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播中心工作总结
广播中心工作总结
自2012年9月1日宽城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出以来,在台领导的正确领导下, 广播中心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2个月来,广播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了敏感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制度管理,真正体现了安全性和规范性,各项宣传任务完成得较出色。截止到11月1日,广播中心共播发《宽城新闻》41期178条,《快乐驿站》60期。
(一)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宣传报道。我中心充分发挥广播舆论功能,密切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阶段的中心任务,积极宣传报道好相关情况。一是认真做好常规宣传报道,保证了《宽城新闻》每天播出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而且每天播出的基本上都是当天新闻;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精心制作各个栏目,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征兵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等,通过一系列的广泛宣传报道,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着力抓好节目的创新创优工作。在做好《宽城新闻》常规宣传的同时,我中心认真办好《快乐驿站》栏目,精心挑选一些经典的相声、小品等节目对外广播,受到了听众的好评。
下步工作打算
2个月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明年的节目改版等任务还很重,因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敏感性、主动性,确保安全性、规范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做好明年节目改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增加自办栏目的数量和时长,制定新的节目单,使自办栏目的播出更加合理;三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教育;四是制定考核奖励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五是继续树立广播电台形象、抓好节目质量、打造区域强势媒体,整体提升广播电台的知名度。
第二篇:广播中心概述
广播中心
广播中心:进行广播节目的制作(包括录音、编辑等)、节目播出以及将节目通过电缆、微波线路、卫星线路等手段传送到广播发射台。它的技术系统包括:播音机房、录音机房、调音台、音频工作站、外出录音(转播)车、节目控制室、总控制室、计算机局域网系统、通讯设备、电缆室、微波和卫星始发站以及供电、通信和空调等。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中心运用计算机设备接收各地通讯社和本电台派出的驻外记者站传送来的稿件,供中心发稿部门和各编辑部门实现用计算机编辑、存储、发稿、打印等,最后变成广播所需要的文字稿,是广播中心编辑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广播中心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节目无带化播出,由于采用了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和数字音频自动播出系统,广播节目的制作、编辑、存储和播出都是通过工作站完成。
01
技术系统
广播中心的技术系统有两大特性,一方面是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多样性。这是由于它的播出和接收涉及许多技术环节,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播出质量。技术环节最关键的技术是播控技术,提高对播控技术的认识,完善播控技术的维护管理水平,才能为播放好节目和音频做好准备。
播控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总控系统、分控系统、音频存储系统和直播室音视频监控系统。其中总控系统是播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总控系统的作用是接收直播室信号、卫星信号、发射塔光缆和微波信号等,将接收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的调度工作,保障播音节目可以正常播出。对于分控系统的组成,其具体包括了切换台、自动播控软件以及分控矩阵,这些通常被称为音频系统,分控系统主要是负责每个节目的播出。音频服务器拥有较高的性能及安全性,同时,可以实现对音频数据的储存、压缩和处理,因此,音频服务器是硬盘播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播室音视频监控的系统,它的作用主要是检测和维护直播室的设备电压温湿度和信号质量,保障广播电台节目的顺利播出。
近年来,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数量频率及其覆盖面面也逐渐扩大,对于传统的广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营造广播多元发展空间。
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广播的多元化,打破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将其融合成整体统一,各种媒体形式集成交互的平台,采取了新的数字导播系统,力求将热线电话、微信、微博、QQ等展现在统一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需要有1个总控机房、多个直播机房和备播出机房组成,才能实现系统全面数字化,实现音频频率、量化精度、传输格式、记录格式与同步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其中通过多个直播机房调音数字信号处理,将主机与总控机房组合成主用矩阵和备用矩阵,能够直接切换单元设备、总控机房对讲模块、控制PC机等,共同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形成星形的拓扑结构。
播控系统基于网络平台的原理图
02
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建设原则
根据广电总局的安全要求,所建立的播控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性原则,才能应对设备故障问题,将损失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根据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音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技术更新的要求,对于播控系统进行经济、先进性进行考察分析,才能建立系统简化、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设备系统。当然在进行系统建设时,要重点考虑资源的共享,系统的扩展性等,竭力保证网络平台上播控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原则。
