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关系潘炎飚
物理与土木工程专业的联系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科学定律。而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学,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平衡规律及应用的。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力学在许多生活中得到重要的体现,例如(1)体育运动方面:如跳高、跳水、体操、铅球、标枪等;(2)天体物理方面:如天体的运行、一些星体的发现、人类的太空活动等;(3)交通安全方面:汽车制动、安全距离、限速等;(4)土木建筑方面:如桥梁、码头、道路等,这也是最重要,最让人类收益的方面。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地下(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其中结构设计是一大部分人才的归属,所以设计过程中,难免与物理专业有交集,说直白点,就是难免用到力学的各种知识。
所以说物理与土木工程专业的联系主要还是力学部分,土木工程对力学的基础要求较高,尤其是将来从事结构设计的。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主干学科为五大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其中水力学为水利专业所学的,房屋建筑和道路桥梁专业一般不涉及。另外还要学习流体力学、钢结构等。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其中的结构都设计到力学,要是建筑结构牢固,就要从力学方面考虑,使其符合力学合理性,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再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力学的美感,使建筑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符合人们的审美观。
当然,单单一门力学并不能涵盖物理的全部方面,但是除了力学之外也有一部分与土木工程有一定关系,其实最重要的还属于力学,所以可以说物理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大部分属于力学,作为大二的学生,我已经学习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还有大一的CAD绘图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在其中。
综上言之,物理与土木工程专业息息相关,物理给土木建筑提供了标准和要求,让人们有了发挥空间,至少不在为安全而担忧。
第二篇:土木专业《工程地质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 环境 人才 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并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并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时期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一)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
建筑场地---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大体上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的建筑物所在地。从工程勘察角度分析,场地的概念不仅代表着所划定的土地范围,还应涉及建筑物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体的建筑物地基----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土层或岩石上.由于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而是土层或岩层一定范围内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地基在静动荷载作用下要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地基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地基分类地基类别 天然地基 软弱地基 人工地基
定义 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支撑基础的地基 地基土层主要有淤泥,沙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所构成 人工加固处理的地基特点 一般不太稳定 土层压缩模量小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大 较稳定
说明:要确保建筑物地基稳定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A、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 B、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形变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任何工程建筑物都是营造在一定的场地与地基上的,所有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都受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制约.地基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经济与安危,而且一旦出现事故,处理比较难。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建筑物之前,必须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了解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和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不良地质现象,软弱地基处理与加固等。
(二)岩土工程的技术决策和实施方案
实践证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的好,设计、施工就顺利,工程建筑的安全运营就有保证。相反,忽视建筑场地与地基勘察工作,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方案,增加投资,延误误工期;重则酿成灾害。例如某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商住楼,于1993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在交付使用半年后,出现了较大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最大沉降量达成200mm,致使从基础到屋面产生多处裂缝,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所以,任何类型的工程和工程建设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把建筑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和阐明,作为工程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据此才可能较有成效地完成以下有关工程地质工作的一些实际任务。
1从工程地质观点出发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
2在已选定的建筑场地及其周围,根据建筑类型,规模和特点,从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入手,预测并论证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提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
以上可以总结出:任何学课都不会孤立的发展起来,是与其他学科发生一定联系而独立存在着,这种联系所涉及的范围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关。工程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保障工程建筑的安全和正常运用。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工程地质要求我们了解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折合理的建筑地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机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6.1 基本概念的认识
建筑场地---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大体上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的建筑物所在地。从工程勘察角度分析,场地的概念不仅代表着所划定的土地范围,还应涉及建筑物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体的稳定问题。
建筑物地基----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土层或岩石上.由于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而是土层或岩层一定范围内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地基在静动荷载作用下要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地基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地基分类:天然地基 软弱地基 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支撑基础的地基
软弱地基:由软土构成的地基人工地基:经人工加固处理的地基
说明:要确保建筑物地基稳定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A、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
B、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形变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任何工程建筑物都是营造在一定的场地与地基上的,所有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都受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制约.地基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经济与安危,而且一旦出现事故,处理比较难。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建筑物之前,必须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了解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和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不良地质现象,软弱地基处理与加固等。
《工程地质》总结
一转眼,下半学期就匆匆而过,《工程地质》这门课程也结束了。我觉得,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是最能学以致用的。看看我们的课后作业就知道,原来《工程地质》是天天都在我们身边的——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总是与她亲密接触的!只要我们能认真观察,吧我们所看到的与书上的联系起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发现的,这也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收获感,一种满足感!
