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21: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

第一篇: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

AAAAAAAA协同创新中心规章制度

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试行)

AAAAAAAA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努力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管理体制、人事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资源配置与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更好地创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坚持“开放、包容、协同、持续”的基本原则,以中心为主体,各参与单位密切协同,构建创新文化体系,培育创新精神,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环境。

一、创新文化建设目标

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二、创新文化建设要求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尊重个性、保护个性

强化意识、协同发展

加强激励机制、倡导原始创新

三、创新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心文化建设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文化,坚持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体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中心创新文化建设。

1.精神层面。中心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需要大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1)革新理念,形成特色。中心要在充分发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注重理念创新,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资源优势、地域文化背景,逐渐形成独特的创新理念和文化风格,努力营造有个性的学术氛围,孕育创新文化。

(2)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宣传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把推动历史前进的科技工作者放在优先的地位。自主创新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激发出一个民族无穷的创造能力。为了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进行自主创新。

(3)培养文化自觉,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目前我国亟需在清醒认识全球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既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协同创新中心要把西方文化的创造力吸收进来,树立起创新为荣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还有要提高中心科研创新的包容力。包容力决定其学术创新的天地。中心要正确对待科研风险,提倡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逐步形成有自主学术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4)发扬中心的文化引领功能,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中心不但要培养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推陈出新的学术氛围,努力汇聚各学科领域有独立见解的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孕育形成新文化的各种元素,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和先进学术思想的交流,在社会创新文化的建设中起到纳新、育新、推新的文化中心作用。

2.制度层面。创新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观念的不断创新,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需要落实到体制、机制和具体程序上来。

(1)增强中心自主意识,建立学术型管理制度。中心应树立独立自主的管理意识,在育人、管理、科研的一些关键环节建立更完善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体现,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

(2)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环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中国应实行广博教育,充分重视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积累、浓厚人文气息、丰富创新意识的时代精英。另一方面,实践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学生从实践教育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对学生加强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3)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实施有力的科研奖励机制。中心创新文化的构建迫切需要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中心要改革科研奖励机制,改变目前片面追求论文数

量的评价体系,以严谨的学术标准衡量论文质量,鼓励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中心要加大对团队合作攻关的技术创新的支持,深入改革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高校学术创新环境。

(4)设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研究项目。面向协同创新的各个创新方面,开展创新政策和措施的效果评估,改进方案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按照协同创新的创新方面,项目分为“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课题所形成的成果必须包括现行政策和机制的评估和系统创新措施的改进方案。

3.环境层面。大学创新文化的构建必须基于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进行。创新环境包括推动创新的具体活动、创新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体现创新文化的物质基础。

(1)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即激发中心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又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广泛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提升科研质量和创新效果,实现科研创新的“自驱动”模式。

(2)强化互动交流。实行“横向交流、纵向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方针,比如邀请学术大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术沙龙,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团队或发起学术论坛等,提供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引导和鼓励中心科研人员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学习模式,开拓视野,转换思路,激发创新。建立中心协同体视频系统。

(3)加强中心文化建设与宣传,促进中心独有的创新文化环境。要把学习、科研环境看成是创新文化的重要表现,以长远规划的眼光来实施新的建设工程,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主题、独具特色的环境氛围。

第二篇: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组织管理规定

AAAAAAAA协同创新中心规章制度

组织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AAAAAAAA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在AAAAA省人民政府、AAAAA省教育厅领导下,由AAAAAAA大学、AAAAAAA公司联合组建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单位。创新中心联合本领域科技界、企业界、政府,成立创新中心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创新中心主任负责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二条 创新中心在理事会下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每届任期四年,任期不超过两届。创新中心主任按照《理事会章程》第二章第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职权。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创新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第三条 理事会邀请相关领域著名专家组成创新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其职权依据《理事会章程》第二章第十条的规定行使。

第四条 创新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的学术评议与审核、学位授予、政策制定与监督等工作。

第五条 创新中心下设运行服务部、人才培养部和科学研究部。

第六条 运行服务部主要为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各项服务支持,下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办公室、财务办公室。

