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kV快切装置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6kV快切装置切换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赵勇
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05期
摘要 在大容量发电厂,厂用电连续可靠供电是保证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厂用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间的切换是实现厂用电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本文对6kV IA段快切装置切换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
关键词 厂用电;快切装置;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088-02
0 引言
我公司两台机组均采用机、炉、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厂用电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电厂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公司#
1、#2机组6KV厂用电切换均采用南京东大金智生产的微机型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快切装置应用微机计算可以避免母线残压与备用电源电压在相角、频率相差过大时合闸对电动机造成的冲击,极大的提高了厂用电切换的成功率。#1机组6KV IA段切装置自2003年投运以来,运行稳定,但从2009年11月25日以来,由“备用”切至“工作”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切换失败现象,多方查找原因,未查出原因。
厂家技术人员几次到现场帮助检查,均未查处结果,本文就#1机组6kV IA段切装置切换失败的现象、原因分析、处理经过、处理结果做一分析总结。
第二篇:国民党失败原因分析
国民党失败原因分析
(一)与共产党对比:
1、力量对比: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2、士气民心:解放军打仗神勇,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政权性质: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将帅素质: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
(二)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三)渡江战役前的发言: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四)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表格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 基本上是
(接上)的装备,取得美 步枪
(接上)国大量装备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 小城镇、乡村
(接上)分铁路交通线 偏远地区
第三篇: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但是在对小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经常会由于一些因素导致穿刺失败。本文对小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对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穿刺失败 小儿 原因 处理
静脉穿刺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但为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由于小儿血管细小,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经常会导致穿刺失败[1~3],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现就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规律和处理总结如下。常见原因
1.1小儿血管自身特点其特点有:(1)肥胖患儿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不明显,穿刺时不好掌握血管的深浅度。(2)严重脱水及循环衰竭的患儿由于血管灌流量不足,血流缓慢,血管腔不充盈,穿刺后不易回血。(3)高热患儿由于高热可使血管收缩,脆性增加,易刺破血管。(4)长期输液的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皮下瘀斑,给穿刺造成困难。(5)患儿对医院有很强的恐惧感,在穿刺时躁动不安,穿刺无法固定[4,5]。
1.2外界因素光线不足,较暗环境下操作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气温低,尤其是冬季,导致血管收缩变细,导致穿刺困难。
1.3护士操作因素护士操作因素有:(1)护士基本功不熟练,欠缺小儿扎针经验;(2)紧张、烦躁或者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的穿刺失败;(3)选择针头或者血管不适当;(4)进针角度不适合;(5)进针速度太快,还未见到回血但已穿破血管下壁,导致穿刺失败;(6)见回血后潜行过多,导致穿破血管下壁,穿刺失败[4,6]。
1.4家属因素患儿家属求医心切,对孩子过于担心挑剔,情绪激动,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操作正常进行。处理办法
2.1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光线充足,选择合适血管、针头,剃去局部毛发,充分暴露血管,姿势要适宜,固定好穿刺部位。
2.2加强业务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苦练基本功,掌握扎实的穿刺技术,保证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到不论什么情况的血管,都能保持冷静,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多沟通,消除患儿恐惧感。
2.3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肥胖患儿皮下脂肪较厚,血管较深,可在手指探摸下进行穿刺。用拇指或示指尖顺静脉血管的凹陷方向探摸,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划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对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的患儿,穿刺针尖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当针进入血管腔内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再行抽吸,若仍不见回血,但有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时,可试注入液体,如局部不肿胀,即为穿刺成功。对长期输液的患儿,要注意保护血管。
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可能情况下,采取让患儿家属回避的措施,由其他护士协助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将患儿送给家属,避免患儿家属的情绪给穿刺护士带来心理压力。
总之,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操作,经常会有穿刺失败的情况发生,但是只要了解了穿刺失败的原因,并熟练掌握了穿刺技术之后,一定会逐渐提高穿刺成功率,使患儿顺利地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麻淑君,孔祥颖,林萍。小儿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200例临床观察。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3):3.2谭菊开。小儿静脉输液过程误区及改正技巧。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3):354-355.3李淑明,刘志红,张双兰。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山东医药,2006,46(31):86.4毕志芳,王景云。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几点因素。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76-77.5郭红霞,师颜红。小儿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9):115-117.6王大威。小儿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护患交流小技巧。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27.
