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

时间:2019-05-12 20: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

第一篇: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

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

我市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今年以来,先后发生了干旱、沙尘暴、低温冷冻、冰雹、暴洪等多种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的战略任务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机制,使防灾减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上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减灾委员会组成人员,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3个增加到34个,并逐一明确了各自职责。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灾减灾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指挥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使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确保了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四大体系

今年,我们着力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四大体系”。一是强化 1

责任体系。制定了防灾减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将防灾减灾工作各项任务全部分解下达到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职责。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普遍落实了“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完善了内部责任制度,将任务和责任靠实到了每个岗位和具体人员,使 “市级监督、县级组织、乡级抓落实”的全市三级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二是强化培训教育体系。着眼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主要围绕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防御等8个方面的内容,采取分层次集中办班、现场观摩、实战演练等方式进行,每年全员轮训一遍。同时,市、县都建立了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定期培训各个层次的干部和村级灾害信息员,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三是强化科普宣传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有关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常年开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专栏,并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地”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常态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宣传月,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今年,全市共组织各种科普宣传活动42场,发放防灾减灾挂图3200份,印发宣传册4300份、彩色传单12万张的干部和村级灾害信息员,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四是

强化责任追究体系。市上制定出台了《庆阳市行政问责实施办法》和《庆阳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建立了科学合理、运转顺畅、程序严密的责任追究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责任监督机制。

三、强化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预案体系

我市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牢固树立“防大灾、救大灾”思想,针对不同风险性,制定本区域、单位部门具有可操作,符合实际,科学使用的各类应急预案。目前,全市共修订编制市、县、乡、村应急预案1390个,(其中救助应急预案1381个,救灾应急工作规程9个),完成防灾减灾责任体系和科普宣传体系分别为1390个、225个。市、县、乡三级预案层层下发,分级备案,汇编成册,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灾情信息报送体系,全市1261个村全部配齐了灾害信息员,配备了必需的预警和救灾工具,落实了每年600元生活补贴。在此基础上,围绕重点应急预案落实,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年全市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活动18次,参与人数达到3600多人。

四、强化信息考评,建立完善自然灾害信息考评机制

灾情信息的规范、及时、准确是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前提,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环节,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制定了《庆阳

市民政局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考评暂行办法》,对查灾、核灾、报灾等环节各项事宜都做了明确要求,并将灾情信息报送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一票”否决。要求市、县、乡、村四级时刻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及时下传各类预警信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双人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细化工作职责,严明工作纪律,畅通灾情报送渠道。同时,市民政局和市气象局通力协作,实现了灾害信息员、气象协理员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提高了灾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确保了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规范管理,加快推进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把防灾减灾项目建设作为提高民政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纳入民政项目建设总体规划,从规划选址、土地征用拆迁、资金安排等各个环节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实施步伐,把防灾减灾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我们提出了“规划科学、投资保障、程序规范、组织周密、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督查到位、进展迅速、验收及时、质量保证”的十项工作要求,从可研论证、规划选址、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入手,按照市政府和建设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及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强对项目资金、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规范了项目建设的运作程序,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市局实行项目负责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每个副局长负责一个项目,组成一个工作班子,抽调得力干部抓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抓质量、抓进度、抓管理、抓廉政,坚持十天一次汇报会,一月一次推进会。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了防灾减灾项目快速推进和实施。正宁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异地搬迁项目,充分整合资源,拓展工作领域,建成乡镇应急避难场所10处,村级﹙社区﹚应急避难场所101处,实现了全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覆盖。目前,投资4281万元,共实施各类防灾减灾项目22个,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六、科学谋划,制定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

我们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根据《甘肃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出台《庆阳市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各县区各部门执行。对防灾减灾工作未来五年目标、任务做了方向性的指引,理清了思路、认清了形势、明确了目标、细化了任务,使防灾减灾工作有序开展,有力推进,有效实施,使我市防灾减灾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提高政府应急能力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提高政府应急能力

