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02:1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

2011年07月07日07:29来源:金融时报作者:葛华勇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华诞。经过90年的奋斗与发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作为执政于中国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长期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将要长期面临和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战略课题。在此,本人结合当前形势变化,就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深刻认识党执政地位的历史与现实必然性

(一)从历史中看待和把握党执政地位的必然性,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给予中国人民深刻的启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完成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急需新的革命阶级的兴起,急需新的革命理论的指引和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铸造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夺取革命斗争胜利的三件法宝;规划了“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等等,从而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历史业已表明:中国近现代史上,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摆脱了外来压迫,获得了民族彻底解放和独立,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唯有中国共产

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二)从现实中看待和把握党执政地位的必然性,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实践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3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比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等。这些都是党的基本纲领、政治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证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

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正确区分和处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能够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通过党对国家机关、经济组织、人民团体实行正确而有效的领导,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同心同德地为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客观分析当前党在执政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党提出新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任

务艰巨;地区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平衡经济发展问题突出;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将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价值取向逐步多元化,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这些都要求我们党增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

(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对党提出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仍然很不太平,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将战略指导思想从崇尚武力的“政权更迭”调整为“巧实力”的软硬兼施,将战略手段方式从“单边主义”调整为“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企图重温单极独霸的旧梦。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与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并存。由于全球化进程实际上由发达国家主导,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频繁使用包括绿色标准、技术标准等在内的各种非关税保护措施,并将贸易问题和政治问题挂钩,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三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安全、人才、战略资源等方面的矛盾和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无论是合作还是斗争,在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更加复杂多变。四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长期存在,有时甚至非常尖锐。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增强科学判断形势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

(三)党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党面临新考验

经过90年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状况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首先,党员的数量和结构显著变化:全国党员人数已达到8000多万,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超过5%;党员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其次,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的新老交替,一大批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干部逐步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与此同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比如,在新经济(310358,基金吧)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如何解决随着择业的自由化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等等。此外,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一些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三、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路径选择

(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实践无数次证明,密切联系群众不仅符合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优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也是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最为丰厚的土壤和最为坚实的基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积极探索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切实搞好党群关系;要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在办实事、解难事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表达渠道和诉求机制,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愿望出发,倾听群众呼声建议,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正确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要求;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培育群众政治参与意识,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

(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党的内部组织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优化党的内部组织,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举措。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拓宽视野选拔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着力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鼓励党的基层组织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实际,创新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要抓紧培养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需要、得到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选好领路人;要以提高党员党性素质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形成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提高党的决策水平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切实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决策水平,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前提。要改革和完善党的决策机制,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加强纪委和巡视监督力度,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使监督制度经常化、制度化、固定化;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要合理确定党务公开的内容,健全党务公开的程序,创新和丰富党务公开的形式,使党员能够及时、便捷地了解应该知道的党内信息。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领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引领,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手段。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通过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让党员、干部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筑牢思想防线;要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同腐败作斗争,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必须在很好地发扬传统优良作风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在新的实践中形成新的优良作风。要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

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要以坚强的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要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着力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进一步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第二篇: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5到7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提高9到23元。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排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加固河流堤岸,搞好清淤疏浚,消除水库隐患,扩大防洪库容。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这件大事。

第三篇: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2005年,全省农业初步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合理化、商品品牌化、经营一体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56.6:27.4:16.0调整到43.0:36.7:20.3。到2010年,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林牧业基地。

1.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要重视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立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四大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抓好旱作农业示范县建设。加快种子、植保、沃土、优质、节水等技术体系的创新和提高,完善全省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加强农业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和动植物保护等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广、普及农业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高度重视农业市场信息网络和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全省择优择强培育建设10大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推广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开展农业标准化及推广工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项服务。

2.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供给能力。要把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的实施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稳定和保护基本农田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保证全省粮食的有效供给、合理储备。

