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心得体会吴楠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光荣地参加了学院党课培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堂党课,但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从中获得了很多的感受与体会。首先,通过党课学习,我又一次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又一次看到了无数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从南湖上的一叶轻舟起航,中国共产党至今已走过了九十多年的辉煌奋斗历程。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创造了无数令世人为之震撼的人间奇迹。从党史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与苦痛,光荣与伟大!我还自豪,有那么多党的好战士:李大钊、张太雷、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多少人为了新社会的理想抛家舍业,迈向荆棘丛生,危机四伏的征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新血沃中华。”还有党的诞生所体现出来“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创新创业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各种各样的精神,不断推动着党的建设,不断丰富光大着党的精神宝库。现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从党史中,从党员身上,我明白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理解了共产党员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光辉使命。其次,从《入党培训教材》中,我认真学习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组织制度、纪律和作风,同时也熟悉了入党的条件,明确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并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光产党员,尤其了解并意识到了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在这次参加的党课学习中我翻开党章总纲,首先看到的是这句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人民的富裕是共产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将他写进了党章总纲的第一句,着实让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对共产党共产主义深深的敬意。我深切希望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朝着党员发展方向靠拢。对于入党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
选择,我如同太多当代青年一样有着强烈的入党意愿就是因为我对党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我愿意为这个带给人民幸福,带给国家富强的执政党努力奋斗!所以,只有端正自身的入党动机,才能坚定争取入党的信心,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采取正确的入党行动。
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光荣的斗争道路。这八十多年中,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这期间,我们党不断的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发展党的方针政策,真正做到了从国情出发,根据本国的实际,与时俱进。正是因为如此,党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正确的选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但是我也认识到,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道路上,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将面临着可以和不可预料的种种困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因为它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才能在纷乱复杂的思潮中保持清醒,经历各种考验,战胜所有的困难。
没有追求与理想,人便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缺少了人生航标,人便会迷失方向甚至迷失自我,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更不会完全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激发出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要成为新世纪的优秀年轻人,就要向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组织靠拢。
外语系二班吴楠
第二篇:吴绍楠--党的故事 文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其创建者却是先进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后传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寻求拯救中国的理论依据,俄国革命的成功,给迷茫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进的中国知识份子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
1919年至1920年,中国有不少青年学生赴欧留学,他们边工作边学习,接触各种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很快。1920年底,陈独秀派张申府到法国,筹备建党,次年2月,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共产党组织,参加的有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人。1921年7月,国内正式建党时,法国的共产党组织未接到开会的通知。此后,他们积极活动,1922年底,成立了中共旅欧总支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汉俊的哥哥李书
城家里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汉俊、李达、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可洛夫也参加了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共产党
第三篇:111308062吴艾楠《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地理科学学院 吴艾楠 11130806
2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对人类先进思想提出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科学的论述,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由空为科学。从此这一伟大论述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伟大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了解其诞生,发展以及深远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有极大意义,培养我们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认同感。
8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8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照亮征途,指引方向——8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洞察80年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对于我们国家共产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的创建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等都对它有很高的评价,毛泽东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考茨基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史以来,就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可见《共产党宣言》对于国家领导人,更是对大众有着共产主义启蒙,和提供共产主义信仰的大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不仅在当时有重要价值。更是在今后提供着恒久的意义,为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着指导思想和哲学方面的内含。它通过对前人的各种思想的总结,加以吸收和批判,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正确性。《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二,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三,无产阶级是是实现
共产主义理想的领导力量。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五,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保证。
在黑暗的旧中国,这个光辉起点的到来,浸透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鲜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路在何方?这依然是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蒸蒸日上。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数十年间,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注意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了不断革命、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严整的科学体系。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探索出了一条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到新的阶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一切从本本出发、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
