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剪纸活动带给幼儿的快乐
剪纸活动带给幼儿的快乐
我们班的剪纸活动开设的并不多,但只要有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就特别的高,在活动中,幼儿还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大胆根据自己的构思、想法进行动手操作。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幼儿的兴趣十分浓厚,幼儿时常会聚集一起交流彼此的作品,以他们的谈话,神态中不难发现他们是多愉悦、满足,多么的有成就感。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开设一些让幼儿亲自动手的活动,因为从剪纸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幼儿非常乐意剪纸,剪纸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在剪纸的过程中幼儿非常享受,他们通过眼、手、脑的协调动作,获得了极大地兴趣与满足。这么好的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多开设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第二篇:大班幼儿快乐剪纸活动指导方法初探
大班幼儿快乐剪纸活动指导方法初探
原宝城中心幼儿园 董萌萌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剪纸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以前的剪纸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注重结果;剪纸内容随意性较大;评价方法单一。针对存在问题,我根据特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如下:
一、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带领幼儿快乐的进行剪纸游戏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剪纸活动产生了探究兴趣和欲望,并有了试一试的冲动。
(一)剪纸教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开展剪纸活动前,我常常运用剪纸方式制作教具,有时是现场剪,剪完后,幼儿会自发为我鼓掌。从掌声里、眼神里,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羡慕与好奇。
(二)剪纸礼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日生活中,幼儿有很多方面值得表扬,我将当场剪的作品作为奖励送给幼儿。幼儿开始挑选自己想要的礼物;有的幼儿还问我:“老师,您能教我剪吗?”孩子们有了尝试的愿望。
二、学习制定、调整计划,搭建向自由剪纸阶段过渡的桥梁
幼儿习惯用笔画眼中的世界后,拿起剪刀时,有的幼儿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新接触剪纸游戏的幼儿。针对幼儿不敢下剪刀的现象,我采用了两步走的方法:其一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反复实践,及时给予肯定。其二是允许鼓励也
不动的幼儿在小的白纸上画出自己的计划,然后再进行剪纸活动。在刚刚进行剪纸人物的系列活动中,对敢于大胆尝试的幼儿,我引导他们继续观察,找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在人物的头发、耳朵等方面继续尝试。另一部分幼儿允许他们先在另外的纸上画出计划,然后看着计划进行剪纸,这样,他们也感受到了成功。
三、充分观察,提供剪纸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幼儿在创作时,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生活中学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观察越充分,表现越形象,才更有可能将想象表现在剪纸作品中,因此,我注重在需要时提供充分的观察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当幼儿学会跳绳后,便想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于是,我请幼儿仔细观看同伴跳绳时的动作,然后说一说观察到的结果。有的说:“跳绳时,胳膊是弯的腿是直的。”有的说:“跳绳时腿是弯的离开了地面。”也有的说:“绳在头上面” „„面对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话语,我发现每个人观察的重点不一样,时间不一致,缺乏整体、有序的观察。针对此问题,我结合拍下的照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放照片时我用手划了一条从上到下的线,反应快的幼儿马上说:“跳绳时绳在头上面,手里拿着绳,胳膊是直的腿是弯的;有时胳膊是弯的腿是直的。”有的幼儿马上反驳:“绳有时在下面,胳膊是弯弯的„„” “那你们再仔细看看跳绳的动作。”幼儿通过仔细的、对比的看,发现每个小朋友跳绳的动作不完全一样,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就这样幼儿在观察、描述的过程里看清了跳绳的动作特征,为剪“跳绳的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合理组织讨论活动,解决难点问题
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新问题或是不能独立解决的难题时,我便引导他们针
对问题展开讨论,共同猜想解决的办法,并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再次交流实践的结果,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如:我们一起观察跳绳的小朋友动作后,怎样剪出跳绳的人成了讨论的新焦点。经过争论,我们得到了四种猜想;他们有了四种猜想后,开始大胆的实践,最终,幼儿结合猜想实践成功了三种猜想。
五、灵活多样的评价活动,推动剪纸活动深入开展
幼儿园的管理者、教师、家长及幼儿都可以成为教育评价的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各方面的参与,推动幼儿的剪纸活动。
(一)班内幼儿同伴间的评价: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评价是为教学提供信息,帮助幼儿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幼儿也是评价的参与者,同伴间的欣赏、评价活动恰好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是幼儿找准努力方向的重要途径。
