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

时间:2019-05-12 20:5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

第一篇: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

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

科讯网信息中心牛文杰 编辑

2011年09月15日

一位电影创作者或电影理论家选用什么样的术语,是他对电影认识的重要反映。法语术语decoupage technique(分镜头技巧)或简称decoupage(分镜头)及其若干有关的含义,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例。在日常实践中,decoupage是指剧本的完成形式,其中包括任何技术性信息,只要导演感到有必要写下来,使摄制组能理解他的意图,并找到完成这一意图的技术手段,有助于他们按他的意图来进行设计。在同样的日常实践工作的层面上再稍加扩展,decoupage也指在开拍前把叙事动作分成单个的镜头和段落的或多或少精确的芬麻

(breakdown,即分镜头)。当然,不仅是法国电影创作者对这一工序使用这个术语。讲英语和意大利语的电影创作者对这一剧本的完成形式也各自使用类似的术语,英语叫

“shootingscript”(拍摄剧本或导演剧本),意大利语叫“copyone",尽管他们总是说“写作”它,或“建置”它。由此,这些字所说明的这项工作在他们的思想中并不比一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的其它工序更为重要。法语decoupage的第三种含义却没有英语的同义语。尽管很明显是从分镜头的第二个含义中演变出来的,但是它却和第二个含义有相当大的差别,它不再指拍摄前进行的那种工序,或是指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是强调了完成片的结构。

从形式上来说,一部影片是由取自时空连续体的一系列片断组成的。Decoupage按法语的第三种含义是指,当空间的片段,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拍摄过程中摘取出来的一连串的空间片段,和时间的片段(其持续时间在拍摄过程中可能大致确定下来,但其最终持续时间只是在剪辑台上才能确立)汇合的结果。在decoupage这一术语中所蕴含的辩证的思想,使我们得以确定,因此也得以分析一部影片的具体形式,它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实际的展现。Decoupage作为一种结构的概念,它所涉及的一种合成是纯法国的思想。一个美国电影创作者(或电影评论家,因为美国电影评论家只对电影技巧感兴趣)对一部影片的构思看作是只包括两个连续的和分阶段的工序:摄影机位置的选择,然后是对拍下来的影象的剪接。讲英语的电影创作者或评论家从来没有考虑,这两项工序是来源于同一个基本概念,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一个词汇来表示这个概念。如果说,在近15年电影的许多最重要的形式突破发生在法国,部分来说,这可能是语汇的关系。

研究decoupage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统一表达的形式织体的实际方式,就能使我们进行这样的分类,即可能用几种方式把两个连续的摄影机位所描述的空间连接起来,以及把两个时间情境连接起来的各种不同的方式。这种在两个镜头之间的时空表达的可能形式的分类,乍看起来象是学究工作,但是据我所知,以前还没有人尝试过做这样的分类,我深信这可以打开某些十分重要的新视野。

把做“标点符号”用的“溶”和“划”排除在外,它们可能被看作是直接切换的变化而已。在任何两个可能组合的镜头之间可以分出五类时间的表达方式。首先,两个镜头可以是绝对连续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类时间连贯性的最明了的例证就是,从一个说话的人的镜头切至某人倾听的镜头,对话在画外继续,没有中断。当然,这正是任何时候出现一个镜头接一个反拍镜头的情况所发生的事。

第二篇:电影空间观后感

《电影空间——现实与梦想之间》观后感

文/董辉

任力的新书《现实与梦想之间》出版了。不久前到石家庄出差期间曾与作者短晤,有幸先睹了该书小样,甚快。昨天,终于收到了作者亲笔签名的大作,更 欢。阅毕,掩卷,有感叹。

关于电影,任力不是简单的堆砌情绪,她对电影痴魔到了几近偏执的地步,几年下来,竟然把爱好逐渐培育成了事业。据说《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封面照片是她自己卧房里的一面墙,上面贴满了中外电影海报,这样的大局面,我只在北京的星级电影院见识过,可见她对电影的热爱已经超过了俗众,这也印证了她在《82届奥斯卡之夜》那篇文章里所说的那句话——“没有电影,我们怎么活!”

本人担任“原创影评”版主已历四年,日日读帖阅文,偶尔也亲自捉刀上阵。我认为,当下中国的影评界较为浮躁,有学院派的技术分析,也有一般人的嬉笑怒骂,但整体的印象只有两个字——蛮横,仿佛个个都站在了电影艺术的制高点,技术流迷恋裸体切割,写出来的东西仿佛尸检报告,愤青帮乐得消费名人,一篇篇都好似讨敌的檄文。我接近于第二种,见到不舒服的电影压不住火,通常 都会趁热打铁,观罢,不做沉淀就先行笔伐,以逞口舌之快。

