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三至第五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考核要求:
1、在分析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这一范围内,选择一个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大小适当的论文题目。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答题提示:结合教材P第四章节。
例文1: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内容:
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有关利益集团活动的案例,以及笔者经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材料看中国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地方政府机关的职位本身,不仅是一些利益集团试图获取的重要资源,也是实现其他利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影响干部人事的任免决策。一些地方实力派人物,或因经济实力,或因人脉关系,或两者兼而有之,对地方基层政府的干部人事安排,也有着重要影响力。如据笔者参与的某课题组调研获悉,南方某市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区人大代表,分别是其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及居委会所属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基于地缘、血缘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所在的每个居委会及公司,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两位区人大代表,就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由于长期在当地基层任职,有较高的地方声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由于其是当地“土著”代表,能影响较多的区人大代表,因而他们常常能够影响、乃至左右该区的党政干部人事任免,甚至能够左右处级重要干部人事任免。一名接受访谈的干部曾指出:“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不能说他们有能力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他们确有能力在需要由区人大通过投票决定干部任用时,不想让谁上谁就上不成,该区党政领导均对他们礼让三分”。
2)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地方政府为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所进行的公共投资决策,是一些利益集团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有些利益集团,总是想方设法要求建设对自己有利的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公园、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或是这些项目的规划(规模、选址等)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如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由汽车及其配件制造商、经销商、汽车消费者群体等共同形成的利益集团,就可能极力要求所在地方政府,调整城市规划思路,加快城市道路、停车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斥巨资为汽车修造二环、三环乃至四环、五环等道路工程等。
3)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的财政资金分配预算决策,也是一些利益集团竞相角逐的重要领域。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在编制财政预算计划时,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即各部门、各单位都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或通过主管领导打招呼,或借助上级文件依据,或通过编制发展规划等,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财政预算资金。这是政府内客观存在的特殊利益集团(各部门或单位都有自身的特殊利益,都可以视为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决策的典型。
4)地方政府财政税收不少地方企业或企业集团,除了采用作假帐逃税、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外,还往往与地方政府税务部门公开“讨价还价”,争取少交税。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甚至干脆要求地方政府减免税负,给以税收优待,否则便扬言迁址公司。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常常不得不许诺和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由一些纳税较多的从业职员组成的专业团体,也可能向地方政府税收决策施加影响。例如,据笔者调研得知,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南方某市从2001年起,要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税项目,对执业律师征收个人所得税。按此计算,执业律师40%以上的业务收入要用于纳税(营业税5.5%,个人所得税35%)。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执业律师们通过该市律师协会,一致要求市政府减轻税赋,否则他们便考虑迁往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执业。为此,市司法局专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一份紧急报告,促成政府修改了律师条例,并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规定,将律师个人所得税核定为总收入的6%,减轻了律师税赋。
5)地方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政策法规是地方政府利益调控和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某些特定利益诉求合法化的重要依据。因而,对地方政策法规的制定施加影响,是利益集团实现利益目标的“高级”手段。如围绕在中国汽车工业周围形成的两个“泛利益集团”,曾推动了不同的政策法规的制定:由汽车及其配件制造商、经销商、油品燃料经销商、汽车消费者群体(主要是运输公司和富人)、交管部门、以及为汽车工业发展进行合理性论证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车族”利益集团,因其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导向,极力要求调整财税政策,特别是消费政策;有计划地实施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大力发展汽车贸易与服务业;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汽车贸易条例、政策,取消地方性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等。由深受汽车污染之害的普通居民(尤其是交通要道旁居民、呼吸道病患者)、环保主义者、汽车替代品生产及其经销商、以及对(私人)汽车消费文明持保留或批判态度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反车族”利益集团,则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了旨在限制噪音污染、排放污染的管制措施,制定了有关安全、环保与节能方面的强制性标准等。
二、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
在中国,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贿赂即利用金钱、美色及其他有价物券“买通”相关决策者。这是目前中国非法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重要手段,且形式隐蔽,“暗箱”操作。一些利益集团往往通过“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以至贿赂政府官员,使之成为自己的代言人,以便将小集团的利益取向复合到行政决策中,从而获取政策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
2)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这是中国各类利益集团,包括合法利益集团,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方式。合法利益集团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益诉求。
3)说服即采用书信、电话电报、递交研究报告乃至直接造访等方式,对相关决策者进行劝说。劝说的理由,往往不在于劝说者自身的利益,而是投其所好,分析如此这般对各方的好处。与个人联系不同的是,说服活动是通过正式渠道、“公事公办”式进行的。
求助于“精英人物”即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成员或集团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本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或者以人大、政协提案的形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直接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体系。如据南方某市私营企业主协会秘书长向笔者参与的课题组透露,该市私营企业主协会每年都通过组织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相关的利益要求,而且“效果比较好”。