在系统软硬件设施上设计要符合国际、国家各项技术标准,统一采用标准的接口,便于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利于系统的进一步维护、扩展、升级,保证整个网络的成熟稳定。
0
3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为广播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革命性的变革,有利的实现了信号调用、资源共享、监控、调度切换等功能,为广播中心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
第三篇:广播中心2012三心四德建设工作总结
广播中心2012年“三心四德”工程建设
工作总结
为促进全县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进一步弘扬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广播中心积极参与“三心四德”工程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保障
今年,平阳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组织实施以孝心、爱心、责任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三心四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探索建立全面诚信体系平台,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努力打造“仁义平阳”。“三心四德”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播中心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把“三心四德”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底综合目标考核,确保整个活动不走过场。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好任务落实。为切实抓好落实好宣传“三心四德”工程,广播中心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策划协调工作。
二是把握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中心根据“三心四德”工程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广播的特点和优势,及时在新闻栏目中开设1
“三心四德,打造仁义平阳”、“关爱新平阳人”、“最美新闻人物”等专题专栏,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尤其是广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凸显人文关怀,实施精品工程。
1、由王艳、胡佩青创作的广播社交专题节目《回家》获2011浙江省广播电视优秀作品社交节目类三等奖,作品讲述了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首金得主江建的寻亲故事,真实感人,充满了人性的光芒,也切实体现了“三心四德”的内在意义。
2、每天17:00-18:00的广播青少节目《快乐风向标》充分利用声音符号,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推出《三心四德小课堂》《爱心、孝心故事会》等专栏,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节目中还设有青少年心理健康专栏,邀请心理咨询师吴克燕为青少年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吴老师从青少年的角度出发,通过简洁亲切的讲解,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内心情感、人际关系和升学、就业前途等敏感问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与调适方法。
3、以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为内容,制作大量公益宣传片花,通过人民台和对农频道两个频道进行三心四德宣传。如感恩父母、关爱留守儿童、关注残障人士;以“植绿护绿爱绿 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宣传植树造林活动;大力宣传“告别不文明言行”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农村居民自觉驱除不健康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清明节期间,引导群众文明祭扫,传统节日不忘树文明新风;结合“世界环境日”,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活动,形成学习、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外向宣传活动:
广播人秉承一贯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深入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积极践行“三心四德”。
今年上半年,广播中心定期推出了以“温暖”为主题的下基层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已经开展了“乡村小舞台—走进腾蛟”、“关爱农村妇女、穿上最美婚纱—走进南雁”、“您是我最美的爸爸妈妈 温暖乡村行”免费婚纱摄影等活动,今年6月,温暖乡村行走进万全镇冯宅村,举办了一台“三心四德”主题晚会,节目精彩生动,凸显了冯宅村的人文特色和孝文化,使“三心四德”更深入人心
今年4月,中心组织全体党员捐款5000多元,购买了学习文具,及时将现金和学习用品送到了维新中心校59名留守儿童手中,并为他们安排一场生动的课间活动,真正地将温暖送到了最需要关爱的基层群众身边。
总的来看,广播中心“三心四德”工程建设宣传活动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下一步中心将继续深入开展工作,为打造仁义平阳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2012-7-26
第四篇:试论广播中心行政管理
试论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作者:黄勇 发布时间: 2006-1-10 11:13:0
3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和管理广播电视媒体,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始终是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过去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对于确保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宏观体制环境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广播电视领域的深刻影响,高科技在广播电视系统的应用及其对广播电视生产力的极大推动作用,使得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日益凸现出它的不适应性,而这种不适应性逐渐成为广播电视继续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如何继承和保留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合理、适应的部分,改革其不适应的部分,并建立起现代新型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本文试图对这一课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分析
