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简介(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1:0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简介》。

第一篇: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简介

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

电影简介:

导演: 陆川

编剧: 陆川

主演: 刘烨 / 吴彦祖 / 张震 / 秦岚 / 沙溢 / 聂远 / 霍思燕 / 何杜娟 / 陶泽如 / 李琦 / 奇道 / 赵亮 / 吕聿来 / 郝柏杰

类型: 历史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2-11-29(中国大陆)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鸿门宴 / The Last Supper

评分: 豆瓣 5.7

剧情概要:

两千年前的中国,秦王暴政,诸侯起义。血雨腥风的战场之外,散落着建立在密林深处的城邦。项羽(吴彦祖 饰)和刘邦(刘烨 饰),两个反对秦暴政的起义领袖,带领各自的势力,为自由与安乐一路厮杀,同时也在向那座象征着无上权力与无限财富的王朝核心——秦王宫步步逼近。历史的过程总是曲折而模糊的,结果却只有一个:刚烈而冲动的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错失了杀掉刘邦的机会,只能将一腔热血洒向乌江,与自己深爱的女人虞姬(何杜娟 饰)含泪诀别。刘邦和他的吕后(秦岚 饰),他的谋臣韩信(张震 饰)、张良(奇道 饰)、萧何(沙溢 饰)们,则忍辱抗击到最后,成为了辉煌宫殿最终的主人。在那座奢华的大房子里,君临天下的刘邦仿佛早已忘记了和曾经的盟友并肩战斗的岁月,甚至渐渐开始对身边的兄弟们满腹狐疑。另一段杀戮,由此开始在森森耸立的帝国高墙内,无声蔓延……

第二篇:中国古装大片之审美文化反思

中国古装大片之审美文化反思

学号: 200791139011高校教师 刘艳

[摘要]:近年来为了进军世界影坛,获得世界电影大奖,一些导演掀起了中国古装大片的热潮,他们似乎认为只有古装大片才更有潜力冲击世界电影大奖。然而事实不如预期,这些大片不仅未得大奖就是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口碑,其原因在于其对于中西方审美文化传统把握不足。

[关键词]:古装大片大美审美文化传统内涵大片

随着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上的盛誉,2002年以来,一些中国的大导演们纷纷进入了中国古装大片的行列。他们以中国古代为时代背景,以武侠故事为题材,以超强的明星阵容,上亿元的投资,高科技所造成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亮相于国内外影坛。然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大片公映后却未获得预期效果,不仅没有扬名世界,就是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口碑,这不得不让国人反思。

究其原因有二:首先从审美的角度看,观众对大片的名不副实失望了。其次从文化角度看导演们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点把握不足。众所周知,艺术是对美的创造。从狭义上讲,艺术就是美学。美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理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美学所研究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标准“要比其它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更能代表某一文化的特性”[1]审美与文化密不可分,美的愉悦感来自人类的文化意识,就此学界提出“审美文化”一说。审美文化包含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范型与审美的权力机制,这种审美文化首先是非个人的、公共的、集体无意识的;其次,它是个体审美活动的文化前提或前结构,离开了它,个体审美是不可能的;再次它对个体进行审美的教化、规训、引导、评价和限制,没有谁能摆脱它的影响,它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永世不变的。电影是一门艺术,观众欣赏电影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电影是一种文化,它必然与传统文化相关联。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影是审美文化的一种,就此而言:电影应该美,中国大片就应该有中华之大美;电影应该具有某种文化内涵,中国电影就应该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传统积淀。

一 中华之大美

中国人对“美”有着独到而深厚的认识,“大” 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美,本文称之为“大美”。这一点在“大”和“美”的语源处就有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说文》云:“美,甘也,字从羊大”,“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甲骨文中的大即指人,像一个人舒展四肢,正面站立。韩玉涛认为“美”字像一个大人头上戴着羊头或者羊角。这个“大”(大人)在原始社会里往往是有权利有地位的巫师或酋长,他在指掌这种巫术仪式时,把羊头或者羊角戴在头上以显示其神秘和权威。“美”字就是这种动物扮演或图腾巫术的在文字上的表现。因此,美的最初含义是“羊人为美”。“美”不但是个会意字而且是个象形字,随着社会的演进“羊人为美”的图腾扮演仪式不大举行,“大”字也从名词“大人”变成了形容词,有“巨大、硕大、伟大”之意。

“美”之所以与羊有渊源是因为羊和人类早期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羊在早期人类的巫术礼仪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羊又被古人视为神圣吉祥的动物,是图腾崇拜的对象。无

论在真实的生活里还是在神圣的祭祀活动中,羊都具有重要的功用价值,可见“羊”同时意味着“善”。《说文》云:“羊,祥也。”并解释为“善”。善的古体字是一个羊字下面两个言,《说文》云“善,吉也,从 言言 从羊,此与義、美同意”。

因此“美”作为一个感性化的符号和概念化的语词它既指示一定的形式给与人的快感即羊大(人)为美,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内容给与人的快感,即功用价值的善。反过来可以理解为羊大且善为美。“大”(人)为何人呢?首先此人头戴羊头或羊角,四肢舒展,顶天立地。其次此人为原始社会具有神秘感和权威的巫师或酋长。就大人本身的规定而言就具有形式与内容两重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随着历史地推进不仅从词性而且从内涵上也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发展。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这里孔子的“大”已超出了外在的形式,指的是道德的伟大。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把个体人格划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孟子认为美即充实,是在个体的全人格中完满的实现了善、信,它包含善又是对善的超越,这里善、信属伦理道德的范畴。大、圣、神虽然超越了美,但是又和美相关,所以孟子对人格的评价不仅是道德伦理的评价而且是一种审美的评价。孟子对人格美的区分也就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关于美的形态的划分的发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不仅意味着具有完满的善、信而且还可以光辉照人,亦即道德精神的伟大足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人有一定的感化作用。

庄子的“大”则另有一番意蕴。在庄子那里大、美不再是两个词,而合成为一个概念。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庄子.天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大,即无限,指天地自然的无限广大。大美指天地自然无限广大之美,就个体人格而言是不为各种事物所束缚的个体自由和力量的伟大。风格上表现为气势磅礴和壮丽无比。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之大美包含以下内容:以形式的壮美宏大为基础,在内涵上或者散发着道德精神的崇高伟大,或者体现出一种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感染化育的力量。千百年来,这种认识已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标准,并且随着时代的更替,其中的“道德精神”和“人格内涵”被不断地补充和扬弃.那么我们不禁要追问,当今作为电影的“大美”又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呢?首先,就形式而言,它表现为结合现代高科技而制作的蒙太奇画面。除了满足基本的电影美学要求外必然包含宏大壮美的场面,有着强烈逼真的视听效果。其次它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那么什么是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呢?是包含了传统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创新、以人为本,表现为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开放意识与和谐精神[2]。最后人格上体现为一种现代性的平等、自由、独立自主和自尊自强。

二、西方审美文化传统

西方审美固然有着自己固有的特征,但总体来说仍然与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某些共通性。德国古典美学家惯于把文化与精神自由、构成人类本质力量的内在因素与人的内在人格的自