5)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这是目前中国合法利益集团较常用的影响方式。一方面,合法存在的利益集团,一般都有其业务主管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决策机构和人员又实行分管制度,分管领导既可以直接有效地接近、影响相关决策者,也可能直接参与制定政策决策。这样,利益集团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非制度化的渠道与方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政府决策体系,而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既可以通过批示、批复、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列入会议议程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招呼”、“写条子”等非正式形式回应利益诉求。
6)借助媒体呼吁,通过舆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即向当地(外地、甚至境外)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主动提供信息,请求其向社会广泛公开之,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关注、支持或同情,从而对相关决策者形成强大压力,使本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被提上决策日程或重新考虑。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将成为利益集团向决策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
7)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近年来,中国推行的决策听证会,正成为各相关利益集团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俗称“民告官”),以使政府改变其与本集团利益目标相冲突的政府行为,这是各利益集团,尤其是民间性利益集团,经常采用的方式。
8)施压性集体行动这种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在政府机关及主管部门门前聚集、静坐、请愿,集体上访,游行示威,非法举行集会游行,围堵和冲击党政机关、甚至打伤政府工作人员等。近年来,施压性集体行动有日益增多趋势。以集体上访为例,2000年,全国31个省(区、市)县级以上党政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人次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2000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又上升36.4%和38.7%。同时,施压性集体行动的强度也不断提高,而且有些群体往往选择重大政治活动(如人大、政协召开两会期间)和重要节日进行这类行动,以便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9)参与或操纵选举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客观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基层民主的发展,以及党内民主的逐步推进,不同利益集团已经开始有可能通过民主选举等合法程序,参与地方的政治博弈。这将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乡镇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非法利益集团,可能通过暴力手段威胁选民、请吃喝拉拢选民、用金钱美色贿赂乡镇主管干部等各种非法手段,参与甚至操纵基层民主选举,给地方政治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往往并非只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也未必沿用上述影响方式的一种或多种。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向地方政府机关捐款、捐赠交通、通讯工具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某些公益性利益集团,也可能运用物质性资助等方式,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影响政府决策。
从总体上来讲,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方式的正式性、合法性、公开性、透明性程度不足。第二,民间性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弱势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的资源有限,合法渠道不畅,导致它们有时被迫采用施压性集体行动。第三,合法利益集团往往利用非制度性方式,影响地方政府,获取正当利益,也往往利用合法手段(部门立法、地方立法等)实现不当利益。第四,一些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的渗透,往往与权力的寻租相结合,甚至直接利用基层政权的力量,来谋取本集团的特殊利益。特别在乡村社会,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黑恶势力团伙,往往通过各种非法手段,直接染指农村基层政权,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造成极坏的影响。
三、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几点评价
中国利益集团通过游说、精英代理、诉诸既定规则、参与民主选举等方式,对地方政府干部人事任免、公共投资、财政资金分配、税收、政策法规等决策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对促进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公平施政乃至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能够化非法的、抗议性的利益表达为合法的、建设性的利益表达。各利益集团在参与过程中,往往由于争夺利益而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会促使竞争性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有效地疏导转型社会的利益表达渠道,及时排除体制内隐患”。各集团若能通过合法的利益表达渠道及程序,来表达其特定的利益诉求,一般就不会通过行贿、非暴力对抗乃至暴力等方式,来谋求其特定利益或宣泄其不满情绪,从而能够化解非法的、抗议性的利益表达,并因而有利于地方政治稳定及其发展。
第二,能够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信息。由于利益集团对多元化、分殊化、异质化的利益诉求,以及反映这种诉求的“民意”,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整合,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若能充分汲取各不同利益集团所表达的利益聚合和民意整合信息,则能更好地代表“民意”,代表本地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决策更符合实际。同时,利益集团的参与,还有利于减少政府收集信息的成本,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第三,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合理性。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结果,通常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决策时,按照“公平”原则做出回应。这样往往能够减少政府决策的偏颇与恣意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合理性。
第四,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发展。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利益集团的积极参与,往往能有效地疏通和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利益集团进入地方政府决策过程,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从而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公民的政治积极性。
显然,上述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利益博弈规则的公平性与透明性、政策制定者高度的自主性与权威性、地方政府强大的利益整合能力与调控能力等。从实际情况看,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可能、甚至已经在一些层面产生消极后果:
第一,力量强大、资源充裕、组织良好,尤其是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强势利益集团,有可能损害整个地区的公共利益和广大公众的利益,特别是严重损害社区弱势群体的利益,影响社会的正义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第二,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因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无须施压或游说,即可让地方政府俯首听命,使地方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受到影响。如一些地方出现的“领导傍大款” 现象,就很能说明此种情况。
