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5篇)

时间:2019-05-12 21:2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静海四中副校长马增利

创新是事业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唯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教育局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发出了德育创新的动员令,体现了高瞻远瞩的工作策略,落实工作目标、深化德育实效成为我们基层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自己在德育创新工作方面的思考发表一孔之见:

一、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学习

(一)在学习思考中理解德育创新工作的内涵 一般来讲基层德育工作创新切

忌“假、大、空”和“高、大、全”。导致德育创新神秘论和产生畏难怵头情绪。应当说变革德育方法和渠道是创新、在原有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创新、对德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的使用也是创新。德育创新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时时处处。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德育创新就有了广阔的空间。

(二)在学习思考中启迪德育创新工作的思路 既然德育创新成为我们的主动

行动。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你真正的阅读一本书籍,都会产生灵感的火花。现在我们可以学习的真是太多太多,单是一个互联网就可以叫你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关键是要拿出学习的实际行动。

(三)在学习思考中明确德育创新工作的方向 学习不仅是一个继承的的简单

过程,更要注重批判和思考。固步自封要不得,拿来主义同样要不得。先进理论具有时间性、区域性特点,而教育对象个体的差异也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去合理借鉴,针对性吸收。从而确定自己创新工作的方向。

二、培养创新精神——立足实践

(一)德育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 一是要注重在德育基础工作上做文章,离开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教育、背离《守则》、《规范》、《规程》空谈德育创新可谓“皮之不存,毛则焉附。”二是要突出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创新是为工作的服务的,因此创新要紧紧围绕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展开,要突出工作设计、组织环节、组织形式、组织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不能背离工作本身作场外之功。三是要把握德育工作实践效果。创新的归宿点是提高德育实效,这也应当作为评价创新工作的唯一一把标尺。只有这样,创新才会具有现实的工作意义,才会成为干部教师的工作追求。

(二)德育创新要以实践为保障 首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反思,要在对

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查找不足,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尝试,这是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内动力。其次,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工作创新的思路,既然是创新就难免存在问题,创新就是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曲折前进的历程。第三,德育创新的成效要在德育实践当中去检验,这种检验不仅体现在创新工作的结果如何,更体现在创新工作过程中干部教师及学生的精神体验。以实践为保障开展学校德育创新工作可以赋予

创新极大的生命力,焕发干部教师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德育创新工作的意识。

(三)德育创新要以实践为动力 第一,实践对德育创新具有指导作用。成功

实践是创新工作的目的,实践的内容是创新工作的方向,实践的过程是创新工作的历程。第二,成功的德育实践激发创新的动力。当干部教师通过创新取得成功的时候,实现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其结果就是会激发更大的创新热情去从事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创新活动。第三,德育创新体现着实践的内在要求,德育实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情、意、行的过程,千人一面的德育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任何德育过程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唯有创新德育才会有出路。

三、抓住重点深化创新实效

(一)抓创新队伍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德育创新工作队伍是做好

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关键。要善于启用敢于创新、懂得创新、能够创新的干部教师领导学校的创新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三件事:一是搞好学习和培训。二是明确创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三是建立创新工作的校内组织。保障创新工作顺利展开。

(二)抓创新激励机制 学校要出台德育创新工作的奖励制度,明确创新工的奖励办法、奖励标准。将德育创新工作和干部教师评优、晋级、任用直接挂钩。造就德育创新工作的强势氛围,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做创新工作的局面。

(三)抓创新课题立项 德育创新工作不是简单盲目的创新,要体现创新的价

值、创新的意义、创新的实效。要规范创新行为,实现创新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此,第一学校要把握创新工作的课题方向,第二要制定并审议通过创新工作计划,第三要对重点创新工作申请课题立项,确保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学习基础上的深刻思考是创新工作的动力源泉、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是创新工作的意义所在。实现创新工作的高起点、高效率队伍建设是关键,激励制度是手段,科学运作是保障。基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还要以开展行动研究作为主要方式方法,实现创新工作和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结合。

第二篇: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虽然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莘莘学子,但中职教育变得越来越被接受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中职教育的主阵地——中职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创新;影响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教育。这在中职教育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教育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本文就当今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德育教育的创新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中职教育中德育的重要作用

德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开展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了,理解其基本概念并不难,德为道德,品德,育取教书育人之意,教育的意思。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拥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对于今天21世纪的新人来说,优良传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变得迫在眉睫。所以德育在今天又有了将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并推动发展的使命。因此,一直以来德育课都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规定: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并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原则。简而言之,德育教育就是对人性深层的一种教育,其所影响虽然不直接体现在专业水平上,但其地位和影响却是根本性的。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水平,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将来是要在生产生活第一线的。所以德育教育成功与否更加显得格外重要。

二、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中职教育中,中职学校一直是“主力军”和“主阵地”。在整个职业教

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有区别的,而当今社会教育重心在普通教育上,这就出现了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发展有依赖乃至照搬照抄普通教育的倾向。因此“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自然屡见不鲜:教育思想呆板老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不思进取。并且教育理念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系统性差、连贯性弱、目标定位太高、内容脱离实际、滞后、忽视实际情况、时代特征、甚至出现违反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的问题。这在德育课堂教育的问题上更加明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德育课作为必修课,结课考试理所应当成为整个课业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长时间来,中职学校教德育课的结课考试一直沿用专业课、文化课的考试方法,即试卷评分的方式,这只能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德育的认知与掌握几乎起不到考察的作用。德育课俨然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架子”。

三、从创新的角度思考

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青少年思维方式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德育教育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创新

