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制度
护理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
为给老师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同时也为了学校的管理,特制定本规章制度,详尽如下:
第一,办公室是老师处理教育、教学业务的工厂所,每一位老师都有保持办公室文明、整洁、舒适的义务。
第二,办公室要注意整洁.办公桌(包括桌上的物品)要摆放整齐,物品摆放要有条理,保持墙壁整洁、不乱放衣服、不乱涂乱贴、不乱钉它物,做到布置合理;不乱扔纸屑、烟头、瓜果皮壳等杂物,废旧物品应及时恰当处理;确保办公室地面的卫生。
第三,工作期间不得大声喧哗、吵闹和影响他人工作。非办公室人员无联系不得随意进入。办公室全体成员要团结统一,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每一位老师要谈吐文明,注意坐姿,注意细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四,办公室不开无人灯,无人扇,要控制空调的使用时间。办公室电脑为学校所有。如使用不当、子女随意操作等造成电脑损坏,由办公室负责人负责。电脑应正确使用,倍加爱护。办公室纸张为学校所有,请注意珍惜,勤俭节约。
第五,办公室负责人应根据各自情况安排教师值日表,并及时提醒督促值日老师干好份内工作。
第六,值日老师要做好当天份内工作,同时监督办公室老师保持办公室清洁卫生,下班离开前要自行将电脑、空调、电灯、电扇等关好,锁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以上制度望全体教职工认真遵守,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该制度从制定之日起正式施行。
护理实训室制度
一、学生进入实训室应穿好工作衣,戴好工作帽, 必需时戴好口罩。
二、实训时不迟到、不早退,态度严肃认真,不得喧哗打闹,保持室内安静。
三、爱护公物,厉行节约,严禁浪费,具体做到:
1.实训室物品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带出实训室;
2.爱护模型,严禁对模型人玩弄、捏扯、涂画;
一、学生进入实训室应穿好工作衣,戴好工作帽, 必需时戴好口罩。
3.实训室内病床、床旁椅等不可随便坐卧(实训项目必须坐卧除外);
4.实训前个小组按要求准备练习用物,实训后每位学生必须自觉
整理病床;清点所有物品并归原位,作好记录;损坏物品应及时
报告老师,如有遗失和故意损坏,要按制度赔偿。
四、保持室内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准带任何食物进实训室。课后,班长负责安排并督促同学打扫卫生,关好水、电、门、窗后方可离去。
五、课余练习按老师安排定时进行,班干部负责清点用物做好记录,非本班练习时间不得进入实训室。
第二篇:2016专业中职学校教师工作总结
中职学校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并时时刻刻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好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下面是本人在本学期中的教学经验及工作内容。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学习党的最新章程。认真学习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我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心。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注意从书本中汲取精华,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如何做好一名人民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积极参加我校校本培训“各类培训”。
2、认真学习学校安排的政治业务学习。
3、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及其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从教材中汲取精华并传授给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并根据学生情况修改教学难度。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适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留好作业让学生加强当天所学到的知识。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到老师的关心,促进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三、工作考勤方面:
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而耽误工作的时间。本学期担任9个班的《和静优势地理资源》教学工作,及1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全部按时完成,没有缺漏一节。认真积极作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如:课时制定计划、教师工作手册的填写、布臵作业、建立试题库、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等。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兼任学校的支部组织委员工作,在教学方面和科室的工作时间有时候分配不均,导致两头有些不兼顾,而且在组织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我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学校美好的将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
第三篇: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会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会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应强化护理技能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护理教学中总结了几点实践教学的体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护理;实践教学;体会
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对护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应重点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护理技能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多年的护理教学中,本人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护理技能操作和护士素质的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上课前向学生强调护理技能操作的重要性,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技能是一名合格护士必备的条件,可避免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并与就业密切相关,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护理技能的训练,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演示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和要点。我校采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配有护理实用技术配套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各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在观看光盘的同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课堂训练,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循序渐进巩固学生的操作能力。
3.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在技能操作训练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与患者,并进行角色互换,使学生在扮演护士与患者的角色中体验到相关的角色感受,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操作的真实感。如讲授口腔护理一节,先让学生在口腔模型上操作,然后让学生互相扮演护士与患者,在真人上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其他如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等章节的教学,除了多媒体演示和教师示范操作外,均可加入角色扮演和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鼓励学生勇于操作,克服畏难心理。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种类繁多,有难有易,可先在教学模型上充分练习,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性地进行一些项目的真人练习,如学习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教师详细讲解操作步骤,组织学生观看操作光盘,在仿真静脉输液手臂上充分练习后,再进行真人练习。针对有的学生担心真人操作失败,怕痛、怕出血等情况,教师在一旁要耐心指导操作步骤,让学生有安全感,当学生静脉穿刺成功时给予适当肯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并获得成就感,在真人身上练习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能使学生体会到操作的真实感和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为以后进入临床实习做好准备。通过这样的真人训练,学生学会了护患沟通,查对制度,无菌观念和规范操作意识,培养了她们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5.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每次实验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准备用物,熟悉规范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通过对实验用物的准备,学生可掌握更广泛的相关专业知识,如:操作间物品的整理,各种医疗器械的名称及消毒和保存等,同时还可熟悉各种器械包(如导尿包、无菌包)的打包步骤及方法。
6.开放实验室,增加训练机会。加强护理实验室的管理是护理技能操作的保障,指定责任心强的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护理实验室,具体时间为每天傍晚5:30至6:30,晚上7:00至9:00,星期
六、日全天开放,把学生分成几组,各组选一个负责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到实验室进行练习,弥