(一)综合办公室负责创新中心的文秘、档案、安全保卫、法律咨询等工作;负责环境清洁及维护、办公设施及办公用品管理;负责部门间的协调;负责创新中心的接待、对外宣传、内部刊物的编制;负责有关具体事务的督查、督办;负责创新中心仪器、设备、软件、材料、图书资料的采购、接收、保管、发放;负责房屋财产管理;负责创新中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务;负责中心与其他大学、行业公司、学术机构、知名学者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人力资源办公室负责创新中心人员的招聘、考评、解聘、聘任合同管理、工资审核、保险、人事档案管理;负责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负责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负责绩效考核方案的起草,并组织进行绩效考核。

(三)财务办公室负责创新中心日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体系;负责编制中心财务预算和决算报告;负责中心资金管理工作;负责财务监督,严格审批各种发票、单据。

第七条 人才培养部主要负责创新中心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下设本科生培养办公室、研究生培养筹备室、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

(一)本科生培养办公室负责本科生的招生工作;负责本科生培养计划、目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本科生的学籍和教务;负责本科生的实习实践、国际交流;负责优异生的选拔培养和推荐免试研究生。

(二)研究生培养筹备室负责研究生教育的筹备工作;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目标、方案的制定与学位授予点申报。

(三)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中心学生的党建工作;负责境内学生的助学贷款、奖助学金,以及境外留学生的各类奖学金申报、评审工作;负责中心学生的科技创新、社团实践、人文艺术等活动;营造“独立、自由、勤奋、开放、求是、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八条 科学研究部主要负责创新中心的科研组织和管理,并负责协调各科研团队之间的相互合作,下设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青年学者研究中心、物流研究中心。

(一)成果转化服务办公室负责组织面向行业、产业、区域的科技洽谈、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动;负责科技成果的鉴定、登记、转化和推广;负责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申报;负责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

(二)青年学者研究中心主要汇聚国内外化学化工领域青年拔尖人才开展国际前沿研究;通过国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来中心工作;设立自主创新基金支持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先进的配套条件,使其不受外界干扰地从事科学前沿研究,确保中心的发展潜力。

(三)物流研究中心负责收集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的技术需求,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应用信息;围绕行业产业发展组织中心相关人员开展攻关研究;负责农副产品物流领域的前期研究、策划、组织和申报;负责了解、收集、发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信息。

第三章组织管理原则

第九条 创新中心的工作要遵循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部署的原则。根据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工作任务和阶段目标,统一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统一设置岗位、薪酬标准和考核办法。

第十条 创新中心实行每季度议事制度,对中心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人事变动、财务管理、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工作进行研讨,确定下一季度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并形成可行性计划,每半年向理事会汇报中心建设情况。

第十一条 创新中心实行PI(Principal Investigator)负责制,给予PI充分的财务自主权和聘任自主权,负责科研项目的统筹管理。创新中心负责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组织管理协同模式

第十二条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统一管理创新中心资源。资源包括实验室、实验设备、软件、图书资料(包括电子资料)等,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队伍。

第十三条 建立人事管理平台系统,统一创新中心人事管理,包括中心人员的聘任考评、职称晋升、学术成果、国际交流、访问学者管理、博士后管理等方面。

第十四条 建立科研管理平台系统。对于科研项目的申报、执行进度、过程审计和结题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成果申报和知识产权进行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 建立学生管理平台系统。统一管理中心的本科生、研究生,包括招生就业、奖助学金、学籍教务、培养计划、实习实践、国际交流、学位授予等方面。

第十六条 建立财务管理平台系统。统一管理中心的财务与资产。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理事会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协同创新机制-四川科技厅

产 业 技 术 研

建 设 方 案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究 院附件

二○一三年二月

目 录

一、建设意义.......................................................................3

二、建设思路........................................5

三、基本原则.......................................................................5

(一)明确定位、突出重点...........................................5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5

