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02:1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

第一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

编者按:第二阶段第一单元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已告一段落。全体学员在授课和自学过程中坚持围绕原著提前预习,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写好心得体会;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实际,总结提炼理论精髓,积极踊跃发言。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与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化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此,以全体学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期通讯的核心内容。

侧记之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选择了《资本论》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用于分析、回答这一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到2009年,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三是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在上海为26675元,而在新疆只有11432元,前者是后者的2.33倍。四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而2008年为10:1,如果加上各种隐性福利,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带来的危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

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分析收入分配矛盾产生的原因。1)财富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什么创造财富会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会有差距。

3)高财富的创造理应在分配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

(二)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矛盾?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指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矛盾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原理来看,价值创造出来后,要经历至少两次分配过程,一是社会财富按照生产关系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二是由政府出面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平衡国民收入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问题。1)第一次分配中的问题。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国第一次分配就不平等即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2)第二次分配中的问题。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为的缺位以及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是造成现阶段收入分配矛盾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另外,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我国的行政成本过高,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在各国当中最高。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成果提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收入,也就是工资性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二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运用税收对分配的调节等经¬济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应该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依然感觉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已有150多年,当今时代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引发诸多思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杨旭东)

侧记之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分配的思考

一、剩余价值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就容易让人造成一种认识误区:即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的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价值。但是,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根本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而且目的也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

二、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表明我国目前财富分配非常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搞的社会主义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导致了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存在权力寻租、资源寻租等不公现象;市场进入机会的不公正,不均等的交易自主权,市场化分配的不公正,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生产要素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了分配不公。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一些关键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占优势的群体是:第一种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剩余价值(社会财富积累)瓜分最强势的群体。第二种身份姓公的群体,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下工作的企业、商业等部门的人员,共同的特点是不拥有姓公资产的具体所有权,虽然主要收入是工资性收入,但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如垄断大企业(如石化、电信等),和其他行业相比,享受了高工资、高福利等待遇。第三种城市周边拥有土地、房屋的农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旦被征用就会得到大笔补偿费。弱势群体则是一般产业工人、土地很少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等。

三、解决分配不公是提高公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有自我发展空间是每个公民活得有尊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也是公民幸福感的标志之一。既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分配体制、机制上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对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由劳动者创造积累的资产进行量化,比如用股份制的办法来明确个人对公有积累资产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在完善税费方面下功夫,加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力度。调高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比例,同时对平均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实行减免税和适当补贴,进一步缩减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分配调节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事业保险与退休保险制度,使其成为风险集中和转移支付的实体。三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搞好“二次分配”。国家的投资应尽可能地投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上,以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防止其“边缘化”。“二次分配”要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切实解决特困人员的生存问题。对城市中吃低保而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政府也要强化就业培训并促使再就业,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容易的多了。(赵建新)

侧记之三: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

——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心得体会

一、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阅读原著和聆听讲座。俗话说,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很多,内容丰富,而我们的精力又有限。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地学,做好三个结合: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把读原著与老师讲解结合起来、把学的理论与自

身实践结合起来。

(二)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总结提炼就是对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行适当梳理,把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价值规律的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对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辟论断。应用过程把握三点:一是不钻“牛角尖”。对马列著作一时还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不透;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二是关键学思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相当严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其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可资本家为什么还抢着买他的《资本论》,他们就是想从中取经,取经就是取方法。三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目标方向完全正确。

二、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握区分不同主义的本质特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有明显本质区别的。封建主义它是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皇权至上,官贵民贱,专制集权;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追求推崇的是以资本为本位,为核心价值,以追求资本增殖或剩余价值为依归的社会形态的信仰。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楚这一点。

(二)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没有资本主义过程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排除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同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要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列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马克思当时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它不能从本本出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伟人邓小平一定程度上正是借鉴和应用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时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我建议你们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人民生活改善了,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可谓高屋建瓴。给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

路。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林木种苗经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举两个最实用的例子。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握好生产、流通及分配的各个领域。否则,企业的生存就会出问题。二是必须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马克思说,价值规律是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通过竞争、供求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两极分化。2009年,全国桉树苗木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严重下滑,许多桉树苗圃倒闭,损失惨重。今年一些地方的蔬菜也不例外,一望无际的优质蔬菜无人问津,菜农叫苦连天。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受到了它的惩罚。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只有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对市场要有充分认识、科学判断和预测。政府、企业协会应加强科学引导,坚决避免市场炒作和盲目跟风。(张国武)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先进的思想武器。其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特质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有特殊的规律值得探寻的,重要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掌握和应用具体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具有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现在和预知未来的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它给党以可能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来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来预见事变的进程,来不仅知道事实在目前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而且知道事变在将来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我们今天强调理论学习,就是要通过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我们获得这种了解事物并把握未来的神奇的力量。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它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是对理论的具体把握。要通过读书学习,把理论书籍里学取的基本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必须重视把握现实规律