有位著名影评家曾经说过,看完一部作品,不要立即动笔写作,最好过上三几日,反复回味,以免会错了人家意思,误了人家的精致。任力,就是这样的人,她不写应时应景的东西,热映的作品并非她斟酌的对象,她的灵感来源不在当下,而在电影世界的纵深地带。《现实与梦想之间》所提及的电影,都是百多年电影史上的经典,《野战排》、《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霸王别姬》、《美国往事》、《天堂影院》、《老无所依》、《放牛班的春天》……她拒绝滥片,她有自己的偏好和取向,不为咒骂而去选择《越光宝盒》、《大灌篮》或者《刺陵》那样的速朽电影。而那些历久弥新的光影巨制也没有辜负她的厚待,她被《燃情岁月》里的爱恋、《费城故事》里的坚持、《完美风暴》里的勇敢以及《末路狂花》里的恩仇快意所滋养,得益于这种伟大的回馈,她的作品愈发得内敛、深沉。坦白讲,任力的影评不是我见过的影评中辞工最好的,但,之所以能够被记住,就是因为从字里行间释放出的那份与众不同的气质——她不嚣张、不谩骂、不指责、不自以为是,她着墨于心灵感悟,着力于分享赞美,即便看《电锯惊魂》、《隔山有眼》、《坠入地狱》这样令人惊悸的作品,也能读得出对生 活的爱与眷恋——她,在浮华中平静。

不仅在质量上讲究,就观影的数量来看,大部分影迷也难望任力之项背,她惊人的摄取能力和消化能力让人艳羡。于我来说,《现实与梦想之间》不仅是一本影评集,也是一本精品观影指南,我相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本书会是我欣赏佳片的索引。当然,我也希望任力能够重拾对动画电影的兴趣,有这样一个盲区存在,会让她的电影空间略显缺憾,《怪物史瑞克》、《飞屋环游记》 《玩具总动员》等优秀卡通作品里同样有深刻的情感资源值得去挖掘。

电影是梦,是现实的映射,是诗化的生活。走进电影空间,聆听那光电的神奇回响。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未历岁月的洗礼,没有敏感真纯的赤子之心就不会充分领略电影的神奇魅力。我曾经说过,犹如医生见惯了生死、小姐见惯了嫖客一样,阅片无数的影评者容易情感麻痹,参不透电影空间里的真善美假恶丑,但是,对于任力,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她在一部部的作品中、一格格的画面里印证自己的人生经验、道德判断和品格修养,她看的不是电影,而是旖旎在银幕 里的她自己。

朱光潜先生说过“情趣愈丰富,生活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由此,《现实与梦想之间》所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位生动温情、超然物表的知性女人,此书,描绘了她的电影空间和精神世界,让我们明白,每 个人的都可以拥有艺术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活得足够精彩。

第三篇: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

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

一、课堂时间管理

(一)设定教学时间序列的方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以具体的一节教学活动课为例,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后可以发现,最可能出现的活动时序大体如下:

(1)引起注意

教师用来唤起和控制学生注意的各种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将注意力投射到所需传递的信息上。

(2)提出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完成时的目标,也就是要简单地告诉学生要学什么,将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学到了,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执行控制过程。

(3)呈现刺激材料

可以是新知识或是对学过知识的回忆,也可以是概念定义、概括词句,或是实例。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技能决定何种材料。

(4)提供学习指导

通过一系列提示或问题,为学习者提供思路,启发学习者去寻求答案,掌握新的规律。学习指导的程度(提问、提示的量和直接、间接的程度)随着所要掌握的能力范畴不同而不同。

(5)诱发行为

这一教学活动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下”,判明他们是否理解了“怎么做”。这一阶段一般利用学生已熟悉的材料。

(6)评定学生的行为

对学生完成学习行为后,及时评定其学习成果,对正确行为给予强化,对错误行为及时纠正。(7)布置作业

①对同一类的问题,要求学生再做一遍至几遍。

②促进迁移。给学生布置新的任务,新任务的完成,需要运用某些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各种各样的、新颖的保证学习迁移的情境和场合,让学生解决问题。

显然,教学活动的时间序列偏重在限定的课时中进行阶段分割,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而教学目标的时间序列则偏重于学习者技能掌握中的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随着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的变化,而缩短或延长。

(二)优化课堂时间管理

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化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好的、最有成效的效果”。课堂教学效率可用公式“效率=有效时间/可用时间”来计算。这里的可用时间指的是学生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对一节课来说,这是个定量,40分钟或45分钟;有效时间是指学生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这是个变量。很清楚,这里分母是一定的,分子(有效时间)越大,分数的值越高,即效率 越高。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得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千方百计提高有效时间量。

从目前课堂教学状况看,有些教师时间观念不强,认为一节课浪费三两分钟没有关系,岂不知这是个渐次量变过程,一节课浪费3分钟,十节课、百节课呢?久而久之,多少个“一节”没有了。