商洛市“十一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应急体系建设提出了10个方面工作任务,安排部署了31个重点项目。实施三年来,各级各部门以完善应急运行机制、加强应急设施建设、强化社会公众参与、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31个重点项目已实施25个,占总数的81%,有力促进了各级政府应急能力的提高。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监测预警工作快速推进 一是风险隐患排查扎实进行。全市建立了突发事件趋势研判制度,编制完成了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洪水风险图、森林火险和重大危险源分布图。建立了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和环境敏感资源等监管数据库。9枚废旧放射源和11户放射源单位得到有效监管。二是监测能力不断提高。气象监测建成了天基监测系统、加密雨温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站、生态环保监测站和商南闪电定位仪等地面监测系统建设,“多普勒天气雷达”项目正在实施。水文监测完成了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建设,进行了4处水文站测验设施改造,水文环境常规监测断面5处、分析项目25个。地质灾害监测站全部建立,森林火险监测完成商州、洛南等4个嘹望台新建和商山嘹望台改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完成了全市疫情网络保密系统、动物检疫设施和丹凤国家级疫情监测站建设。药品监测在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232个。三是预警手段进一步改进。市政府应急平台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地质灾害预警方面,已完成市级和柞水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地震预警平台建成方面,已完成了山阳、商南2个测震台和超低频电磁波地震前兆观测项目。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方面,已完成洛南、山阳有害生物观测场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了乡镇以上网络直报。市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已完成MICAPS3.0预测预警平台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应急期间已成功发布预警信息8次。四是关键设施监控力度切实加大。防汛抗旱监测建成了工字型异地视频会议系统、实时雨水情数据库、B/S模式预警平台。沪陕高速和西康高速(商洛段)隧道、桥梁全部建成在线实时监测监控。全市21处尾矿库实现了在线监测。

(二)信息指挥系统逐步完善一是应急指挥和组织机构较为健全,七县区政府应急办全部组建。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与省政府互联互通,完成了国家移动指挥平台在商洛山区的技术测试,在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综合协调突发事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搭建光纤信道2条,建成防汛电话专网及网络传真系统,配发偏远乡镇、暴雨高值高频乡镇短波电台3台,实现了防汛指挥联络畅通。三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已建成网络信息联动平台,组建了应急救援处置中心。应急救援设备得到更新,在全市高危行业均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四是公安指挥系统在要害部门、重点部位建成视频监控点133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262个、交警视频监控点58个,发挥了应急远程联网监控作用。五是森林防火指挥完成了指挥中心建设,实现了多媒体会商、有线调度指挥和信息数据管理。市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和4个国有林场半专业队营房得到改扩建。(三)应急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应急骨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市级公安特警支队完成组建,武警陕南处突反恐作战协作区基本建成,公安消防特勤站建设已立项,启动了商南、山阳、镇安消防中队营房建设,军分区加强了民兵预备役应急和勤务保障队伍建设.二是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市级环境污染监测支队配备17人,装备水质监测仪4台,简易防护服40套。市级安全生产救援队伍配备27人,达到三级救援资质。组建森林灭火半专业队81支2348人,群众义务扑火队1767支62102人。组建防汛抢险队伍1215支7.72万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队伍630人,组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38支148人.三是应急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组建到位。市政府聘任了31名应急管理专家。各县区和市级畜牧、防汛、卫生、安监等9个部门分别建立了应急管理专家库。依托市红十字会招募应急救援志愿者2365人。

(四)通讯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公用通信网络安全监测手段得到改善,跟踪处置能力提升。各电信运营企业在总结处置突发事件经验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完善网络装备,提升了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二是电信公司建立了执行突发事件通讯保障制度,配备卫星传输车、移动电源车、车载移动通讯车、应急抢修车18辆,应急发电机40余台、卫星电话10部。三是移动公司对重点流域基站和偏远乡镇基站,预留配置冗余,储备油机油料,在紧急情况下可实现扩容调整。同时配备机动应急通信车1辆,集装箱基站1套,配套4个移动基站(容量各为S888),配备中宇和海事卫星电话3部。四是市政府应急办和公安、民政、水务等11个部门与省级部门建成了应急通信系统,增加了保密通信设备,市政府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已投入使用。