这学期的《工程地质》课程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一些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等。了解到地壳及其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成分地质年代的发展。还有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和褶皱,节理断层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等。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类型,补给,径流与排泄。风化作用,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岩溶作用,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等。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岩土的地质分级比较多,而且各自的参照也不同。国标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土的一些分类及各种土的基本工程地质特性。这些知识是书本上的大概,具体学到了多少还是看用的功夫如何,平时的听课效率如何。还记得那次的实验课,我们看到了很多标本,许多不同种类的岩石,还有很多的矿石。感觉那次课还是认识了一些岩石和矿物,记住了它们的一些物理特征。结合着书本来看。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认为要学好《工程地质》这门课,不能只像其他的课程一样,把书上的概念记住,公式会应用,能理解,考前再做点卷子突击一下就行。因为她与实际的联系很大,我们时刻与她接触。所以结合着实际来。比如认识各种矿物和岩石,认识一下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分析地下水,认识风化作用,河流的各种作用,岩溶作用,看看泥石流,崩塌,滑坡的具体实例等等。我想这肯定能在实际的运用中把这些相关的知识记牢。而且,我们学习《工程地质》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在实际中也有很大的运用,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不论什么课程,我们都不应该为了考试而学习。
总之,学了《工程地质》这门课程,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第三篇:工程地质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摘要: 工程地质是近年来不太景气的一门学科,尤其在我国迅速城市化的沿海地区,环境对工程地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尽量协调环境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更为可悲的是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真正的人才很难找到,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工程地质 环境 人才 机遇
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与环境存在冲突,而且现在大学生虽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 环境 人才 机遇之间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并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并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时期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有了飞速的发展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开始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辉煌历程,形成了有中国特设的学科。举世瞩目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以及三峡水电站充分积累了在各类岩性地区和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地质工作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地将数理学科的新成就和高新技术及时吸收进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准,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但是十年**造成的人才断层,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地质师相继离岗,各勘测设计院明显缺地质人才,八十年代期间各院比较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地质总工,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出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有人说二、三年就可以培养出地质专家,实属无知。其实,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决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地质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地质师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
汪恕诚部长曾经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少修改或不修改设计,是对工程地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基本地质资料不准,修改设计就是必须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是挑战和机遇。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在多专业组成的基建队伍这个庞大乐团中,地质师要起到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作用,甚至还要担负起独奏华彩乐章的作用。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韦港 《工程地质随想》 1997年4月24日
2:何培玲 张婷 《工程地质》 2006年1月
3:韦港 《工程地质-面向21世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4:黄鼎成等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10月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
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一般来说,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一)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
建筑场地---指工程建设所直接占有并直接使用的有限面积的土地,大体上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的建筑物所在地。从工程勘察角度分析,场地的概念不仅代表着所划定的土地范围,还应涉及建筑物所处的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体的稳定问题。
建筑物地基----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土层或岩石上.由于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而是土层或岩层一定范围内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地基在静动荷载作用下要发生变形,变形过大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致使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地基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地基分类
地基类别 天然地基 软弱地基 人工地基
定义 未经加工处理
直接支撑基础的地基 地基土层主要有淤泥,沙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所构成 人工加固处理的地基
特点 一般不太稳定 土层压缩模量小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大 较稳定
说明:要确保建筑物地基稳定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A、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
B、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形变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任何工程建筑物都是营造在一定的场地与地基上的,所有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都受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制约.地基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经济与安危,而且一旦出现事故,处理比较难。因此,在设计每一个建筑物之前,必须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了解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和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不良地质现象,软弱地基处理与加固等。
(二)岩土工程的技术决策和实施方案
实践证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的好,设计、施工就顺利,工程建筑的安全运营就有保证。相反,忽视建筑场地与地基勘察工作,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方案,增加投资,延误误工期;重则酿成灾害。例如某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商住楼,于1993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在交付使用半年后,出现了较大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最大沉降量达成200mm,致使从基础到屋面产生多处裂缝,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所以,任何类型的工程和工程建设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把建筑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和阐明,作为工程地质
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据此才可能较有成效地完成以下有关工程地质工作的一些实际任务。
1从工程地质观点出发选择地质条件较好的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
2在已选定的建筑场地及其周围,根据建筑类型,规模和特点,从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入手,预测并论证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提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
以上可以总结出:任何学课都不会孤立的发展起来,是与其他学科发生一定联系而独立存在着,这种联系所涉及的范围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关。工程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保障工程建筑的安全和正常运用。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工程地质要求我们了解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折合理的建筑地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第四篇:专业与就业的关系