我完善联系起来。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文化界定为“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创造”。这里“目的”指“自由”和“满足感”等精神性以及相关的物质性目的。“创造”即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的内在人格的自我完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对于人类的真善美理想的自觉的人格确认过程。康德在其早年的美学著作《关于崇高感和优美感的考察》中将人类的审美经验与道德感性相联系,崇高和优美皆被归入其美学范畴。他说:“高大的橡树、神圣丛林中孤独的阴影是崇高的,花坛、低矮的篱笆和修剪得很整齐的树木是优美的”,“崇高使人感动而优美使人迷恋”。他指出“崇高必定总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很显然在康德那里崇高是侧重于道德的而优美是侧重于形式的,崇高比优美更接近于伟大,更具一种感动人的力量。

席勒深受康德影响,把文化与审美直接并轨,提出了审美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审美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感性的人在美的王国所及的所有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进而成为道德的人,使他能够超越有限的存在和摆脱依赖状态,找到通往无限存在、自律和自由的阳关大道[3]。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十分强调文化的审美特性。斯宾塞在《论教育》一书中提出:构成审美文化的各类文学艺术“具有来自但却高于文明生活的超越价值”,其基本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健康的文明生活”。同时代的莫里斯沿着斯宾塞关于“审美文化”的思路,肯定艺术的社会与道德功能,认为艺术的崇高目的在于给人以审美愉悦的同时有助于恢复人类的尊严和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从而使粗俗变成文雅,使丑陋转向优美,使压抑化为自由,使幸福取代苦难。

进入20世纪马尔库塞基本从追求人格的完满的角度揭示了审美文化的内涵。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他深刻的觉察到现代文明的弊病与人类生存的困境而导致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从而呼吁一种“无压抑性的文化”。这种文化以调和快感与自由、本能与道德、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为特征。从西方审美文化传统中可以肯定,侧重精神自由、肯定道德教化是其审美文化特征之一。

根据东西方审美文化传统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审美文化有一共通处:“美”除形式外还包含着道德、精神、人格三方面的内容。审美除了让欣赏者感受到形式之美,还应让其在道德、精神、人格三方面得到陶冶和提升。

西方电影亦不脱离此种审美文化传统。综观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乱世佳人》、《宾虚》、《与狼共舞》、《勇敢的心》、《阿甘正传》、《指环王3》等等:或者是一种顽强的生存意志的表现;或者是对自由的追求;或者是宣扬人格的独立自尊;或者是描绘善对恶的艰难胜利。无一不显示出西方特有的审美文化特质。

三、民族的与世界的张艺谋曾说:“中国目前在国外获奖的大部分影片是表现过去的,或解放前,或是文革时,这些外国人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状态无疑使外国人很感兴趣,但是长此下去也确实有一种误导作用,让他们认为中国就是这样。其实,现实的中国不是这样,他们不了解。而拍现实中国的都市生活很可能很多东西都是人家经历过的;如果还考虑要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大奖,这边是一个很难得选题。这中间没法搞民俗,没法搞古董;要在人家觉得并不新鲜的生活中拍出精彩来,但还是要克服。”虽然如此,但张艺谋似乎并未如其所说去克服,仍然是回到古代以《英雄》引领了古装武侠大片的潮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似已成为一种理论为大导演们所信仰,殊不知这种观点首先假定有一种“纯粹”的“民族性”存在,然后认为影视产品所具有的民族 “纯粹性”越高,就越容易被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或许正因为如此,大导演们不厌其烦的把故事拉到世上独一无二的古代中国,“民族性”可谓达到了极致。事实上这是不符合文化审美接受心理的要求的。奇异的民风民俗,独特的服饰穿着、宏伟的宫廷建筑固然会令洋人目瞪口呆,但跨文化审美接受实践中的语言障碍、文化障碍、风俗习惯障碍、价值观念障碍,都会使审美欣赏大打“文化折扣”。如果中国的影视产品不考虑国外观众的审美文化传统,就会直接影响中国影视产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和审美评价。

针对中西方审美文化传统的共通性,我认为中国电影应在东西方共同认同的一些思想、道德、精神、人格等方面(电影称之为思想观念和主题)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可沟通性。这并不是要消除中国影视产品的民族特色,而是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去寻找、打造中西方在精神、道德和人格等方面的共同处,架起审美接受的桥梁,从而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实践证明,凡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影视作品(包括香港地区的作品),都是那些在思想观念、主题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作品。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卧虎藏龙》。《卧虎藏龙》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既得益于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武侠、江湖,也得益于其中深藏的一些西方人认同和熟悉的思想观念。本片明说江湖,却暗指现实。片中的江湖隐射着当今的社会,武功就好比现实的金钱,名利,地位。厮杀就好像现代人为了争夺利益而不择手段。正如片中所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又何尝不是呢?” 这是对当今残酷现实和人性的揭露,它体现了导演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弊端共通性的深刻认识,因此影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次深刻的反思。

我们再来看一看所谓的“大片”:

《英雄》确定一个被国际观众接受的和平、统一、反对暴力的主题。精致的武打设计,宏大的场面,绚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效果,无不让人大开眼界。众人的牺牲换来无名刺杀秦王的机会让人感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场景更生悲壮。然而我相信,与放弃刺秦的无名相比,西方观众会更喜欢《勇敢的心》里被行绞刑的一刹那还要拼尽最后一口气喊出“自由”的华莱士和《角斗士》里做奴隶也要与罗马皇帝决死沙场来维护尊严的马克西姆。无名放弃刺杀秦王的行为,就连一些中国人也很难接受更难说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理想。

就号称磅礴大气瑰丽雄美的视觉盛宴而言,《无极》以东方化和风格化的色彩营造了小倾城和满神相遇、马蹄谷牦牛狂奔、昆仑王城救倾城等多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面,视觉效果确实达到了国内乃至亚洲电影的一流水准。导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情感丰沛浩荡,主题奇崛宏阔”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来得毫无缘故,不是人格魅力的吸引仅仅是男人为女人的倾城美貌而产生。而且这段因美貌而产生的爱情居然可以让男人为之付出生命。奴隶昆仑、大将军光明、北爵王无欢以及王妃倾城之间为“真爱”和权力进行的斗争,居然因为20年前饥饿的小倾城用承诺骗取了小无欢一个馒头。在几近同归于尽的惨烈收场中,无欢对倾城说“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这个用魔幻史诗包装起来的主人翁用生命苦苦追寻真爱的故事,归根到底是一个关于馒头的恩怨情仇。

《满城尽带黄金甲》为观众展现了古代皇家的豪华。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雷雨》的翻版。满眼的菊花,金碧辉煌的宫殿,繁复而单调的宫廷礼节和生活,一切都显得富丽堂皇。除此感官刺激之外就是老套的篡位、乱伦、复仇,最后以皇帝的至高无上、不可反抗结束。影片结尾场面宏大,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按说应该特感染人,然而却让人心无丝毫感触,一片茫然。反而是皇帝与元杰在菊花台上的一番话让人记忆犹新“高台是圆的,桌子是方的,这是什么,这叫天圆地方。取法天地,乃成规矩。君臣父子,忠效礼仪,规矩不能乱。”如果说《雷雨》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的话,那么《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内涵意义又何在呢?不会是对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批判吧!如果是,那么也太不时尚了!况且影片给人的启示是“权威(皇权)的不可违抗”,这与“时代精神”相差甚远。

《夜宴》在为观众展示一个古代中国的“哈姆雷特”的故事。同样是豪华的宫廷,阴谋与篡位,乱伦与复仇。甚至更荒唐:一个自幼深居宫中的皇后居然会绝世神功;一个弑兄篡位的皇帝居然会因为爱而甘愿饮毒酒自杀;更莫名其妙的是太子的复仇行为,哈姆雷特是因为人生的哲学问题所惑而犹豫不决,太子却不知为何?难道是为了艺术?影片以众人的死亡而终,却毫无悲剧的力量!