第三,一些利益集团,则可能利用其强大的权力资源,进行“权力寻租”、“钱权”交易或其他违法活动。这是目前“集体腐败”或“组织性腐败”的根源。它既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也使有关政策或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如在某地就形成了一个包括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司法人员等在内的庞大的、黑白合流的非法利益集团。这个非法利益集团,几乎控制了当地的正式国家机关组织,危害一方,嚣张至极。
第四,一些经合法组织异化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往往以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合法外衣为依托,以经济、政治利益为纽带,运用合法组织的资源,欺压、剥削人民群众,瓜分集体财产,谋取其成员的非法利益。
最后,也是最为严重的后果是,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凭借其拥有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尤其是盘根错节的关系性资源,通过控制地方政权(或某一政府部门、机构),谋取本集团的非法利益。如厦门远华走私集团、湛江海关走私集团,之所以能够长期地、大批量地、反复地从事非法走私贩卖活动,主要就在于此类走私集团,均与当地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海关等执法机关负责人结成特殊利益集团,并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关系网”,使这些地方的政权机关实际上掌控在走私集团手中。
例文2:必须警惕特殊利益集团反对权贵资本主义
财产权是一种法律制度,它的实质是创造并保护财富的控制权。这种制度具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功能之一就是划定公权力与私权力的边界。
财产权在每个私人或私人组织的活动的外围,划分了一个界限。在界内,财产人是主人,有较大程度的自由。在界外,他必须证明并解释财产行为,以表明自己可以对这些财产行使支配权的个性主张。
财产权的建立,转移了财产的社会责任。在财产权内,大多数人需要尊重其所有者。保护财产权,就必须保护财产所有人的人格独立、人格尊严,甚至其“非理性”的处置行为。
财产权不是自然权利,而是社会审慎的制度建构,它体现的是完全财产所有人的财产意志。作为一种普遍原则,财产权的确立,是为了保护财产,阻挡与抵制非财产权人的非法干预。
财产权代表了社会分工体系对于个人和私人利益的普遍的、长期的保护,它是由多数人创制的,最终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
因此,直到今天为止,哪怕是在西方国家,人们仍然认为,财产权与自由社会是存在冲突的;“财产权利”与“个人权利”,并不是同一种权利,因为“财产权利”是动态的权利,是经济权利;而“个人权利”是静态的权利,是政治权利。
工业革命时期,财产权从封建约束中解放出来,给财产权以最初的政治解放,人们曾经以为,财产权是政治自由的基础,主张财产权不受国家和社会政治要求的约束。但是随着私人财产权的发展,对其破坏性质的滥用不断出现。在经济社会,个人行使其权利,随时有可能损害其他人的权利。财产权变成了针对他人的特别权力。
财产的巨大聚集,导致个人对能影响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个行业和基础服务业的私人控制。而利益集团对于企业的多人共同所有权形成强大的意志,最终,它们就会寻求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财产的巨大聚集,导致现代金融体制的产生。为完全限制个人的专断权力,为了保护普通储户的利益,财产权被看作政府信用的基础,而非私人信用的基础。
在20世纪前半叶,金融家们将他们的金融理念制定成法律,金融家们相信,私人的信用不能无限扩张。由此,私人财产权必须受到“合法”的限制。相关的金融管制机构,就是这一理念的“政府产品”。
事实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政府管制最终必然导致权利滥用,寻租行为最终必然导致管制失效,这很容易使我们无形之中就忘记了——私人信用本来就是私人财产中的绝对价值所在。
我们不能模糊的问题在于,私人信用是政府信用的基础,除了确保人们有可依靠的基本收入以外,国家应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金融业的兴起,最终从社会公众手中拿走了决定权,并将它交给政府或是政府执掌的金融机构行使。“货币”所代表的是彻底的“政府信用”,通过货币,政府最终成为所有人的雇主,同时取代了产业资本中利益集团,成为新的财富分配者。即政府负责分配财富,同时负责社会分工,以完成政府的管理特权。
通过货币的发行,各种利益集团必须与政府体制的某一部分联合起来,或者说,它事实上是通过对于财产权的微观控制,获取并且控制了政府宏观体制的某一部分。无数事实可以证明,在今天的世界,权力阶层可以透过市场,侵犯私人财产的权力,这是政府与某类利益集团的“联合权力”——真正形成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权力,早已不是“原始资本主义”,而是“权贵资本主义”。
权贵资本主义,并不只是经济社会的权力,也不是只做合理事情的权力,它是利益集团用以掠夺他人的政治权力,是一种排斥社会公正的权力。因此,权贵资本必然假定国家发展的利益与大多数人利益是等同的利益,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利益都受到利益集团内部的“同等关注”,有些价值被其排斥、被其损害,有些价值因此受益,被过度地保护,甚至得到超常规的扩张。
如果我们反思各种腐败行为以及相关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应该承认,政府分配财富的“不公平”,与利益集团曾经主张的对于穷人及公众福利扩张的压制并无本质不同。对生存的权力,就等于对意志的权力。
我们必须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从而更多地从加强全社会的公平机制,限制各种危害公共利益的特权集团,营造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动因,是因为在经济领域,我们不能将我们的生存权利毫无保留地交给任何利益集团;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技术官僚或强势力量声称自己是公众经济利益的唯一判断者,或唯一的行权代表。
第二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答案参考
学习完教材第一、第二章之后。
题目: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40分)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其观点。
答题题示:
个人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简略)(可以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
联系实际的例子:找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点评。
小组提纲: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详细)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上。答案1
个人题纲:(从小组提纲中选出一部分出来)
案例1: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明确土地是农民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案例2: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案例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税收理念的转变及政策的调整
我国当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如何呢? 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关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基尼系数、(注: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所采用的流行指标,取值在0~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收入不良指数、(注:收入不良指数是将所有人口按收入高低分成5等份,以最富有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除以最低收入的20%人口所占的收入份额即可得出,主要反映贫富差距的程度。)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用得较多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和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表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了。另外,从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的国际比较来看(世界银行编写组,2001),我国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也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
第二,我国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差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5870元,最低的西藏为1404元,相差4466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为12833元,最低的是山西,为5391元,相差7442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为21781元,最低的安徽为7908元,相差1387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还有人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1左右,如果考虑到实际购买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应该是5:1,甚至是6:1(邱晓华,2002)。即使是2.9:1,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1,中国便是其中之一(李本贵,2004)。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马晓河(2003)对城镇居民1990年以来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收入分配情况的研究,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收入之比为1:3.22,而到2001年两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了1:5.39,11年间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将近两倍。
