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共5篇)

时间:2019-05-12 21:3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

第一篇: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如果教育部政策不调整,我校2013年继续招收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由教育部确定,预计在2013年3月份下达(2012年为3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毕业后保证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体检要求。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二、报名办法

1.一律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提交时间为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2月12日,网址为:

http://graduate.bnu.edu.cn/bsbmindex.htm。报名费20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支付办法请浏览《北师大博士生报名费网上支付办法》。报名费交纳后将不予退还。

网上提交信息时,有关内容请按照以下要求填写:

专项计划选择“思政课教师”,报考类别选择“定向”,考试方式选择“公开招考”,报考院系所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报考专业、报考导师均选择“暂未定”。专业和导师录取后再确定。

2.报名者须于2012年12月21日以前(以寄出邮戳为准)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或直接送交以下书面材料:

(1)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须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后须本人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2)两份专家推荐书(空表请从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用A4纸双面打印);

(3)个人自述表(空表请从网上报名系统下载);

(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

(5)可证明本人综合素质的各种材料,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证书等;

(6)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空表请从附件下载)。

邮寄地址:北京师范大学研招办,邮编100875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三、选拔

选拔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英语或日语或俄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外国语不含听力。

初试时间:2013年3月30、31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复试有可能安排在初试后马上进行,也可能在初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安排将在下载准考证时告知。

四、录取

综合考虑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初试和复试成绩、申请材料评价结果等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类别为定向培养,录取单位、被录取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教师所在学校三方须签订协议书。

五、其他

1.考生采取在职学习的方式,考生所在单位要保证其至少一年脱产学习时间。

2.录取考生免交学费,在学期间生活费住宿费等自理,不享受“研究生基本奖学金”。

3.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4.我校研究生院主页:http://graduate.bnu.edu.cn,咨询电话:(010)58808156,邮箱:yanzh@bnu.edu.cn。

备注:如果2013招生年度教育部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调整情况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请注意查看。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了党的领导对做好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新使命,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为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工作任务。

1.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新时代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是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的根本途径。

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中,思政课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思想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都要通过思政课这个主渠道连起来;铸魂立德的工作千头万绪,都要通过思政课这个“针眼”穿起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好思政课,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青少年时期,是学习能力最强、接受新事物最快、精力最旺盛的人生“窗口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怎么抓住青年学生成长的这一关键时期讲好思政课,怎么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怎么满足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怎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新目标、新使命。

2.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通过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学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

其一,思政课是立德管方向的关键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首先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方向性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始终确保方向正确?关键一环就是思政课。思政课的核心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定理想信念。

其二,思政课是铸魂塑“三观”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形塑期。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怎么抓住这个关键时期立心铸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是开展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铸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

其三,思政课是强健精神的关键课程。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为本,本立而道生。育人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核心是强健精神。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这既是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也是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目标。

3.既做“四有好老师”又合“六要”新要求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要求广大教师做“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广大教师的普遍要求,是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基本功,是教师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时代重任的基本素质,更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对照努力的“穿衣镜”。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更是必须首先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思政课教师队伍,指出“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要把思政课越办越好,要完成“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特殊使命和专业职责,思政课教师仅仅达到这些要求还是不够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对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新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内涵深刻,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成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标准和专业内涵,对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4.既做到“四个相统一”又坚持“八个相统一”

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如此重大,使命如此光荣,任务如此艰巨,没有过硬的本领和作风是不可能胜任的。因此,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相统一”要求,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四个相统一”是广大教师完成人才培养使命必须遵循和坚守的行为规范与基本准则,也是完成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时代重任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作为教师一员的思政课教师理应做到,而且必须首先做到、带头做好。

其次必须推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必须落实到怎样培养人的具体行动上,必须落实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上。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新要求,并指明了实现这一要求的新路径,概括起来就是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六要”讲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而“八个相统一”则讲的是怎样上好思政课、怎么做好一个思政课教师。“八个相统一”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既是思政课教师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基本遵循,也是实现路径、基本方法。“八个相统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出发,对思政课程各层次、各方面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是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的指南针,必将对思政课教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能力、水平和实效性,产生强大引导力。

