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

时间:2019-05-12 21: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

第一篇: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

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

2014-03-14 北大法宝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正式履职的第一年,在过去一年里,新一届政府履行了宪法规定的职责义务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回顾2013年政府工作成就

(来源:新华社记者:施鳗珂)

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416项;

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

广义货币M2增长13.6%;

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

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6300多万人;

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

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

非石化能源发电量比重22.3%;

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城)和17.7%(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

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万套,基本建成540万套;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孩子3200万;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

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村卫生室80%以上;

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

农村免费孕前检查受益家庭600万个;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重大事故下降16.9%;

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34件,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改法规47件;

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一起关注2014政府工作法治相关新看点。

2014年工作政府工作法治相关重点

1.进一步简单放权

继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416项之后,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2.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

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3.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行政审批事项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4.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5.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6.阳光财政制度

未来,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7.“营改增”试点扩大

“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8.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

同时,进一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9.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同时,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10.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等工作。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就近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形成良好社会秩序。

1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2.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1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山西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将重点抓好九大方面

------------------

2010年01月27日 08:52

●2009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比年初预想的要好,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已全部兑现

●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

●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2010年全省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本报讯(记者 梁涛、继钊、平原)备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昨天上午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隆重开幕。

大会应到代表549人,实到代表524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幕。

大会听取了王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一是2009年工作回顾;二是2010年主要任务。

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相结合,与保民生、促和谐相结合,与抓安全、保稳定相结合,与抓改革、增活力相结合,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省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二氧化硫指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500亿元,是上年的3.9倍;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018人,下降2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高达1013亿元,增长20%。2009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比年初预想的要好,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已全部兑现!

报告在全省2010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明确提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报告指出,我省2010年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全年投资达到6000亿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努力稳定外需,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有特色、有潜力、有基础的产品出口,不断增强外贸出口能力;切实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服务业“1+10”工程,重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全省上下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

五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创新安全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进一步提高和谐发展水平。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改革,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要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七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足我省实际,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生态环保等重要方面,在煤炭清洁生产加工、煤矿安全生产、铝镁合金及其深加工、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八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建设“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九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还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09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批准。

来源:太原日报

第三篇: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一、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任务和“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2059.87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6420元和8689元,分别增长8.4%和9.5%,(一)针对下行压力精准施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工业全年增长7%。

2.是力促投资稳定增长,积极争取国家对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开展央企进陕、民企进陕、京企进陕活动,与各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万亿元,增长8%。

3.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物价指数上涨1%。四,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2350个,粮食生产“十二连丰”,苹果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二)全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新支柱产业加速成长并在应对经济下行中发挥重要作用.1.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扶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闪存芯片、汽车电池项目和年产1500万部手机生产线相继投产,天然气重卡和混合动力轿车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国产大运和新一代新舟支线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国家级大数据中心正式运行,非能源产业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7%,旅游总收入达到3005.8亿元。

2.坚持“三个转化”思路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陕西煤化继延长集团之后跻身世界500强,能源化工产业经受严峻考验继续发挥支柱作用。

3.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量成倍增长,建筑业增加值达到全省GDP的9.8%。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经济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三)“四化同步”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1.是按照“建设大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思路,推动全省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是坚持一市一策分类指导,各地竞相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3.是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承载功能不断增强。

(四)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生态建设正在向系统化迈进。

1.大力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拆改燃煤锅炉3867台,淘汰黄标车7.8万辆,关中削减燃煤300万吨,西安收获了251个蓝天,较上年新增40天。

2.全面启动新一轮渭河综合治理,累计投资245.5亿元,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强化秦岭保护和汉丹江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秦岭北麓违法乱建现象,确保了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统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绿化490.7万亩,建成“百万亩湿地”和“百万亩森林”。

3.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改水改厕,治理面源污染,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健全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退出机制,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3.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4%,单位GDP能耗下降3.3%,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陕西已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

1.围绕国家论坛和品牌展会精心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参加欧亚经济论坛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从首届的13个增加到53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机制正式建立,西洽会和农高会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展会转型。

2.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创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大通关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与国内13个口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铁路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初具规模,全省海关增加到6个,“长安号”纳入国家“中欧快线”年发送138列。

3.发挥在国家外交大局中地位提升的优势,巩固发展与国外的省州友好关系,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办学机制,积极推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艺术节和旅游博览会常态化。

