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大数据看走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关键数据
五大数据看走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关键数据
经济增长8%、物价涨幅4%、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财政赤字9000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6%„„
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数据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发展走势: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继续得到保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更受重视,中国经济走势不会出现大的起落。
8%:上行压力大于下行,发展理念更趋冷静
又是一个8%!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熟悉的数字引来更多关注。
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已连续7年把GDP的预期增长目标定为8%。而事实上,这些年中国每年实际增速都超出预期目标,其中最高的2007年达到11.4%,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8年也达到了9%。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8%传递的重要讯息是,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是中国发展所必须的。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没有一定的速度绝对不行,而过快的速度又会导致发展不可持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
“应该说,今年经济上行压力大于下行压力。不出意外的话,实际增速仍会达到9%至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整个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从各地的情况看,很多新上马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保障房等民生投资力度加大,内需市场进一步启动,从这些情况判断,8%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其中透出的是一种更趋冷静的发展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刘卫星说。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8%的目标主要还是要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预留更多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认为,“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预期目标,但在结构调整方面,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进展还需进一步加快。只有速度更稳一些,我们才有条件以更多精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才可以切实得到增强。” “其实,今年的8%也包含了对一系列风险因素的估计。”全国人大代表、新飞集团董事长李根说。他认为,我们在对2011年经济形势保持总体乐观的同时,也要防范来自国际市场的各种风险冲击,比如,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难以平息的主权债务压力等,都会对我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4%:总体温和可控,不会恶性通胀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3%的目标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高了0.7个百分点。
“这凸显出当前物价形势的复杂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认为,今年物价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夏粮产区遭遇严重旱情,劳动力短缺导致用工成本提高,美国等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
“4%的目标比去年有所提高,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作出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这一阶段物价指数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扬,但属于温和可控。”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由于去年10月以后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上半年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夏粮收割之后,粮价上涨压力会有所缓和,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整体上判断,今年的通胀仍然处于大致可控的范围。”巴曙松说。
采访中,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物价调控的一系列措施下,今年全年物价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总体温和可控,不会出现恶性通胀局面。900万人:“两难”局面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这显示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60万,加上往年没找到工作的,累加起来,压力不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小三说。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东部很多地方却出现了“用工荒”。“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引起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
“‘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反映了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艾洪德说,出现这种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依然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难以与高校毕业生发生有效对接;另一方面,现在的户籍和人事管理制度也不利于人才流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给出了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路线图”:一是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三要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问题。
16%:贷款释放稳健信号,满足发展不必担忧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1年的货币政策时指出,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代表委员认为,从这一指标可以看出,今年货币政策继续向常态回归,向市场释放稳健信号。“与过去两年相比,今年货币增速和信贷投放相对较低,有利于引导市场回归到稳健的货币环境中去。”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
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量。基于调控考虑,去年底中央宣布,2011年中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确定这样一个规模,是更好处理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间关系的体现。减少信贷增量、降低货币投放速度,将有利于调控物价、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郭松海说。
“如果能保持规模,也是不低的,依然高于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年均三四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规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对于这样规模的信贷投放,仍然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市场没必要太过担忧。
9000亿元:赤字力度回调,“积极”基调不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相比2010年10500亿元赤字,“赤字的减少透露出这样的信号,说明今年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会有所收敛。”贾康委员认为,与金融危机刚开始的两年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日趋向好,经济内生动力日趋增强,在这一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减弱。“当然‘积极’仍是政策的基调,一定规模的赤字,说明政策仍然是积极的姿态。”
