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后感
创新,永远是党和人民群众不变的话题。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在思想上,我们需要在科学的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恩格斯曾经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它具有时代的性,需要随着时代和潮流不断的被创新,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在思想上也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不能一味盲从,能够淘汰陈旧的观点,创造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的观念。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能够概括总结当今思想认识和实践的成果,能够针对当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这样才是发展的理论。
在行动上,我们需要依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的非典让我们受到了重创,十年之后,当我们抵抗禽流感的来袭时,我们从容了很多,能够及时控制疫情,这便是科学不断发展的成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2006年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这可以说是难度最高的一条铁路,除了要克服海拔高的因素外,更不能在建造的过程中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但是,在建造铁路时,保护高原动物植被不受惊扰和破坏,严格保证江水不受污染。青藏铁路完全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穿越可可西里时有没有给栖息在那里的动物带来惊扰。这真正做到了在不断发展科学的同时做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也是迅猛的,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到还在太空漫游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我们在十年间从把人送上天空到宇航员能够出仓活动,这每一个举动都是重大突破。坚持科学发展是把我们国家送上强大的必由之路。
作为党的积极分子,在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的基础上,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完善自己。坚持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展现祖国生机勃勃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10软嵌
周晓宇 摘要: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不断的完善自己,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不断修改,时刻贴近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他们时时在关注实践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理论的同时,还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自己创立的学说。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
正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 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产业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在这一特殊时期,工人阶级急需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就这一时代的的要求应运而生。
1917年11月7日(俄国农历十月二十五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打破了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人们向世界宣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他适应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把马克思的学说具体化了并向前发展了。社会主义并不是只能在经济高度发达是实现,也可以在第二第三世界实现。并由此为中国的无产阶级斗争奠基。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尝试下,社会主义有在中国种下幼苗。创造性的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有一次走向富强之路。
马克思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声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变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有许多不同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的重大课题,从而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的形为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楷模,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愿理,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集体的智慧,形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要去我们时刻紧跟时代的脚步,具有创新精神,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让中国走向富强之路。2011-3-9
第三篇:与时俱进求实创新
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芦溪镇地处顺庆区北路地区中心地带,属交通要道,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辖区占地约24.6平方仅是,辖13个村、1个居委会,驻镇单位21个。有高中1所,小学2所。辖区总人2万余人,青少年45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800余人,约占青少年总比重的40%。2011年以来,在区关工委的大力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关爱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创了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我镇关心下一代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做简要汇报: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二是成立关工委领导小组。镇上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邹权任主任,党政办主任任荣、退休老干部唐勇任常务副主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居、镇中小学均成立了工作小组,我镇现已建立关工小组有17个,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我镇将关工委工作坚持“三纳入”、“四统一”,即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每年召开全镇两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交流会。四是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经费保障。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我镇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议事有位子、工作有机构、经费有保障、办事有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全面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 镇关工委为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组织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和部分“五老”人员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省、市、县有关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精神;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组织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关工工作,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目前我镇已建立了一支成员200余人,其中包含退休干部110人的素质高、作风硬、能吃苦的相对稳定的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骨干队伍。
三、立足基层,齐抓共管,进一步活跃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摸底调查、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系统。为了全面、彻底掌握全镇“留守儿童”的状况,镇关工委组织全镇各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挨家挨
户的调查,统计、造册,现有1800余名在册留守儿童;芦溪中学、芦溪邮政和各村居联动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档案、推进了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息代网络化,开创了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新局面。
