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务谈判礼仪之谈判之中
这是谈判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报价、查询、磋商、解决矛盾、处理冷场。报价--要明确无误,恪守信用,不欺蒙对方。在谈判中报价不得变换不定,对方一旦接受价格,即不再更改。查询--事先要准备好有关问题,选择气氛和谐时提出,态度要开诚布公。切忌气氛比较冷淡或紧张时查询,言辞不可过激或追问不休,以免引起对方反感甚至恼怒。但对原则性问题应当力争不让。对方回答查问时不宜随意打断,答完时要向解答者表示谢意。磋商--讨价还价事关双方利益,容易因情急而失礼,因此更要注意保持风度,应心平气和,求大同,容许存小异。发言措词应文明礼貌。解决矛盾--要就事论事,保持耐心、冷静,不可因发生矛盾就怒气冲冲,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对方。处理冷场--此时主方要灵活处理,可以暂时转移话题,稍作松弛。如果确实已无话可说,则应当机立断,暂时中止谈判,稍作休息后再重新进行。主方要主动提出话题,不要让冷场持续过长。
第二篇:商务谈判礼仪之谈判准备
商务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谈判人员,与对方谈判代表的身份、职务要相当。谈判代表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男士应刮净胡须,穿西服必须打领带。女士穿着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细高跟鞋,应化淡妆。布置好谈判会场,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谈判桌,门右手座位或对面座位为尊,应让给客方。谈判前应对谈判主题、内容、议程作好充分准备,制定好计划、目标及谈判策略。
第三篇:商务谈判礼仪之谈判之初
谈判之初,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作自我介绍时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绍到的人应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可以礼貌地道:“幸会”、“请多关照”之类。询问对方要客气,如“请教尊姓大名”等。如有名片,要双手接递。介绍完毕,可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稍作寒暄,以沟通感情,创造温和气氛。谈判之初的姿态动作也对把握谈判气氛起着重大作用,应目光注视对方时,目光应停留于对方双眼至前额的三角区域正方,这样使对方感到被关注,觉得你诚恳严肃。手心冲上比冲下好,手势自然,不宜乱打手势,以免造成轻浮之感。切忌双臂在胸前交叉,那样显得十分傲慢无礼。谈判之初的重要任务是摸清对方的底细,因此要认真听对方谈话,细心观察对方举止表情,并适当给予回应,这样既可了解对方意图,又可表现出尊重与礼貌。
第四篇:商务谈判礼仪之酒文化
商务谈判礼仪之酒文化
《商务谈判》
院系名称:工商管理 专业班级: 03110907 学生姓名:杨 然 学号: 0311090328 目录
一、背景..........................................................................................................................1
二、酒的种类...................................................................................................................1
1、蒸馏酒.................................................................................................................1 2.酿造酒.................................................................................................................2
3、配制酒.................................................................................................................2
三、商务谈判中的酒........................................................................................................2
1、餐桌上的酒..........................................................................................................2 1.1 选酒及取用.................................................................................................2 1.2 酒和菜的搭配.............................................................................................3 1.3 怎样斟酒.....................................................................................................3 1.4 敬酒的要点.................................................................................................4
2、庆祝用酒.............................................................................................................4
3、作为礼物的酒......................................................................................................4
四、总结..........................................................................................................................5
一、背景
酒,贯穿着中国的五千年文化,酒的出现比文字的发明要早得多。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有“酒”字,古文写作“西”,像一个陶罐的模样(古时酒以坛罐存放)。由此可见, 酒的文化是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从传说中的猴儿酒到后来的粮食酒,再到第一代的饮料酒——宋代的梨酒等,越来越多的酒类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在古时候,古人在诗句中体现出生活与酒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杜甫《登高》