笔者曾在一节小学教学课上注意观察统计,教师无用的讲叙浪费去4分钟,多余过慢板书浪费去4分钟,提问不当,学生无从答起不讲实效的讨论浪费去5分钟,批评学生用去2分钟,迟到和中间找东西浪费去3分钟,共计18分钟,时间的利用率仅是 60%。这中间还有些学生当“陪客”,讲的没听懂,讨论问答发呆,作业不会又得不到及时帮助,时间利用率就更低了。

这样,学习时间不知不觉流走了,一些学生正是在这“不知不觉”中掉了队。可见,在一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可用时间虽是相同的,但实用时间却有很大差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率呢?愉中县教研室刘得斗老师提出了如下四条策略:

(1)要有惜时如全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业品德修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把珍惜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到热爱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高度来认识,视做热爱学生、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从而增强紧感和责任感。有了这种内驱力,就有可能在具体行动上做到以下几点:

①课前充分准备,包括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所用教具、实验仪器等,以免开“无轨电车”和用时现找;

②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中间离堂、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

③适时安排自学讨论,要注意效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以免学生处于失控状态; ④精心提问,问题不过易过难,既具有思考价值,引导学生思维处在“最近发展区”,又要紧扣重点关键发问,纠正串问和以齐答如流衡量教学效果的倾向,并注意培养学生自疑、解疑能力;

⑤精心设计板书,要提纲挈领,克服冗长繁锁,对实在需要大量板书的内容要提前写在黑板上; ⑥讲究语言艺术,要提炼语言,不拖泥带水,速度适中、表达明白,要讲在“点”子上,即重点难点处,揭示规律处,重在引导点化,不要全盘授予。

(2)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20分钟。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要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优化结构。根据目前的教改成果,现举几例优秀课堂结构:

一是新授课:①基础训练→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尝试练习→课堂作业→反馈小结(尝试法);②诱导预读→引导细读→辅导练习(导读法);③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六课型”)。

二是练习课:复习巩固→深化训练→反馈强化综合扩展。

三是复习课:组建知识结构→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小结强化→矫正错误→系统总结。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看,不能合理分配时间、把握最佳时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未能很好地分析理解教材,确定主次,把握宗旨。如数学教材中数的运算道理和技巧往往是用一道应用题引出问题、讲明道理、训练技能的,有的教师却用大量时间去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讲解解题思路,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2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进入或没有搞清重点内容,解决关键问题。

教学思想和方法陈旧。如语文教学中的“四步四快”模式,即字词→段落→中心→写作,有些一开始长时间复习,或大量讲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及整节课的分析等,往往不是在学生思维抑制疲倦时进入重点,课堂无主次、无起落,学生情感得不到激发,浪费时间精力,降低了效率。所以,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有效率,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再辅以精心设计的练习,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3)要有适度的信息量

课堂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信息量,并要形成序列刺激,激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能力,保持活跃情绪和积极进取心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是一个获得并加工信息而不断调节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信息的单位是“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项公式、一条定律„„,一个学生在一节课能掌握4~20个“组块”。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量限。信息量过少,环节松散,是时间的浪费;信息过量,密度过大,超越学生接受能力就是凌节而施、空中建楼。两者在教学中都是不可取的,是违背学生认识和思维规律的。信息组块有简单复杂之分、单一复合之别,要按不同年级情况,使学生思维在恰当刺激下不断同化知识,调节认识结构,获得知能发展。再精心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和训练次数(掌握知识技能的量次规律),使每个学生在一节课完成一个“给出一定条件,做出一定动作”的“产生式”。比如小学语文中的“看图识字”教学,步骤一般为“看图→学词→识字→练习说话”,就是从整体出发,以“组块”为信息单位,然后做出字词的应用问题的“动作”。把信息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分析能力和课堂的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更科学地安排教学各环节,改进方法、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4)要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学生对某些课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授课中无用知识和无效劳动多。这就需要课堂传授的知识要尽可能有效。所谓知识的有效提高,就是学生经过思维操作后能理解,有所知识、有所感、有所提高地内化为自己心理品质和“血肉”的知识。知识有效必须是科学的、有意义的,是科学性和意义的结合体。如果只是科学的而无意义,就谈不上理解,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谈不上应用。如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你看红灯亮了”,是科学的,但只是个语法信号,你若不知道红灯是停止通行的语义,那就称为无效信息或无效知识,只有赋予它意义才可理解、才可掌握、才可应用。课堂教学无效知识多了,学生的思维就缺乏方向和深度,回答问题不加思索,一听就落,只会回答“那是红灯”之类的问题,而不知“停车”;做练习只知仿照,囫囵吞枣,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以三归

一、举一反三。目前课堂教学类似现象不少,识字重形轻义,只知重复默写;课文架空分析,不注意唤起表象“的觉醒”;死记定义公式,练习抄套搬。如此种种,耗时费力,效率不高,逐渐造成学生能力贫乏、智力低下,即使记住了一些东西也不能“自由出入”,成了“高分低能”的学生。3 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该好好研究提高学生有效知识量的问题,要循序渐进,给学生以宽厚牢固的知识基础和因素坚实、联结紧密又可分可合的知识结构,因为智力不是别的,而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空间管理