(三)协同创新、多方共赢...........................................5

(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6

四、建设目标.......................................................................6

五、主要任务.......................................................................7

(一)主要支持方向......................................................7

(二)主要功能建设......................................................9

六、体制机制.....................................................................11

(一)组织管理模式....................................................12

(二)市场化运行机制................................................12

(三)多元化投入机制................................................13

(四)协同创新机制....................................................13

七、保障措施.....................................................................14

(一)加强组织领导....................................................14

(二)完善政策措施....................................................14

(三)创新投入方式....................................................14

(四)营造创新环境....................................................15

一、建设意义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缺乏有效形式和途径,迫切需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纵观国外,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先后设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以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其发展势头迅猛、所有制形式多元化、运行机制独特、创新成就突出。这类新型科研机构遵循市场与创新规律,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出很强的创新活力,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现阶段,我省提出建设创新型四川的宏伟目标,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战略,建设一批适应新形势需要,遵循市场与创新规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搭建一批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已成为我省迫切的现实需要。这对深化我省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我省分层次建立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西部创新驱动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做强产业支撑,以提高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集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以高科技园区为依托,搭建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相互支持的合作平台。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形式,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我省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我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基本原则

(一)明确定位、突出重点

重点围绕我省七大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骨干企业和代表发展方向的企业为组建主体,充分体现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以各级地方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市场需求,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努力实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同步推进,建立市场化发展路径。

(三)协同创新、多方共赢

整合政产学研资用各方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利益为纽带,积极探索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实现多方共赢。

(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

兼顾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与未来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形成“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建设机制,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四、建设目标

通过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本区域战略性目标产业群;二是强化共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示范,以“合同科研”等方式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带动区域内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提供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四是建立技术扩散机制,通过技术转移、建立衍生公司及孵化创新企业等方式,促进区域内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兼顾地方产业发展战略与前沿技术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首期启动汽车、数字家庭、钒钛、硅材料、泡菜、饲料、环保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15年,逐步建立20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市(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新型科研开发机构。到2017年,累计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5000亿元以上。

五、主要任务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主要开展产业或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提出解决方案,制定技术发展路线图并推动实施;组织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形成,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一)主要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我省七大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

1.集成电路、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平板显示、物联网、云计算、军工电子、数字视听及数字媒体、三网融合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

2.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装备、高端配套基础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产业领域;

3.乳制品、食用油、酒类制造、肉制品加工、软饮料制造、果蔬泡菜加工、茶叶加工等饮料食品领域;

4.油气化工新型催化剂,天然气、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磷化工、醇醚燃料助剂等油气化工产业领域;

5.稀土材料、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钛化工、钛及合金、氧化钒、钒氮合金、含钒钛微合金钢、钒催化材料、钒钛特种功能材料、钒钛磁铁等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领域;

6.太阳能、风能、多晶硅、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核能和生物质能源等能源电力产业领域;

7.汽车制造、发动机、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等汽车制造产业领域;

8.商用飞机零部件、安全系统等航空航天产业领域; 9.特种高分子材料(包括新型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电磁辐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领域;

10.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血液制品、化学药、医疗器械与诊断试剂、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等生物产业领域;

11.高效节能绿色照明产品、建筑节能、生态恢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成套设备、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领域;

12.中药新药、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及配方颗粒、中药加工炮制等现代中药产业领域;

13.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以及畜禽、水产突破性优良新品种培育等生物种业领域; 14.饲料、农药、化肥、兽药、农业生产与加工机械等农用物资与农业机械领域;

15.粮食、油料、蔬菜、肉类、蛋、奶、水果、调味品等农副产品加工领域;

16.公共安全及安全生产领域; 17.旅游产业和旅游公共服务领域。

(二)主要功能建设

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总体建设目标,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战略和前沿关键技术的突破,强化协同创新、多方共赢。

1.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

围绕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同时注重研究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支撑,通过招标、遴选等多种方式,确定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方向,重点聚焦行业带动性强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通过创新,破解地方经济建设难题和发展瓶颈,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000项以上,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500-1000项;发明专利500-1000项。