在各种地方习俗中,酒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具:
酒是热情好客的象征:当旅人到达热情好客的青海土族时,客人进门饮三杯酒洗尘,客人上炕就坐入席,饮“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辞时饮“上马三杯酒”,有酒量的一饮而尽,表现出豪爽真诚,主人很高兴;不胜酒力的,只须以左手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3次,表示敬神、领情和致歉,主人绝不勉强。酒是与神沟通的桥梁: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
酒是一种激励勇气的工具:战士出征前一刻,用一只碗装满酒水,所有人每人一碗,同时喝下然后摔碎杯子表示义无反顾的决心。
酒是庆祝喜事的必备物品:洞房花烛夜是要喝交杯酒,孩子满月时要喝满月酒等等。
二、酒的种类
从全世界来看,不仅仅是中国产酒,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地方也产酒。大体来说,酒是以不同生产方法来分类的,可将酒分成蒸馏酒、酿造酒和配制酒三大类。
1、蒸馏酒
蒸馏酒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加以蒸馏提纯,从而获得有较高酒精含量的液体。蒸馏酒根据原料的不同,有谷物蒸馏酒、葡萄蒸馏酒和其他蒸馏酒之分。2.酿造酒
酿造酒也可以称为原汁酒,酿造酒中最大的一类是葡萄酒。葡萄酒按其含糖量的多少,可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4种口味。按照国际上的分类方法,葡萄酒可以分成佐餐葡萄酒(无气葡萄酒)、含气葡萄酒、强化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等四类。
3、配制酒
配制酒也称混配酒,用蒸馏酒或酿造酒作为主酒加上其他材料制成。前面介绍的强化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也可以算作是配制酒。配制酒可以分成三类,即开胃酒、甜食酒和利口酒。
三、商务谈判中的酒
商务谈判中的礼仪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律己之规,另一个是敬人之道。酒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是餐桌上的必备之物,是谈判圆满结束时的庆祝之物,也可作为礼物馈赠。所以下面将从这三方面聊聊商务谈判中的酒礼仪。
1、餐桌上的酒 1.1选酒及取用 1.1.1中餐
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国内,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容易醉。
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1.1.2西餐
西餐用酒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一类是饭前酒或称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喝的酒类,常用的有:鸡尾酒、威士忌、麦亨登、浮毛斯、马丁尼以及啤酒等。另外还应准备果汁、汽水及可乐等饮料。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一类是进餐酒,是上菜时配合菜肴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红酒、香槟等,以及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宴会中,如果是喝中国酒类,主人仅供应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
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
一类是饭后酒或称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兰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在西方,正确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满的酒在杯子里;而吃中餐时,我们习惯于给客人斟满杯酒,表示对客人的敬意。
餐前,至少应该把白葡萄酒在冰箱里放两个钟头。如果你有冰酒器,在有冰块的水里放20分钟。要多准备一些酒杯,因为在用过的杯里倒另外一种酒,会使酒的味道改变。1.2 酒和菜的搭配
餐前酒喝出点气氛后,该挑选配菜的葡萄酒了。
可以餐前选用配制酒和开胃酒,而冷盘和海鲜用于白葡萄酒,肉禽野味选用于红葡萄酒,甜食要选用甜型葡萄酒或汽酒。酒和酒的搭配是:低度酒在先高度酒在后;有气在先,无气在后;新酒在先,陈酒在后;淡雅风格在先,浓郁在后;普通酒在先,名贵酒在后;白葡萄酒在先,红葡萄酒在后,并最好选用同一国家、地区的酒作为宴会用酒。
原则上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按国别选酒也是可以的:法国菜选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菜选基安蒂葡萄酒,吃腊肠和火腿肠为主的德国菜,应选德国的葡萄酒。喝汤的时候可以喝雪醴。上最后一道菜或甜品时就用香槟。在西方宴会上喝酒一般不会像我国中餐那样拼命劝酒、不醉不归。1.3 怎样斟酒
正确方式为酒杯只倒二分之一满。服务员来斟酒,你不必拿起酒杯,但不要忘了向服务员致谢,也可以使用“叩指礼”,也就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谢意。在正式场合,除主人和服务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第一次上酒时,做主人的可以亲自为所有客
人倒酒不过记住,依逆时钟方向进行,从坐在左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主人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请坐在你对面的人帮忙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请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1.4 敬酒的要点
敬酒也就是祝酒,指在正式宴会上,由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内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和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当离对方比较远,就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如果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
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槟酒,并且不能越过身边的人而和其他人祝酒干杯。