“之所以还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是因为在以下工作中还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4万亿元投资安排下去后的后续配套项目、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等民生投入,都需要财政继续给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认为。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明确指出,2011年将继续加大教育、三农、医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财政投入力度。“这些领域,也必将是财政投入的着力点。”钱国玉说。
(来源:新华网)
第二篇:五大数据看2011走势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关键数据
五大数据看2011走势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关键数据
| 更多
日期:2011-03-06
经济增长8%、物价涨幅4%、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财政赤字9000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6%„„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数据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发展走势: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继续得到保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更受重视,中国经济走势不会出现大的起落。上行压力大于下行
发展理念更趋冷静
又是一个8%!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熟悉的数字引来更多关注。
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已连续7年把GDP的预期增长目标定为8%。而事实上,这些年中国每年实际增速都超出预期目标,其中最高的2007年达到11.4%,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8年也达到了9%。“‘十二五’开局之年的8%传递的重要讯息是,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是中国发展所必需的。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没有一定的速度绝对不行,而过快的速度又会导致发展不可持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
“应该说,今年经济上行压力大于下行压力。不出意外的话,实际增速仍会达到9%至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8%的目标主要还是要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预留更多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认为,“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预期目标,但在结构调整方面,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进展还需进一步加快。只有速度更稳一些,我们才有条件以更多精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才可以切实得到增强。”
总体温和可控
不会恶性通胀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3%的目标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高了0.7个百分点。
“4%的目标比去年有所提高,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作出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这一阶段物价指数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扬,但属于温和可控。”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
“由于去年10月以后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上半年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夏粮收割之后,粮价上涨压力会有所缓和,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整体上判断,今年的通胀仍然处于大致可控的范围。”巴曙松说。
采访中,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物价调控的一系列措施下,今年全年物价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总体温和可控,不会出现恶性通胀局面。
两难局面凸显
就业结构性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这显示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60万,加上往年没找到工作的,累加起来,压力不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小三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东部很多地方却出现了“用工荒”。“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引起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反映了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艾洪德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给出了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路线图”:一是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三要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问题。
货币政策常态回归
释放稳健信号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1年的货币政策时指出,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代表委员认为,从这一指标可以看出,今年货币政策继续向常态回归,向市场释放稳健信号。
“与过去两年相比,今年货币增速和信贷投放相对较低,有利于引导市场回归到稳健的货币环境中去。”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
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量。基于调控考虑,去年底中央宣布,2011年中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确定这样一个规模,是更好处理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间关系的体现。减少信贷增量、降低货币投放速度,将有利于调控物价、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郭松海说。
“如果能保持规模,也是不低的,依然高于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年均三四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规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对于这样规模的信贷投放,仍然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市场没必要太过担忧。赤字力度回调
积极基调不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相比2010年10500亿元赤字,“赤字的减少透露出这样的信号,说明今年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会有所收敛。”贾康委员认为,与金融危机刚开始的两年
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日趋向好,经济内生动力日趋增强,在这一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减弱。“当然‘积极’仍是政策的基调,一定规模的赤字,说明政策仍然是积极的姿态。”
第三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数据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数据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数据与国计民生发展的目标任务紧密相连,格外醒目,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读报告 议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增幅
8%
蔡昉代表: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刘树成委员:正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8%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代表认为,其实这个指标并不高。相对于我们前两年的GDP增长率来说,8%还是一个相对低点,如果再低于这个水平,就业问题就很难解决了。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我国GDP增长率低于8%,那个时候也正是我国就业最困难的一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也是连续五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这一数字。但与前4年相比,今年的8%在导向上有所不同。今年实现8%目标的难度很大,并不容易。因为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困难明显增加,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是,我们还是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过努力,8%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实际上,目前面临的困难正是实现GDP增长率8%的潜力所在。”蔡昉说,比如,我国经济以前过度依赖外需,现在正是从外需转向内需的好时机,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首先,投资需求将有所上升,4万亿投资一定会带动民间投资。更为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现在关键是要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报告提出将加大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和投资力度,这将提升居民的消费预期,提振居民的消费需求。