(一)空间的利用

有过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都能体会到: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所受到的教师行为的影响,或每一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机会是不均等的。座位离教室中间行列愈远,学生与教师之间在课堂上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反应的机会愈少;坐在前排座位上的学生,教师接触的照顾的机会就多。因此,教师要有意多照顾两侧及后排的学生。一些中学教师常常带有对“大个子”学生的疏远倾向,“大个子”学生对教师也易敬而远之,这些多是由于课堂上的空间距离的原因。由于许多教师按学生的个子排座,一些中等学生,常常能占据教师的最好视线区,而“大个子”则处于教室的边远区。只有他们给课堂制造一点麻烦的时候,才能获得老师的注意。教室座位的空间分布与学生生理、心理的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有关。事实上,学生的视力、性格、气质、智力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座位空间位置的影响。

教师应该重视科学地安排学生座位,使内、外向性格的学生搭配、互为影响、取长补短;使四类气质的学生座位在空间上错开搭配,有利于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品质;学生座位从左至右定期调换,可有助于大脑左半球抽象思维与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发展,对视力也有调解作用。

(二)课堂座位效应控制

教学中存在着“座位效应”。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长期坐在后面的高个子学生(特别是女生)学习成绩滞后。究其原因,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声音、视线以及自身所处的位置对不同座位(主要是前后差)的学生的影响力、监督力、控制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教师的声音、视线、位置和学生的座位如果趋于“定势”,那么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形成习惯,变成无意识。当感到学习无兴趣或受到外界干扰(有时是细微的干扰)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失控,其表现就是听而不闻、熟视无睹、目中无人,或想入非非,或昏昏欲睡。

座位对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黄金座位”毕竟是有限的。怎样把不利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呢?怎样发挥座位有利的因素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率呢?湖南邱丽霞、李晓田老师认为只要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在某些方面加以强化,增强控制力,就可以收到明显效果。并提出了如下策略和方法。

(1)增强位控的效果

一方面是教师变换站立的位置。有些教师习惯在讲台中间一站到底。这种习惯并不可取,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通过讲台上下,教师前后左右空间,有意识地移动站立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对学生的约束感,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吸引学生注意力。

另一方面是科学合理地编排调整学生的座位。首先要破除按高矮次序编位的简单形式(同班学生的身高差毕竟是有限的),而把学生的个性特长、特点、学习习惯、行为特征以及视听力作为编 4 排座次的重要依据,做到优劣搭配、科学组织,达到以长补短、以优促劣、互相促进的目的。在座位定期(一般二周一次)调整时,既重视左右移动,也要重视前后移动。科学合理地编排调整座位,为提高班级学习的整体效率创造优化的环境。如他们在实验中,有意识地把差生安排在一二排“黄金”座位上,并与优秀生搭配,把某科弱的同学与某科强的同学搭配;把习惯好的与习惯差的搭配;把性格内向的与性格外向的搭配;把思维灵敏与反应迟钝的搭配。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影响。

(2)摒弃目中无人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目光游移不定,荡然无神;有的眼睛向上,目中无人;有的只注意前面的学生,而不注意后面的学生;有的因对教材不甚熟悉,经验不多,课堂上注意力容易集中到讲授的教学内容——教案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眼睛捕捉信息和输出信号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可采用两种具体方法:扫视和定视。

扫视,适用于控制整体情绪,形成和谐的氛围。可在课前用来静场;可在提问后捕捉信息;也可在讨论后用来收集学生的情绪;还可以用来捕捉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定视,适用于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发出警告,让其收敛分散的思维;给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以勇气和信心;给情绪高涨的学生以鼓励。每当教师以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正视学生时,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会受到激励和启发,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课堂上的眼神控制具有“意在不言中”,“无声胜有声”的效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眼神来组织教学。坐在后排的学生常常是教师忽视的对象,所以容易游离在视控之外,而出现不轨行为,教师平时只要加以重视,就可以纠正。

(3)发挥声控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音量、音速、节奏、清晰度等任何一项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学生课堂注意力和情绪。音量过大,对学生大脑刺激过分强烈,学生就会感到烦躁易于疲倦;声音过小,若有若无,学生须努力捕捉教师的声音,自然就感到十分吃力;语言节奏太快,学生没有时间思维,印象不深,囫囵吞枣、过耳即忘;语言节奏太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就会受到抑制;缺少激情的平铺直叙的语言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情,学生的思维静如死水,不能兴奋,对学习就会感到索然寡味、失去兴趣。从观察和实验中了解到,长期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课堂注意力分散,往往起因于教师的语言模糊难辨、节奏感弱、平淡枯燥。教师的声音应该是清晰、明朗、生动的,应让每个学生真切地感知到、形象地感触到、真情地感悟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座位效应将不会很明显。

三、课堂位置语操作

集体课堂教学不同于个别教学的重要一点在于它的场效应。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生动的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态势语言,唤起这种效应,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获得个别教学所不能获得的效果。在唤起这种效应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有效的手段——位置语言。

