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权分立的利与弊
1.三权分立制度的利
首先,三权分立制度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比较民主的制度,它内部分设三个权力部门,可以彼此相互监督,从而有效防止权力部门滥用职权。其次,它是出于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革命条件下的时代产物,因此,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结果,是用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民主制度。再次,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是为了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为协调集团利益寻找的更为有效的“平衡器”。
三权分立制度是适应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的个人集权制的斗争需要而产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资产阶级国家最初实行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否定封建贵族阶级对国家权力的独揽和垄断,实现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阶级对国家权力的分享,而不是那种所谓的“遇到个明君就天下太平遇到个昏君就翻天倒地”的专制统治形式,这是很大的历史进步。它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即要通过“分权”“衡”,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实现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可以说,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度,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民主形式。
2.三权分立制度的弊
首先,三权分立制度存在着内部互相扯皮,议而不决,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其次,也存在着议行分离、议行互悖、政令不一的弊端。其实质,仿佛变成了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私有集团间的权力分工。这一点已为恩格斯所指出:“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
三权分立制度从表面上看,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分权制衡,但实际上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再分配,人民只是陪衬而已。只能说三权分立的精神只适用于资产阶级政权形式的需要,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一般具有一定的“分权”关系,三权各自独立执行、地位平等。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后,资产阶级需要更多地用强有力的行政权来实现其利益,由此导致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强政府、弱议会”的权力格局,三权间曾有过的各自独立执行、地位平等的权力格局被打破,行政权逐渐凌驾于立法权和司法权之上,行政权控制和参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行使。
首 先,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行政权控制和参与立法权的行使。西方国家政府控制和参与立法权的行使主要表现为:一是由政府高官直接兼任议会重要职务。二是议会被迫实行“委托立法”制度。
其次,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行政权控制和参与司法权的行使。按照“三权分立”的“分权”原则,为保证司法权独立,政府不能插手法官人选选择,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法官和检察官。然而当代美国的现实却并非如此。
三权分立模式是根植于西方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环境条件的产物,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过重要的作用,由于“三权分立 ”模式对中国现实国情的不适应性, 决定了中国决不能走“三权分立”道路的必然性。
三权分立 对中国现实国情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三权分立, 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
三权分立 在西方运作的基础之一, 是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党政治, 即不同派别的政党通过竞选分别掌握不同的权力和部门, 形成权力的分立和制约。但这种政党格局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将构成严峻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文化独特的大国, 在这样的环境下, 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强有力政党的领导才能完成。
目前, 只有对中国国情充分了解,执政能力强。对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正反两方面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 才具备这样的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性, 来源于共产党的强大性, 而共产党的强大性,则来源于它所代表的人民的广泛性,如在中国实行“三权分立” , 必将导致政党纷争不断, 各种矛盾激化, 从而危及国家和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第二三权分立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所要完成的历史重任:“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需要有高效率的工作机制”,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高效科学的决策机制, 二是高效快捷的执行机制。
三权分立模式不利于形成这种高效的工作机制。
从决策机制来看, 在“三权分立” 模式下, 议会中的各议会党团为获取更多的利益, 对其他议会党团提出的议案往往不顾国家整体利益, 采取反对,拆台或议而不决的行为, 致使决策难以迅速有效地获得合法程序的通过。从执行机制来看, 在“三权分立 ”模式下, 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牵制, 使政府的运行迟滞不灵,一些重大问题因相互扯皮而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导致政府的执行效率低下, 难以满足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中国仍然处于通过快速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的历史阶段, 三权分立 模式是不可取的。
第三三权分立 不利于中国人民民主的发挥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表明, 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否民主, 关键要看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 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基此而论,三权分立不利于我国人民民主的发挥。人民民主的内容十分丰富, 有两个最核心的问题: 一是人民意愿的实现程度, 二是人民权利的实现程度#就人民意愿的实现程度而言, 在三权分立 模式下, 直接参与决策的往往是大财团的代言人, 他们在决策中首要考虑的是资本家财团利益的实现。
就人民权利的实现程度而言, 在三权分立 模式下, 虽然法律规定每一个社会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事实上难以实现。在美国, 2004年竞选一名参议院议员的平均费用约为251万美元, 最高达3148 万美元。如此庞大的竞选费用, 实际上剥夺了美国一般社会民众的被选举权。因此, 在以倡导人民民主为政治发展主要内容的中国, 三权分立 模式是走不通的。
第四三权分立 不利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各民族都有代表参与国家政权, 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从而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和谐民族关系。在三权分立 模式下, 无论是国会议员的组成, 还是政府官员的产生, 很少以族