2、庆祝用酒
商务谈判进入最后的庆祝阶段时,说明谈判圆满结束。有关各方人员一般应在交换文本后当场饮上一杯香槟酒,并与其他方面的人士一一干杯。这是国际上所通行的增加签字仪式喜庆色彩的一种常规性做法。
3、作为礼物的酒
商务送礼适合在一些活动、会议的时候,但是礼物不能太过于贵重,但是也决不能低档次,商务送礼也体现了一个机构的实力与态度,过于贵重显得是在拍马屁,太轻则是不重视,敷衍。因而以酒作为礼物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而面对不同国籍的客户,送礼时有不同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送礼给日本人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
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礼物应该包装好,不要用白色或色彩明亮的包装纸,因为在日本文化里,白色象征死亡,明亮的颜色则会显得过分花哨,不够庄重;不要出人意料地拿出礼物,拿出礼物前应该设法婉转地告诉你的客人,说你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纪念品;如果是和一班客人会见,要么向全体赠送一份礼物,要么向团体的每一个人送礼;如果是向全体客人送礼,要在所有人集合过来之后再赠送。只向团体里的某些人送礼,会被看作非常失礼的行为。
送礼给法国人时,这礼品自然不能太便宜,但是绝对不能太贵,不要送葡萄酒,葡萄酒在法国是大路货,就像中国的二锅头或者老陈醋,不算礼物。
送礼给德国人时,一定要讲究包装,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
四、总结
在全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的今天,我们要学会如何在跨文化的商务谈判中做到礼仪周全,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酒在社会生活和社交礼仪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深入的了解酒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意义和用法,避免引起对方的不满情绪,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第五篇:商务谈判结课论文——谈判礼仪
商
务
谈
判
论
文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商务谈判中的礼仪
一转眼,大半个学期过去了,《商务谈判》这门课程也已顺利结课。随着对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我对商务谈判有了更多的了解,学到了很多谈判技巧。谈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到买卖东西讨价还价,大到国家间的各种合作,生活中处处有谈判,我们都是生活中的谈判者。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我们以后工作必然会涉及到贸易谈判,并且多是与外商谈判,这门课的知识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商务谈判课,课程形式丰富多样,龚老师也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讲了很多自己身边经历以及各种案例,更贴近生活。但是商务谈判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实践,纸上谈兵是不能够达到任何效果的,所以老师给了我们自己模拟谈判的机会。
模拟谈判能使我们学以致用。全景模拟谈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接近现实谈判的逼真氛围,我们通过亲历谈判的全过程,一方面更深地体会各种谈判技巧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了解到谈判的实际过程对谈判者的能力要求。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组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至关重要。从分析案例、角色分配、设计情节、制定谈判方案到制作道具、现场配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每个组员的积极参与。
我也参与了模拟谈判,几天的排练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注意到了,整个谈判过程,除了谈判内容,我们最重视的就是谈判中的礼仪。从进场、入座、介绍到正式谈判,再到退场,每一个环节都有需要注意的礼仪细节。任何一个细节不到位,都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印象,影响到谈判的进行。龚老师上课的时候也花了挺多的时间讲商务礼仪这块,我课后也查了很多资料。借这次结课论文,我对商务谈判过程中的相关礼仪进行了总结。
礼仪是我们需要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一门学问,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之后礼乐还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传承至今。礼仪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有政治礼仪、生活礼仪、社交礼仪等。商务礼仪也是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各类商务谈判中,商务礼仪一向颇受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在谈判中以礼待人,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与素质,而且还会对谈判对手的思想、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商务礼仪是谈判的润滑剂。
我们在模拟谈判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很多商务礼仪,包括两方服装统一,布置会场时,为每个人准备一瓶矿泉水,并且在桌上按职位高低摆好每个人的名牌。进场时,客方按职位高低排队在外等候,主方也按职位高低列队在室内迎接,并安排两名职员在门口迎接,一名职员进行引见。入场时,主客双方各成员分别握手致意,主方表示欢迎。客方进场后在相应的座位上站着等候,全部成员进场后,主方成员也都到自己相应的座位上,由主方总裁邀请客方入座。之后由主持人按职位高低先介绍客方成员再介绍主方成员,主持人介绍到的成员站起来鞠躬示意,其他人鼓掌欢迎。谈判过程中,双方注意言辞礼貌,一个人在讲的时候,其他人注意听,不做不相干的事。谈判结束后,双方最高职位者代表两方握手致意,之后客方先退场,主方派代表带其进行后续行程。
但我通过查阅资料和书本发现,这其中还有许多瑕疵和不足,真正的商务谈判要注意的礼仪远不止这些。
