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数学单选题和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
考研数学单选题和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
到了考研复习的关键性强化和冲刺阶段。一些答题技巧性的掌握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下面小编为2015考生们分享单选题和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经典解题技巧
1.推演法。提示条件中给出一些条件或者一些数值,你很容易判断,那这样的题就用推演法去做。推演法实际上是一些计算题,简单一点的计算题。那么从提示条件中往后推,推出哪个结果选择哪个。
2.赋值法。给一个数值马上可以判断我们这种做法对不对,这个值可以加在给出的条件上,也可以加在被选的4个答案中的其中几个上,我们加上去如果得出和我们题设的条件矛盾,或者是和我们已知的事实相矛盾。比方说2小于1就是明显的错误,所以把这些排除了,排除掉3个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
3.举反例排除法。这是针对提示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的函数,抽象的对立面是具体,所以我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核定,这个跟我们刚才的赋值法有某种相似之处。一般来讲举的范例是越简单越好,而且很多考题你只要简单的看就可以看出他的错误点。
4.类推法。从最后被选的答案中往前推,推出哪个错误就把哪个否定掉,再换一个。我们推出3个错误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后面三种方法有些相似之处,类推法这种方法是费时费力的,一般来讲我们不太用。
总结:经常进行自我总结,错题总结能逐渐提高解题能力。大家可以在学完每一章后,自己通过画图的形式回忆这章有哪些知识点,有哪些定理,他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如何应
用等;对做错的题分析一下原因:概念不清楚、定理用错了还是计算粗心?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解题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证明题的解法与技巧
1.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
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如2006年数学一真题第16题(1)是证明极限的 存在性并求极限。只要证明了极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没有证明第一步,即使求出了极限值也是不能得分的。因为数学推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第一步未得到结论,那么第二步就是空中楼阁。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只用了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之一: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只要知道这个准则,该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因为对于该题中的数列来说,“单调性”与“有界性”都是很好验证的。像这样直接可以利用基本原理的证明题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要用到第二步。
2.借助几何意义寻求证明思路
一个证明题,大多时候是能用其几何意义来正确解释的,当然最为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文字的含义。如2007年数学一第19题是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满足题设条件的函数草图,再联系结论能够发现:两个函数除两个端点外还有一个函数值相等的点,那就是两个函数分别取最大值的点(正确审题:两个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不一定是同一个点)之间的一个点。这样很容易想到辅助函数F(x)=f(x)-g(x)有三个零点,两次应用罗尔中值定理就能得到所证结论。再如2005年数学一第18题(1)是关于零点存在定理的证明题,只要在直角坐标系中结合所给条件作出函数y=f(x)及 y=1-x在[0,1]上的图形就立刻能看到两个函数图形有交点,这就是所证结论,重要的是写出推理过程。从图形也应该看到两函数在两个端点处大小关系恰好相反,也就是差函数在两个端点的值是异号的,零点存在定理保证了区间内有零点,这就证得所需结果。如果第二步实在无法完满解决问题的话,转第三步。
3.逆推法
从结论出发寻求证明方法。如2004年第15题是不等式证明题,该题只要应用不等式证明的一般步骤就能解决问题:即从结论出发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推出结论。在判定函数的单调性时需借助导数符号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只需一阶导的符号就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非正常情况却出现的更多(这里所 举出的例子就属非正常情况),这时需先用二阶导数的符号判定一阶导数的单调性,再用一阶导的符号判定原来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所要证的结果。该题中可设 F(x)=ln*x-ln*a-4(x-a)/e*,其中eF(a)就是所要证的不等式。对于那些经常使用如上方法的考生来说,利用三步走就能轻松收获数学证明的12分,但对于从心理上就不自信能解决证明题的考生来说,却常常轻易丢失12分,后一部分同学请按“证明三步走”来建立自信心,以阻止考试分数的白白流失。
第二篇:考研数学:单选与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
考研数学:单选与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
很多同学准备考研买了各种辅导机构的资料,大量练习认为这样的话一是能通过题复习知识点,还有就是期望通过题海战术能做到考试真题。这种盲目的做题方法未必能高效提升成绩。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做题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答题的感觉,理清思路,巩固知识点。对于考研数学来说,题海无边但题型有限。我们可以通过对典型题型的练习,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能迅速提高解题能力,节省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在此,我们数学教研室李老师为大家整理单选题和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
一、单选题巧解技巧总结为五种方法:
第一种:推演法。提示条件中给出一些条件或者一些数值,你很容易判断,那这样的题就用推演法去做。推演法实际上是一些计算题,简单一点的计算题。那么从提示条件中往后推,推出哪个结果选择哪个。
第二种:赋值法。给一个数值马上可以判断我们这种做法对不对,这个值可以加在给出的条件上,也可以加在被选的4个答案中的其中几个上,我们加上去如果得出和我们题设的条件矛盾,或者是和我们已知的事实相矛盾。比方说2小于1就是明显的错误,所以把这些排除了,排除掉3个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
第三种:举反例排除法。这是针对提示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的函数,抽象的对立面是具体,所以我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核定,这个跟我们刚才的赋值法有某种相似之处。一般来讲举的范例是越简单越好,而且很多考题你只要简单的看就可以看出他的错误点。
第五种:类推。从最后被选的答案中往前推,推出哪个错误就把哪个否定掉,再换一个。我们推出3个错误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后面三种方法有些相似之处,类推法这种方法是费时费力的,一般来讲我们不太用。