第五,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基本认同(李实、赵人伟,1999)。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是持续上升的,这一判断也得到了不少经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呈扩大之势。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就税制建设本身来讲,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税制才是最好的。一般而言,效率型税收政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平型税收政策则更有益于社会稳定。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取向与我国整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基本一致的,但“兼顾”的结果却是“顾不到”,使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大打折扣。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们已开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相应的,治税理念也要及时转变。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治税理念下。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理应在公平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税收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一)以公平为导向优化调整税制结构
理论上,直接税和间接税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三种类型的税制结构,即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及间接税与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一般而言,直接税通常用以调节和解决公平收入分配问题;而间接税更能体现政府的效率目标;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则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以直接税与间接税并行的新税制,并先后于1950年、1958年、1973年、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5次重大的改革,税种设置和税制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税种从1952年的16个发展到2003年的25个;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从1952年的50.6%降到了2003年的25.6%,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则从49.4%上升到了74.4%;直接税收入占GDP的比率从1952年的7.3%降到2003年的4.4%,间接税收入占GDP的比率则从7.1%上升到了12.7%。应该说,我国当前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的税制结构现状是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和税收征管水平的现状相辅相成的,有其合理性。但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到今天的时候,这种税制结构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直接税特别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以及遗产税和赠与税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直接税收入比重过低,尤其是来自所得税类的比重过低,必然会影响税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通过改革完善我国现行税制,提高我国直接税收入的比重,降低间接税收入的比重,就成了税制优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完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
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
众所周知,在税收政策中,个人所得税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应该适当地考虑家庭负担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资和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标准;创造条件,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模式;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水平,减少税率级次,降低税率的累进程度。
2、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从公平收入分配和优化税制结构的角度看,将我国的社会保障费改为社会保障税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加大征缴力度,提高征收率;也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节省经费开支。
3、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开征主要不是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而是协助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对当期财富流量的调节,调节存量财富的分配,防止财产过度集中,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应该采取高起征点和高的累进税率。
4、开征房地产税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把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合并,开征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税已是当务之急。理论上,开征房地产税不仅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收益公平分配,也是减少房地产投机、遏制房价疯涨、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改革
为了顺利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还需要完善以下征管配套措施: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纳税人单一身份证号码登记系统和支付方强制性预扣制度。可考虑将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的永久纳税号码与社会保障号码。另外,个人在取得工资、薪金和红利、利息收入时,付款人必须从收款人那里获得其身份证号码,并为收款人预计预扣税款,因为不这样做,这笔支付款项就不会被税务局认可,从而不能作为成本或费用在收入中扣除。
二是个人报酬的完全货币化,个人收入无论现金与否,都应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作为应税所得处理。
三是在个人收入货币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非现金结算,加强现金管理。
四是进一步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建立银行储蓄联网制度,并建立税务网络与银行网络的对接。即税务局能够很容易地对纳税人的存款进行联网查询,输入纳税人的身份证号码,纳税人在所有银行账户的存款都会显示出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人收入来源不透明的问题。案例4: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 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加之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大量存在,故这项制度还远未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集体谈判制度能否发挥维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有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已覆盖城镇相当多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但目前集体谈判主要在企业一级进行,区域和行业、产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还没有法律规定,虽然近年也有一些地方对此进行尝试,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相当多的企业中存在着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严重流于形式的现象。这表现在:一些工会和企业重签订轻协商,集体合同部分照抄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符合企业实际。由于在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的谈判能力有限,国家对一些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仍保持相对的控制权,因而在这些企业中工资谈判还难以真正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谈判主体之一工会或劳工力量的薄弱,亟待通过工会内部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来加以弥补。
