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1: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

第一篇: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

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

2011-2-23 14:30:07 来源:《中国投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随着“十二五”的来临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从区域层面保证产业创新力度,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区域产业创新能力已成为未来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之一。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接受《中国投资》杂志专访时,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刘艳荣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主要围绕构建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地方建立长效的工作和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以期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刘艳荣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又可以说是需要加强的关键所在。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主要是针对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构建和完善由国家和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组成的多层次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增强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差别化发展。

创新能力布局不均衡

多层次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中国投资》:随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您看来目前我国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上存在哪些问题?

刘艳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近年来,国家发改委把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注意到,随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全国仍有近1/3的省(区市)没有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个别省市尚没有建立省级产业创新平台,还不能满足多层次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西部地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十分薄弱。同时,现有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的集聚效应和利用效率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不断充实完善国家层面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这对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投资》:针对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不平衡的现状,国家发改委已经进行了哪些努力?目前成效如何?

刘艳荣:200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并率先在西部地区启动了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试点工作,目的是在西部这一薄弱地区,优先支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能力,引导和促进地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经过有关地方的努力和认真的组织推动,我委研究对其中条件较为成熟的44个区域创新平台项目予以命名并将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此项工作试点以来,应该说得到了西部地方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国家地方联合创新能力平台计划的设立,有利于激励、引导地方加强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由于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有关工作的定位、原则,项目的管理、申报等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们会同10个地方发改委对有关工作思路、工作管理规范和制度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并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委研究发布了《指导意见》,以全面指导推进相关工作。统筹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中国投资》:国家发改委将如何推进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

刘艳荣:在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合理规划、特色发展,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国家引导、地方为主”的原则。

合理规划、特色发展指的是国家在布局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时,要突出区域的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等,合理规划发展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产业方向和重点,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主导产业等有较好创新资源基础的领域强化布局。同时加强国家和地方不同层面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互动,建设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就是着眼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产业创新平台共享开放的运行机制,加强国家与地方工作的上下联动;形成全方位推动自主创新合力的发展模式。利用国家地方联合产业创新平台,促进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跨区域的产学研用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国家引导、地方为主是指国家主要加强宏观政策和规划导向,确定发展原则和方向,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和鼓励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具体工作中,特别要注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鼓励其大力支持和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联动的创新机制,逐步构建国家引导、地方为主的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西部率先试点成效明显

《中国投资》:能不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率先在西部地区启动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情况?

刘艳荣: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西部各地对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总的看来,相关地方政府基本做到了结合本地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首先是各地非常重视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有重庆市研究制定了《重庆市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五年规划》,陕西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宁夏自治区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我们注意到,在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过程中,相关省市都特别注重结合本地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着重培育对本地区优势产业起到支撑作用的创新平台,有针对性地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制约进行攻关,开展重大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探索区域创新平台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并进行制度化。

二是注重发挥政府资金对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作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等地方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联合共建平台启动建设,同时还正研究争取专项资金用于以后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我们常说,在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中,国家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主要是进行引导,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地方来做,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争取当地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重视与支持。

三是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如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围绕宁夏煤炭资源特点,建立煤质特性分级利用、煤化工系统配套技术及低化学物质综合利用、下游产品技术研发等3大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启动实施了高浓度水煤浆制备技术升级与系统稳定性控制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对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甘肃的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结合甘肃省矿产资源优势,在研发任务上针对白银集团公司、金川集团公司等成员单位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重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提升企业和产业发展后劲。重庆市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依托重庆大学建立复杂煤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因地制宜地进行煤层瓦斯高效抽采和低浓度瓦斯提纯研究,提升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对于2009年已批复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各承担单位陆续成立组织机构、探索建立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平台建设条件,协调推进工程中心、实验室建设,使联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平台的建设任务过半,今年将陆续有一部分进行验收。我们将积极指导地方做好相关工作,并从中吸取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中国投资》:对于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试点工作来说,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在工作侧重点方面有何考虑?

刘艳荣:在2009年开展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试点工作时,委领导就对开展此项工作做出明确批示,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地方的作用。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明确了国家发改委的工作定位,即:主要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予以指导和引导,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整体工作上做好协调推进。在工作中更加突出地方的组织作用,充分尊重地方意见。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为抓手,推进地方建立和完善加强创新的工作体系,形成国家与地方联动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开展全国范围试点申报

《中国投资》:《指导意见》出台后,近期国家发改委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推进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

刘艳荣:去年,《指导意见》发布后,得到了全国各地方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反响,各地方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同时,各地也迫切希望我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联合共建创新能力平台工作,以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地方由比较关注经济规模的扩大转向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而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我们认为,各地方结合本地区科技资源和产业优势,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积极开展了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为了在全国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工作,近期,我们打算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尽快协助地方建立和完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对2009年在西部地区试点的部分国家地方联合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予以适当资金支持,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形成多渠道筹资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局面。三是今年2月将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适时开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组织命名工作。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随着西部地区国家地方联合共建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也积累了相关工作经验。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构建多层次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我国技术研发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第二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时代主旋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否掌握自身持续发展的命脉,能否应对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将直接取决于其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驾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能否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

