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业界热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编辑:易硕2014-3-21
文化报记者苏丹丹 程丽仙报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继3月20日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之后,3月21日,文化部在京组织召开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交流研讨会。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巡视员孙若风及文化产业界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与会进行了研讨。刘玉珠介绍,如何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文化部今年和今后几年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产业融合发展,与会代表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来自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的企业代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落实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不仅要肯定和重视创意、设计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性,还要积极培养创意人才,树立自己的品牌。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说,设计周在不断加大创意设计和不同文化产业领域的融合,包括动漫、演艺、艺术品等方面,也在尝试与制造业、工业体系建立关系。不过如何让设计深入产业的内核,这种融合方式还在探讨。洛可可设计集团董事长贾伟则呼吁设计行业品牌化。他认为,设计公司不少,但形成品牌的不多。在设计产业中,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此,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表示,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更需要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
第二篇:XX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XX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
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领域出台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和整体实力,我县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一)努力营造创意创新环境。一是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创新成果。每年以“文化遗产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利用网络、咨询台、宣传册、知识竞答等方式广泛宣传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联合工商、文化执法等部门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盗版书籍、音像制品统统予以没收销毁。根据省、州市统一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大力推行正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软件操作开展培训辅导,切实提高正版软件使用率。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艺术创新。常年不间断开展采风,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搭建多样化文化交流通道,为文艺工作者,爱好者深入生活、获取灵感提 供条件。支持鼓励推送非遗传承人、设计人才“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和会展,通过技艺、思想、理念的交流碰撞,进一步开拓创作思路、提升作品水平。
(二)积极培育市场消费需求。尽管文化消费存在一个潜在的、较大的市场需求,但是潜在的需求和实际的消费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文化消费尚处于萌芽阶段。我县为不断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一是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加大输送力度,加强全民文化艺术教育,提高群众人文素养,激发潜在创意和设计服务消费能力。二是创新设计和理念,推动民族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进行“现代化”改造,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三)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我县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众多文化遗产。过去对这些遗产资源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展示展演、电视纪录片等传统手段让广大群众所熟悉。2010年,我县斥资制作电影《XX》,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县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宣传载体,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进程。目前,另一部以救助野生大熊猫为主线,充分展现我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电影正在筹划中。
(四)积极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按照赵乐际书记提出的“建设山水特色鲜明、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的生态旅游 新县城”的目标,我县修建了东西山体旅游休闲步道、滨河路环线景观带、城南入城广场、观景了望塔,城区亮化率达100%,县城东西两山各形成风格迥然不同的旅游环线。建设了陕南首个标准化运动场,在东山山体建设了极具现代气息的灯光秀表演。近年来,XX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信访工作“三无”县,今年正向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迈进,同时,借着电影《XX》的宣传力,对我县老街进行改造,还原电影场景,一方面是对老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也是作为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资源。
(五)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大熊猫文化是我县的特色,将大熊猫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县旅游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秦岭大熊猫是我市乃至我省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是汉中人民的骄傲,是“山水秦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将与关中厚重的历史人文旅游、陕北的红色旅游形成互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已成功举办了“ 秦岭大熊猫旅游节暨清凉帐篷节”、“茱萸花海踏春游”等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旅游市场火爆,节庆活动的吸引力日渐增强。先后接待日本NHK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四川电视台等传媒来XX拍摄野生大熊猫,高质量地完成了 《美丽中国》等一批自然纪录片的拍摄任务,由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送的《秦岭大熊猫野外繁衍探秘》还获得首届梁希科普奖。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环境有待改善。总体而言,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相关实体产业的融合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一是政策红利释放空间有限,针对创意文化企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及扶持力度不够。二是长期以来政府出钱承包文化活动的模式,导致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滞后,文化消费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三是县域内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企业量小质弱,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一是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的创意人才和通晓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普遍存在人才“饥渴感”。人才引进困难,有的即使引进了,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留住。二是企业创新创意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关注不多,紧迫意识和自主意识不强。三是企业创新型研发能力有限,因人才短缺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普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文化创意内涵不足。
(三)资金投入有待提高。目前,我县本级财政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投入较少,基本依靠上级文化产业引导 资金,但数量毕竟有限,对于众多初始投入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加之政策、市场等条件不成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就文化内部而言,主要是加快文化内容创意或技术创新。就文化外部而言,主要是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向数字化方向转化,促进人类文明创造、传播、研究和保存。逐步提高现代科技手段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程度,加强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加强人才培养,夯实核心要素。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应立足“学有所用、学以促用”的实用原则,建立双向互动的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抢抓国家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的历史机遇,招募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具备穿心理念的新兴文化人才,建立XX文化产业发展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队伍。