以上几部大片确实表现了一种纯粹的民族性,如古装、武侠、皇帝、皇后、宫廷、礼仪等等。然而这些只是“民族的形式”而非“民族的内涵”,这里“民族的内涵”是包含了前面所说的“时代精神”、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并为之叹服的本民族优良的道德、精神、人格特质。如果我们的大片缺乏“民族的内涵”,那么即使形式如何宏大壮美也难以具有可感动化育观众的力量。正因如此,所以他们在奥斯卡的征途中屡屡受挫,在国内公映反响也不尽如人意。

中华民族是以“大”为美的民族,这个“大”是包涵了形式和内涵两个层面的。中国古装大片不应只是大明星、大投资、大场面的“形式”之大,还应兼具“内涵”之大,唯此才堪称“大美”之作,才不枉“大片”之称。

参考文献:

[1]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 余心安等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83—284

[2] 包心鉴.时代精神与当今人类文明[N].江汉论坛,2007.8

[3]席勒.美育书简[M] :164—169

[4]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M] 实事出版社,2001.9

[5]张晶 主编.论审美文化[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1

[6]李哲厚 华夏美学[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11

[作者简介]刘艳,女,1975年1月,武汉大学哲学院美学硕士研究生,荆楚理工学院讲师。E-m a i l:wuyanwuyu802@sohu.com

电话:***

第三篇:传统京剧剧目及剧情历史简介

传统京剧剧目及剧情历史简介

京剧剧目及其剧情历史简介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经典京剧剧目有《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

传统京剧剧目及剧情历史简介《霸王别姬》

刘邦与项羽约好鸿沟为界,各自罢兵。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项羽进兵。在十里山

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项羽冲突不出,营中听得四面楚歌,疑楚军皆已降汉,乃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至乌江,以无面见江东父老,自刎。

清逸居士编,初由杨小楼、尚小云合演。见《史记·项羽本纪》,《西汉演义》第七十九、八十回及明沈采《千金记》传奇。梅兰芳、杨小楼之代表作。弋腔、豫剧、同州梆子、滇剧有《九里山》,川剧有《霸王别姬》,粤剧有《亡乌江》,徽剧有《别姬》。《空城计》

诸葛亮驻西城,得街亭失守之讯,又知司马懿乘胜来攻,所部精锐已俱被遣出,西城空虚;在危急中,定空城之计,令将城门大开,自坐城头,抚琴饮酒以待。司马懿兵至城下,见状大疑,又素知诸葛谨慎,不进而退;及至探明回军,诸葛亮已调来赵云,惊退司马。

见《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经常连演。谭鑫培、余叔岩代表作。谭富英、杨宝森能承其学。汉剧、滇剧、徽剧、川剧、同州梆子、湘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蔡文姬》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流落在乱军流民之中,被南匈奴的左贤王拯救,并与左贤王生下一儿一女。十二年后,曹操平定了中原,为了在文治声教上做一番事业,派周进出使匈奴赎回蔡文姬。

《曹操》

曹操带领大兵伐吴,驻兵长江。先中周瑜借刀之计,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然后又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之计。后来又连中了黄盖的苦肉计和庞统的连环计。但曹操认为自己兵力雄厚,仍然饮酒作歌,横塑赋诗,不可一世。最后终于中了周瑜火攻之计,全军覆没,大败而逃。诸葛亮为了保全曹操以牵制东吴,而派关羽到华容道挡曹。关羽想到昔日曹操的情义,放曹操逃回中原。

袁世海据《赤壁之战》等剧目的基础上以曹操为主角改编而成。

《曹操与杨修》

赤壁之战,汉相曹操败而不馁,力图东山再起,一统三国割据的局面。其广罗人才,求贤若渴。一代名士杨修投效曹操,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曹营缺粮。杨修立状半年备齐,并荐好友孔闻岱为助手。当粮草备齐,曹操得知劳苦功高者却是孔闻岱时,悔恨交加,原来曹误听小人谗言已将孔杀死。为使杨修及众官信服,曹遂谎称自己患有“梦幻杀人之疾”而误杀孔闻岱。杨修心存疑惑,特设计促曹夫人在曹操熟睡时进见。曹明知是计,为使众人信服,仍诈惊将妻杀死。曹操与杨修,对军机大事意见屡屡向左,但智谋又多以杨修为高。曹操妒贤,称杨修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后与蜀国交战中,杨修为挽救败局,力谏不果,乃自作主张,终惹怒曹操,将其处斩。

上海京剧院编演,被誉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高潮中的杰作。《长坂坡》

刘备投江夏,曹操大军追及,刘备眷属均于乱军中失散。赵云匹马独闯重围,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等,糜夫人托子阿斗于赵云,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夺得曹操宝剑,力战突围脱险。张飞大闹长坂桥,吓退曹兵。

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四十二回。杨小楼之代表作。川剧、汉剧、徽剧、滇剧、湘剧、豫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

《嫦娥奔月》

有穷后羿得不死之药,其妻嫦娥窃吞之,羿质问,嫦娥逃,因服药身轻,直飞入月宫。羿追至,被月宫吴刚击退。嫦娥受金母命掌理月宫,于中秋之夜,欢宴歌舞而散。

见《淮南子》及干宝《搜神记》。梅兰芳编演。1957年杜近芳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获奖。粤剧、越剧、评剧均有此剧目。《长亭会》

伍员逃出樊城,中途遇故友楚大夫申包胥班师,哭诉本身冤仇。申包胥劝之不听,乃言“子覆楚,我必兴楚”,放之投吴。

见《列国演义》。川剧、汉剧、湘剧都有此剧目。《赤壁之战》

1958年任桂林、李纶、马少波、阿甲、翁偶虹就《激权瑜》、《群英会》、《横槊赋诗》及《借东风》重加改编。突出当时之战略思想,对曹操、鲁肃、周瑜、蒋干等人均参考历史,有较新的塑造。中国京剧院与北京京剧团协作演出。《闯王旗》

