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课复习

时间:2019-05-12 02:0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五六课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五六课复习》。

第一篇:第五六课复习

政治生活 第五六课复习

一、知识总结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为什么做某件事情

①国家权利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的表现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

(2)怎么做好某件事情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是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为什么: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③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3)怎么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命题角度:为什么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这么做的依据和原因是什么?党应该怎样做好某件事情?)

1.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7.党的一切工作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 1

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典型例题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做某件事?

例题1: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考: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中国梦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实现中国梦中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实现各项工作为人民服务。

(4)党的一切工作为了造福人民。实现中国梦中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课堂练习1:

A县县委为促进本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同时,要求县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尽快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运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析材料中A县县委上述做法的依据。

(二)中国共产党怎样做好某件事

例题:(2011年广东茂名二模)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广东来说,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提供阳光、空气、土壤。”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各级党委怎样建设“幸福广东”。

答:(1)各级党委必须坚持领导核心地位,为建设“幸福广东”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幸福广东”。

(2)各级党委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制定出有利于建设“幸福广东”的方针政策。

(3)各级党委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幸福广东”中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各级党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建设“幸福广东”中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5)各级党委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幸福广东”和谐社会。

课堂练习2: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班别:姓名:学号:

三、课后练习

1.2012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

2.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领导人民打造出“美丽中国”?

第五六课复习课堂练习答案

课堂练习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A县县委的上述做法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A县县委的上述做法能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A县县委的上述做法能够有利于实现各项工作为人民服务。

(4)党的一切工作为了造福人民。A县县委的上述做法能够有利于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课堂练习2:

(1)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制定出有利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政策。

(3)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5)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二篇:期末复习:第五、六课文化与社会练习

编号:2012(下半年)G2-ZZ-F005《文化生活》复习案2.5主编:林金爱审核:邵玉梅学生姓名:班别:学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2013.1.12

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浙江传媒学院到安徽西递宏村进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研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古徽州的建筑、文化的保护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对该地区在古文化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敬佩。据此回答1~2题。1.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A.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B.文化创作是人民群众的使命和职责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有利于文化创新 2.浙江传媒学院学生调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提高自己的文化创作能力是因为 A.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精华”B.文化的发展应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D.传统文化以继承为主,现代文化以发展为主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作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源于社会实践和创造者的聪明才智 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11•河北武邑中学第一次模拟)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革与创新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 失根本。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的积淀,又蕴涵着时代的理想;既延续着传统的特点,又创新着新颖的内容和形式。材料表明

①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以继承为基础的 ②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历久弥新,充满活力 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是“民族的”,这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新必须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 C.具有世界眼光,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D.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6.右图为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灵 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富于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创作完成。这说明 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7.近年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创新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③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8.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赵玫指出,危机中文化创新发展正当时,以文化创新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下列对文化 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创新意味着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抛弃 ②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④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文化的创新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9.京剧最初的舞台就是简单的“一桌二椅”“一块幕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京剧舞台有了实景,增加了交响乐、灯光,电动化、影视化的元素也出现于舞台。这表明 A.科技能转化为物 质力量B.先进的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10.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有人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认为 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D.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

11.近年来,江苏省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精神的讨论和提炼。如南京的“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苏州的“崇文、融合、创新、致 远”,常州的“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这些城市精神表明

①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②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④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吸收中外一切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 12.“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2011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

A.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3.有专家认为,传统文化有双重作用,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 广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2)请你就革新岭南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1)在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来源:学#科#网]

(2)①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的岭南文化进行文化创新。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传统的岭南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③加强广东文化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以及外国文化的交流,博采众长。④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岭南文化。

14.“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后,全国悲恸。以下是钱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一些谈话片段:(北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从文化创新途径的角度看,钱老的上述谈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创新中,要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需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

(4)加强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相互结合,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

编号:2012(下半年)G2-ZZ-F006《文化生活》复习案3.6主编:林金爱审核:邵玉梅学生姓名:班别:学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2012.8.25