要把“八个相统一”贯彻到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中,落实到每一堂思政课上,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吃透“八个相统一”的精神实质,一个一个创新,一点一点突破,咬紧青山不放松,攻坚克难不罢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事业,功在千秋。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着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办好学校思政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抓好落实,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贡献。

第三篇: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占安

[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环节。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工作会议精神,应进一步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入手,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支撑教育教学;下决心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党的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在思想理论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密切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总结以往教育教学的经验,又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有了一定改善,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成立,开始了一种新的尝试。

但是,在我们充分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承认,高校这支队伍目前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种不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适应,二是不平衡,三是不到位。所谓“不适应”,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方案,全面使用中央审定的新教材的新情况下,这种不适应就更加凸显出来。所谓“不平衡”,是说各个学校之间、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发展情况还不平衡,甚至很不平衡,教师队伍的状况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一些高校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严重缺乏。所谓“不到位”,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一些高校中还被忽略,一些高校的领导程度不同地存在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以至于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都不健全。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

2008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李长春同志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明确要求。刘延东同志在题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重要讲话中,深刻论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本目标、总体要求、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要从选配好教师、培养好教师、完善好激励机制、建设好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等几个方面加强工作。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必须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重视。

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要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有好的教材,可有了好的教材,为什么教学效果还不一样呢?这里更关键的、更基础的、更重要的在于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很强,而要使大学生对这样的课程爱听、能懂、有启发,还需要教师的讲授有艺术的水准,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理论与实际联系,教学内容要鲜活,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学手段要新颖,等等。只有做到了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实现教学内容进学生头脑的目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从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宏观指导等方面开展工作,而在这所有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性因素,是重中之重。认真抓好这项工作,既是着眼长远建设的战略任务,又是目前工作需要突破的重点。

这次中宣部教育部、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好转为目标,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这是一个很清晰的思路,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这个思路,这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二、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日常的中心工作。这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才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使这种课程受到学生的重视和欢迎呢?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得有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弱点。解决这个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力争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去支撑教学,这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需要突破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开展科研?这里除了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研究品位之外,还有几个特殊的原因:

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有科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本身就是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长久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又必须同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和展现出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会有新的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随着形势的变化也会有新的发掘。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而这种新进展又有着丰富的新内容和新的表述形式。所有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提出研究的任务并开展研究,否则我们就跟不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就反映不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同其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比较中要求有科研。在这里,首先遇到的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为此,除了有一些是新的理论观点外,对于原先学生已经知道的那些理论观点再来教授,一定不能简单重复,而必须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研究的意蕴。我们要在大学生中提倡研究型的学习,首先教师得有研究,否则教师就不能对学生的研究发挥应该发挥的指导作用。其次,还必须注意党团组织活动和大众传媒也进行了很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宣传,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有研究的层面那就只能形成一种与之简单竞争的局面,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党团组织活动那样的纪律要求,也没有大众传媒所特有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在于把道理讲透,以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再次,还要注意高校其他专业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也具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般地说,其他专业课程中都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这种学术性对于大学生具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加强研究,讲授中没有多少科研含量,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其结果可能不仅仅使自己的形象受损害,还可能会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受影响。

