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数学证明题题目11
今天还是讨论关于不等式的问题。
这次的这个不等式大家看见了一定不会陌生,因为思路很容易就拿出来了。就是转化成求一个函数的极值问题。然后解法一就诞生了。
上面的方法估计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采用的方法,算是一种通法了。也是必须得掌握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然而,是不是这个题目除了这种方法就没有其他的办法来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注意到需要证明的不等式可以先化成e^x>x^2-2ax+1,而左边的式子要和幂函数联系起来,很容易想到的就是马克劳林展开。于是可以尝试着看看是否能够利用这个来做。
首先可以试着将e^x展开到二阶的,然后看看是否能够证明需要的不等式。发现不行,然后再继续多展开一阶。于是,解法二横空出世。
说句实话,就这道题而言,这种方法确实挺复杂的,而且还没有求导的方法精确。不过,这种思想方法对于一些题目来说,却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下面看看一道习题吧。
由于这道题目比较难,所以直接给出解答。
这个题目可以说相当于反用幂级数的展开,然后利用马克老林余项的估值最后证明出结论。这个看似很一般的题目,中间却蕴含着无限的思想,需要大家细细品味!
第二篇:考研数学证明题题目10
今天来看看不等式的题目。不等式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初中的时候学过一次二次不等式,高中更是系统学习了不等式,在考研试题里面,也不乏不等式的题目。不等式的题目相对比较灵活,综合性很强,是考察数学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虽然很活,不过对于考研来说,这些题目也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思想,是大家可以掌握的。这里就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某些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看到题目应该有一种很相似的感觉。因为不等式的中间部分貌似就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于是,有一种冲动,试试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尝试了一下,发现左边已经证明出来了。这时应该比较欣慰,因为题目做出了一半。于是心想着,右边应该同理也可以证明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试一下。
试完以后,悲剧了!居然无法证明出来。怎么办?只有另找一种出路。
很多参考书上给的解答都是构造一个辅助函数,这个辅助函数就是将b换成x,成为一个关于x的函数,然后利用导数工具研究这个函数的性质从而得出最终的证明结果。这种方法很典型,需要大家比较熟练运用。不过,对于这道题来说,这种方法有点复杂了,因为构造的函数很长一串儿,看起来也不大舒服。于是可以尝试下其他的方法。
对于这道题而言,a,b都是成对的出现的,而且a,b出现的次数都一样,亦即齐次式。所以,我们总可以通过一定变形,使得这个表达式成为一个关于a/b或者b/a的式子。
然后产生了下面的解法
这个解法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因为证明不等式有三化,齐次化,线性化和局部化,这里体现的就是齐次化思想。
这道题目本身不难,但是题目中蕴含的思想却不少。
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也可以用来证明不等式,不过放缩的范围比较大,不够精确!
2对于齐次式,我们可以将其转变成单变元问题(多变元化单变元),然后研究一个一元函数的性质就能够知道相应的一些关系。
3要充分利用够题目的条件!比如此题中b>a,则b/a=t>1!如果不用的话就会出问题的!然后看看练习吧
第三篇:2013考研证明题系列-题目5
看见这道证明题,首先第一步是对比一下两边的差异。仔细观察积分限,被积函数,发现只有抽象函数f里面的表达式变了,而且变的很有规律!
可以说,相当于用一个变量去替换了x^2,所以此时此刻,我们很容易想到积分换元,于是
可是,这个时候麻烦又出现了。原因有两点
(1)积分下限没改变但是上限变了
(2)多了个系数2
这个时候,我们得想办法处理,如何才能将这个东西向已知结论靠拢呢?考虑到积分区间的可加性,我们不妨将这个积分的区间分开成两段,其分界点为a。
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想到要在a点取分界点,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两点。
原因1:我们要证明的式子最后的积分上限就是a,所以我主动构造出来一个,后面那个看能不能用什么方法处理使得也变成结论形式
原因
注意到我给的这个式子,a对于抽象函数而言,相当于是一个比例中项,也就是平衡位置。所以,选取这一点,对后面的问题处理也有一定帮助!(不过这个理由有点抽象,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才能比较好的认知)不过理由1是很明确的,是证明题的要素之一:朝着目标转化!接下来就是对这个表达式的处理了
还是同样的思想,我们应该朝着目标转化,也就是说,积分限需要变成1,a!那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变化,使得能够满足条件。其次,在这种变换下,我们不允许f内的自变
量形式发生任何变化,一旦变化,由于是抽象函数,所以根本无法处理。
在这两种条件的限制下,我们考虑下述变换。
这种变换的优势体现在两点:一是f内部函数形式没变,二是积分限出现了a,1,也就是目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方法是可以行得通。
PS:其实,在找出这种方法为正确的变换之前,我也尝试了一些其他的变化
所以,证明不是一步就能看出来的,而需要不断去修正,去尝试。
具体解答如下
总结一下这道题目我们能够学习到的东西。
(1)证明题的根本思想,朝着目标转化!
(2)定积分换元的技巧,考虑结论的形式
(3)对于解题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尝试。失败不可怕,因为失败之中,也可能含有成功的线索!