二、整合资源,建好阵地,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加大全镇教育场所及教育阵地的建设。在镇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镇拿出近2万元在居委会创办了活动场所和图书阅览室,在居委会形成了包括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及众多宣传栏、标语牌在内的完整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其次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学习创造条件。镇文化站更是把向青少年灌输文化知识作为工作的重点,定期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为青年朋友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三、进一步净化我镇青少年学习、生活环境。
今年年初,由镇关工委牵头、与辖区派出所、学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以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整治为主题的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取缔了学校周边的不健康书摊、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给青少年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同时,不断完善“五老”义务监督网吧长效机制。组织以徐佑海、吕茂会等“五老”志愿者坚强对网吧进行监督。加强落实以控制上网时间、控制上网对象、控制上网内容的“三控制”措施,定期不定期对全镇范围内网吧上网人员登记情况、上网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沉迷于网络青少年学生进行
结对跟踪帮扶。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以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青少年教育。
一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2011年,镇关工委与芦溪中学精心组织“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一二九运动”、“喜迎建党九十周年”三次大型文艺演出,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二是开展以改革开庭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镇关工委先后四次在中学组织了以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为核心的专题讲座,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以促进青少年学生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和谐成长。三是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镇关工委积极与派出所、综治办等单位,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2011年以来,我镇关工委组织向中小学生宣讲达6场,中小学生受教育率达100%,今年春季,我们还组织2500多名中小学生举行联名向网吧告别签字仪式。四是结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推进“家长网校”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保护法规知识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五、扎实推进“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假日学校”等
青少年活动站。
“留守儿童假日学校”自2009年11月建立以来已吸收了80余名留守儿童。学校除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讲授辅导课或作报告,帮助“留守儿童”学习科学文化、法律知识、学习做人的本领,加强留守儿童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免疫能力的培养。先后开展了“我为家庭做小事”、“我为社会做好事”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镇关工委在居委会先后集中组织了《如何做诚实,有道德的好儿童》、《立志成才,必须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辅导报告课。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先后组织《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讲座、青少年维权知识讲座、环保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同时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教育。
六、以“结对子”帮扶为抓手、倾情关爱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
我们始终坚持利用各种形式关爱失学、辍学儿童,救助家庭困难学生。首先镇关工委组织对全镇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进行摸排、并登记造册。其次组织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纷纷进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一帮一”帮扶关爱。先后涌现出了唐勇、吕茂会、李永国、殷明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2011年以来,有100余名有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受到帮扶,帮扶使他们走出困境,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关心教育好下一代,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任务任重而道远,我镇虽做了一系列工作,和兄弟乡镇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努力把我镇关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与时俱进务实创新
与时俱进
务实创新
努力创建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校文明
——晋江二中创建福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总结
晋江市第二中学坐落于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是一所完全中学。近百亩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3万3千多平方米的建筑群体俯仰错落,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等,设施齐全,活动场地充裕;人均绿化面积超过3平方米,德育小品遍布校园各区,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人文景观。
近年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办学规模扩张迅速。现有教学班34个,初中部15个班,高中部19个班,学生1945名;初中部学生835人,高中部学生1110人。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
三年来,学校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针,积极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全面进步,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端正的办学方向,先进的办学理念,促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荣获晋江市科技示范校、晋江市支持老年教育先进校、晋江市体育工作先进校、晋江市素质教育合格校、晋江市绿色学校、晋江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园林式学校、泉州市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泉州市素质教育合格校、泉州市文明学校等荣誉。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大文明建设力度,始终以省级文明学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多项并举,大力提升学校的整体文明水准,努力以务实奋进、第1页
共13页 开拓创新的精神实现学校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
学校的文明建设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朱明、魏坚、郑建树、丁聪枝、陈健倩等泉州、晋江两级领导同志以及著名爱国侨胞林志中、李祖荫先生先后到校关心指导;泉州电视台教育频道、《泉州晚报》先后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经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以超前的意识描绘蓝图。
学校一贯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认真地学习贯彻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决定》精神,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确定办学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特色,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1、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办学。我们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学校办学追求的最高层次。诚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裹挟着诸多优劣夹杂的社会风气呼啸而来。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无限征服和改造的同时,也不得不咀嚼着生态环境极度破坏后的苦果。这一切,究其根本,不是科学本身的产物,而是文化失衡所致,是缺乏与物质追求、科技发展的相平衡、相协调的精神力量。为此,我们必须学会把科学的物质奇迹与人文精神需求平衡起来。21世纪将是科技与人文高度融合的世纪。我们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浓郁的人文素质,懂得“何以为人”、“为何而生”,具备以人为善的品质,求真务实的精神,爱国报国的心灵,自理、自立、自强的能力,具备对他人、对自然、对社