明崇祯十一年冬,李自成义军被围于潼关南原。李妻高桂英率少数兵将奋力冲杀,吸引官军,掩护李等突围进入商洛群山。高夫人进入崤函深山,忍住伤痛赶绣闯王旗,迷惑官军,使其不敢进攻商洛。李自成在商洛山中,垦荒练兵,伺机再起。部将郝摇旗所部,难耐艰苦,想拉走人马,几至引起内部残杀;李自成以宽阔的胸怀,义送摇旗部离去。半年之后,义军发展壮大。高夫人、郝摇旗从崤函、南阳各率精兵,高举闯王旗,昼夜兼程奔赴商洛与李自成会师,痛歼来犯官军。三面闯王旗迎风招展,起义斗争踏上了新的征程。

取材于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程云编剧,北京京剧团集体改编,吴凡执笔;导演:樊放;唱腔设计:李慕良、邹工甫、阎元靖、沈玉才、何顺信;音乐设计:樊步义、赓金群、刘玉泉,由赵燕侠、李和曾、袁世海等人演出。《白帝城》

刘备兵败,奔白帝城,羞愤得病,自知不起,遣使至成都请丞相诸葛亮来,听受遗命;刘备托孤而死。

见《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川剧、汉剧、徽剧、秦腔亦有此剧目。《刮骨疗毒》

关羽水淹七军后,再取樊城。曹仁放箭,射中关羽,箭镞有毒,关右臂青肿,不能转动;名医华陀自荐,须用刀刮骨,关羽乃与马良奕棋,坦然伸臂,使华陀刮骨疗毒。

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川剧有《疗疾》,同州梆子亦有此剧目。

《官渡之战》

1960年孙承佩据《三国演义》及《战官渡》加以改编,北京京剧团演出,突出了当时袁、曹形势,及曹操之战略思想。裘盛戎、谭富英、马连良分饰曹操、袁绍及许攸。

《关云长忠义千秋》

曹操发兵讨刘备,刘大败,弃徐州而走,唯关羽守下邳,曹操欲说降,程昱献计诱关出战,断其归路,困于土山;张辽劝降,关羽约三事,乃降。曹操厚待关羽,赐宴赠马,关羽不为所动。刘备投袁绍,袁绍遣大将颜良攻曹,围白马,连斩曹将宋宪、魏续,并败徐晃。曹军大震,关羽自请出马,立斩颜良。

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红生戏。

《贵妃醉酒》

杨玉环受唐玄宗宠幸,偶而见疏,在百花亭独饮,不觉沉醉,怨望自伤。

传为四喜班吴鸿喜所创。有路三宝、梅兰芳两种不同演法,梅氏有独特创造。见明人《磨尘鉴》传奇。川剧、徽剧、汉剧、桂剧都有此剧目,湘剧有《锦香亭》,秦腔有《百花亭》。《海瑞罢官》

徐阶告老还乡,其子徐瑛恃势霸占民田,气死平民赵玉山之独子,又在清明节抢走其孙女小兰。小兰母洪氏赴县控告,县令王明友不理。徐瑛向松江知府及王明友行贿,并令家丁徐富作假证。王明友当堂杖杀赵玉山,斥逐洪氏结案。海瑞适调任应天巡抚,途中得知冤情,到任后即行复审,揭穿徐富伪证,惩处贪官,判刑徐瑛死罪。徐阶自恃与海有恩,亲往访之,代子求情,海秉公拒之。徐阶欲交田赎罪,海瑞指明占田应退,犯法当诛。徐怒而退,唆使朝臣弹劾海瑞,新抚戴凤翔亲来摘印,海瑞不为所动,于交印之前,先斩徐子及县令王明有,徐阶无可如何。

1961年吴晗据《明史·海瑞本传》及李卓吾《海瑞传》,谈迁《枣林杂俎》等编写,由北京京剧团演出。马连良饰海瑞,裘盛戎饰徐阶,在表演艺术上均有新的尝试。《红楼二尤》

贾珍妻尤氏之庶母,携二姐、三姐因助办丧事,住宁国府中。三姐见柳湘莲钟情。贾琏思纳二姐为妾,暗赠九龙珮,私娶之后,又思纳三姐,与贾珍共献殷勤,被三姐痛骂。三姐始告二姐拟嫁柳湘莲,柳恰因救薛蟠归来,贾琏代媒,湘莲以家藏鸳鸯剑为聘礼,继而误听传言,疑三姐不贞,又来退婚,三姐乃自刎以明心,柳悔恨出家。王熙凤知贾私娶二姐,用计将其接入府中,故意折磨之;二姐产子,凤姐先害死其子,又用毒药鸩死二姐。

见《红楼梦》第六十四至六十九回。荀慧生编演,与原书情节小异。评剧、越剧亦有此剧目,河北梆子有《鸳鸯剑》。《白良关》

唐太宗(李世民)征北,秦琼为帅,尉迟恭为先锋;发兵前,尉迟得梦──“破镜重圆”,军师徐勣详梦,告系骨肉重逢之兆,尉迟不信。兵至白良关,守将刘国桢出战,为尉迟恭钢鞭所伤,刘子宝林出,与尉迟交锋无胜负;宝林归告其母梅秀英,得知母子本系尉迟之妻子,尉迟铸雌雄鞭,以一留家,从军,梅为刘国桢所霸占。宝林急出会尉迟,证以双鞭;父子相认,斩关杀死刘国桢,梅氏因失节自缢。

净角为主。见元人《小尉迟认父》杂剧(但刘国桢作刘季真,系刘武周之子,地在沙陀)及《罗通扫北全传》第二回。汉剧、徽剧、滇剧、秦腔亦有此剧目,川剧有《对鞭认父》,湘剧有《父子会》。《白毛女》

抗日战争前,陕北地主黄世仁借口佃户杨白劳积欠地租,于腊月除夕,逼杨将女喜儿顶租,逼写文契。杨悲愤自杀,黄命爪牙穆仁智抢走喜儿。农民王大春已与喜儿订婚,夜入黄家营救,惊动守夜,不得已逃走。喜儿在黄家饱受凌虐,复遭黄世仁之蹂躏。黄将娶妇,阴谋将喜儿转卖于人贩,张二婶计救喜儿逃走,黄追之不及。喜儿入深山,数年鬓发皆白,村民见之,惊以为神,号称“白毛仙姑”,香火不绝,喜儿乃借供馔为食。八路军解放陕北,实行减租减息,王大春已成为战士回乡,闻仙姑事,疑而乘夜察探,因追踪而与喜儿重逢,真相大白。群众斗争会上,叛处黄世仁、穆仁智死刑,喜儿重返故园。

1958年范钧宏根据同名歌剧加以改编,中国京剧院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等演出。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树立了成功范例。另有赵燕侠本,沪剧亦有此剧目。《白蛇传》

1947年田汉就“游湖借伞”、“端阳惊变”、“盗库”、“盗草”、“水漫”、“断桥”、“合钵”等情节加以改编,易名《金钵记》。1953年又删“盗库”。结尾增小青击败塔神,倒塔,救出白蛇情节,易今名。成为优秀剧目。《水斗》、《断桥》两折,更在国外演出。并在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包公下阴曹》