3.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基础上,把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调整到3500万亩(加上复种共410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800万吨左右;粮经饲种植结构由2000年68.9∶26.2∶4.9调整到66.6∶27.7∶5.7;农产品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到30%,其中优质粮的种植面积达到35%左右。在区域布局上,河西地区要充分发挥灌溉农业的优势,重点发展优质商品粮、酒用原料、优质蔬菜、优质牧草、对外制种及沙产业;中东部地区要加快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加工型马铃薯、花卉、蔬菜、优质林果;南部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恢复植被,加快发展药材、油橄榄等特色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生产。

4.大力发展草产业,积极发展畜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特殊优势,把畜牧业发展成我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草场改良、人工种草、优化畜群品种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转变养殖方式,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禽业,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到2005年,全省草地保留面积达到3800万亩左右,年加工草产品30万吨;牛羊猪存栏达到2700万头(只)左右,肉类总产量达到78万吨,畜产品商品率达到68%以上。同时,要继续抓好牧区示范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草地资源。下大力气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

5.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要选好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尽快培育一批包括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在内的上规模、上档次、能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紧紧围绕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促进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转化增值,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要立足于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和规模生产,大力开发新产品,培育和发展优质名牌产品。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提高我省农副产品的加工水平。要推动乡镇企业积极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要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鼓励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四篇:关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考

关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考

邓伟

增强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本文拟就对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作一简要分析,并谈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深刻思考。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内涵

所谓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是政治学的概念。具体说“合法性”是指民众对于现存政治秩序和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用中国古代的治政格言讲,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人民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一个党提高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所谓认同,也就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在现代社会,构成这种认同感有三大因素。首先是理念,执政党必须提出反映时代要求、代表人民利益、体现人民心声的思想理论来引导人民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的新理念;其次是程序,执政活动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正当的程序才能产生合法效力,规范的政治过程才能产生公众接受的结果,执政党严格遵循既定程序施政,是执政活动获得公信力的前提,也是获得长期社会支持和群众拥护的重要条件;再次是政绩。包括经济发展,人民获得实惠,实现社会公正,综合国力提升等等。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极大地增强了人民

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的认同感。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建国之初,我们的合法性是革命的合法性。中国人民当时是用行动投票。老百姓支持共产党夺取政权,夺取政权以后,自然也支持拥护共产党用权执政。建党80多年历史,充分说明我们党经得起长期执政的考验,法宝就是得“民心”。无论环境和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党始终心系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比改革开放之前疏远多了,人民

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批评和意见多了,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共产党执政靠什么?从执政的基本规律看执政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民利益,人民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护和支持执政党,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和执政成效的满意程度。怎样才能让人民满意?人民的力量才是保证党取得执政资格的根基,也是保证党执政地位的根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来自人民,也只有在为人民掌权和使用权力、以权力谋取和维

护人民利益的时候,人民才会满意,也才会拥护党。

(一)汲取教训,面对现实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也是一个十分注意吸取教训的党。郭沫若同志在抗战时期所论述的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失败的教训,对毛泽东乃至中

国共产党都有很深的启发。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认真研究李自成失败的教训,指出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血的教训,活生生地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1949年3月23日,夺取全国胜利之前夜,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发时,又提起李自成的教训。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他预见到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会增大,及时向全党同志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为即将到来的执政考验提供了思想准备。以后,党的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都反复强调“两个务必”,防止出现骄傲情绪和脱离群众的危险。

执政也如“赶考”,考官就是人民。共产党人进京执政,是在新条件下接受人民的考试,考试合不合格,由人民来评判。今天,考试还在继续。我们党没有被胜利所陶醉,而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继续奋斗的新起点,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争向人民交上一份新的、更出色的答卷。“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的定律。闹革命、打江山,离不开老百姓支持;坐江山、掌政权,更需要老百姓拥护。代表人民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更广泛地赢得民心,换取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以巩固执政基础?这是今

天值得我们党深深思考的问题。

(二)牢记宗旨,诚心为民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价值体现,也是我党一贯的立场。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它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先进性、科学性,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态度、群众观点和政治目的。其主要观点是共产党要诚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得实惠。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退缩;在人