第四篇: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张周燕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1.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主要表现为一些初到临床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致穿刺失败。
2.进针角度不当: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穿刺的深度要适宜,一般情况下,进针角度应为 15°~20°,如果穿刺深,角度就大,反之,穿刺浅,角度则小,但角度过大或过小都易将血管穿破。
3.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在穿刺整个过程中,用力速度大小不同,各个组织的进针力量和进针速度掌握得不当,直接影响穿刺的失败。
4.扎止血带时间过长:患者肢体远端功血不足,静脉回流障碍,静脉不明显导致的穿刺失败。
5.固定不当:针头向两侧摆动,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穿刺比较表浅,贴胶布、松止血带时不注意,固定不好,使针头左右摆动,穿刺失败导致血管破裂。6.患者因素:①因静脉硬化,失去弹性,进针后无回血,落空感不明显,误认为失败,试图退出再进针,而局部已青紫。②脆性静脉注射时选择不直不显的血管盲目穿刺或针头过大,加之血管壁 脆性增加以致血管破裂,造成失败。③塌陷静脉:患者病情危重,血管弹性差,给穿刺者造成一定的难度,加上操作者心情紧张,成功心切,以致失败。④腔小静脉引起失败的原因多因针头与血管腔直径不符,见回血后未等血管充分扩张就急于继续进针或偏出血管 方向进针而穿破血管。⑤水肿患者的静脉:由于患者皮下水肿,组织积液,遮盖了血管,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
7.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期的患者。四肢冰冷,末梢血管收缩致血管难找,有些即使看上去较粗的血管,由于末梢循环不良,针头进入血管后回血很慢或无回血,操作者误认为未进血管继续进针,使针头穿透血管壁而导致穿刺失败。8.物品因素:在选择止血带时要认真检查,对反复使用的止血带的弹性、粗细、长短是否适当。如止血带弹性过低、过细,造成回血不畅,止血带过粗,易压迫止血带下端血管,使管腔变小,针头达不到血管腔内,易损伤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枕头带钩,针尖平钝,输液器调节器不禁等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静脉穿刺失败的处理:
1.护理人员要有健康、稳定的情绪,熟悉静脉的解剖位置,提高 穿刺技术。2.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选择较直、弹性好、清晰的浅 表静脉,选择型号合适、无沟、无弯曲的锐利针头。避免盲目进针,进针前用止血带在注射部位上方绷扎,使血管充盈后再进行静脉穿 刺,减少血管滑动,提高穿刺成功率。3.如果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血管,应有序地先下后上,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进 行注射。还要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地保护血管,延长血管使用寿命。现在长期输液的病人,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地使用了静脉留置针,因为它适用于长期输液者,还便于抢救。
4.对血管穿刺困难的病人,若退针后回血好,则可指压前方穿破点2~4分钟后再开放输液,这样可使原穿破点愈合,有一部分病人也可成功输液,但要注意观察,以免药液外渗。
5.对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及寒冷或发绀致皮肤青紫的病人造成的静脉穿刺困难,可通过局部热敷,饮热饮料等保暖措施促进血管扩张,在操作时小心进针,如感觉针头进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折压头皮针近端的输液管,可很快有回血,以防进针过度刺穿血管壁。6.静脉条件差的病人要对症处理:
1)静脉硬化,失去弹性型静脉穿刺时应压迫静脉下端 固定于静脉上方成
30°斜角直接进针,见回血后,轻轻松开止血带,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弹力过大针头脱出而造成失败。
2)脆性血管病人,可选择直而显,最好是无肌肉附着的血管,必要时选择斜面小的针头,进行注射。
3)对塌陷的血管,应保持镇定,扎止血带后在 该血管处拍击数次,或予热敷使之充盈,采用挑起进针法,针刺入 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4)腔小静脉患者,应选择与血管腔直径相符的针头进行穿刺,见回血后轻轻向前滑行刺入血管。
5)给水肿患者进行穿刺时,应先行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的渗液暂行清退,待静脉显示清楚后进行穿刺。
6)肥胖病人,血管较深肉眼观察不明显,可用拇指或示指顺静脉血管的方向探摸,可有弹性或凹陷性,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
7)对脱水及循环不良的病人,穿刺时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若感觉进入血管腔而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若仍无回血,可试注入等渗液体,如局部不肿胀,且注入时通畅,即为穿刺成功。
参考文献:
1.《护理学基础》,殷磊,第3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静脉注射失败原因及对策》,黄晓专,1998年,第20卷,第4期,617页
3.《护理实践与研究》,夏宝萍,2007年第4卷第7期75页 4.《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11月第27卷第11期1015页 5.《临床合理用药》,丁朋爱,2009年2月第2卷第3期40页 6.《全科护理》,陈瑞芳,2012年第10卷第8期2153页