“位置语”故名思义,就是说教师在讲台上及教室中的位置,能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课 5 堂的氛围、情绪及教学效果,位置语是态势语的要素之一,只不过不少教师在运用态势语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这一要素。有些是“立场坚定”型——一节课下来总站一个地方,雷打不动,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另一种情况,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因为不能掌握位置的潜在涵义,往往导致学生精力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涵义,就如戏剧演员在台上的步法,每一步都有讲究。如: 讲台中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潜在势能,只用于一节课开始、总结和强调部分。黑板前一线: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讲桌左右两侧:询问、与学生交流较前两处进一步接近学生。台下:讨论、辅导,和学生融为一体。

要灵活地运用这些位置,必须注意以下一些原则:(1)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学内容本身需要总结、强调、讲解、板书、讨论、辅导、实验等,这都需要选择不同位置及不同的变换位置的方式。如当内容变换时,最好辅之以位置的变换(可由讲台左侧走至讲台右侧),以期引起学生思维的变化。而当需要对诸多项内容进行总结时,可迅速走至讲桌后的中心位置,以加强“总结”和“强调”的力度。

(2)与学生心理状态相结合

根据心理学的感知活动律,当学生精力出现分散时,在变换教学方法的同时,可加强位置的变换,甚至走到台下,走到精神懈怠的部分区域,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气氛。但在这之后要注意控制全场气氛,使之“活而不乱”,所以,又要适时地走向讲台,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有效地利用涨力效应

凡看过《泰坦尼克号》1.2002.jpg这部影片,都不会忘记男女主人公站在船头那个如飞的颇具魅力的动作。教师也要注意在位置的变换中唤起师生之间、台上台下的一种涨力。如,当向学生提问时,可从讲桌后的中间位置走向讲桌两侧的讲台前沿,身体微向前倾,可以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涨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感到有一种促使自己回答的期待力量,从而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又如,在台下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时,最佳的位置则在教室中线距讲台的黄金分割点上,这样,既有效地活跃了气氛,又有效地使自己辐射全体学生,不失主导地位。

当然,运用位置语还需要结合教师自身的个性与风格,不可套用。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开始可有意识地设计好自己的位置变换过程。而经过逐渐的运用,就以潜称默化地形成自己的一套位置语言。这时,学生也能迅速地接受、理解教师的位置语言,从而在一种场效应中,达到师生之间最完美的交流与理解。

四、教室的布置

教室布置是美化育人环境,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渠道之一。教室的布置效果折射着班主任的带班水平、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班级的建设成就,教室布置大有文章可做。

(一)教育性和引导性。

要以思想性强、启迪性强、激励性强为出发点,选择那些催人上进、发人深思、富有号召性、激励性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劝学的名言警句,修身养性的箴言;也可以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描绘,家乡巨变的写真。对设置的形式和内容,班主任有必要给学生讲解或提示一下,以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避免学生对其不甚了了或视而不见,从而增强实效性。

(二)阶段性和层次性。

教室布置内容形式的选择要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知识层次。对于低年级来说,形式上要活泼别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文字上要浅显易懂,主题上以勤奋学习、规范行为为主。对于高年级而言,形式上要庄严肃穆、格调高雅,使学生产生一种负重上进感,文字上可以富有哲理、寓意深刻,但仍是以学生能懂为准,绝不可形式上怪异、突兀,内容上晦涩、偏僻。

(三)新颖性和多变性。

对新鲜事物敏感性强是学生心理的一个特点。教室布置如果长时间不变,学生就会对其熟视无睹,如果适时变换形式和内容,就会不断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时时刻刻有一种新鲜感,从而使教室布置不间断地起到较好的熏陶作用。

(四)艺术性和审美性。

教室布置要有美感,甚至应经得起一定程度的鉴赏。要风格鲜明,美观大方,标语要醒目,图画要精美,装饰要得体,前后左右要对称,栏目大小要相等,字体规格要统一,色彩搭配要适宜。既不要造成形影相吊的苍白单调,又要避免眼花缭乱的繁杂拥挤。应选择正楷、宋体、隶体或较端庄的美术字,忌用草书。

(五)科学性和全面牲。

科学研究证明,当颜色作用于人时,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并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对学生人数较多而教室较小的班级,宜多用冷色,这样可以使教室显得宽敞、开阔,学生在教室学习也会感到宽松、舒适。如果是学生人数较少、教室较大的班级,则宜多用暖色来缩小空间,以免使学生产生空虚感和冷落感。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冬季可用些暖色,夏季可用些冷色,气氛沉闷的班级多用些暖色,过于活跃的班级多用些冷色等。全面性是指教室布置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结合,隐性作用和显性作用的并存。当然还应注意到齐而不乱、丰而不杂。除班徽、班歌、班训和标语警句外,一般应将日常规范、班级计划、休息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等用镜框装起,悬挂于教室黑板两侧或其它适宜位置,以便学生使用。