补上课操作时间的不足。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全自动电脑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最终每个学生均掌握了这项急救技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采取定期考核,技能大赛等手段来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定期进行护理操作项目的阶段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练,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学生操作中的失误。每学期举行一次护理专业技能大赛,把护理技术比赛项目评分标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训练,请医院护理专家担任评委,教考分离,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时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高别级的护理技能大赛,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8.坚持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临床见习是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将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和临床见习形成紧密相连的3个环节,让学生熟悉医院的环境,接触临床和患者,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以后临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并能尽快进入护士角色。
9.传授知识,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人文关怀体现在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关注病人的健康及病人的权利和需求,培养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开展人性化服务,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10.做好实习前培训。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规章制度和医疗安全制度,护士素质和礼仪,护理职业防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和心里社会性危害,在职业防护方面强调在实习中要做好预防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接触传播性疾病,戴好口罩和手套,穿好工作服,勤洗手。防止锐器伤,护理人员在各种操作过程中,易被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等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主要途径,工作中粗心大意,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防护意识淡漠,以上几方面较易导致锐器伤。同时还要防止射线损伤及化学消毒剂和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污染,合理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会自我调节,使学生能保持身心健康,更好为病人服务,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1]蔡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2]邓红.浅谈提高护理专业临床营养教学质量的做法和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01).
第四篇:中职学校汽修专业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的探索
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最主要的一些专业课程,从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存在的一些弊病出发,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模块式一体化 双师型 教学方法改革
一、前言
“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和“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是技校汽车修理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安排中,通常采用将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我校对汽车维修专业也不断地进行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改革,经过教学上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就此,我想谈一谈自己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的一些想法体会。
二、传统教法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1、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面积的扩招,从质量上来看,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
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修理技能形成的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
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传动系中的主减速器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而且,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思路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模块式一体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具体做
法是:
1、建设实训基地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技能高手,学校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实现“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我校拥有使用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包括汽车检测中心、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器和新技术实训室、整车拆装与修理实训室和多媒体专业教室。另外,我们还开发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给“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行“一体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一方面将教师定期送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地从生产第一线引进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充分保证“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挑选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教学模块主持人,将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
3、准备教材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 组织一大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将汽车维修人员必备能力按其能力形成的先后为基准进行归纳和整理, 并参阅交通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用教材, 并开发了“汽车构造”等一系列多媒体课件, 为开展“一体化”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保证教学改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 进行了严格的专题讨论,成立了“专业改革和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这些工作都为开展“一体化”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首先,参阅交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 本着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项目开发, 开发出一系列独立的教学与训练模块。
其次,按知识模块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 完成该模块的学习后进行轮换。每个模块的训练步骤包括:
1)明确学习和训练目的与要求;
2)掌握进行该模块实际操作的一些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
3)在整车上找到该模块(系统)所包括的零部件,了解系统的组成;
4)配合多媒体课件和理论指导,拆装各零部件, 学习其结构;
5)配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系统工作原理;
6)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习对该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7)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关零部件,进行修理作业(排除故障),掌握修理工艺;
8)完成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进行总结;
9)进行考核(改变车型,由教师设置故障,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修理的全部操作)。
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检验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四、“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启示
两年多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
1、“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可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3、要进一步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需抓紧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双师型”教师目前紧缺,所以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从“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出发,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目前缺乏与“模
块式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必须尽快组织编写出适合“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课程》,徐国庆,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2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改革,推动职高教育健康发展》,李志宏,中国高教研究,2004
[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刘兰明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探索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探索