(五)物资保障能力有所改善 一是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已建立,编制了应急物资保障规划。建成市级和山阳救灾物资储备库,洛南和镇安库正在建设中。市级防汛物资库储备冲锋舟、救生衣、编织袋等抢险物资40种计156万元。二是公路交通部门储备的防滑沙、融雪剂等应急物资分布合理、储备充足;安监部门储备呼吸机、气体检测仪、防化服等抢险救援装备达11种计32万元.三是卫生医疗急救中心基本建成,配备了医务人员、急救车辆和药品,组建了万人应急献血服务队。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完成了临床诊断实验室、生物制品保藏运输设施建设,畜牧应急物资储备库和10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部建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新建实验室面积1610㎡,新增检验检测设备33台件。配备药品快速检测车1台,与21户企业建立了应急药品调拨制度。

(六)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公路交通、铁路部门应急交通运输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公路通达里程和通达区域得到提高,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5万公里,96%的乡镇通了油路,95%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路网基本满足应急需要。在运输能力保障上,组建了应急汽车运输保障队,编制货车120辆、客车100辆,驾驶员320人;在公路抢修保障上,组建了公路维护保障队,编制道工和管理人员300名,配备养护机具50台套,该支队伍在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运输维修保障上,组建了运输维修保障队,编制汽车修理人员50名,配备维修机具30套;在道路交通保障上,组建了运输交通保障队,编制交警50名,配备交通指挥车8辆。

(七)应急演练和培训不断加强 市政府启动专项应急预案,先后组织了森林火灾、防汛保安、食品中毒、危化事故救援等实战演练6次。全市各级组织进行预案演练1090次,重点中学及城镇以上普通小学普遍进行了火灾及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市、县区政府每年对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进行评估分析,形成评估报告17份。市政府每年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常务市长亲自总结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市政府应急办多次举办由部门应急机构、工矿企业和高危行业负责人和乡镇选调生参加的应急管理培训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各部门利用“5.12”防灾减灾日,扎实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向群众免费发放《陕西公众应急指南》5200册,增强了公众应

急意识,提升了公众应急能力。

(八)应急示范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风险隐患排查扎实、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队组建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充分的标准,在全市进行了以乡镇、行政村、企业、学校为重点的28个基层单位应急示范建设,其中12个基层单位被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应急建设示范单位。结合移民搬迁、灾后重建、征地安置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防灾减灾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建成防灾减灾安居示范户216户。以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妇幼保健、食品卫生、健康教育为建设主要内容,全市18个村镇被省上命名为卫生村镇。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总体而言,“十一五”前期商洛市应急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2008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但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体制机制有待继续完善。七县区虽然全部组建了应急办,但仅编制主任1人,无办公人员编制,不能保证应急办职责落实。市级部门除公安局、药监局、安监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设立应急机构之外,其余部门没有建立应急机构。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篇幅繁琐冗长,职责划分不一,缺乏工作衔接,存在应急措施不具体、不明确和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急需组织力量开展预案修订工作。对于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事故灾难,救援队伍、装备资源等没有形成共享机制。二是应急保障能力仍显不足。商州刘湾、柞水下梁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资金筹措比较困难。森林消防应急机具和物资储备十分缺乏。市级防汛物资储备库面积不能保证有效储备,新建重点流域性防汛物资储备库项目进展不快。救灾物资库项目,商州、丹凤、商南、柞水等4个库建设进展缓慢,已建成的市级直属库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单一。应急药品储备库项目,因未批复立项没有实质进展。交通运输保障项目,因缺乏征收、征用和补偿抚恤规定,已建成的“两团两营”人员不稳定。应急信息和指挥项目中的应急指挥车、车载移动指挥系统和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络,由于缺乏项目资金支持,进展比较缓慢。三是监测预警手段仍然滞后。水情信息和水环境监测项目只完成可研报告,农业有害生物控制、洪水预报系统、水文数据库建设因未批复立项,项目没有进展。市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缺乏配套资金,三个子系统实行租用方式,使灾害信息发送不及时。加密自动气象监测项目建成后,缺乏维护经费,运行比较困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项目,未完成6县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地质环境预警项目中的地质环境调查和灾害信息系统没有进展,6个县区的预报预警系统未建成。地震应急联动协调系统和地震救援技术平台没有工作进展。森林火险预报监测项目,柞水、丹凤、洛南火情监测站未批复立项,已建嘹望台缺乏设备、电力和道路配置。四是应急队伍建设尚需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因机构编制、经费未落实,队伍建设缓慢。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县区专业队未完成建设任务,半专业队缺乏装备和补贴等预算,人员流动性大;农村义务队因人员外出多,导致火灾时拉不出、用不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因救援队员不足、无调度大厅、救援装备落后等,没有达到国家二级资质;小岭铁矿、黄龙钼业、商南钒业、中村钒矿和市级危化应急救援队建设迟缓,均未达到国家四级资质。五是应急演练和培训亟待推进。市政府28个专项应急预案,仅有防御洪水、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电力事故、食品安全、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6个专项预案进行了演练,占预案的21%。部门和单位经费充足的,演练活动开展好、效果明显,经费少的没有组织演练,同时部分演练存在技术含量不高、部门联动不够、与应急实战不紧密等问题。六是投入不足制约了应急能力提升。市级31个应

