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讨论报告
关于“从出国热窥视民族自卑心理”的报告
第三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由我们小组负责了“从出国热窥视民族自卑心理”的主题展示。同学们和老师就此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根据自己的观点积极发言。我们小组举了两个颇具争议性的事例并引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事例一:儿子为出国将母亲捅伤
2011年3月31号,日籍留法学生汪佳晶在上海浦东机场用刀将其母多处捅伤。其原因是其母无法承担巨额费用以供他出国。
思考:作为一个受教育多年的知识分子为出国竟伤母,难道出国比亲生母亲的生命更重要?他为何非出国不可?仅仅是为了受更好的教育?其原因还有哪些?
事例二:“在中国打工的外国名人”
巩俐:新加坡 李连杰:新加坡 许晴:日本 韦唯:德国,瑞典,美国,瑞士不明 斯琴高娃:瑞士 陈冲:美国 邬君梅:美国 陈凯歌、陈红:美国 蒋雯丽:美国顾长卫:美国 胡兵:泰国 蒋大为:加拿大 宁静:美国 王姬:美国 徐帆:加拿大
„„„„„„
这些中国名人纷纷投奔外国,改国籍,变成外国人。
以下是从同学和老师的众多观点中筛选出来的较为典型的几个观点。
观点一:关于出国的目的。
1、人生经历
留学无疑首先是一种人生经历,这种经历是一直呆在国内没法体验的。留学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技术,也是了解、融入西方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
2、语言
在中国学英语,也许对付一些考试(包括雅思,托福等)分数可能很高,但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国内的环境下比较难以突破。
3、就读世界名校的机会
4、专业选择的机会
国外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广泛,很多专业在国内还是空白,又或者国内同等专业不被国外普遍承认。
5、资源利用
以世界标准来看中国,我们的教育资源仍然较为贫乏。发达国家在教育方式、理念、教学设施上比国内先进。
6、移民和海外发展的机会
很多人希望移民、未来去国外发展,留学拿一个海外学位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跳板。以上说法固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留在国内也有相对应的优越性。然而出国留学愈演愈热,甚至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的人也会一心出国,难道不能称之为一种病态心理么?对国内学习的优越性视而不见,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
观点二:关于名人更改国籍。
纵观明星加入外国籍的诸多理由:
1、嫁鸡随鸡,因为嫁了个“外国”老公而把家搬到了国外;
2、国外读书;
3、出国发展;
4、国外福利高,而明星可以作为“杰出人才”申请绿卡,很短时间就能办下来等等。以上堂而皇之的原因,归结起来似乎只有一个:更多个人利益的实现。
这些转了国籍的名人明星们仍然很骄傲地向外界宣称国际不代表什么,我们的根永远在中国,我们有一颗中国心,这就够了。那又何苦大费周章地去改变已经跟着自己几十年的中
国国籍呢?现在可以为了个人利益就使自己变成另一个国家的人,当中国真的有难的时候,又真的会拿出自己所谓的中国心么?
所以说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名人更改国籍这一事实也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于中国公民这个身份的自卑感。
观点三: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优劣比较。
不同的文化没有优劣,但是相互之间必有差异。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然而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均优于中国,很多人对于这个概念发生了偏差的思考。
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出国人士总是得到各种优待,各大企业的招聘广告大部分都会说明出国人士优先考虑的条件。人们总是会认为拿过洋学历、出国镀过金的人更优秀,从而导致了一种偏差的思想:外国文化比本国文化更优秀,作为外国文化载体的语言也比中文更好。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民族自卑感的体现。
因此,我们小组对于这个主题做出了以下小结:当出国的团体越来越庞大时,个人自卑也就成为了整个民族的自卑感了。
从本国历史上的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在清朝末年由天朝上国没落至被欺压凌辱;从不同国家之间的纵向对比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落差。民族自卑感便由此而生。
人往高处走,巨大的落差导致出国大军越来越庞大。虽然导致出国热的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民族的自卑感也在从中作祟。
翻译学院2011级商务外语E班学号:11307158蒋菲杨
第二篇:党课主题讨论报告
党课小组讨论报告--党性修养
小组名称:旅游管理系第一小组 地点:教学楼
参与人:第一小组全部成员、王瑜、谢嘉莉、林凤莉 主持人:杨柳 主题:党性的修养 内容:
杨柳:大家好,我们这次讨论的主题是“党性的修养”,现在大家开始展开讨论,发表一下你们对党性修养的观点和看法。
王瑜:对,我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我们这样的小组讨论,你们也已经上了两节党课了。对我们这节课有何感想的,都可以说说。
苏祖伟:首先,对党性修养的学习,我认为当代学子必须非常重视我们的科学理论,把重点放在这方面上学。
吴伟:对这方面,我认为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借鉴历史经验来提高理论修养。
黄小婷:不仅要从历史角度,还得从政治、现实中去体现和提高科学理论修养,因为科学理论贯彻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吴伟:我强调的历史的角度,只是希望我们能够了解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够教条化。要时刻回顾历史。
黎智勇:关于党性的修养,我比较看重平时的作风,要时刻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在基层中提升。
张炽炫:这样的话,我们把刚才讨论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联系起来,把理论作为提高修养的基础,实践作为手段,这容易我们学习党性修养。
杨柳:但是,在党性修养中,好像有些许地方还比较是形式化的,我还是提倡党性修养非形式化的修养。
莫小妍:我们还应该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自己党性修养的高度。吴彬:上了的两节党课,确实学到不少的东西,这方面我也有许多体会。
宋子灵:我们需要从思想入手,首先从自己做起,提高我们的党性觉悟。
吴彬:入党的路是漫长的,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
杨柳:看来大家都自觉学习过这两节课。但是对党性修养中的科学理论文化和道德文化修养,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苏祖伟:两者若比较而言,我认为道德修养更加重要一点,因为科学文化修养再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其也将成为妨碍我们和谐社会的力量。
吴伟:但是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也会带动思想道德的提高,两者是相互的。
范仙桃: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政府官员不正是由于他们思想道德修养不够高,而出现贪污等腐败想象吗?