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1•南京三模)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 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这说明了 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3.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的是简体字、汉语拼音。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 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中国大陆与台湾就文字繁简体使用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A.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B.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C.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4.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 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________的特点。

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民族性D.多样性

5.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区域性B.差异性C.民族性D.结构性 6.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 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要有向上的精神。我们 实现全面的小康,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中华文化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8.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旖旎的文化风景线,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这主要体现了

①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 ③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9.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已经形成运河文化贯穿南北、齐长城连接东西的文化景观。这表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B.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

10.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型展览上,具有浓郁澳门特色的妈祖文化及弘扬澳门人爱国爱澳的中国传统艺术活动展示了澳 门回归的巨大成就,深深吸引了参观群众。材料体现了澳门文化

①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②具有自己的特色 ③是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文化 ④具有自己的区域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2.2011年6月1日,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传世名画此次合璧,既是文化盛事,又是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交流可以增强两岸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3.(12分)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辽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杰出的满族大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孜族的《玛纳斯》被誉为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彝族的《阿诗玛》也是誉满中外的叙事诗。同时,早在唐朝,白族张胜温绘出的梵画长卷,长达十丈,共有628个菩萨像,工细生动,辉煌精致,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绘画精品。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或道理?(12分)

13、⑴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⑵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⑶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在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尽管华夏民族也曾历经各种灾难,但它在同化周边各族群的过程中,已将他们凝聚、融合为泛中华的文化大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都曾入侵统治过中原,然而最终却被强大的中华文化所同化。蒙古族、满族如今都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清朝的康熙皇帝自己就说要做中华的千古一帝!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同化力量的伟大意义?(9分)

14.①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熔铸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也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三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六课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一框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健康、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

升国旗仪式

想一想:

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想法或什么感受?

提示:自豪、激动……

教师讲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丰富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

提示: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书上,与同学分享。

活动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活动内容)

问题:(1)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在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感体验?

教师强调:生活中我们因为不同的情境会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同时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分组讨论: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3)阅读教材,归纳情感分类

提示:根据不同层面情感要求分类

教师总结:情感的分类

基础性情感:安全感;高级情感:道德感;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负面情感:恐惧感;还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目标导学二:情感作用

活动二忆一忆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例如: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责任感、胜任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活动三:情景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包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提示:态度转变、对老师的情绪变化

教师总结:我对张老师有害怕到喜欢,我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等,从而影响我喜欢学习数学。

也就说,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境二

(1)为什么钱学森要感谢他的爱人?这种情感对他有什么影响?

提示:音乐给钱教授帮助,让他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情感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它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境三

在不同时期我对妈妈的需求

(1)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注意不同时期,我们对妈妈的需要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情感。

教师总结:从小时候对妈妈要求到后来关心妈妈。从需要妈妈的爱,到我们爱妈妈,关心妈妈。

让我们知道,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让我们学习到情感与情绪不是一样的,它们二者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在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利用好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培养正面的情感体验,克服负面影响。让丰富的情感世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

四、板书设计

丰富的情感——安全感、道德感、爱的情感、恐惧感、敬畏感

我们的情感世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感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培养宽广、博大情怀

第二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教学目标:

1、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3、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

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我们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的“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思考:(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情境二

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2)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提示:东东破案后的快乐体验;亮亮对父母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

(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讲述:在不同情境中我们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父母。

情境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纪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不舒服。他决定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4)浩浩为什么心理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提示:羞耻感表现

(5)浩浩这样的感受有什么意义?