陷空岛五鼠欲投靠开封府包拯,白玉堂因展昭“御猫”封号,单人前往开封,欲与展昭一决雌

雄。路上结识进京赴试的颜查散,一路同行。颜进京住在姑父柳洪家中,柳洪嫌贫爱富,欲打退颜与己女柳金婵的婚约。柳金蝉随家人观灯,被狂风吹散,在喜鹊桥边被恶人李保害死。颜查散正巧路过,被误认为凶手抓获,屈打成招。包拯发现此案有疑,亲下阴曹,与阎王辩理。包拯查访十殿未果,在阴山遇见冤鬼柳金蝉哭诉真情,又有油流鬼做证,才知判官张洪与李保是甥舅关系,私改生死薄,徇私舞弊。包拯急返森罗殿向阎君讲明,阎君怒斥张洪。包拯刀铡判官,命人捉拿李保,柳金蝉还阳,与颜查散完婚。

海光国剧队据《铡判官》改编演出。

《宝莲灯》

华山(原本作天台山)三圣母与书生刘彦昌相爱缔婚,圣母兄二郎神怒妹思凡,将其压在华山之下。女生子沉香,遣婢连同宝莲灯送交刘彦昌。刘娶宰相之女王桂英,又生子秋儿。沉香长成,于南学打死秦官保,逃入山中,遇霹雳大仙点化,脱去凡胎,赐以神斧;沉香乃持斧至二郎神庙,留诗诟骂。二郎怒寻之,沉香战败二郎,力劈华山,救出其母。

见元人《沉香太子劈华山》杂剧,又见《沉香宝卷》。盖叫天、周信芳、李万春均曾演出。川剧、汉剧、湘剧、徽剧、晋剧、滇剧、秦腔、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逼上梁山》

1943年在延安中央党校俱乐部组织下,杨绍萱等就《水浒传》林冲故事,重新创作。围绕林冲之遭遇,突出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矛盾,表现了广大群众的反抗和斗争。合理地处理了林冲思想之转化,正确表现了英雄人物在历史上所起之作用,以及群众和英雄之关系。在语言上突破了京剧原有一些套语,创造了有生命力之语言。毛主席观后曾亲笔给作者、导演写信,给予鼓励,指出这个戏“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延安平剧院保留节目。《伯牙摔琴》

晋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国,舟行至马鞍山,抚琴自娱,因樵夫钟子期窃听,琴弦中断,俞邀钟登舟,共论琴律,喜得知音,结为兄弟而别。次年伯牙公毕携琴入山访钟,路遇钟父元甫,始知子期已死,伯牙至其墓前哭祭,感知音难再,碎琴以报,迎养钟父回晋。

见《韩诗外传》,《警世通言》卷一及《今古奇观》第十九回《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生角为主。川剧有《五辨琴》,秦腔、同州梆子有《伯牙摔琴》,徽剧、汉剧、滇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打登州》

秦琼解至登州,瓦岗众英雄得知,乔妆卖糕饼、马夫、售膏药、卖画等各色人,混入登州营救。杨林得知,令将秦琼背插红灯,与己较武,计引瓦岗英雄至而聚歼之;赖王伯当神箭,射落红灯,众英雄乘乱救出秦琼。

马连良曾演出。见《倒铜旗》传奇。川剧、湘剧、滇剧、汉剧、豫剧有《夜打登州》,秦腔、河北梆子、蒲剧有《观阵》,同州梆子有此剧目。《打孟良》

杨家烧火丫鬟杨排风,降服青龙,化为焰火棍。宋辽交兵,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为韩昌擒去,三关二十四将皆非韩昌之敌。孟良加至天波府求援,佘太君令杨排风前往。孟良轻之,杨与比武,棍打孟良,孟良始服。

武旦为主。有与《演火棍》连演者。见《小扫北》鼓词。弋腔有《打马》。

《打焦赞》

孟良偕杨排风辞别佘太君,飞马偕至三关。焦赞亦轻视之,孟唆使杨与焦比棍,排风又棍打焦赞。杨延昭点将,令杨排风出阵,大败韩昌,救回宗保。

有与《打孟良》连演者。九阵风代表作。见《小扫北》鼓词。1957年关鹔鹴在世界青年节演出《打焦赞》获奖。汉剧、桂剧、滇剧、河北梆子均有《火焰棍》,川剧、湘剧有《拨火棍》,豫剧有《三打》,秦腔有《红火棍》。《打渔杀家》

阮小二易名萧恩,与女桂英打鱼为生。遇故人李俊携友倪荣来访,同饮舟中。土豪丁自燮遣丁郎催讨渔税,李、倪斥之。丁郎回报,丁又遣大教师至萧恩家勒索,被萧恩痛殴而逃。萧至县衙首告,反被县官吕子秋杖责,且逼其过江至丁处赔礼。萧忍无可忍,携桂英黑夜过江,假献庆顶珠为名,闯入丁府,杀死其全家。

似取《水浒后传》中李俊事改编而成。为京剧优秀剧目之一。汉剧、蒲剧、山东梆子均有此剧目,川剧有《打渔招亲》,豫剧、晋剧有《萧恩打渔》,河北梆子、同州梆子有《庆顶珠》,结尾有“萧恩自刎”情节,湘剧、徽剧、滇剧都有此剧目。《二进宫》

李良谋篡,封锁昭阳院,使内外隔绝,李妃始悟其奸,独居悔叹。徐彦昭、杨波二次进宫进谏,李妃感悟,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领兵,诛斩李良。

川剧、徽剧、汉剧、湘剧、滇剧、河北梆子、秦腔、豫剧均有此剧目,晋剧有《忠保国》,粤剧有《徐杨三奏》。《黛玉葬花》

林黛玉夜访宝玉,丫鬟误拒之;黛玉疑宝玉薄己,次日荷锄至园中,见落花无主,乃赋诗葬花。宝玉至,表明心迹,言归于好。

见《红楼梦》第二十六、二十七回。梅兰芳编演。川剧、秦腔、粤剧、越剧均有此剧目。

《单刀会》

孙权命鲁肃向刘备再索荆州,刘备佯允以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交还;诸葛瑾向关羽照索,关羽不与。鲁肃情急,设宴请关羽过江,预伏部将,拟加胁迫。关羽只携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宴间历叙战功;鲁肃索荆州,关乃假醉,一手持刀,一手亲执鲁肃,东吴众将投鼠忌器,不敢轻动,关羽安然返回荆州。

见元关汉卿《关大王单刀赴会》杂剧及《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昆腔有《刀会、训子》,川剧有《单刀赴会》,汉剧、徽剧、粤剧、秦腔、同州梆子、豫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定军山》

张郃兵败惧罪,又攻打葭萌关。老将黄忠、严颜向诸葛亮讨令拒敌,合力杀退张郃;又乘胜攻占曹军屯粮之天荡山,杀死夏侯德。黄忠另引一军攻打曹军重镇定军山,定军山守将夏侯渊出战,各不相下;夏侯擒去牙将陈式,黄忠又擒住夏侯之侄夏侯尚,黄故意于走马换将之时,箭射渊侄,激怒夏侯渊来追,引至荒郊,用拖刀计斩渊。