4.坚持高水平引进来、高标准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21亿美元,引进内资5658.63亿元,分别增长10.7%和13.7%,境外实际投资6.66亿美元,增长47%,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

(六)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追赶超越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1.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2.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以土地产权制度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加快推进,有力促进了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全面落实。

4.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加快金融改革步伐。5.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目标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激发活力、提升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仍需加大力度、持续推动。

(七)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全省人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1.虽然去年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但“两个80%”仍然得到全面落实,全省民生支出3582亿元。

2.坚持就业优先与鼓励创业创新相结合,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3.8万人。

3.扩面提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居全国第12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最高补助额达到2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460元和年25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分别高出国家标准20元,居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分别达到人均2344元和户均1407元,乡村教师、精简下放人员等二十多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4.保障性住房顺利实现三年23%的保障面,移民搬迁步入常态化轨道并在全国推广,年内又有45.1万户城镇居民迁入新居,129万人实现脱贫,其中搬迁21.9万人。

5.加快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狠抓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和中职教育规模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各类医疗集团和联合体37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体系,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为基层招录医学本科生1803人、培养全科医生1520人。7.以30个重大文化项目为统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实现,采取购买公共服务形式开展各类演出3000余场次,配备全民健身器材4.7万余件,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亮相央视或全国舞台。

(八)强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快。

1.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全面实施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率先推行公车改革,省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8%。

2.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严惩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查处政府系统违纪工作人员3278人。

3.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省人大依法监督,自觉接受省政协民主监督,4.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实行政务公开。

十二五完成情况

“十二五”确定的12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5项预期性指标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历史性跨越!

1.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总量列全国第15位,财政收入翻一番,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是固定资产投资是上个五年的3倍,新增高速公路170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300万人次,国际航线由8条增加到36条,高铁从通达一个省会拓展为“一日交通圈”,西安开启地铁时代,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实现,引汉济渭和东庄水库工程加快推进。3.是创新潜能有效释放,相继被国家列为创新型省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3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7项,去年技术交易额721.7亿元、专利授权量3.34万件,分别是五年前的7倍和2.9倍。

4.是对外开放短板加速弥补,实际利用内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8.6%和20.5%,对外直接投资是“十一五”的3.6倍,进出口增长率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世界500强落户总数达112家,经济外向度从7.9%提升到10.4%。

5.是一系列重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社保、医疗、商事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探索被国家推广,社会普遍关注的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开创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6.是“两个80%”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稳中有升,社会保障惠及城乡各个群体,230多万户居民通过安居工程迁入新居,170多万人依靠移民搬迁告别深山,!

二、“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在提高质量与效益基础上,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

1.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较大,尤其是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滑,致使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 2.受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更加显现,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3.群众收入、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对外开放等短板虽有重大突破,但与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4.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实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5.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不仅廉洁从政需要持续强化,解决不敢担当、为官不为问题更为迫切。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陕西发展的重大机遇:

1.在于科技、人才优势凸显和不断增长的标准、专利、技术交易成果,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在于国家赋予我省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先行先试的使命和诸多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可获得更多的支持;

3.在于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将在日趋激烈的个性化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4.在于连续的高增速积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在于民生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极大保护和发展了生产力;

6.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格局拓展了我省发展的空间;

7.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和3700万三秦儿女人心思进、万众追梦焕发出的强大动力。1.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

2.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着力构建可持续的发展结构。

3.把绿色作为必要条件,让生态文明融入发展全过程。

4.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建设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5.把共享作为本质要求,不断为三秦百姓创造新福祉。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心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实现“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推进“去产能”和“三个专项行动”。今年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增长9%左右。

1.精准研判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向管理和技改要效益,寻找新的石油产销平衡点。重点开发陕北和彬长煤矿,逐步关停渭北老矿区。

2.分类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3.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坚决淘汰“僵尸企业”、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领域无竞争力企业,妥善安置分流人员。1.在此基础上,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和制造业升级三个专项行动。分类施策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扩大销售,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鼓励首台首套优势装备推广应用,完善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扶持政策。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推动企业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

2.从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财务成本和税费、五险一金、电力价格等方面发力,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行直供电和低电价区改革,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3.全面评估技改资金使用情况,发布指导目录,实施150个重点技改项目。

按照补短板要求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加强“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全力加快包西、西成高铁等项目进度,努力推进陇海铁路功能北移。以加密高速路网、增强等级公路联通能力和建制村通油路为重点加快公路建设,切实抓好黄陵至延安、宝鸡至坪坎、平利至镇坪高速和沿黄公路、搬迁集中安置点连接线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大西安轨道交通和关中城际铁路,支持西安加快地铁建设,启动机场三期扩建项目。

