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刑法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储槐植先生《美国刑法》有感
近读刑法学泰斗、北大储槐植教授的《美国刑法》(第三版),很受启发。一是《美国刑法》的编排体例。正如书中所讲:“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是参考《模范刑法典》的体系”。“《模范刑法典》共220页,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总则,共7条,占76页。„。第二部分为具体犯罪,占62页,共16条,98个罪。„。第三部分为处遇和矫正,占45页,共6条。„。第四部分为矫正机关,占26页,共5条。„”。相应地,《美国刑法》一书第一篇为绪论;第二篇犯罪总论,分四章,分别是:犯罪本体要件—刑事责任基础;排除合法辩护—责任充足要件;不完整罪(犯罪未遂、教唆、共谋、罪数);共同犯罪;第三篇具体犯罪,分为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刑法典中的其他犯罪和经济犯罪四章;第四篇刑法及其执行,分为刑罚理由和刑罚种类,刑罚制度两章。我国刑法由两编组成,第一编为总则,第二编为分则,另有一条附则。总则又分五章,分别是: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应用;其他规定。分则共分为十章,分别规定了十类犯罪,按照犯罪侵犯的主要法益进行分类,并总体上依据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对类罪进行排列,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我国刑法学的篇章结构各学者多有不同,高铭暄、马克昌二位教授主编的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分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两编,上编刑法总论,分为: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刑罚的消灭等十九章;下编刑法各论,分为刑法各论概述、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十一章。张明楷教授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除绪论外,分为四编,第一编刑法基础论,分为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三章;第二编犯罪论,分为犯罪概说、犯罪构成、客观构成要件、主观构成要件、犯罪的特殊形态、共同犯罪、罪数等七章;第三编法律后果论,分为犯罪的法律后果概说、刑罚的观念、以及法律后果的消灭等七章;第四编罪刑各论,其中罪刑各论概说独立一章,并按照刑法分则排列各类犯罪分别成章。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的刑罚和刑罚执行制度并未如中国刑法纳入刑法总则的内容,而是分列为刑法的第三、第四部分,分别为:处遇和矫正;矫正机关。在有些州,还单独制定有行刑法,具体规定刑罚种类、刑罚执行等内容。这很好体现了《模范刑法典》在判刑和行刑方面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在保护社会利益的同时给罪犯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二是关于犯罪分类,《美国刑法》一书从不同角度做了不同的分类,其中“重罪与轻罪”的分类对我小有启发。此种分类是“根据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进行的分类。“1962年,美国法学会拟制的《模范刑法典》按刑罚轻重把犯罪分为四等:重罪、轻罪、微罪、违警罪。重罪又分为三级:一级重罪、二级重罪、三级重罪。轻罪的刑罚不超过1年监禁。微罪的最高刑期为30天。重罪、轻罪和微罪统称crime(犯罪),法定刑可规定监禁刑。违警罪只能判处罚金。”储槐植先生在《解构轻刑罪案,推出微罪概念》一文中(载2011年10月3日检察日报)认为:“从总体上认真查纠、从宽发落多数轻微罪案,方能分化突显、有力打击少数严重罪案,此乃宽严相济得以称之为刑事政策的真谛所在。”“对一些轻微罪案不敢或者不愿适用轻微处罚措施,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复杂多样,有可能是长期践行严打政策逐渐形成的习惯,也有可能是从众心理的投影,我认为恐怕与刑法理论没有意识到我国除有重罪和轻罪的司法概念之外在刑法上实际还有微罪的规定密切相关”。“刑法上规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作为具体罪案,在司法实践中有些被判三年(二年、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称为‘轻罪’案;有些案件被判‘拘役’,亦称轻罪案显然不妥,因为有期徒刑与拘役在实体和程序上二者的运行机制有别(是否可适用逮捕以及判刑后的监禁场所均有不同),称呼什么为好?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称轻罪,拘役比轻罪更轻,称作微罪应是理所当然。微罪就是可处拘役或以下之刑的罪。这与卢建平教授提出的犯罪分层理论相契合。”
正如文章所讲,由于没有微罪的概念,刑法修正案
(八)正式实施后,虽然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也就是说危险驾驶罪的最高刑为拘役,按照刑诉法规定的逮捕条件,不应适用逮捕措施。但一些危险驾驶案的犯罪嫌疑人被提请批准逮捕,并被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这是刑法条文上已明确规定只有一种主刑的案件,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几种主刑并存的案件,情况更不容乐观,比如入户盗窃未遂、公共场所扒窃未遂等等。笔者认为,假如刑法学理论上明确界定了微罪概念,同时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微罪案件办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以此指导刑事司法实践,那么,根据逮捕条件,对涉嫌微罪的犯罪嫌疑人就不应适用逮捕强制措施,从此,侦查机关对此类案件就不再报捕,检察机关也不会对此类案件作出逮捕决定。如此不仅使实体法与程序法实现了相互协调,而且还可以避免现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捕后轻刑率高的问题,有效降低羁押率。捕后轻刑率高,除了执法理念上的问题,重要的是降低羁押率所必须的法律制度是否得以建立,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作为。以盗窃罪为例,刑法上就要分出三六九等,刑诉法上就要明确对情节轻微的盗窃案件比如入户盗窃未遂等不适用逮捕羁押措施,以此类推,这样做既是刑法(刑罚)谦抑性的要求,也是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的需要,从根本上可有效保障刑法的打击锋芒,实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目标。