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十一回,情节不尽同。汉剧、川剧、滇剧、徽剧、秦腔、晋剧、同州梆子、粤剧均有此剧目,河北梆子有《葭萌关》。

《东郭先生》

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狼中箭逃命,东郭先生救之。既而狼反欲食东郭先生,遇樵夫,用计将狼诓入袋中,东郭先生得救。

见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上海京剧院编演,童祥苓饰东郭先生。

《窦娥冤》

窦天章赴考,以女窦娥嫁于同邑蔡昌宗,蔡赴考,佣妇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图谋窦娥,中途推昌宗入水,佯称昌宗已死。蔡母惊痛成病,思食羊肚汤;驴儿置毒欲害死之,误被驴儿母吞食,驴儿借尸论诈,拟强占窦娥。至县衙,县官用严刑逼问蔡母,窦娥不忍,挺身自承,被判斩刑。六月行刑,忽天降大雪,巡按得知,平反冤狱。

见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明叶宪祖《金锁记》传奇及《金锁宝卷》,情节不尽同。京剧一般中演《探监》、《法场》两折。程砚秋编演全部。解放后,恢复窦娥被斩情节。滇剧、徽剧、汉剧、湘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评剧均有此剧目。《杜十娘》

名妓杜十娘遇书生李甲倾心,设计脱籍,从李甲乘舟归家。遇邻船孙富,孙谋娶十娘,蛊惑李甲转卖之,李甲受惑,归告十娘。十娘悲愤,佯作允诺,次日取出百宝箱于船头,将箱中珠宝先示李甲,而后抛入江中;又责骂李甲、孙富,投江而死。

见《警世通言》卷三十二,《今古奇观》第五回及明许彦深《百宝箱》传奇。陈墨香编、荀慧生演出。川剧有《李甲归舟》,秦腔有《百宝箱》,河北梆子、越剧、评剧均有此剧目,作明代事。《断桥》

白素贞自金山寺战败,行至断桥,腹疼难进。许仙踵至,小青恨许负心,拔剑欲杀之;白伉俪情深,力为解说,亲责许之薄倖;许赔罪明心,三人言归于好,偕赴杭州。

见《雷峰塔》传奇及《义妖白蛇传》。昆腔、川剧、汉剧、湘剧、滇剧、徽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晋剧、婺剧、越剧、评剧均有此剧目。《凤还巢》

侍郎程浦告老还乡,有二女,长雪雁,貌奇丑;次雪娥。侧室所生,美而慧。程一日与宗室朱焕然游春,遇故友之子穆居易,喜之,约于己寿辰相会。归告夫人,拟以雪娥婚穆,夫人则主先嫁雪雁,夫妇争执,不欢而散。寿日朱焕然先至,亦有意于程女,程妻误以为穆,暗认之。穆居易后至,程浦提及姻事留穆于书馆。雪雁知而冒雪娥名夜往见穆,穆拒之而逃。中途遇朱焕然,朱喜有机可乘,乃佯赠银马,促穆远行,适程浦奉旨起复,随周监军赴军,遇穆,责之,穆饰词以对,程乃携之从军。朱冒穆名迎娶,程妻故阻雪娥,而以雪雁代嫁。洞房中始明其误,悔之无及。地方寇乱,程妻欲投朱避难,雪娥不肯随往。程浦平贼,迎雪娥至军,重议婚姻,穆不知究竟,仍坚拒绝。元帅洪功及周监军强主婚,洞房中始知误会,穆急谢罪。朱焕然被劫,携程妻、雪雁来投,一家团聚。

梅兰芳编演。或本内洪功作洪承畴,则为明末事。秦腔、评剧均有此剧目,河北梆子有《循环序》,桂剧有《阴阳树》,情节、人名小异。《武家坡》

薛平贵归家,遇王宝钏于武家坡前,夫妻相别十八年,王已不识薛。薛假问路以试其心,王逃回窑,薛赶至,直告己名及别后经历,夫妻相认。

见《龙凤金钗传》。汉剧、湘剧有《薛平贵回窑》,川剧、河北梆子、淮调、豫剧、粤剧均有此剧目,秦腔有《赶坡》,武安平调有《盘坡》。《花木兰》

突厥入侵,贺廷玉奉旨征兵。有陕西花孤年老多病,又无子,无人代役;其女木兰乃乔妆男子,投军从征,曾救贺廷玉之危,献破敌之计,累建功。征战十二年凯旋,木兰辞官归家。贺廷玉奉旨至其家,木兰女装出见,众始知为女子。

见《木兰词》,明徐渭《四声猿》中《雌木兰》杂剧,《忠孝木兰传》小说,焦循《剧说》,又见《隋唐演义》第五十六回,作隋末事。但据近人考证,花木兰有为北魏时人之说。梅兰芳编演。马少波又有改编本。粤剧、评剧、越剧皆有《花木兰》,豫剧、秦腔亦有此剧目。《华容道》

诸葛亮回夏口,知曹兵必败,遣诸将分路邀击,独遗关羽;关羽不快,坚决请令往华容道埋伏。曹操果至,只余十八骑,曹哀恳关念己昔日相待之情,关羽乃释之逃走。

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昆腔、高腔、川剧、豫剧、秦腔、同州梆子均有此剧目,汉剧有《挡曹操》,粤剧有《华容挡曹》。《黄鹤楼》

周瑜设宴于黄鹤楼,诓刘备过江,伏兵楼下,逼写退还荆州文约,并嘱部属非有令箭不得纵放。刘失措,而诸葛亮事先将借东风时携走之令箭一支,装入竹节中预付赵云;此时破竹出示,周部下不察,刘备得安然脱险。

见元人《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杂剧。徽剧、汉剧、湘剧、秦腔、同州梆子、晋剧、豫剧、河北梆子、上党梆子都有此剧目。《击鼓骂曹》

孔融荐处士祢衡于曹操,曹不加礼,祢衡反唇诮骂。曹操故命祢在元旦大宴时为鼓吏以辱之,祢衡乃复击鼓骂曹,曹又遣其往说刘表,借刘表之手以杀祢衡。

旧本有《长亭》一折。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川剧、汉剧、徽剧、滇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将相和》

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就《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戏原来基础,改编此戏。使主题更加明确,曾在第一届全国会演中获奖,是生、净兼重戏。李少春、袁世海和谭富英、马连良、裘盛戎曾演出,但路子稍有不同。《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于会稽,梁不知祝为女子,祝则心许于梁。后祝父公远促女回家,梁、祝话别,祝定期请梁来家。梁后期至,女父已将祝许婚于同邑马文才;梁会祝后,忧郁而死。祝英台婚期,于中途哭祭梁墓,墓裂,祝奔入,死后并化为蝶。

林颦卿演出,后失传。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川剧、滇剧有《柳荫记》,绍兴文戏、越剧、河北梆子均有《梁山伯》,秦腔、徽剧、粤剧亦均有此剧目,梨园戏有《士久弄》,湘剧有《同窗记》,赣剧有《梁祝姻缘》,武安落子有《劝九红》,河北梆子有《红罗衫》,河南曲子有《梁山伯上学》、《送友》、《攻书》,楚剧有《梁祝姻缘》。《六月雪》

