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0:4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第一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浅析中国时政术语的常用英译方法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关于攀枝花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调查与分析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The Multiple-Personality in the Hero of Dr.Jekyll and Mr.Hyde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学习策略与听力理解爱伦坡对希区柯克和蒂姆伯顿的影响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谈英汉励志谚语互译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英语人名的翻译礼貌原则与中西文化的差异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不可避免的命运—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后现代分析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品牌翻译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义形象分析

象征在女性主义小说《占有》中的作用

How Can Women Survive—Consideration of Virginia Woolf’s A Room of One’s Own 36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契合39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多丽丝莱辛:论女性主义的发展——对比两位作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43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交互式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及它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

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

中西文化禁忌语的异同研究

由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英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解析哈代《远离尘嚣》中的悲剧因素

英语中的汉语词汇

《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smetic I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An An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的意义

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文电影幽默语的翻译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试析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从对等角度研究公示语翻译

《围城》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红楼梦》人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

小说《嘉莉妹妹》中女性成长的分析

科技英语中名物化的功能

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xx大学翻译方向学生发展规划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从合作原则分析《生活大爆炸》中字幕幽默的翻译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107 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一首平凡女性成长的赞歌—用“成长小说”理论来解读《简爱》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从影视剧看英语俚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美国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运用得与失的研究

中国菜名英译的恰当方法

寻找女性的自我 — 评托妮莫里森作品《秀拉》中秀拉形象

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xx学院案例

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Hot Cyber Word—―Geili‖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简析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

英汉缩略语的比较与互译

On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英禁忌语的异同性分析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133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网络英语词汇探究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对爱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象征手法的研究

151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152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153 还《失乐园》中撒旦的本来面目

154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155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

156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

157 中美在非正式时间方面文化差异的研究

158 从《推手》看中美文化差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159 商务英语信函词汇的特征

16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161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商标词的翻译

162 分析汉英篇章衔接和意合形合的关系

163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164 构建和谐社会——以美籍黑人的种族歧视为例

165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166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67

168 《荒原》中的死亡与重生

169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象

170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

171 人名名词词汇化问题

172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173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

174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

175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

176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77 探析《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8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179 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

180 消极商务信函写作策略

181 浅谈西方情人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82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183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184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185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

186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187 从人格结构论视角看《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

188

189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190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19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92 论“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

193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94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195 普罗米修斯的铁链与屈原的幽兰—论中西方文学中的悲剧精神

196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

197 中西方文化差异

198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99 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200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第二篇:从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歇后语

从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歇后语

摘 要: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语言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分析力。歇后语作为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深得人们大众的喜爱。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接着从认知角度运用相关概念整合理论对几种歇后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对歇后语的形成机制和意义构建进行较为细致的描述,进而为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歇后语;概念整合理论;意义构建

一、引言

歇后语作为汉民族的独特语言形式,其结构独特,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内涵丰富,包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中国学者开始注意到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理解的全新突破,并尝试用其解释汉语语言现象。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更是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它相对于传统语言学对语言现象的静态解释,以动态解释的方式为其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以几种歇后语为例,所选歇后语语料来自网络搜集,进而探讨歇后语的形成机制和意义构建。

二、概念整合理论

(一)概念整合理论的内容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the mental space theor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隐喻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弗科尼亚(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概念整合是基于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之上的,由心理可见及其联系构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网络结构,基本元素包括两个与概念隐喻理论中源域和靶域相关的输入空间(Input1和Input2)、表征两个输入空间共有概念结构的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输入空间中元素组合、交互的复合空间(Blend)。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并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复合空间也叫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有选择地提取部分结构,通过组合、完善、扩展三个认知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层创结构,也叫新创结构。

(二)概念整合网络的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心理认知模式,Fauconnier&Turner(2002)在其著作《我们思维的方式:概念整合与心智的复杂性(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中提出概念整合网络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镜像网络(mirror network),单纯网络(simplex network),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解读

众所周知,歇后语作为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形式之一,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意味深长的哲理,是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比喻,像谜面,后者解释、说明,是谜底。