(六)专业特色性和地域特色性。

职校教室布置应有浓郁的专业特色。有些班级在教室布置时热衷选择外国、外地的名人、名言、名胜,却对祖国特别是家乡的志士仁人和山水风光弃之不用。试想西北祁连山下的学校教室里没有冰山、雪莲、白杨、骆驼,却是满眼的椰树、海滩、海鸥,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远离感和陌生感,而缺乏亲近感和相识感。

美国幼教工作者很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认为这样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最近,有的幼儿园增加了计算机角和烹调角。这样的布置,除了可以进行分区活动外,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讲故事和开班级会议等。

一、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割开来,便于幼儿选择活动区;&127;教师可以纵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

2.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割开来,以减少幼儿分散注意。3.所有东西是根据幼儿的身高来设计的,便于幼儿观察和选择。

4.材料摆在矮的架子上,幼儿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鉴,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容易被选择、取放。5.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可以教幼儿分类。

6.每一个领域的材料很丰富,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7.不同的材料可以提供不同的经验,作用于不同的感官。

二、教室布置的作用。

(一)各个具体的活动区域可以促使幼儿学习特定的知识,&127;发展特定的技能,同时培养社会性和个性。

(二)所有的活动区都能培养幼儿的信任感、独立性、注意力和技能技巧。1.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布置合理的教室易使幼儿对教室产生信任感。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127;发展个性。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和进行各种活动。4.发展幼儿的数学技能、阅读和写作技能、社会技巧。

(摘自《幼儿教育》)

五、座位的排列

(一)座位的排列类型

不同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需要不同的教室物理环境。尤其是在以个人学习为主的情况下,借物理环境的设计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安排好的环境中,间接的对学生的学习发生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把教室布置成一间充实的学习中心,为学习的交往、学习和探索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设计教室时应主要考虑座位排列、走道、工作区域、设备、教具、学具、教学材料等方面。常见的座位安排方式有:

1.秧田型

这种座位模式是传统教室的排列型式,这种座位排列是封闭性的。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一致面向教师和黑板,它的目的在于让众多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专心听讲,做笔记,适合于集体讲授。但是,由于这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范围与互动方式受到限制,课堂中处于“活跃地带”(即教室前排和中间地带),以外的学生在课堂上行为散漫,对课堂活动退缩、旁观、反应冷漠。相反,在“活跃地带”内的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近,正好处在与教师交流的最有效区域内,师生之间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到对方,教师可以无意中通过眼神、表情、举止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既使学生处于自己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又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讲,积极反应。因此,座在前排和中间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及与教师的交流时间和次数明显比座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多。

但由于学生座位排列的限制,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一般只发生在同桌的两个同学之间,而且一旦两人缺乏相互交往的基础,则连这种范围极为狭窄的交往也难以进行。如果座位一直不变的话,它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就更为不利。

教师可以尝试把比较害羞、内向、沉默的学生安排在活跃地带内,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把外向、好动、爱说话的学生安排在此地带外。教师还可通过环绕课堂走动,定时前后调整位置,以及根据需要将座位安排成下文介绍的圆形、马蹄型等,来改善因空间特点给学生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2.马蹄型或新月型

①节选自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①

1这种课堂空间安排,使学生在座谈时能够看见其他人,有利于非言语交流的进行,使学生间的交流完整起来。教师处在“U”字缺口的对面,与学生目光接触频率也会提高。这种排列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和学生一道讨论研究。这是民主气氛稍浓、师生密切交流的一种座位排列形式,但这种课堂安排也可能使课堂行为问题增多。

3.方形或圆型

为了讨论或开展相互学习活动,教师们经常将学生安排成一个大圆圈或大长方形。当学生围成环形小组或长方桌旁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交流形式及领导方式也许会受到对视及非言语交流机会的影响,教师可以把小组长或那些具有领导潜力想要发挥的学生安排在全组可以看见的中心位置。为了鼓励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把特别安静的学生安排在小组长对面,或面对比较健谈的学生。最后,把那些讲话过多的学生安排在指定的组长旁边,或让他们并排坐下,这样对视机会减少就会约束他们的参与。

这种座位安排型式中,学生容易左顾右盼、扭身体,这些非言语行为出现的频率趋于增加。因此,在排成圆圈时教师的位置要么在学生中间,要么与学生一样座成圈,在一个角落里,以免头不得扭来扭去,而且总无法看到所有学生,妨碍对课堂的监控。

矩形、圆形、马蹄形之类安排要求班级规模不超过20-25个学生。有25名以上学生的班级需要采取双矩形、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的安排。这些安排都要注意给教师留出走道以监控整个班级。

4.模块型

这种座位排列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走道便于走动而不会导致相互干扰。除了上述几种一般的安排方式外,还可根据特殊的需要设计座位的排列方式。以上这些设计为教师灵活地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事实上,没有一种安排可以满足所有教学或活动,灵活地安排座位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才是理想的座位安排。