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完善于20世纪80年代,即从1983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37号文件精神以后,逐步形成“四级办、四级管”的基本格局。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对广播电视现行管理体制作了某些调整和改革,包括建立广电集团和实行管办分开,但全国广播电视整体管理体制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体制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三位一体,全面负责。广电总局和地方各级广电行政部门(除已实行管办分开的以外,下同),既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又是宣传机关和广电事业经办主体,集管理、宣传、事业建设三种职能于一身,对三个方面的工作全面负责。
(二)管办结合,既管又办。各级广电行政部门既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主体,承担“办”的职能,又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监管者,承担“管”的职能。对本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直接主办、主管,对下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实行行业管理。
(三)四级办,四级管。现行广电行政管理体制与现行国家政权架构相对应,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和四级广电行政部门管理广电事业的体制。
(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地方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受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广电行政部门双重领导,以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为主。具体规定为:广电宣传工作受当地党委领导和上级广电行政部门指导;广电事业建设受当地
政府和上级广电行政部门双重领导,以当地政府领导为主。
这种体制,是过去几十年来逐步形成的,并得到党和国家的确认。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中发[1983]37号),批准了实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确立了四级办台、四级管理的新体制。1997年国务院令颁布施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授予广电行政部门设立和管理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职责和权限,确立了现行广电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地位。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1998]92号),确认国家广电总局为国务院主管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直属机构,赋予指导宣传工作、规划事业发展、审批播出机构、监管视听节目、管理科技外事、领导中央三台等八项主要职责。上述文件和法规,从根本上确立和规定了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合法地位。
从多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种体制具有相当的优势。其一,有利于把握舆论导向。尤其是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可以形成四级联动、全国联播的格局,达到最为广泛的传播效果,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其二,有利于确保安全播出。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可以对各级广电技术运行系统实行统一调度指挥,防范各种敌对势力的攻击和破坏,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其三,有利于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现行体制有利于调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电部门兴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保障对广电的各种投入,不断扩大广播电视在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使党和国家的声音能够传入千家万户。其四,有利于内部资源整合。广电行政部门作为本级广电的领导机构,可以对所辖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和利用,防止内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不断增强自己的整体实力。这种情况表明,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具有合理、适用、有利的一面。任何否定这种积极作用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在广播电视谋求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确有不适应的一面。这种不适应性集中表现在:其一,三位一体,导致责任主体不清,管理与被管理关系错位,出了问题难以追究责任。其二,管办不分,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出台的政策措施往往保护本级利益,损害下级利益,使得行政管理缺乏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其三,条块分割,利益主体过多,区域壁垒严重,阻碍网络等广电系统资源的整合,加剧了层级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其四,政事不分,事企混营,导致市场主体缺失,运营实体不能拥有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主权,产业功能发育不良。所有这些,严重阻碍和制约着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产业的发展。保留现行体制合理、适用的部分,革除现行体制不合理、不适应的部分,这既是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设想和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被提到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中央领导在研究和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期间,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要点:
(1)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2)紧紧围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个根本目的,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特点规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和宏观控制力与微观活力的关系,切实抓好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四个环节。
(3)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
(4)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快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活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中央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原则,是推进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指南。从宏观来讲,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设想是:依照中央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部署,把握市场经济发展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改革途径和举措,适时地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逐步构建比较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营体系、政府监管体系和中介社会服务体系,为增强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共同发展、实现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产品的需求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实现上述目标,应从若干方面深化改革,寻求重点突破。基本思路如下:
(一)理顺党政事企关系。就是要理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企业四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是同级党委的职能部门,代表党委对辖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实行领导。这种领导应是政治领导,而不是对广
播电视宣传业务的直接操办和管理。所谓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制定和发布宣传工作方针政策;部署和指导重大宣传活动;把握宣传和舆论导向;掌管广电媒体重要干部的任免。中央和地方广电行政部门,是同级政府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受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履行政府的依法行政职能,对辖区的广播电视业进行归口管理。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总台、事业性质广电集团,是组织实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事业法人单位,宣传上应接受同级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和指导,按照党委宣传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宣传工作;行政上应接受同级广电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管理,搞好事业建设、安全播出和公共服务。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企业单位,是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实体,应对出资人负责,同时接受广电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致力于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开发。其国有资产应由各级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监管。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理顺四者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能,才能减少乃至消除体制上的矛盾和摩擦,确保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确保事业产业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二)逐步实行“三个分开”。即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领导干部分开,机构分开,财务分开,领导关系和隶属关系暂不变动;第二步,改变行政上隶属关系,实行政企、政事和管办的完全分开。具体就是: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与播出实体、市场主体彻底分开,依法实施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播出实体和市场主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主运营,发展事业和产业;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政策法规指导下为行业提供社会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自主运营的新体制。
(三)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按照三个分开的原则,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回归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将属于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的职能移交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从“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向“主管广播电视行业的部门”转变,从管系统向管行业转变,并且强化“管”的职能,改善“管”的手段。与此相适应,应当调整广电行政部门内设职能机构,科学设定管理职责,切实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四)构建四大体系。基本任务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包括确定公共服务主体和公共服务内容,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建立市场运营体系,包括塑造和发展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数字新业务,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建立政府监管体系,包括确定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转变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立中介社会服务体系,包括理顺现有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培育符合广播电视业发展需要的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增强行业自律能力,实现行业各方利益的合理化、合法化。