急设施建设项目,已建和在建的25个,还有6个进展缓慢。主要在于项目资金未落实,一是向省上争取的项目资金,因争取力度不够大,项目得不到批复立项;二是部分项目配套资金落不实;三是虽然市、县区把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但资金管理办法未出台,没有形成资金拨付机制,对应急设施项目建设支持不够;四是个别部门至今没有对项目进行规划论证。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制约了政府应急能力的提升。

三、对策和建议

当前,商洛市应急体系建设应重点强化应急机构建设,加强救援力量增配,提升救援装备水平,推进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指挥和通信能力。

(一)加强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加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和专家组建设。增加市、县区政府应急办编制,使编制水平与其承担职责相适应。市级相关部门也要结合机构改革,建立专职应急办。预算应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监测预警项目、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应急队伍装备配套等,以解决这些项目前期费用缺乏、资金缺口过大、项目建成后维持运行经费落不实等问题。当前应急管理要重点健全排查监控机制,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处置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动员机制,完善趋势分析和信息报告机制,推进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评估机制。

(二)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依托武警部队、公安特巡警,组建集处暴反恐、群体事件、抢险救援于一体的处置社会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攻坚力量;依托公安消防、安全生产救援中心,加强小岭铁矿区、中村钒矿区、黄龙钼业区、商洛炼锌厂等应急救援队建设,使之成为事故抢险救援的专业力量;依托林业、水务、国土等部门,组建集森林火灾、防御洪水、地质灾害于一体的专业救援队伍;依托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和畜牧疫情中心,组建卫生事件应急快速反应队伍。2010年底前,各县区完成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组建。

(三)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加强政府财政投入,重点对公安消防特勤队伍所需的救援抢险防护装备、雷达和视频生命探测仪、切割扩张起重等破拆设备,以及处置危化事故所需重型防化服、移动供气源、有毒(可燃)气体持测仪和9个类型堵漏装备,进行全力保障,提高装备水平,加强实战演练,使其成为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生命抢救的中坚力量。加强市应急救援处置中心装备建设,采取企业出资、政府补贴等方式,落实井下救援无线通讯、阻爆灭火装置、支护破拆、分离剪切等救援设备和防护装备。

(四)加强应急保障制度建设。民政部门要制定突发事件生活必须品实物储备和市场储备保障制度;水务、林业部门要分别制定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应急救援物资实物储备和市场储备保障制度;安监部门要制定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实物储备和市场储备保障制度;卫生部门要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装备和救援物资实物储备和市场储备保障制度;交通部门要制定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和补偿办法;公安部门要制定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通信部门要制定应急状态下,社会通讯设施和工具征用程序和补偿办法。

