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五篇

时间:2019-05-12 21:3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

第一篇:初中语文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

初初中中语语文文创创造造性性阅阅读读与与写写作作教教学学策策略略

江西省浮梁县勒功学校王建来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历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因而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总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是,在读写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缺乏创新意识,仍然习惯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以求答案的“四平八稳”。因此,学生面对阅读或写作练习,难免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难免会立意俗套,选材陈旧,他们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自然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七至九年级)明确要求,阅读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读写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启发、引导学生努力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落窠臼,锐意创新,去挖掘作品中新的多方面的内涵,去创作见解独到、材料鲜活的文章。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思维的多向性和逆反性”,下面以“黔驴技穷”和《周末》为例,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与写作进行探讨。①

“黔驴技穷”告诉了我们什么

“黔驴技穷”(也作“黔驴之技”)语出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它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千百年来,它往往被用作讽喻之词。其实,人们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狭隘的,如果运用创造性思维,对“黔驴技穷”进行一番多向性的联想与想象,不难发现它包含着许多新的内涵。

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大家知道,事物的存在、发展有其遵循的客观规律。“黔驴”出现遇见虎是偶然的,那“黔驴”的死就包含着偶然性;但“黔驴”的死又是必然的,因为就力量而言,“黔驴”根本不是虎的对手。“黔驴”的死告诉我们: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机遇与本领的辨证

虎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本领之外,还得益于一个难得的机遇。机遇与本领是辨证的,一方面,机遇为你施展才华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如果没有机遇,即使满腔报国志,满腹济世才,也只有怅叹“可怜白发生”;另一方面,单靠机遇是不能成就事业的,必须有本领,真才实学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本领,即使机遇频频光顾,你也根本不能利用它,只有失之交臂,成功、收获从何而来?《黔之驴》确实是一篇揭示内因与外因辨证关系的杰作。

三、靠实力求生存

从表面看,“黔驴”还真了不起,但是,外强中干,没有实力,在强大的虎面前,必然好景不长。它告诫我们:市场竞争激烈,商家欲立不败之地,仅凭广告宣传是不够的,惟有打造品牌,才能增强竞争实力,才能谋求生存与发展。

四、“好事者”应对“黔驴”的死负责

若不是“好事者”“船载以入”,“黔驴”可能不遭此厄运,兴许它正在丰美的草地上悠闲自在,乐享天伦。但“好事者”偏与它为难,非要夺其自由,且置它于凶险之地,最终导致“黔驴”的不幸。“黔驴”的死,“好事者”责不可卸。当今世界,人类企望和平与发展,但偏有“好事者”总喜欢介入他人之事,打着漂亮的幌子,指手画脚,惹是生非,从而达到谋求私利的目的。这样的“好事者”是心坏妒忌还是要破坏和平?是保护人权还是要实现霸权呢?

五、“黔驴”的精神闪光点

“黔驴”死得好冤,一千多年了,没人替它说公道话,没人去考证它当时“是怎样想的”,人们总是以成败论英雄。其实,“黔驴”死得很“光荣”,精神可嘉:首先,在强大的虎面前,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视死如归,死得其所;其次,没有卑躬屈膝投降老虎,更没有充当老虎的帮凶了;再次,自始自终与老虎进行不屈的斗争,直到最后为止。这三点,难道不值得称赞吗?

对“黔驴技穷”的分析、理解当然不止以上五个方面,如果把思维的触角伸得更远些,我们还可以得出更多富有创意的理解。

从以上分析发现,一篇作品往往蕴含着多方面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理解它,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关键就是要培养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教师“不能对教材做出自认为符合作者本意的唯一权威解释,让学生不加怀疑地全盘吸收”,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去认识与发现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义,得到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会提高,他们所学的知识就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③②

《周末》的思考

有一次语文测试,作文题是《周末》。阅卷后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写周末愉快的事,什么做游戏呀,结伴出游呀,上网呀,做家务呀,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轻松喜悦的情绪。当然,少年的周末是应该愉快的,不过,就写作而言,这样的“周末”是平凡的,也是没有创意的。

有一位考生与众不同,她写的是留守儿童的周末生活——

我每次放假,奶奶总要弄点好吃的,可她不知道读书的苦,这么多作业,也不知道做到何时。要是妈妈在家就好了,她可以教我,读小学时,妈妈就是我的家庭教师,自从妈妈打工去了,就没人教我做练习了。