蔡昉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该追求最有效益的经济增长,明确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就业。建议在经济增长目标中,增强就业导向性,投资结构以就业的最大化为目标。同样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选择不同的行业来支持,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研究发现,目前投资在制造业上并不能最大程度增加就业,应当多投资在服务业上。刘树成说,今年为完成好GDP增长8%的目标,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好已出台
和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
城镇登记失业率
4.6%
蔡昉代表: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
孙云飞代表:解决农民工就业要“标本”兼治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是有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以来最高的水平,今年能够保证维持在这个水平以内。”蔡昉代表说,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最大化地促进就业。要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政府要履行促进就业的一系列公共职能。
他说,还应当看到,这个指标并没有统计农民工的失业情况。而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恰恰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农民工失业情况最为严重。目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否则农村消费难以提振,扩大内需就难以实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应该„标本‟兼治。”安徽省阜阳市市长孙云飞代表说。
“长久来看,农民工问题必须治„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根本之路。”孙云飞说。
孙云飞说,报告提出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圆了农民工心头最大的两个心愿。对于农民工返乡,应该辩证看待。通过有效的农民工培训,一大批农民工可以服务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新兴工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线去。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得到缓解。
孙云飞说,“报告对于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思路,确立了具体的措施。信心,就从这里来!”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
4%
王淑珍代表:4%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的现实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涨幅在4%左右,这个目标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的现实水平。既考虑了当前CPI下行走势,也考虑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淑珍代表说,总理报告把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确定为4%,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预期目标低了0.8个百分点。
王淑珍分析,在去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反应快、调整及时、措施得力,这些措施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实施,已有明显效果。目前物价回落,为我国调整资源类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也是缓和物价下行的动力。
为确保今年各项经济目标的完成,报告提出七方面的工作任务。今年,山西将努力搞活
流通,扩大消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用两年时间再建设改造1万家农家店,基本覆盖全省80%的乡镇和行政村。保证市场所需商品不脱销、不断档,保质保量,保供应,促进物价水平的稳定。
政府投资
4万亿
杨庆育代表:四万亿投资是最大的信心
李亚代表:一揽子计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两年内政府投资4万亿元,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的信心。”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代表说,在危机面前,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把握好机遇,重庆经济仍能保持“稳健前行”。杨庆育说,中央财政支持重庆的投资,将主要用于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库坝等农业和水利设施建设;廉租房、危旧房、工矿棚户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村级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在当前,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重庆的投资增幅将提速。”杨庆育说,从今年起至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速将从13%提高到25%。到2010年,重庆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
河南省许昌市市长李亚代表说,这一揽子计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初步显现效果,经济出现逐步回暖迹象,企业的信心也明显提升。
李亚说,许昌市为配合两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落实,2009年推出了“3816”计划,即瞄准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要素3个目标,实施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8个领域的建设基础性、关联性强,顺利实施后将有力拉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其成果必将更多地惠及群众。
“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更坚定了我们实施这一计划的信心,我们将与4万亿投资计划积极对接,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落户许昌,我们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后续建设方面的监管,确保计划真正落到实处。”李亚坚定地说。
“三农”投入
7161亿
李昌平代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长李昌平代表说,总理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这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将起到推动作用,“三农”发展迎来新的春天。扩内需、保增长,最大潜力在农村。只有农业稳定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李昌平说,甘孜州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年活动,让农业科研成果落地高原藏区,已培育发
展出得荣树椒等12种特有农产品,直接使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9.08万吨,农业总产值增长37.5%。这里面,农业科技贡献率近40%。但当前农业农村建设欠账太多。有些农作物品种单
一、土地贫瘠,产量低。一亩地一年产青稞不足300斤。李昌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整合各种资金,集中建设一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农业基础设施。
财政赤字
9500亿
苏道俨代表:财政赤字总体安全可控
张继勋委员:我们是主动的、积极的增加
“报告中提出,财政赤字合计达到9500亿元。这个财政赤字,是安全可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苏道俨代表说。
苏道俨说,看一个国家的财政赤字是否安全可控,国际上一般认为,国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30%至40%也是安全可控的。这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以内。因此,我国的财政是安全的。
苏道俨说,现在,我国累计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只有20%左右,这没有超过国际标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发债空间还较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张继勋委员说,我国拟增加财政赤字是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这是主动的、积极的增加。在保增长方面,产生的效益可以在税收方面体现;保民生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当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今年中央投资