别为标准进行政权参与的平衡, 致使经济不发达,实力比较弱小的各民族因缺少代言人, 其民族的利益难以得到实现, 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 以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重任的国度里, 三权分立 模式是难以实行的
第二篇:三权分立论述
三权分立论述
【摘要】在西方民主化进程中,三权分立是重要的原则之一,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关键词】 西方代议制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表,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权力分立理论有详尽的描述。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有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继洛克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所谓三权分立,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可以弹劾总统,但是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只有几个总统遭受弹劾提案,1974年,尼克松总统就因水门事件而主动宣布辞职,没有受到弹劾,1999年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对克林顿总统弹劾案。
三权分立的好处:首先,从三权分立的目的看,无论对于该理论的创始人还是运用该理论的国家来讲,三权分立就是为了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防止某一国家机关或者个人的独裁和专制,从而保证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得经验。” “如果同以个人或者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制裁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而制约权力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利。因此,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权力的制约都是一种实在的需要,只是资本主义国家制约权力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制约权力的本质是为了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
其次,从三权分立的内容看,在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事实已成为历史一后,按分权理论建立的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关,都根据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这三种国家机关分别行使不同得国家权力,并使之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很难说这三种权力是分立的,就连代表得代议机关实际上也是有产者的论坛和表决器,但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仍然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整体利益,为保证国家权力有效、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模式。
再次,从三权分立的功能来看,在国家生活中,它大体发挥了以下几种功能:
1、区分功能。现代美国宪法学家柯尔文曾把三权分立总结为四个要点:<1>政府有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固有的独特的职能;<2>这些独特的职能应由三个分别配备人员的政府部门各自行使;<3>三个部门在宪法上应该是平等、互相独立的;<4>立法部门不能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此种说明为许多学者所接受,特别在美国这个说明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现代大多数国家在实践上都有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国家机关的设置(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使得国家职能得到合理的区分和实现,这的确是有目共睹的。
2、平衡功能。国家权力在区分的前提下,根据其职能配置不同的权力机制,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部门的权力都是有限的,不致使某一部门因权力过大而导致权力运行失衡。
3、制约功能。立法、行政、司法职能的差异,机构的分离,职权的划分,相互间权力运行的牵制,使得三种权力能够达到有效的制约。
4、补救功能。当三种机关中的某一机关在行使权力不当招致社会不满时,其他的机关课以行使权力,挽回影响和损失,从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曾说:“联邦政府从目前组成情况来看,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威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繁多,所以运转不灵;由于职责不清,领导不力,所以效率不高。”
三权分立原则是美国反封建政治斗争的产物,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的平衡,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权分立”制度不仅是英法启蒙思想家对美国的一大贡献,更是美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为现代民主政治国家所接纳和借鉴,对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重大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它的缺点,在美国三大权力机关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最初国会的权力处于主导地位,拥有极大的权力,但是在政治实践中总统的权力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尽管美国的大法官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法律贵族和政治精英,但相对于其他两个权力机关还稍显弱势。因此,三权分立制度仍不是完美的。其次,三大权力之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第三篇:三权分立论文
从三权分立看中国政治制度改革与完善
摘要:
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利于监督,但不便于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而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基本政治制度之
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应当加强人大、政协两个部门对行政的监督指导作用,使民主政治真正得到实行。此外,我国的司法改革迫在眉睫,应当切实加强对法院审判权力的制约。
关键词:三权分立,民主集中制,中国政治制度改革与完善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前言„„„„„„„„„„„„„„„„„„„„„„„„„„„„(2)
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分析„„„„„„„„„„„„„„„„„(2)
三、三权分立学说„„„„„„„„„„„„„„„„„„„„„„„„(3)
四、三权分立学说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借鉴意义„„„„„„„„„„„„(4)
五、结合三权分立,继续完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4)
参考文献„„„„„„„„„„„„„„„„„„„„„„„„„„„„(5)
前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启动了市场——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二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现代性的要求日益突出,面对新的挑战,对现有的制度资源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并作合理性的梳理,整合,以适应中国社会新一轮发展对社会结构合理性的要求,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所要面对的目标取向。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各政党的利益表达与整合功能?政党制度的完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进行静态解构,探析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性发展的取向,这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正文:
一、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分析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作为一个制度的综合体,可分为两个层面:规范党际关系的党际制度;规范党内组织活动的党内制度。构成党际制度的制度要素包括:政治协商制度;合作共事制度;互相监督制度。构成党内制度的制度要素包括各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以及各种具体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党内领导制度等)。
政治协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常委专题座谈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政协全国委员会与全国人大、政府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政协除了全国政协的全体会议和主席会议等常规会议外,还通过各工作组和专门委员会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协商工作。二是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邀请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和无党派的代表人士,举行民主协商座谈会,这些形式主要是民主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这些协商形式经过制度化发展,形成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协商制度。
合作共事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这种制度主要是保障激励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对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等。《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具体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各种形式。例如,《意见》规定了要保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中的适当人数比例;规定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等等。
互相监督制度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制度形式。互相监督包括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和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包括政治、思想和组织诸方面。这种监督是各民主党派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样,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也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制度监督渠道。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民主党派可以通过政协的各种会议提出建议,向政协会议提出议案,也可以通过政协委员视察、举报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
党内制度反映的是一个政党的组织状态。当代中国各政党都选择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各党的具体制度都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民主集中制的选择,首先是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认同,民主集中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根本制度符号赋予中国各政党在文化认同上的价值意义,它反映的是各政党共同遵守的一种政治生活方式。其次,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形成组织的合力,实现高质量的政治参与,充分发挥各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三权分立学说
1、提出三权分立的背景
三权分立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从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政体三要素论(议事、行政、审判)到波里比阿发展这一思想,提出权力制衡的观点等都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洛克的三权分立理论则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摇篮,也是分权政体的故乡。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国家分权理论,对政体作了经典性的论述。他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他极力主张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并认为这是防止国家权力腐败、保障合理健康的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手段。
按照洛克的分权理论和制衡思想建立起来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使英国获得了迅速发展。这一套政治体制和权力体制及运行机制成为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实践来源。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以英国政体为原型,在继承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第一次系统地阐释和论证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
2、三权分立的内容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鉴于此,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并将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机关。他认为,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
在他看来,立法权属于议会,因为它代表着国家的一般意志,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的意志,由君主或国王行使。因为行政部门需要行动迅速,所以应由一个人管理。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法院由人民阶层中选出的人员组成。孟德斯鸠强调,“其中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如果三种权力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那一切便都完了。”
三权不仅要分立,还要相互制衡。他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制衡比分立更重要。具体而言,对立法机关的制约有:立法机关不得随意开会或闭会,由行政机构决定其开会的时间和期限。对行政机关的限制有:它参加立法机关的讨论,对于立法机关的税收法案,只能表示同意。在一般情况下,行政权只通过否决权参与立法。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情况进行监督,对行政首脑的违法行为享有弹劾权。而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和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享有监督权。对司法机关的限制有:让立法机关也掌握部分的司法权,贵族违法在贵族院受审,不受普通法院的传讯。
司法权的例外:第一,贵族不应该被传唤到国家的普通法院,而应该传唤到立法机关由贵族组成的那部分去受审。第二,国家的法官不过是法律的代言人,既不能缓和法律的威力,也不能缓和法律的严峻。第三,某个公民在公务上侵犯了人民的权利,而犯了普通法官所不能或不愿惩罚的罪行,在这种情况下,由人民所构成的众议院行使审判权。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还突出了法治原则。针对法国当时的政治弊端,孟德斯鸠希望法国实现理想的立宪君主制,君主、贵族和资产阶级各阶层都参与政事。他所开出的解救、改良社会的药方是三权分立,通过政治权力的划分,以一种权力牵制另一种权力,以一种力量和另一种力量相抗衡,在总体上防止过分扩张和专横地行使政府权力。这实际上是确定了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当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孟德斯鸠脱离不了他的历史身份,他所谓的“三权分立”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这是孟德斯鸠及其学说的局限性。三权分立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民主,它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总统)分开。三权分立基本上可以达到权利比较平衡稳定地行使。