提示:浩浩的是一种羞耻感的表现。

(6)怎样看待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分组讨论)

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动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思考:你知道哪些创造正面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提示: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不愿意被别人自己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同样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我们知道了情感的怎样获得来源,同时掌握一些创造正面(美好)情感的技巧和方法:①选择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等方法,培养我们的正面情感体验。

目标导学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活动三:情境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境一

小明学习成绩友谊,但在班里总是以同学的生理特点和确定起绰号为乐,逐渐他的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了。他感到很郁闷,把烦恼给妈妈说了。妈妈告诉他“如果有同学拿的胖,取绰号取乐,你会有什么感受?”小明想想,知道自己怎么做了。第二天,小明向那些同学道歉,开始关心,帮助同学,利用自己学习好的优势帮助学习困难。

(1)小明遇到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做呢?

提示:讨论、分析、结合情境谈做法。

教师归纳:(2)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途径有哪些?

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东西来影响环境。

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关心他人,掌握技巧。

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3)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4)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总结: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

通过情境让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我们要在利用正面的情感体验,通过改变环境传递正能量,传递美好的情感,掌握关心他人的技巧。学会与他人交流,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四、板书设计 :

在品情感中成长

1、体味美好情感

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3、传递情感正能量

第六课 “我”和“我们” 第一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目标:

1、知道集体的含义;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通过设置情景,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产生巨大力量。

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养成热爱集体的习惯。

教学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集体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PPT图片):

图片一:根据学校规定,我们组建了各种社团,大家可有共同语言了

图片二:我们班在校运动会上再创佳绩,我可兴奋了。

想一想:看了这些集体生活的图片,怎样用一些关键词描述自己在集体中的感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集体的温暖

活动一:感悟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问题:在歌曲中,哪一句是歌曲的中心句?

提示:要让世界充满爱,每个人应该献出一点爱。

想一想:什么是集体?

提示: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教师补充: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联结程度通常情况与以下因素有关:

(1)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2)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3)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

(4)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5)成员间的默契程度;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

活动二:情景探究

情景二:下雨了,某同学忘记带雨伞,学校准备“爱心雨伞”。

情景三:班级里有学生生病在家,不能上课,同学,老师打电话关心问候,并帮助该同学复习功课。

讨论:当同学拿到爱心雨伞后,当同学老师关心你是,心里是什么感受?

提示:在这样的集体中会被感动,会感觉到温暖。

教师总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在集体中成员能感受到温暖。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加入某个组织和团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关爱,减少孤独和寂寞,获得安全感。

目标导学二:集体的力量

情景一:(出示PPT)学校组织班级演讲比赛的活动照片。

思考:(1)在获得荣誉的过程中,你的付出和感受。

(2)自己在演讲比赛中能拿到奖,在这个过程当中,哪些人给予你了怎样的帮助?

教师讲述:得奖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让我们感到自豪,得奖是因为老师和同学共同奋斗的结果。

教师归纳:集体力量的来源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情景二: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提示:通过分析三个和尚所说的话,表明他们有依赖思想,如果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像这三个和尚的做法一样,无法发挥集体的力量。

思考: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

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情景三: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第一是‘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个是个人的‘专业音’,每个人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最好的最精准的音;第三是‘团队音’当你展示自己的‘专业音’时,还要考虑到整体,是否干涉到别人的音。

思考:以上事例说明集体有怎样的力量?

教师总结: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三、课堂小结

以“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结尾,让学生再次感受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板书设计

“我”和“我们”

1、集体的含义

2、集体的温暖

3、集体的力量

第二框 集体生活成就我

教学目标:

1、知道在集体生活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承担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角色意识;懂得集体生活对于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会承认并包容他人的不同个性;

2、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设置情景导入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品格与个性方面的影响,以集体生活为载体,讨论个人的发展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反思及观点的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正确认识,通过集体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集体生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

情景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了。

情景二:从村小来到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景三:早上受到同学们郎朗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的大声读起来。

想一想:集体生活对自己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提示:学生从学习、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等不同的方面思考阐述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集体生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集体生活能涵养我们的品格,能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集体生活与我们个人的关系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PPT展现元元给老师的一封信)想一想:

(1)元元是一位负责任的主编吗?你从信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让同学找出体现元元负责人的表现。)