——劳动监察制度是最重要的劳动执法手段,但由于劳动执法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加上执法手段单一,且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使这项制度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至2003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23个,配备劳动保障监察员4.3万人,其中专职监察员1.9万人,兼职监察员2.4万人。但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和2.4亿城镇劳动者,人少案多、执法不力等问题不会很快得到缓解。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已不能适应劳动关系变化和劳动争议激增的现实,亟待变革。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范围较窄,使相当一部分争议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稳。争议处理程序复杂且衔接不畅,争议处理时间长,不利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争议处理程序中的具体制度不完善,仲裁时效不仅时间短,时效的起算点不明确,导致劳动者常常超过仲裁时效,从而丧失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争议的权利。争议仲裁机构案多人少,不堪重负,致使裁决的质量难以提高。法院受理的争议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审理,往往以民事审判的思维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容易造成仲裁和审判适用法律的不统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弱化,一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流失或缺位,使防范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
[点评] 劳工政策是指针对劳动者或劳工阶层而设立的社会政策。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缺失,诸如劳动合同制度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有待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谈判斗争手段的丰富;劳动监察制度不能有效地威慑和遏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许多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亟待变革,等等。劳工政策缺失的要害是从属和服务于效率优先的经济增长政策,未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劳工政策。
笔者认为,我国劳工政策进一步改革的原则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促进市场效率与保持规则公正以及保障企业自主用工和增进劳工权益等三者的关系,使它们都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改革的建议:
其一,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监察执法行为,增强执法力度。
其二,在现阶段,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宜以中央政府召集工会和雇主组织,从源头促进政劳资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完善,以出台劳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三方会签文件和政策等形式,调整和解决劳动关系和劳工政策中的重大问题。
其三,帮助工人组建工会,通过工会凝聚劳工的集体力量来争取自身的权益。在市场化的私营和外资企业里,劳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劳工惟有依靠自身集体的力量——工会,才能争得自身权益。
其四,培育劳动关系两大主体工会和雇主的协商谈判能力,逐步形成劳资双方自主谈判,决定劳动关系事项的格局。其中,培育工会组织的自主协商谈判能力和作用至为重要。
其五,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坚持和拓展劳动仲裁工作的三方性原则,完善办案机制。同时,贯彻《法律援助条例》,推进来自工会和民间的劳动法律援助活动,培养劳工律师,为工人提供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让他们都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小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第三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答案参考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六至第十章之后。
题目与形式: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联系实际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查或工作报告。
房地产增速回落的调查报告
预计今年四季度,随着GDP增速回落和投资、出口增长放缓,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将有所回落,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将更加严重,产成品占用资金将会上升,部分行业产销率同比将会下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预计四季度,房地产价格涨幅将会进一步趋缓,房地产业增长速度将会下降,部分房地产企业将进入经营不景气状态。
主要原因:一是中央调控政策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今年以来,中央先后推出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10月17日,国务院又专门召开会议,听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的汇报,强调要把房地产调控措施落实到每个城市,这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决心。
二是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已出现下滑拐点。三季度,有关部门监测的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下降2.4和1.7点,这是自去年4季度起这两个指数的首次双降。
三是市场需求泡沫与过剩增加并存。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北京平均每10户居民就有1户至少拥有两套住房。至9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7%,增幅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筹资成本提高,资金日趋紧张。在房地产企业负债率达70%以上的情况下,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两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这无疑会加大房地产企业经营成本。前三季度,房地产业主要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减少,8月末占比为21.8%,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增长较快,8月末占比为17%,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成为新增资金主要来源。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一旦银行信贷资金供应不上,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支付就会出现困难。
五是房地产投资其他资金来源存在一定问题。其他资金在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占比最大,近年来都在30%以上。从上海“社保基金案”波及多家房地产企业来看,在房地产业高额利润诱惑下,一些违规资金已进入房地产市场,这些资金一旦被迫退出,部分房地产企业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局面。
调查报告: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
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
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
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
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
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
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
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应该至少包括这样几部分吧:
1.调查什么?
2.什么要调查?
3.怎样调查?用什么方法?
4.调查来的数据怎样?
