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
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最基本,有效而简明的分析方法,是竞争情报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方法。
不管是对企业本身或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SWOT分析法都能较客观地展现一种现实的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指导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执行和检验;且对总的态势有所了解后,才有利于运用各种其他分析方法对竞争对手和企业本身进行更好的分析与规划。定标比超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涌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情报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类企业无一例外地被推向了市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凭自身的战略决策、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成本价格、营销手段是否优于竞争对手。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关注周围的竞争环境,全面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各种情报。努力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地向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外的一流企业学习,以摆脱自己的弱势、迎头赶上。从而确保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争取赢得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定标比超正是这样一种帮助企业驰骋商场的重要且有效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
定标比超方法,能很好地为企业树立自己的前进目标与方向,这样才能不断向最先进的企业靠拢,并最终走向企业的成功之路。
专利分析
专利是竞争情报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故专利分析自然成为竞争情报中信息分析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竞争的激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严密,跟踪、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发明,已成为获得超越竞争对手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分析法是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其经营状况、融资渠道以及投资方向等情报。财务情报的收集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一些独特的方式,如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市场调查公司、各种文献、上市公司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以及新闻报道等。虽然利用财务分析能够对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以及其资金流动方向与数量等进行有效跟踪战争游戏
战略联盟
决策人员分析(管理人员分析)
企业使命声明分析
竞争对手言辞分析
专家预测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EST分析:即从政治(法律)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第二篇: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
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s,KSF)是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之一,由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提出。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又称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关键成功因素是在探讨产业特性与企业战略之间关系时,常使用的观念,是在结合本身的特殊能力,对应环境中重要的要求条件,以获 得良好的绩效。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MIS总体规划的方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的4个主要来源
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它所有目标、策略和目的之上,寻求管理决策阶层所需的信息层级,并指出管理者应特别注意的范围。若能掌握少数几 项重要因素(一般关键成功因素有5~9 个),便能确保相当的竞争力,它是一组能力的组合。如果企业想要持续成长,就必须对这些少数的关键领域加以管理,否则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使同一个产 业中的个别企业会存在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有4个主要的来源:
个别产业的结构:不同产业因产业本身特质及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关键成功因素,此因素是决定于产业本身的经营特性,该产业内的每一公司都必须注意这些因素。
竞争策略、产业中的地位及地理位置:企业的产业地位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竞争策略所决定,在产业中每一公司因其竞争地位的不 同,而关键成功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对于由一或二家大公司主导的产业而言,领导厂商的行动常为产业内小公司带来重大的问题,所以对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竞争者 的策略,可能就是其生存的竞争的关键成功因素。
