法律,例如美国先后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小企业法案》等几十种法律,通过立法来保障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加强小额信贷立法,鼓励行业自律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并给予正式的法律地位,使之发挥更大的行业自律作用。对已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要做好落实工作。政府要公布一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程序,不能让这些政策给部分人权利寻租提供空间。
4.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引导,帮助建立中小企业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通过测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和数据库,规范其信用行为。政府设立专门的以中小企业为基本对象实施公共信用保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公用资金为主要资本,为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债务作保证,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力,为企业顺利筹集资金创造条
件.5.发挥政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对整个经济环境做好引导工作。政府应制定间接贴补机制,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融资实行减税、贴息、补贴等优惠政策,从行政手段、政府号召转向经济手段的引导,以调动
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相信经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银行及企业在解决自身不足的时候,能寻求到最佳结
合点,中小企业融资定会迎来新的局面。
第三篇:化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思考
化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思考
陈 芳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由企业管理目标失误引发,化解国内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关键是防止企业侵蚀他方权益。权益保护既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也需要财务管理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化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应当由政府政策主导。
关键词:制度冲突 权益侵蚀 财务困难 政策调整
国内中小企业兴起于经济转型初兴时期,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形成了相对简单的社会分工。受此状况影响,企业管理工作注重事务而非注重权责与效率,难以促成企业制度、技术与生产的全面变革。为适应日渐成形的有序竞争市场,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和提高效率,而企业对管理目标的背离往往从资金使用开始,并向企业管理的各职能和各层次蔓延,其间利益错综阻滞重重,直至纠结为难以调和的制度冲突①。而国内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企业账内普遍短缺资金,固定资产购置成本和技术改造费用又相对高昂。在经济环境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中小企业的财务困难甚至呈蔓延态势。企业财务制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
国内中小企业情况复杂,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化态势、资源配置呈劳动密集态势、规模与效益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推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阻力重重。
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缺乏分离条件,企业管理人权重责轻,财务管理观念陈旧僵化,缺乏理性管理理念的形成环境。
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不明晰导致中小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严重缺失,资金挪用与资金闲置相伴,付款迟滞和回款缓慢并存,权益侵占和资产流失共生。企业管理人权责不明
确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严重缺失,管理控制专权与财务监督失效相伴,物资废弃重置与财务清查失察并存,收支混乱无度与成本核算失衡共生。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不明朗导致财务决策制度缺失,资金持有量小和资金投放规模大相伴、风险转嫁频繁与筹资担保抵押难并存、企业历史积累蒲弱与股利分配额度高共生。
国内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严重缺失,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制约,企业存续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企业为求存续选择引入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意愿与国内经济环境的加速变迁共同构成了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基本条件。
改革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更应当注重微观成效。理想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需符合现代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需要。财务困难是企业资金短缺的集中表现。分析中小企业的财务困难,探索财务困难的成因,对及时修正财务管理的制度缺失极具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困难
国内中小企业普遍短缺资金。当持有现金不足以抵偿到期债务时企业必将发生资金使用困难。而国内企业财务信息管制严苛,企业管理人多有掩饰资金使用情况的行为,故此企业内外有将企业不能实现对债权人的承诺视同为该企业发生资金使用困难的惯例。国内中小企业因短缺资金,债务展期现象时有发生,往来账款滞付现象则更为普遍。若将违约视同企业陷入财务困难的标志②,则可确认国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困难。
因为企业管理人人为掩饰资金使用情况,即使确认企业发生财务困难,也不能据此捕捉影响和干扰企业资金使用的活跃因素,更不能据此推断企业财务管理缺失的关键,所以外部审计和权益确认的内容成为确认影响和干扰企业资金使用的重要因素进而推断企业财务管理缺失的主要依据。
中小企业外部审计显示财务困难企业的资金短缺并不集中表现为资金损失或资金占用,还与折旧与积累不足、现金回收率偏低、成本费用高估、现金转移频繁、内部给付迟滞等因素有关,并与不规范的会计处理相伴生。
国内企业可以采用重组和破产等非常规行动处理财务困难。然而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复杂,负债比例高、融资难度大、债务纠纷多,资金回收难度大、企业积累不足、利润率低、生产工艺改进成本高、技术使用费高、固定资产购置成本高等问题叠出。财务困难企业的财务状况尤为严重,企业价值估计难度倍增,估价分歧再所难免。因此中
小企业财务困难的处理不仅受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影响深重,还受到资本市场准入资格、破产重组法律体系,市场化债务重组的可行性等因素限制。
如果消除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两个影响因素,则权益侵蚀和会计信息失真两个因子活跃性会相对突显。它们应当是形成财务管理制度缺失的关键。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
财务困难的影响在企业对债权人违约之前就已发生,因此企业价值的损失是在违约或破产之前就已经开始。权益侵蚀也同样是渐进过程。早在权益被侵蚀之前,将权益视同企业无期限占有、将权益滞留视同企业内部资金周转、将权益归属视同无附加义务的投资等权益侵占和支配观念已经形成并逐渐制度化。
权益是企业经济活动及其关系的具现,由企业所有制结构及债权结构、权益所有人在企业管理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和所施加的影响决定,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来源和动因。
权益侵蚀可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取得不同于生产经营获利的额外收益。国内中小企业对外使用隐匿资产、偷漏税费、拖欠充抵债务等手段侵蚀债权人权益,对内使用转移资金、压制拖欠抵扣薪酬等手段侵蚀所有人权益和职工权益,直至引发企业与债权人的冲突,导致企业发生信任危机,为企业存续与发展埋下隐患。
企业与债权人的矛盾,其实质是企业管理人所代表的企业实际控制人和其他企业所有权人、银行及商业债权人、企业职工、政府等相关利益方的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企业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制度异变,并由此构成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顽固障碍,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必然,进而使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数据支持,使企业财务管理技术与相关工具缺乏介入基础,最终使企业形成财务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等严重后果。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当从保护企业各方权益开始,而保护权益必须杜绝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变革的阵痛不可避免。因此中小企业仅依靠自身努力突破财务管理困境的设想注定难以实现。化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必须引入政府管理、法律制约和社会监督。