民困难的时候,努力去解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党能得到人民拥护与信任、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之源。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党的领袖曾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过同一个意思:即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概括为一句话“为人民服务”,强调“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反复告诫,党的各项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终考虑“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江泽民说“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联系群众”;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指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核心要求,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在实际行动中的集中体现。建党80多年来,无论是在艰苦卓越的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我们广大党员努力实践着这一宗旨,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党的辉煌的奋斗史,在历史的征程中始终坚持“真心为民”,铸炼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磊落党魂。翻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英雄史册:方志敏、王若飞、江竹筠、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他们的英名流芳百世!他们的事

迹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正是因为我们党有这样一大批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党才能历经磨难而强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时巍然屹立并欣欣向荣,不断前进。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要求和特征,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利益观至关重要。

三、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一)从执政能力看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执政能力概念,反映了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过程中指导思想的转变。过去共产党是领导党;现在是执政党,强调执政能力。领导权是一面旗帜、一种纲领,可以自己去争取,通过口号、路线、方针、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力、动员力和号召力,以及老百姓的追随效应来实现。领导权不是公共权力,所以不需要授权。它是一种精神权力,是做出来的。而执政权是公共权力,是需要授权的。革命党追求的是领导权,行使的也是领导权,用影响力和动员力唤起全民族的追随,靠得民心得天下。而执政党首先要合法地获得执政权,然后合法地行使执政权。

强调执政能力,首先是要合法获得政权的能力,是符合宪政体制的合法政权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代表和整合民意的能力。其次是依法执政的能力。过去是革命党,是打破各种规矩的;现在是执政党,自己建立的规矩自己就必须率先遵守。三是意识形态创新能力。在向现代化转型中,既保持传统的连续性,又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可以说,强调执政能力本身,就是意识形态创新能力的一个体现。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意识形态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巩固执政地位,必须做到执政为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进程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真正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今天看来,为人民服务所蕴涵的是我们党如何长期“执好政,掌好权”,要保证执政的基础不流失,其执政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民众的基础上的。执政的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是她的宗旨。作为政府,就要为民办实事,把为人民服务具体的落实在工作中和解决人民的困难中。作为普通党员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事。党的执政能力不在于提出多少“新概念”,而在于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重大难题。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是在人民最关心的事情上做出成就。人民最关心的事有两件,第一是官员腐败,第二是贫富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前者导致官民矛盾,后者导致贫富矛盾。所以,提高执政能力应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个是治理腐败,一个是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变乡村中国为城市中国。处理好这两个社会矛盾,是检验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共产党要领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分散的独立小农成建制地带离耕地,带离行业性失业。把基本上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组织起来,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带领他们共同致富,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变乡村中国为城市中国,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对共产党的期望。只有这样也才能赢得民心。执政5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从人民的评判中发现不足纠正缺点,从人民的信任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只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得民心、顺民意、合民情,我们就能应对未来的各种考试,确保考试不仅合格,而且成绩越来越好。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立党为人民大众。我们党为人民执政,也靠人民执政。今天,我们党要完成人民赋予的艰巨任务,如果在思想上抛弃了“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行动上背离了“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漠视人民利益,必定失去民心,最终必然被人民所抛弃,也必然导致党执政合法性危机,这已经为历史和现实所充分证明。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要真正得以实现,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必须坚持党的宗旨。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为民、亲民、利民”,把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确保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巩固执政基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支持和认同,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也才能真正

得以巩固,人民也才真正拥护和满意。

避免历史上小胜即骄、大胜必败的怪圈,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的周期,需要政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这是关系政党、政权兴衰成败的铁律,也

是政党、政权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前提。

第五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我乡经济发展

同志们:

这次全乡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我乡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下面我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分析当前农村形势,努力保持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2004年,我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局农村经济发展,我乡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工作势头:一是全乡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中央一免两补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全乡全部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三项资金共81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48元,广大农民精神振奋,出现了争包耕地,学习科技、购买农具,增加投入的热潮;二是沙棘产业不断壮大。我乡积极响应上级“沙棘立县”的号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好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本着“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农业开发”的原则,向重点村,重点户的倾斜,大力推广连片种植,2004年主要在泉山村和双山村推广种植大果沙棘,2003年起截止目前全乡种植沙棘3300亩,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沙棘立县奠定了基础;三是全力扶持和培育牧业经济,实现了牧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提出的“主辅换位”的经济发展战略,依据资源优势,构筑牧业经济“半壁江山”的发展态势,2002年这前,全乡牧业萧条,几年来,乡里采取了一系优惠政策及措施,积极向上争取牧业发展资金,2004年县信用联社对我乡给予了大力扶持,全乡发放牧业贷款250万元,现在全乡共有山绵羊11262只,黄牛3079头,养羊专业户35户,2004年全乡牧业增加值274.5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19.7%;四是做大马铃薯产业。提高马铃薯产品附加值,2004年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12000亩,每公顷产马铃薯50000斤,每公顷可收入都在 1

5000元以上,对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更新,引进了克新12,克新14等几个品种,马铃薯已经成为我乡的立乡产业;五劳动力转移出现新突破。通过媒体宣传及政府提供信息,2004年全乡向外输出劳务达475人,建立劳动力资源库,通过一年来的在外工作,共创收185万元;六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快。坚持推行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推广了深松整地技术,加大良种化工程实施力度,种植业优质品种率达95%,推广了秸秆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17600亩,畜禽改良引进繁育推广速度加快,推广应用了黄牛冻配技术,冻配改良黄牛80头;七,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完成了乡镇机构,乡村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社会救助工作扎实开展,解决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尽管去年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我们在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弱,农业投入能力低,中低产田面积大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不强,财力不足,压力很大,任务艰巨。其次增加农民收入的因素不稳定,表现在农民种粮效益低,农民增收渠道有限,不能建立长效机制,农业新技术难推广,推广慢,农业科技含量难以提高,虽然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资金的给予大力支持,但生产资料价格仍在逐年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农民增收,第三,社会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切部门全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社会多部门的关注与支持,为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形势,克服困难努力把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做好。

二、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今年,我乡总的工作要求是,落实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精神,努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围绕着农民增收,搞好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实施农为平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

健康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优化种植结构,努力提高种植面积效益

今年,我乡种植业发展把重点放在适应市场优化结构,增加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上,一是大豆种植。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发展高油大豆,突出主栽品种。确保高油大豆面积占大豆总播面积的40%,同时大力推广亚麻平衡施肥和大豆行间覆膜等生产技术,提高大豆单产,二是发展特色种植。搞好马铃薯种植,采取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位产量。重点在椅山村,清泉村,利用椅山村淀粉厂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定单农业,在全乡大力宣传,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更新马铃薯品种,今年力争种植马铃薯15000亩。另外,岩峰利用好县亚麻厂的优惠政策,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力争种植亚麻突破8000亩。

第二、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推进沙棘产业。进一步研究沙棘种植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大做强沙棘产业,按照速度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果园管理模式,进一步调动农民经营沙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搞好科技培训,乡林业站积极与县林业造林总站协调,聘请沙棘专业技术人员到我乡指导沙棘种植,使沙棘管理做到抚育、浇水、施肥、修枝规程化,尽快提高结实率,增加经济效益,另外还要抓好其他林产经济,积极引导鼓励发展地栽木耳,大力推广地栽木耳技术,2005年全乡计划生产50万袋,力争创产值50万元。