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正确应对国际国内的新问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完成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键取决于党的建设。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站在时代前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把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的先进性集中概括出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继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这样,就使我们党从根本上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
追溯“三个代表”的渊源和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又是创造性的发展;是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要求我们始终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在不断开拓进取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15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实践永无止境;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同样永无止境;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动,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对党的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不应当简单地找本本上怎么说的,而是要看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说原则,这就是根本的原则;要说标准,这就是根本的标准。
比如说,生产力的发展本身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落后了就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就工人阶级的某一部分而言,也可能由于新的生产力不断出现,原先所联系的生产力变得落后了。为了从整体上始终保持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应该随时相应地加以变动,不断地向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转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也应该有不断前进的意识。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党的生命活力是与党有无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联系在一起的。“三个代表”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处处体现出创新精神,其实质是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共产党宣言》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变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和进步人们有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但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充分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优秀的思想精髓,并充分结合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特征,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帮助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只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想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5]《人民日报》2005-9-16,第l版.[6]马克恩,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四篇:党课讲稿吴金铭
光辉的历程 伟大的时代 美好的明天
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走过91年的风雨历程。91载艰苦卓绝,91载历经辉煌。91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崛起复兴的奋斗凯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1年里,承载了决定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谱写了无比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今天,我们回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始终是走向繁荣富强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就一定能够更加幸福,我们的明天就一定更加美好。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新的道路。91年前,正是旧中国处于风雨飘摇的黑暗时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澎湃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不得不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直到两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中国一直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创造了浩如银河的璀璨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清朝康熙和乾隆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还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今天美国的地位。但是,从1840年开始,由于封建政治的落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开始落后了,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中国人民为了救中国、救民族,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抗争,但一次次又归于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最终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悲惨命运。
正在这时,1917年和1919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第一次结合。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和中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军阀和反动统治,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1年,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30年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第二个30年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第三个30年率领人民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
大道。尤其是这30年来平均9.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500年来罕见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在即将跨入建党91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已经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12名党员发展成为有着78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自信地迈向“百年大党”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总量5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航船驶到了新的历史节点。
(二)解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阿坝州的发展。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中共中央的率领下翻越夹金山,同第四方面军在小金县达维桥胜利会师,把革命的火种带到了阿坝大地。两支红军主力部队在阿坝州境内活动长达16个月,还在金川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格勒得沙中央革命政府及各级苏维埃政权),5000多藏、羌、回、汉青年参加红军北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全州13县全部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阿坝州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的地区,党中央先后在阿坝州召开了两河口、卓克基、芦花、沙窝、毛儿盖、巴西等10次政治局会议(含扩大会议、常委会议、非正式会议),这些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等关系中国革命命运的重大战略方针。红军还在阿坝州先后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从此“雪山草地”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赋予阿坝浓重的红色印记。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阿坝州全境获得解放,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7月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解放后,党的基层组织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参加了建设家乡的工作,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建设阿坝的骨干力量。
(三)党在民主改革时期的工作。1959年民主改革前,阿坝藏区处于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员、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藏区人民灾难深重、生存维艰,经济社会陷入极度贫穷落后和封闭萎缩的状态。据西藏民主改革前的调查,占人口总量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阿坝藏区同样如此。