2.加快建设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斗门水库、亭口水库、延安黄河引水等项目,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

3.依托神府、榆横、延安、彬长四大煤电基地,尽快建成至河北、山东、江西“两交一直”特高压输电通道,加快建设镇安抽水蓄能电站。

4.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到户,普及城区公共无线网络,不断扩充出省带宽,督促运营商落实降费提速政策,建设“宽带陕西”。以我为主精心谋划后续重大项目和滚动投资计划,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今年增长10%左右。

围绕市场化目标健全要素配置体系。

1.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2.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创新投入方式,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行股权投资、搞好以奖代补、开展风险补偿、完善财政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产业。

3.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陕发展,健全地方金融体系,争取两家民营银行获批,探索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积极发展金融租赁和消费金融,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4.继续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依法收回违规用地,盘活存量,提高效率,确保稀缺资源优先用于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项目。

5.加快形成供水、供气、供热、环保等方面的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惩罚性和阶梯电价,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聚焦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

1.全面公布市县两级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行政脱钩试点,争取列入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2.推进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和城市管理等监督执法重心下移,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职责,切实解决市场秩序、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市容市貌、社会诚信领域的管理缺位问题,把该放的全部下放,该管的坚决管好。

3.继续改进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公共服务,坚持县乡村三级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二)努力重塑体现创新引领与适应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按照中高端要求优化工业结构。

加快培育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主体。1.是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壮大新支柱产业。

2.是根据国家战略创新体制机制、策划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航空发动机专项和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支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3.是围绕更多军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民用企业深度参与军工生产两大目标,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有效途径,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吸引配套企业聚集。

4.是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和研究项目,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和拉动消费的作用。

1.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是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3.是围绕“互联网+”发展新型业态。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1.坚决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新增基本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耕地80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00万亩,总产超过1100万吨,从今年起就粮食安全对市县政府“一把手”实行考核。

2.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壮大优势畜牧业,实施菜茶品牌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让农户分享全产业链价值收益。3.农业支持政策向规模经营主体和产业融合项目倾斜,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带动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4.加快粮食加工转化,大力推广耕地质量建档立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实行耕地休耕轮作,健全现代种业、果蔬苗木、畜禽良种和蔬菜育苗繁育体系,发展农产品销售、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5.全面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确保财政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优化产业聚集承载空间。

1.以现代农业园区条例颁布为契机,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和配套设施,促进园区提质增效。

2.继续支持各县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开发区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更加主动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4.建立地方与央企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搞好航空、航天、兵器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西咸新区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和汉中航空智慧城。

5.支持杨凌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在更高层面上发挥示范效应。

6.支持西安高新区托管省内其他开发区,争取在更大范围内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让创新要素渗透到全省各个领域。

(三)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乡发展规划管控。

1.加快形成总规、详规、专项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体系,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确保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以城镇群为主要形态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3.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更加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1.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抓紧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2.下大气力优化投资环境。

3.积极推进对外经济合作。

(五)系统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继续开展重点领域综合整治。

2.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分别削减1.5%、1.5%、1.5%和2%。

3.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

(六)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1.坚决打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战。

2.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3.更加注重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4.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以推行权力清单为契机,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2.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

3.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和执纪问责,努力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力。

第四篇:看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亮点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市发展

近期全国各级的“两会”都在紧锣密鼓地召开,网络等媒体上的报道也是包罗万象。阅读了日报上刊登的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有如下感受:

上一,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结构和效益不断提升,民生也逐步改善,一些重大的项目和投资进展较快,在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队伍里加速前进。在取得了成绩的一方面,也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项目建设质量不高;在发展软实力上方面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管理不强,发展环境不优,一些干部不作为、腐败问题存在;在民生方面群众增收难度大,困难群体较多,社会管理不健全。

从《政府工作报告》对上年工作的回顾来看,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取得了成绩:一是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速度加快。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投入等经济指标较上年均有较大增长。富士康四个产品正式下线,在道路交通、城建、民生等项目上均进行了较大投资;二是城市开放水平和政府服务理念提高。随着沿海产业转移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我市投产,其中包括一些世界500强、外资、合资等国际型企业。政府在促进城市开放进程、加快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行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政府管理水平和民生措施