三是关于犯罪构成结构,美国犯罪构成“在理论结构上,犯罪构成本体要件(行为和心态)为第一层次,责任充足要件为第二层次,这就是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双层模式。”“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第二层次,以排除合法辩护的形式来充实刑事责任条件,完成独特的犯罪构成模式,反映犯罪构成是动态的‘定罪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犯罪规格’。”作者还认为:不同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法律结构在内容上大体相同或相似。“上述三个不同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法律结构基本上可归纳为两部分,即成立犯罪的本体要件(构成要件符合性)和免责事由(排除违法和责任事由,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排除合法辩护)。然而不同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各有不同”。“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奠基于传统司法实践(判例法,对抗式诉讼模式,陪审制),同源于刑法立法。美国刑法犯罪构成双层次理论结构是实践性的,是法官型的。”“德国、日本刑法犯罪构成双层次理论结构是理念性的,是学者型的,是刑法学家依据刑法理念对刑法运作情形进行的理论创造。”“俄罗斯和中国的刑法犯罪构成四要件横向整合式理论结构也是学者型的,它易于被司法人员理解和接受,其显著特点是将犯罪客体(刑法保护的被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与行为人的犯罪本体(客观行为和主观心态)并列组合构成犯罪,主要原因是该理论创制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政治体制的要求和制约,即强调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而犯罪客体最易于体现政治色彩。”
实务部门办理刑事案件主要是依据刑法规定,不论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还是审判人员,在面对一个具体个案时,都要去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去“搜索”,寻找合适的罪名和刑法规范。由于“三大法系刑法的犯罪构成法律结构大体相同”,因而不论是依据何种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一般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但是,以上结论只能说是“一般”,而对于一些特殊案件,根据笔者的司法实践,却往往结论并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如不能犯的问题,相同类型的案件,如果依据传统整合式四要件理论,可能得出犯罪未遂的结论;而依据先违法性判断,后有责性判断,递进式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则会得出不构成犯罪的结论。“在这方面,美国的通行理论是把犯罪不能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不能,可以作免罪辩护的理由;另一类是事实不能,视为普通未遂,不可以进行免罪辩护。”《美国刑法》一书举的法律不能的例子是,意图贿赂陪审员,而接受贿赂的人不是陪审员,类似于将稻草人当仇人射击;事实不能的例子是,意图盗窃,把手伸进了自认为可能有钱的他人口袋,却不知是空口袋,此类构成盗窃未遂。作者又指出:《模范刑法典》并未采取普通法的传统观点,而是认为“犯罪不能(包括通常所指的法律不能)原则上不能作为免罪辩护的理由。”但有特殊情况,那就得需要衡量“社会危险性”。
笔者认为,普通法传统观点与《模范刑法典》的观点并不矛盾,而且衡量社会危险性与进行违法性判断,判断行为是否造成了法益侵害极其危险实质上是性质相同、表述有异。可以看出,在美国,犯罪概念只有定性因素而没有定量因素的情况下,仍需要衡量“社会危险性”;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既有定性因素,也有定量因素,仍需通过采取适当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和对刑法做实质解释,将一些没有法益侵害危险的行为如不能犯排除在犯罪圈之外,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四是犯罪心态。本书对犯罪心态的定义是:“犯罪心态就是行为人在实施社会危害行为时的应受社会谴责的心理状态。犯罪心态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⑴规范内容——应受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谴责与否定;⑵心理内容——具有知和意的心理要素,即认识行为性质以及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关系,并且表明对行为和结果的意向”。“ 以《模范刑法典》为代表的美国当代刑法中的犯罪心态模式有四种,即蓄意、明知、轻率和疏忽”。作者认为:“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共识是将罪过分为故意(希望故意和放任故意)和过失(轻信过失和疏忽过失)两种四类,同一法条的同一犯罪要么是故意(两类故意)要么是过失(两类过失),不可能既是故意又是过失,经纬分明。在理论上分别给故意和过失下抽象的定义并不困难,问题是将放任故意与轻信过失联系司法实践进行比较考察,就会发现二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予以明确界分往往极其困难。二者共同之处是行为人对其产生危害结果的行为本身具有轻率特性,行为时对后果的预想多半呈模糊状态:既可能含侥幸避免成分(轻信),也不排除漠不关心的成分(放任),究竟以何者为主,因案件不同而异,有些案件中连行为人自己也不明确,何况司法人员。对此如果硬要判定是故意或者是过失,往往不可能做到,结果是莫衷一是,久拖不决,公正和效率同时丧失。出于司法实践需要,美国《模范刑法典》总结实务经验,对结果犯的心态由往昔的两种(四类)改制为三种,即在直接故意(蓄意)和疏忽过失之间设置中间模糊心态‘轻率’(涵盖间接故意和轻信过失)。这是实用性很强的概念,也不违背科学(模糊论可以解释)。近年来,德国刑法学者提出的‘第三种罪过形式’以及法国学者提出的‘中间类型’,在内涵上与美国刑法的‘轻率’罪过形式是相同的。立法和理论最终应当服务于实际需要。”