窦天章赴考,以女窦娥嫁于同邑蔡昌宗,蔡赴考,佣妇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图谋窦娥,中途推昌宗入水,佯称昌宗已死。蔡母惊痛成病,思食羊肚汤;驴儿置毒欲害死之,误被驴儿母吞食,驴儿借尸论诈,拟强占窦娥。至县衙,县官用严刑逼问蔡母,窦娥不忍,挺身自承,被判斩刑。六月行刑,忽天降大雪,巡按得知,平反冤狱。

见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明叶宪祖《金锁记》传奇及《金锁宝卷》,情节不尽同。京剧一般中演《探监》、《法场》两折。程砚秋编演全部。解放后,恢复窦娥被斩情节。滇剧、徽剧、汉剧、湘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评剧均有此剧目。《龙凤呈祥》(连演)

孙权因刘备占据荆州不还,与周瑜设美人计,假称孙妹尚香许婚刘备,诓其过江留质,以换荆州,此计为诸葛亮识破,使刘借周瑜岳父乔玄取悦孙权之母吴氏,吴在甘露寺乡亲,弄假成真。刘备赘婚东吴后,周瑜故用宫室声色以迷惑之,刘备果不思回转荆州,赵云用诸葛亮所付锦囊之计,诈称曹操取袭荆州,孙尚香应刘备要求同回,辞母同刘潜行。周瑜遣将追截,又皆为孙氏斥退,周瑜率兵继至,诸葛亮已预备船只,接应刘备脱险。

《美人计》与《甘露寺》连演。《吕布与貂蝉》

自《斩张温》接《连环计》、《凤仪亭》至《诛董卓》有连演者,总名为《吕布与貂蝉》或《貂蝉》;更有接演《白门楼》者。《穆桂英挂帅》

佘太君辞朝以后,不问朝政。后知西夏侵宋,乃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往汴京探听。时宋王急于求将,兵部尚书王强保荐其子王伦为帅,拟乘机窃取兵权;寇准保荐杨家将不从,乃献在校场比武夺帅之策。王伦连胜数人,杨文广兄妹见而不服,闯入校场,请与王比射,既占先,又与王比武,刀劈王伦;宋君闻知系杨家将后代,乃命赍印归家,请穆桂英挂帅。文广回家,桂英则因宋君刻薄寡恩,不愿再与出力,反责文广。佘太君劝其以御外侮为重,穆乃挂帅出征。

1959年梅兰芳根据豫剧同名剧目改编、演出,在表演上有所创造。《秦琼卖马》

秦琼解配军至潞州天堂县投文,因刺使不与回文,困居王老好店中。王逼索房饭钱,秦琼忍痛欲卖黄骠马,恰遇单雄信订交,单有事借马而去。秦琼再欲卖锏,又遇王伯当、谢映登资助之,代索回文。

见《隋唐演义》第六、九回,《说唐演义》第五回。此剧据老艺人说:老本原有《当锏》一场,并有谢、王二人劫当铺之穿插,后来演出则已失传。谭鑫培代表作。汉剧、徽剧、湘剧、河北梆子都有此剧目。

《秦香莲》

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士美“杀妻灭嗣”,包拯乃计召陈士美至衙,令秦与对质,陈士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太后、皇姑均来阻劝,包拯不顾,铡死陈士美。

见《秦香莲》鼓词。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参考地方剧加以改编,增加首尾。汉剧、徽剧、楚剧、滇剧、豫剧、评剧、同州梆子、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淮调、湘剧均有此剧目,粤剧有《琵琶词不达意》,弋腔有《琵琶宴》,川剧有《陈士美联社不认前妻》。《借东风》

曹操中计,钉锁战船;周瑜欲用火攻,而以时在隆冬,独缺东风,忧而成病。诸葛亮借探病献计,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东风;周瑜益嫉其能,遣丁奉、徐盛于风起时杀之。诸葛却已预遣赵云舣舟而待,同回夏口。

见《赤壁鏖兵》传奇及《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川剧有《祭东风》,徽剧有《南屏山》。《三英战吕布》

曹操会诸侯讨董卓,吕布出关御之,连败诸侯人马。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获胜。

见元郑德辉《虎牢关三战吕布》杂剧及《三国演义》第五回。川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亦有此剧目,汉剧、同州梆子有《三战吕布》。《斩马谡》

马谡不遵诸葛将令,失守街亭,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惜马才,但以军法无私,挥泪斩之;并因己用人失当,上表自贬。

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经常连演。谭鑫培、余叔岩代表作。谭富英、杨宝森能承其学。《四郎探母》

杨四郎(延辉)被擒后,改姓名,与铁镜公主成婚。辽邦萧天佐摆天门阵,佘太君亲征。杨四郎思母,为公主看破,以实告之;公主计盗令箭,助其出关,私回宋营,母子兄弟相会。四郎复回辽邦,被萧后得知,欲斩,公主代为求免。

略见《杨家将演义》第四十一回,戏文略有不同。传张二奎编。湘剧有《四郎回国》,汉剧有《双回国》,川剧有《盗令斩辉》,河北梆子有《探母别家》,赣剧有《回国图》,湘剧、滇剧有《四盘山》,秦腔、川剧、晋剧亦有此剧目。继续阅读:

第四篇:《王的盛宴》观后感

《王的盛宴》观后感

《王的盛宴》是一片彻底的男人江湖。在男人角力和斗争之间,女人本应是如虹如水一般明亮照亮这场阴冷的对决,却裹挟在历史的洪流里,不可抗拒地沦为悲剧。你是愿意像虞姬一样带着一个男人全部的爱死,还是像雉一样掌握着你的男人如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一般的信任,冰冷地活着。陆川说:“一个男人可以把一人女人变成虞姬,也可以把一个女人变成吕雉。

爱情是时间磨盘底下被碾成细末的牺牲品,历史故事里的女人们用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单纯的心来祭奠它。垓下之围的漫天黄沙埋葬了霸王别姬的凄楚佳话,也铺开了吕雉如同命运般庄严的权力人生。爱情本就是世间最不值得同情的一种感情,她总是极端地消磨自己,最英雄又最卑微,最强大又最脆弱,最美好又最无情,最声势浩大又最不堪一击。

虞姬死在了她最美好的韶华岁月,这个轻如鹅毛的女子用其一生实践他对一个男人的全部崇拜——那是他的最后一次厮杀,她不能让江东的子弟讪笑他为了一个女人失了战斗的能力,他是英雄,他必须享受屠杀的快感。于是她用死亡定格了她在项羽心目中永远纯洁美好的形象。

而如果最终为王是项羽,她得到些什么呢?一个被众多女人嫉妒的封号,一座不断回忆昔日温存的牢笼。她坐享锦衣玉食一呼百应,却可能要独守古旧阴暗的昭华殿,等待偶然而至的关怀,领略着最奢华也最落寞的王室风景。她会老,会衰,会迎来他厌烦她的那个瞬间,她必须忍受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她终结了只属于他的生命时,除了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只有尘埃,只是废墟,没人会记得他们曾经共谱的半阙情话。当然,这只是假如。