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对政府宏观调控中小企业集群和依法确认并保护企业内非管理方权益作用明显,更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而具备侵蚀他方权益特征的企
业内部会计制度必然导致企业管理人控制信息质量的结果发生。欲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必须消除由企业管理人主导的会计从业人员选任制度的影响,引入外部会计代理、政府审计和第三方审计鉴证制度势在必行。
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为中小企业使用现代财务管理工具提供了介入条件。然而兴起于活跃资本市场的财务管理学却不能为国内的中小企业解决资本市场之外的众多难题。化解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困境尚需期待财务管理学自身的突破。
五、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
财务管理学属于尚未成形的发展中学科,其研究内容严重偏失,与关联学科严重断裂,建构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假设③更与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相背离。因此现有财务管理学说不符合描述和解释国内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不能指导中小企业摆脱财务管理制度冲突的困扰,更不能为制定政策和法律提供理论依据。而财务管理学不能普适的关键因素正是债权人权益完全保护假设。4
财务管理学就财务论财务的纯粹设定使资金使用目的、所筹资金来源、资金回收方式及资金分配去向等内容脱离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也使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关联学科与财务管理学渐行渐远,同时也将关联学科的现实成果抛弃殆尽。
因此国内财务管理学的当前任务应当是以债权人权益得以完全保护为目标,为建立以互利为基础的互信机制、完成管理人与所有人、企业与债权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用制度建设、进而建立可有效降低道德风险的有序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必须转换财务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扩展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拓宽财务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故此消除财务管理学与其关联学科的隔阂,弥补其研究领域的缺失,构建公理化的财务管理理论,对国内企业的跨跃式发展和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意义重大。
六、中小企业政策的调整
中小企业的存续和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居民的就业安置。不能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冲突,任由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势必拖慢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危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协助中小企业确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政府责无旁贷④。
国内中小企业出资主体多元,所有制结构复杂,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两极分化严重,发展不均衡,政府控制力也一向薄弱,其中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尤甚。近年来中小企业质
量、技术与资金弱势逐渐显现,企业存续危机总爆发的时间日渐临近,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调整必须及时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国内中小企业政策应当以立法保护各方权益为基础,构筑由会计信息披露、政府审计监督、权益执法倾斜等要素组成的政策体系,将金融安全、就业安全、产业安全、和投资安全纳入政府保护体系,以期形成督促和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环境。中小企业政策必须主动向权益主张倾斜,将侵占权益、权益纠纷、延期支付、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违法等企业行为列示披露,重点监控转移资产、以债偿债、破产逃债等行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小企业行为预警机制。
注释:
①财务管理困境理论的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理念新旧交替时聚合的阻力及其对策。财务管理困境由企业管理当局管理目标失误引发,影响企业存续和发展,形成财务管理的制度冲突,其相关理论尚未成形。
②财务困难尚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标准。学术界对定义选取现金流量方向而非盈利方向已基本达成共识,目前分歧集中于是否应将违约视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
③西方财务管理学的基本假设是管理人与所有人目标一致、债权人利益得到完全保护、资本市场持续有效和社会成本忽略不计。
④国内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追求安定生活和平稳就业的意愿也更为强烈,就业安置也因此上升为社会公正与公平的标志,并成为政府伦理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慧,《中小企业年报审计中若干会计和审计问题案例研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注册会计师培训讲义。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第四篇:财务管理-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bjrhkj.com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 学会计 到仁和
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一、小企业的特点
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小企业是指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经营方式灵活,创新能力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生命力旺盛,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现实抉择,就是依靠其灵活的机制和创新能力并选择合适的战略。小企业创造和开发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有限,风险较高。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主要体现在年营业额较少,职工人数少,资产总额较少。资金投入量不大,资源有限,资产负债率高,融资渠道单一而狭窄,主要靠内部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相当有限、资金成本高且融资成功的机会小。由于小企业自身积累速度慢,融资困难,资金不足是小企业的先天缺陷,加上小企业大多是新兴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在发展中面临着管理、技术和市场的种种不确定,经营失败的风险较高,经营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3.行业涉及面广,业务比较单一。小企业涉及行业门类齐全,有从事产品的批发销售,简单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还有机械、化工等。但是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经营活动简单,投入和产出少,在市场上不占统治地位,竞争力较弱;很少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流程相对简单。
4.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人员十分有限。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很多小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企业决策通常由业主做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企业决策,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或不全面。
5.管理水平不高。小企业的业主和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管理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处在小企业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或为心腹或为裙带关系,不注重才能,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得较为紧密且集中。中华会计培训第一品牌
小企业的利益与业主个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习惯于业务管理,很多在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行之有效、理论上非常完善的会计政策和技术难以采用,不能完全实施或一贯遵循。