总结:经常进行自我总结,错题总结能逐渐提高解题能力。大家可以在学完每一章后,自己通过画图的形式回忆这章有哪些知识点,有哪些定理,他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如何应用等;对做错的题分析一下原因:概念不清楚、定理用错了还是计算粗心?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解题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证明题总结为三大解题方法:
1.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
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如2006年数学一真题第16题(1)是证明极限的 存在性并求极限。只要证明了极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没有证明第一步,即使求出了极限值也是不能得分的。因为数学推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第一步未得到结论,那么第二步就是空中楼阁。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只用了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之一: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只要知道这个准则,该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因为对于该题中的数列来说,“单调性”与“有界性”都是很好验证的。像这样直接可以利用基本原理的证明题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要用到第二步。
2.借助几何意义寻求证明思路。
一个证明题,大多时候是能用其几何意义来正确解释的,当然最为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文字的含义。如2007年数学一第19题是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满足题设条件的函数草图,再联系结论能够发现:两个函数除两个端点外还有一个函
数值相等的点,那就是两个函数分别取最大值的点(正确审题:两个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不一定是同一个点)之间的一个点。这样很容易想到辅助函数F(x)=f(x)-g(x)有三个零点,两次应用罗尔中值定理就能得到所证结论。再如2005年数学一第18题(1)是关于零点存在定理的证明题,只要在直角坐标系中结合所给条件作出函数y=f(x)及 y=1-x在[0,1]上的图形就立刻能看到两个函数图形有交点,这就是所证结论,重要的是写出推理过程。从图形也应该看到两函数在两个端点处大小关系恰好相反,也就是差函数在两个端点的值是异号的,零点存在定理保证了区间内有零点,这就证得所需结果。如果第二步实在无法完满解决问题的话,转第三步。
3.逆推法
从结论出发寻求证明方法。如2004年第15题是不等式证明题,该题只要应用不等式证明的一般步骤就能解决问题:即从结论出发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推出结论。在判定函数的单调性时需借助导数符号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只需一阶导的符号就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非正常情况却出现的更多(这里所 举出的例子就属非正常情况),这时需先用二阶导数的符号判定一阶导数的单调性,再用一阶导的符号判定原来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所要证的结果。该题中可设 F(x)=ln*x-ln*a-4(x-a)/e*,其中eF(a)就是所要证的不等式。
对于那些经常使用如上方法的考生来说,利用三步走就能轻松收获数学证明的12分,但对于从心理上就不自信能解决证明题的考生来说,却常常轻易丢失12分,后一部分同学请按“证明三步走”来建立自信心,以阻止考试分数的白白流失。
最后,李老师提醒大家:强化阶段大家应把复习过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注意搞细搞透搞活,也可适当做几套模拟题。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有各种延伸或变式,考生们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复习,华而不实靠押题碰运气是行不通的,多思多议,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篇:2018考研数学重点:中值定理证明题解题技巧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8考研数学重点:中值定理证明题解
题技巧
考研数学中证明题虽不能说每年一定考,但也基本上十年有九年都会涉及,在此着重说说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来证明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根据以上的攻关点拨和典例练习,相信同学们对该题型的解题训练有了一定的掌握。
需要提醒考生们,数学题目多,而且考查的知识点很综合,很多人担心自己做的少,碰到的知识点就会少一些,从而加快了解题速度,实际上考生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题目的理解,对基本知识的概括和各种题型解题技巧的能力训练,因此大家可以根据以上的攻关点拨和典例练习,这样加以积累练习,为以后的快速准确解题打下基础。
另外,数学试题切忌眼高手低,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真正做一遍,印象才能深刻,才能了解自己的复习程度,疏漏的内容,如果题目确实做不出来,可以先看答案,看明白之后再抛弃答案自己再把题目独立地做一遍,一定要力求全部理解和掌握所考查的知识点。
页 共 2 页
第四篇: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
证明
徐琛同学,系黄山学院文学院2012级专升本学生。该生在我院学习期间,表现良好,学习认真,2013至2014学被同学选为学习委员。其工作尽职尽责,深得全班学生和老师的认可。
特此证明
黄山学院文学院
2014年4月28日
第五篇:2017考研:考研数学证明题知识点归纳
2017考研:考研数学证明题知识点归纳
高等数学题目中比较困难的是证明题,今天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在整个高等数学,容易出证明题的地方。
一、数列极限的证明
数列极限的证明是数一、二的重点,特别是数二最近几年考的非常频繁,已经考过好几次大的证明题,一般大题中涉及到数列极限的证明,用到的方法是单调有界准则。
二、微分中值定理的相关证明
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历来是考研的重难点,其考试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到知识面广,涉及到中值的等式主要是三类定理:
1.零点定理和介质定理; 2.微分中值定理;
包括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其中泰勒定理是用来处理高阶导数的相关问题,考查频率底,所以以前两个定理为主。
3.微分中值定理
积分中值定理的作用是为了去掉积分符号。
在考查的时候,一般会把三类定理两两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所以要总结到现在为止,所考查的题型。
三、方程根的问题
包括方程根唯一和方程根的个数的讨论。
四、不等式的证明
五、定积分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
主要涉及的方法有微分学的方法:常数变异法;积分学的方法:换元法和分布积分法。
六、积分与路径无关的五个等价条件
这一部分是数一的考试重点,最近几年没涉及到,所以要重点关注。
以上是容易出证明题的地方,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重点归纳这类题目的解法。考研不懂的地方,可以关注凯程微信公众号“凯程考研”,第一时间发布考研资讯,精心推送考研经验,汇聚考研正能量,提供权威择校择专业指导,答疑、求骂醒,你需要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