(五)加强预案修订和演练。经过4年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或实战演练,市政府28个专项和60个部门应急预案,需要结合实战进行修订改进。按照《陕西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年内启动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专项预案修订实行部门牵头负责,政府应急办审核,常务会议审批;部门预案实行部门负责修订,向政府应急办备案。修订预案坚决做到职责明晰,简明扼要,好记易懂,真正管用,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工作。同时在修订中演练,在演练中修订,用五年时间使预案演练率达到70℅。

(六)加强工作督查落实。为确保《规划》的严肃性,针对目前存在的机构不健全、资金落实难、项目进展慢等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和县区要对照工作差距,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落实责任。市应急办要加强《规划》督查督办,启动政府督查落实机制,重点督查项目进展、资金筹措、机构建设等内容,对《规划》落实好的县区和市级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

第三篇:谷城县疾控中心很抓能力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谷城县疾控中心很抓能力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湖北省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明祥

随着社经济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国际化,疾控人员能力建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预防为主”是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卫生工作方针,但在现实社工作中,很多地方因单纯强调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卫生防疫工作,有的地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局部的疫情发生、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何长期、持久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近两年,我们坚持以业务工作为主题,把管理作为主线,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中心面貌得到新改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项业务工作取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加强机构的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个体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的培养。首先是学技术打基础,掌握岗位技术技能同时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工作,掌握岗位技术技能,让所有岗位上的人员都胜任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每年初,我们根据岗位职工的技术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把培训科目、培训内容都进行了不断的修订,落实到授课人。并且每年进行两次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工作,为做好各项应急工作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我们还把中心各岗位的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使大家知道每一个相关岗位的一切技术标准和岗位要求,极大的促进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使全中心职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整体水平上了个台阶,适应了岗位要求。二是提高单位的发展能力。首先,我们根据单位发展和需要,引进了检测检验、放射、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管理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多名,使得因传统的不完善的人事制度对单位管理工作的负作用降到最低点,使各方面业务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其次通过对对单位各项业务的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服务环境。近年来,我中心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努力营造良好内外环境。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门诊部、接种中心、检验科、体检中心、艾防科等科室进行了内装修,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和检测设备,提高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同时我中心对办公楼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加大投入,使我中心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同时,谷城县疾控中心很抓内部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了《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标管理责任制》、《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工作制度》确了科室和工作职责,加强了行风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中心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近年来,我中心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中心获得多项省、市荣誉。在国家及省级发表论文60余篇,专业技术培训近5年来先后选派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培训班50余次,为基层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通过大力开展科研培训活动极大的提升了疾病防治的水平。

三是营造适合员工个体和单位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确立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大环境“观,从实际出发,探索渗透人文关怀的吸引、凝聚人才之道,把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其次是积极与业务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沟通,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使我们的疾控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二、搞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确保民众的身心健康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及时制定各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完善各类预案,坚定不移地抓好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防治,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积极落实国家免费接种政策,落实基础免疫,强化计划免疫。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有关传染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科学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完善市、镇、村三级疫情上报网络建设,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切实抓好疾病监测工作,努力降低疫情对公众的危害。

一是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网络直报能力显著增强。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在每年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内开展了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工作两次。“四苗”接种率98%以上。同时,加强对Ⅰ、Ⅱ类疫苗接种的分类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规范,严禁搭车卖疫苗或私自采购疫苗。不断探索二类疫苗接种新模式,把疫苗扩大到缺乏免疫能力的中老年人,大幅度降低感染人群。二是“三大疾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国家、省、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要求,认真完成了全年各项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结防工作以三大项目(卫X项目、第四和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为重点,顺利完成我县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自查评估工作。血吸虫防治工作,按照达标地区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血防工作规范要求,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

谷城县疾控中心,每年都进行至少二次的相关应急演练活动,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专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核实、处置,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的控制了各种突了事件,成功处理了多起投毒、群体发热疫情、饮用水水质突变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8年某村投毒案件、2009年某学校群体发热事件、2010年某镇水质污染事件等都得到有效处置,为稳定社会,保持我县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以健教活动为载体,提高群众防病治病知晓率。