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上述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趋向将是:
(1)媒体的分类管理。根据意识形态相关性和产业相关性的程度,将相关频率频道分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运营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2)核心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行政与市场两种配置方式,并建立核心资源经营许可制度。
(3)产业主体的多元化。产业经营将打破独家垄断格局,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广电产业的新格局。
(4)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实行政资分离,完善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将经营性广电资产塑造成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5)公共服务的多元互动。将竞争机制引入广电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公共服务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建立新的广电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6)建立现代监管制度。将由政府行政部门的直接监管逐步向独立、专业化的监管方向发展,从单一行政控制向现代法制监管方向发展,逐步确立政府行政部门、监管机构、运营实体三者的相互制衡关系。
三、推进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把握的指导原则
现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表明,它与其他意识形态部门和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既有相同相似的一面,更有独到特殊的一面。比如,它与新华社相比,同属新闻宣传单位,但它具有新华社不具有的系统和行业管理指导职能;它与文化部、新闻出版署相比,同属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但它具有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不具有的庞大技术支撑系统以及安全播出调度指挥职能;它与信息产业部相比,同样各自管理着全国性的广电网络和通信网络,但它与信息产业部对网络管理的方式不同,必须对所有传输的节目信息内容负责。总之,广电部门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属性,宣传、管理、事业建设职能,构成了一个相当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体制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涉及党对意识形态、对新闻媒体、对影视文化的领导、执政和管理方式的改革。这一切决定了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对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持特别慎重的态度。我认为,应当把握以下若干指导原则:
(一)坚持以中央精神为指导。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个中心任务,创新体制、转换机制,转变管理方式,强化依法行政,确保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快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和意识形态特点,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
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要充分考虑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不搞一刀切。
(三)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任何重大改革举措都应经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的程序,防止因主观主义的决策而导致重大失误或体制上的混乱。特别是涉及全国性的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更应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力求实事求是、科学可行。
(四)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切忌急躁冒进。体制内部机制、制度和改革方法、步骤,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体现自己的特点,但体制性质、基本架构和主要职能,应当统一、规范,不能搞成五花八门。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同劳动、人事、财政、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和政策相衔接,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吻合,以利于巩固和完善新体制,有效地进行运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自上而下、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行,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好改革时机,实行分类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综上所述,积极推进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是广播电视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电视业谋求自身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否抓住机遇,推进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业和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事关广播电视业在未来现代化国家的地位、作用和前途。深化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可以从理顺党政事企关系、实行“三个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四大体系等方面寻求重点突破。广播电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当把握好指导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院长、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第五篇:数字广播中心机房设计