就具体罪名而言,本书作者也认可“复合罪过”形式的存在。检察日报(2012年3月1日)刊载了储槐植教授与博士生李莎莎题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复合罪过》的文章,文章从“行为人的心理结构”、“本罪客观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关系”、“本罪的法定刑配置”、“司法实践之需要”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食品监管渎职罪主观罪过是由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聚合的复合罪过。同时指出“我国深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偏重规则和理论的影响,认为一个罪名只包括一种主观罪过,或者故意,或者过失,不可能存在二者聚合的形式,因此,理论通说对‘食品监管渎职罪’一个罪名持批评观点。这是学者受传统理论束缚,坚持理论理性思维的结果。”对理论上的问题,笔者自觉才疏学浅,对学问大家的观点不敢妄下评论,但是司法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是: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实难区分。有时即使争得面红耳赤,观点也难以服人。而刑法立法上的一个故意犯罪与一个过失犯罪,二者之间又似乎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但实际情况是,这很难很难做到。因此,从自身执法实践需要出发,复合罪过有其存在的必要。当然,这还需要理论上的支持,立法上的肯定。
第二篇:刑法论文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被害人承诺问题研究》
读了黎宏的《被害人承诺问题研究》一文,收益良多,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本文首先介绍了被害人承诺的类型和法理基础,而探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通常从排除违法性事由或者排除构成要件符合性事由这两种角度之一进行探讨。但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却不存在以上两种角度的争论或区别。因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采四要件说,既是实质判断也是形式判断,既是初始判断也是最终判断,而采犯罪构成三阶层的国家则不同,因为他们的犯罪判断过程是将形式判断和实质判断截然分开的,所以被害人的承诺到底是在第一步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判断阶段就阻却犯罪还是在第二步的违法性判断阶段就予以阻却,是有实质的区别的,所以上述的争议也就由此产生。
而后本文具体阐述了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和法律效果,包括承诺主体、承诺对象、承诺时间、承诺表示以及无效承诺等,当然,不同的承诺方式或者内容,也会造成不同的法律效果。其中,就生命法益和身体健康法益而言,存在一些争议。无论是世界主流观点,或者黎宏老师,都认为被害人的承诺并不排除杀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为生命这种法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必须违反法益主体的意思进行保护,其当然是合理且有益的。但这同样也就意味着是不允许或不承认安乐死的,因为请求安乐死的病人本身是不具有处分其生命的权能的。我在此有些质疑,虽然随着社会和科技、医学的发展,人类能攻克的疾病越来越多,但是社会的工业化也引起更多新型的疾病,人类社会,优生是方向,优死也是方向,又何必厚此薄彼呢?所以,有条件的承认安乐死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当然其需要严格的程序和实质的要见以防止其滥用。而且早在2001年荷兰就成为世界首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国家,这说明承认安乐死是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基础的。因此,在关于被害人的承诺是否能排除剥夺生命法益的生命危害性,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对有瑕疵的承诺的处理,以及推定承诺正当化的根据和成立条件以及适用范围的问题。
在了解学习了关于被害人承诺的相关理论及立法实践之后,更重要的是与我国的基本制度与实际相结合。我国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尊重个人主义的刑法观,尊重个人的自行决定与处分权,接受被害人承诺的相关理论和制度,是极为重要和具有实践意义的。尽管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中都体现了相关主张和立场(例如:未将被害人自己放弃自己利益的行为,如自杀、卖淫等行为规定为犯罪;同时将违反被害人意志而侵犯其法益的强奸、盗窃等行为规定为犯罪),但并未在刑法中明确将被害人承诺规定为排除犯罪性的事由,由此产生的立法空白,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篇:《刑法哲学》读后感
理性的思维能力中国人一直都很强大,但必须是在“年少轻狂”时,《刑法哲学》读后感。站在费尔巴哈、康德、贝卡利亚等人的肩膀上,陈兴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罪刑关系中心论”,对抗古典学者的“行为中心论”、实证学者的“行为人中心论”,对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危害性中心论”。