环境因素:企业因外在因素(总体环境)的变动,都会影响每个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如在市场需求波动大时,存货控制可能就会被高阶主管视为关键成功因素之一。
暂时因素:大部份是由组织内特殊的理由而来,这些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对组织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领域。
关键成功因素的8种确认方法
环境分析法:包括将要影响或正在影响产业或企业绩效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力量,换句话说,即重视外在环境的未来变化,比公司或产业的总体变化来得重要,惟实际应用到产业或公司上会产生困难。
产业结构分析法:应用Porter所提出的产业结构五力分析架构,作为此项分析的基础。此架构由五个要素构成。每一个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评估可提供分析者客观的数据,以确认及检验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产业结构分析的另一个优点是此架构提供一个很完整的分类,另一项优点就是以图形的方式找出产业结构要素及其间的主要关系。
产业/企业专家法:向产业专家、企业专家或具有知识与经验的专家请教,除可获得专家累积的智慧外,还可获得客观数据中无法获得的信息,惟因缺乏客观的数据导致实证或验证上的困难。
竞争分析法:分析公司在产业中应该如何竞争,以了解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和态势,研究焦点的集中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资料,且深度的分析能够有更好的验证性,但其发展受到特定的限制。
产业领导厂商分析法:经由该产业领导厂商的行为模式,可当作产业关键成功因素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对于领导厂商进行分析,有助于确认关键成功因素,惟对于其成功的解释仍会受到限制。
企业本体分析法:此项技术乃针对特定企业,对某些构面进行分析,如优劣势评、资源组合、优势稽核及策略能力评估等。由于透过各功能的扫瞄,确实有助于关键成功因素的发展,但实在耗费时间且数据相当有限。
突发因素分析法:此项技术亦是针对特定企业,透过对企业相当熟悉的专家协助。虽然较主观,却常能揭露一些其它传统客观技术无法查觉到的关键成功因素,且不受功能别的限制,甚至可以获得一些短期的关键成功因素,惟难以验证这些短期的关键成功因素。
市场策略对获利影响的分析法(PIMS Results):针对特定企业,以PIMS(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y)研究报告的结果进行分析。此技术的主要优点为其实验性基础,而缺点在于“一般性的本质”,即无法指出这些数据是否可直接应用于某一公司或某一产业,也无法得知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不同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行业的组织,由于各自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差异和内部条件的不同,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尽相同;
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较快地取得收益。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又会出现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就必须再重新开发系统。
---------------------------------------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设计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方法,帮助企业确定其关键成功因素和信息需求。CSF法通过与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交流,根 据企业战略决定的企业目标,识别出与这些目标成功相关的关键成功因子及其关键性能指标,CSF方法能够直观地引导高层管理者分析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和企 业流程之间的关系。CSF分析方法的缺点是它在应用于较低层的管理时,由于不容易找到相应目标的关键成功因子及其关键指标,效率可能会比较低.。
1、关键成功因素的特征
(1)内部CSF:针对机构内部的活动而言,如改良产品质量。
(2)外部CSF:与机构的对外活动有关,与其它公司联系或获得对方的信贷。
(3)监控型CSF:对现在情况的详细考察,如监测零件缺陷百分比。
(4)建立型CSF:与组织未来计划的变化有关,如改善产品组合。
2、关键成功因素的来源
(1)基于行业的因素:每个行业都有一套由自己特性所决定的CSF。
(2)竞争策略、行业地位及地理位置:同一行业中处于不同地位会有不同的CSF,同一行业中不同公司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或竞争策略也会有不同的CSF。
(3)环境因素:GDP的变化、经济的波动、不同政治势力升降、人口增减等等均会引起CSF的改变。
(4)临时因素:组织内部的变化常会出现暂时性的CSF。
(5)管理者的职别:不同的管理层级有各自关心的CSF。
3、CSF的层次
CDS的层次共分四层:行业的CSF、组织的CSF、部门的CSF、管理者的CSF,它们依次相互影响。
4、CSF的量度
(1)通过内外渠道收集的数据按一定方法来验证CSF。
(2)不容易量化的CSF则多由管理者做出主观判断。若要用客观方法来量度,需相当高的创意,则使用脑力激励法。
第三篇:中国陶瓷工业发展的竞争情报分析案例
中国陶瓷工业发展的竞争情报分析案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许多国际强势陶瓷品牌将逐步登陆我国市场,也将加剧本已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我国陶瓷工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分得“一杯羹”,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中国陶瓷与国外先进陶瓷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差在国际意识
国外先进陶瓷企业的经济全球化意识非常强烈,他们极为注重外向型的发展,把努力开发国际市场当作企业生存的首选条件,始终把产品出口业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善于搜集各种陶瓷商业与技术竞争情报,了解世界各国陶瓷生产技术水平状况和产品市场走向,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改进经营与产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国际市场需求。而国内许多陶瓷企业目光短浅、视野小,外贸国际市场活动不足,没有到国际市场上求发展、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只会在家门口参与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