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需要研究各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这是必须下气力搞懂弄通的。如果教师对理论都认识肤浅甚至错误,那怎么去要求学生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呢?其次是需要研究与这些理论相关联的实际以及还没有进入理论研究视野的实际。人们对理论问题的很多不理解往往并非是理论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实际与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实际与理论的反差。实际是一个十分广泛的领域,古今中外都在其内。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教师了解并使自己具有研究的层面。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国际国内形势。在这里,还必须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研究教学对象,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服务。我们常常会觉得,如今的大学生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但是我们也从很多实例懂得,如今的大学生,不论是“80后”也好,“90后”也好,尽管他们存在思想认识上的种种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但不存在同马克思主义天然的隔阂。他们存在的问题是青年人成长中的问题,用不着大惊小怪。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么为学生服好务,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教师对所教课程的科研成果去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启发学生。这样的教师,就是对学生有帮助的教师,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要想达到高水平,必须把科研搞上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着一条单纯教书匠的路子,很辛苦,也有贡献,但教学效果不理想,以至于自己在学生中和社会上的形象不高大。在历史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对其科研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作为重要选题,列入国家和地方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单列,单独评审,单独检查,力求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信心,经过艰苦努力走出一条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路子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学贯中西、功底深厚,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师德修养好、富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年龄结构合理、教学领军人物不断涌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三、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核心问题。

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我国在2005年底正式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6个二级学科。现在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6个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其中少量在社会科学院和党校系统,绝大多数在高校。这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举措,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成果。如果说,这些学科的设置只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要求,那肯定是片面的,因为这个学科在更大的领域中承担着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进程的任务,承担着不断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人才的任务。但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的确是这个学科设立和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和首要的任务。

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最具有整合力和影响力的工作,是各项工作中起龙头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只有抓好学科建设,高校教师才有科研的平台和学术的家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和建设,就是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自己的学科阵地,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来,从而为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奠定人才基础。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还远远不够,一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没有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对待,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没有真正解决学科归属问题,还游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外,这个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我们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意图和要求,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进入学科建设的前沿阵地,尽快找到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明确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任务,力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科地位,增强他们的学科归属感和成就感。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教育教学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支撑教育教学,这是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面起码应该达到二级学科的范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应该具有一级学科的领域。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要再以某一门课程论教学,而应该以某一学科论课程。已经具有的学科点应该明确学科规范,凝炼研究方向,扎实推进工作,对于那些正在申报新的学科点的高校,更要注意学科要求,注意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即使是目前尚没有设立学科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不能游离于学科建设之外,也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密切关注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自觉用学科建设的成果来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科建设这个问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应该有全员意识,学科建设、人人有责。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有希望获得双丰收,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就从单纯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形象。

四、理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

中宣部、教育部这次工作会议做出了一项明确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应该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这是认真分析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来的,这个规定对于搭建高质量学科平台,凝聚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很不统一,大体分三种情况:第一种,设置有独立的二级机构,集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第二种,虽然设置有相对独立的机构,但只是学校某一个学院管理下的三级甚至四级机构,这种情况目前还比较普遍;第三种,没有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散在不同的专业院系,很多教师是作为第二职业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比较混乱,名称也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些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高校,将这个学科设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之外,使得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分割开来,而且使得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关系不直接的教师当上了这个学科的研究生导师,从一开始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着一种瓦解作用。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统筹规划,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领导和管理。

实践证明,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要完成统一规定的任务是不可能的。为了完成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没有一个独立的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是不行的。从实际情况看,组织机构不落实,教师分散在不同的单位,一定程度上弱化和边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1992年以来,北京大学等40余所高校陆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新尝试。这些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在我国高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凝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集中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这次中宣部、教育部工作会议精神,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的名称可以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不管是叫这个名称也好,还是叫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好,需要明确把握这一组织机构的定位和职责,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教学组织机构,而是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融为一体的单位,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单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这个机构要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其主要任务是开好全校公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而再也不能是“两张皮”。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在主管全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担负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必须设在这一组织机构之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必须同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

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此项规定已经很明确。可以预见,随着此项工作的落实到位,而且获得在政策上的更多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会出现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大好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建设必将开创新的局面。

第四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附件: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本科高校组获奖名单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3名):余群英(江西农业大学)、杨汇智(南昌大学)、韩柱(南昌航空大学);

二等奖(5名):王经北(江西理工大学)、蓝春娣(江西师范大学)、余淮海(华东交通大学)、梅甲祥(赣南师范学院)、曹和修(东华理工大学);