职业教育已经不是新鲜的字眼,德育教育也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同样是中职生,同样是未来的可塑之才,但因时代的变化,如果继续沿用几十年前的教育理念,势必无法与当下实际相适应,也就无法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那一切的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要切实的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新思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做到这些,仅仅是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无法达到的,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对于青少年为主的中职生来说,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课堂教育最好的辅助和推动。因此家长和社会也应该支持、帮助学校的德育教育。学校也要摒弃就业率第一位的理念,保证德育课的课时和质量。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

理念与时俱进还是远远不够的,好的理论需要更加实用的方法,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其课程本身就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树立实践第一的目标。还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中职生本身,中职生属于青少年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都是中考失利的学子,普遍存在

着失落甚至自卑的心态,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偏见,更是加重了这种情绪。德育教育是对人性本质的指引,如果教育主体始终被负面情绪所左右则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到,广大中职生正值青少年,因此自我调节能力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萌芽阶段,更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这些都需要教育着的引导解决。因此,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更新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广大中职生进行贴近生活,重视实践,实实在在的德育教育。

(三)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考试模式的创新

善始善终方能成事,我们已经知道正值青少年叛逆期的广大中职生们存在着自律能力弱的缺点,作为教育的平台——学校和课堂,以及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运用合理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善考试制度。这已经在国外一些领域得到了证实。人都是有惰性的,但人也都是有兴趣和梦想的。特别是青少年,加以引导和推动,乃至适当的压力,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德育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如果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再完美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无法达到效果,所以必须告别传统的试卷成绩决定一切的考试模式,将考核方式与生活实际和工作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在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的考核。考核方式也要多样化,例如除了基本知识考察之外,还对操作、领导、组织能力进行有效的考察。对整个德育教育实现完整的验收。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百年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作为特别人群的特别教育,更是无形中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始终不忘创新二字,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2]邓泽民,刘文卿,陈庆合.职教中的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下的职教[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石秀敏.创新教育下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08,(5).

第三篇:学校德育创新总结

学校德育创新总结

编辑:书村网 发布时间: 2013-02-2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学校确立的三个德育理念,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道德建设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文明礼貌读本》、《礼仪三字经》,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入校师生、来宾互致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定期评选“礼仪之星”

学期末,学校把思想品德优秀、文明守纪的典型学生评为“礼仪之星”,而且照片上墙,张榜公布,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一开始,我校一些新生很不适应这些要求和做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习,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见到老师和外来人员,都能主动地问候:“老师好”、“领导好”、“来宾好”;食堂就餐秩序井然;公交车上都能主动让座。XX年,山东教育专家来我校验收首批教学示范学校时,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给予了高度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二)“法制教育”明纲纪

如果说礼仪教育是引导学生“内省”。那么,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外束”。我校根据目前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1、上好法律启蒙课。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活动,即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小竞赛、小表演、小故事等方式在各班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定期举行普法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会。我们每年都请市法院、普法办的同志来校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增加实践体验。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

4、主题班会“法律就在身边”。每学期,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制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为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要求各班写出书面文字,在全校进行评比、展览。

这些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的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

(三)“五星级管理”激上进 为科学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设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行星级评定。XX年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五星级管理”及《班级量化细则》实施方案。两个方案的实施,在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学生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星级管理”是指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学风班风、劳动卫生、文明习惯”三大项,每项下设几个小项,三项满分各为100分,按“星级管理”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星级等级,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量化分居全校前十二名的班级即“星级管理”优秀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星级管理”方案出台后,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星班级由试行之初的十多个变成为现在的三十多个,“昨日星光寥落,今朝繁星满天”,“星级管理”使班级管理真正上“星级”,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班级“星级管理”实施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校星”评比活动,在各班评选“五星”。“五星”包括爱校之星、爱卫之星、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和进步之星。“校星”按比例从“五星”学生中产生。每月一评的“五星”及“校星”评比使班上少部分全面发展的学生荣登“校星”宝座,大多数某方面突出的学生跻身“五星”行列,一部分潜能生因学习或纪律方面有较大进步而成为众人瞩目的“进步之星”。

星级管理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给每个班、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班级在这个舞台上上演越来越精彩的剧目。

(四)“德育科研”导方向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亟待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因此,搞好德育科研,强化德育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头戏。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促使我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团结、文明、自强、进取的良好校风,我校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德育研究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理念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1、培育德育教研骨干力量,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为此,我校首先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德育研究员”,组织教师学习德育文献,明确德育工作要求,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树立人人抓德育的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做到爱事业、爱学生、研究学习,以身立教,为学生做出表率。再次要求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中,通过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实践等形式,细心工作,保证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2、开展德育课题研讨会,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德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专著,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同时定期组织德育课题研讨会,推广德育科研的新成果,把握德育科研的新动向,抢占德育科研的最前沿。

3、开展经验交流会并组织观摩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德育工作如何做到理论上创新,工作中出成果,这是我校每一个德育研究员和班主任经常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大家遵循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方针,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相结合。对内,德育研究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外,或请教育专家来指导,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或走出去,开拓视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4、学期初与教师签订“师德目标责任书”;每学期开展一次“三会一卷一信箱”活动(“三会”即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一卷”即面向学生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提出师德问卷;“一信箱”即校长信箱);定期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报告和理论讲座,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一年一次);凡在师德方面有不良行为的一经查实,在评优树先、竞聘上岗中一票否决。因此,一实小以教风正、师德好而倍受社会、家长赞誉。