三权分立并不是唯一的民主方法。国民党仿造美国创造出的是五权分立,增加了考试院和监察院。其实一个地方民主不民主,主要是制度决定的,民众的素质也对它产生影响。比如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完全照搬美国的。但是这个国家并没有走向富
强之路。
三、三权分立学说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借鉴意义
1、法治的要害是权力制约。当前我国的司法改革应加强对法院审判权力的制约。在审判方式上,国家权力完全个人(或小团体)化操作的方式,使审判的结果难免与法官的个人好恶相联系,因而常常导致许多荒唐的结果。因此审判权力需要制约,否则就会带来腐败。
2、权力制约的前提是分权。当前的司法改革应使检察院体制得到改革。孟德斯鸠认为,不分权就谈不上公民自由。考查我国当前的检察院体制可以看出,检察院集立案、侦查和起诉于一身,并且不受监督,这种司法制度中的权力不平衡是带来很多问题的症结,必然干扰法治建设。必须对检察院实行分权,取消检察院的立案、调查和起诉权集于一身的状况,这是保证案件侦查和起诉质量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无论从政治理论的发展,还是从人类社会政治实践发展的历史来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权力制约的政治理论,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现代化即防止政治权力的腐败、实现民主化,都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思想,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让法院、人民代表大会、检察院更好地为保护人民权益服务。
四、结合三权分立,继续完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是继续完善党的建设。从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都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执政能力与自身建设得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革以及党内部分不良风气的滋生,党的建设力度还必须进一步强化。
二是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如何确保民主党派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如何将民主人士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反映在执政方略中,如何将中国政党制度得特色转变为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都将关系到我国政党制度的稳步前行与长足发展。
三是继续完善为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人民是我党最大政治资源,如何将人民的公共利益与诉求及时有效纳入公共决策中,如何在反腐倡廉运动中保持党的传统形象,如何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根基与合法性源泉,在客观上都要求党、广大党员干部在执政服务的过程中不打折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服好务,带好头。
总之,在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吸收西方司法制度的优点,加强政协、人大对行政部门的监督。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西方的政党理念以及政党形式与政党组织方式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马列主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制度结晶,具有其他任何政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坚持完善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协、人大的监督职能,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以民生为本,稳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参考资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24.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陕西人民出版社,1963:8-45.
[3]洛克.政府论[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12-95.
[4]《转型期我国的行政领导权威形态分析》,王颖,独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第四篇:民主集中和三权分立的比较
1401104046
14事管1班游长远
中国民主集中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
——关于对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自信生活在伟大时代和伟大祖国的我们,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性的决定性阶段,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坚定不移的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将稳步达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的目的。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个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通俗地讲就是在充分的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并在中共或人大等的集中指导下进行各式各样的民主活动。首先是以民主为基础的,具体来说就是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具有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等基本或根本的民主权力的基础上进行民主的集中,这是一个从属于民主制度的集中,在民主原则和民主程序基础上的集中。这样“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而产生的“集中”,它代表着“众意”和“共识”,所以才有资格和能力“指导”着“民主”。那么集中指导,就是用规章制度或正确的方针政策路线指导民主,来制约少数人或少数群体的错误的或片面的或其他的不正当的或不同的反对态度或权利并使其始终在民主的范围内。“相结合”就是使实现两者的“相结合”,使两个过程相互衔接,无穷地循环往复,不断的深化发展。比如选举制度,无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甚至最高国家领导人的选举,都是由基层人民选举出代表,这些选出上一级代表,再由这些代表选出上一级代表,最后
国家级别的人民代表选出最高领导团体,每一级层都有常设的常委会,在代表大会闭幕期间代其行使职权。这种选举方式有我国历史国情决定这里不去深究,但是每一级别的选举都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从而保证我国选举制度的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各个部门人员的有序更替,从而推动各个部门的有序运行。这样原则下的各部门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是为了相互团结高效工作,中共的组织部纪检委宣传部等就是为了分工协作提高效率。等等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普遍的人民民主。(我个人以为)这个“集中”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制度上的表现,每每党的正确重大决议都会凝聚共识并集中力量就行突破,当然过度的集中也会产生不利的作用,***的下马,就是体现了民主监督的严重不足。
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议会制。美国的总统有行政权,国会享有立法权,法院享有司法权,其职能的差异,机构的分离,职权的划分,相互间权力运行的牵制,使得三种权力能够达到有效的制约。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总统和国会相互斗争,甚至三大权力之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这是因为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威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繁多,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按照三权分立的说法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其主张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从而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防止某一国家机关或者个人的独裁和专制,从而保证