三等奖(7名):葛维春(宜春学院)、欧阳素华(江西财经大学)、陈安杰(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冷小丰(南昌大学)、赵美岚(江西农业大学)、邹平林(井冈山大学)、江葱茵(南昌航空大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6名):毛丹(井冈山大学)、张蕾(南昌大学)、吴琦(华东交通大学)、陈杰(九江学院)、王萍(南昌大学)、汪乐(江西财经大学);

二等奖(9名):刘国和(江西理工大学)、刘向丽(江西教育学院)、廖萍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叶林菊(江西财经大学)、胡伟菊(江西中医学院)、徐燕峰(华东交通大学)、王樱霏(上饶师范学院)、郑青(赣南师范学院)、刘建华(南昌航空大学);

三等奖(15名):袁玲红(江西农业大学)、洪萍(江西师范大学)、杨艳(南昌工程学院)、刘高岚(江西警察学院)、胡硕利(南昌理工学院)、文竹(东华理工大学)、陈淑文(宜春学院)、支娜娜(江西服装学院)、董明利(景德镇陶瓷学院)、肖接增(江西师范大学)、张美琴(赣南师范学院)、肖秀娟(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于华珍(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彭猛奇(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古维娟(九江学院)。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5名):刘涛(南昌大学)、徐杰玲(华东交通大学)、闵桂林(南昌大学)、骆江玲(江西师范大学)、李祖平(赣南师范学院);

二等奖(8名):王小元(江西理工大学)、吴娜(江西警察学院)、李寒(江西师范大学)、朱平(赣南师范学院)、蒲丽娟(南昌工程学院)、肖海鹰(井冈山大学)、于静(南昌航空大学)、李明文(景德镇陶瓷学院);

三等奖(10名):甘黎黎(华东交通大学)、刘晓根(江西财经大学)、张志芳(江西蓝天学院)、邱隆云(江西农业大学)、何茹(江西警察学院)、邓显超(江西理工大学)、任旺(南昌工程学院)、万绍红(江西财经大学)、陈匡明(赣南医学院)、刘辉(南昌理工学院)。

4、《中国近现史纲要》教学比赛获将名单

一等奖(4名):涂雪峰(江西中医学院)、淦家辉(江西师范大学)、姜文有(上饶师范学院)、徐卫东(南昌大学);

二等奖(6名):张在兴(江西中医学院)、张昭国(华东交通大学)、傅琼(江西农业大学)、曾芳莲(赣南医学院)、唐春波(赣南师范学院)、王栋(江西教育学院);

三等奖(8名):雷结斌(南昌大学)、任云仙(南昌航空大学)、姚建平(九江学院)、张玉莲(井冈山大学)、谭振义(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薛春梅(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韩锡玲(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邹金成(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二、高职高专组获奖名单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5名):刘锋(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熊淑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徐艳兵(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黄亮(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蔡宏(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二等奖(9名):付小青(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陈文娟(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邓伟蓉(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宗彦(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聂慧芝(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戴彩云(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陈灵明(江西渝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邓菊云(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刘勤(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三等奖(13名):卢六清(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晏功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曹来义(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刘丽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段毅军(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熊艳(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程艳(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李小金(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廖轶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赵慧星(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周冬根(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梁海琴(南昌职业学院)、甘娜(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2名):刘慧(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段建斌(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等奖(4名):周怡(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钟凌云(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李绍燕(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冯亚平(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

三等奖(5名):钱爱文(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丁海平(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李继民(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乔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卢林保(江西城市职业学院)。

第五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政治业务水平,日前**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求。

一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是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选聘配备、培训、学科建设、表彰奖励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争取到2015年,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

二是整合全省力量,积极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完善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定期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和“精品课程”的评选活动及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

三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完善思政党建评估体系和教师表彰奖励机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二级指标,加大其权重和显示度。

四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作为重要选题,列入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之中,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省情研究中心”建设,把省情教育和研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五是在高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统一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加强**省师资培训中心建设,建立**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专家库,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专项基金,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六是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和改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为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离魂记 黄巾力士 未来军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职攻读马克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