二、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其实,小企业的优势很明显。投资少,经营灵活,管理难度不大,一有风吹草动自我调控能力强。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的各种情况,小企业无论是经营风险还是财务风险都无法避免。相比之下,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远远低于大中型企业。就财务风险而言,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量少,尤其是现金数量少,是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最普遍表现。小企业的特性决定着其经营管理的局限性。由于资金量少,小企业一般不太注重长期投资,而主要把焦点关注于日常的短线经营活动。也正是由于把短线投资看得太重,因此会随时把多余的现金投人经营活动,使得现金的持有量很少;另外,如果销售不畅或虽然销售状况良好但货款回收不力,依然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不畅。
(二)资产的变现能力差,是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表现形式。资产的变现能力,取决于企业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受客户的青睐程度。一般来说,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越大,可变现的能力就大;受客户的青睐程度越高,该资产的变现能力也越大。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资产的本身特性,使得资产变现能力不强,也会导致或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资信度低下,是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又一表现。企业规模小,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不大,各种风险抵御能力较差,是小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对于那些宁愿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的金融机构来说,显然会把小企业打入另类。因此,一旦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要想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难上加难。
(四)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小企业财务风险大的集中表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无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盈利是企业的硬道理。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护企业的生存;只有扩大再生产,并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才是提高企业债务偿还能力,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
三、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我国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变化,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快慢,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比如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比较快,企业为了跟上这种发展,就会相应地增加厂房、机器、工人等方面的投资。普遍的扩充使资金紧张,利率随之提高,企业背上巨大的债务负担,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过热的经济,迟早要冷却下来,扩充过度的企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2)通货膨胀发生,会导致企业的收支无序和增加简单再生产的困难。(3)利率的波动,尤其是利率的上升,会使企业筹资更加艰难或增加利息成本。(4)政府经济政策对小企业支持与否、支持的力度大小,都直接影响到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法律环境。是指小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具体内容包括:(1)企业组织法规,如《企业法》、《公司法》等,对企业、股东等利益团体和个体的经济责任划分;(2)税务法规对小企业的特殊政策,可以起到支持或遏止的作用;(3)财务法规对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等等。
3.市场环境。宽松的市场环境,可以让小企业自主经营,灵活管理,增加赢利,减少风险;而紧张的市场环境,则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市场的公平程度,涉及到小企业能否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问题;
(2)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关系到小企业的兴衰与成败;(3)市场的发达程度,则决定着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二)内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始终还是内因。不同的小企业由于其战略和战术的不同,最终企业的命运就迥然不同。经营管理思想、生产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员素质,都会影响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小。
1.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企业领导者的风险意识和科学态度。冒险型领导者倾向于高负债、快发展管理方式,在内外部环境风调雨顺的前提下,它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低风险;但是,一旦内外部环境恶化,则很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加大财务风险。而保守型领导者更倾向于低负债、稳发展、低风险的管理方式,不过,有可能错过极好的发展机会。
2.生产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问题。例如,对销售的赊销态度,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的约束,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与管理,等等。
3.人员素质。人是企业的最活跃因素,人员的素质高低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市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小企业本身没有人才优势,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忽视了人才的培育与吸收,尤其是高尖端财务人才的招聘与使用,企业的短腿行为就不可避免。
4.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紧密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战无不胜的法宝。财务风险的克服、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也是如此。
四、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提高认识,增强业主或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小企业业主或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时发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上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十分注意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同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并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对他们提出的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力。
(二)健全和完善组织结构控制。小企业应推行产权多元化。产权多元化既可以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又能够吸收更多股东参与决策,使董事会成员能力互补,谨慎决策,减少失误,从根本上改变由投资者个人或家族组成,既当业主,又当总经理,还负责监督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健全合理的组织结构,一是由主要投资者组成董事会,决策企业重大经济事项;二是全部投资者组成股东大会,监督审议企业重大决策;三是企业部门经理实行公开招聘,录用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秀人员对本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同时加强组织结构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三)强化资金管理,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资金或资金短缺,企业则难以运行。在融资管理方面: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金融工具等多条途径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同时努力降低资产负债比率,增加经营中自有资金的比重。在流动资金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应收款催收力度,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落实回款责任;二是合理降低存货,加快存货的周转;三是加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行流动资金贷款指标考核;四是加强信用管理,合理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避免坏账的产生;五是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