……

我收拾好书本去吃饭,奶奶看我不高兴的样子,摇了摇头:“又想爸爸妈妈了……唉,叫他们不要打工他们偏要打工。乖孙女,有什么事跟奶奶说吧。”我没有说话,说了也是白说。奶奶老了,很多家务都是我帮忙做。

……

“叮铃铃……”我知道是妈妈的电话,赶紧起身去接。

“梦梦,我是妈妈,学习还好吧?”妈妈每次打电话都要问我读书的事。

“妈,我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我声音很小。

“梦,要努力……天气冷了,记得添衣服……”

“嗯,妈……我想你,也想爸爸,你们什么时候回家……”我差点哭了。

“妈也想你,爸爸也想你……”妈妈没有继续说下去。

奶奶不知何时站在我身旁,我赶紧抬起头,转过身去,免得奶奶看见我流泪。

“明年再不让他们去打工了。”奶奶说着,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

这确实是富有创造性的构思,作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反面立意,表达了留守儿童周末生活的孤独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呼吁社会关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确实值得称赞。

文贵创新,所以,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写作非常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文教学照本宣科,墨守成规,依然是恪守“命题——写作——批阅”的老模式,依然用“材料充实,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的信条去圈套作文,再加上学生仅有“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面的有限空间,知识面狭窄。因而,学生作文难免是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没有新意,没有独到的见解,更谈不上时代色彩了。

如何让学生作文推陈出新,富有创造性,我想除了博览多作等因素之外,有两点值得教师重视。

一、教师的指导作用

作文训练中教师要适时地、恰当地给学生以启发诱导,指导学生对命题作多向的联想与逆反的思考,让他们在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都有较多的自由。在指导过程中,宜“点到为止”,不宜多细过滥,否则会禁锢他们的思想,有碍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评作文,应采取鼓励与启发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启发他们去探索新的收获。

二、学生的社会活动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没有生活,再好的立意构思,再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也只能是形而上学而已。因此,教师要鼓励、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积累素材,感悟生活,触摸时代的脉搏。只有这样,文章才能言之有物,丰富多彩,充满时代气息,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在写作中得到实在的运用与真正的发展。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李政道先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说:“只学答,非学问。”劝诫我们做学问不能机械模仿和简单贮存,而是要创新、发展。因此,教师教给学生的不能局限于现成的书本知识和“标准答案”,而要引导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新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比传授现成知识更重要。

【注释】①摘自《创造性思维与写作》;②③ 摘自《语文教育学》;④摘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义务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参考文献:《语文教育学》(余应源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

《创造性思维与写作》(陈永顶编江西教育出版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著)④

第二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语文作为对我**语教授以及我国文化的传承和教授的一门学科,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重大帮助。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甚至是我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入手,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显并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

不管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即使是语文这种弘扬母体文化,进行母语教学的科目,也切不可认为学生会天生对其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作为首要任务。

(一)、重视文化教育 我国的语文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的《登岳阳楼》,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刘禹锡的《陋室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古诗词以及《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章节节选。以及对于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如鲁迅、巴金、冰心、朱自清等人的散文名作,毛泽东的诗词歌赋等。还有不少外国的经典名著,如泰戈尔的诗集,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的新装》,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等。因此,根据现今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并学习我国的以及外国的历史文化,为学生讲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务必使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能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深度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抓住一篇课文的主要思想,对其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通过这篇课文对我国渊博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外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祖国文化的自豪情绪和对于外国文化的好奇心,让他们心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外国文化的探索感,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热情。如,某位教师在讲授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并没有直接对诗的内容进行宣读和讲解。而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历史纪录片,里面讲述了那一时期的俄国社会状态以及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学生们都看的很认真,也就因此在学习这首散文诗之前对当时的俄国社会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这位老师又播放了一段充满了感情波动的《海燕》的有声朗读音频文件,让学生们又对这首诗的情绪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之后老师再开始讲述《海燕》这首诗时,学生都纷纷能跟得上老师的讲解节奏,并且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很好,对课文的掌握也很牢固。这位老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其创作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还激发了学生对于当时俄国文化的兴趣,该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是指老师和同学二者产生的一切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语文教学的