第三、深入实施“主辅换位”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养殖业。在畜牧业发展上我乡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养殖总量上实现新突破增加资金投入规模,大量购入畜禽,利用高新繁殖技术,提高产仔率和成活率,增加畜禽总量,今年黄牛和山绵羊存栏都要比去年增长30%以上;二是在标准化饲养上实现突破,大力推广圈舍饲养技术,培育养殖大户和示范户,进行品种改良,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乡计划培育牛羊标准化养殖大户15户,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标准化养殖示范户;三是在养殖小区实现新突破。我乡主要抓好肉鹅的饲养,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在全乡各村都有3——5户带动户,发挥养鹅协会作用;四是在饲草种植上实现突破。围绕我乡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人工种草步伐,特别抓好青贮饲料种植,改善饲草结构,今年计划种植饲草600亩,饲料玉米1000亩;五是在畜禽防疫上实现突破。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乡村畜牧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今年计划在全乡4个行政村建立村级兽医院,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和依法防疫为主,强化监督,加强动物疫病控制。

第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培养市场急需的产业工人,落实培训项目,今年计划引导性培训300人,技能培训450人,引导农民向大中城市,内地发达地区转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经纪人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对接活动,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第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加强农机化建设。按照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乡政府制定大型农机具更新规划,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搞好农机具更新,重点80至100大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加快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农民进行挖沟排水、横山截水,提高农田排涝能力。大力改善人畜饮水的防病改水工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利用项目资金,今年计划解决2个村饮水问题。三是加强土壤肥力建设。深入实施“沃土工程”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推广秸秆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保证

今年,我乡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必须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一、加大支农政策的落实。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落实全部免征农业税政策,按国家政策及时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做到不抽条,不走样,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政策,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向上争取对俄土地开发资金补贴给农民。

第二、转变职能搞好服务,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一免两补”政策的落实,我们要适应农村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必须转变职能,抓好服务,积极帮助农民解决脱贫致富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帮助农民研究致富路子。要在信息技术项目上为农民服务。

第三、积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关系的调整,对农村影响较大的土地承包问题,农村债务化解,农村矛盾等问题已显现出来,引发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各村要高度重视,有效地化解矛盾,特别解决好土地纠纷问题。创造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四、春季森防工作:

3月21日县里召开了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政府县长刘金恒同志对今年的防火提出了严厉要求;就今年我乡的防火现状,安排部署如下意见:

我们今春森防的工作目标是:严加防范,有效控制森林火警火情的发生,降低森林火灾损失,确保我乡不发生大的火灾。

防火形势:据气象部门预测火险总趋势高于常年和去年,高火险防火期在四月上旬至6月上旬,主要集中在后期,大风天多,气温偏高,另外我乡林区面积大,战线长,交通不便,林农矛盾突出。因此我们不能大意,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制。村里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积极与县促农工作队配合。有事勤商量多沟通,认真执行《省关于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群防群治的防火局面。有针对性开展防火教育,尤其对外来人员人要讲清当地的防火形势。

3、村里成立扑火队伍,发现火情及时报告,组织人扑救。

4、加强火源管理,认真执行大风天严禁用火制度,四级风以上不许用火。

5、派出所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火场,展开火因调查,对纵火者要严肃处理,做到依法治火。

6、按防火责任状的要求逐项落实,乡里三天后到村里检查。

同志们,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机遇难得,任务艰巨,我们要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开创我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城管地位和作用5篇

    新时期城管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管理(简称城管)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城管在城市工作中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新时期城管的地位和作用谈谈自己的一点......

    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论文: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民主党派的是否继续存在,处于何等地位,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民......

    社区公推直选: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实践探索

    社区公推直选: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实践探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以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等要求,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密切党......

    试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前言: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卫生事业的一个创举,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一......

    政协与党执政能力建设情况思考建议

    人民政协的建立承担了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政治结构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一致赞......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将党建成为公司发展的源动力:长期以来,企业党建是以“围绕”“融入”“服务”的角色参加企业活动,始终定位于客体状态。国有企业党建事实上......

    的思考关于政体、法治和共产党执政方式(大全5篇)

    关于政体、法治和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走进了经......

    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 秘书工作自人类政权产生后伴随领导工作而存在和发展,从我国秦汉时期以来,便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主要掌管官员向皇帝奏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