(三)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消费观念。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开办文化创意知识讲座等不同形式在普通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创意改变生活的理念,提高社会对文化创意和设计 服务的认识。适时引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亲身感受创意生活的机会和载体,逐步培养市民文化消费的意识。同时,鼓励创意和设计类人才、公司主动“往下走”,充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中介人,推动其他产业加强设计研发与投入,实现主动融合。
(四)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在增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驱动作用,加强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土地、税务、金融等部门指点的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适时出台与中央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动《若干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为创意和设计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打破单一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制约,为我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XX县县文化广电局
第三篇: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终)
关于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
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4年8月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专门于今年七月上旬就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工作思路,高起点、大力度,全方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根据各市、区文化部门统计上报的数据显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5.08%提高到2013年的6%,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根据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在京公布的2013年《两岸城市文
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苏州排名第九位,是省内唯一进入前十的地区。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总量规模日益扩大。2013年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617.3亿元,增加值达148.6亿元,比2012年比重净增加0.6个百分点。
2.产业集聚成效显著。以重大项目为龙头,聚集发展要素,扩大产业规模。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依托当地历史、文化、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开发多元运营模式,不断加大投入,凸显创新功能,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产业集聚特征正在显现。
3.文化科技融合类发展态势良好。去年我市软件销售收入达到1008.98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居全市八大新兴产业之首;当前累计认定软件产品6261个,两年来增长了一倍多。高速发展的软件服务业助推了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阳澄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012年总产值22.5亿元,2013年总产值实现超100亿元。以苏州创捷传媒展览有限公司、苏州金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和数字传媒企业群,以蜗牛电子、士奥动画等为代表的原创动漫游戏企业群在我市已初具规模。
二、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为切实加强对全市
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2009年,我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25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同时还成立了由5个核心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通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部门联审会、集聚区联席会、专家座谈会、企业联谊会等方式,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指导和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协同配合,实现了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同时,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人才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极大地营造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市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仅市本级这几年共投入约1.65亿元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同时争取到国家及省资金约1.36亿元。
二是坚持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聚。近年来,依托工业遗存、历史文化建筑、楼宇建筑等载体,我市已经创建了“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这其中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小块创意产业集聚,比较多的是由政府引导形成的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进驻法人单位5371家,吸纳从业人员12.9万人。苏州工艺文化城、香山工坊园林古建文化创意集聚区、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已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个国家级、12个省级和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争创品牌特色。按照产业梯次发展的思路,我市重点推进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第一梯次产业,大力促进媒体信息、广告会展和旅游休闲等第二梯次产业,支持鼓励古玩及艺术品交易和文艺演出等第三梯次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文化核心行业优势显现,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市文化产业总收入的20%,成为支撑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2013年,苏州全市共有44部20707分钟原创动漫片获准发行,其中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5部12307分钟,昆山园区8部2956分钟,张家港园区8部4784分钟,吴江区3部660分钟,动漫业产量居全国前列。苏州欧瑞动漫的《开心宠物店》、昆山合谷数码科技的《粉墨宝贝》分别入选“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中的动漫品牌项目和动漫创意作品。媒体信息、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等领域的收入也逐年递增,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创意品牌。如以“中国苏州旅游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为引领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以“苏绣”、“香山帮营造工艺”、“舟山核雕”为代表的工
艺美术市场品牌,以“科文艺生活”、“四季周庄”为代表的演艺娱乐品牌等。
四是探索金融支持,助力中小企业。我市通过“拨改担”、“拨改投”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文化金融创新产品逐步发挥效应。“文贷通”实施一年多时间,已为16家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了2.41亿元的融资担保;“文投基金”启动运作,与苏州国发创投签订了2.5亿元的合作协议,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已募集到位,将重点投向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首期2000万元的市文化产业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已由市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与苏州银行、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首笔900万元贷款已成功与苏州米粒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用于帮助该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以及扩大公司产量提供资金支持。
五是构建公共平台,优化服务职能。为切实支持帮助文化企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做大做强,我们积极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引导成立了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等中介组织,搭建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据库、项目管理系统,同时着力组织开展各种推介活动、搭建招商平台。近几年,分别以大市组团的形式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会。截至今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累计共吸引近33万人入场参观,达成交易总额约32.7亿元。注重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苏州市姑苏文化产业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近两年,分别评选表彰了4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14名文化产业重点人才,涵盖了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动漫等专业。我市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东、昆山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喜入选江苏省第一期“科技企业家培训工程”。苏州蓝海彤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鲁永泉团队获得2013年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文化类资助团队,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联合市文创联、市金融办等部门举办《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赢利模式》讲座、“中小企业融资沙龙”等活动,促进金融机构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化层次偏低、缺乏品牌龙头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等