5.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第四篇:《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1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小组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个人提纲: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第五篇: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总量经济__、要解决的问题是__资源利用__、中心理论是__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_、分析方法是__总量
分析法___。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单个经济__、要解决的问题是__资源配置__、中心理论是__价格理论__、分析方法是__个量分析法__。
3.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相对__有限性。
4.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是什么__,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应该是什么__。
5.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减少__,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减少__。
6.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__市场出
清__状态。
7.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反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同__
方向变动。8.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__高低与顺序__,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9.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__消费者剩余__。
10.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__所有生产
要素投入__的时期。
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会_____________。(填”减少”或者”反方向变动”吧,这题敢确定答案....)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
实证方法。
(×)2.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3.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4.有人说,“破坏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除了轰炸之外就是限制房租了”。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5.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法是保护所有低收入者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6.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7.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
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8.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9.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商品的需量反
方向变动。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
商品的:(B)
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
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
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 3.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5.内在经济是指:(A)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
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
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
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四、问答题
1.分析与阐述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答: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需求或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①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需求的增加,均衡价格上升了,均衡数量增加了。反之则需求的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减少了。②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供给的增加,均衡价格减少,均衡数量增加了,反之则供给的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了,均衡
数量减少了。
2.分析与阐述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答: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这种商品会出现供给过剩,供给过剩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会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这样,一方面刺激了消费,增加了对访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生产,减少了对该商品的供给。价格的这种下降,最终使该商品的供求相等增,从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理,当某种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也会通过价格的上升而使供求相等增。价格的这一调节过程,是在市场经济中每日每时进行的。价格把各个独立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协调他们的活动,从而使整个经济和谐而正常地运行。价格机制是自发地调节经济的。
3.分析与阐述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
答: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的价格。价格上限一定是低于均衡价格的。由于价格低,需求就大,由于价格低,供给就少,因此,在实行价格上限时,市场上必然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供给不足状况。
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打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由于价格高,需求就少,由于价格高,供给就多,因此,在实行价格下限时,市场上必然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供过过剩状况。
4.分析与阐述需求弹性的分类 答:①需求无弹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②需求无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③单位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④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⑤需求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5.分析与阐述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答:总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出售该商品所能得到的总收益是密切相关的。价格的变动也就引起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收益不同。①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②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6.分析与阐述税收的分摊
答:税收分摊: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分割。①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不敏感,无法及时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应敏感,可以怕供给,那么,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②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敏感,能入时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应不敏感,无法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供给,那么,税
收就主要落在生产者身上。
7.分析与阐述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答:①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阶只能使总收益减少。②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8.分析与阐述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答:①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也可以表示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或物品组合的偏好越高,从消费这种物品或物品组合中得到的效用也越大。②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③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当边际交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9.分析与阐述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答: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听消费量每增加呈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0.分析与阐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它的特征:①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②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所代表效用越小。③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曲线不能相交④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11.分析与阐述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答:①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企业要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偏好受个人立场和伦理道德观的影响。②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一种新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羳的。如果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多样化,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
12.分析与阐述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11.等产量线的含义与
特征
答:规模经济:即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所带来的好处。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如果产量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这就规模收益不变。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企业规模的扩大既会带来好处,也会引起不利的影响。在长期中企业高速各种生产要素时,要实现适度规模。等产量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等产量线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特征:①等产量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②在现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③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④等产量线是
一条凸向原点的线。13.分析与阐述等成本线及其变动 答: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变动,则等成本线会平等移动,货币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上方平等移动,货币成本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等移动。如果生产者货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等移动,不同的等成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扩张线。14.分析与阐述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答:企业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定要考虑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所能获得的边际产量与所付出的价格。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是: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该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哪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①企业所拥有的侧身量是既定的,购买资本与劳动的支出不能超过这一侧身量,也不以小于侧身量的购买也达不到既定资源时的产量最大化。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即所购买的生产要素与边际产量与其价格相等,也就是说每一单位侧身不论用于购买酱,还是购买劳动,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15.阐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①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②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与不可变的两类。③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分三个阶段:产量增加、边际产量递减、产
量绝对减少。
《西方经济学》作业2(第6章——第11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__经济成本__。
2.总收益减去__会计成本__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__机
会成本__就是经济利润。
3.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__60%__。
4.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__ MR=MC __,长期均衡的条件是__ MR=MC=AR=AC __。5.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
度__的曲线。
6.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非排他性
__和__非竞争性__。
7.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__风险__
_。
8.国民生产总值以__人口__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__地
理上的国境__为统计标准。
9.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__技术进步__,充分条件是__制度与
意识的相应调整___。
10.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__制度__、__资源__和__技术__。11.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职能主要有__交换媒介__、__计价单