(二)座位安排类型的选择和设计

座位的安排要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座位必须与活动的性质和需要相适应。如教师不想让学生发言时(如讲座、演示或测验),成行安排可能更好;而如果让学生做一个合作项目,这种安排则会妨碍所需要的交流。教师是可以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大多数教学情景的半永久性安排,为了满足个别需要及避免单调,还可灵活的转换。

另外,座位的安排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小学生相互面对时,通常会使他们不把时间花在学习任务上,而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不适当行为也会增多。在较高的年级,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因此非正式的型式可能更加有效。然而,在所有年级,非正式的排列中纪律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因此,那些没有把握的和课堂技能欠佳的教师应该坚持采取比较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等到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在来灵活的变换座位安排。

总之,教学空间的设计应该使环境构造的特点与教学实践中的灵活性相符合——专门的活动要求专门设计的空间,因此,教室中的设备不应是固定排列在地板上的椅子和桌子,而应该是能够移动的设备和富有灵活性的家具,以便根据需要自由的拼装。

第四篇: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区别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有以下5种: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是文学的三大文体。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表达功能

5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1)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2)一篇文章(article)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4)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种,编辑本段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乐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

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使用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编辑本段 诗歌鉴赏知识储备

诗歌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如作家的写作背景、常用典故、文化习俗、风格流派、思想内容、常用的表达技巧等,再加上相当多的考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举例归类。

1、语言风格: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等。、思想内容: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一些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4、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总的来说,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

5、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细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编辑本段 掌握解题思路

诗词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于是简答题,受字数限制,因此考生在解答时必须做到审清题目要求,准确概括要点。答题时要注意:

1、紧扣原诗的内容。命题者对这方面的考查目的是看看考生是否真正读懂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赏析,必须结合原诗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要脱离原诗空泛而谈,否则难以说明考生是读懂了诗歌。

2、点面结合。如考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可以在概括表述的同时,适当展开对个别诗联的简析。

3、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相结合。如果是对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往往两者是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表达的,很难孤立地回答其中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当要求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中的一项时,可以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两方面一起来回答。

4、要用规范的术语。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尽量用上面提到的那些名词术语来解答。编辑本段 常见题型

1、内容主旨题解题指导

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题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的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的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本诗可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理解。诗句中结尾句不是描写,而是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词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和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和美好的景象,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2、情感思绪题解题指导

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题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到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不难看出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自出门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3、表达技巧题解题指导

阅读王勃《蜀中九日登高》,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 那:奈何,为什么。

【解题指导】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典雅、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二看有没有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三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如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侧面烘托、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对比映衬、联想想象、描摹心理、刻画细节、白描勾勒等)。头脑中有了这几个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两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了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了方向,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解答时要注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果思路不是很清晰,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重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其实施过程中时空的安排与学科课程的时空安排不同。经常被一线老师和校长问到这样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究竟怎样安排?大班额条件下如何组织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来,时空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实,时间和空间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有“时间”才可能有深度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时间问题涉及课时的落实与具体安排、活动主题实施的持续周期、活动过程中的阶段划分、活动过程中的时间效率、时间管理等方面。“有时间”才可能有深度实践。

(一)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时间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但当前实施过程中,不少实验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列问题。

1.未认真贯彻《课程计划》,课时不落实

课时不落实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考和高考不考,何必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不少省市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方管理之名,任意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课时中的2课时用来开设所谓的地方课程;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缺乏“专职教师”,缺乏“教材”,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开设的时机还不成熟,干脆把3课时分别划给语文、数学和外语,或者只是要求学生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简要地做点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种种现象表明,《课程计划》的严肃性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的国家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活动主题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时间周期

现在不少地方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包,有的地方和学校干脆把资源包当作“学科性教材”来使用,按照学科课程的课时安排的方式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一课一课地在课堂上教,一两节课就完成一个活动主题,一个学期的活动主题数目过多,预设的成分太强,学生的活动主题缺乏充足的时间和必要的活动周期,没有处理好“长作业”与“短作业”的关系,活动的实施周过场,学生缺乏深度实践的时间周期,也是当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学生的实践过程缺乏有效指导,时间效率不高,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把大量时间还给学生来自主时间,但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施过程加以有效地

指导,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有效地开展活动。但当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指导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策略,教师指导不深入、缺乏有针对性地指导,导致学生活动效率不高。

4.缺乏必要的时间管理制度

要提高学生活动的单位时间效率,学校应逐步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管理制度,要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量计算方式。但目前绝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建立起一种弹性的时间管理制度,“一张课表管理一个学期”的现象非常普遍。绝大部分地方和学校没有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的规范。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列入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被“课外化”,全部转移到“假期”,成了名符其实的“课外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安排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安排的根本策略是把时间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为学生的深度实践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具体要求如下。