(一)镜像网络

镜像网络包括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以及合成空间,含有相同的组织框架,它们之间不存在冲突。以下选取典型事例分析其意义构建的认知动态过程。

例1: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

在这则镜像网络歇后语中,“瞎子”构成了输入空间1,“正常人”构成输入空间2,在两个空间中都有类似的元素,如:吃馄饨的人、吃馄饨的过程、数馄饨的过程等等,两个输入空间共有框架“吃馄饨”构成类属空间。在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之间直接进行跨空间映射,如“瞎子失明”与“正常人视力正常”形成映射,“瞎子靠心数数”对应“正常人靠眼数数”,然后这些映射又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最后在合成空间中形成两个输入空间中都无法找到的层创结构,即“心里有数、胸有成竹”,也就是这则歇后语所表达的意义。

(二)单纯网络

单纯网络,是四个子网络中最为简单的概念整合类型,两个输入空间中,其中一个包含框架,框架里含有角色(role),另一个没有框架,只有填充的元素或价值(value),跨空间映射在角色与相应的元素之间进行匹配。

例2: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搬家”构成输入空间1,包含元素“孔夫子”、“家”和“书”,“A搬B”构成输入空间2,包含“角色A”和“角色B”以及“jin shu”这个汉语拼音,类属空间是两个空间的共同之处,即“尽书”与“尽输”有着相同的发音:jin shu。两个输入空间经过各自的对应关系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得出这一信息:孔夫子家里藏满书、搬家搬的都是书。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完善出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即该歇后语意思是形容比赛或赌博的结国都是输的。

(三)双域网络

两个输入空间具体不同的组织性框架,两者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它们均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层创结构。复合空间的组织性框架则是融合两个输入框架中的部分成分而形成的。

例3: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这是一个双域网络。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包含不同的元素:六月和腊月。两个输入空间有不同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1里的六月代表着炎热的季节,在此天气不需要保暖;输入空间2中的腊月是寒冷的冬季,在此季节需要戴手套来保暖。类属空间包含了这两个组织框架,即天气炎热、不需要保暖和天气寒冷、需要保暖。两个输入空间部分投射构成合成空间:天气炎热的六月却戴着腊月用来保暖的手套,进而为层创性结构提供了空间:保手意味着不外露、不开放、保守的思想意识。通过此例我们可以看出歇后语的理解和意义构建与日常生活常识是分不开的,也看出我国歇后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谐音双关现象。

四、结语

概念整合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其理论研究突破了传统语言学方法,具有强大的分析力和阐释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出发,选取几种概念整合网络所对应的典型歇后语事例进行分析,使歇后语的意义构建有了较强的动态操作性,从而印证了: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阐释歇后语的理解过程是歇后语研究的新视角,丰富了该理论在语言学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国凡,高歌东.歇后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2] 温端正.歇后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 谭永祥.歇后语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4] 李小平.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2).[5] 唐凯.中英翻译视角下的歇后语分类及其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三篇: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 论中学英语学习策略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浅析中英委婉语差异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由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英文化差异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 中英隐私禁忌语对比分析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Hawthorne’s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Scarlet Letter xx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岗位适应能力调查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语的修辞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 分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圣经的女性意识

商务活动中的习俗、礼节和礼仪探析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翻译中的性别--《简•爱》几个中译本的女性主义解读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44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 46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47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研究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 49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51 中英道歉语及应答差异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53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54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55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 57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59 从语境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篇 60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 62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 64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 65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67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68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69 从文化适应角度看中外广告翻译 70 论《龙年》中呈现的中国文化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72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

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看妇女的社会地位 74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 76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 78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79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81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82 Resurr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Rebecca 83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84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88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89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90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 91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 93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94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从原型批评理论观点看《红字》的圣经原型 96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98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 100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102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104 浅析水果类的习语翻译 105 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 106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

从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109 浅论中文标语英译

《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An Analysis of the Fool in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 112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113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 115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117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 118 中西称谓文化的对比研究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120 奥巴马胜利演讲的语篇分析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122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 124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125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26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28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 130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31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2 巧克力包装的研究 133 翻译腔成因浅探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