数字广播中心机房设计
来 源: DJ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使数字化广播技术日趋成熟。数字音频设备正在逐步取代模拟音频设备,数字音频技术改变了电台传统的节目制作、存储和播出模式。在数字化广播中心的整体设计中,直播机房播出设备的合理性、兼容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节目播出质量。
一、数字化直播机房的设计思想和要求
数字化直播机房的设计思想是从方便使用的角度合理设计机房设备及布局,让工作人员能够轻松自如地操作各种播出设备,且方便设备维护。对数字播出系统设备的要求是:配置合理、功能齐全、操作简捷,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数字调音台的数字/模拟音频输入/输出通道配备得当、性能可靠、逻辑控制接口的功能完备,备份输出应急切换简捷可靠。数字设备应尽量选择带有AES/EBU接口的设备。数字音频网络必须有统一确定的标准电平——满刻度电平(FSD)。必须用一个标准的信号源对来自不同音源的音频信号进行同步。另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内部联络功能、多种确保安全优质播出的防范措施。
二、直播机房的组成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数字化直播机房由调音台及外围音频设备组成直播系统、热线电话系统、节目随录及监听报警系统和对讲系统。
1、调音台及外围音频设备的直播系统(见附图1):
每个直播室主要配备一部StuderOn-Air2000数字调音台(其内部包含应急播出备份模拟调音台)、2只EVRE27N/D主持人话筒、1只PZM-30D介面电容嘉宾话筒、2台TASCAM122MKⅢ卡座、2台TASCAMCD-450激光放音机、1台TASCAMDA-40数字录音机、1台TASCAMMD-801RMKⅡ光盘录音机和2套英夫美迪AIR2000音频工作站。
直播室系统图[fenye]
(1)数字调音台:
StuderOn-Air2000型数字调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既能作输入模块,也可以设定为输出模块(一般选用内部默认设定状态);采用计算机的触摸屏技术,在设定各模块功能、调整各模块的状态和音频指标参数时,只需通过触摸屏操作,省去了许多的机械式的旋钮电位器及按钮开关。满刻度电平(FSD)指示的0dBFS相当于模拟电平的+15dB,每个模块还具有一个可选择控制方式的遥控接口,以实现对不同外设的遥控功能。另外,该调音台还具有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对于不同主持人设定的参数进行存储、加密、调用,便于提高播音质量。由上一级向下一级授权操作功能,可以避免误操作而造成的播出事故。(2)数字延时器:
BD-500立体声数字延时器具有最大8秒的延时时间,用来消除在热线电话通话中不适合播出的内容,保证节目的安全播出。该延时器具有模拟或数字两种信号延时模式。启动后通过近120秒的时间,将正在播出的节目信号逐渐拉伸延时到最大(一般设定为8秒),在这一过程中,收听效果感觉无误差—信号完整。
(3)数字音频工作站
每个直播室配置主、备两套播出工作站,主站采用网络播出,备站采用本地播出,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服务器、录制站、节目管理站等。播出站具有自动播出功能。
2、热线电话切换系统
直播机房热线电话切换系统由TH3数字电话耦合器及两台GENTNER热线电话控制盒组成。有5条电话外线与直播室的热线控制盒相连,该热线控制盒的混合信号接口与数字电话耦合器线路接口相衔接、连接接口与导播室的热线控制盒的连接接口相连。当使用热线电话时导播室的热线控制盒负责接听、保持,直播室的热线控制盒负责将热线电话语音信号通过数字电话耦合器切入数字调音台。
3、节目随录及监听报警系统
节目随录系统是由导播室里的随录数字音频工作站和随录卡座组成。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将随录好的节目发送到服务器中,当需要重播时,只要在播出工作站调出服务器中的节目内容即可。随录卡座是为节目保留等需要所准备的。
在直播室和导播室各配备了一套监听设备。在导播室安装了停播报警器,它可以提供信号指示灯及停播提示音两种警示功能。
4、对讲系统
对讲系统采用的是MATRIXPLUS对讲设备,通过安装在总控制室的MATRIX PLUS对讲设备主机,可以实现总控室、各导播室、录制室之间的相互联络。另一个是直播室与导播室之间的联络,这里采用的是对讲电话。
三、完善调音台对外围设备的遥控功能
将STUDERON-AIR2000数字调音台各输入模块的控制方式设置在“PFL/ONFADER”状态,当单独按下“PFL”键或按下“ON”键并推起音量控制器时在其对应模块遥控端口的1/5脚(A路/B路)和9脚之间为短路状态,反之为开路状态,由于周边设备控制方式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增加了不同的控制电路对其分别控制。
1.TASCAM122MKⅢ录音机的控制原理
TASCAM122MKⅢ录音机的遥控接口的“FADER START”为低电平时启动放音,当调音台该路模块的音量控制器推起“ON”灯亮或“PFL”(预听)键单独按下时,9针D型遥控端口1/5脚和9脚之间的K闭合,通过卡座遥控接口启动卡座放音。当拉下音量控制器时,K断开则卡座停止放音。
2、TASCAMCD-450激光唱机的控制原理
TASCAMCD-450激光唱机的遥控方法是在CD-450暂停状态下“FADERSTART”为高电平时启动放音,调音台该路模块的遥控接口与CD-450的遥控接口之间需加控制转换电路(如图1)。
当调音台该路模块的音量控制器推起“ON”灯亮或“PFL”键单独按下时,9针D型遥控端口的K闭合,控制转换电路输出为高电平,CD-450放音。当拉下音量控制器时K断开,控制转换电路输出低电平,CD-450暂停放音。
3.TASCAMDA-40数字录音机的控制原理
ASCAMDA-40数字录音机的遥控接口无“FADERSTART”控制端,只有并行控制接口,放音与停止控制是负脉冲触发有效。调音台该路模块的控制接口与DA-40的并行控制接口之间需加控制转换电路(如图2),该电路采用CC4098双单稳态触发器将一个开关状态转换成两个脉冲信号,以实现对DA-40的放音和停止放音。
图2[fenye]
4、MD-801MKⅡ光盘录音机的控制原理
MD-801MKⅡ光盘录音机控制方法是MD-801在暂停状态下“FADERSTART”为低电平启动放音,控制原理与TASCAM122MKⅢ录音机控制原理相同。
5、BD-500立体声数字延时器的控制原理
为了使热线节目播出时能安全可靠的使用延时器。根据BD-500延时器的控制原理,在热线电话模块的遥控接口与BD-500延时器的内部控制电路之间加装一个控制转换电路(如图3),该电路采用CC4098双单稳态触发器和一个继电器组成,将一个开关信号转换成3个脉冲信号通过有次序的控制延时器的BYPASS(旁通)键触点和REBUILD(拉伸延时)键触点,实现调音台热线电话模块的音量控制器遥控启动或旁通BD-500延时器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遥控系统的改进实现了调音台对外围设备的遥控启动,经过一段实践表明,操作简便、可靠,系统运行稳定。
四、直播机房设备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1、数字设备之间的连接:
由于数字系统对布线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布线过程中尽量使传输不同信号的线分类铺设。防止由于线间分布参数带来的交互干扰。
要注意阻抗是否匹配,否则会影响信号传输质量。数字接口的标准应统一。前后相连的设备的输入、输出应为同名端相连,不能交叉。平衡与不平衡相连应加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