真谛也是旨在借助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让师生达成一致,最终促成师生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应该严格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在教学时要注重开放式的教学,和学生进行双边互动,还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实践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某位教师在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除了讲解了课文中的知识点外,她还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遇到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她才帮助学生解答。最后还引导学生在把握了作者感性的情况下比试诗词朗诵,而且自己也参与其中。这样就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因为能和教师比试而纷纷赶到新奇,并且也都踊跃上台比试。最后整堂课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很少的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能让学生的身体和思想都融入到对语文知识的追求中。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以及个人需求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不是抹杀这种差异,而是尊重并保持这种差异。有的学生擅长口头表达,那就要给他提供表现的平台;有的学生喜欢作深入的思考,那就需要对其作出点评;有的学生擅长文学写作,那么就要鼓励并评价其创作。由于不同学生的情况都会各有不同,因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对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不仅要明确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求,还要对实际能力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业任务,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那个层次上获得提高,学懂学会。

二、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学好语文不仅能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语文还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实现自我心灵的升华。良好的语文基础会为学生未来的独立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在每篇课文中都得到听说读写的锻炼,让学生掌握到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某位教师在教授学生《饮酒》、《行路难》等古诗词时,不仅要求学生对诗词要充分理解,还严格要求学生要熟读熟背甚至能默写出古诗词。而在教授学生《故乡》、《背影》等现代散文时,则要求学生充分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并且要运用其中的写作技巧自己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平时更是注重学生对于生词的积累,以及字词的读音认识。虽然在短期看来这位老师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到了年终期考的时候,她班上的学生都取得十分理想的成绩。因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学业上的测试,还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直备受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教导他们学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再有效率终究也只有四十分钟,而一个学生课下的学习时间往往才真正决定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成就。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就需要格外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尝试自发的去主动学习语文,才能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其乐趣,才能心生兴趣,才能真正驾驭语文这门学科。如,某位教师在讲解《桃花源记》时,不仅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而且还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在实践中锻

炼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以及翻译能力,并指导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就事半功倍了,甚至可以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学习完一篇文言文课文。

四、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关爱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应当注意对学生的个人评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因为个体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而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不同情况。因此,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多样化,要针对各个学生各自的有点进行表扬,针对其缺点提出适当批评。切不可仅以考试成绩来统一评定,从而抹杀个性差异。即使是学习上的“尖子生”也不见得就样样比学习上的“后进生”优秀。所以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表扬,要表扬大于批评,多表扬集体少表扬个人,多表扬过程少表扬结果,多表扬“后进生”,适当表扬“尖子生”。教育的最大化便是集体的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免学生之间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而且要多针对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表扬,要让他们懂得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习惯。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才能点燃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总 结: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主导科目,其对学生所起到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授和锻炼,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关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进步以及个人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玉婵.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11(41)[2]吴培河.基于师生互动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10(12)[3]毛新华.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2(5)[4]吴巧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谈[J].教师,2010(2)[5]王月全.从“对牛弹琴”典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0)

第三篇: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现代诗歌教学随想

燕子砭初级中学

何永福

下面是我班学生周志伟写的诗《深情的目光》:

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你的怀抱/我站在门前的小山上/用深情的目光/把你凝望

这目光,饱含热泪/泪里有鸟儿欢畅,/有瓜果飘香/泪里有麦浪滚滚 /有泥土芬芳/还有黄牛背上笛声悠扬

深情的目光,太多感想/那残破的院落长满荒草/那肥沃的田园,失去金黄/夜里没有犬吠,黎明没有雄鸡高唱/你是孤独的老者/总把儿女念想。

感谢您,辛勤的哺育/即使有一天,我懒惰地不去看你/即使有一天,历史抹去你的名字/我深情的目光/将成为永恒的记忆。

再见了,我的故乡/今天,我离开你的怀抱/明天,将为你献上玉液琼浆/让你沉醉,为你歌唱!