提示:元元担任主编后很负责任。因为他做事很真真,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主动自觉的完成任务。

(2)担任主编后,元元的收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提升了自己的交往能力。主动自觉的完成任务,培养了主动自觉的人生态度。

元元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生活变得充实了,在充实的生活当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

教师总结:

集体生活是如何涵养品格的?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在集体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同时,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做一个能担当的人。集体生活可以培养积极、主动、自觉的人生态度,可以提升了自己的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

目标导学二: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PPT展示课本60页探究与分享)

想一想:

(1)四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对于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提示:甲同学:她追求完美的个性,这样的个性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充分发挥特长,这是同学甲的优点。但是,考不好会哭,这是她脆弱的一面,她要在追求完美的同时,逐步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增强自己的韧性,让自己的性格变得再完美一些。

乙同学:他在集体生活中认识到了自己个性中的不足,即“小心眼”于是,他调整自己,改进了不足,最后加入了班级足球队。

丙同学:他虽然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乐了自己,又给集体贡献了力量。

丁同学:个性是乐观,用自己的乐观个性去感染身边的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快乐着自己。

想一想: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你的个性特点能帮助你在集体生活中找到恰当的位置吗?

提示:每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一个个性特点,并举出事例说明这个个性特点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教师总结:

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重要的学习资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③集体给我们发展个性提供了平台。集体生活为我们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生活成就我”,集体生活能涵养我们的品格,集体生活能发展我们的个性,我们要在集体中,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认识自己的个性,不断完善、发展、丰富自己的个性。

板书设计

集体生活成就我一、在集体中涵养品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集体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二、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1、在集体中我们展示个性、发展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第四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六课教案

第二单元源远流长的儒家精髓 第五课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仁”的含义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仁” “仁者爱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曲阜孔庙》的视频,教师介绍曲阜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曲阜孔庙则是祭祀中孔子的本庙,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城内,又称“阙里至圣庙”,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学生根据所学,介绍孔子,教师补充。

二、内容讲解 仁者爱人

1、“仁”的产生

“仁”是个会意字,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人在一起的相处之道——相亲相爱,否则两人就不愿在一起了。

2、《论语》简介

《论语》中集中体现孔子“仁”的思想,其中“仁者爱人”是他对“仁”的最基本解释,也是“仁”的最基本内容。

3、孔子与“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4、“仁”的发展 孟子与“仁”

到了战国中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思想,形成了“仁政”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爱民”“亲民”的政治学说。

董仲舒在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学说。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六课舍生取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感悟其所包含的积极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3、能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把“义”的内涵讲清楚。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舍生”而“取义”的真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義”.你认识这个字吗?它是义的繁体字。你能说出带“义”字的成语吗?(相机板书)。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中《舍生取义》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二、内容讲解 舍生取义

1、解读课题,出示“义”字形演变进行了解。

2、孔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讲“义”,把君子和小人、义和利对立来讲,君子应当把义作为个道德修养的本质放在首位。

3、“义”的发展

孟子极大地发展了“义”的思想,他的思想“仁”“义”并重。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

4、同学们,舍生取义,舍生就意味着牺牲生命啊。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孟子真的不重视生命么,很看轻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了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

4、战国时期的“义”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着重阐述“义”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正义”的说法,认为人为了道义去做事叫作德行。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五篇:五年级家庭教育第五、六课教学设计

第五课《天高任我飞,海阔凭鱼跃》

第六课《不学礼,无以立》

教学目标:1、2、3、4、5、认识到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 知道孩子缺乏想象力的原因

了解孩子是否有想象力,懂得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策略 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讲文明、懂礼貌。掌握培养孩子“礼行天下”的策略。目标2、3、5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5~2小时 教学提纲:

一、引入:欢迎 感谢 希望(7’)

二、授课:第五课《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30’)

三、授课:第六课《不学礼,无以立》——引导孩子礼貌待人(30’)