其实不管怎样去“论”,始终要考察人,要考察人和行为的关系,要考察行为和环境的关系,要考察在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人为什么要做出特定的行为,而大多数人为什么不这样去做。犯罪动机形成的过程就是冲破社会普遍认知的过程,因此要使犯罪的心理逆转,确实需要最强有力的心理强制——刑罚的一般预防作用是刑法的立足点。而作为一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侵害了共同体或者其成员的利益就应当受到惩罚——刑罚的特殊预防作用必然要体现等价的因果报应。而这种报应必须是及时、准确和合法的,有公正的司法诉讼机制,有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原则,特殊预防作用和一般预防作用才能相互生辉。
“罪刑关系”就是一个有责任能力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应当承担的公众评价和来自于刑法的处分,这种评价和处分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正,读后感《《刑法哲学》读后感》。什么是公正?法有实定法与自然法之分,有现实和理想之分。现代中国法学家大都借鉴西方或者前苏联的研究成果,更多考虑社会需要的功利原则,很少予以更深层次的理性辩驳,这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因为“实定法”就是“自然法”,不容质疑。
1991年,“年少”的陈兴良教授用“轻狂”的心写就了《刑法哲学》,是八十年代思想大解放结出的硕果之一。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
“公正涉及培养德行和推理共同的善”——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教授
第四篇:读书笔记《放飞美国》
我在读一本书
《放飞美国》
——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学员们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读矿矿著的《放飞美国》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关于作者
黄矿岩,16岁,没有也没取英文名,一个在美国辛辛那提市默乐高中就读二年级的阳光男孩。五岁随父母到美国留学,就读过美国的幼儿园、学前学校、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等六所学校。四年级开始进入各种天赋学习班。1999年秋季因入学考试成绩优异,获得私立高中奖学金。从来不是老师的宠物,调皮但不捣蛋,勤思但绝不当“书虫”,成绩不错,五年,自学了多种点电脑语言。喜欢看成龙、李小龙的武功片和金庸的小说。喜欢踢足球、打网球、爱听音乐还能画一手好画……爱好广泛。
成书的背景
矿矿的父亲黄全愈先生,在《素质教育在美国》的后记中提到:“矿矿听说我要出书,噼里啪啦打了10页的稿子,后来考虑种种原因,我没有收到书里……”许多得多者要求读者篇稿子。在2006年一次南宁讲学中,与接力出版社的李元君社长不谋而合,出一本由矿矿自己写的,有关美国校园生活的书籍。在征得儿子的同意之后,由矿矿用英文写作,由他的父亲和母亲翻译成中文,中、英文同时出版,我所读的这本书就是他的中文版本。
内容精要
一个16岁的男孩,从五岁开始在美国经历了6所学校(有公立学校、有私立学校)用11年的时间来体验学校的生活,经历了许多的老师,本书主要讲述其中的七位老师在矿矿的眼里是怎样的,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评价他们。
矿矿认为在美国要成为一名伟大教师的秘诀是要让你的学生感到学有所值,判断一个教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外,还要看他教书的内在动力或者说动机是什么,为此在对老师们的观察中,矿矿认为老师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谋生为目的老师,教书是以赚钱谋生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并且这样的教师占大多数。虽然在美国这种动机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种动力教书不可能带来太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的只是外在的压力,而没有内在的动力。
第二种是以“自傲”为动力的老师。这种老师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就很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他们不在意自己付出,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这类老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因为他们自傲的原因是害怕失去面子。他们会很注意丢脸和失意或者被他人拒绝和反对,但是在美国学生们往往又最爱挑老师的不是。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容易失去耐心,同样也有可能让这类老师走上不成之路。
第三种是以教育为己任的老师。这类老师教书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教书的过程中常常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么做人。亨利克先生就是这类老师
第四种是以爱为根本的老师。他会在重压之下不断的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一种兴趣,不在乎任何的利益。以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就像罔达修士和爱波伦太太
在矿矿11年的校园生活中,有过许多的老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那些他喜欢的老师当,有的是因为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是因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有的是因为他们有爱心,有的是因为他们的个性,有的是因为的人格魅力„„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而且都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教学风格。
沃兹先生——一生中可能只碰到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家伙,在学生心目中最聪明、最具有数学智慧的人。幽默的知识渊博的数学老师他随时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
伯奥曼先生——“故事大王”生物课老师,而且总能坦率地正视自己的失误;