位__和__贮藏手段__三种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7分)
(×)1.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
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
(√)2.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3.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4.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5.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6.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2(√)7.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8 分)
1.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
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D)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 8.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四、问答题(65分)
1.分析与阐述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
答:会计成本: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机会成本:所放弃的用途就是把资金用于一种用途的机会。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好用途。①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②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③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2.分析与阐述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
答:利润就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就是利润。但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成本的含义不同,利润也就不同。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利润。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各称为经济成本,所以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是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并不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机会成本大于零,所以,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而是经济利润最大化。
3.分析与阐述长期平均成本
答: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①成本不变的行业。这各事各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受整个行业产量变化的影响,无论产量变化,长期平均成本是基本不变的。②成本递增的行业。这各事各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行业在经济中属于普遍的情况。③成本递减的企业。这种行业中各个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也是规模
经济中的外在经济。4.分析与阐述利润最大化原则
答: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到于边际成本。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啬的收益大于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企业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反之,对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还本,还是小于,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地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
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5.分析与阐述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答: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①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一般用两个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一是四家集中率,即一个市场中最大的四家企业在整个市场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二是郝希曼指数,指计算某一市场上50家最大企业每家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平方之和。②行业的进入限制。一个行业的进入门槛越低,即进入限制越低,企业越容易进入,从而竞争程度越高。反之则反之,进入限制来自自然原因和立法原因。③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引起垄断,产品差别
越大,垄断程度越高。6.分析与阐述市场结构的类型
答:①完全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市场集中程度低,无进入限制,无产品差别。②垄断竞争是即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市场集中率低,而无进入限制。产品有差别。③寡头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形成这种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市场集中程度高,对市场控制力强。规模大,其他企业难以进入。无论产品是否有差别,只要规模经济重要,就会形成寡头市场。④垄断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任何其他企业无法进入这个市场。没有相近的替代品。7.分析与阐述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答:在垄断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对产量和价格控制来利润最大化。在短期内,企业对产量的调整也要受到限制,因为在短期内,产量的调整同样要受到固定生产要素无法调整的限制。企业仍需要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来决定产量,短期中,难以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在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时就存在垄断利润。
8.分析与阐述生产要素的需求
答: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由于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它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地需求。任何生产行为所需要的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而是多种生产要素,这样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就是互补的。如果只增加一种生产要素而不是另一种,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也可以互相代替。生产要素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它的需求之间是相关的。影响生产要素需求有一些因素:一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二是生产技术状况。三是生产要素的价格。
9.分析与阐述工会的存在对工资决定的影响
答:①增加对劳动的需求。通过增加对劳动的需求的方法来提高工次。不但会使工资增加,而且可以增加就业。②减少劳动的供给。通过减少劳动的供给同样也可以提高工资,但会使就业减少。③最低工资。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这样,在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也可以使工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10.分析与阐述经济学家对利息收入合理性的解释
答:利息是酱这各睡产要素的价格。经济学家在解释利息时①说明了为什么要给酱支付利息: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交用大于将来多增这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交用。因为未来是难以预期的,人们对物品未来交用的主人总要小于现在的效用。因此,放弃现期消费把货币作为资本就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②为什么资本可以带来利息:经济学家用迂廻生产理论来解释这一点。迂廻生产就是行生产生产资料,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它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迂廻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
息的根源。
11.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答: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劳伦斯曲线介于这两条线之间。根据劳伦斯曲线可以谁知盘中餐出反映收入分配平行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称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运用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可以对各国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进行对比,也可以对和和政策的收入效应进行比较。
12.分析与阐述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市场失灵产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与垄断。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外部性引起市场失灵。一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不得影响是负外部性,从私人角度看,市场调节是有利的,但从社会角度看,不是资源配置最优,负外部性引起市场失灵。当某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好处时,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同样引起
市场失灵。
13.分析与阐述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答:①政府对公共物品:由政府向公民征收税收,作为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资金。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府为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征收迎头敢上可以根据支付能力文化与受益文化。②政府解决外部性也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采用立法手段,就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这样的法律。经济手段是片收污染税。③政府对垄断有三种方法。一是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政府垄断者产品的价格。二是实施反托拉斯法:对违法的垄断企业提起起诉,进行法律制裁。三是国有化,即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14.分析与阐述信息不对称 答: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经济学家把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开信息。一种是私人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发生道德危险:就是拥有信息多的生方以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
利于另一方的选择。15.分析与阐述失业及失业率
答: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者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又正在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工作的人,处于这种状态就是失业。失业率:表示一国失业严重程度的,也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失业率的以划分人口的概念,失业率是
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16.分析与阐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①失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失业,地理周期性失业。②通货敐是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物价水平的变动对经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③经济周期是经济中繁荣与衰退的交替。④经济增长是指GDP长期持久的增加。17.分析与阐述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答: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含义:①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②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地得可能的。③经济增长的充分投机倒把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特征上:①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②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③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⑤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⑥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18.分析与阐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缺席、资源与技术。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体系,包括了多种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资源: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它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两方面经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资本的概念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必然有资本的增加。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它在经济增
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19.分析与阐述自然失业及其原因
答: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社会经济的变动会引起劳动供求的失衡,这样就难免有失业存在。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也取决于社会的承受程度。重要依据的是潜在GDP,在达到这种GDP时存在的僕不是自然失业。潜在一GDP表明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力,要根据资源与技术进步等因素来估算。各国的潜在GDP没的,制度等因素不同,对失业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各国的自然失业率也不同。
《西方经济学》作业3(第12章——第17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增加__,物价水平__上升__。2.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1__,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1__。
3.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收入
等于消费__。4.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__反__
比,与最初存款成__正__比。5.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__物价指数___。