国家政治上的稳定。他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利。这个原则是美国反封建政治斗争的产物,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的平衡,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民选择的三权分立制度使得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抓住了机遇并成为世界上超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所以这些职能部门之间是相符配合团结协作提高效率的关系,当然这等等的一切都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序进行。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与三权分立截然不同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国的三权分立和我国的民主集中各有千秋,相比之下真正让我们感到压力的是中国当前的落后和不足,如何获得启示,曾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推到我国的发展与进步才是我作这篇文章的根本。
制度自信的来源,首先是制度的确立,这个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国情和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决定。近代以来的中国可以说就是一部求民主的历史,同时世界历史发展进入了民主化社会,这就表明以“民主为基础”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总量大,人口多,但是经济区域不平衡,人口东西不均,存在人多地少资源少,社会福利相对少的特点,这就要求我国要有一个坚强的力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从社会民主化来看,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民族等,要求实行民主必须要有集中。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两千年的封建史使得我们现在的民主思维不得不受到一些历史文化的影响,实行各中民主制度就必须需要有一个集中力量进行引导。所以可以说民主集中制,符合我国国情,是社会历史的选择。
制度自信扎根于制度创新。民主集中制是个符合国情的好制度,但是严峻的现实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当前政治组织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侈之风,腐败之风,政府的越权错位,司法的不独立等等都存在民主监督的不足,同时也体现了一些部门或权利拥有者的权力过度集中。但是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党和国家正在积极有为地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推动各项政治制度的创新,政治风气正在好转。在中国转型期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制度自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制度自觉。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并了解这个制度,积极的参与民主活动,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和领导下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坚信全国的各项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信这些制度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拥护,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制度自觉,增强制度自信,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集中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我们要始终有这个制度自信,要始终有这个政治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五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三权分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根据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1953年,中国基层政权在普选的基础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制度全面确立,国家权力开始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这也是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体现。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的两权分立行政、立法,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人物孟德斯鸠诠释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该学说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证。
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当代,尽管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权分立仍然是它的一个根本特点。
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一是影响国家权力的统一,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往往造成几个权力机关各说一套,多个声音,造成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所适从。这是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对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由于三权之间的互相牵扯,往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发生。就算是三权分立最成功的美国,如何解决三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仍然间中出现阻碍。1929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上台颁布一系列法令,并通过国会授权取得美国总统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但美国联邦法院却经常驳回一些法令。结果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同年一名失业工人试图利用《最低工资法》来取得工资补偿时,被控方律师则直接指出该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罗斯福为推行新政,于1936年3月6日进行了“炉边谈话”,将矛头直指司法部门,要求国会让他无限制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数目,间接将司法部门置于行政部门管辖下。这就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激烈讨论。后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大法官认为《最低工资法》并无违宪。有人认为当时大法官是为了保证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而退让。
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制度,它直接反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和途径。而西方主要国家都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制度,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生活所导致的利益多元化的状况相适应,资产阶级内部从来就存在有大量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民主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不同利益的冲突,防止某个集团或阶级的专制,维护资产阶级的长久统治。因此三权分立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基本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