二差在开发设计
国内陶瓷与国际先进陶瓷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开发设计上的落后。由于我国的陶瓷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厂家以生产中低档产品进行资金积累,在设计上投入的力量非常少,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大量企业产销低档产品,利润微薄,利润少则无法投入更多的研发,研发不够往往就抄袭和模仿,跟在人家后面走。由于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开发设计力量薄弱,产品缺乏创新性和格调性,花色品种变化慢,格调单一,产品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陶瓷巨头在开发上不惜大投入,产品个性化强,款式新颖,品种丰富,总是引领潮流,特别是那些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无不以其独具特色的陶瓷设计演绎着市场,创造着时尚。中国的陶瓷企业如果再不埋下头来研发高技术含量、独具特色的产品,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三差在技术工艺
国外陶瓷行业整体工业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采用的是较现代化的工艺技术,陶瓷生产一般都采用专业化分工,有标准化、商品化的原料基地,有专业的辅助材料供应商。而我国陶瓷行业虽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使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多数企业仍是以半机械化设备为主,许多陶瓷企业特别是非陶瓷集中地区的企业缺乏标准化、专业化的原料、辅助材料供应,致使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难以满足高档陶瓷生产工艺要求。此外,为陶瓷行业服务的成型模具材料生产及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制约了产品质量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四差在产品质量
我国虽有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大多数企业受生产技术、加工工艺、技术人才、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档次较低,质量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与我们看到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陶瓷知名品牌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近几年,不规范的竞争环境使国内一些陶瓷企业被卷入了低价位竞争的旋涡之中。在“宁可丢利,不可丢地”的思想支配下,出现了高负债和成本倒挂的现象,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和半亏损,导致了自我积累能力的减弱,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不少企业为了赢得市场,打着低档次旗号,以劣质低价产品参与竞争,生产劣质产品,价廉质次的产品冲击市场,竞争能力大打折扣。
五差在品牌意识
国际知名陶瓷企业善于走以品牌取胜的道路,通过运营品牌,发展品牌,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像美标、科勒、东陶、泰莉沙、佛罗伦斯等国际知名陶瓷品牌的形成都有较长的历史文化背景,且长期坚持精品化的路子,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而我国陶瓷企业品牌意识普遍较差,虽然有鹰牌、新中源、东鹏等知名品牌,但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少,许多企业只知道做产品而不知道做品牌和培育运作品牌,品牌影响力十分薄弱,存在品牌少、名气小、竞争力差的问题。特别是入世后,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打折扣。虽然中国的陶瓷产品出口量有了强劲增长,但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出口到国外的陶瓷产品大部分都是贴牌生产的,即国内生产打国外商标,属于最简单的来料加工的OEM方式,在技术和品牌差距都相当大的情况下,中国的大部分陶瓷生产厂家仅仅赚取了微薄的加工费而已。这样虽可解决短期的出口,但对中国陶瓷长期的发展是不利的。
六差在人才素质
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应该拥有来自世界各地多方面的优秀人才。从我国陶瓷行业人才素质的现状看,熟悉国际贸易和市场运作有关规则的人才不多,企业从业人员大部分还仅限于国内。许多企业的厂长(经理)对国际国内同行业发展水平一知半解,有的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此外,企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也相当严重,由于不重视人才、不能正确地识人、选人、育人、用人,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不足、精英级人才奇缺,信息渠道不灵、职工素质低。另一方面,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人才流失的现象相当严重,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国外知名陶瓷企业从人才的引进、选拔、使用、培训、激励等方面都非常重视,从而使企业科技、管理、外贸等方面的人才济济,职工队伍素质较高,从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高级知识人才,全球性员工比例较高。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人才素质上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在人才素质特别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上,中国陶瓷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七差在企业管理