专业和就业关系密切.但也不一定有必然的对应,月前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出现了专业和职业分离的趋势.如复R大学新闻一专业毕业生中从事媒体工作的不足30%,叮是,没有专业的积解.就基本上没有就业的机会.专亚是就业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对于求职来说,专业是个服门砖;但对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来说,仅仅依靠专业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往往是不够的.很多时候的就业关键是要看你的职业技能,知识本身不能创造价倪,只有把知识转换成技能.技能才能创造价值。只靠学佼里学的东西一定是不够的,还要自己学习一些实际的职业技能.因为学校往往开设许多和专业无关的课程.即使专业课程也大多偏向于理论.但是用人单位往往更注正实际能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所以各位同学应该努力参加各种实习或者培训.由此增强自己的职业技能.目前找们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两部分.即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在某种点义L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育则是专业教育,在就业中往往专业教育能起到较直接的作用.但在一个人的发股后劲和可塑性方面,家质教育占的比重更大.所以要认清专业学习中各部分与就业的内在联系.出自:成都人才网http:///
第五篇:专业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专业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课程编号:0106060703013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Polymer Physics
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包括教材中的全部基础理论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并增加目前最新的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方法,如标度理论方面的内容。
要求是对高分子结构和性质两个方面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并从中学会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材:《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ISBN 7-309-01330-1 参考书目:《高分子物理学中的标度概念》(法)P.C.德热纳著;吴大诚, 刘杰, 朱
谱新等译,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要求:高分子化学
填单人:张以群审核人:谢美然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14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 Experimentation of Polymer Physics
学分: 5周学时总学时:10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2、聚合物的溶解与纯化;
3、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4、差热分析;
5、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6、旋转粘度剂测定高聚物浓溶液的流动特性;
7、挤出与模塑;
8、解偏振测结晶速度。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在实验过程中高分子的性质,会独立操作各种仪器,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高分子性能测试。
考核方式及要求:主要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评定成绩。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高分子物理实验教案,华东师范大学;高分子科学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A.D.Jenkins, Polymer Science-A Materials Science Handbook,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London, 1972P.E.Slade, JR.,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75, Part 2.H.G.Elias, Macromolecules, Vol.1.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2nd Ed.,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84各种仪器说明书。高分子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36课程名称:功能高分子
课程英文名称:Functional Polymer
学分:2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介绍功能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能够进行必要的功能高分子的分子设计。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赵文元,王亦军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ISBN 7-5025-4708-8。
参考书目:《功能高分子材料》,马建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ISBN
7-5025-2853-9。
填写人:谢美然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38课程名称:高分子表征
课程英文名称: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
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高分子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和常用的现代仪器测试手段,并介绍目前最新的研究方法,如MALDI-TOF-MS用于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了解仪器的简单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用于自身的研究工作。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高分子分析手册》,董炎明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ISBN
7-80164-442-5。
参考书目:《聚合物结构分析》,朱诚身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4,ISBN
7-03-013879-1。
填写人:谢美然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39课程名称:高分子合成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Synthesis
学分: 5周学时总学时:10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各种引发剂的精制方法;
2、各种单体的精制方法;
3、MMA本体聚合及有机玻璃棒成型;
4、乳白胶的合成;
5、压敏胶的合成;
6、白球的合成;
7、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8、酚醛树脂的合成及杯垫成型;
9、界面缩聚。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反应机理、高分子合成方法,几种实用的高分子配方,熟练掌握高分子合成的操作,会常压蒸馏、减压蒸馏、过滤、干燥、萃取等基本化学操作。会独立操作各种仪器,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进行高分子合成实验。
考核方式及要求:主要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评定成绩。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高分子合成实验教案,华东师范大学;高分子科学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George Ordian, Principle of Polymeriz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81 5 Billmeyer.R.W.Textbook of Polymer Science, 3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Bovey F.A.Winslow, J.H.eds.Macromolecules, 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40课程名称:聚合物成型加工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Processes
学分: 2周学时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高分子材料概述;
2、聚合物加工的流变学基础;
3、影响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4、添加剂;
5、混合;
6、挤出成型;
7、压制成型;8 注射成型。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掌握高聚物成型加工的基础知识,认识各种设备,会分析实际的聚合物加工方面的配方;对聚合物加工方面的具体问题,知道选择合适的设备、技术去解决;对于聚合物加工方面的学术
前沿,会查阅文献。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周达飞,唐颂超主编,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成都科技大学主编,塑料成型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Seymour S.Schwartz, Sidney H.Goodman, Plastics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Inc., 1982George Matthews, Polymer Mixing Technology, New York: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1982Richard C.Progelhof, James L.Throne, Polymer Engineering Principles, Cincinnati: Hanser/Gardner Publication, Inc, 1993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
课程编号:S0106060703074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 Polymer Chemistry
学分: 3周学时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高分子绪论;
2、自由基聚合;
3、自由基共聚合;
4、聚合方法;
5、离子聚合;
6、配位聚合;
7、逐步聚合;
8、高分子反应。
基本要求:掌握各种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动力学,掌握高分子科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各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结合高分子化学实验,掌握合成聚合物的具体方法,为《高分子物理》和《聚合物加工》课程打下基础,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科研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科学,科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中山大学出版社;George Ordian, Principle of Polymeriz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81 5 Billmeyer.R.W.Textbook of Polymer Science, 3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Bovey F.A.Winslow, J.H.eds.Macromolecules, 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填写人:宋春梅审核人:张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