2.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面向产业发展,注重市场前景,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通过实施“发现、筛选、撮合、转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界的无缝对接,助推区域内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到2015年,促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项以上,登记技术成果2000项以上,重大技术交易合同项目10000项以上,技术交易额200亿元以上。

3.创新型企业孵化

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助推创新型企业成长孵化,通过建立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实现研究、开发、产业化与孵化同步推进。同时,鼓励研发团队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公司”的方式,带着知识产权创业,孕育、培养创新型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固化于企业。到2015年,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500家以上。

4.行业公共技术服务

着眼于公共资源的开放共享,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以核心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为纽带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同时,统筹利用全省科技资源,结合现有的基础条件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服务平台,面向全行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检测、工程化应用、技术转移、创新孵化、融资服务等一系列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到2015年,发布企业技术需求信息10万条以上;为5000家以上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检测、工程化应用等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超过500亿元以上的债权股权融资服务。

5.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功能

积极招才引智,着力培养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着眼于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和专职运营团队,建立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中心的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凝聚行业优秀人才;整合社会中介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技术服务团队。同时,坚持以创新求生存、以合作求发展的基本取向,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国际国内合作,实现协同创新、互动发展。到2015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00人次以上,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1000次以上。

六、体制机制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是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活力和实力,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它是政产学研资用多主体合作组建的,以产业化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创新型科研经济实体。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科研生产互动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形成研发和产业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破除所有制界限,推进体制重构、功能重组、资源重整、效能倍增;通过章程和契约规范行为;虚拟架构和实体组织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外包研发相补充,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配套。

(一)组织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我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化管理模式。院长对外代表研究院行使法人权利,对内负责研究院的日常运行。同时,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其他组织管理模式。

(二)市场化运行机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灵活、多样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一是形成能进能出、科学录用的人才引进新模式。实行竞争择优的管理、技术岗位公开竞聘制度,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人员管理方式;二是探索建立合理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创新收益分配,可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份期权、分红权、科技成果收益分成以及其它激励方式,形成良好的分配导向,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活力;三是根据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不同任务目标,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同时,探索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灵活的人员管理方式,保持队伍的青春活力与创造力。

(三)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充分引入社会多方金融资源参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建立参与单位共投共建、政府财政资金鼎力扶持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共同支撑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促进多方资金形成合力,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协同创新机制

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形成科学探索、人才培养、综合研发、产业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格局,形成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机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省级相关部门、市(州)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负责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负责制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管理办法、经费拨付、项目立项、验收检查等。

(二)完善政策措施

推进制定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制定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进口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税资格审核认定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战略,广泛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研发和公共服务。

(三)创新投入方式

建立“多方参建投资+政府财政资金+其他社会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资金应充分发挥社会公益作用,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产学研参建资金应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行业带动性强的技术研发创新;同时,通过引入风险资本、设立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与产业化,扶持创新型企业孵化,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四)营造创新环境

依托平面、网络和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新理念,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新环境,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助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充分释放创新潜力,成为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篇:2018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考试时间:2018-02-28 08:56-2018-02-28 09:05 93分

 o o o o  o o 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协同创新管理的困难的是()。(单选题3分)A.价值观的统一 B.文化的冲突 C.地域整合 D.利益的统一

2.11115444(单选题3分)A.456789.0 B.789797.0

得分:3分

得分:3分

3.提升协同创新的基本方针是增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度,号召跨国界、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构建成()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 o A.跨国界、跨学科、跨地区 B.多学科、多功能、高级别 C.大开放、大合作、大协同 D.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

4.协同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是()。(单选题3分)A.促进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得分:3分 o o o  o o o o  B.建立健全鼓励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法律制度

C.加强协同创新的外在环境建设,努力建设一种公平、公正的创新合作环境 D.克服协同创新系统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5.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3分)A.缺乏好的创意和科技能力 B.创新的过程存在问题 C.缺乏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D.重视程度不够

6.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创新等级排名上,我国被列为()。(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A.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B.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C.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D.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7.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 o A.2020.0 B.2025.0 C.2030.0 D.2035.0 8.创新的主体是()。(单选题3分)A.个人