莎士比亚电影和爱情阻力: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137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 138 中英文谚语的对比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140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 142 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ublic Signs 144 愤怒的尊严——浅析《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 145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146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 147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自我矛盾及其成因 149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On Promotion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15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从抗拒到妥协的精神之旅 152 超市价格策略的比较

153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154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155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156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57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58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159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160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61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162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163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 164 汉语中叠词的英译策略

165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166 论麦琪的悲剧

167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168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69 《小妇人》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爱情观对比研究 170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悲剧

171 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

172 从精神分析法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174 泰戈尔诗中自然物意象研究

175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76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Little Women 177

178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179 花园小径句在英语阅读中的分析 180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181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182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183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loud in English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184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梦》及其英译本中主语的确定 185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186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187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 188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89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

19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91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192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 193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194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19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 196 中西方礼仪差异

19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198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 199 修辞在汽车广告英语中的应用 200 从春节和圣诞节看中美文化差异

第四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 何 靖

单位:北京昌平区城南中心旧县小学

关键词:

多元智能,智力组合多样性,智力强项,智力弱项,教学手段多样化 文章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都有各自的智力强项和弱项,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组合的多样性实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英语教学应与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相结合,在展示强项,发展强项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使语言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全过程中转变观念,创造性地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给予学生适时地鼓励和指导。(论文全文)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发现使大部分学生头疼的语言知识,一旦通过图片、音乐、视频、表演、运动等方式加以展现就会吸引学生广泛的兴趣,一些语言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会由昏昏欲睡的状态转变为热心参与,忙得不亦乐乎,从而高高兴兴的学到了语言知识。学生中的这种现象引起了教师们的无限思考,这种现象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拨开了我们眼前的迷雾,为拓展英语教学手段、英语学习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提供了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与思考。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素。

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九种要素是:(1)言语/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4)身体/运动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5)音乐/节奏智能—指感受、辨别、内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7)自我反省智能—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8)自然观察者智能—指辨别生物和自然界其他特征的敏感能力。(9)存在智能—指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2、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思考。

人的智力是多种智能以不同方式组合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人在智力方面都有强项和弱项,有各自适应的学习方式和发展倾向,而现行的教育中整齐划一的东西太多,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方法,这种整齐划一只能使部分学生受益,而现行的考试又只能测出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能力的高低,仅以这种考试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及预测学生未来成功与否是不科学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成功者其实只是部分能力上的成功,而不是综合智力优胜者,他们很可能在某些参与社会竞争必备的智能上是欠缺的。比如:有一个手拿大学毕业证,大学英语六级证及全国计算机二级证的人到社会上去应聘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位应聘者的一切证件都只能说明他在语 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而社会竞争所必需的人际交往能力正是他所欠缺的,从而导致了他择业失败。这种结果又是谁的过错呢?如果他当初上学时就发现并重视自己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欠缺,并在教育系统内能够得到大力培养的话,这种择业时的困境就能避免出现了。又有一些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一直被认为是差生,迫于社会、家长、老师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爱好的运动、音乐、绘画等活动,全身心投入到使自己头疼的考试复习之中,结果往往还是不如人意,从而造成学习者自信心受到极大摧残,有时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教育的目的应在于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项,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发扬强项、发展弱项、发挥潜能、自信自由的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在智能组合方面的多样性探索最佳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实行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智力强项方面的潜能得到认可和发挥,一些智力弱项得到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各种智能的最佳组合,从而使每个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给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语言学习本身是语言能力的体现,但具备不同智力组合的学生都可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如何使其语言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我认为语言教学应与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相结合,在展示强项,发展强项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使语言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能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英语已经成为各国公民的必备素质,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使自己的爱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必须学好英语;另一方面,学生在展示自己强项的过程中能够自信愉快的学习语言,从而增强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1、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教材的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其选材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需要。其中的各种体裁能满足不同智能强项学生的需要,例如,名人、音乐、电影、体育、文学、艺术、语言、科技、文明礼貌、友谊、饮食文化、幽默等。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翻阅教材的时候,他们都从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这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当然,有不少教师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这是因为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乏运用新教材所需的组织和创新能力,并且受到目前各级各类考试的束缚。这就要求教师们把教育教学的眼光放远一些,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着力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的组织各种活动,顾及学生智能组合的多样性,实行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