9080亿
李明代表:应对危机和改善民生同样能相互促进
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市长李明说。“发展民生工程,就是要深入了解群众最头疼的问题,把具体问题解决到位。”李明说,“群众看病难,铜陵市就实行„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将市医院的医生和街道、村镇的医生结对,定期让名医和专家到街道、村镇卫生室给群众看病并形成制度。城市居民行路难、停车难,政府就出钱打通断头路和丁字路,兴建停车场,让广大居民„行得通畅,停得方便‟。扩大内需,农村潜力很大。农民怎么才愿意掏出口袋里的钱呢?一句话,得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李明说,“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子女上学问题,这都是在消除农民的顾虑。应对危机和改善民生同样能相互促进,所以危机打„喷嚏‟,千万别让民生„感冒‟。”
“下乡”补贴
400亿
谢开华代表:“家电下乡”服务要跟上
潘雪红代表: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范围
报告提出,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代表说,家电下乡深受农村群众欢迎。但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交通条件参差不齐,不少农民对家电下乡的基本政策和相关规定了解不具体,在少数地方出现了农民买不到真正中标企业的产品、买了家电拿不到补助款、影响购买积极性等问题。
谢开华代表建议,政府的服务要跟上,对假冒伪劣产品要严厉打击,该发的补助要及时到位,有关部门要督促售后服务及时跟上。另外,一定要加大对家电下乡的宣传力度,宣传工作要进村入户,尤其要落实到边远山村,让绝大多数购买者成为家电下乡的“明白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县长潘雪红代表认为,家电下乡是刺激消费需求的一个有力举措。今年2月13日,我们灵山县的家电下乡活动正式启动,仅一个乡镇当天的销售额就达2万多元。老百姓是真心欢迎这项政策。
潘雪红建议,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范围,尽量把与农村生活紧密相关的家电都包含进去,让更多家庭能够受惠。
第四篇:2012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数据
2011年工作回顾
GDP 47.2万亿元比去年增长9.2%
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
粮食产量 1.14万亿斤
城镇新增就业 1221万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农村纯收入增长11.4% 三农支出 1万亿 增长1839亿元
城镇化率>50%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 提高1.2个百分点
个税起征点2000 到3500
进出口货物总额 3.64万亿美元 增长22.5%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 % 贸易下降顺差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
2012工作部署
GDP增长7.5% 提高质量
城镇新增就业 900万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内
CPI 涨幅控制在4% 左右 考虑输入性通胀因素
进出口总额增长10 % 左右
积极财政政策 适度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赤字8000亿元 赤字率下降到5%左右稳健货币政策
民生财政 控制三公经费 结构性减税
货币预期增长14%
主要任务
扩大内需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12287亿元 增长1868亿
教育经费占 GDP4%
全国社会统一保障卡19 32
第五篇:2011年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看三农政策走势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三农”方面最核心的政策是什么?用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及价格稳定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主题,与“十二五”规划也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如何确保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
出现了新问题。报告以农产品供给为轴心,增添了不少新内容:
其一把如何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放在2011年政府工作的首位。在目前全球粮价高涨的大背景下,如何阻隔国际粮价暴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消减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干旱等不利生产预期的确是头等大事。所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条就是有关物价稳定的,而在所有物价中最难最基础当然也是最重要的首先应该是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稳定。由于粮食是基础性产品,粮价如果快速上涨,会带动其它相关产品的涨价,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报告开出的药方是增加生产,只有产需平衡了,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有效。报告提出要继续强化前几年有些放松的省长“米袋子”与市长“菜蓝子”工程,要求大中城市一定要确保基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增加本地鲜活产品生产,这对近年来因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郊区菜田被大量侵蚀占用是一个回补。只是如何强化监督耕地数量还需要各地进一步细化,比如是不是可以按城市人口数量多少来确定一个基本的面积,以防止部分城市走形式?以此基本标准来提高监管的约束力与可操作性。
其二是近万亿的“三农”投入很给力。今年中央拟安排“三农”投入9884.5亿,接近万亿,比去年增加1304.8亿。这基本上顺应了中央过去提出了每年涉农资金新增千亿的目标。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中央财政支出5.436万亿元,我国目前城市化比率47%,农村人口占一大半,再把那些在城市打工但还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算在内,近70%的农村人口,目前只占到总财政支出的不足五分之一,未来还应该继续大幅度增加,才能够缩小目前城乡巨大的公共品服务差距,向国家提出的城乡人均公共品服务均等化目标迈近。
其三涉农投入的方向也有比较大的转变,未来新增投入要向承担基础性、重要性高但比较利益低的粮食主产区与种粮大户倾斜。过去三农补贴投入撒胡椒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对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补偿过低。我国实行的低粮价政策,使承担主粮生产的农民在所有农产品中所获利润最低。如果单纯地从比较利益出发,农民们应该选择改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前两年金融危机后一些新生代农民返乡务农,第一件事就是不种粮食,改种赚钱的蔬菜、养殖业。如果农民们都这样做的话,国家的口粮安全将遭遇挑战。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粮食单产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而为了国家的整体经济稳定,粮价也不可能有大的涨幅。在这种困局下,种粮农民的收入就一直难以提高。过去讲“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现在由于农民工工资大涨,出现“在外打工半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某种程度上来讲种粮的农民在为国家低粮价战略做贡献。如何吸引农民留在家里继续种粮是一大难题,所以这次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增加的涉农投入补偿重点要向主产区、重点品种、种粮大户倾斜。另外现在由于取消了农业税,种粮大县一般也是财政穷县,为了激励这些地区继续从事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中央财政也加大对粮食、油料与生猪大县的财政转移力度。这种调整方向的确太有必要了,是一个正确的信号释放。未来应该大大增加粮食主产区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补贴,让农民在家种与外出打工的收入不要像现在拉得这样大。
本次报告“三农”方面还有一些新提法,包括使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年均近1%,如果还只是单独统计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而不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这种提高意义成效大大降低,对目前只有28%的户籍城市人口应该确定一个年提高率。还有一个大亮点就是提高新农保试点县的比例,从过去的10-20%扩大到40%,让农村老人快点享受养老金。
未来我国粮食供给的压力还会持续加大,一方面粮食生产向缺水的地区转移,富水的地区由于比较利益低下逐步在放弃粮食生产,对我国整体水资源的供给会有一个很大的压力,另外由于天气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还会更一步加大,如何减缓这种事件对种粮农民的冲击也是一个大问题,还有就是如何继续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包括不少那些多年已不在家种粮却照拿粮食补贴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