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研究。要掌握观察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立场和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一切个别结论和原理,必须注意到这些结论和原理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把这些结论、原理和它所产生的环境条件联系起来研究。学习他们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实质。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离开具体工作

真正的理论必定伴随着可以实行的办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学习理论最鲜明地表现为,当我们学习每提出一个问题时,必定恰当地估计着事实的条件,同时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应用理论也是发展理论。根据不同的条件,应用马克思主义于实际进而掌握一些新的原理和论点,把握新的规律知识,在研究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四、必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正确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正确地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就能正确地了解工作。辩证唯物主义是一切事物的普遍法则,是研究一切事物的一般方法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引导,能够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加一贯的正确性和深刻性。

五、要努力精通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活的理论是在我们的工作经验当中。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是要能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统一,既是实践的需要,更是理论学习的内在要求。

历史证明,结合工作实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三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

编者按:第二阶段第一单元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学习研讨已告一段落。全体学员在授课和自学过程中坚持围绕原著提前预习,认真听课,深入思考,写好心得体会;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实际,总结提炼理论精髓,积极踊跃发言。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与研讨,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化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此,以全体学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心得体会作为本期通讯的核心内容。

侧记之一: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立足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是否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选择了《资本论》里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用于分析、回答这一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现状和严重性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到2009年,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统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23倍,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大。三是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在上海为26675元,而在新疆只有11432元,前者是后者的2.33倍。四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而2008年为10:1,如果加上各种隐性福利,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带来的危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阻碍改革与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

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一)从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分析收入分配矛盾产生的原因。1)财富谁创造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指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什么创造财富会有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会有差距。

3)高财富的创造理应在分配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

(二)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如何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矛盾?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指出: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均矛盾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原理来看,价值创造出来后,要经历至少两次分配过程,一是社会财富按照生产关系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二是由政府出面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刺激技术进步和生产发

展,平衡国民收入的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问题。

1)第一次分配中的问题。市场是第一次分配的主持人,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我国第一次分配就不平等即居民收入占比过低,而且居民内部分配不均,是导致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2)第二次分配中的问题。第二次分配由政府主持,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失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行为的缺位以及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是造成现阶段收入分配矛盾扩大化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而取代企业家群体以及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另外,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我国的行政成本过高,政府在一般公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4.7%,在各国当中最高。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探索成果提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收入,也就是工资性收入,这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核心。二是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运用税收对分配的调节等经¬济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新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应该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核心。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

以上分析使我们依然感觉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已有150多年,当今时代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引发诸多思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杨旭东)

侧记之二:

学习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对分配的思考

一、剩余价值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就容易让人造成一种认识误区:即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的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不存在剩余价值。但是,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根本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剩余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而且目的也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

二、社会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表明我国目前财富分配非常不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去搞的社会主义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得不是很完善,导致了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存在权力寻租、资源寻租等不公现象;市场进入机会的不公正,不均等的交易自主权,市场化分配的不公正,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也就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生产要素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了分配不公。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

一些关键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财富分配占优势的群体是:第一种私营企业主。他们是剩余价值(社会财富积累)瓜分最强势的群体。第二种身份姓公的群体,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下工作的企业、商业等部门的人员,共同的特点是不拥有姓公资产的具体所有权,虽然主要收入是工资性收入,但由于行业具有垄断性,如垄断大企业(如石化、电信等),和其他行业相比,享受了高工资、高福利等待遇。第三种城市周边拥有土地、房屋的农民、居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旦被征用就会得到大笔补偿费。弱势群体则是一般产业工人、土地很少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等。

三、解决分配不公是提高公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平正义、有自我发展空间是每个公民活得有尊严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也是公民幸福感的标志之一。既然存在分配不公的社会矛盾,尽快加以解决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认为首先是要从分配体制、机制上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一是大胆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对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由劳动者创造积累的资产进行量化,比如用股份制的办法来明确个人对公有积累资产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来源。二是在完善税费方面下功夫,加大税务制度的改革力度。调高对高收入群体的增收比例,同时对平均收入水平及以下人群,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要实行减免税和适当补贴,进一步缩减和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分配调节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事业保险与退休保险制度,使其成为风险集中和转移支付的实体。三是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搞好“二次分配”。国家的投资应尽可能地投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和与农业有关的项目上,以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找到适当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以防止其“边缘化”。“二次分配”要以缩小贫富差距为目的切实解决特困人员的生存问题。对城市中吃低保而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政府也要强化就业培训并促使再就业,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好了,构建和谐社会就容易的多了。(赵建新)