第2页
共13页 会甚至对世界承担责任的态度,具有开阔的胸怀、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我校创建于改革年代,得素质教育风气之先机,沐浴着现代文明的朝晖成长,师生朝气蓬勃,深切体会着现代教育理应摒弃分数的羁绊,而以培养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能力为根本,全面发展人的素质,认真发现并培育人的专长,以此求得“多出人才”;同时把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劳动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以此达到“出好人才”。从而由此确立了“质量中心,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指导思想,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载体大力开展,一以贯之,力求实效。
2、高标准进行硬件设施建设。学校在成功创办高中之后,便以高度的前瞻性对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规划,立足于创文明争达标,放眼于未来。学校的所有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部采用省级达标校的建设标准,一万三千多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将使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步上快车道。近三年来,投入建设和改造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增绿地3000多平方米,添置了一大批设备设施。投建宽带校园网络,配建网络中心,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视频点播教学系统先进教室,极大地方便了现代信息资源的使用;电子备课系统、图书电子管理系统和校园资源库的使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150多台计算机运转使课堂内外充满了现代气息,而新的教师宿舍、学生宿舍的设计建设更具人文精神和科技效能。学校计划再经两三年的努力,能够步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先进校的行列。
3、确立三大发展战略。创办高中三年来,学校教育事业一直沿
第3页
共13页 着预定的轨道不断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跨越,办学效益不断显现。但是,事实证明,要适应事业的高速发展,短期的规划已经远远不够了。要确保学校教育事业长期的高速发展,需要有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指导思想。2002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按照“三个代表”指导思想和“三个面向”方针,适时地提出了“晋江二中未来三大发展战略”,即“创名牌战略”、“大高中战略”、“教科研强校战略”,为晋江二中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名牌”,就是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省三级达标校,并营造创建省二级校、一级达标校的有利趋势,使晋江二中在未来十年里能有较快的发展,成为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
“大高中”,就是按照两个《决定》的有关精神,把高中建设好,先做强,再做大,主动因应晋江建设教育强市的需求,为减缓初中升学压力,适应WTO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拓宽人才成长道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贡献。
“教科研强校”,就是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加快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人才的培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教研、学校科研成为学校进步的不竭动力,使晋江二中办学水平走在同类校前列,推动学校的文明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以规范管理促效率提高。
学校班子成员开拓进取,依法治教,勤政廉政,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工作扎实;学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管理成效突出。我们的理念是:管理最能出效益。
第4页
共13页 1、学校管理
第一,施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考核奖惩制。制定实施《晋江二中管理制度》、《晋江二中岗位职责》、《晋江二中目标量化方案》、《晋江二中教师目标量化考评的办法》等一系列规定。
第二,决策民主化。学校每年一次的教代会,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举行,广大教职员工踊跃为学校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参政议政,三年来,有90多件提案得到落实。校务公开按照规定全面实施,教职工意见及时得到反馈,重大决策都能经过教职工的充分酝酿,得到教职工支持,行风评议满意率高达98%以上。
第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35名党员成为学校教育事业高速发展不可替代的牵引力量,党支部真正成为思想教育、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学校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大量的“三会一课”和参观学习、自学修养是学校改革创新的力量源泉和保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也成为学校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
2、德育管理
第一,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德育网络。根据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校—政教处—年段组—班主任四级管理体制和学校—家庭—家长—学生自我管理的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了校长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教处协调指挥,党政关工团密切配合,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德育新格局。
第5页
共13页 第二,建章立制,探索育人规律。制定实施《晋江二中学生一日常规》、《晋江二中班级文明公约》、《晋江二中宿舍管理制度》、《晋江二中班级常规量化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德育办法灵活多样。做到五个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有效活动相结合;常规普通教育与阶段性重点教育相结合;过程管理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校内管理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律相结合。
3、教学管理 第一,职级管理
学校实行四级管理。一级是学校决策,教务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二级是教务处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三级是由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系统。四级是由分管行政负责的监督、检查系统。
第二,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六落实”。一是计划落实,二是备课落实,三是课堂落实,四是作业批改落实,五是辅导落实,六是考试检查落实。
第三,制度管理
在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方面,坚持“六项制度”:第一,坐班考勤制;第二,集体备课制;第三,教案检查制;第四,学情调查制;第五,学术交流制;第六,教学质量奖惩制。
教学管理的落实,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第6页
共13页
三、以务实态度抓德育实效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保证经费投入,努力拓宽德育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在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同时,学校极为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它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积极开展“小公民”活动,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两年来,学校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氛围已经形成。
1、按照“大德育”思路,师德建设见成效。师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校先后组织教职工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条例规章,开展了邓小平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等理论讲座,要求教师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要重德”,以高尚的师德来影响和培育学生。学校通过开讲座、听报告、写心得、搞评比、树典型等形式,强化师德的形象化教育,并重视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使师德风范就在教职工身边形成,亲和力更强,成效更显著。如陈道立等老师长年以校为家,每天坚持7点钟之前上岗,和值日老师一起维护校园卫生、秩序;如林淼、颜清阳、吴华伟、潘祖芳等老师,在亲人病重之时仍坚持正常上班,从未影响工作;如郭新星老师晚婚不请假等等;还有许多教职工每年坚持无偿献血,许多老师用微薄的工资扶助贫困学生,许多青年老师为工作推迟婚育,许多教工“私车公用”不计得失,许
第7页
共13页 多老师夜以继日培优扶差,护送学生,访问家长,寒暑如常,不胜枚举。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学校办学质量赖以提高的保证,更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二中学子的心灵。