随着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教师尤其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随着社会的关注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员的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专业教师的成长之路。
中职学校的教育是面向社会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要真正达到通过中职教育能培养出这类人才,也就要求中职教师队伍中要有能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实操示范能力的专业教师,通过能“说”会“练”来教育并引导学生成长为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
这类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基本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能水平及较强的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周济部长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原因。
一、何为“双师化”及“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虽然在各职业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到目前为止很多甚至连本身就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对“双师化”的认识还有偏差,他们认为只要持有两个证(如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即是“双师化”的专业老师。
其实“双师”教师的概念,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即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本质特色,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而并非只从形式上强调持有两个证即为“双师型”教师。因为如果专业教师在成长的过程只是追求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等级证”而并非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和执行“双师”教学的话,在教学中根本达不到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会连普通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都达不到。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操作的同时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让学生们在直接感受到理论对实操的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作用,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从而逐步带领和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掌握专业学习的真谛。
二、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上级领导曾要求过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并指出要狠抓10年、20年,但直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仍然尚未真正进入主流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有限,实操设备还处于严重缺乏的情况,并且行业企业参与中职教育的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中职学校的办学机制还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灵活性也不足,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在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机会较少,社会溶入程度不高,时代感严重不足,再加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识淡薄,仍沉浸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中,而且还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专业技能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认为拥有了这两张证书就已经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便大力加以推广。从而使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出现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将专业操作技能与操作理论相结合,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
目前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是通过自身学习或短期培训获取相关专业证书的,并且在获取证书后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未能继续进行实操训练而真正能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实践指导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使得大部分已被称做是“双师型”教师只能是徒有“双师”之名并无法进行“双师”之实的教学。
三、专业教师成为名符相实的“双师型”教师方法
针对此种现状,笔者通过探访发现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可采取促使学、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来实现并加以巩固,使双师能得以名符其实。
首先是“促使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取得与工作相关的高级或以上的专业技能,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然后是采用“校企双元”方式:也就是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经常选派已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是组织这些老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让这些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深入生产一线,使专业教师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利于其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向,准确把握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的问题,使中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切实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活动,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中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使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的步伐更快,让专业教师自然而然的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再就是“请进来”。通过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进行培训,将新的专业技术内容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传递给有关的专业教师,使教师能即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清楚社会对专业人才所需技能的需求,也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带进学校介绍给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工作、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各专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定期来校指导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融合,使专业教师的时代感不断增强。针对中职学校实训设备不够完善的状况,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在兄弟学校或企业实验室、实训室厂房进行专业实操的锻炼,或是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及教学设施的设计安装工作,让校内教学设备也成为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又一重要基地。
四、专业教师“双师化”成长之路的督促和检查
专业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是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的。如果没有督促检查可能很多专业教师的成长都会在某一初级阶段停滞不前。
对专业课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各专业教师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同时让专业课教师自己选定一个进行深入学习的方向;其次通过多渠道培训实践学习,使专业课教师能胜任2门或2门以上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促使专业教师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并让该专业教师担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使其双师的技能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体现并发挥出来;最后要求具有“双师”技能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开发课程模块、编写教材,并且提供这些专业教师承担行业内员工培训、企业生产指导工作,使专业教学始终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步,也逐渐让专业教师成长专业建设的高端人才和核心人物。
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键之一是教师,而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更是职教办学的特色,只有具备了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人才,真正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使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和等级意识中长期潜藏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销声匿迹,引领和带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创设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造就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作出我们职教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