1.贯彻课程计划,落实课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每个学生应该必修的国家课程,《课程计划》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3课时。地方和学校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价值,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的课时设计要求。地方和学校可以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效地加以整合。

2.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深度实践

在活动主题的设计上,减少每学期的活动主题数量,保证学生对自己干兴趣的活动主题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在各阶段能够深度实践。小学中年段适当设计一些“小主题、短作业”的活动主题,但也不应保证学生有时间完成各阶段的活动任务。学校高年段应适当增加“大主题、长作业”的活动主题,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深度参与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整的实践过程。以正式课时利用为主,合理利用假期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在时间上“课外化”,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3.加强时间管理,提高时间效率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逐步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时间管理制度,实现时间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弹性课时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教师指导工作量计算方式。同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增强指导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克服浪费时间的现象。

二、有“空间”才可能有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问题实质是学生的发展空间或发展机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拓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活动空间,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有空间”才有学生发展的可能。

(一)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空间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仅仅通过“课堂”能够实施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校园、校外等各类空间,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需要处理好的空间问题。但当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

1.活动空间的广延性、经常性不足

学生自主提出或选择的活动主题往往需要有多次校外活动时间和空间,但大多数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处于安全隐患、政策许可等方面的顾虑,往往对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作限定,剥夺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充分的体验获得发展的机会。真实情境中的活动往往呈现出“一次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学生活动空间往往局限于学校校园内、学生家庭里,丰富的自然环境空间和社会活动空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活动空间的广延性和经常性不足,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成性价值的实现。

2.缺乏相对稳定的活动基地

学校要持续、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建立其相对稳定的活动基地,如技术实践基地、社会活动基地或共建体等。但目前小学普遍处于学生活动空间的应急性状态,学生需要什么活动空间,学校就临时去联络。应急状态的活动空间,不利于小学持续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就我所知,目前全国只有河北等少数省市建立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活动空间。

3.缺乏活动空间利用的政策支持

绝大部分校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非常担忧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隐患和违反“有关政策”。目前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生外出管理制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相背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小学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专业自主权太小。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空间安排策略

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没有活动空间,便没有学生发展的可能。学生经验的丰富、鲜活的体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需要在真实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情境中得到增长或生成。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空间利用需要与时间安排相结合来综合考虑。

1.妥善处理课堂空间和课堂外空间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空间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不能完全在开放的课外活动空间中实施。课堂空间的活动组织形式应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必要的方法引导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资料,充分讨论,自主研讨、设计、制作等。必要的实际情境的体验不能仅仅依靠课堂

空间的模拟方式来实施,要保证学生经历必要的充足的开放空间的实践环节。“一次性”活动的发展价值是极其有限的。

2.充分开发空间资源

小学应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空间资源,引导学生把基于文本的实践学习和基于实际情境和工具利用的实践学习结合起来。因此,小学应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方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社区与小学共建等,做到开放空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避免“应急状态”。

3.建立开放空间中的学生活动制度

开放的活动空间的确存在着各种学生安全隐患。充分利用开放活动空间,学校应建立学生在开放空间中的活动制度,使学生的开放空间活动在学校和指导教师的有效管理之下有效地展开。如建立“学生外出活动申报制度”、“开放空间下的教师指导制度”、“小学生开放空间中的活动规范”等。开放空间活动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克服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

下载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影实践: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践时间

    实践时间:2008年7月10号——2008年8月17号 实践地点: 实践形式:暑假在五金工厂里做暑期工,检查包装生产货物 实践感悟: ? ? 这是我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

    韩国电影空间房观后感

    韩国电影空间房观后感2004年的《空房间》由是金基德导演、李丞涓和在熙主演的一部韩国生活片。故事讲述的是少妇善花生活在婚姻的暴力之中,华丽的家对她来说有如一个冲不破的......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1 《盗梦空间》(Inception)又名《奠基》,编剧兼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20xx年出品,这部影片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 电影盗梦空间观后感1 在我的视野下,果然算是装深沉的科幻片。因为对于梦来说,我算是无比强大,潜意识也算是无比强大了。我曾经就是一个造梦者,有十五年之久......

    电影《异度空间》影评[精选]

    爱《异度空间》和罗医生的十大理由及其他。 作为一个观影者,首先看的是电影的介绍和影片类型,如果硬要来把《异度空间》这部电影来定位的话,按照百度百科的官方说法,是属于:悬疑......

    空间、时间是什么?(经典、很有启发)(推荐5篇)

    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了,而我的智力发育迟,长大了也未搞清楚,于是,我一直揣摩这个问题。结果就比别人钻得深一些。――爱因斯坦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

    空间.时间.人作文1000字[定稿]

    空间.时间.人作文1000字 空间.时间.人作文1000字 “人,介于无穷与细微之间的中项,却因思维而伟大”。帕斯卡尔深谙此道。空间,时间.与人的存在似无瓜葛,却又无法分割。 凡古之......

    电影《时间》观后感[合集五篇]

    电影《时间》观后感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时间》观后感,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