毕纳德提先生——西班牙语老师他擅长把外语课变成一堂无课本的纯口语课的比手画脚,教学风格独特;
爱波伦丝太太——把无限关爱献给学生的英语老师爱她总能理解孩子,重视孩子的感受; 罔达修士——美术教师“老顽童”他的教法独特,重视学生个性与自我发展;
罗恩 亨利克先生——一个集教师优点于一身的良师益友享利克先生不只教学优异,而且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矿矿心中最完美的教师,是他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楷模和激励者”。
斯小姐——一位被他否定和反对的科学课老师,作者认为她个缺乏爱心的老师,她从不会去考虑学生的感受,总是随意批评、侮辱、刺伤学生;教学时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听课学生或
睡觉,或做其他科作业。且不说她的教学成绩如何,单从学生对她的“无知无聊”的评价,矿矿给她的“如果她也算一个老师”的评语,都让我们为这位老师感到深深的悲哀,爱心的匮乏使她失去了孩子的基本尊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没有对知识,对真理,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所学就不会深刻,更不会牢固。一个缺乏爱心的老师,在误己的同时也在误人子弟。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纪实的手法、用平实的言语为我们展示了他与七个美国教师的之间的故事。
读书感悟
《放飞美国》正是用孩子的眼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老师,去探询师生关系和教学行为,在轻松的笑声明中,对育进行更多的思考。
感悟一:从生动的教学实例中,让我们获知了许多我们所理解的美国教育的误区。比如,我们通常认为,美国的教育是“自由”、”散漫”、“轻松”的,教师上课常常就是与学生,“漫无边际”的“闲聊”,孩子们也很自由,上课想怎样坐就怎坐,但从矿矿的书中会了解到,美国的教师的“闲聊”,都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吸引学生,并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从这个教师身上学到了东西,增长了才能和见识。该书还让我们了解了,美国教育在自由、个性、幽默的表面实际是强调教师的创造性。矿矿所讲的他的老师们的那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教学内容。简言之,好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场面,而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趣味,充满挑战性的综合活动。感悟二:我感觉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让我们从孩子的角度看到了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形象。
1、孩子喜欢有个性的老师矿矿最喜欢的老师,都有鲜明的个性、突出的特征。有的是因 他们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是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
2、孩子喜欢快乐的老师优秀的老师都善于在他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快乐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给与学生,比如让他们享受惊喜、获得成功、达到愿望。更重要的我们可以用快乐的情绪来感染他们。
3、孩子喜欢有丰富爱心的老师我们来看看矿矿的表白吧: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爱波伦丝太太生气。事实上,她从来就不生气,那是因为她没有生气的缘由——没有哪个学生想让她生气。
她总是想着她的学生,她不像大多数老师那样根本就不愿意在记学生名字上花时间。只要她上了一天课,她就能准确地叫出全班人的名字,甚至连我的名字这种带四声的发音,她都叫得无可挑剔。爱波伦丝太太爱她的学生,学生们也都喜欢爱波伦丝太太。在她的课堂里,每个人都感到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我甚至觉得在那里,我拥有一小块自己的天地┄┄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已是服务,说句俗气而真诚的话,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因此,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的爱心。就如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你真是个好孩子”,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鼓励的眼神,这都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了我第三个感悟
感悟三:爱,是教育的基石
只要老师能常常展现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学生心头就有一片晴朗的天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需要我们不断认识、感悟教育的规律,努力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实践,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仅看成一项事业,更应该看作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断的地去想它、念它、琢磨它、感悟它。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来强求他们,而应该进入到他们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想,用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来观察教育现象,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
其实,我们发现,受教育者其实就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通过受教育者的形象看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自我,走上专业成长之路!