健康教育宣传是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断创新方法,贴近生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围绕中心抓重点,找焦点地宣传报道,让群众正确掌握防病知识,自觉抵制传染源。特别是计免日、结核病日、疟防日、艾滋病日,邀请知名人士配合电视台讲解防病知识,配合教育局在校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省、襄樊市健教所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致好评。

五、为提升能力,狠抓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重点工作。一是顺利通过了等级实验室验收。按照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甲级实验室等级评审的要求,中心将创建甲级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纳入中心重要日程,明确职责分工,重点加强了中心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和职能落实。2009年12月11日,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级评审现场评审组验收,以924.55分的高分在襄樊各县市中率先获得甲级实验室资格。二是绩效考核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9年我县被襄樊市卫生局确定为全市首批疾控工作绩效考核试点单位。2009年12月18日市卫生局绩效考核检查组对我单位进行了现场评估,12个区域指标标准得分693分,自评得分590分,现场评估得分570.46分;46个机构指标标准得分417分,自评得分401.93分,现场评估得分347.85分,两项得分均遥遥领先于全市其他疾控机构。

2011年3月10日

第四篇: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沈仕成

近年以来,南江县以预案编制为基础,以应急演练为抓手,强化组织协调,综合统筹规划,突出实战效果,不断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

一、落实责任,预案建设强力推进

落实工作责任、严格问责是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是工作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一岗双责”的通知》等文件,将辖区行政首长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挂联单位监管责任、业主单位主体责任等预案体系工作责任一一明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预案体系建设工作,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的组织协调,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实行了“一把手亲自安排组织、副职领导各负其责”和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落实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责任。二是工作任务落实。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均要印发《关于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的通知》文件,把需制定、修订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任务下达给县级各部门及各乡镇,将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予以明确,由县应急办和县行政效能督查局加强督查督办。三是目标考核落实。县委、县政府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县级各部门、各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其中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考核上,由县应急办加强平时的督查和考核,实行“递进累加扣分”,凡是第一次出现应急工作过失按规定扣分,第二次加倍扣分,年终由县目标办和应急办进行评分,考核结果报县委、县政府,实行奖惩。

二、精心安排,应急预案编制科学 编制一套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是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基础。一是突出规范性。县应急办先后印发了《关于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各类应急预案的格式、结构和特点,规定了应急预案制定、修订的具体要求。同时对县总体应急预案、县专项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评审团或相关单位评估,送县应急办把关,经县委常委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印发执行;部门应急预案、单项活动应急预案、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经组织专家(业务人员)评审组评估,由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有关部门审定后,印发实施。二是突出全面性。按照到2010年在全县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目标,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县委、县政府要求所有县级部门、乡镇、工矿企业、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型宾馆、林场、旅游景区、水库、学校、医院、地质灾害隐患点、农贸市场、娱乐场所均要制定应急预案。到目前为止,全县编制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52个、部门应急预案95个、基层应急预案2486个,其中今年以来,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防范冰冻雪灾、甲型H1N1流感防治等应急预案15个。三是突出实效性。各地、各部门对应急预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形势变化、科技进步、人员变动等新情况适时进行了修订完善,让应急预案更具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使其真正成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纲领性文件”。去年以来,全县共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1865个。

三、科学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扎实

应急演练是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保障。一是注重应急演练准备。县应急办印发预案演练具体要求文件,各演练预案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报县应急办把关后,经县政府领导审定后实施。每年县财政预算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演练补助,各演练责任单位安排一定专用资金用于应急演练经费;相关单位购置必备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参演前,由演练指挥长组织召开参演单位协调会,由演练责任单位对参演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二是注重应急演练实效。按照“平战结合(平时和临战)、城乡结合、干群结合”的思路,对所有编制的应急预案全部进行演练,尤其对防洪度汛、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城乡消防、传染疾病、矿山救护、环境污染等常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每年举行一至二次演练;预案演练杜绝形式主义,场地的选择、项目的选择、对象的选择均采取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模拟突发公共事件的场景,突出实战特点,让演练者入脑入心,让参与者受到震撼。三是注重干部群众参与。演练时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大型应急演练均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去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开展病虫害防治、地震防范、防洪度汛、森林防火、矿山救护等综合应急演练35场次、单项应急演练326场次,组织各级干部参加演练18000多人次,发动群众参与应急演练8.6万多人次,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强了全方位应急预案演练,先后投入82万元,出动各类车辆1600余辆次,调动公安、消防、人武部、国土、安监、卫生、交通、水利等单位专业人员3000人次,调用各类设施设备4150台次,发动群众参与5.2万多人次,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矿山救护、森林防火、防洪度汛、消防安全、地质灾害避让和公共交通突发事件等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锻炼了队伍,教育了群众,提高了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四、强化宣传,应急预案公众熟悉