国外先进陶瓷企业管理相当严格规范,管理监控机制、管理意识、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科学合理。而国内许多陶瓷企业虽然在经营管理上突破了集约化和市场化经营的特点,但与国际上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对接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营观念滞后,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经营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许多企业管理无标准、不严格、不规范、管理监控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企业理念无连贯性,管理规章不实不细、资金、设备、人才的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相当多的企业资金负债率高,资金占用不合理现象严重,流动资金缺口大,制约了生产经营,造成设备能力发挥不够,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开工不足,效益较差,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
八差在规模实力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陶瓷业之所以强大,主要是有几个“航母式”的企业集团支撑,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还是在经营网络上都“财大气粗”,竞争实力雄厚。而我国陶瓷业由于受重复建设的影响,陶瓷企业诸侯林立,结构分散,看起来是千军万马,但多是中小企业,许多企业工艺设备落后,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差。虽然陶瓷产量雄居世界第一,但如果把这些产量平均到中国成千上万的陶瓷企业头上,这个数字就马上变得微不足道了。这是中国陶瓷企业与世界陶瓷强国最明显的的差距——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九差在经营方略
随着现代营销观念和信息化、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科技等方面的进步,国外许多知名陶瓷企业在市场开发上已经转变到利用电子商务、代理等现代科技进行现代营销方式上来,而国内许多陶瓷企业在市场开发上还停留在等顾客上门看样购货等传统的销售方式上,很少利用互联网进行与顾客的互动营销,很少利用三维图像进行产品的整体效果展示,很少利用这些现代技术与手段,对高要求、高品位、高消费客户群提供个性化、全方位整体服务的营销。许多企业缺乏国际营销经营经验,营销手段落后,对一些国际贸易的操作方法和规则比较陌生,在体制和运作等方面不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与国外先进陶瓷企业相比,市场开发能力差,市场渠道少。从产品推广上看,目前国内80%的企业推广手段都是硬性广告模式,广告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多是停留在对企业名称和卖产品的名称的推广上。许多企业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管理与生产经营,提高质量和技术创新上,而是放在了研究所谓的营销艺术技巧上,靠众多的评先、评奖、认证活动、靠领导行为方式进行产品推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效果平平。而国外知名陶瓷企业从市场营销、产品策划、概念炒作和配套服务等方面都有其奇特过人之处,成为我们的榜样。十差在发展战略
企业要发展,实现做大做强,不能没有长远目标和发展战略。从国内陶瓷企业的现状看,许多陶瓷企业缺乏对战略管理的认识和把握,企业发展缺乏远见,战略规划往往脱离对行业环境、行业规律的全面了解,流于主观、随意、经验和形式主义,呈现过分的近视性。有些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河里一旦没有石头,只有被河水冲走。有的企业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走一步算一步,到头来往往是车到山前,方知此路不通。而那些靠拍脑袋寻求发展的企业,最后连拍脑袋的机会也会失去。而国外知名陶瓷企业都把战略管理放到突出位置,从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形成一个动态和连续的战略管理过程,使企业能更主动地对未来作出反应,从而使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有这样大的差距,足以使中国陶瓷企业警惕和思考,如何缩小差距。
第四篇:执纪审查的谈话技巧和执纪监督的情报分析方法(资料)
执纪审查的谈话技巧和执纪监督的情报分析方法(资料汇编)
原创 2018-03-12 尺寸分厘
编者按较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要求多刊载一些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工作中的实务知识,特别是一些谈话技巧、调查方法、办案工作思考等,以便在工作中有所借鉴。今天,尺寸分厘整理出一套《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汇编》,摘要刊载与读者分享。需要《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汇编》完整电子版请加微信:执纪审查的谈话技巧和执纪监督的情报分析方法(摘要刊载)谈话是指在纪委监委在查办案件的特定条件下,调查人和被调查人之间的心理交锋活动。在查办案件实践中,成功的谈话可以把小案件办成大案件,也可以深挖办成窝案和串案;相反,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技巧,就会适得其反,查办案件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会造成所谓的案件最终不了了之。因此,讲究谈话的策略和技巧,对突破案件至关重要。
一、谈话初期要消除对象心里抵触情绪在执纪审查人员与被审查人进行谈话初期,被审查人一般主要存在恐慌心理、揣测心理和戒备心理,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违纪问题彻底暴露,急于了解被审查人员的提问,对个人得失考虑较多。在谈话时他们往往注意察言观色,显得紧张、谨慎,回答问题常常以虚代实,或避重就轻,或避而不答,以观执纪审查人员的反应。针对被审查人此时的心理特点,执纪审查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先端正其思想,同时可以通过拉拉家常或聊聊天等较为宽松的谈话,尽可能消除其紧张、戒备心理,以利于下一步谈话工作的开展。审查人员切忌刚开始谈话时就以教训人的口气问话,以免引起被审查人的反感和抵触,另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谈话内容,防止漏底。同时,要努力去发现可以唤起被审查人道德感和自尊心的积极因素,促使其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