下面两道练习题,大家有兴趣自己试试。
两道题都不太难,练习2还有多种方法。
第四篇:2013考研证明题系列-题目4
这道题看上去就比较容易入手。因为题目有两个问题,一般来说,第一问是为第二问做铺垫的,往往第二问可以用到第一问的结论,就算用不到,第一问也会给第二问带来很明确的方向。
还是条件入手,分析条件,从正向边界,平面区域,不难得出此题是二重积分和曲线积分的转换问题,应该使用格林公式来做。于是分别对第一问左右两边用格林公式,转换成二重积分。
对比二重积分的被积表达式,发现其实并不完全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又得考虑一下,是不是哪个条件没有用上。仔细观察下给的条件,发现积分区域没用上,这个区域有个特点,就是很对称,不过不关于x轴也不关于y轴对称,而是关于y=x对称。于是OK了。利用这种对称性,成功的证明两个二重积分是相等的了!
下面接着做第二问。
第二问是一个不等式问题,如果没有第一问的铺垫,也算是比较难的了,不过有了第一问,那么就相对简单些了。
先做一些处理
这一步也算是得力于第一问了。就是利用y=x对称的这个性质!这样一来,我们将多变量转换成了单变量,这也是做题的一种策略!
可是即使做到这一步,我们也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并且e^sinx这种函数是无法积分(准确说无法找出初等原函数),加上题目本身也不是让你准确积出来,而是证明不等式,所以联想到放缩!
于是下一步考察e^x+e^(-x)这个函数的性质
为了能够积分容易,泰勒公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将各种函数都弄成了幂函数的形式,而
幂函数正是很容易积分的形式。于是,将e^x+e^(-x)在x=0点展开。一放缩,本题就得出答案了,具体过程如下。
最后总结一下这道题目
题目分析过程不算特别难,主要就是格林公式的应用和二重积分的对称性,以及最后的泰勒公式展开。
但是有两个地方值得挖掘
(1)题目可以一般化!
方法与上面一模一样,这里不赘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问就无法证明大于等于5/2π^2,只能证明大于等于2π^2
(2)对于本题的第二问,我们可以从解答中看出,还可以继续不断的进行更强的放缩
得到的结果也更加强!
这一种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于那种无法积出具体分的积分不等式,我们可以利用泰勒展开来做。适当放缩就可以得到答案!
下面就这个方法,给一道习题
此题左边比较容易,右边稍微有点难,可以尝试一下!
第五篇:2013考研证明题系列-题目3
题目3是一道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是李永乐或者陈文灯书上都可以找到的题目。其中方法很典型,里面的一些技巧也是证明题中常用的,所以我把这道题弄出来进行剖析,将自己的思路展现给大家看看。
拿到这道题目,大家可能都有点傻眼了。怎么表达式这么复杂?!!而且绝对值,积分号,求导号让人眼花缭乱,感觉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们不妨先从三个独立的表达式分析起走。第一个表达式
首先要明白这个式子说的是什么东西。读懂表达式,是你做证明题的根本!不难看出,这个式子说的就是|f(x)|的在区间[a,b]的最大值。写的这么高深,弄得大家心里发慌,其实根本就是一只纸老虎嘛!我们并不关心最大值在哪一点取得,所以我们可以把取得最大值的这一点设为ξ,则这个式子可以化成|f(ξ)|.你看,这样一简化,是不是显得更加简洁和舒服,让自己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第二个表达式
这个式子对积分熟悉一点的看见了就应该有一种很强烈的反应,就是积分中值定理!所以这个式子我们也可以简化一下成|f(η)|.这样一来,不但大大简化了表达式,而且成功的与第一个表达式联系了起来!这样对题目的认知也就在简化中一点一点的清晰化了!第三个表达式
这个表达式相对于前面两个来说要复杂一些,因为它没有很好的化简方式。所以我们只有暂且不管这个表达式,把它作为一个常量,摆在那里,考虑去处理表达式1,2,使得能够得到表达式3!
为此,我们将表达式1和表达式2放在一起,于是移项,得到下面不等式,也就是我们需要证明的!
注意到左边两个式子|f(ξ)|-|f(η)|,看见这个,然后考虑到这是一道不等式的题目,并且ξ,η
都是未知的一个数,我们应该立即联想到放缩,用什么放缩?绝对值不等式!
|x|-|y|<=|x-y|,然后逻辑方向(也就是不等式的方向)也是正确的,所以放心大胆的做吧!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一口气做下去了。于是得到下面的解答!
|
最后需要再多说两句的就是放缩的后期有一步非常经典
注意到没有,第一步的那个等号是这道题里面最难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反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成功将积分和导数联系在了一起,破解了这个看似超级复杂的证明题!
后面的就是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虽然这个式子平时看起来觉得再熟悉简单不过了,可是真正使用的时候还是不简单的。最后对这个题目打一个小结,这道题到底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
知识1:积分中值定理,在某些时候可以简化表达式
知识2:绝对值不等式以及定积分里面的绝对值不等式
知识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的逆用
考察的知识不难,关键如何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这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当然,通过平时练习多总结多思考,就是提高的最快路径了!
思想方法1:对证明的式子需要有个宏观把握,能简化的要简化,这样便于你看清楚整个题目间的关系。
思想方法2:不等式证明中间肯定有放缩,这个时候需要找出一定放缩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判断放缩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才可继续往下做。
思想方法3:对公式的逆用。有些时候我们做题做多了,往往对有些公式只会顺着用,反过来如何用未曾或者很少想过。其实,像这种难度较大的不等式,往往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在里面,通过这道题目,我们也学习到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逆用的威力。可以联系积分与导数!总而言之,这道题目难度不小,不过也不是天马行空的,仔细琢磨,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思想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最后选了一道题目,供大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