苏祖伟:当然,你说到的只是我们政府的一小缺点,大局而言,极多的党员、爱国人士也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杨柳:我们要成为榜样,要进一步学习党性修养。谢嘉莉:以身作则,端正思想、提高修养。
肖婧:我们要经得起考验,体现与群众的不同,用实践影响群众。宋子灵:另外,生活中的每一细节我们也不能忽视,走好生活的每一步。
王瑜:大家说的很好,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天起,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的修养提升起来,而作为党主人翁的心态去规划自己,设想自身,不断了解和提高党性的修养,争当一名合格的党员。杨柳:好了,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大家今晚的表现非常好。我们这次的讨论暂时就到这里,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可以互相交流。散会。
第三篇:主题讨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教育,不断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单位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上到中央关下到基层组织以及各级高校都纷纷组织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引导高校学生党员认真思考与身边同学关系是否融洽、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与社会的联系是否紧密,牢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因此在前段时间,我们党支部开展了主题讨论。首先对前段时间处内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深入学习讨论了“三思三观”精神。大家针对“三思、三观”的深刻内涵及内在要求等谈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并立足自身工作,就如何顺应时代新要求,如何在工作中强化民生意识,如何更好地为我省企业服务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大家一致认为:“以三思正三观”就是在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切以民众、民生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民生意识。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增强群众意识,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切实找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以“三思”促“三观”。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三思三观”活动,为民是目的,务实是关键,行动是根本。贯彻落实“三思三观”,关键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要强化实干意识,由说多做少向苦干实干转变,做任何事情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做精致、做仔细;强化清廉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李克强总理的一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再次将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在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提醒。
一、坚持“三思三观”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至上,群众第一”。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制定政策时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的制定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说得上话,让群众说话管用。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做好一切工作、做出有关决策,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只要群众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的,就坚决不做。
二、坚持“三思三观”精神,必须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生冷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和树立政府部门良好形象出发。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篇:主题讨论学习报告
主题讨论学习报告
主题: 单片机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功能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首先冒在我眼前第一个疑问就是寄存器到底是什么呢?那么单片机内特殊功能寄存器又有什么特殊功能呢?这些功能又该怎么使用呢?使用时注意些什么呢?
为了了解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作用,首先就应该清楚特殊功能寄存器在单片机内部究竟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通过查资料:特殊功能寄存器是专门用语控制,管理,片内算数逻辑部件,并行IO口,串行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功能模块的工作,显然特殊功能寄存器是一个控制管理者的身份。51子系列有18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在小组讨论课上,我们对其中几个重要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功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首先是堆栈指针(SP):它是管理堆栈的寄存器,可以通过给SP赋值来改变堆栈的初始位置,复位时SP的初值为07H.然后讨论了与一个重要概念中断有关的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IP和IE,前者是控制中断优先级的,后者是控制中断允许的,并且它们都是可以进行位操作的,因为它们的地址都可以被8整除,而有的特殊寄存器怎是不能进行位操作的。
通过查询资料,小组讨论等一系列工作,我对于几个重要的寄存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之前提出几个的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答案,首先寄存器实际上就是存储器,是以D触发器为基本单元的存储器。单片机内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和管理着单片机内部的所有功能模块,通过对寄存器地址的操作就能够实现单片机相应的功能。
第五篇:讨论主题(参考)
讨论主题(参考)
1.以本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结合学院实际,研讨为更好地落实以本为本,应建立和完善怎样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2.如何理解四个回归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有效落实四个回归,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应该重点做好什么?
3.在人才培养定位、过程、方式与评估等方面,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差距在哪里? 4.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建好思政课程?如何实施好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 5.如何将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本科教学,做到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提升教学能力。
6.如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升级优化原有专业,建好新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7.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如何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8.在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出哪些减法?如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如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轻,学习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
9.如何推动课堂革命,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
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