2、学生的道德教育全面深入。学校以宣传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加紧德育设施的配套,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形式,完善校内外德育网络,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等。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如国旗下讲话、学生集会、网络上祭英魂、揭批邪教“法轮功”专项斗争等,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学生的总体道德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有了较大的提升,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各种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涌现出像黄昱兴、黄有方两位同学这样的泉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他们英勇救人的感人事迹《泉州晚报》于2002年10月16日曾专门报道)。
3、实践教育效果理想。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积极创设条件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课程门类齐全,符合学生的兴趣取向。实验课、信息技术课的动手参与,体育艺术节学生自采自编的报纸、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劳动基地里学生的各种劳动和创作都使学生收到了培养兴趣、强化意志、开拓智力的效果,使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华光摄影艺术学校、泉州市聋哑学校等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还挂钩开设了泉州特库克有限公司、池店李五纪念馆等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给学
第8页
共13页 生的实践教育提供广阔的舞台,每年还由校团队牵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及青年志愿者活动累计达1000多人次,让学生充分接受社会大学校的陶冶。经过对实践活动的精心组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4、心理教育高度重视。学校积极聘请福建师大、泉州一中、晋江一中等校的专家、教师到我校开设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作心理咨询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培训班主任、年段长等有关岗位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经常性地开设心理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活动。自心理咨询室开设近两年来,接待师生达300多人次,及时发现、疏导了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2人,给学校文明建设排忧解难,增强德育效果。
5、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以教育、预防为主,依照“以人为本”的精神,建立岗位工作责任机制,实行管理与检查并施,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由政教处、保卫处、总务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教育、防范与保障工作,开设系列讲座、图片展、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防火、防电、防毒、防爆、防溺水、防意外等方面的教育,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处处讲、人人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落实实验课、体育课、各种活动课等课内外安全规范,定期开展安全、卫生检查,进行安全保卫专业培训、制订紧急疏散预案、组织教工值夜巡逻等,学校与各岗位,学生家长和学生签订安全责任
第9页
共13页 状,发布告家长书等,确保了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达标。
6、德育研究逐步深入。在21世纪这一信息时代,要打开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关键在于要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德育教育的新形式。三年来,学校以党支部为龙头,着力建设一支包含政教、团、队、年段长、班主任、政治教师在内的德育研究队伍,深入开展学校德育研究工作,在师德教育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常规管理、网络德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有20多篇德育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
四、以创新的思维求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开展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学校始终把创新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灵魂,开拓进取,勇于探索,以期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师资培训不遗余力。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设讲座、培训,提供交流学习和进修机会,利用校园网络,创造条件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教师学历提升上,学校规定学杂费可以报销50%,并且鼓励教师报考研究生。如今,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71人,占68%,全校大专学历的教师全部参加专升本的学历提高学习,并且有部分教师正积极准备参与研究生的学习。学校还大力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考试、教师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等活动,如今学校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的达
第10页
共13页 61人,95%以上的教师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较熟练地应用于辅助教学。
2、高中部质量管理富有特色。学校领导与高中部教师深入分析本校实际,针对高中部教师教学经验缺乏、生源基础薄弱、会考与高考并重等特点,提出了具有二中特色的质量管理办法。事实证明,这样的创新收到了奇效。在历年的高中会考中,总体优秀率超过了35%,及格率超过了95%,基本达到了省三级达标校的验收标准;首届高考取得了本科上线人数、本科和专科上线率均居晋江市同类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本科以266.7%、专科以164.1%的比率完成晋江市高考考核指标,为晋江市所有完全中学之最。同时,我们通过指导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自考、网校招生考试等办法,使学生“按部就班”,得到相应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尝试性引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大胆尝试引入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开辟新的、有效的途径。如今,自主学习的尝试侧重在初中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则侧重在高中部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水平的阶段性成绩。
4、培优扶差成效显著。学校培优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工作落实,成果喜人,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个突破口。2000年,学校共有96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001年,有112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002年,截止至11月份,已有125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而且,在获奖层次上,一些学科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第11页
共13页 其中林明坤同学获得了全国数学联赛福建省优胜奖(晋江市仅2人获奖);肖志远、卢辉煌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联赛福建省赛区第十一届竞赛预赛二等奖、三等奖。体育学科在首届高考中更是大放异彩,4名体育特长生考取了本科院校。学校田径队在参加晋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两届捧回了3个杯,稳居团体第二,有3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获得泉州市奖励,创造了二中体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同时,扶差工作成效显著,中考按时毕业率达95%,录取率居晋江市第二,各年段巩固率全部达标。高考上线率达43%,会考及格率达95%以上。
5、教科研工作充分重视。为了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后劲,学校设置专项资金,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高中研究性学习、初中课程改革、现代德育、WTO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发、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大量的探究研讨工作,已有60多篇论文发表或被收入汇编,《初中数学“指导——自学”教改的实践与研究》、《中学生物学法指导的研究》等两个课题已获省级立项,占今年晋江市省级立项课题的50%。
五、以丰富的活动缔造校园文化
三年来,学校依托每年的体育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文艺活动,浓厚了校园文化的氛围;以创建绿色学校、园林式学校为契机,布设了一批园林小景,实现了生态化与教育化相融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德育硬件设施趋于完善,第12页