6.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__成本__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7.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__政府支出__与__税收__。8.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__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__,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_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__。9.开放经济中的乘数__小于__封闭经济中的乘数。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__净出口__。11.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__金融部门__、__融资模式与公司
治理__和__监管体制__。
12.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是__财富总额收入___、__财富构成__
和__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__。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
动。
(√)2.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3.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5.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6.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7.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8.开放经济的乘数大于一般乘数。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7分)
1.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
A.消费
B.投资
C.政府支出
D.净出口
2.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
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3.IS-LM模型研究的是:(B)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
总值的决定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
总值的决定
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6.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7.汇率贬值将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四、问答题(65分)1.分析与阐述长期总供给曲线
答: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长期总供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的总供给,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潜在GDP取决于制度、资源与技术进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确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随着潜在GDP的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移动。正常情况下,长期总供给曲线随经济增长而向右方平行移动,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被破坏,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左移动。
2分析与阐述加速原理
答:加速原理说明产量变动会引起投资更大变动的理论。加速系数指产量增加一定量所需要增加的净投资量。①投资是产量变动的函数,而不是产量变动的绝对量的函数。②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加率大于产量的增长率,反之亦反之。③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产量就必须维持一定的增长率,如果维持在原水平,投资一定会下降。加速原理说明了产量水平的变动是影响投资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一,影响投资的因素不仅有产量,政治家资本家的预期、风险、投资成本、利息率、技术进步等等。二,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3.分析与阐述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总需求决定短期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就是总支出。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因此总支出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总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所以,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即总支出增加,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
内生产总值减少。4.分析与阐述乘数原理与运用
答: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倍数,或者说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的比率。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更多。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于1的,则乘数一定是大于1的,这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支出的增加才会使和和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它是双重性的,即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增加。反之亦反之。
5.分析与阐述IS一LM模型
答: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两个市场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决定的IS-LM模型。自发总出变动会引起IS曲线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总之,IS-LM模型分析了储蓄、投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如何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这一模型不仅精炼地概括了总需求分析,而且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此,这一模型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6.分析与阐述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
答: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用紧缩性缺口的概念来解释失业的原因: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货币需求在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失业的存在。
7.分析与阐述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类:
一、爬行的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二、加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较高,而且还在加剧。
三、超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非常高,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它会引起金融体系完全崩溃、经济崩溃。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8.分析与阐述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答: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它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它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是持久的。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9.分析与阐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与运用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因为根据成本抢劫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①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抢劫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抢劫通货膨胀理论。②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的关系。③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为零。新古典学派还把菲利普斯曲线动用于指导政策,即根据菲利普斯所表明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动用政策对经济进行微调,实现宏观政策稳定。
10.分析与阐述经济周期
答:经济周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波动。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第三、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衰退的交替。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阶段:
一、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毛难氏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从总体上说,尽管有周期性波动,但波动程度小了,经济以繁荣为主。11.分析与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当经济中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时也就实现了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12.分析与阐述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国际经济政策。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供给管理: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包括了国际经济关
系的调节。
13.分析与阐述财政政策的运用?
答: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在经济萧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需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财政策是通过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的政策。
14.分析与阐述.内在稳定器?
答: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自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俱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各处转移支付。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税收也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反之亦反之。内在稳定器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
15.分析与阐述货币政策的运用。
答: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倾向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的货币政策。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应该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可以制止通货膨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6.分析与阐述当代世界国际贸易的特征
答:国际贸易是各国物品与劳务之间的交易。①在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的发达之间的制成品贸易,以制成品为主。②劳务贸易增长迅速,包括旅游、运输、保险等在内 劳务贸易增长迅速。③各国之间的贸易并不平衡,发达国家贸易增加迅速,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相对下降。④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⑤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使经济得到发展。⑥跨国公司的发展在推动贸易中起到巨大作用。⑦国际贸易与全球资本一体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17.分析与阐述要素禀赋理论
答:要素禀赋理论:各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这使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具体来说,使用劳动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使用资本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样对双方都
有利。
18、分析与阐述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答:决定宏观经济善的仍然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同生产总值减少,并使贸易收支善改善。可见这时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不仅会影响国内的国内生产总值,还会影响贸易收支状况,而且国内总需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也与封闭经济不一样。如果总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出口的变动引起的,宏观经济衡的变动与国内总需引起的变动有所不同。这就在于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增加。它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当国内总需求中由对进口品的需求变为对国内产品的需求时,也同样会增加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从而与出口增加的相同,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得以改善。19.分析与阐述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答:溢出效应: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回波效应: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两种效应概括了各国间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相互影响。各国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大体取决于几个因素:
一、国家的大小。
二、开放程度。
三、各国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20.分析与阐述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
答:内在均衡定为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把外在均衡界定为国际收支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则有不同的情况。可把这三种关系组合的情况归纳如下: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赤字;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盈余;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赤字;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赤字;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盈余;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均衡;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均衡;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