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还较为宏观,适用性、操作性等方面还较欠缺,尤其是土地、财税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与企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引导作用尚待加强。
2.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工作尚不准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范围、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从实际操作来看,各地统计口径仍存在较大差异。3.人才结构不合理,加工类人员较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从事创意、策划、营销、经纪的中端人才较为缺乏;现有院校的专业设置、学科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尚需加强。
4.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程度不均衡,除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类的企业集聚化程度较高,总体较为分散。
5.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效应不强,以中小企业居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控制,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培育亟待加强。
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1.修订完善规划,统筹协调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软实力的提升及对相关产业的长期带动作用,在下一轮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要加快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这些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涉及到多部门的沟通协作。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加强沟通,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意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对“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这一全国性、专业性文化创意产业展会的扶持力度,打造专业展会品牌。
2.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更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创新完善各类扶持形式。
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企业龙头企业,助推发展民营文化创意企业,支持专业化的中小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企业群。鼓励创意和设计优势企业根据产业联系,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业务合作,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苏州地方特色和原创类国内知名的企业品牌,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对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品牌企业。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重视文化企业自主研发、营销能力的提高,整合资源、强强联合,把全国屡屡得奖的品牌艺术与我市在资金、创意、经营管理上的优势企业紧密结合。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引进战略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实施重组,实现新生,乃至做活做强。
3.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
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苏州,有重点地打造苏州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平江路等打造成文化娱乐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姑苏〃69阁”这样的老企业,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14年南京举办青奥会和2015年苏州举办世乒赛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4.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鉴于我市目前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成功经验,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一是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量身打造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解决文化创意产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加强金融服务,建立完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助力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等。二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加强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
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完善有利于创意和设计发展的产权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等法律法规,加强数据保护等问题研究。加强知识产权监督执法,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维权援助机制。三是加大对创新型、紧缺型、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推动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突出加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文化团队的引进,提升人才引进的综合效益。加大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完善政府奖励、用人单位奖励和社会奖励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创意和设计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引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专业培训机构,根据文化创意企业需要实施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努力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四是进一步重视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要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认真研究涉及文化创意、科技等交叉领域的统计工作机制,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纳入正常工作范围,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整体情况。
5.适时考虑在苏州设立“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区”。建
立健全管理机制、沟通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创新区”文化旅游、数字内容生产、文化创意产业等予以各类资源上的优先供应,为区内重大工程实施、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配套、数字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进出口、高成长性文化企业及风险投资跟进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牵引力强、示范性好的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动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整合资源,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高层次、专业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扶持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加快园区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服务体系的架构。
我工委认为,苏州的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要像抓高新技术产业那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必将对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文化建设实际,特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提升认识,以高度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文化发展做出战略性的部署,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高科技手段和高品位文化互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既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又具有高科技、高收益、低能耗的经济特性,具有服务公众、提升公众素质的社会特性,成为我们锻强民族血脉、国家灵魂的核心环节,成为我们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的重要抓手。目前,发达国家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推进,全国各地也纷纷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步伐。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力举措,千方百计地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