1959年,在西方反华势力的策动下,西藏及川、甘、青藏区的反动上层发动了武装叛乱,以图谋维护旧有的反动统治,在遭到失败后**叛逃祖国出走印度,从此走上了流亡的道路。随即,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广大藏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千百年来压迫在藏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彻底砸碎。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更是藏区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广大藏族人民的迫切愿望。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和其他藏区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超过100万以上的农奴得到解放,完成了西藏及广大藏区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深刻地改变了藏族人民的命运。
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重大
历史任务。民主改革完成后,阿坝州的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阿坝一步跨千年,从封建农奴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翻身农奴当家作主,各族人民的命运从此掌握在自己手里,开启了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阿坝州同全国一起又迎来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阿坝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2010年,全州基层党组织已有4047个,党员已发展达56842名,成为带领和加快阿坝州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这一时期,也是党的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后结合阿坝州的实际,深入开展了“双同、感恩报国”教育活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受群众拥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8年,我州先后发生了阿坝县“3.16”严重打砸抢烧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在这突如其来的两场斗争中,全州各级党委快速反应、一线指挥,各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行动迅速,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体现了忠诚于党、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胜一切困难的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我们所经亲身历的这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经受住了严峻的重大考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州灾区群众没有被残酷的灾害所吓倒,刚刚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人们就擦干眼泪、奋力自救,表现出坚强的意志,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在救援队伍尚未到达的最艰难日子里,灾区群众守望相助、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自救待援,所表现出的无畏勇气、无私大爱受到了全社会的充分认可,留给了人世间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救援力量开进灾区后,我州各族群众全力以赴为救灾队伍提供支持,在绵延曲折的夹金山上,藏族群众就像当年欢迎红军一样真情奉献;在地震重灾区,灾区群众送饭送菜,用朴实的行动支撑起抗震救灾的滚滚铁流;在灾后重建中,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轻灾帮重灾、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在这场惨烈悲壮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州上下患难与共、生死与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汇聚起了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美好新家园的澎湃力量,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矗立在阿坝大地上的又一座丰碑。
二、建州以来的巨大成就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阿坝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空前的热情投身于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伟大进程中,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阿坝大地发生了从未有过的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这30多年,阿坝州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奋起直追、勇于争先,创造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更是深刻地改变了阿坝大地的面貌。
(一)基础设施从无到有。解放前的阿坝没有一寸公路,与外界往来靠的是人背马驮、羊肠小道,千回百折,路途艰险。解放后,阿坝州的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55年11月成阿公路通车,结束了阿坝地区“无一寸公路”的历史,彻底改变了旧阿坝
闭塞落后的交通状况。2003年9月,历时2年零3个月的通县油路工程胜利竣工,阿坝交通实现20年的跨越。2003年9月,九黄机场建成通航,银鹰降落雪域高原,与外界的联系近在咫尺。2009年5月,都汶高速公路都江堰——映秀段建成通车,阿坝州进入了高速公路的时代。随着成兰铁路阿坝段的破土动工,古老的阿坝大地正在谱写交通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到2010年底,全州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一个安全畅通、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建成。
与此同时,信息的发展更是迅猛,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今天的阿坝,无论是在高山村寨,还是在辽阔草原,电话、手机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更是让远隔千里的人们近在眼前。全州固定电话机用户已达13.29万户,是1952年的264.8倍;移动电话用户39.6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0部,现代通信已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出门靠走、说话靠吼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全州电网建设特别是农村电网实现普及,自来水接入家家户户,过去那种松竹照明、下河背水的记忆已成为历史。
(二)文化生活极大繁荣。建州初期,全州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保护传承悠久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大力加强广播、电影、电视和出版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州现有文化市场经营点628个,公开发行刊物3种,公开发行报纸2种,内部资料性刊物12种。各类各级单体文物遗迹83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2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个。黑水卡斯达温等12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7个项目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7个项目入选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汶川、松潘2座城镇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民族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进入新时期,覆盖全州13县所有行政村的86套数字电影放映网络已经形成,近年来,为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了电影下基层活动,年放映电影场数达到1.5万余场次,观众达180多万人次。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增长,已建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54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014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超过80%。
(三)产业支撑不断扩大。1953年,党在阿坝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中央和省给予了阿坝藏区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阿坝州的经济建设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最近的这五年,我们创造了建州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纪录,年均增长率达到13.3%。以水电为主导的工业开发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全州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彻底改变了“木头财政”的状况。昔日,牧民逐水草而居,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农民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维持着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方式;今天,全州牧区实现了“人草畜”三配套,一座座现代气息的牧民新村拔地而起,藏乡羌寨旧貌换新颜。昔日,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神奇浩繁的人文景观养在深闺人未识;今天,九寨沟、黄龙两个世界风景区早已蜚声海内外,四姑娘山、大草原、藏羌民族风情、红军长征遗址等一批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正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来到阿坝。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已经达到8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4亿元人民币。阿坝州已经成为四川入境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居全省第二。