侧记之三:

与时俱进 学以致用

——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心得体会

一、领会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阅读原著和聆听讲座。俗话说,知其然方知其所以然。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很多,内容丰富,而我们的精力又有限。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地学,做好三个结合:把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把读原著与老师讲解结合起来、把学的理论与自身实践结合起来。

(二)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总结提炼就是对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行适当梳理,把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马克思关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价值规律的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都是对我们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精辟论断。应用过程把握三点:一是不钻“牛角尖”。对马列著作一时还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回避”。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领会不透;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二是关键学思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相当严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其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可资本家为什么还抢着买他的《资本

论》,他们就是想从中取经,取经就是取方法。三是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继承、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实现全人类解放。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目标方向完全正确。

二、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握区分不同主义的本质特征。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有明显本质区别的。封建主义它是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皇权至上,官贵民贱,专制集权;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追求推崇的是以资本为本位,为核心价值,以追求资本增殖或剩余价值为依归的社会形态的信仰。而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楚这一点。

(二)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中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没有资本主义过程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排除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同时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应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要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列宁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的论述有所不同,这或许就是马克思当时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学习它不能从本本出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伟人邓小平一定程度上正是借鉴和应用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对非洲领导人的谈话时说:“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我建议你们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只要经济搞上去,人民生活改善了,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邓小平同志的这番话,可谓高屋建瓴。给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林木种苗经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举两个最实用的例子。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握好生产、流通及分配的各个领域。否则,企业的生存就会出问题。二是必须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马克思说,价值规律是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通过竞争、供求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价值规律调节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两极分化。2009年,全国桉树苗木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价格严重下滑,许多桉树苗圃倒闭,损失惨重。今年一些地方的蔬菜也不例外,一望无际的优质蔬菜无人问津,菜农叫苦连天。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受到了它的惩罚。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只有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对市场要有充分认识、科学判断和预测。政府、企业协会应加强科学引导,坚决避免市场炒作和盲目跟风。

第四篇:“三学习”理论研讨文章

坚持“三个更加注重”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当前乃至今后,我党都必须按照“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的方法,切实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一、深刻领会“三个更加注重”的实质,把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一,有效预防和坚决惩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个更加注重”,明确了有效预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表明了注重预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体现了“防”与“惩”的有机结合。预防和惩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惩治是手段,预防是目的。只有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威慑力和预防的推动力,才能为治本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第二,有效预防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体系的核心内容。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防止事物发生变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消除造成事物性质发生变化的动因。因此反腐倡廉必须依靠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创新,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为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创造条件。“三个更加注重”就是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改革和创新,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体系的关键所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三,有效预防是深度建设反腐倡廉体系的必然要求。典型大案要案不断被揭露和查处,表明了我党加大反腐力度的决心。开展反腐工作,仅靠加大查案办案力度、严惩腐败分子远远不够,还必须牢固树立重在预防的理念,要把查办案件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紧密结合起来,选取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规范,明确纪律要求;对一些带有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严的,督促其整改。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工作力度,这已成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深入贯彻“三个更加注重”,以开拓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第一,坚持教育为先,筑牢抵御腐败防线。我们要坚持虚功实做,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培训计划,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纪国法教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运用正反典型加强示范、警示、诫勉教育;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引导、影响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第二,坚持重在监督,构建防腐有效屏障。一是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即权力制衡机制、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机制、权力社会监控和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科学运行与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对“一把手”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灵活监督形式,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二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把党员干部执行廉洁自律情况,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在重点时段、重点场所不间断明查暗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第三,坚持惩治作盾,提高防腐整体效能。查办案件,既是治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治本的重要途径。当前乃至今后,都不能弱化案件查办工作,要继续突出重点,查办各类违纪违法尤其是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腐败分子决不姑息,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提高监督的实效性。同时,注意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对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和薄弱环节,要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机制。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少平理论

1.第1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包括: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因为:

A.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它们共同的政治立场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它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它们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

E.它们共同的政治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E.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

B.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C.人民军队战胜敌人的最好方法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E.党指挥枪的原则。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政策和策略的思想。D.党的建设的学说。

E.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产生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 A.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全国革命形势。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正确政策。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D.扩大基层民主 E.改革政治体制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全面、科学的概括,其内容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实行公有制。E.实行市场经济。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即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体现人的价值 B.时代性、即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 C.民族性,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D.开放性,即吸收世界各国和民族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E.群众性,即文化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在全国各个地方和行业,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不断上升 E.国家垄断经济效益好的行业 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A.“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一个国家的原则立场

B.“一国两制”构想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C.“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D.“一国两制”构想符合当代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趋势