2、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社会实现高位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深刻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前茅,但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3.08%,这表明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发展的“短板”,但也昭示着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高位奋进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实施,从中央到省、市都将制定出台一系列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公众文化服务水平为核心的政策和举措,这为我市在高起点上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我们必须抢抓新机遇,推出新举措,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把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提高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发展开辟新路径、拓展新空间。
3、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产业形态服务社会公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市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拉动群众文化消费、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我市经济发展态势不相适应。面对发展的新形势、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务必审时度势,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数量和质量,努力使城乡群众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把握定位,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实施意见》部署,围绕文化强市目标,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为导向,以构建新时期产业发展模式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建立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要素,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使我市成为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3、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文化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充分重视文化意识形态与产业形态的双重属性,坚持先进文化的主流方向,始终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市场与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既弘扬主流价值观,又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传承特色与创新业态相并重。注重立足丰厚的文化内涵,传承拉伸本土文化产业链,树立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同时,加强创新提升,引进新型业态,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
坚持自主发展和开放合作相融合。在注重创造性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本土文化产业发展层次的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融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将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坚持点上突破和面上拓展相统筹。加强文化产业规划,找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点上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整体产业迅速发展。
三、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充分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紧密结合在海西建设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将现代传媒、服务创意、文化旅游、演艺培训等四大产业作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产业。
1、现代传媒业。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并重,推动广播电视和报刊传播和接收方式的深层变革,形成侨乡特色的文化传播平台。实施以“打造有影响力的节目、有影响力的频道频率、有影响力的主持人”为核心的三有工程,打造
第五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在世界各先进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深入发展,并成为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经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1.1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创意产业在英国的发展,直至1998年,创意产业的地位才开始上升并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根据英国文体部2004年8月发布的《创意产业经济估算统计公报》的估算,创意产业占2002年英国GVA的8%,超过金融业占英国GVA的5%,创意产业对伦敦经济的重要程度已超过金融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官方统计,过去十年,英国创意产业增长93%,而整体经济增长仅为70%。在这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超过英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3%的增长速度。
在就业方面,1997至2006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至2006年间则高达4%。创意企业的数量从1997年的11万多增至2006年的12万多,2006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高达200万人,成为全球创造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1.2美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977至1997年20年间,美国核心版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3%,超过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2.7%的增长率。核心版权占美国GDP的份额已经从1997年的5.65%,增长到2001年的5.89%和2002年的5.98%。2002年全部版权产业占到美国经济的12%,为12540亿美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3年为23.28%,2005年为24%。
在就业方面,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为513万,至2001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增至582万,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和全美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降至548万,但1997至2001年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美国就业总增长率,2003至2004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仍呈下降趋势,2005年又有所回升。至今,核心版权一直保持着比整个美国经济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提高美国就业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日本数码内容协会《数码内容白皮书2004》的统计,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04年的产值达到12.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超过了日本农林水产品产值10万亿日元。另据韩国文化体育部数据显示,在世界动画片总计3000亿日元的版权交易中,日本动画片占65%,在欧洲,日本动画片的市场份额竟高达80%。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意义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了一个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改革经验向政策、法规转化,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北京798艺术园区、杭州Loft49等知名的创意集聚地和一批如“蓝猫”等文化创意活动活动品牌。
纵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化创意实践更多的是以城市和地区为载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态势。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二者利用全国领先的文化、经济优势,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梯队为深圳、昆明、广州、长沙、杭州等省会级城市,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民族、文化优势,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其他城市,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本为将以北京为例,影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603.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8.76%,从业人员77.4万人,总资产达到4537亿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以逐年扩大之势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增至10.3%,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9.5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纵观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可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