二、掌握主动,不说“没有气势”的话谈话取证中,常有一些被调查人自恃职务高、关系广、手段高明,气焰嚣张,不配合调查。纪律审查人员切不可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审查人员应时刻铭记自己代表纪检监察机关与被调查人谈话所肩负的使命,在谈话中牢牢把握主动,莫失正义之势。如某市纪委在对该市经信委原副主任邵某进行纪律审查时,邵某临近退休,曾长期担任过基层要职,阅历丰富。谈话初期,邵某大谈任职经历、工作成绩、领导表扬、付出的辛苦,等等。对此,纪律审查人员采取两种方法,有效地突破了被调查人负隅顽抗的心理防线。一是及时打断其“自我展示”式的表说,严肃地提醒当事人,谈话不是听他汇报工作、讲成绩,而是要他向党组织交代问题,正告当事人认清形势。二是主动出击,牢牢把握谈话主动权。当邵某在谈到自己在任职期间做出许多贡献时,审查人员则及时而主动地接过话题,将前期准备充分的证据——其任职期间所经手的项目资金一笔一笔和盘托出,让邵某自己考虑在经手这些项目资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交代还是继续对抗。当听到审查人员掌握如此清晰的证据后,邵某极度震惊,马上陷入沉默,其心理防线彻底被攻破,最终交代了受贿问题。
三、谈话的功夫要下在谈话外“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与腐败分子谈话较量是智慧与谋略的有机结合,没有固定的模式。谈话并没有什么灵方妙药,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与被调查对象谈话,最忌草率上阵,无备而战,认真细致做好准备工作是谈话突破工作的前提。谈话的功夫要下在谈话外。谈话前要找来前期调查的材料,认真翻阅、记录,特别是简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从政履历、性格爱好逐一研究透彻。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为顺利突破对象奠定坚实基础。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策略安排,但是每个成功的案件都必须实现谈话对象心理从抗拒抵触——接受现实——信任沟通——如实交代的转变。最开始谈话对象通常会抵触、抗拒调查,办案人员必须在谈话对象心中取得一个良好的“印象分”,让对象能接受被调查事实。取得良好印象分的基础是尊重,必须充分尊重谈话对象的人格、身份,甚至各种生活习惯。首次谈话时,办案人员会称呼对象的职务,比如陈市长、李厅长,到后来熟悉、信任了,就直接称呼老陈、老李。这种称呼的转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谈话对象逐渐接受了其身份的转变,也拉近了办案人员与调查对象的距离。对于那些难啃的骨头,则采取“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策略。在被留置之前,腐败分子会从各种渠道打听事态发展,想好了千百个应付调查的谎言,与家属、涉案老板建立攻守同盟,甚至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这时我们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将这些准备充分的腐败分子“晾起来”,让其自我发酵、自我加压,把那些应对调查的谎言都“烂”在肚子里。
四、“情报搜集”在执纪审查中具有重要作用纵观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执纪审查工作从以往粗放型“大人海战术”向复合精密型“大数据技术”的自动化形态升级。运用数据情报实现对目标的科技“显影”将成为大趋势。做好情报搜集有利于案件树立及固定。案件的“首发情报”薄弱,便会让部署举棋不定,缺乏立案信心,领导也可能会左右为难,迟疑立案决心,涉及敏感时期、敏感人物尤为如此。信访件、办案部门移交线索等是案件来源,案源最初往往是模糊不清、要素不全、诸多疑惑的,必须下功夫对目标进行“画像”才能具备使用价值。因此,为案件初核提供情报支撑,是案件能“立起来”的重要前提,事关命中率。做好情报搜集有利于谈话突破和审查。如果说案件核查阶段是与对象背靠背的周旋,那么审查阶段就是面对面的博弈,如果前期情报搜集到位,能夯实整个案件基础,谈话人员针对目标的后期介入就更为心中有数,底气充足。更有助于审查时避免隔空喊话,隔靴搔痒的现象,能提升谈话的震慑力,推动案件突破和证据固定,事关杀伤力。《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中的谈话技巧汇编》目录
END
第五篇:《科技情报分析与利用》基础知识
《科技情报分析与利用》基础知识
1.的认识所形成的各种知识、学问、消息,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信息;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加工,提出有依据、有分析、有评价、有预测性意见的研究结论的情报资料调查研究工作。
3情报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动态类,如快报、要闻简讯、国防要闻等;二是专题类,如综述、评述、专题报告等;三是基础类,如手册、大全、年鉴等。情报研究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为正确决策的作用;二为新知识的催化作用;三为节约时间、加快速度的作用。
4情报流是指以文献为载体的情报在生产、流通和利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和形式。在科技情报交流的过程中,一般经过如下发展阶段:研究与开发、非正式交流、初步交流、技术保护、技术实施、科技会议、科技报告、科技期刊、代用、重组、浓缩、情报吸收与利用等。
5科技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请按出版形式列出10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产品资料;科技档案。科技情报的获取途径很多,从报刊中获取;;从标准文献中获取;从专利文献中获取;从会议文献中获取;从商业数据库中获取;从因特网中获取。从非公开文献中获取情报的途径有:从政府管理部门获取情报资料;从行业协会获取情报资料;从咨询机构获取情报资料。从人际情报网络中获取情报的途径有:关键人物采访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从实地考察中获取情报的途径有市场观察法;企业参观法;商品展销会法;实物分析法。