第五篇: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分析
浅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摘要:前些天,中国的J—10隐形战机试飞成功,中国再次震撼了全世界,因为它能与美国的F—35一决高下。中国确实要站起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自此以后,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开端,中国的大片领土逐渐被资本主义国家蚕食,大好河山变得残破不堪,使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大的民族逐渐衰败下来。中国在那段时间里垮的那么彻底,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分析一下我们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才能让中国长盛不衰。
关键词:鸦片战争 清政府
英国
失败
原因
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被侵略者,正义完全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抗战是正义之战。而英军则出师不义。中国的正义之战为什么败给了英国的非正义之战?鸦片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六十八年,但我们能用旁观者的眼光去更好地认清中国失败的原因。这点是当时的统治者无法认识的。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和自己的阅读分析,我认为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有三个原因。
(一)清朝政府的腐败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少不了清政府的腐败。
清政府愚昧无知,清王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切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入,因此,清廷同西欧各国近行贸易虽有近200年的历史,但都是外国人到中国来,而很少有中国人到西欧去,更谈不上对西方列强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林则徐是较早注意了解世情的人物之一,史载:“林则徐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从中了解西方列强的情况。不过,出于时间短,手段少,翻译人才缺乏,他对西方列强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对英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了解也甚为肤浅,因此,所作的判断往往不够准确。直到英国舰队巳在来华途中,林则徐仍向道光帝奏称: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运载鸦片。奸夷借以扬言恫吓,以求得准许其贸易。现在各兵船只在外洋游奕,此东彼西,总无定处。此外别无动静,诚如圣谕(该夷)实无能为。可见林则徐对英国政府出动诲陆军大举进犯中国,也完全缺乏了解,这当然会影响广东方面战备工作的加强。至于其他沿海省份的战备工作就更差了,如英军抵达浙江定海时,兵勇都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都不堪用,天津、大沽驻防的清军总共不及千人,这与清朝上下对英国将发动的武装侵略了解甚少有直接关系。
鸦片战争时,清军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八旗兵骄奢淫逸、贪吃懒散、酗酒赌博的作风严重。绿营兵一般既无训练,又无纪律,千里调遣,所到之处,居民横遭骚扰。封建统治者在整个战争中和战方针不定。说战,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稍受挫折,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在这种情形下,当然更谈不到鼓起坚强的军心和民心。封建统治者既然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纵兵扰民,当然它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群众帮助的军队,反而不如得到一些汉奸导引的外国侵略者那样熟悉地理情况。但为侵略者所收买的汉奸在居民中终究只占极少数。英国在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显然不能不考虑到以少数的军队去和成亿的中国人敌对是危险的事。中国政府的外强中干和中国人民对这个政府的敌对情绪,是他们认为可以利用的机会。英军初到广东时,用汉文发表一个声明,向中国人保证对于和平居民并无恶意,愿彼此和睦相处,英军所攻击的仅仅是政府的官员、军官和兵士。中国清政府如果不是残酷对待人民,英国侵略者哪有可乘之机。
(二)鸦片战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中英两军素质,应战能力,装备的差距太大。
清军数量上虽处于优势,但素质上却很差,与英军相去甚远。清军官兵们愚昧无知。各军营武官文员冒滥吃缺、克扣军饷的现象普遍存在。需索陋规、诈取贿赂,也是军营中的普遍现象。士兵们生活无保障,缺乏训练,技艺生疏,一临实战,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清军纪律败坏,聚赌贸易,其中有的还吸食鸦片,甚至抢劫百姓;战时征调,则沿途勒索,捶挞贫民,不听号令。加上清军将帅统率无方,不通兵法,难以发挥本来就已很低的战斗力。因此,在战场上往往指挥失当。英军却与此相反。他们文化水平较高,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战略目标明确。作战时,配合密切,能很好地运用战术。为了克服兵力不足的弱点,他们甚至放弃已占领的城市以集中兵力发动新的攻势;在进攻时,又常以少数兵船牵制清军各部,防止清军相互应援,以保证其主攻方向的成功。可见,英军的素质大大优于清军。