名句摘抄
1、愉快地去生活!人活着的每一天不是为了悲伤。
2、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爱波伦丝太太生气。只要她上了一天课,她就能准确地叫出全班人的名字,甚至连我的中国名字这种带四声的发音,都无可挑剔。
3、上学是学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学校是孩子的社会,学校生活是孩子的社会生活。上学校就是让孩子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先进入一个“准社会”。当你一年又一年挣扎在交结朋友、争取好分、通过考试和学与不学中时,你真正得到的东西是发现自我,健全个性,发现适合于自己通往未来的道路。
4、我认为判断一个老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外,再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老师。这个为什么是教书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后面的推动力。
5、“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把握,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去解决,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去创造。”
6、“技术与技巧的东西是不能教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征。一种特定的技术或技巧,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非要教的话,就会使一个人失掉了自己的独特性。”
7、判断教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外,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教师。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结果不同。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及阅读时的一些粗浅感受,我想这样的一本好书,是需要不断反复地阅读、反复地领会才能更好的解读它的精髓,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第五篇:《美国讲稿》读书笔记
《美国讲稿》读书笔记
相较老师推荐的其他书,《美国讲稿》看上去更为精致短小,其中收录了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五篇讲稿及《子午线》杂志的编辑M·巴棱吉发现并整理出的一篇手稿。对于卡尔维诺这个名字,我感到十分陌生,因此特地去查阅了有关他的资料。
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早期创作多为现实主义作品,后转向幻想小说和寓言小说,善于利用讽刺和离奇古怪的幽默处理严肃主题。其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象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他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植物学家,他的童年生活便与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紧紧地栓在了一起,这对他的创作造成了深重的影响。1956年,她编辑的《意大利童话》被推崇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卡尔维诺于198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却因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他是在准备去美国讲学的演讲报告时突患脑溢血因救治无效而离世的,原定六篇的讲稿只完成了五篇,由其夫人整理并交由出版社发表。纽约评论家密特甘称其为“寓言式奇幻文学的大师”,他被公认为是“作家中的作家”,美国小说家约翰·加德纳誉其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之一”,当代意大利符号学大师艾柯更是评价说:“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由这么一位极负盛誉的优秀作家完成的讲稿,不认真阅读真不失为一种损失。这几场演讲原定在哈佛开展,主题是诗论。
卡尔维诺在开篇前有一段话,说明了他的演讲主题和将围绕哪些因素展开演讲,并简要表达了他对于现代文学未来的信心与希望。这段文字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其有助于读者理解后面讲稿的内容核心。卡尔维诺思维灵活,表达手法多变,如果直接看正文的话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能很好的消化。
第一篇讲稿的题目是《轻逸》。那么轻、重与文学创造特别是诗歌创作有什么关联呢?此前我没有注意过,文学作品本身除了可以重(如杜甫的诗作风格一般被形容为沉郁顿挫)以外还可以轻,而且其“轻”更贵于“重”。读者希望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放松,体会到“轻”;作家取材于沉重的现实生活但其文笔需要敏捷而锋利。卡尔维诺发现这二者间总有差距:外部世界非常沉重,具有惰性和不透明性,如果作家找不到克服矛盾的方法,这些特性便会反映在其作品之中。之后他举了古希腊神话、《十日谈》等著名文学作品加以佐证,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作家们乃至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着“轻”;随后他列举了许多诗作,并循序渐进地说明了他认为的文学中“轻”的三种不同含义:①减轻词语的重量②叙述这样一种思维或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细微的不可感知的因素,或者其中的描写高度抽象③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我发现虽然讲稿看上去线索纷复、举例繁杂,但其主线明确——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现在的中国诗人在经历了过去那一段沉重黑暗后,虽仍不乏“重”论,但追求“轻”者辈出,“小清新”一词或许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轻”的说法吧!