(四)加强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由于受规模、财力、人力等限制,小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包括:
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小企业应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小企业应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内部审核制度。财务收支严格按照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和企业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审批,设专职稽核岗位,对会计核算工作按工作范围和流程进行稽核,对财务收支实行全方位控制和审查。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财务风险,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没有财务风险方面的专门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小企业财会人员素质低,应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扩充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当好单位负责人的会计参谋;深入基层,掌握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财会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六)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可以预测预算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规避与化解风险。考虑到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配比关系,全面预算体系可以为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下的成本节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因此小企业一定要建立严谨的预算制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企业提供现金可用度的预警信号;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效率、投资风险等预警指标,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结合企业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当出现风险信号时,应采取预防性控制或抑制性控制,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或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
(八)转变企业经营策略,采取多种经营和对外投资多元化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小企业在做好主业经营之外,可涉足与主业有关的其他行业,实施以主业为依托的多元化经营,相互补充,增强获利能力。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合理利用资金,在固定资产、股票和债券等多方面进行投资,综合分析影响投资的各项因素,对于预期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分散风险。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利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高收益、低风险的方案,使投资总风险降为最小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第五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摘 要】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本身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及加入WTO的要求,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经济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严重不足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
2.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导致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3.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甚至限制其贷款。
4.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日常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
日常管理不严导致财务控制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达到资金的充分利用;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周转周期长。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几倍,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大大限制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管理思想落后。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问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3COME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委员会,设立特定基金,打破分行业管理格局。特定基金包括担保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型企业的入会费,实行基金封闭管理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往往由一人或几人创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一致,因此其经营管理和决策随意性很大。企业大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主自认为经验很足,不需要繁杂的内控制度。另外,受利益驱使,也不愿意执行内部控制,因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则会有效地防止不合法行为的发生。因此有的即使有制度也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有些企业过于注重业务的扩张,而忽视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这些企业里,最重要的部门往往是市场营销部门,而应对其监督和控制的财务和内审部门却成了单纯的服务部门。
(三)简化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首先,要建立以税务报表模式为主体的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规则,涉及如何与税务要求协商一致的问题。在中小企业中,税务会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中小企业的税务会计没有必要单独设置一套独立于财务会计之外的账、证、表体系,只要在编制纳税申报表时,根据税法规定调整有关财务会计处理收益的内容即可,所以,为了能够准确反映和监督应税收益与差异,以及方便查询,可以设置辅助账簿进行详细记录。这样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通过辅助账簿的差异调整就可以得到衔接。
其次,简化财务会计报表及信息披露。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否被详尽、充分地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地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作出满意的决策。由于国家目前退出对小企业的所有权的控制,中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
不对称问题基本不存在,从而小企业对外提供会计资讯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纳税的需要,税务部门并不需要小企业提供类似於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所必须对外提供的对投资者经济决策有用的资讯。
(四)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规范企业会计秩序
强化中小型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这就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增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07,(02).[2]王棣华,严虹.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01).[3]孔德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财会,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