从双方的装备看,清军远逊于英军。清军有70%~80%的士兵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使用鸟枪、抬枪和大炮等热兵器的只占少数。清军的战船虽然种类多,但船体不大,航速不快,全用木制,不耐腐蚀,经不住碰撞和风浪。这种战船用于海上作战甚难。至于武器的制造,也是如此。战争期间赶制的大炮、鸟枪,质量极差,命中率甚低,且易炸裂。而英军的装备却精良得多。步兵普遍使用步枪。大炮重量从几百斤、数千斤至万余斤。炮弹重量从几磅、十几磅至六十磅不等。英军与清军同样重量的大炮,其发射的炮弹却比清军的重得多。英军大炮置放于炮车之上,机动性好,有效射程远。英国船舰既大且坚,航速也较快。由此可见,在武器装备上,英军处于优势。
军事情报与后勤供应,对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也很大;在这两方面,中、英之间的差距也是悬殊的。军对英军的战略意图不甚了解;对敌军情况的了解,有不少据自言传和揣测。而在战争爆发前,英国方面,已搜集了中国沿海的地形、气候及清军作战能力等情报。因此战争一开始,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作战,早已胸有成竹。在战争过程中,英军还通过军队侦察、汉奸刺探、收买机密文件、截获官员奏折以及传教士的通风报信等渠道不断搜集清军情报。因此,对中国军队的动向和清大臣对和战的意见等都了解得比较清楚。后勤供应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力和运输的好坏。清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和运输工具落后,后勤供应十分困难。这对鸦片战争造成重大影响。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而且在物资、军队、装备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决。因此英军的后勤供应是充足的。
(三)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又一个原因是民族文化的缺陷以及制度的落后。我们的民族文化,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就已经初步成型。两千多年以来,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交流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可是,看似如此优秀的民族文化,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的缺陷与弊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那些缺陷与弊端愈演愈烈。晚清时期,资在世界各地已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相对于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当时中国却仍然停留于封建制度当中。而中国当时落后的制度却也让民族文化的缺陷与弊端展露无遗。
我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有以下三点:1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悟涵 3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中央集权往往导致了权利集中在皇帝一人,形成君主专制。专制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往往引发分裂混乱,造成宦官和外戚专权。明清时候就是极端君主制,什么都皇帝说了算,超乎通常意义上的皇权集中范围,出现了以抹煞臣僚政治个性,严密控制臣僚思想意识和政治活动为显著特征的非理性强化趋势,许多属于臣僚职责范围的事务,改由自己操办,皇权恶性发展,皇帝逐渐成为事必躬亲的专制家长,而且高度强调臣僚要与自己“一德一心”,反对臣僚独立思考,鼓吹臣僚凡事唯皇帝之令是从,以皇帝之是非取代臣僚之是非;广泛利用奏折制度、特务统治等手段强化对臣僚的严密监督与控制。极端君主专制局面一旦形成,就会深刻地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君权的极度膨胀,皇帝躬亲庶政,在特定时期确实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政府聚集和运用各种资源,维护和加强国家统一,有利于镇压各种异己势力,清除腐败,保持官僚政治的正常运行。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带有明显非理性特色和恐怖色彩的个人独裁,并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久安长治。它带给中国的只有落后。
以上论述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三大原因。只有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我们才能以史为鉴,不再让令人愤恨与屈辱的历史重演。《南京条约》曾经拉开了中国的遭受殖民的序幕,但一切应经结束。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起来了。中国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化往日的屈辱为动力,抓住机遇接受挑战,让昔日侵略我们的国家去膜拜强大的中国。
参考文献:
《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作者 樊萍萍 期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发表日期2002年2月10日
《关于鸦片战争失败再认识》作者 曾永玲 期刊《松辽学刊》发表日期1995年2月5日
《试论鸦片战争失败原因》作者 刘芳 期刊《大众文艺》发表日期2010年3月25日
《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奕山》作者 王景泽 期刊《延边大学学报》发表日期1996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