熟悉公众应急预案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一是宣传形式多样。各地、各部门采取广播、电视、板报、网络、宣传车、讲座、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内容。仅今年在“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等宣传活动中,就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咨询活动51场次,专项培训42场次,举办各类讲座16场次,出动宣传车226车次,发放宣传材料70余万份,张贴宣传标语1000多幅,开办宣传栏100余期。二是宣传对象广泛。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家庭深入持久的宣传应急预案,使广大农民、工人、学生、干部等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处置程序,截止目前,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学生和成年人进行了应急预案宣传。三是宣传效果良好。通过宣传,社会公众的应急减灾意识普遍增强,中小学生和成年人80%熟悉所涉及的相关应急预案,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升了广大干群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发挥作用,应急处置有效开展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初衷和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导航”作用,确保处置有力、有效开展,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是确保了快速反应。县委、县政府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安排部署,明确应急防灾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及时通知相关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发现场,投入应急抢险救援战斗。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迅速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等预案35个,一小时内,参与的有关部门和各类应急队伍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中。二是确保了处置有序。按照应急预案的设定,突发事件处置由指挥长统一指挥,指挥部下设多个小组,将参加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编入各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保证了应急处置临危不乱、有序进行。今年“2.13”较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凯任指挥部指挥长,下设现场处置、伤员抢救、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维护稳定、舆论引导共6个小组,将参与的矿山救护队、民兵应急分队、医疗救援队等应急抢险救援队伍152人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编入各小组,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三是确保了资源整合。处置突发事件常常需要多个部门、多行业人员参与和投入多种设施、设备、物资及一定数额的应急抢险救援资金,因此,将分散的应急力量、应急设施设备等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启动的地震应急预案内容,庚即调动108个部门、7.4万人员实行应急联动、参与应急抢险救援;迅速调拨财政应急处置资金850万元;从交通、水利、建设、卫生、民政等18个县级部门、26家企业及时调配抢险救援设施设备15200台(套、件)和价值650万元的大米、棉被、帐篷、彩条布、方便面等物资,保证了全县应急处置工作所需。

作者单位:湖南省南江县政府应急办主任

第五篇:嫩江县应急体系建设

嫩江县林业局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

规划总结和“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林业系统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实现了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一、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县安委会、应急办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常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局的应急管理工作,落实了领导责任制,明确了职责分工,政策法规股负责具体的应急事项和应急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建设,将应急管理工作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系统未出现应急管理方面的事故和财产损失情况。

(二)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林业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了《嫩江县林业局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嫩江县林业局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嫩江县林业局防汛救灾总体应急预案》、《嫩江县林业局防震救灾应急预案》、《嫩江县预防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嫩江县大风天气森林大火扑救预案》、《嫩江县预防森林火灾组织林区居民疏散撤离预案》、《嫩江县森林防火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在认真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并有具体落实措施,同时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现场处置方案。

(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以各林场专业扑火队为依托,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的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着林业系统内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队共有330人,组建水上救援队、森林扑火队、多种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重点和高危行业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各单位之间应急联动机制,有效发挥区域联防和应急救援中的联动作用。