(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解放前的阿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藏区财政直接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阿坝州自身财力的壮大,人民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0年底,全州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9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3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0元,连续两年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党和政府实施的农机具、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惠及8.3万农牧民。在农牧区普遍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新建了沼气池,发放了生物质炉、太阳能灶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等物品,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社会保障从无到有,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州的社会保障体系。2010年,全州新农保参保农牧民已达18.2万人,22.18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1.99亿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全州67.85万农牧民,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0.3万人次,发放救助金4832万元。改扩建敬老院3所,集中供养3635人,发放农村五保金2257.2万元。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五)灾后重建实现跨越发展。进入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社会各界和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下,党和政府组织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拼搏奋进,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用超常的智慧和血汗,快速高效地推动住房重建、城镇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文化重建和生态重建等,如期实现了“三年恢复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创造了人类战胜特大自然灾害、重建美好新家园的人间奇迹。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州住房重建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城乡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水平推进,“三百”示范和“五十百千”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一大批民族特色浓郁、功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乡镇和村寨,重点城镇功能全面提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城镇管理井然有序,群众生活日益舒心。如今,阿坝大地上漂亮的民居、精美的村寨、崭新的集镇焕已经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全州灾后恢复重建公路顺利完成,汶川至马尔康、汶川至川主寺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九黄机场三期改扩建、映秀至汶川高速、黄土梁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巴郎山和雪山梁隧道开工建设。成兰铁路、红原机场、汶川至马尔康高速、汶川至川主寺高速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交通扶贫项目加快实施。受损电站基本恢复发电,全州水电装机达388万千瓦。新增、恢复改善灌面1.1万亩,解决了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公共设施上档升级。全州恢复重建学校206所,恢复重建医院189个,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医院在废墟上拔地而起,设施设备升级换代,各族群众享有看病、教育的权利更加方便提升。如今的阿坝大地上,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生态重建有序推进。地震灾区完成人工造林13.13万亩、人工点撒播13.8万亩、封山育林81.54万亩,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5万亩。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已脱胎换骨,青山苍翠。
(六)牧民定居改变千年习俗。针对我州牧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牧民群众生活水平仍然不高、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现实状况,为大力提高牧民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2009年开始,我州在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松潘五个纯牧县和马尔康、小金、金川、理县、九寨沟、黑水等六个半农半牧县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以解决全州11个县、41457户、210677人的定居问题,全部实现牧区“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牧民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畜牧业经济有新发展的目标。目前,马尔康、金川、小金、松潘、九寨沟、黑水、理县7县已全部完成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任务,草地四县正加快推进,全州已有128512人告别游牧生活,住进了定居新房,已完成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总目标任务的62%。今天,在辽阔的川西北大草原上,一座座牧民新居、一个个牧民新村正在在悄然兴起,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得到了藏区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衷心拥护。
三、阿坝的明天更加美好
回顾建州近60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坝的发展与跨越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结果,是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结果。2010年,全州经济总量达到132亿元,比建州初期增长200多倍;财政收入达到16.6亿元,比建州初期增长600多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0元。近60年沧桑巨变,近60年地覆天翻。
进入新时期,随着我州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和藏区跨越式发展的加快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阿坝州赢得了主动发展的先机,站上了新的发展平台,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年,也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二五”时期,阿坝州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精力,团结一心,不断进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阿坝的发展必然生机蓬勃,阿坝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一)发展目标催人奋进。在今年召开的阿坝州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阿坝州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到2015年左右全面实现“一强一地两区”奋斗目标。即:全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达到5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5位;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达2300万人次以上,年入境海外游客总人数超过全州总人口,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大幅提高;成为资源开发和转化的先进地区,电能有效转化率达40%以上,矿产品50%以上在州内加工生产,其它资源产业化水平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吸收州外资源进州加工并达到相当规模;成为民族团结、稳定和富裕的模范区,藏羌回汉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祥和,财力极大增强、辖区财政总收入确保达到8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阿坝州将同全国、全省一起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发展蓝图充满希望。在“十二五”时期,阿坝州将以“一场两园十大工程”建设为突破,通过重大标志性工程的建设,筑牢阿坝腾飞的坚实基础。
一是狠抓“一场”工程建设。就是要加快建设阿坝•红原机场,力争在明年完成建设任务,使游客能够方便快捷的进入大草原,架起连接内地的又一条空中走廊。
二是狠抓“两园”工程建设。“两园”工程是指阿坝州工业园区和幸福美丽家园。目前,我州