得分:3分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机构

9.大学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是()。(单选题3分)A.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B.降低科研风险,实现风险分担

C.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组织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D.实现共同利益,将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MIT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进过程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A.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 B.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C.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D.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

11.我国现有的创新组织虽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存在着()等问题,影响了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的后劲。(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A.规模过大 B.学科单一 C.综合度低

D.公益性目标不显著

12.MIT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新发展模式的代表,对我国的启示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导向应该与建设创业型大学联系起来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B.根据知识形态的变化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导向的不同模式 C.富有特色的专利政策体系和下放大学的自主权 D.多异质性主体的参与

13.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政府的作用是()。(多选题4分)A.调节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限制 B.解决协同创新信息缺陷问题 C.解决知识基础与商业需求不适应 D.充当“宽容的顾客”的角色

14.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包含()。(多选题4分)A.财政政策 B.税收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15.产学研制度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问题是()。(多选题4分)A.产学研功能混乱 B.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较低 C.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D.产学研资源不足

16.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是()。(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0分

A.由紧密型向松散型过渡,即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B.由获取资源为主的产学研向面向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迈进 C.在合作形式上向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o  o o o o  o o o o  D.基于技术特性和知识特征的区分将成为合作模式的决定因素 17.产学研合作具有()。(多选题4分)A.高不确定性 B.高风险性

C.合作的高交易成本性

D.合作双方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

18.我国协同创新的现状是()。(多选题4分)A.研发与创新资源分散 B.创新系统封闭

C.尚未建立大协同的机制和体制 D.企业之间多进行研发合作

19.根据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现实环境,我国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o o o o  o o o o A.搭建支撑学科、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 B.优化协同创新平台的战略布局 C.建立协同创新校企交互的联动机制

D.拓展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多途径的融资渠道 20.协同创新的意义在于()。(多选题4分)A.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B.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繁荣、科技的进步 D.人才的高端培养

得分:4分  21.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 正确 错误

22.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最重要载体。(判断题3分)分

得分:3o o  正确 错误

23.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4.从20世纪初开始,MIT慢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基本模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5.协同创新的过程涉及多利益主体的参与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制度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制度与规范保障。(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 26.产学研合作并不存在知识来源与知识应用分离的组织、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7.加强协同创新,就要强调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还要加快建立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28.当前,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潜力虽小,但专利结构优良。(判断题3分)分

得分:0o o  正确 错误

29.协同创新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用政府行为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 正确 错误

30.一个国家,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会失去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第五篇: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2014年05月05日 10:38 来源:教育部

分享到:

    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人人网

为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中四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即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A类)、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B类)、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C类)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D类)的认定。

第二条认定工作坚持开放、择优的原则,高等学校须在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才能具备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资格。

第三条认定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宁缺毋滥,支持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和取得明显培育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条认定工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强化跨学科、跨领域的成效认定方式,广泛邀请社会各方面专家参与认定,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统筹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知名学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组成。

第七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对“2011计划”发展战略、计划目标、阶段任务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与建议;(二)对通过会议答辩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咨询,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建议名单;(三)参与评估验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并对“2011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承担“2011计划”领导小组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八条发挥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作用,推荐专家进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参与发展规划制订,论证提出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的新方向、新领域等。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分为形式审查、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综合咨询和领导小组审定五个环节。第十条形式审查。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报书和相关证明材料的齐备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申报资格等进行综合审查。

第十一条专家初审。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类型,组织专家对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材料进行集中审议或通讯评审。初审专家原则上从专家库中选取,包括学术、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专家,重点审查协同创新中心的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需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落实情况、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运行状况与已有基础、机制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与操作效果等。根据专家初审结果,确定进入下一环节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十二条会议答辩。分为集中答辩和现场考察两阶段进行。按照不同协同创新类型,对通过专家初审的协同创新中心分组进行集中答辩审议。参审专家原则上从专家库中选取,包括学术、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专家。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质疑答辩和充分讨论,围绕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与任务、运行管理和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成效等,重点审核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协同创新任务落实与执行、人员评聘与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创建、资源汇聚与利用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择优确定各组的推荐名单。