四、疑难解答,班务交流。(30’)

五、提出希望(3’)教学流程:

一、导入:(7分钟)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大家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机会,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家长学校的授课活动,令我很感动!感谢大家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今天各位的到来,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让我更加有信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也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关注孩子的成长。再次真诚地谢谢大家!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名人的成长历程(出示课件),他就是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莫言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他获得成功后,记者问及他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他说了这样六句话:

第一句是: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全国首届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

第二句话是: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目标重点、难点: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

第三句话是: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在地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第四句话是: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第五句话是: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最后一句话是: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莫言所说的这六句话,希望能够在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得到借鉴,发挥作用。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研讨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学习第五课:《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二是学习第六课:《不学礼,无以立》,目的是引导孩子礼貌待人。

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P68)

二、教学第五课《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30分钟)

(一)案例(5分钟)教师口述案例(5分钟)

从刚才这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这种想象力能够得到案例中家长的校正,就会造成孩子想象力的枯竭。我可以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重庆晚报的记者对我国的孩子进行了想象力的调查,是这样进行的。记者拿着一幅比较抽象、没有主题的画来到了一所小学,走进了一年级的教室。邀请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这幅画的内容,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随后,记者又拿着这幅画来到了重庆工商学院。10名大学生中,有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有两人回答是“河流”,另两人的答案是“马”和“瀑布”。10个回答中,竟然有6个答案与“脸”有关。可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我们的教育下,他们的想象力差别有多大!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这些调查令我们失望、这些数据令我们震惊。是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中国式的教育难辞其咎。那么,在我们的家庭环境中到底是那些具体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二)案例分析(5分钟)

导致孩子想象力枯竭的家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对孩子想象力认识错误(P69)错误观点;想象力是没有用

举例:牛顿与万有引力

瓦特与蒸汽机

结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2、3、家长人为压抑孩子的想象力(P70)孩子自身的原因(P70)家长表现:不耐烦、忽略或呵斥、贬低 自身胆小、思维的单一化发展,多种化萎缩

(三)了解孩子(3分钟)

测试一下:您的孩子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吗?(P71)

调查汇总: 5分以下的孩子;6—8分的孩子;9—10分的孩子,请不同阶段的家长讲一讲平时孩子的想象力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专家建议(10分钟)

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大概地了解了一下孩子的想象力发展情况。那么,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专家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尊重孩子的想象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P72)(耐心倾听、正确解答、适当外延、发挥想象)(1)鼓励孩子提问、耐心倾听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应表示非常感兴趣,告诉孩子“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厌烦而斥责孩子,也不要因为不知如何回答拒不作答。(2)帮助孩子寻找答案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可能一时回答不出,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乱答,可以对孩子说明自己回答不出这个问题,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请教别人或是看书、上网去找答案。这样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还让孩子学会了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3)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

在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完解答后,还要将问题进行细化,解决一些与其相关的问题,举一反三。

(4)鼓励孩子发挥想象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父母也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回答,通过提问,更能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P73)

(自由想、自由做、家长正确指导)

处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他们的人格往往能受到尊重,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处于专制、压抑或者过分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力。

众所周知的195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克莉斯蒂安. 福尔哈德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里。她的父亲总是耐心、认真地听取她的意见,对于女儿不拘一格的独特的想像力与创新思维,父亲给予了最大的肯定和鼓励。父亲的赞许给了克莉斯蒂安. 福尔哈德极大的信心,使得她无论做什么,都试图用自己的新的观点去做。每当冒出什么新想法时,她首先想到的是要告诉父亲,因为父亲一直是她的“忠实听众”。在父亲的鼓励下克莉斯蒂安. 福尔哈德保持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大胆的怀疑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克莉斯蒂安. 福尔哈德在科学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发展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P74)