加强。政府高效率地办成了几件实事,例如九运会的召开、中心汽车站搬迁、4座人行天桥建成、蒸阳北路延伸工程等。在农村地区,也推进了水库治理、畅通工程、农电改造、安全饮水等项目。

我市的发展的确是有目共睹,取得成绩也与当政者的正确发展战略和不懈不利分不开。从我市发展的历史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与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勤政廉政息息相关。透过《政府工作报告》,看到政府今年的发展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深化改革开放战略。改革就是要推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例如国企改革、水利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物权制度改革以及政府自身改革。改革既是为了不断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合适的投资环节,加快我市的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进程。

二、要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四化两型”建设,加快节能减排,注重发展绿色生态,加速建设“两型”社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强民生保障;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扩宽发展眼光,实行开放战略,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

三、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一要实现经济发展稳重求进的目标,政府需要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调控作用。要利用沿海产业转移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二要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合理规划城区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加快现代

服务业发展,满足市民有效需求。三要加强对农村的管理,首先要加大力度稳定粮食生产,严格控制耕地抛荒,加快土地流转及专业合作社发展,其次是抓好乡村清洁工程,尤其是要处理好垃圾堆放、水源等易引起矛盾纠纷的问题。同时要注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例如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信访维稳等领域,这些都是有过一些经验教训的。四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白沙、松木两个工业园区和高新开发区,我市要重点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取得更快的发展。同时,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推动技术推广、实用人才培训和农产品流通,不断提高农业种养效益。五要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确保社会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更好地拉动消费、促进就业;在社会事业方面,要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争取更多的资金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低收入群体倾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让群众共享成果。

通过阅读我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了如上感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该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温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时曾经引过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市政府、乡政府,虽然《报告》都有着

相同的模板,但是起到的职能却不同。如果说到相同点,那就是要严格地去执行《报告》的方针,始终做到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

第五篇:政府工作报告的五大法治亮点

“温家宝总理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法治亮点颇多。”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夙生律师事务所主任迟夙生兴奋地对记者说,政府工作报告“法味”十足,可以感受到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

亮点一:稳定物价是头等大事

摘要: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解读: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2010年冒出的网络新词,背后是网友面对生活必需品齐齐上演的“涨价进行时”无奈的自嘲。

“要让老百姓生活得好,以粮油蔬菜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一定要控制住。”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李曦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重点要做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开出涉及16个方面的“药方”;12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囤积居奇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500万元罚款,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理表示决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我们相信,物价总水平一定会稳定下来。”迟夙生满怀信心地说。

亮点二:维护好劳动者权益

摘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解读:2010年6月的一天,100多名情绪激动的农民工到山西省有关部门要求帮助追讨工资。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总队闻讯后,火速派人处理。监察总队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地做农民工的思想工作,一边联系施工单位,责成工程项目承包部对工程量和工资进一步核实。两天后,被拖欠的 26.47万元工资全部送到了农民工手中。

这只是近年来无数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实例之一。

“随着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律的实施,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迟夙生代表说,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

亮点三:稳定房价不力要追责

摘要: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解读:“当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讲到控制房价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预感:房价能够稳定下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说。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同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今年1月26日,“新国八条”出台……

“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定房价的责任放到各级政府的肩上,这是科学的,也是应该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韩青梅说。

亮点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摘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执法,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解读:毒豇豆、硫磺姜、三聚氰胺奶粉、植物奶油……食品安全问题一度引起国人的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提出更加细致的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夏绩恩代表表示。

“食品从生产环节到最后的消费环节分属各个不同的链条,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和每一个链条的管理上,都还需要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来加以明确。”陈舒代表说,工作报告中提到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协同各部门对不同环节的监管,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亮点五: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摘要: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解读:“温家宝总理讲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一小节,就响起了两次热烈的掌声。这充分反映出人民群众、人大代表的心声。”夏绩恩代表说。

韩青梅代表则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些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便显现出来。“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是非常重要的。”

下载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山西机遇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山西机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1年政府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对资源型省份山......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日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被重点提及,其发展也备受关注。中投顾问文化......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走向

    理顺五大关系 攻坚六大重点——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走向 翻看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章的篇幅长达两页半——“用这么长的篇幅专门讲改革问题,包括财税金融......

    2012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_重点标记版

    2012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人民在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

    2017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解读范文大全

    2017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解读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掌握时事政治热点及答题技巧。在未来的事......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标注版

    201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14年1月22日 一、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点解读2018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2012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201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2年1月9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