我班幼儿在收集好自己的作品后,会将其平放在桌子上,供全班幼儿欣赏,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以及原因。在不断的欣赏作品中,幼儿学会了欣赏、发现、学习他人的优点,并知道在以后的活动中积极的尝试运用,而且更加懂得欣赏他人、尊重他人、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与习惯均得到了提高。
(二)园内教师的积极评价:
活动过程中,我珍惜园内老师听课与研讨的机会。互动活动后,我将老师的评价“添枝加叶”的反馈给幼儿,推动幼儿的自信心及能力的提高。如:“我发现董老师的相机里有好多你们剪纸活动以及作品的照片,那是因为董老师很喜欢你们的剪纸作品。”„„幼儿在听了我的话后,情绪格外高,并且表示还要继续练习,运用不同的方法剪出更好的作品。
(三)家长的积极评价: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的教育资源非常特殊——他们能针对自己的孩子一对一的进行教育。他们不仅能够对孩子的剪纸活动提供支持,而且能够对作品提出建议,找出努力方向。因此,我注重让家长充分的了解并和孩子共同开展剪纸活动。
剪纸活动开展前,我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谈论剪纸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谈论剪纸习惯的培养并建议家长支持、参与到剪纸活动中来;谈论欣赏作品:纵向的看待孩子的发展,引导、鼓励孩子学习他人的好方法并积极的尝试。活动中,积极地向家长展示幼儿的剪纸作品,为家长了解剪纸活动提供条件。
六、研究与实践后的体会
活动中自信心的加强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教师一定要给每个幼儿以肯定、鼓励,激发兴趣,吸引幼儿参与到剪纸活动中来;活动前的目标定位要准确:目标定位时,要通过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及作品,与幼儿共同发现问题,将此问题定为下一次活动的目标,并与幼儿共同寻求解决的途径、方法;充分的探索时间能让幼儿不断的体验成功的快乐:注重保证幼儿的充分探索时间,为幼儿提供大胆尝试、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反复地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愉快的期待下一次活动。
伴随着我与孩子们共同深入的开展剪纸活动,幼儿自信心增强了,敢于积极的尝试了;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比较有序的进行观察活动;使用剪刀的灵活性明显增强;幼儿养成了专注做事的好习惯,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剪纸活动;环保意识得到加强,知道了节约用纸。
第三篇:中班幼儿剪纸活动初探
中班幼儿剪纸活动初探
中班幼儿剪纸活动初探
摘要:
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孩子们用剪刀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在剪纸活动中,幼儿通过眼、手、脑的协调动作,可获得极大的兴趣和满足。眼、手、脑得到锻炼的同时,对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观念,丰富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中班尝试进行剪纸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民间艺术 剪纸活动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孩子对活动内容有兴趣,他才会去参与、探索、操作。
1、收集剪纸及相关作品激起幼儿欣赏美的愿望。
为了使欣赏内容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处处留意,常常发动家长、幼儿收集相关的照片、实物、图片、等各类剪纸作品,带领幼儿参观书院门,欣赏剪纸、刺绣、面塑、泥塑作品、感受民间艺术,剪纸艺术。布置在相应的活动区,在活动中供幼儿欣赏、使用、操作。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体会到民间艺术具有审美与实用双重功能的特征,培养幼儿对自己生活中美的捕捉能力。
2、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贴上民间剪纸大师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让幼儿欣赏,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氛围,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这些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围在四周,嘴里发出赞叹的声音:“哇,真漂亮!”于是我就把自己剪的作品向幼儿展示,并让幼儿拿在手中观察,通过对实物的接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剪纸的兴趣油然而生。
3、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开设了剪纸区角游戏,在剪纸区里投放有关剪纸的图书,让幼儿随时翻阅。并投放了一些彩纸、剪刀,让幼儿试着玩一玩、剪一剪,这样孩子们对剪纸的兴趣更加高涨了。
4、注重为幼儿创设带有艺术意味的剪纸环境。为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参与,将幼儿和教师的剪纸作品布置装饰活动室,鼓励幼儿用各种形象组合粘贴成剪纸画,贴在活动室内,让幼儿充分欣赏剪纸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纸作品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活动的愿望。
二、从观察入手,学习剪纸。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因此,当幼儿在创作剪纸时,他首先就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幼儿在平时学做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观察、感知事物的本质,掌握其主要特征,使幼儿对事物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认识。学会观察才能顺应变化的世界,才可以进一步用剪纸去表现。
1、以观察为基础,让幼儿自由的表现。如在进行剪纸活动“苹果”时,我们先找来实物苹果,让幼儿仔细观察。先观察苹果的外轮廓,再观察苹果的细节部分,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掌握了苹果的外形特征,因此,在实际操作时能很快的剪出来。