已经初步形成了“4+X”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即: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区、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园区、茂县南新轻工产品加工园区、松潘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和成都•阿坝工业园区。到时,阿坝州的工业经济将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把全州所有的1351个村全部打造成为幸福美丽家园,深入推进“四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工程,切实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增收致富,净化美化村容村貌,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把村庄建设得殷实而美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幸福景象,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三是狠抓“十大工程”建设。“十大工程”主要包涵交通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水电开发、旅游发展和软实力提升等项目,具体工程是:第一、加快实施映汶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该项目已于 2009年开工建设,力争2012年竣工投运。第二、加快实施汶马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新建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争取明年开工建设,力争2015年左右完成主体建设任务。第三、加快实施汶九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新建汶川至九寨沟高速公路,争取明年开工建设汶川至川主寺段,力争2015年左右完成主体建设任务。第四、加快实施绵九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在州境内新建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84公里,争取2013年前开工建设、2015年左右完成主体建设任务。第五、加快实施成兰铁路建设工程。成兰铁路阿坝州段全长275公里,项目总投资367.84亿元,明年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左右完成建设任务。第六、加快实施50万亩人工草场建设工程。该项目主要在牧区5县实施,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有效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打好基础。第七、加快实施高半山渠系配套及江河治理工程。全州高半山有907万亩土地后备资源,要在金川县、理县、汶川县、茂县、九寨沟县等地区,启动实施高半山渠系配套工程,加快建设水利枢纽工程,为开发利用高半山资源、拓展我州发展空间提供有力保障。启动实施江河治理工程,加大岷江流域的治理力度,对纳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35条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第八、加快推进双江口和毛儿盖等大型水电建设工程。强力推动大型水电站建设,着力促进电力、矿产等优势资源就地转化。第九、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工程。深入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来抓,瞄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精品旅游示范区目标,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两大主线,大力建设国际旅游精品区、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休闲度假胜地,重点推出一批旅游新景区、旅游小集镇、精品旅游村寨、国家公园等,真正实现景区经济向富民惠民经济的转变,通过实施旅游二次创业,让我州旅游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第十、加快实施软实力提升工程。站在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加快启动实施软实力工程,快速提升我州软实力,全面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美好明天展现在前。从现在开始的未来5年,是阿坝州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已经具备了实现腾飞的基础条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当前,我们面临着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扩大内需的长期机遇、汶川地震灾区振兴发展的独特机遇和中央、省支持藏区发展的特别机遇。到2015年,阿坝州的城乡居民收入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群众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将极大改善,各族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将极大提高,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满意度更加提升。到那时,阿坝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水平,各族群众的生活将
更加幸福。
阿坝州近6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阿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阿坝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阿坝的前途才会充满希望,阿坝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阿坝的各族群众才会幸福安康。在即将迎来建党91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热情讴歌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
历史的年轮不断向前。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在近60年的岁月中已然沧桑巨变。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阿坝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四、中国共产党的章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着严密的组织制度,党的《章程》全面体现了党的主张、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等内容。我们今天着重学习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的宗旨。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在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党的组织制度。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第二,党的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第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第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第七,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
第八,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九,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
第十,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行使他们的职权。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必须提交所在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三)党员的义务。按照党章的规定,党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第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第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第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第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第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第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四)党的纪律。第一,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第二,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
第三,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开除党籍。
第四,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党员以开除党籍的处分,应分别不同情况,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第五,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必须受到追究。对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第五篇:党课教案(吴思崴)
党课教案
题目:《贯彻落实省委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 全面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授课人:吴思崴 单位:商丘市民权林场 职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授课对象:全场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 授课时间:2012年6月28日 授课地点:民权林场机关会议室
教学目的:通过宣讲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好《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建设的意见》,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推动林场科学发展。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带头贯彻执行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要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切实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在党性、品德、作风、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这里,《意见》提出了廉政文化进机关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机关廉政文化”这个话题深入开展探讨,通过研究廉政文化,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会好省委《意见》要求,为加快推进林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廉政文化建设。要理解什么是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一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国内外执政党加强廉政建设的成果,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所谓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坚持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在廉政建设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集中而又具体的反映。