近二年来,我校已有60名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地市一、二等奖。

(五)“德育实践”增活力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刻骨铭心”。长期以来,人们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定势,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挂在嘴上的”“飘在空中的”,为适应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思想,通过认真学习与深刻思考,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德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德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于是我们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依据思想教育活动的要求,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开创“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下设“手拉手”活动站,“我能行”活动站,“小主人”管理站,面向全体,注重孩子的自主创造,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着眼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潜力。

1、学校先后创设了“红领巾交通岗”、“爱国教育基地”、“艺术科教基地”,特别是“校园电视台”的创立,主持人、编辑、记者全都由学生担任,期期节目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2、“小主人”自我管理,学校成立了“红领巾一日常规检查团”,下设三支队伍“文明、卫生、纪律”,成员全是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生自己安排,一改过去领导、老师的空泛说教,取而代之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

3、“红、绿领巾手拉手”,实现了对1—6年级学生的分层管理,一、二年级戴绿领巾,三、四、五、六戴红领巾,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阶梯。

4、学校艺术节:每年的六.一是学校艺术节,今年已举办了十一届,年年有特色,届届有提高,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创、二胡、独唱、舞蹈、相声形式多样。孩子们畅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我的作品上墙了!”“我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老师说我真棒!”“今年的艺术节我的节目没能选上,明年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有经验了”……听着孩子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看着他们在各个岗位忙碌的身影,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红+绿”体验活动基地已成了孩子们培养自主、自理、自护、自学能力的磁场。

(六)“美化环境”造氛围

我校教学楼色彩的基调是红色,为了使学校整体的色彩和谐协调,我们以“绿”为主,美化校园。整个校园,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使人心情舒畅,心灵也随之净化。信步走进实小,看到的是内蕴深厚的早教家教宣传栏,务实醒目的校史校训、格言、警句、办学理念。温馨怡人的自然文化,飞扬个性的文化长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抑扬顿挫,嘹亮的歌声起承转合,美术室里挥毫泼墨,微机室里点击世界,舞蹈室里广袖曼舞,音乐室乐声轻扬,运动场上投掷跳跃,处处呈现着浓郁温暖的文化氛围。

(七)“八个一活动”创品牌

我们知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可能只通过一个短时的、一个层面的活动就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认为贴近学生生活、分层施教、螺旋上升式的活动,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淀。

我校从XX年开始,分层、分步实施“八个一”,即:读一本敬老的书、写一篇敬老的文章、讲一个敬老的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个敬老的歌、办一期敬老的黑板报、开一个敬老的主题班会,干一件敬老的实事。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重点开展好“讲一个敬老的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首敬老的歌”;

三、四年级重点开展好“读一本敬老的书,写一篇敬老的文章”;五六年级重点开始好“办一期敬老的黑板报、开一个敬老的主题班会”。对于“干一件敬老的实事”每个年级段各有侧重,低年级侧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年级侧重“学会照顾父母、老人的三样本领”,高年级侧重“今天我当家”敬老、助老实践活动。

“八个一”活动逐层落实,螺旋上升,学生在经常化、递进化的轨道中,道德品质不断积淀,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目前,这一活动案例,荣获中央文明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创新奖,山东省“五小”活动金奖,并在新泰市各个学校推广。

(八)“家校共建”拓空间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每年一次家长会,请家长走进课堂提合理化建议。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聘请了校外监督员,分期分批给家长上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

三、梅香苦寒来,耕耘结硕果

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实验课题合作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实验基地”、“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普通话语言合格学校”、“泰安市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教育教学、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十佳道德示范学校”、“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连年获新泰市教学评估第一名。连年夺得新泰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金牌总数第一名。在泰安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中,我校代表泰安教育系统参加了评比,荣获泰安市各行业之首,第一名。

学生赵子璇被评为泰安市优秀少年,已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全国仅录取15名,山东省只有一名。常悦等59名同学的作文获全国、省、泰安市征文一、二等奖,其中16名学生作文入选“全国优秀作文选”。有1500余幅作品在各级各类书画作品比赛中获奖。张永政、朱馨馨等203名同学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书画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和金获全国计算机比赛三等奖,山东省一等奖。郑旭光获泰安市计算机比赛一等奖。在泰安市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先后有十五名同学获一、二等奖。在新泰市少儿艺术大赛中,赵子璇等22人次获音乐一、二、等奖。

回顾过去,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反思今天,我们的德育教育还存在许多困惑。

1、未成年人心理教育迫在眉前。目前,未成年人基本上为独生子女,与人平等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孤独、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正好满足了未成年人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他们长时间沉溺网络,因网络滋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日益突出。因此,本学期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室,及时帮助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学校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内正确上网,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学校想法设置未成年人教育网站、网页,开展文明上网讨论室,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5+2<7”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困惑,学校五天的教育再加上两天的家庭生活,教育效果远远小于7天的成果。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溺爱娇宠、百依百顺,视他们为小皇帝。很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而造成了他们独尊、任性的缺点。他们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惧怕困难,不能承受挫折,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家长对子女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学校尽管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与家长们沟通,但家庭与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甚至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小学生的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3、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功利化的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生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社会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化倾向对学生产生着不小的错误导向。在讲究人与人的对等关系时,有些学生则更多地认为是等价交换,是相互利用。有的学生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说法总是有道理的。针对此种倾向,学校在继续加强“学科德育”的基础上,在小学品德课中增加财富观念教育和理财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培养现代消费观念,有机将义工服务加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

展望明天,我们的工作目标更艰巨:

一、继续出经验、创特色;

二、争创全国德育名校。

第四篇:学校德育创新总结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学校确立的三个德育理念,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道德建设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文明礼貌读本》、《礼仪三字经》,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入校师生、来宾互致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定期评选“礼仪之星”

学期末,学校把思想品德优秀、文明守纪的典型学生评为“礼仪之星”,而且照片上墙,张榜公布,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一开始,我校一些新生很不适应这些要求和做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习,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见到老师和外来人员,都能主动地问候:“老师好”、“领导好”、“来宾好”;食堂就餐秩序井然;公交车上都能主动让座。XX年,山东教育专家来我校验收首批教学示范学校时,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给予了高度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二)“法制教育”明纲纪

如果说礼仪教育是引导学生“内省”。那么,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外束”。我校根据目前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1、上好法律启蒙课。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活动,即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小竞赛、小表演、小故事等方式在各班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定期举行普法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会。我们每年都请市法院、普法办的同志来校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增加实践体验。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

4、主题班会“法律就在身边”。每学期,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制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为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要求各班写出书面文字,在全校进行评比、展览。

这些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的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

(三)“五星级管理”激上进

为科学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设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行星级评定。XX年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五星级管理”及《班级量化细则》实施方案。两个方案的实施,在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学生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星级管理”是指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学风班风、劳动卫生、文明习惯”三大项,每项下设几个小项,三项满分各为100分,按“星级管理”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星级等级,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量化分居全校前十二名的班级即“星级管理”优秀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星级管理”方案出台后,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星班级由试行之初的十多个变成为现在的三十多个,“昨日星光寥落,今朝繁星满天”,“星级管理”使班级管理真正上“星级”,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班级“星级管理”实施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校星”评比活动,在各班评选“五星”。“五星”包括爱校之星、爱卫之星、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和进步之星。“校星”按比例从“五星”学生中产生。每月一评的“五星”及“校星”评比使班上少部分全面发展的学生荣登“校星”宝座,大多数某方面突出的学生跻身“五星”行列,一部分潜能生因学习或纪律方面有较大进步而成为众人瞩目的“进步之星”。

星级管理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给每个班、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班级在这个舞台上上演越来越精彩的剧目。

(四)“德育科研”导方向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亟待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因此,搞好德育科研,强化德育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头戏。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促使我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团结、文明、自强、进取的良好校风,我校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德育研究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理念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1、培育德育教研骨干力量,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为此,我校首先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德育研究员”,组织教师学习德育文献,明确德育工作要求,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树立人人抓德育的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做到爱事业、爱学生、研究学习,以身立教,为学生做出表率。再次要求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中,通过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实践等形式,细心工作,保证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2、开展德育课题研讨会,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德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专著,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同时定期组织德育课题研讨会,推广德育科研的新成果,把握德育科研的新动向,抢占德育科研的最前沿。

3、开展经验交流会并组织观摩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德育工作如何做到理论上创新,工作中出成果,这是我校每一个德育研究员和班主任经常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大家遵循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方针,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相结合。对内,德育研究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外,或请教育专家来指导,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或走出去,开拓视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4、学期初与教师签订“师德目标责任书”;每学期开展一次“三会一卷一信箱”活动(“三会”即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一卷”即面向学生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提出师德问卷;“一信箱”即校长信箱);定期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报告和理论讲座,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一年一次);凡在师德方面有不良行为的一经查实,在评优树先、竞聘上岗中一票否决。因此,一实小以教风正、师德好而倍受社会、家长赞誉。

近二年来,我校已有60名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地市一、二等奖。

(五)“德育实践”增活力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刻骨铭心”。

长期以来,人们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定势,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挂在嘴上的”“飘在空中的”,为适应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思想,通过认真学习与深刻思考,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德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德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于是我们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依据思想教育活动的要求,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开创“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下设“手拉手”活动站,“我能行”活动站,“小主人”管理站,面向全体,注重孩子的自主创造,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着眼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潜力。

1、学校先后创设了“红领巾交通岗”、“爱国教育基地”、“艺术科教基地”,特别是“校园电视台”的创立,主持人、编辑、记者全都由学生担任,期期节目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2、“小主人”自我管理,学校成立了“红领巾一日常规检查团”,下设三支队伍“文明、卫生、纪律”,成员全是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生自己安排,一改过去领导、老师的空泛说教,取而代之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

3、“红、绿领巾手拉手”,实现了对1—6年级学生的分层管理,一、二年级戴绿领巾,三、四、五、六戴红领巾,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阶梯。

4、学校艺术节:每年的六.一是学校艺术节,今年已举办了十一届,年年有特色,届届有提高,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创、二胡、独唱、舞蹈、相声形式多样。孩子们畅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我的作品上墙了!”“我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老师说我真棒!”“今年的艺术节我的节目没能选上,明年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有经验了”……听着孩子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看着他们在各个岗位忙碌的身影,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红+绿”体验活动基地已成了孩子们培养自主、自理、自护、自学能力的磁场。

(六)“美化环境”造氛围

我校教学楼色彩的基调是红色,为了使学校整体的色彩和谐协调,我们以“绿”为主,美化校园。整个校园,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使人心情舒畅,心灵也随之净化。信步走进实小,看到的是内蕴深厚的早教家教宣传栏,务实醒目的校史校训、格言、警句、办学理念。温馨怡人的自然文化,飞扬个性的文化长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抑扬顿挫,嘹亮的歌声起承转合,美术室里挥毫泼墨,微机室里点击世界,舞蹈室里广袖曼舞,音乐室乐声轻扬,运动场上投掷跳跃,处处呈现着浓郁温暖的文化氛围。