7常用的检索中文图书的数据库有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教学参考书、九羽数字图书馆 ;检索中文期刊和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有 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维普科技期刊;检索英文期刊的数据库有读秀学术搜索、ScienceDirect、LexisNexis学术大全、全文期刊)、Calis外文期刊网。;检索国内外专利可以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soopat专利查询网站、欧洲专利局网站、美国专利局网站。
8分类表》、《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等;一种是主题检索语言,如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关键词等;还有一种是代码检索语言,如化学分子式、化学结构式等。
9通过检索项和位置算符限定检索词出现的位置,通过截词检索解决英文检索词的词形变化问题。
10尔斐法、数据分析方法。专利信息分析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专利信息的专利信息分析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内容、专利数量以及数量的变化或不同范围内各种量的比值(如百分比、增长率等)的研究,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和科学抽象的研究活动。
12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其目的是评价、预测科学发展的趋势。
13与即时指标。在对专业和学科结构进行研究时,还可用引文耦合和同被引等测度指标。自引率: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限于主体本身范围内的引用称之为“自引”。包括同一类学科文献的自引、同一期刊文献的自引、同一著者文献的自引、同一机构文献的自引、同一种文献的自引、同一时期文献的自引、同一地区文献的自引。自引率就是对主体本身范围内文献引用的次数与主体引用的文献总数的比值。被自引率是被引用现象的一个测度,被自引率就是主体文献被自引的次数与主体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值。影响因子:主要在研究科技期刊时使用,等于期刊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两年)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引证率:期刊引证率等于该刊中参考文献量除以期刊载文量。这是衡量吸收文献能力的一个相对指标。即时指标:这是测度期刊被引用速度的指标,它是期刊某年发表的论文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刊这一年所发表文章的总数,是衡量期刊重要性的一种依据。引文耦合:当两篇文章同时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献时,这种现象称引文耦合,这两篇文献就具有耦合关系。引文耦合的文献之间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其联系的程度称为耦合强度。同被引:当两篇(多篇)论文同时被别的论文引用时,则称这两篇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引用它们的论文的多少,即同被引程度,称为同被引强度。
14与全部相关文献的百分比。从文献库角度来看,影响查全率的因素有:文献库收录文献不全;索引词汇缺乏控制和专指性;词表结构不完整;词间关系模糊或不正确;标引不详细;标引前后不一致;标引人员遗漏了原文的重要概念或用词不当。从用户检索角度来看,影响查全率的因素有:检索策略过于简单;选词和进行逻辑组配不当;检索途径和方法太少;检索人员业务不熟练和缺乏耐心;检索系统不具备截词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时不能全面地描述检索要求。
15查准率(Precision)与检出的全部文献的百分比。影响查准率的因素有:索引词不能准确描述文献主题和检索要求;组配规则不严密;选词及词间关系不正确;标引过于详尽;组配错误;检索时所用检索词(或检索式)专指度不够,检索面宽于检索要求;检索系统不具备逻辑“非”功能和反馈功能;检索式中允许容纳的词数量有限;截词部位不当,检索式中使用逻辑“或”不当 等。
16三大索引通常说的“三大索引”或“三大检索工具”是指录索引》,简称分别为EI、SCI、ISTP。
17文献综述实际就是对已有研究情况的介绍和评论,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问题,说明自己问题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寻找研究的切入点,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文献综述要建立在全面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所谓全面,就是要把与问题有关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派的有关研究反映出来。
18在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提出了什么学术观点(What)的方式写文献综述;(2)经典性原则,指文献综述的内容应该是所研究领域的经典人物的经典著作;(3)文献树原则,即作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必须系统梳理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具体地说就是必须采用历史方法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和“由宽到窄”的“文献树”原则进行;(4)“顶天立地”原则,就是要求作者从理论继承上逼近学术前沿;“立地”则要求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5)单数原则,即一篇学位论文只需要一篇与之相匹配的文献综述, 这就是文献综述写作中的单数原则。学位论文写作中不需要也不能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平行的文献综述。
19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A.J.洛特卡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1/4;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0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于二十世纪30散规律的经验定律。其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n的平方)的关系。
21齐普夫定律是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本世纪40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