(四)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1、森林防火应急管理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责任到人。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全局出发,从思想 上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增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按照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认真落实,局领导包片、干部包乡责任制,保证了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严阵以待,万无一失。实现连续九个防期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二是狠抓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重中之重。我局按照省、市关于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的通知精神要求,及时组建11支330人的专业扑火队,他们驻扎到防火重点部位,便于迅速投入扑火战斗。专业扑火队上午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下午加强体能训练和军事化训练,适时进行野外扑火实战演习次数达70多次以上,不断积累丰富实战经验。三是狠抓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火源管理。林业系统出去巡查人员1900人次,及时查隐患,堵漏洞、促落实。力争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力争将我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最低、最小。林业局干部包乡包场,县专业扑火队员和林场21支扑火队伍全力以赴,越是恶劣天气,越是不敢马虎,上路检查进山过往车辆行人,拦截流浪人员和放牧人员,扣留火种,耐心说服教育,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发生。全县1000多名护林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呵护着全县的森林生态资源。四是严格值班制度。我县防火期防火物资储备充足,扑火机具进行了全面检修,油料24小时足量供给。防火值班室双人双岗,防火运兵车辆随时待 命,专业扑火队员手机24小时开通,接警即走,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各了望台人员全部上岗到位,结合卫星监测和地面巡逻人员,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监测,不漏一个山头,不漏一块林地,不漏任何死角。

2、林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工作。我局坚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提升控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坚决遏制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势头,突出防治重点,强化防治措施,全面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水平。十一五时期,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2万亩,防治面积3.99万亩,发生率为3.8%,防治率为90.8%,主要病害为杨树腐烂病,发生面积2.3万亩,防治面积2.05万亩,发生率为11.5%,防治率为89.1%,发生地分布在以中部各乡(镇)严重。虫害主要为落叶松尺蠖、杨毒娥,发生面积1.3万亩。防治面积1.14万亩。发生率2.6%,防治率87.6%,落叶松尺蠖发生地分布在沿江各乡(镇)和国营林场。

(五)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高度重视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将《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五五”普法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大型宣传活动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墙报、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宣传搞好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援知识,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舆论氛围。

(六)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和减少突发性事故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及损失,为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实践经验,我局组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治林场防扑火演练、中央站林场计划烧除演练、局机关防震避险演练。通过演练,使林业系统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生产经营单位熟悉了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全面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各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林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急管理能力仍需提高。林业系统的应急培训方面还不到位,在对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灾害防范机制知识的研究、掌握上显得有些不足,与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差距。二是应急基层基础比较薄弱。林业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基层网络的基本框架已搭建,但由于应急管理办公室不是专门的独立机 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突发事件预案编制工作还存在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的现象。三是应急预案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对预案的演练不够,造成了对预案的熟悉程度不够,甚至有的预案从制定之日开始就被忽略,逐渐失去了时效性以及操作性。四是应急交流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我局组织的应急交流次数远远不够,应急人员之间缺少交流。对各单位值守系统督查力度不够。

二、“十二五”规划工作目标和任务

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建设应急平台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高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全覆盖的应急救援队伍,依托林场防火队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林业系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进步,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应急协调和经费保障等机制。健全安全 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和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二)继续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要形成从领导到职工积极关注、自觉检查的机制,要开展经常性的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建立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责任制,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查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责令停产整顿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依法严格事故查处,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实行下达整改指令。

(三)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要以每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创作和文艺活动以及新闻报道,使安全宣传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逐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相互融入的开放式、多层次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层次和覆盖面,努力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抓好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农民工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培训工作,尤其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大力普及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使更多的人“想安全、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增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下载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很抓体系建设增强应急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急体系建设汇报

    石 人 沟 铁 矿 应急管理规范化创建工作汇报 河钢铁集团矿业公司石人沟铁矿 二○一六年八月二日 根据冀安监管应急〔2016〕8号文《河北省深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范化......

    县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在上级领导、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部署下,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妥善......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范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

    县级供电公司应急体系建设探讨

    应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做好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臵能力, 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须履行......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宁夏***发电厂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发电厂 2012年3月19日 宁夏***发电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为了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安全事......

    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精选5篇)

    关于2013年上半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作的通知》的要求,公司认真开展了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工......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XX镇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我镇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

    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XXX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 根据《XXX关于上报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预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