第二讲《速度》。他以一篇古老的传说开头,恋上不知是死尸还是戒指查理大帝便贯穿了这一讲。卡尔维诺用了不少作家的作品和民间故事证明了他的观点:并不是说速度自身就构成一种价值,因为叙事的节奏也可能延长、迂回或停滞。不论哪种情况,叙事都是对时间的连续性的一种加工,采用延长或压缩的方法来对时间的行程施加影响。民间针对传说“对不需要情节避而不谈,对有用处百般重复”的实用原则对诗歌等的文学创作同样是有效的。就好像诗歌中要强调音律,因此在进行创作亦或是口头叙述时,都尽量注意语言的简洁,尽力保存叙事效率和诗一般的魅力。“马”这个物象也在讲稿中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卡尔维诺认为最先使用马来比喻思维速度的伽利略。在中国,马也似乎总是象征着时间与速度,例如成语“白驹过隙”,便是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而后,他又援引列举了许多作家和作品来说明“思维的速度”是被忽视的重要部分。他的座右铭“忙而不乱”透露出其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追求。思维的速度是不能度量的,不能比较的,不能按历史顺序来排列它的记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自身,在于它能为善于享受这种快乐的人提供这种快乐,并不在于利用它可能获得的实际效益。虽然迅速的思考不一定比慎重的思考好(有可能正相反),但它能带给人们某种特殊的东西。速度体现在文学中,便是修饰与思维要敏捷,要做到灵活、多变与流利,这样不论是作者或是读者都能得到快速而愉悦的精神享受(类似于中国的说法“一气呵成”)。这里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在的“快餐式”文学是否正是符合了卡尔维诺的关于速度的观点与追求呢?答案是否定的。卡尔维诺在讲稿后文指出“诗人写诗,作家写文章,成功都在于他们找到了文字表述。这可能通过一闪念而实现,但一般说来,需要耐心地选择恰当的词语……句子的声音要谐调、概念要清楚、含义要深邃。”那么显然那些浅显的甚而有些千篇一律 作品就不符合了。倒是“推敲”的典故可与之相匹。第二篇讲稿以一则中国故事“庄子画蟹”作为结尾,妙趣横生,为讲稿又添一笔亮色。
《精确》作为第三讲有些承上启下的意思。卡尔维诺以埃及神话中公正女神玛亚特开头(他顺便风趣地提了一下自己是天秤座),直接指出他认为精确应首先包括的三个内容:①作品的构思非常明确②视觉形象清晰,令人难忘(希腊语εικασζικòξ即栩栩如生)③语言尽可能精确,词语要准确,要充分表达各种思想与想象的细微差别。卡尔维诺无法忍受不经过甄别和推敲的随心所欲或漫不经心的语言及文字创作。其实现在生活中也总是区分口头语和书面语,这便是体现了用词的精确与否及语法等有关寓言的许多方面。聪明的卡尔维诺甚至举出了热衷使表达“含糊不清,认为越不清楚越有诗意”的莱奥帕尔迪等作家,从正面而不是反面为其观点做了证明——只有十分注意精确才能找到那刚好能构成美的朦胧的角度。这与我国的一个诗派——朦胧派或许有可比性,他们的诗确是有意点不破,有的东西总也道不明,但就是那些看似慵懒随意的词,组成的一首首弥漫着雾气的诗,让读者能够恰好体会到“明说”的含义,甚至体会到了更多,不能不说是小心翼翼的成果。卡尔维诺本身对于不论自然科学中的动植物还是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等都抱有极大兴趣,使其对这些方面的只是也有了一定认识与积累。因而在此篇讲稿的中后期,思维发散的他“扯”到了无限与宇宙。达·芬奇《大西洋草图》第265页中对海怪描写的三次改动作为了这篇讲稿的结尾。卡尔维诺的观点也随之浮出:正确使用寓言能使我们接近(眼前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我们应该认真地、谨慎地进行描述,并尊重(眼前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不用语言传给我们的信息。那就是精确的奥妙与美好所在了。