(七)“八个一活动”创品牌

我们知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可能只通过一个短时的、一个层面的活动就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认为贴近学生生活、分层施教、螺旋上升式的活动,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淀。

我校从XX年开始,分层、分步实施“八个一”,即:读一本敬老的书、写一篇敬老的文章、讲一个敬老的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个敬老的歌、办一期敬老的黑板报、开一个敬老的主题班会,干一件敬老的实事。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重点开展好“讲一个敬老的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首敬老的歌”;

三、四年级重点开展好“读一本敬老的书,写一篇敬老的文章”;五六年级重点开始好“办一期敬老的黑板报、开一个敬老的主题班会”。对于“干一件敬老的实事”每个年级段各有侧重,低年级侧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年级侧重“学会照顾父母、老人的三样本领”,高年级侧重“今天我当家”敬老、助老实践活动。

“八个一”活动逐层落实,螺旋上升,学生在经常化、递进化的轨道中,道德品质不断积淀,道德境界不断升华。

目前,这一活动案例,荣获中央文明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创新奖,山东省“五小”活动金奖,并在新泰市各个学校推广。

(八)“家校共建”拓空间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每年一次家长会,请家长走进课堂提合理化建议。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聘请了校外监督员,分期分批给家长上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

三、梅香苦寒来,耕耘结硕果

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思想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创新与实验课题合作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实验基地”、“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普通话语言合格学校”、“泰安市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教育教学、艺术教育、科普教育、十佳道德示范学校”、“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连年获新泰市教学评估第一名。连年夺得新泰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金牌总数第一名。在泰安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中,我校代表泰安教育系统参加了评比,荣获泰安市各行业之首,第一名。

学生赵子璇被评为泰安市优秀少年,已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全国仅录取15名,山东省只有一名。常悦等59名同学的作文获全国、省、泰安市征文一、二等奖,其中16名学生作文入选“全国优秀作文选”。有1500余幅作品在各级各类书画作品比赛中获奖。张永政、朱馨馨等203名同学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书画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和金获全国计算机比赛三等奖,山东省一等奖。郑旭光获泰安市计算机比赛一等奖。在泰安市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先后有十五名同学获一、二等奖。在新泰市少儿艺术大赛中,赵子璇等22人次获音乐一、二、等奖。

第五篇:学校德育创新工作总结

学校德育创新总结

编辑:书村网 发布时间: 2013-02-2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

1、“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2、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学校确立的三个德育理念,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道德建设工作:

(一)“礼仪教育”正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文明礼貌读本》、《礼仪三字经》,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的演讲;三是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

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宁可绕道百步远,也不践踏半寸草”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

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

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入校师生、来宾互致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定期评选“礼仪之星”

学期末,学校把思想品德优秀、文明守纪的典型学生评为“礼仪之星”,而且照片上墙,张榜公布,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一开始,我校一些新生很不适应这些要求和做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习,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见到老师和外来人员,都能主动地问候:“老师好”、“领导好”、“来宾好”;食堂就餐秩序井然;公交车上都能主动让座。xx年,山东教育专家来我校验收首批教学示范学校时,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给予了高度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二)“法制教育”明纲纪

如果说礼仪教育是引导学生“内省”。那么,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外束”。我校根据目前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1、上好法律启蒙课。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活动,即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小竞赛、小表演、小故事等方式在各班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定期举行普法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会。我们每年都请市法院、普法办的同志来校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来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3、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增加实践体验。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

4、主题班会“法律就在身边”。每学期,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制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为内容,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要求各班写出书面文字,在全校进行评比、展览。这些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的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

(三)“五星级管理”激上进

为科学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设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行星级评定。xx年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五星级管理”及《班级量化细则》实施方案。两个方案的实施,在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学生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星级管理”是指把班级管理工作分成“学风班风、劳动卫生、文明习惯”三大项,每项下设几个小项,三项满分各为100分,按“星级管理”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星级等级,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量化分居全校前十二名的班级即“星级管理”优秀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星级管理”方案出台后,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星班级由试行之初的十多个变成为现在的三十多个,“昨日星光寥落,今朝繁星满天”,“星级管理”使班级管理真正上“星级”,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班级“星级管理”实施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校星”评比活动,在各班评选“五星”。“五星”包括爱校之星、爱卫之星、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和进步之星。“校星”按比例从“五星”学生中产生。每月一评的“五星”及“校星”评比使班上少部分全面发展的学生荣登“校星”宝座,大多数某方面突出的学生跻身“五星”行列,一部分潜能生因学习或纪律方面有较大进步而成为众人瞩目的“进步之星”。

星级管理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人本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给每个班、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班级在这个舞台上上演越来越精彩的剧目。

(四)“德育科研”导方向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大量新的课题亟待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因此,搞好德育科研,强化德育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重头戏。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了促使我校的德育科研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团结、文明、自强、进取的良好校风,我校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德育研究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多管齐下,注重实效”的理念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1、培育德育教研骨干力量,提高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关键作用。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为此,我校首先聘请了一批有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德育研究员”,组织教师学习德育文献,明确德育工作要求,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树立人人抓德育的意识。其次要求教师做到爱事业、爱学生、研究学习,以身立教,为

学生做出表率。再次要求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中,通过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实践等形式,细心工作,保证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2、开展德育课题研讨会,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学校组织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德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专著,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大家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德育科研水平。同时定期组织德育课题研讨会,推广德育科研的新成果,把握德育科研的新动向,抢占德育科研的最前沿。