今年开学初,我开始了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由于现代诗歌中考遭冷落,加之我历来对唐诗宋词崇尚有加,对现代诗歌多有不屑,所以本打算走马观花,完了以后倾力备战中考。但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道通过诵读课文,理解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领悟了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反倒觉得每一节课都上得挺投入,连我自己也受感动。单元教学结束以后,我布置的作文是以土地为话题,写一篇抒情性的散文,照例不提倡写诗,因为在我看来,他们距诗人那是很遥远的。岂料作文本交上来后,令我大吃一惊,全班五十余人仅有近二十人写诗,尽管我很不屑,但既然写了,那就不得不“拜读”。我又吃了一惊,其间有人写的还真像模像样,推荐给办公室同事,他们读得有声有色,甚至怀疑是抄袭。以上这首诗的作者周志伟所在的村5.12地震受灾严重,全村整体搬迁到了天津援建的东丽村,在诗中他真实地写下了离开故居的情景。另两名东丽村的学生分别以《爱在东丽》和《祖国,我爱你》为题抒发了他们对生活和对祖国的爱。我将这三首诗作了修改,编为《东丽组诗》,配上音乐,让三人代表本班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美文吟诵比赛,此节目竟然一举夺魁。他们在台上领奖,我在台下开始深思:

一、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语文教学

各人都有兴趣爱好,教师也不例外。抛开琴棋书画等不说,就拿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小说,散文,古诗词,现代新诗等各种文体,教师喜好各不相同,这本也无可厚非,但让其左右教学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也常听同事们说喜欢这讨厌那,试想,如果语文教师都如我一般,自己喜好的课文就精心组织教学,反之则随心所欲,那样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渐趋成熟,思维逐渐活跃,视野逐渐开阔,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他们将来在各方面都会学有所成,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对于那些不对胃口的教学内容更要尝试、探讨,力争使每一节课都激情飞扬。

二、要更加重视现代诗歌教学

今后要抛开“为考试而教”的观念,注重自身现代诗歌素养的提高,把现代诗歌教学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建立正确的生活观结合起来,主动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培养感悟能力、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写作境界。

1、提高自身素养。平时自己要多读一些中外诗作,多看一些诗歌理论专著,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艺。只有底气足了,自己的教学才有特色,学生才能学有所获。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诵读,在读中去体会。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在诗歌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诵读,怎样去指导学生去读呢?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歌的语气,要有抑扬顿挫。形式上可齐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诵等。其次,要抓意象,品意境。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抓住了意象,才能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通过品味诗的意境,去感受诗人主观情的流淌,独特的个性,以及诗中的美学的理想。本单元的教学之所以能有些许成功,我想与我注重诵读和抓意象、品意境不无关系,但还不够,仍需不断改进。

3、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诗作

要相信学生学生初学写诗肯定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抓住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开展新诗朗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诗化”语言表达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长期坚持不懈,一定会提高写作水平。

三、能否在考卷上为现代诗歌辟一席之地

古诗文默写填空历来就是语文试卷的必考内容,且分值不低,而现代诗歌却被打入冷宫;作文要求往往少不了一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即使中考试卷也是如此。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功利倾向十分明显,与考试有关的内容理所当然作为教师教学突破的重点,学生学习的焦点;而与考试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自然成为教学次点,教师蜻蜓点水一般,学生稍稍敷衍一番。遭秧的首当其冲是现代诗歌教学。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名句不仅限于古诗文中,现代诗歌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感情,其间也不乏名篇佳句,如试卷能在古诗文默写中为现代诗歌让出一至两个空,未尝不是好事。至于作文要求不妨放开点,真正不限文体,果真如此,又有谁敢断言所谓中考“满分作文”里没有诗歌?这样一来,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窘境或许会有所改观。

我不是诗人,也不奢望培养诗人,只希望学生能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诗情,在未来的岁月中诗意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更新理念,角色定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课程理念变教师是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活用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思维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教师预先也没有想到的,这种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 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

二、转变方式,激活资源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三、品读感悟,高效阅读:

新的课堂,教师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下,摆脱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尝试如下:

(一)导入:恰当而精彩的导入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背景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可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情况而选择,以求激发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情况:有条件的可利用展台,无条件的可分组交流,或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预习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用讨论的形式给予指导,对于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就留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提倡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有利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学生的见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以及课内课外的联系。

(三)品读感悟:

1、读: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学生预习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让学生选一组词读一读。注重词语的理解与积累。理解词语需要结合语境揣摩其中的意味,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果抓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