第四讲《形象鲜明》。那么形象鲜明是怎么与讲稿中的“想象”产生关联的呢?“想象是个可以落进东西的起点。”首先为我们明确了什么是想象:崇高想象不是幻想,二十载想象力的词语部分之前就存在或一直同时存在的视觉部分。人们常在看书时自然地想象出一个场景,以及男女主角的模样;在听到某个电台主播的动人声音是想象其应具有怎样与之相配的美貌……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真人化”电影或电视剧(通常改编自漫画、小说或游戏动画等)不仅无法使观众反倒喜欢,甚至还使观众产生了厌恶等负面评价的原因——想象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想象的过程被卡尔维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从词语出发到视觉形象;一类是从视觉出发到语言表达方式。举了许多作家作品及他们的观点(还包含他自己的作品)为例,回答了有关幻想与想象的一系列问题后,卡尔维诺提到了他的一个关于教育的设想:以幻想为基础的教育。因为人们“很有可能会丧失这样一个人类基本功能:人能闭着眼睛看东西,能够从白纸上印的一行行黑字中间看到各种颜色与图形,能够依靠形象进行思维。”儿童似乎都能在不认字时仅通过插画想象出一则则完整的自己的小故事,便是这个道理。而以幻想为基础的文学可能存在的两种(发展)可能是:①把过去的形象运用于新的上下文中,改变其原来的含义②消除一切,从零开始。中国幻想文学现在于第一条路上“人满为患”,各类穿越文总裁文层出不穷,细观之不难发现“换汤不换药”,其内涵别无二致;第二条路上人烟稀少,我们可以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开辟新的幻想世界。“总之,一切现实与幻想都只能通过文字才能获得自己的形式。”鲜明的形象时文学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点。
第五篇《内容多样》。卡尔维诺预备先“念”一段小说(稿中写出),即卡尔洛·艾米利奥·加达的小说《梅鲁拉纳镇上一场可怕的混乱》的开头。他借此阐明观点:现代小说应像百科辞典,应该是认知的工具,更应该成为客观世界中各种人物、各种事件的关系网。加达也是一名意大利作家,其作品特征是“说明任何一个认知过程都是由恰当的精确性与肆意的曲解两部分组成的。”这与卡尔维诺的观点相符,随后又列出几位大家(观点和作品),进一步印证了他的观点。“在工作中,宏愿会遭到谴责,在文学中却不会。文学生存的条件就是提出宏伟的目标,甚至是超出一切可能的不能实现的目标……文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否把各种知识与规则网罗到一起,反应外部世界那多样而复杂的面貌。”这难度看起来的确很大,因为并不是每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恰好通晓地理、天文、物理、生物、历史、哲学……但是对于现代的许多“作家”来说,不单单以写出作品(高产赚钱)为目的,不要写出含义浅显内容空洞的作品这两个要求,都颇有些苛刻了。卡尔维诺在这一篇讲稿中还表达了自己对未来文学的美好寄托:“我希望传给21世纪的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这条标准:文学不仅要表现出对思维的范畴与精确性的爱好,而且要在理解诗的同时理解科学与哲学……”
第六篇并不是讲稿,而是卡尔维诺在前去美国之前为了确定那六篇讲稿的题目与编写工作而做的广泛准备的一个部分,讨论了对于不论一般行文还是演讲都极其重要的,即“开头与结尾”。这里我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位已62岁的老人在对待任何一件事情上的认真态度和灵活思维,更是许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的。关于审美,关于社会,关于神话传说……无论时间还是地域的差距,是经过了无数斟酌与深思熟虑后才寻得了那么多最佳例证。卡尔维诺本人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积累,让他自己成为了一个严谨的百科文库,一个幽默的珍宝,他对于文学发高要求使其作品也独具魅力。
五篇讲稿内容的丰富和精彩自不必说,作为讲稿本身加以评价,也是结构紧凑、论述清晰、例论配合完美、收放自如的。若由本人亲自讲起,定会是令观(听)众们获益匪浅、欲罢不能的极致演讲。我本人看完后不仅对文学产生了更多认识与对自身的要求,对卡尔维诺的作品也产生了极大兴趣。这本不厚也并不薄的书读起来并不枯燥,相反,一旦开始便停不下来,不断是思考和联合实际是我个人的阅读习惯,也更便于理解文中所谈,卡尔维诺生动幽默的行文特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最后以卡尔维诺与1967年所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现代文学的力量就在于它说出了社会和个人本来想说而又没意识到的一切,这就是文学所不断提出的挑战。我们住的房子越是明亮和豪华,房子的墙上就越有鬼影;因为进步和理性的梦中往往掺杂着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