(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我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学生,她爱好广泛,语言表达能力强,尤其擅长作文,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知识面较广,我觉得这样的学生难能可贵。我想,这大概与家长的教育影响有关系。在随后的家访工作中我了解到,她父母早期就注意对孩子进行说话训练。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个精练短小的故事。第二天早上,让孩子复述,能说多少是多少。不过要求每一句话一定要完整,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名学生刚上学时,每天回家父母让她说一件在校印象最深的事情,好事、坏事都可以说。这不仅培养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她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随着孩子识字越来越多,家长便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有时让她讲给家长听,有时让她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抄下来。刚上二年级就要求她每周写一篇日记。在写之前要求向家长口述,家长听后再进行必要的指导。家长的培养犹如细雨润土,慢慢沁人孩子的心田,使孩子自觉地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使孩子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这名学生在去年的科学幻想作文大赛中获得了全国金奖。

4、掌握必要的训练想象的方法(P74)

(丰富想象原材料

举例:丫丫拼积木)

(五)成功实例分享(5分钟)

沃尔夫冈.歌德,被人们成为“天才”。有人认为,歌德天才式的智慧源于他有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因为他家道殷实,母亲伊丽莎白是法兰克福市市长的女儿。但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德国并不少见,却鲜见歌德式的人物诞生,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开明的母亲是歌德成长的关键。

歌德的母亲文学功底很深,喜欢给儿子讲有趣的故事。为了歌德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经常在歌德听得津津有味时,故意停下来,要他设想下面发生的事。如果歌德猜得不对,她也不说出答案,而让他继续想,直到找出合理的答案为止。

歌德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歌德7岁时能编出饶有诗趣的童话《新帕里斯》,与此不无关系。

为了开阔歌德的眼界和知识面,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歌德的母亲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解遇到的各种事物,常带他到各地旅游,每经一处,都要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和自然知识。这使歌德小小年纪便知道许多动植物的名称和特点,一生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最终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作品,如:《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成为享誉世界的诗人、作家。

(六)、大作业(5分钟)

1、第一阶段:观察(了解孩子想象的长处和不足,制定可行性方案)

2、第二阶段:激发孩子想象力(训练方法P75)方法一:日常物品想象比拼

方法二:参加各种富于想象的课外活动 方法三:惊奇备忘录 方法四:参加有创造性的游戏

方法五:培养孩子绘画、音乐方面的素质

3、第三阶段:丰富原材料(开阔孩子的视野P77)方法一:看展览、多接触事物、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方法二:鼓励孩子用言语描述事物 方法三:看优秀动漫

方法四:多读书(科技、科幻类)方法五: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

4、第四阶段:训练孩子想象力(P78)方法一:有感情读书并复述 方法二:图文转换

方法三:白纸涂鸦(每人每次只画一笔)方法四:故事新编 方法五:故事续编

方法六:讲侦破故事,训练孩子的想象逻辑性

5、第五阶段:小结

(七)、交流平台(教师自由掌握,时间为20分钟以内)

1、经验交流

2、问题反馈

第六课《不学礼,无以立》——引导孩子礼貌待人

一、导入(5分钟)

“不学礼,无以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先生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词语,叫“礼行天下”。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礼貌、礼仪放在首位。礼仪,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件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一句称呼换来一份工作

职场上最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人是谁?是菜鸟新人!

我同事的女儿小名叫妞妞,去年刚刚大学毕业。是一家电脑公司的小职员。虽然只是一个小职员,但是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后来问及同事的女儿面试成功的窍门,同事说:“没什么窍门,还是从小对孩子进行的礼貌教育让孩子沾上了光。”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应聘时,由于她在考官面前太过紧张,有些发挥失常,就在她从考官眼中看出拒绝的意思而心灰意冷时,一位中年男士走进了办公室和考官耳语了几句。在他离开时,她听到人事主管小声说了句“经理慢走”。那位男士离开时从妞妞身边经过,给了她一个善意鼓励的眼神,妞妞说、说自己当时也不知道哪儿来的灵光一闪,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对他说:“经理您好,您慢走!”她看到了经理眼中些许的诧异,然后他笑着对自己点了点头。等她再坐下时,她从人事主管的眼中看到了笑意……