共13页 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德育成效开始显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学校以“团结、严谨、勤奋、创新”为核心的良好教风、学风、校风逐渐形成,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系列文明校创建工作的务实开展,更是成了校园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学校经过近年来的积极努力,形成了“晋江二中校园文化建设12345体系”,即:一方向——高标准、重创新;二提倡——提倡“爱我中华,立志成才”、“爱我二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三努力——努力抓实,抓细,抓好;四营造——营造多样的文化载体,浓郁的文化氛围,健康的文化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五建设——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组织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如今,在二中富有生机的校园里,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雏形已经形成。
文明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而追求文明的努力永无止境。作为一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年轻学校,我们是历史厚土上的一名耕者,正在播撒着人类文明的种子;我们是文化海洋里一叶不倦的扁舟,我们不懈的努力将收获文明的真谛。我们相信,晋江二中创建文明学校工作必将由此开辟新境界,赢得新成绩,造就新辉煌,为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作出新贡献。
晋江二中
二00二年十二月
第13页
共13页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学生姓名:苑影
学
号: 10826106
指导教师:
专业:行政管理
年
级: 本科毕业班
学
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
2011年5 月 8日 目 录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 1.1摘要„„„„„„„„„„„„„„„„„„„„„„„„„„„„„„„„„„„1 1.2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的理论来源„„„„„„„„„„„„„„„„„„„„„„1 1.2.1 概述„„„„„„„„„„„„„„„„„„„„„„„„„„„„„„„„„„1 1.2.2作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1 1.2.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1 1.2.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1 1.2.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1 2.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2 2.1.2 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2 2.2 毛泽东对马克思的论述„„„„„„„„„„„„„„„„„„„„„„„„„„„2 2.3我国社会发展当中对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认识„„„„„„„„„„„„„2 2.4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2 3.1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3 3.2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3 4.1 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理论的意义„„„„„„„„„„„„„„„„„„„„3 4.2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理论的意义一„„„„„„„„„„„„„„„„„„„3 4.3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理论的意义二„„„„„„„„„„„„„„„„„„„3 4.4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理论指导下党的生命力„„„„„„„„„„„„„„„„„„„3 5.1结论„„„„„„„„„„„„„„„„„„„„„„„„„„„„„„„„„„„4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5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这一论断,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这一科学论断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在时代、形势和实践发生剧烈而又深刻地变动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与时俱进,关系到能否真正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反映了当代中国党人站在时代高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
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利于使用于社会主义的社会和经济建设当中去。
1.1概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百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使我们平时工作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一个理论体系要将其精神发挥出来,而不是仅仅的教条使用。
1.2.1分析理解这一论断前我们必须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经常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也是中国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经常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
1.2.2 1894年,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说过:“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同一篇文章中,列宁还说过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全部精华”。
1.2.3 1920年,列宁在评论《主义》杂志的“左派”幼稚病缺点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这两篇重要著作中都引用了列宁的这一重要思想(按当时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被译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
1.2.4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些论断,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概括。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马克思理论的全部精华”,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强调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我们同样可以注意到,江泽民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同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上述论断既是一致的,同时又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从新时期我们能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养分,吸收其中的精华,服务于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
2.1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时代、形势和实践发生剧烈而又深刻地变动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与时俱进,就成了区别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假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
2.1.2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营垒里曾经出现过三个代表人物:一个是伯恩斯坦,他面对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始而怀疑马克思主义,进而主张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完全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一个是19世纪末德国社会民主党最主要的领导人、第二国际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考茨基,他曾经同伯恩斯坦作过坚决的斗争,但是他后来认为帝国主义只是资产阶级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工农业比例失调问题而采取的扩张政策,而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从而看不到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革命形势,后来甚至攻击和诋毁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个是列宁,他认真而又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同时又以鲜明的态度批判了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他强调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同时又以鲜明的态度批判了考茨基的陈腐之见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背叛。