2、品:精细阅读,局部揣摩。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 的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让学生自选一组句子品一品。指导学生提取信息:抓住重点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点;抓议论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悟: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精选一段文字说一说。美段欣赏有两个层次:(1)知道哪个词、句子。(2)知道写出了什么? 在哪里?让学生在修辞、练字、结构特色、表达方式等方面提高鉴赏能力,进而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品读感悟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品读感悟”由三个环节组成。一读。读”是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学习手段,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分为初读、精读和提高性阅读。初读就是走近文本,倾听文本,领会意思,整体感知。二“品”。“品”是在对文章的精细阅读中进行局部揣摩,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历程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三“悟”。“悟”发生在提高性阅读时,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积累写作技巧,提高思想觉悟。纵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读书犹如品茗,只读不“品”无法进入境界,多读也无益;只“读”不“悟”难于提升觉悟,于事亦无补。

(四)拓展延伸: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

在这里我们尝试“读”“品”“悟”的教学框架,它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从繁琐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高效突出。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依据模式,一方面还要依据实情,根据文章特点,发挥个人长处有创意地设计教学流程,在课上善于抓住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个性发挥,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和人文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第五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自贡八中 杨玲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更新理念,角色定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课程理念变教师是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活用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思维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教师预先也没有想到的,这种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 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

二、转变方式,激活资源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三、品读感悟,高效阅读:

新的课堂,教师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下,摆脱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尝试如下:

(一)导入:恰当而精彩的导入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背景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可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情况而选择,以求激发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情况:有条件的可利用展台,无条件的可分组交流,或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预习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用讨论的形式给予指导,对于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就留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提倡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有利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学生的见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以及课内课外的联系。

(三)品读感悟:

1、读: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进行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和语段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学生预习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让学生选一组词读一读。注重词语的理解与积累。理解词语需要结合语境揣摩其中的意味,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果抓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

2、品:精细阅读,局部揣摩。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 的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让学生自选一组句子品一品。指导学生提取信息:抓住重点句、中心句,概述文段要点;抓议论句、抒情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悟: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精选一段文字说一说。美段欣赏有两个层次:(1)知道哪个词、句子。(2)知道写出了什么? 在哪里?让学生在修辞、练字、结构特色、表达方式等方面提高鉴赏能力,进而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品读感悟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品读感悟”由三个环节组成。一读。读”是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学习手段,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分为初读、精读和提高性阅读。初读就是走近文本,倾听文本,领会意思,整体感知。二“品”。“品”是在对文章的精细阅读中进行局部揣摩,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历程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三“悟”。“悟”发生在提高性阅读时,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积累写作技巧,提高思想觉悟。纵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读书犹如品茗,只读不“品”无法进入境界,多读也无益;只“读”不“悟”难于提升觉悟,于事亦无补。

(四)拓展延伸: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

在这里我们尝试“读”“品”“悟”的教学框架,它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从繁琐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高效突出。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依据模式,一方面还要依据实情,根据文章特点,发挥个人长处有创意地设计教学流程,在课上善于抓住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个性发挥,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和人文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如何对待“差生”

自贡八中 杨玲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我这几年,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可以开列出一批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在九七学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九八学年,我接的班又是一个差班,各项学习指标几乎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里不少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差,有的同学还当面辱骂女教师,气得这位女教师哭了起来。我现结合学年小结,谈谈我是怎样关注“差生”成长的。

一、“差生”的类型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本人接触了一些“差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当然,实际表现中,情况则更为复杂,有的是半悔半恨,有的的则是既“灰”又“混”,有的则是由“恨”而“灰”而“毁”,不一而面足,这里不多谈了。

四、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

1、诚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2、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差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3、严

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4、宽 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学生以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分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5、实

帮助“差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

在这十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六十中学而言:“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六十中学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关键在“差生”的转化上;六十中学要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

下载初中语文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创造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策略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成的状态,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主讲人:杨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一、说明文教学概说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定稿)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体会通过两年工作坊培训学习,感触颇深,收获颇丰。现就自己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面所作的点滴偿试,谈一谈体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内容摘要】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育的改革中占据着关键环节,写作能力的提升与阅读能力和方式有直接联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决定了写......

    初中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往往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做得好的教......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朱传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骨干教师) 朱传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市骨干教师,曾获第三届“语通杯”......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告诉我们:初写议论文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一是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是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