2、生活中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除了在活动中要学会观察,还应更多的在生活中学会随机观察。如外出活动时,观察花草、树木、行人、小鸟、动物、小朋友游戏场面等等,为幼儿进行剪纸积累素材。同时,我们要及时引导观察,让幼儿知道有观察,才会有收获,逐步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三、剪纸教学的步骤。
怎样教幼儿剪纸,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观。
1、幼儿开始学习剪纸,比较适合目测剪。目测剪即凭借想象直接把纸剪出一定形状,目测剪没什么要求,幼儿可随意剪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其目的是培养幼儿剪纸的兴趣及练习使用剪刀。
2、当幼儿对剪纸产生兴趣,学会熟练使用剪刀后,便教幼儿学习沿线剪。既按照纸上画好的图形轮廓剪,沿线剪主要练技能,要求手眼协调,剪刀沿着物体轮廓剪,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如在剪一些物体形状时,先剪一些大面积的,线条较简单,如房子、大树等,然后逐渐加深难度,剪些线条复杂的、有细节的图形,如花草、小动物等。
3、最后学习折叠剪。就是将纸折叠一次或几次后,剪出相连的纹样。在学习折叠剪时,应注意折叠的层次不能太多,纸张不能太厚,否则幼儿的手腕力量不够,剪不开;其次,注意图案的连接点不能剪断。
四、剪纸教学的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把各种图形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使幼儿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如:练习目测剪直线,便可设计为“学做小厨师”,要求幼儿把方形纸剪成细长的面条,比比哪位小厨师的面条做的好;沿线剪圆形便可设计为“削苹果”比比谁的苹果皮削得长等。
2、剪纸与绘画、粘贴相接合,丰富作品。由于技能的限制,幼儿的剪纸作品不能准确的表现物体。如:元旦活动中,组织幼儿制作拉花,将剪纸与粘贴运用在一起。有些面积大的物体,如:房子,可指导幼儿剪装饰图形或图案贴上,使作品更丰富、美观。
3、幼儿剪出一个图形时,教师鼓励幼儿随心所欲地在形象上添剪点什么。幼儿剪的图形比较逼真、形象,再在这些图形上添上几剪刀,显得更加惟妙惟肖。
4、剪纸作品可用来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如:剪的面条、服装,可以玩开点心店、商店的游戏;剪的拉花、窗花可以做节日装饰;剪的雪花可以布置成主题墙饰。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丰富了游戏,美化了环境,更能激发对剪纸的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对美的事物和对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
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大多天性喜欢玩弄剪刀喜欢剪纸,在剪纸活动中,他们通过眼、手、脑的协调动作,可获得极大的兴趣与满足。眼、手、脑得到锻炼的同时,又对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丰富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剪贴、折剪活动中经常接触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刀,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性能、功用的了解、熟悉,不但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而且在剪纸活动中给幼儿一个发展思维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剪《雪花》的活动中,幼儿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先进行六角折,然后用剪刀剪,只动一剪,就剪出六个花瓣一模一样均匀对称的花,而且剪动的线条稍加改变,花瓣的形状也随之改变,在我的提示下,幼儿使花瓣中空,又变为更丰富变化的图案。这些奇妙的变化使幼儿兴趣更为浓厚,并爱不释手地剪了又剪,在区角游戏、自由活动的时间也经常练习,这种练习使幼儿不断进步,进一步使幼儿稳固了兴趣,兴趣使幼儿求异,求异使幼儿创造。
实践证明,剪纸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是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幼儿心理学》
《幼儿教育学》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第四篇:大班幼儿剪纸活动教案
大班幼儿剪纸活动教案
《小小设计师》
铜山新区台上幼儿园
韩梅
设计意图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幼儿所喜爱的一项活动。孩子进入大班以后,更多方面是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与爱心的培养作为大班的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小小设计师这个题材让幼儿为小动物们设计一所漂亮的幼儿园,并特别注重环境的美化,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孩子收集一些无用的废纸,并加以剪贴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们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知道用各种废纸经过剪贴装饰可以用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剪好的图片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动物幼儿园。
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幼儿动手剪纸的能力。
4、在平时的教学中,幼儿熟练的掌握了剪各种花以及树的方法,幼儿已熟练掌握了剪刀的使用方法。
5、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和团结分工合作的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类彩色纸若干。
2、课前把准备好的手工具材料发放给幼儿(人手一把剪刀、固体胶、每人一张白纸)
3、供幼儿欣赏的范例作品一幅。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拿出示范画供幼儿欣赏。
2)提出问题,让幼儿想象自己设计的幼儿园。3)老师讲解剪纸房子。