这三个代表人物,在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形势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一个是与时动摇,直至背叛马克思主义;一个是与时不变,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反面;一个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2这些情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多次发生过。毛泽东把第一种情况称为“反马克思主义”,把第二种情况称为“假马克思主义”,第三种情况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他特别强调要区分后两种情况。比如,毛泽东在1941年9月10日写的《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一文中指出:“这是因为这些主观主义者自称为‘国际路线’,穿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是假马克思主义。”他还强调,“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2.3在我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大转折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每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也经常出现这样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面对新事物新问题,不能与时俱进,而是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甚至走向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二种是面对新时期新现象,也不能与时俱进,而是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条条,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还要到处点名打棍子,搞“左”的一套;
第三种是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与时俱进,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从来都主张要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开拓前进。
2.4邓小平曾经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能够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者。或者说,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动的,无论是在生产和生活当中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一个知识和理论,不能简单机械的运用,需要深入了解知识和理论。必须分析现实的环境,将好的理念结合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而不能片面的照搬硬套,需要活学活用。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分析实际结合使用。
3.1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第一种形式,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也是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等等。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时,后人总是面临着来自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左倾”教条主义。根据我们党的经验,破除这个障碍的最好武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种形式,是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为《党宣言》所写的7篇序言。比如,在《党宣言》发表25年后的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这篇经典著作的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至于列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改变“战时主义”政策,以实行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审时度势,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并不断改变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政策;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对世界大战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对时代主题看法的改变;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本人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时俱进的事例。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错误思想的干扰,而且需要自身高度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
3.2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上述哪一种形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勇于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根据这一重要思想改变个别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进行理论创新,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反映了当代中国党人站在时代高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这体现了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运用,以发展的眼光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站在新的高度去领会前人的智慧结晶。
4.1 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崇高精神,对于我们在当今世界剧烈而深刻地变动的历史环境和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4.2意义之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既然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那就需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其道理当然很明白,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但是,当你作出这样回答的时候,也有人会说:“是的,马克思主义在产生的时候,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而且比当时其他人的认识都要深刻,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已经100多年了,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他们的思想理论呢?”根据江泽民同志的论断,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而且是伴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因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4.3意义之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是党人,毫无疑问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搞多元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一个坚持什么、怎么坚持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般地谈论“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但是究竟怎样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统一,防止这样的或那样的偏差或错误倾向发生,仍然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大变动、历史大转折时期,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与时俱进”的思想,解决这个难题就有了一个正确的原则: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形势和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我们就能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与时俱进中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4.4我们党已经80岁了,执政也有50多年了。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党,今天能够认识到并且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认识到并且明确提出“三个代表”是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这说明我们中国党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气蓬勃的党。也就是说,我们的党是一个有希望、有前途的党。
5.1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的双重内涵,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更要注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 2《资本论》 3《邓小平文选》 4《三个代表》 5《中国共产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