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20:5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

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

编者按:第二阶段第一单元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已告一段落。全体学员在授课和自学过程中坚持围绕原著提前预习,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写好心得体会;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实际,总结提炼理论精髓,积极踊跃发言。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与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化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此,以全体学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期通讯的核心内容。

侧记之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选择了《资本论》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用于分析、回答这一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到2009年,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三是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在上海为26675元,而在新疆只有11432元,前者是后者的2.33倍。四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而2008年为10:1,如果加上各种隐性福利,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带来的危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

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分析收入分配矛盾产生的原因。1)财富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什么创造财富会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会有差距。

3)高财富的创造理应在分配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

(二)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矛盾?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指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矛盾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原理来看,价值创造出来后,要经历至少两次分配过程,一是社会财富按照生产关系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二是由政府出面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

展,平衡国民收入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问题。

1)第一次分配中的问题。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国第一次分配就不平等即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2)第二次分配中的问题。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为的缺位以及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是造成现阶段收入分配矛盾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另外,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我国的行政成本过高,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在各国当中最高。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成果提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收入,也就是工资性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二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运用税收对分配的调节等经¬济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应该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依然感觉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已有150多年,当今时代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引发诸多思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杨旭东)

侧记之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分配的思考

一、剩余价值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就容易让人造成一种认识误区:即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的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价值。但是,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根本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而且目的也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

二、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表明我国目前财富分配非常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搞的社会主义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导致了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存在权力寻租、资源寻租等不公现象;市场进入机会的不公正,不均等的交易自主权,市场化分配的不公正,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生产要素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了分配不公。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

一些关键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占优势的群体是:第一种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剩余价值(社会财富积累)瓜分最强势的群体。第二种身份姓公的群体,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下工作的企业、商业等部门的人员,共同的特点是不拥有姓公资产的具体所有权,虽然主要收入是工资性收入,但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如垄断大企业(如石化、电信等),和其他行业相比,享受了高工资、高福利等待遇。第三种城市周边拥有土地、房屋的农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旦被征用就会得到大笔补偿费。弱势群体则是一般产业工人、土地很少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等。

三、解决分配不公是提高公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有自我发展空间是每个公民活得有尊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也是公民幸福感的标志之一。既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分配体制、机制上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对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由劳动者创造积累的资产进行量化,比如用股份制的办法来明确个人对公有积累资产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在完善税费方面下功夫,加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力度。调高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比例,同时对平均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实行减免税和适当补贴,进一步缩减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分配调节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事业保险与退休保险制度,使其成为风险集中和转移支付的实体。三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搞好“二次分配”。国家的投资应尽可能地投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上,以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防止其“边缘化”。“二次分配”要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切实解决特困人员的生存问题。对城市中吃低保而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政府也要强化就业培训并促使再就业,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容易的多了。(赵建新)

侧记之三: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

——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心得体会

一、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阅读原著和聆听讲座。俗话说,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很多,内容丰富,而我们的精力又有限。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地学,做好三个结合: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把读原著与老师讲解结合起来、把学的理论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

(二)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总结提炼就是对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行适当梳理,把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价值规律的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对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辟论断。应用过程把握三点:一是不钻“牛角尖”。对马列著作一时还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不透;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二是关键学思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相当严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其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可资本家为什么还抢着买他的《资本

论》,他们就是想从中取经,取经就是取方法。三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目标方向完全正确。

二、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握区分不同主义的本质特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有明显本质区别的。封建主义它是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皇权至上,官贵民贱,专制集权;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追求推崇的是以资本为本位,为核心价值,以追求资本增殖或剩余价值为依归的社会形态的信仰。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楚这一点。

(二)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没有资本主义过程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排除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同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要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列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马克思当时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它不能从本本出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伟人邓小平一定程度上正是借鉴和应用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时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我建议你们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人民生活改善了,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可谓高屋建瓴。给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林木种苗经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举两个最实用的例子。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握好生产、流通及分配的各个领域。否则,企业的生存就会出问题。二是必须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马克思说,价值规律是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通过竞争、供求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两极分化。2009年,全国桉树苗木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严重下滑,许多桉树苗圃倒闭,损失惨重。今年一些地方的蔬菜也不例外,一望无际的优质蔬菜无人问津,菜农叫苦连天。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受到了它的惩罚。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只有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对市场要有充分认识、科学判断和预测。政府、企业协会应加强科学引导,坚决避免市场炒作和盲目跟风。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

——心得体会 通过自学的方式,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

1、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列宁分折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和经济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3、列宁依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建党的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都有新的重大建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 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至会牺牲生命。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从实际出发就容易成为某些拥有确定并掌握实际这种特权的人的专利。

针对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虔诚地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否则,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成了无的放矢。如不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如不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复杂、激化,不断加深、加剧、恶化,直至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和失误的历史经验,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时,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模版)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

1、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列宁分折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和经济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3、列宁依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建党的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都有新的重大建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根本原则),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至会牺牲生命。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从实际出发就容易成为某些拥有确定并掌握实际这种特权的人的专利。针对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虔诚地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这才

第四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

1、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列宁分折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和经济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3、列宁依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建党的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都有新的重大建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

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根本原则),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至会牺牲生命。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从实际出发就容易成为某些拥有确定并掌握实际这种特权的人的专利。

针对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虔诚地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否则,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成了无的放矢。如不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如不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复杂、激化,不断加深、加剧、恶化,直至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

三、“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江**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在时代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我们党和国家事关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思考这一重大问题。

之所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最根本的在于,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

应当指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一直体现在党的光荣传统中。但是,适应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使这些光荣传统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完整纲领而系统提出来,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进一步认识、加强、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接受新世纪的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就要重视体制创新,变革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或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些都是现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然要求。

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由我们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本质所决定的。而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大力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特别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和推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体现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品质,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党没有任何私利的本质决定的。而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奉献,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提高。

第五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我认为,这是我们的理论基础,只有读懂历史,了解其中的要义,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通过学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及内容

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二、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

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肠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

至会牺牲生命。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从实际出发就容易成为某些拥有确定并掌握实际这种特权的人的专利。

针对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虔诚地研究如何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有深远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否则,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成了无的放矢。如不认真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如不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复杂、激化,不断加深、加剧、恶化,直至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在时代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我们党和国家事关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思考这一重大问题。

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最根本的在于,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

应当指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一直体现在党的光荣传统中。但是,适应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使这些光荣传统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完整纲领而系统提出来,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进一步认识、加强、提高自己,更好地肩负起领导重任的问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接受新世纪的考验,赢得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下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有了深刻理解。通过本书的系统学习,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如何针对他们所面......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心得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心得 2009.10.28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按照课程计划安排,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课程、聆听专家讲座、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几点心得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几点心得第24期中青班 李初通过在市委党校第一阶段教学主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学习,学员们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自觉地将学习和实际......

    2010年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5篇材料]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

    警察出庭作证一些基本问题研讨

    文章标题:警察出庭作证一些基本问题研讨 一、警察出庭作证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有关证人资格问题的规定不甚明确,导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警察是否具备......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其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