E.“一国两制”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各方利益,易于为各方所接受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2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下列原则上: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B.中国共产党领导。C.民主集中制。D.多党合作。E.政治协商。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3.第13题

毛泽东思想创立的社会条件是:

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近代工业的出现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E.同党内错误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做斗争并取得胜利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4.第14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A.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E.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5.第15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

D.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6.第16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是:

A.“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港、澳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但主体是社会主义。C.“一国两制”构想的立足点和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来实现祖国的统一。

D.“一国两制”是国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合法性,而非权宜之计。

E.“一国两制”的构想,并不承诺放弃武力。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7.第17题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A.这是由党产生的特点和历史使命决定的 B.这是党执政本质的内在要求

C.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E.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8.第18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

A.奋斗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奋斗目标的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

C.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D.实现奋斗目标的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E.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9.第19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

E.纠正“左”和“右”的错误。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0.第20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体形式,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C.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劳动者的劳动还存在差别

D.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的为社会劳动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1.第21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是: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是互相竞争的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机构。

D.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都参加政权机构和人民政协机构。

E.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是亲密友党。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2.第22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D.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E.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案:A,D,E 您的答案:A,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3.第23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D.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E.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4.第24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

A.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革命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

D.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E.革命的动力是农民、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答案:A,B,C,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5.第25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了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它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B.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从根本上决定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C.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最基本的政治方面的条件。

D.革命胜利后,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有经济将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最基本的经济方面的条件。

E.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6.第26题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A.民主的文化 B.大众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E.进步的文化 答案:B,C,D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7.第27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A.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造。B.以渐进方式推进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E.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8.第28题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营经济为领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的确定。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定。D.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E.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9.第29题

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总路线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E.恢复国民经济。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0.第30题

国民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表现在:

A.坚持效率优先,要对那些效率高,贡献大的人给予相应的报酬

B.效率优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要对不合理的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

C.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应更多强调效率 D.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应更多提倡公平

E.为防止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节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1.第31题

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A.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C.它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D.它确认了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的民主共和观念

E.它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2.第32题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进行革命和建设。D.武装斗争。E.统一战线。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3.第33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其原因和主要表现是:

A.我国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提高和根本性的改变

C.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又直接决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D.生产力不发达和生产关系不完善,还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上层建筑方面还不成熟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发育过程中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4.第34题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A.人民民主专政在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C.人民民主专政清楚地表达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D.人民民主专政清楚地表述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民主性质。

E.人民民主专政把民族资产阶级划入了人民的范围。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5.第35题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C.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E.消灭资本主义。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6.第36题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经济 E.股份制经济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7.第37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是: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B.正确地对待资产阶级。

C.对统一战线内部的不同力量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D.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E.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8.第38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主要特点是:

A.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B.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相结合。

C.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机关是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同时又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D.民族区域自治是各少数民族以民族为单位进行的“自治”。

E.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比一般地方权力机关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是“高度自治”。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9.第39题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体现在:

A.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B.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C.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D.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E.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0.第40题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E.能源、矿产类行业 答案:A,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41.第41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观念,主要表现是:

A.在所有制关系上,把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成分。

B.在分配领域中,虽然提倡实行按劳分配,但实际做法却导致了平均主义

C.在经济体制上,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D.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E.把反修防修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2.第42题

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E.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3.第43题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

B.农民有革命要求,但人数较多,所以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C.小资产阶级的的处境与农民接近,且数量可观,所以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阶级,是重要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须联合。

E.必须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争取那些哪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4.第44题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E.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5.第45题

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针是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D.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E.坚持共同富裕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6.第46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国际背景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和发展仍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

E.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7.第47题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E.股份制经济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8.第48题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要条件。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时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必然要求。

E.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使全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9.第49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E.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0.第50题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A.二者性质相同

B.二者作用、职能相同 C.二者历史使命相同

D.二者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E.二者表现形式相同 答案:A,B,C 您的答案:C,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作业总得分:88.0 作业总批注

下载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专题研讨体会(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 ——心得体会 通过自学的方式,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模版)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马......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我认为,这是我们的理论基础,只有读懂历史,了解其中的要义,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心得体会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马克......

    学习忏悔录研讨发言体会

    学习忏悔录研讨发言体会近期,我认真学习了省纪委监委印发的《*忏悔录》,灵魂受到了强烈触动,纵观这些人沦陷的过程,无不都是底线失守、价值观失衡,导致私欲膨胀,理想信念滑坡,由当......

    群众路线理论研讨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不在于“办活动”,而在于转作风,让民心成为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让民意成为工作努力的方向。 XX区红十字会在独立运行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经过不懈......

    信访工作理论研讨

    中国信访轨制的窘境及其改造前途探析 一、引言信访制度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党和政府高度看重信访工作,建立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