1)对于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其多读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英语文章,鼓励他们去模仿磁带中的发音,并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参加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班内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歌曲表演等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听写的手段提高其听力水平。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把一些英文绕口令引入教学,让此类学生给大家作示范。

2)对于擅长数理逻辑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参加双语班的学习,给其找一些英文编写的数学题及趣味智力题,英文编写的数学知识,还可给其创造机会让他们用英语给大家讲一道数学题,也可让其编些简单的数学应用题,然后给大家讲解。遇到英文故事,教师可把故事的先后顺序打乱,让此类学生根据逻辑重新排列组合。

3)视觉空间能力较强的学生侧重于通过造型图像来学习,那么作为教师可以将单词绘制成图画,将英语对话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来学习,把英语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自制图片和简笔画并运用它们来作为展示自己语言的资料。在锻炼听力时可让该类学生将所听得内容用图像展示出来,比如像:香蕉、苹果、鸡蛋、大象等单词。

4)对于身体运动智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其通过身体的感觉来学习。比如,角 色扮演,戏剧的即兴创作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一些游戏特别适合此类学生做,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了一种东西,让这些学生看后把这种东西表演出来,然后全班同学猜老师的卡片上写了什么。或者卡片上写着老师让学生干的事,这类学生可把这件事表演出来,然后大家猜What did 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 to do ?在讲小学三年级课本中的story time时,我们可以把英文小故事变成小品,然后分角色让学生表演,这样就可以给此类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于是他们在一边表演一边说台词的过程中,便练习了语言知识。

5)对于那些人际交往智能很强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是适合他们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教师可让此类学生在组内讨论,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可以充当小短剧的导演、英语口语比赛的组织者。如果搞一个英语才艺大比拼的话,他们可以充当主持人和召集者。

6)对于自我反省智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业余爱好,承认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使他们具有心理安全感,从而增强它们独立学习的积极性。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此类学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适时地给与他们鼓励和指导。在方法上应让他们写英语日记、英语总结来学习。老师可和此类学生互通英文书信或电子邮件。

7)音乐节奏智力较强的学生通常是pop music的爱好者,他们能毫不费劲地学会多首流行歌曲和熟记歌词等等,会经常在耳畔回响。教师应引导他们去搜寻一些与课堂题材相关的歌曲,在课上与大家共赏,教师也可创造他们在大家面前高歌一曲的机会。英语教师可搞一种每周一歌的尝试,即通过课间、中午休息时间放英文歌曲,争取让大家每周学一首英文歌,适时地搞一点英文歌比赛以活跃英语学习的气氛,而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自然成为此类活动中的主角。

8)擅长自然观察的人通过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来学习,我们可让此类学生充当值日生,每天用英文来向大家作天气、物候方面的报告。在要学生学会使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 等词的运用时,教师可建议其向大家讲述如何种花等等。教师还可让此类学生动手制作关于环保知识的手抄报。

总之,如果学生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或优势智能组合来学习英语,从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东西入手来积极地运用英语,那么他们在英语的世界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教师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学生智能方面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课程标准的统一性的制约,受到课时的制约,受到学校现有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把多样化的活动以高效的方式整合到课堂中来,而教育本身应以学生自觉自主活动的方式延展到课下。当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我们可运用音、形、像等多种手段同时展现给学生,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刺激下迅速理解和记忆知识,课上的活动应力图满足不同智能学生的需要。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project,学生可以在完成它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智能,等到课上教师再要求学生作出多方面的展示及陈述,从而使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举一个例子,师生共同郊游归来,老师布置关于旅游的项目。有的组的同学准备制作手抄报贴在教室内展示:组内有的负责收集照片,并附加英文说明;有的负责撰写英文游记;还有的负责整体的版面设计。有的组根据沿途发生的趣事编成英语短剧,准备课上演出。也有的组用演唱英文歌曲的方式表达旅游中的美好感受。还有的组把一路上收集到的各种植物标本,购买的当地土产及旅游纪念品汇总到一起,并准备拿到课堂上展示,该组同学负责配以英文解说。除了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之外,我们可利用课余时间搞一些诸如英语才艺大比拼、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这可以获得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挥潜能,锻炼语言的多重效果。