(二)提出剪贴要求: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造型构思,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房子。
2)各自按照不同的能力分工合作,进行剪贴。3)先摆放,再进行粘贴。4)废纸放入废纸篮,不要乱扔。
(三)自主选材,想象剪贴。
1)充分允许按自己的构思要求,选择材料进行剪贴。2)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的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2)相互欣赏。
第五篇:在幼儿剪纸活动中
在幼儿剪纸活动中,进行创造教育的探索 ——怀宁县实验小学幼儿园 徐爱梅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在民间广泛流传,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幼儿园剪纸可以激发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儿童的技能技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教师应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贯彻《纲要》精神,我在幼儿美术活动的教学工作中,对剪纸活动进行创造性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剪纸的技巧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剪纸基本技巧的同时,将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中班幼儿刚接触剪纸,非常好奇,兴趣高涨,就随意操作,剪出的是一些简单的图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剪出三种或三种图形的组合,可以组合成树、小船等,引导幼儿逐渐地由无目的、无意识的剪纸活动转入有目的、有创造的剪纸活动,如开展“树上的水果大又 圆”,“河里的船儿飘啊飘”等内容的创造,鼓励幼儿创造出简单的造型。又如,在大班的一次剪纸活动中,幼儿先欣赏风景图片,然后引导幼儿想一想,添加什么能把风景图变得更有趣,接着放手让幼儿运用剪纸技巧去创造,设计自己想添加的人物、动物及植物,并利用适当的时机向幼儿提出可以尝试让添加的作品动起来,促进幼儿持续向前发展。结果,幼儿极富想象力地创造出一幅幅富有活力的风景图,如有的幼儿添上了在蓝天展翅飞翔的小鸟,有的添上了欢快游戏的白鹅,也有的添上了湖面漂浮的荷花以及水中游动的小鱼„
二、以创新的思维敏感地捕捉幼儿创造的火花
幼儿创造的火花有时也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以创新的思维敏感地捕捉到,很可能错失了大好的教育机会。一次,一名幼儿剪了两只没有耳朵和没有尾巴的老虎,教师问及原因时,他却运用了歌曲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听到这番话,顿时感到这不正是幼儿的一种创造吗!教师敏感地发现幼儿的创作与他们熟悉的歌曲可以很好地相联系,于是在全班幼儿面前剪出了一只眯眼的小猫,然后唱了一句最近很受 幼儿喜欢的歌词:“波斯猫,眯着它的双眼。”接着问幼儿:“你们的歌声能变成什么样的小动物?”幼儿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有的剪出长鼻子象,唱着“大象大象,你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有的剪出一只小狗,唱着“一只哈巴狗,想吃肉骨头”„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对幼儿创作火花的敏感捕捉,并以创新的思维加以运用,才能真正体现创意剪纸中“创意”二字的深刻内涵。
三、不断寻求新的剪纸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的创作兴趣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新的剪纸形式,创造性地将剪纸活动与其他领域进行横向联系。如小班教师在引导幼儿使用剪刀的过程中,将欣赏话剧《小兔的家》融入活动,鼓励幼儿将自己剪出的碎纸给小兔的家铺成五彩小路,不仅激发了幼儿剪纸的兴趣,更引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剪纸作品。在大班的剪纸活动中则更加充分地与其他领域教育结合起来。如在语言领域,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作品,或者利用作品的组合编故事,为幼儿提供互相借鉴的机会。
通过不断地实践,发现幼儿在剪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教师在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力过程中必须注意:第一,要注重剪纸的过程。教师让幼儿大胆尝试,刚开始把要求降低到“只要敢动手敢尝试就好”。至于剪成什么样比较好,幼儿在尝试感受之后自然得出结果;第二,要了解并重视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剪纸活动中,有的幼儿对于剪刀的用法还不熟悉,对整张纸不知如何下手,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此时提供长条纸,让他一剪刀就能剪出完整的图形,幼儿就会产生成就感,从而保持兴趣。第三,允许并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幼儿的创作是极富个性的,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说得清。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幼儿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能推动幼儿的创作活动不断发展。
四、以创新的态度去欣赏、评价幼儿的创造
教师以创新的态度去鼓励、赞扬幼儿的作品,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这也是教师在向新型教师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做到的。如在一次剪苹果的活动中,有一名幼儿把苹果剪成了方形,老师问全班小朋友:“你们见过方形苹果吗?”回答:“没有。”于是,老师请这名幼儿谈谈他的想法。幼儿说:“因为我喜欢吃苹果,可苹果是圆的,我老拿不住掉在地上,苹果要是方的,我就不会拿不住了。”于是老师对全班幼儿说:“噢,原来他是这样想的,他真爱动脑筋,只有他的苹果跟别人不一样,我相信他长大后真能发明出方形苹果。”这种创新的态度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今后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
(此文发表于安微省《现代幼教》20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