3、开展经验交流会并组织观摩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德育工作如何做到理论上创新,工作中出成果,这是我校每一个德育研究员和班主任经常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大家遵循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方针,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相结合。对内,德育研究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外,或请教育专家来指导,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或走出去,开拓视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4、学期初与教师签订“师德目标责任书”;每学期开展一次“三会一卷一信箱”活动(“三会”即家长、教师、学生座谈会;“一卷”即面向学生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提出师德问卷;“一信箱”即校长信箱);定期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报告和理论讲座,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一年一次);凡在师德方面有不良行为的一经查实,在评优树先、竞聘上岗中一票否决。因此,一实小以教风正、师德好而倍受社会、家长赞誉。

近二年来,我校已有60名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地市一、二等奖。

(五)“德育实践”增活力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刻骨铭心”。长期以来,人们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定势,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挂在嘴上的”“飘在空中的”,为适应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第四次全国少代会提出“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的思想,通过认真学习与深刻思考,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德育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参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是思想教育的特色;德育工作要摒弃零打碎敲,没有深度,匆匆走过场的活动方式。于是我们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依据思想教育活动的要求,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性,开创“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德育活动,包括校内、家庭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步。

“红+绿”体验教育实践基地,下设“手拉手”活动站,“我能行”活动站,“小主人”管理站,面向全体,注重孩子的自主创造,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着眼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潜力。

1、学校先后创设了“红领巾交通岗”、“爱国教育基地”、“艺术科教基地”,特别是“校园电视台”的创立,主持人、编辑、记者全都由学生担任,期期节目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2、“小主人”自我管理,学校成立了“红领巾一日常规检查团”,下设三支队伍“文明、卫生、纪律”,成员全是学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生自己安排,一改过去领导、老师的空泛说教,取而代之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

3、“红、绿领巾手拉手”,实现了对1—6年级学生的分层管理,一、二年级戴绿领巾,三、四、五、六戴红领巾,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阶梯。

4、学校艺术节:每年的六.一是学校艺术节,今年已举办了十一届,年年有特色,届届有提高,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创、二胡、独唱、舞蹈、相声形式多样。孩子们畅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我的作品上墙了!”“我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老师说我真棒!”“今年的艺术节我的节目没能选上,明年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有经验了”„„听着孩子们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看着他们在各个岗位忙碌的身影,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红+绿”体验活动基地已成了孩子们培养自主、自理、自护、自学能力的磁场。

(六)“美化环境”造氛围

我校教学楼色彩的基调是红色,为了使学校整体的色彩和谐协调,我们以“绿”为主,美化校园。整个校园,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使人心情舒畅,心灵也随之净化。信步走进实小,看到的是内蕴深厚的早教家教宣传栏,务实醒目的校史校训、格言、警句、办学理念。温馨怡人的自然文化,飞扬个性的文化长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抑扬顿挫,嘹亮的歌声起承转合,美术室里挥毫泼墨,微机室里点击世界,舞蹈室里广袖曼舞,音乐室乐声轻扬,运动场上投掷跳跃,处处呈现着浓郁温暖的文化氛围。

(七)“八个一活动”创品牌

我们知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可能只通过一个短时的、一个层面的活动就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认为贴近学生生活、分层施教、螺旋上升式的活动,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淀。我校从xx年开始,分层、分步实施“八个一”,即:读一本敬老的书、写一篇敬老的文章、讲一个敬老的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个敬老的歌、办一期敬老的黑板报、开一个敬老的主题班会,干一件敬老的实事。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篇二:中学创新德育工作总结(1)××中学“创新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根据教育局深入开展“德育创新年”的要求,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坚持把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由于重视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抓好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为了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本学期我们仍非常重视构建德育管理体系,实行校长、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的多层次德育管理模式,即党支部──德育处、团支部、少先大队──班主任、中队一条线。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明确了自己的德育工作责任和工作细则。在教师中实行德育目标责任制,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与教师的评优、晋升挂钩。同时,学校领导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班子成员形成了“团结、奋斗、创新、务实”的领导作风。特别是德育领导小组大胆开拓,勇于改革,精心策划,真抓实干,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素质明显提

高。

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根据教育局每月一个德育主题要求,我校依据现状,创新德育活动,以主题活动加强行动德育,每月推出一个德育主题,围绕主题德育开展一系列活动,将德育有机融入到活动中,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三月份以 “争做三德好少年”活动主题,全月开展3项7次大型活动,分别是:⑴开展了“雷锋精神照我行”活动,全校700多名师生走进社区、走向市场开展了一场春季卫生环境整治活动;⑵组织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农场爱卫会举办的爱国卫生活动;⑶组织全校师生对校园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⑷组织700多名学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⑸在学生中开展帮同学做一件好事活动;⑹开展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与爸爸、妈妈谈心活动;⑺每天弯一次腰,捡拾一片垃圾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体验助人为乐的精神实质,为提高个人品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四月份活动主题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围绕主题全月开展六次大型活动,参与师生达 3800人次。⑴组织500多名师生参加了农场组织的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⑵由学校、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共同组织了一场法制宣传讲座,对800多名师生进行了道路安全、传染病预防、反邪教、去极端化等知识的宣传教育,现场发放了宣传手册;⑶学校邀请农场义务消防队,在校园为全校师生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消防设备的使用讲座,本次讲座有效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了基本的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⑷开展了一次紧急逃生演练活动,中学生在1′09″,小学生在1′28″之内撤离到安全地带;⑸学校邀请农场司法所,在三坪垦区法院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法庭组成全部来自八年级学生。法庭模拟垦区内发生的一起中学生抢劫案的庭审现场,学校组织了近300名师生参加了庭审活动。本次活动不仅具有案例本身的教育意义,更激发了学生学法的兴趣,同学们在旁听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平常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对将来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目的;⑹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爱我家园,美化环境大型春游实践活动。