廉政文化建设是德治,使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上始终有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消除腐败的思想动因。机关单位处于一个部门、一个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因此,全力抓好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事关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影响着整个工作的有序、协调开展。那么,如何促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呢?我们要从 工作内容、工作机制上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克服“一阵风”思想,保证此项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通过突出重点,创新方法,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要培育廉政文化意识,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构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统一的思想,正确的认识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和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从拓展思路,加强领导出发,不遗余力地抓紧抓好。
要通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使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认识到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知识、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以廉洁从政为理念和目标,以廉政理论、廉洁思想、廉政制度、廉政纪律和廉政文艺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对于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勤政廉政氛围,构建全社会思想道德体系,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作为机关部门,要制定《廉政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重点内容。另外,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纪委和机关支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建立廉政文化建设例会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廉政文化建设例会,专题研究和布置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特长和优势,对工作进行分工合作,协调联动,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全场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稳步、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全面深化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点多面广,只有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再赋予鲜活的内容,才能发挥好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按照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努力做到突出重点,创新方法,不断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反腐倡廉意识。一要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实际,重点抓好政治理论教育。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廉政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要进行党 纪政纪教育。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组织大家进行认真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三要进行正反典型教育。组织大家多学习廉政勤政典型,接受正面引导教育。通过到监狱听取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学习违法违纪案例通报等,接受反面警示教育。四要搞活形式,营造勤政廉政氛围。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通过在醒目处树立廉政警句滚动显示屏,布置廉政标语、廉政书画、在办公桌上摆廉政格言牌等形式,营造机关勤政廉政的氛围;利用“一把手”上廉政课、教育培训、中心组学习、报告会、座谈会、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开展各类符合机关干部特点的教育活动;借助文化力量,广泛开展读廉政书、看廉政片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艺术活动,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根植于党员干部心中。通过教育,扩大辐射力和影响面,使廉洁从政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五要教育形式要多样化,重点抓好领导干部教育。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好了,就能发挥他们在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一要每年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做到人未上岗先打好预防针;二要每年召开一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大会,自觉对照检查;三要对履职不好或发生问题的干部,纪检领导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四要开展“读书思廉” 活动,把廉政书籍发到领导干部手中,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写出读后心得体会;五要树立一批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以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从政道德观进一步树立,廉洁从政的意识得到增强,廉洁高效、处事公道正派就会成为全体领导干部的共识。
三、健全制度,探索途径,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将其作为一项制度来遵守和执行,作为一种文化来继承和发扬,常抓不懈,才能深入持久地成为一个单位负责人的思想支撑。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始终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保障体系,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面工作目标考核之中,使其逐步步入科学、规范、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一要实行廉政教育制度化。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场工作目标考核。要加强对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党建带动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对其他领域、行业党建工作的带动引领作用。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明确规定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完成标准和时限,考核方法及奖惩措施。形成执行有据、监督有据、考核有据、奖惩有据的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各级领导提高抓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心,争先创优意识强烈。二要 实行群众参与制度化。以座谈会、调研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不同形式,定期公开职工对该项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发出“家庭助廉,共同防腐”倡议书等,使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场生机勃勃、遍地开花。三要实行创新活动制度化。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把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归纳整理,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长期发挥积极作用。四要实行督查考评制度化。机关要将廉政文化建设有关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评。纪检监察部门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对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各责任领导也积极主动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不按要求开展活动的,依据责任制扣除相应的考核分值,并实行责任追究。
具体到我们场而言,通过近些年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林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民权林场先后荣获营林、宣传、纪检、工会等先进单位,有10多位同志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个人。全场收入连年增加,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同志们,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机关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更需要调动各个部门全体机关干部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的阶段,我们要结合《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 强学习培训与交流,不断提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指导;要立足林场,不断探索,创造廉政文化建设品牌;要突出重点,营造声势,创廉政文化建设特色,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廉政文化融入机关成为保廉促廉的重要力量,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推动民权林场各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