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推荐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现场考察。考察专家原则上从集中答辩的每组专家中产生,由学术、管理、财务等方面专家组成。以牵头申报高校为重点考察对象,具体考察协同创新中心的现有环境、平台、装备等基础条件,团队到位与人才培养状况,依托单位政策落实与经费投入情况等,现场随机选择中心部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给出专家组的现场考察意见。

第十三条综合咨询。由“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可按理工和人文两组分别进行。综合咨询专家组在听取各会议答辩组的情况汇报、审阅相关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通过会议答辩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审议,提出咨询意见,形成认定的建议名单。

第十四条领导小组审定。“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专家初审、会议答辩和综合咨询意见,报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认定条件

第十五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突出协同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突出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牵引,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运行和培育成效作为认定的主要内容,确保质量,择优遴选。

第十六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准确的协同需求。协同创新方向的选择应同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重大需求的要求,具有重大协同创新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须有国家或地方、行业、企业等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牵引,任务落实,研究路径清晰,分工具体明确,组织实施得当。

(二)雄厚的协同基础。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协同创新体的组建合理,运行状况良好,依托的主体学科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集聚了国内最优的创新力量,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牵头高等学校和主要协同单位在人才资源、学科支撑、科研能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充实,具备实现协同创新目标的整体实力。

(三)有效的协同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组织实施,开展了系统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团队评聘到位,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社会资源充分汇聚,国内外合作深度推进,构建了良好的协同机制和协同氛围,形成了高效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实质的进展与效果。

(四)明显的协同增效。通过协同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协同创新成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认同度高,证明材料充分、详实。

第五章 专家遴选

第十七条参与认定的专家遴选原则:

(一)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著名学者;(二)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的管理专家;(三)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状况、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知名专家;(四)来自长期致力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及服务的行业、地方、企业等方面的代表。

第十八条建立专家库。入库专家由学术、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以及知名专家推荐产生。

第十九条按照四类协同创新中心的特点和认定要求,综合平衡评审认定专家组的来源和构成比例,原则上高校系统和非高校系统专家在专家初审、会议答辩阶段各占50%。其中A、B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要立足原始创新,以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为主;C类、D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要突出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和市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专家作用。第二十条专家库定期进行更新,保持动态调整,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邀请未能参加认定工作的专家,将不再保留在专家库中。认定过程中发现有不规范评审行为的专家,将取消认定专家资格。

第六章 回避和保密

第二十一条认定专家不得参加本人所在单位牵头申报的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协同创新中心聘任人员不得参与该中心的认定。需要回避的人员应主动提出。

第二十二条参与“2011计划”实施管理的专职或聘任人员、参加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专家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按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对有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高等学校和推荐主管部门应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的协同创新中心,一经发现,将取消认定资格,并给予申报高校相应处罚。

第二十四条本暂行办法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及的精神,根据各单位签署的框架协议,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心......

    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大盘点(本站推荐)

    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大盘点 ——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月1日,由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东方电气、中材集团等4......

    8、协同创新中心人事管理办法(最终定稿)

    农副产品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人事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人才是农副产品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下称中心)的关键创新力量和创新要素,为激发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营造协同创新氛围,......

    创新创业协同中心出游策划书

    创新创业协同中心出游策划书部门:创新创业协同中心业务拓展部学生:曹璐时间:2014年6月17日一、 活动主题: 快乐游玩,快乐交流,快乐工作,快乐学习二、 活动背景:在中心换届之际,趁着初......

    分享经验协同创新

    分享经验 协同创新 ——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综述 2014年07月01日 09:42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津)2013年6期 作者:周轩/徐绘君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45......

    中科院协同创新

    中科院集成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 2011-09-29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566(2012-6-25)[精选]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1.产学研协同创新概述 1.1“协同创新”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阶段。创新驱动......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第五版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4/23/content_64453.htm■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