3、五月份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全月开展体验活动4次,参与师生达3000人次。⑴举办了一场弟子规诵读大赛,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通过诵读弟子规,有利于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使学生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知忠厚的人,这样,在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中华美德中,才能体现其价值。⑵传承好家风征文比赛。全校共收到作品90多篇,评选出30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好家风家教进行宣传教育。⑶举办传承好家风演讲比赛,10名优秀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好家风对自己的熏陶。⑷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4—8年级近300名学生参加了观看,通过15名演讲者立志学好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人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六月份德育主题为“崇尚道德,恪守诚信”。围绕这一主题我校开展了⑴国旗下讲话,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大力倡议诚信行动,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使学生懂得崇德守信是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基石。⑵德育处组织召开了“恪守诚信”主题班会。通过开展诚信活动,学校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争取更佳的教育效果,让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明理诚信的环境中,为他们人格完善作出巨大的贡献。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德育工

作者队伍。为了抓好德育工作队伍,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局师德考核21条的规定,在绩效考核中加大了师德考核的比重。本学期,学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实行目标责任制,从上到下层层签订了师德建设目标责任书,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旨在培养锻炼一批良好师表风范的教师队伍,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五、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社区每周六、周日开放电影播放室,共我们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社区的图书室、创作室、体育训练室、平时全部向学生开放。在假期里学校与社区共同举办法制讲堂和优秀学生经验介绍报告会,这些活动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的德育,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校的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师生的精神状态奋发向上。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思想稳定,学生普遍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篇三:德育创新活动成果总结报告

恩平市鳌峰中学

“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

成果总结

一、背景分析

我校是城区内一所普通初级中学,自2010年9月份开始实行全寄宿管理,现有寄宿生1160多人,分22个教学班,学生生源是经过我市两间重点初中选拔后剩下的城区地段生。由于学生素质一般,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因此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

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当前的教育更多的着眼于“眼前利益”——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终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一门课程来考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去,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也作过探索,但做法都是零散的,未能形成系统化,效果较差。2010年12月起,我校开设了德育教育校本课程——“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我们每年都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目的是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顺利地打开局面,发展事业,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实施理念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教育是为学生生存、发展和创造做好准备。

三个原则: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的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两结合”原则。两结合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实施目标

1、让学生认识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4、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完善个人素养。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实施过程和成效

(一)广泛宣传,制定《恩平市鳌峰中学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礼仪教育宣传,让全体老师全面领会“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各班级根据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学校高度重视,每周每班都安排一节课,精选上课老师。授课内容为“进校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青少年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内容,并将平时的讲课内容汇编成校本课程。

(三)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学校老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抽烟的改掉抽烟的习惯、改掉随手丢烟头的不良习惯,平时谈吐讲文明礼仪,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传统礼仪教育及现代交往艺术相关影视教材,由政教处、团委定期出宣传板报,定期举办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讲座和报告会,请新黄埔青少年军校朱校长到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向学生讲解、示范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股的同志到我校上文明法制课,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请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同志到学校作文明礼仪教育的巡回演出,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通俗节目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就在身边。

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七)学科渗透。除每周一节礼仪课外,各科教学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知识教育。

五、基本经验

(一)学生“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校本工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需要统筹安排、周密安排,合理部署,政教、团委、教导、后勤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工作。

(二)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把礼仪教育同学校一日常规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教师礼仪、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从内部因素入手,师生通力协作,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礼仪从到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卫生礼仪、保护公共财物礼仪、离校礼仪、待客礼仪、活动礼仪、家庭礼仪、同学间礼仪、进办公室礼仪、其他礼仪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同时,要开展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政教处根据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普及性参与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受教育,规范文明行为,使条教的礼仪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学生易接受,教育效果更持久。如开展的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让他们牢记文明礼仪就在他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让他们意识到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他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展“问好”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最起码的基本规范礼仪。学生养成了不管是在校内外,见到同学、老师、领导、来宾(统称客人),都主动问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制定

文明礼仪知识学习计划,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现象的思考,逐步在心中形成一种文明礼仪的认识观。并通过对生活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的学习实践,把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积淀成为学生的人格文明。“用眼看礼仪”摄影比赛,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同学关注文明礼仪,提高对美的观察能力和摄影水平。“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展示与延伸,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最尴尬的” 采访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文明现象的表里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礼仪,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及“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家校互动是最好的教育平台,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我校一直坚持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定期进行面访、电话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班主任和家长经常交流教育经验和方法。

六、成果评价

通过一年多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教育活动,讲文明、懂礼仪在我校蔚然成风,学校纪律井然有序,突破了寄宿学校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困难,学生习惯养成困难,学生之间容易发生矛盾等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礼貌谦让随处可见。学生上下课自动站排、篇四:xx高中2012年创新德育工作总结 xx高中2012年创新德育工作总结

——创新德育工作 彰显德育特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亟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创新中求加强,在创新中求适应,在创新中求发展。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抓住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大胆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教学班72个,学生54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中、高级教师20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省级名师30人,教育功臣校长等市级名师10人,名师总数50名,骨干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80%。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创新组织机构,实现全员育人 1.实行网络管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建立“一组五线”的育人组织机构,“一组”即以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外聘)、关工委代表(外聘)、家委会代表(外聘)等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五线”:

一是政教处、班主任组成的管理育人线,二是由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线,三是由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组成的活动育人线,1 四是总务处、财务室组成的服务育人线,五是由办公室、值周领导和教师、学生组成的活动考核线。这“五线”职责分明,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组织网络化。2.强化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德育首要地位。

坚持做到“四个第一”和“四个落实”。

四个第一,即:

学校会议,德育安排排第一;工作考评,德育指标排第一;

评先晋级,德育考评排第一;

财务支出,德育经费排第一。

“四个落实”,即决策落实、责任落实、目标落实,制度落实。3.积极开展“一题四训”,建立高素质德育队伍。一题即《创新德育工作》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由德育副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旨在以教科研促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四训”:

一是班主任培训,确定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工作要点,认真贯彻班主任工作条例,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学生干部培训,举办学生会干部培训班,对各班的班干部进行上岗培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全体教师培训,充分利用教研组、理论学习会、师德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

四是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咨询辅导,做好心理调适工作。

(二)创新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2 实行“开放教育”。2012年以来,我校充分利用“开放日”这一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家长朋友、社会各界开放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传播学校、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管理观,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改进学校的管理。一年来,我校共举行大型“开放日”活动5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不含学生),收到反馈问卷500余份,其中,德育建议200多条。“开放日”活动,在增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缩短与家长、社会距离的同时,为我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完善德育预警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试行 “渗透教育”。在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开设综合课、心理健康课、法制课的同时,我校按照《渗透教育十项规定》,试行了“渗透教育”,制定了《xx高中渗透教育基本要求》,对渗透教育提出了“四有”要求,以“有意”为前提,“有序”为基础,“有机”为关键,达到“有效”的目标。以学科成立渗透教研组,定期开展渗透教学观摩课和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一年来,我校有5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渗透能手”,两名教师被评为“市级能手”,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渗透能手”,有3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开展“圆满教育”。2012年以来,我校着重强调德育活动的“圆满性”,力图使德育活动成为获取德育知识、培养德育素质、确立德育观念的载体,实现智性美德与德性美德的统一。主要体现在我校细化完善活动考评制度,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体验、追求、展示等内容列入考评范围,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2012年,学校将德育处《找寻学生亮点,实现圆满蜕变》确定为校级课题,全校学生自发开展了“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援西南助伙伴”“扶危救困”活动,为地震灾区、西南旱区、积极捐款捐物。3 升华“榜样教育”。我校围绕工作目标,强化激励机制,培养和树立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色的先进典型。2012年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创先争优”活动,大规模地开展模范教师、德育班级体、模范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奋进之星、环保之星评选活动,并与相关媒体合作制作学校形象宣传片,在学校网站播出,典型的树立,使全体师生学有榜样,超有目标,使学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推行“共建教育”。我校结合学生的特点,主动与公安机关、街道居委会、学生家长积极联系,相互沟通,主动聘任了法制教育副校长、国防教育副校长,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担任我们的校外教育辅导员。引进校园协警,设立“共建办公室”,“警校联系点”,确保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管、社会有人问”,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德育氛围。深化“熏陶教育”。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在原有基础设施上,铺设学晨路,硬化操场,改造遮阳罩、绿化带。在醒目处书写固定标语,在楼道走廊悬挂名人画像和警句格言,开辟阅报栏、橱窗栏,安装安全监控系统、电子白板、电子屏幕,建成“班班通”网络,形成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的文化氛围,师生随时随地受到和谐环境的感染,优美环境的熏陶,营造出娱乐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的文化氛围。

(三)活化德育内容,形成特色化示范格局

分层次重点养成。近年来,我校根据年龄结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对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采取了分层次进行重点养成的措施。制定了《各年级分层次教育内容》和《xx高中 4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xx高中养成教育考核标准》、《班级养成教育考核细则》等20多种养成制度,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按照知、情、意、行的养成规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期末对班级进行评估考核,对学生进行思想鉴定和行为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装入档案,作为评选“模范班集体”、“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

狠抓崇尚科学教育。学校将崇尚科学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七抓一活动”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七抓”即一抓机构,二抓制度,三抓计划安排,四抓课堂教学,五抓过程检查,六抓科学素质评价,七抓激励表彰。“一活动”即科学科技活动。

三、取得成绩: 2012年至今,在全校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先后荣获 “课改先进学校”“平安校园”“家庭教育指导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

今后,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帮助下,我校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养成教育、崇尚科学教育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下载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德育模式创新案例

    学校德育模式创新案例 大树小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良好素质的关键所在。我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主题队会、少先队课程活动、日常规范教育、......

    创新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创新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十六大报告的鲜明特征。它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老干部工作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

    创新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创新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是十七大报告的鲜明特征。它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老干部工作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

    企业创新工作的思考

    企业创新工作的思考历史的车轮已经载着我们进入一个新时代。过去200多年来,“美国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国家精神,创造......

    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考共青团广州市委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世界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成为一......

    对工作创新的一点思考

    对工作创新的一点思考 ●汪延明 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的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缺乏创......

    关于高校团课创新工作思考

    【摘要】团课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对团员青年进行团的基本知识、理想前途、组织纪律观念、道德风尚等方面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学生中团员比例较大,在团课学习过程......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明德小学 冯玉莲 内容摘要: 1.加强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3.抓常规德育教育,促进规范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