我想吕雉一定也是有着美貌的女子,美到让项羽以为刘邦“爱江山更爱美人”却不曾想吕雉之于刘邦不过是用过即弃粗布衫。项羽劫持吕雉,企图胁迫刘邦服软就范,却就此宣告了刘邦和吕雉的爱情终结。刘邦率众起义,吕雉连累入狱刘邦南征北战,吕雉不离左右 ;刘项对峙吕雉沦为人质,却只听得曾同生共死的夫婿对太公尚且“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她一介女流之辈安能成为与天下并提的选项?于是她迫使自己变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遥想出嫁时,仅凭父亲吕公的一次相面便定下终身,此后的十几年时间,她将自己一生的喜怒哀乐都捆绑那个有天子像的男人身上,仰望他的不拘小节、义气,知人善任;俯视他的市井、荒唐、贪婪。

更多时候她也是一个被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住心灵的女人,他们之间早已没有爱情,她成为未央宫里仅次于天子的集权者,刘邦守住江山的捍卫者,她强迫自己容忍其他女人与君王肆欢于自己面前,像一个鞠躬尽瘁却迂腐愚忠的老臣无条件地维护着君王的利益,她明白自己命如草芥不再挂齿于君王之间,依然为刘邦构建了一个附着了威信、威力的形象,并且拼死捍卫着这个形象的完善。她被动地接受了“妻不为妻 ”的转变,皇权的捍卫成为他们维系感情的灰色纽带。

她学着将自己的心日渐封锁,对君王身边的狂蜂浪蝶的恨妒之心藏在深色的凤袍里,当刘邦自乱心智时,她可以挺身而出成为她可靠的支持,所以她懂了:只要有江山,她就是无人可以撼动的汉室开国皇后;只要刘邦心中还有惶恐在,她就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长矛盾牌。到底是多么残忍的伤害,让一个贤惠貌美的女人将爱情化成了把控全局的野心。

女人还是崇尚浪漫的。起码我愿意成为虞姬,拥有一个男人完整的爱情;现代的爱情里,也不会再有一个女人死守着婚姻的承诺,为得到一个男人而使自己变成夫妻关系中的野心家。看完《王的盛宴》,你是否愿意听到这样的告白:你愿不愿做我的虞姬?我愿意让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

第五篇:王的盛宴有感

刘邦 典型的中国人,太TM典型了,我感觉到牠就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结晶,出身贫贱,没有大富大贵,此时为人不拘小节,广交好友。带兄弟向项羽借兵时,真的是装足了“孙子”,唯唯诺诺,好话说尽„„

随着自身力量的不断强大,私欲也不断膨胀,率先攻破咸阳,封锁道路,排挤项羽。当项羽四十万大军到来时,自己又和“儿子”一样退到霸上,并一口咬死自己绝对没有进过秦王皇宫。

鸿门宴时装醉外逃保住性命,待到时机成熟,直接就结果了项羽。

这就是国人,不如意时“孙子”装尽,见谁“舔“谁,一旦自己实力形成便开始排斥异己,最后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我认为和项羽差不多傻的还有一个就是韩信,一代战神,坐拥七十二城,实力超项留兵力总和,却念在刘邦对自己赏识的情份上归了刘邦,生生地给刘邦增加了几倍的疆域„„最后却被一个夫人算计在了长乐宫——这就是典型,有能力有良心的下场。

其实就刘邦而言,杀了韩信也是正确的,六十一岁的刘邦根本掌握不了三十五岁韩信的思想,如果不杀信,信必反!

此时我们再看一看项羽,真是一英雄豪杰!只是,思想太高尚,把其他人想得都和自己一样高尚,一样胸怀天下„„最终落到自刎的下场;如果鸿门宴时就杀掉刘邦,怎能落到如此处境。

一个人,一个高尚胸怀天下的人,千万不能高估了其他人的素质和境界,更不能忽视了他们的欲望。

吕后,一个不能用三言两语概括的女人,我就说一句,作为一个老婆,她是在是太好了,每一个男人都值得拥有。

刘邦告诉我们:装孙子是门活,杀孙子是门技术活。如果你的头儿是从孙子混过来的,那你一定要小心。

项羽告诉我们,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光辉中而忽视了别人的欲望,再圣洁的光辉也抵御不了欲望的激动,尤其是自己的圣洁遇到别人的欲望。

韩信告诉我们:要知恩图报但是不要忘记你狮子中国的地界儿上混的。

——观《王的盛宴》有感

前两看百家讲坛,说:“留,敬之以礼;废,祭之以鬼;既不敬,又不祭;自作孽,天难助。

下载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简介(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最新古装历史剧情大片王的盛宴简介(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的盛宴》影评

    《王的盛宴》:历史应该由谁来写? 来源:八戒影院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最大问题是无标准可依,审查人员、政策变动、官方意志,甚至领导一句话都会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这是中国电影人长期......

    电影《青春盛宴》剧情概述(优秀范文5篇)

    写在前面的p.s.近期名叫某某盛宴的各种边缘影片云集,照理说都是卖肉的三俗片才对,偏偏何自强的这部是小说一般的剧情片。影片讲述四个女大学生在初入社会的过渡阶段,面对种种问......

    王的盛宴影评及观后感

    王的盛宴影评及观后感秦王嬴政上位之初,本欲驱逐关东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秦王采纳延揽人才的建议。韩非子来关内,为秦王讲法家之术,虽被李斯害死然而精神却化为秦始皇的意志......

    王的盛宴观后感(最终版)

    观后感 看了一场,与其说是刘邦王的盛宴,还不如说项羽王的盛宴,论成败,的确刘邦胜了,有了大汉王朝,可是论仁义,论豪情,怎可堪比项羽。项羽虽败犹胜。为了没有下一个秦世皇,不让世人......

    《王的盛宴》:历史应该由谁来写?或者是理想主义者的挽歌

    《王的盛宴》:历史应该由谁来写?或者是理想主义者的挽歌 《王的盛宴》早已上映,看的人也挺多。影片不仅涵盖了“鸿门宴”这一耳熟能详的典故,更再现了刘邦与项羽、韩信三位历史......

    王的盛宴经典台词(共五篇)

    王的盛宴经典台词《王的盛宴》不仅涵盖了“鸿门宴”这一耳熟能详的典故,更再现了刘邦与项羽、韩信三位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鸿门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霸王别姬......

    《王的盛宴》影评:关于人性的复杂探讨

    我觉得《王的盛宴》是一部历史背景下的文艺电影,挣扎的是人的内心,而错乱的却是历史时空的衔接点,是诗意的,但又是纷繁复杂欲言又止的。这部片子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历史大片......

    古装历史剧对普及历史弊大于利一辩稿

    古装历史剧对普及历史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在场的评委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古装历史剧对普及历史知识弊大于利。在最开始我们先明确一下定义,古装历史剧是以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