后来她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人事主管后来告诉她,本来根据她那天的表现,是打算刷掉她的。但就是因为她对经理那句礼貌的称呼,让人事部门觉得她对行政客服工作还是能够胜任的,所以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给了她这份工作。

这个孩子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她的幸运来自她“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在为孩子的礼貌问题发愁,让我们一同来看一则案例。

二、案例(5分钟)

教师口述案例,家长边听边思考: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行为吗?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其实,案例当中小伟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由众多的因素综合产生的,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孩子产生了这种行为呢?

1、家长教育失误(p84)

(关注物质需求、忽视精神需要;关注文化学习,忽视品德修养)

2、家庭环境影响(p84)(溺爱、缺少教育)

3、孩子自身的原因(p85)

(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盲从性、家长的榜样示范性错误)

四、了解孩子(5分钟)

测试一下:您的孩子是否讲文明、懂礼貌?

统计汇总:5分以下的(含5分);6—8分的;9—10分的。各阶段的家长讲一讲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

五、专家建议(10分钟)

1、要为孩子树立榜样(p87)

孩子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开始了对家长的全方位模仿,他的模仿能力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升。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自己不做“坏榜样”,给孩子一个正面回应。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在这里我就不多做说明了。

2、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p87)在我们教材中给我们列举了两种方法(1)在家中利用情景对孩子进行教育(2)给孩子讲故事

当孩子产生了没有礼貌的不良行为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要训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育:

(1)温和惩罚法(不评价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我评价)

(2)自然惩罚法(以不危险为前提,让孩子在实施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遭到自然的惩罚)(3)暂时隔离法(在孩子因不良行为产生快乐时,让孩子到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时间以1分钟为原则,使其从快乐状态转为不快乐。

(4)权利剥夺法(暂时剥夺其权利对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有作用。如对于孩子嚼口香糖后乱粘的行为,剥夺其一星期吃口香糖的权利)

3、不要强迫孩子讲礼貌(p88)

4、要及时鼓励孩子的礼貌言行(p89)(赏识教育)

六、大作业(5分钟)

好习惯的养成总是需要以时间为基础,在这段时间,我们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阶段:观察 第二阶段:签订协议 第三阶段:训练个人礼仪 第四阶段:训练礼貌待客、做客 第一步:训练孩子的待客之道 第二步:训练孩子的做客之礼

七、解疑答惑,分享经验,班务交流(20分钟)

1、家长提出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2、家长介绍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3、班务沟通。

八、提出希望(5分钟)

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的倾听与参与!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协商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们团结合作,为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努力吧!

班主任电话: 任课老师电话: 班级邮箱;QQ号码

下载第五六课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五六课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五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复习姓名: 1)读课文,理解其意境; 2)背写:古诗《峨眉山月歌》、“语文乐园(五)”中的“写一写,背一背”;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é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夜发清......

    第五单元复习

    生活的启示 ——六语下第五单元复习 课时目标: 1、复习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背诵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整体复习回顾......

    第五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复习 生字 扭niǚ捏厨chú房刺猬wèi逃窜cuàn胯kuà下潮汛xùn圈套tào畜chù生挽wǎn联囫hú囮lún吞枣zǎo搞gǎo乱 恍huǎng然大悟 饱经风霜shuāng慈祥xiáng......

    六课复习题

    1、在我国,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是强国之路,是立国之本 3 、 是国家......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渴望春天第五、六课

    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 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16、黄山奇松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和对祖国......

    第五单元复习要点范文大全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17古诗两首一、听写:包含窗户火炉岭南山岭鸣蝉绝对银色香烟漂泊流动柳树东吴二、熟读:香炉紫烟庐山瀑布怀疑银河流水......

    第五单元复习卷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