4、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评估手段和形式会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产生很大的影响。既然我们的教学多样化了,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了,那么我们就必须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我们应把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把卷面测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各种评价中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创造有意义的项目和进行真实的展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智能来参与和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摆脱传统 考试所带来的压力感和厌恶感,发挥出运用语言的最好水平。英语教师应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综合素质(即多种智能综合运用的能力)。我们进行评估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仅要对目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评判,还要提供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情况的分析,其中包括学生强项和弱项的分析、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对学生未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发展的建议。当然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其评价难免不够全面,所以我们还应结合学生个人评价、组内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客观的看待自己,自觉地寻求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索自己智能组合的最佳方式,以及确定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颁发一些小礼物,以示对其活动的肯定。

我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实践还有待更大程度的开发,希望更多的英语教师投身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拓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的道路上来,希望更多的学生在英语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过程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李晶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上海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 张俐荣

《多元智能理论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 苏州大学数学教育研究室 潘洪亮

“论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评价的启示”,卢利、李晓,《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0期

作者:何靖 性别:女 职称:小教一级 职务:无

电话:89745509或*** 电子邮件地址:hejing1202@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旧县小学 邮政编码:102200

第五篇: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

摘 要: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在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尝试将认知隐喻理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如映射理论、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写作中隐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隐喻理论 英语写作

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rhetoric device, but a matter of thought and action.The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and further proposes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writing.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metaphorical thinking;English 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 & Johnson 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 are at a crossroad.例2.The relationship isn’t going anywhere.例3.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例4.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 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 IS Up, SADNESS IS DOWN;MORE IS Up, 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 am feeling up.”,“prices are going up”,“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down.”,“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ay up, because you will meet them on your way 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 IS A BUILDING;ARGUMENT IS WAR”, “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 building, framework of a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ollapse, the 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 fierce war, attack the enemy, win the war, be defeated in the 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 got the framework for a solid argument.例6.If you don’t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solid facts, the whole thing will collapse.例7.Within the groundwork you’ve got, you can construct a pretty strong argument.例8.He attacked my argument fiercely.例9.Joe spared no pains to defend his argument.例10.Joe won the argument with her.例11.Jo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又如:“IDEAS ARE 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 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 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 can be digested.例13.Food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

例14.Food can be nourishing.例15.Food can be spoon-fed.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 has a hard time swallowing new ideas.He has to stew them over for days.例17.We don’t need to spoon-feed our students.例18.He devours the book.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I have him in sight, he’s out of sight now, that’s in the center of my field of 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 ARE FOOD, IDEAS ARE pEOpLE, IDEAS ARE pLANTS, IDEAS ARE pRODUCTS, IDEAS ARE COMMODITIES, IDEAS ARE RESOURCE, IDEAS ARE MONEY, IDEAS ARE 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The stakes were high.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take her chances and have the operation.例20.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She could lose it all.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ante up and have the operation.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 IS A GAMBLING 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 got on the ride when he decided to campaign for mayor of his small town.After flipping, rolling, and shaking for the public for eight weeks, he finally felt like he was in control.But as he watched the exit polls reported on TV, he plummeted.He had lost in a 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 IS A 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 flipping, rolling, shaking, plummeted, 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 professor told me my argument was shaky: as a student of physics,you have to construct stronger foundations for your theoretical models.Use facts to support your theory.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 ARE 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26,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 2001(4):28

[5]文 旭,叶 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 2003(3):5

[6]paul Thibodeau & Frank H.Durgin.productive figurative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al metaphors facilitate the comprehension of related novel metaphor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7(5):16

下载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