真正的商务谈判中,谈判之前首先要确定谈判人员,与对方谈判代表的身份、职务要相当。谈判代表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谈判前应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男士应刮净胡须,穿西服必须打领带。女士穿着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细高跟鞋,应化淡妆。
主方布置好谈判会场,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谈判桌,门右手座位或对面座位为尊,应让给客方。
在查询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在各类商务谈判中,作为商务礼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座次安排是非常有讲究的,龚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有布置作业特别强调。谈判各方在谈判场的合适的座次安排从总体上讲,可分为两种基本情况:双边谈判和多边谈判。双边谈判多采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谈判桌;多边谈判多采用圆桌谈判。无论是长桌还是圆桌,都应该注意座位的朝向。习惯上,面对门口的座位最具有影响力。下面我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谈判中的座次安排。
一、双边谈判
双边谈判,指的是由两个方面的人士所举行的谈判。在一般性的谈判中,双边谈判最为多见。双边谈判的座次排列,主要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
1、横桌式
谈判桌在谈判室内横放,客方人员面门而坐,主方人员背门而坐。除双方主谈者居中就座外,各方的其他人士则应依其具体身份的高低,各自先右后左、自高而低地分别在己方一侧就座。双方主谈者的右侧之位,在国内谈判中可坐副手,而在涉外谈判中则应由译员就座。
2、竖桌式
谈判桌在谈判室内竖放。具体排位时以进门时的方向为准,右侧由客方人士就座,左侧则由主方人士就座。在其他方面,则与横桌式排座相仿。
二、多边谈判
多边谈判,是指由三方或三方以上人士所举行的谈判。多边谈判的座次排列,主要也可分为两种形式。
1、自由式
即各方人士在谈判时自由就座,无需事先安排座次。
2、主席式
是指谈判室内,面向正门设置一个主席之位,由各方代表发言时使用。其他各方人士,则一律背对正门、面对主席之位分别就座。各方代表发言后,亦应下台就座。
谈判时,合适的座次安排,在彰显了主方得体的谈判礼仪的同时,更体现了主方的企业形象。因此,商务谈判中,一定不能忽视对座次安排这个小小的细节。接着说谈判之初,谈判双方接触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谈举止要尽可能创造出友好、轻松的良好谈判气氛。作介绍时,被介绍到的人应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并可以礼貌地道:“幸会”、“请多关照”之类,如有名片,要双手接递。介绍完毕,可选择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稍作寒暄,以沟通感情,创造温和气氛。谈判之初的姿态动作也对把握谈判气氛起着重大作用,切忌双臂在胸前交叉,那样显得十分傲慢无礼。谈判之初的重要任务是摸清对方的底细,因此要认真听对方谈话,细心观察对方举止表情,并适当给予回应,这样既可了解对方意图,又可表现出尊重与礼貌。
正式谈判中发言措词应文明礼貌。我方发言之后,应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对方发表意见,切忌喋喋不休,以自我为中心。对方发言时,应认真听取,不要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如注视别处、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都是应该避免的。还要聆听对方谈话,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应等对方讲完后再表达。冷场时主方要灵活处理,可以暂时转移话题,稍作松弛。如果确实已无话可说,则应当机立断,暂时中止谈判,稍作休息后再重新进行。主方要主动提出话题,不要让冷场持续过长。这一点我们在模拟谈判中也有考虑到,并且设置了休会三分钟的环节。
谈判结束后,双方签约。签字完毕后,双方应同时起立,交换文本,并相互握手,祝贺合作成功。其他随行人员则应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喜悦和祝贺。
以上,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商务谈判中所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的礼仪。而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之后很大可能做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一是多国性、多民族性、谈判对象多层次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其价值观、消费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差异极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各国的商务礼仪。比如,给英国人赠送礼物时,如果价格很高,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法国人崇尚艺术,因此,所送礼品最好带有一些艺术性,如有特色的仿古。德国人很注意礼品的包装,切勿用白色、黑色或棕色的包装纸或丝带包扎。另外,不要送尖锐的东西,因为德国人视其为不祥之兆。日本忌讳4和9,给日本人赠送礼品,不要一次送4样或9样东西或带有4、9的东西。俄罗斯只爱西方名牌,从一盒“万宝路”香烟到一条LEVIS牌牛仔裤都会使他们十分满意。非洲国家注重实用,对礼品的价值不大讲究,不宜送高档礼品。注意到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喜好等,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好感,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在商务谈判中也同样适用。每个礼仪细节都注意到,做到位,会给谈判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况且谈判不仅在商务活动中出现,也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随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学好谈判,可以帮我们解决商场与生活中种种棘手的问题。十周的商务谈判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相信这些知识必然能让即将步入职场的我少走一些弯路。在此,我衷心地感谢老师这十周来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