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科技资源的最大容纳力、吸纳力,取决于我们城市的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加速提高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是加速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传统体制的惯性较大。从历史积累的因素分析,武汉经济运行模式中,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转轨:要通过企业和产业的再构造,实现由传统工业为主导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由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显然,这种转轨离开了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要依赖于大批量民营创业企业的诞生。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就会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步增强。而没有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创业支持,这样势必使得创业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进而延缓武汉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其次,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是城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是实现城市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智力的支持,更无法建成一大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城市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可能沦为空谈。

在全球“新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为抢占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品质的升级,国内各主要省和中心城市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知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武汉来说,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通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极为优越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对于加速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全面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创新机制、新的创新体制、新的创新制度和新的创新环境。检验武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完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在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知识应用各环节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各创新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协同配套;二是这个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容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其直接标志是:在一定阶段,有没有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群落诞生,有没有一批新型的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十一五”期间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大幅度向企业集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中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决定着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状况。要区别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和引导。

对于在武汉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要通过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此带动武汉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在创新投入上,政府应予以

重点扶持,要通过政府资助、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形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般性的民营科技创业企业、区街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支持。

针对武汉地区绝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非市属的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这一体制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特别是

大中型企业集中。要抓住中央、省属在汉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其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引导一批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引导—批成果在本地区转化。在开发性院所全面转制基础上,继续深化公益类和农业类院所的改革。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一批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企业,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创业企业的摇篮,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人才创业的战略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中心数量的扩张和素质的提升,创建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的机制,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实现本地区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外资财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本优势,全面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发展各种产权组织形式的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留学生科技园等科技创业孵化组织。现代科技园区在本质上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基地。要加强园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使科技园区成为创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地。

第三,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作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要聚焦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设立若干个能够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突破的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项原创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调动有实力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中央在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合作攻关。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基础上,推动双方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建设成为实现武汉区域性知识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突破的战略基地。

第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根本大计是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事业是否真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抓住中央加大对中部地区投入的契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运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并通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武汉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体制与法制环境,建立“产业导向”、“环境导向”和“资本导向”的人才配置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第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好范文版权所有!

推动武汉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培植适合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生长的土壤。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和制度环境,发挥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消除一切不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平台;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推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打造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人才资源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汇聚和凝聚人才、知识、资本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系统,培育创业资本市场,强化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要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创业人文环境。

第三篇:论文之十二:建立安全工作体系 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工作体系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文/纽科伦行政部 程洪涛)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保障长效机制,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以国务院提出的“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指导,建立了自己的安全机制,即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工作体系是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文件,是确保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指导性文件,体系分二个部分,共有10个体系文件组成。

一、安全管理基础体系

安全管理基础体系由安全责任制度体系、安全队伍建设体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安全执法监管体系组成,其目的是对安全管理方面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检查治理,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消除、控制危险因素,确保员工、生产安全。

安全管理中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只有人的因素稳定,发生事故的机率就会减少,故安全管理基础体系的重点放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的法制机制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上,现将五个体系分别介绍如下:

1、安全责任制度体系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通过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体系,以制度、标准的形式规定部门工作分工、确保人员职责,进行安全考核奖罚,安全责任制度体系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分工,规定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明确了安全考核的形式与标准,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是安全管理基础体系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2、安全队伍建设体系

安全队伍建设体系明确了纽科伦公司安全队伍的作用及特点,规定了安全队伍的管理方法,公司建设的安全队伍从公司级、班组级、到教员级,由面到点、层级递进,涉及到起重工、电焊工、司索工等特殊工种岗位,通过安全队伍的建设,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确保了安全生产。

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的隐患,可能造成一起后果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与排查及治理体系规定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原则、范围,明确了排查内容及方法、周期,通过不断排查,及时治理,消除各类隐患,降低了安全风险。

4、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本体系规定了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安全培训、重大风险岗位安全教育、新进班组安全教育、新员工帮教管理、持续安全培训等6个方面内容,通过不断的交叉培训教育,使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对安全管理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在工作中减少失误,杜绝违章,确保自身安全。

5、安全执法监管体系

公司的安全执行理念规定了对安全工作要“不打折扣,不找理由”,通过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对现场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检查及各部门区域包干、分类监管、重点防范等方式,运用“重复违章考核方法” “安全问责制度”来进行考核监管,确保安全管理到位、执行到位、整改到位。

二、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由安全行为激励体系、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安全标准化体系、安全信息与文化传播体系、安全评估体系组成,其作用是推动安全管理基础体系得到很好的实施、验证和确保实施效果。

1、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规定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响应方法、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等,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第一时间对员工生命财产进行救援。

2、安全标准化体系

安全标准化体系规定了公司安全标准化、班组安全标准化、岗位安全标准化三个层次,执行与考核来保障安全标准化的落实与实施,促使安全管理从员工、班组、公司全方位提高的目的。

3、安全信息传播体系

安全信息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涉及或包括的一切文件、资料、图标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安全信息传播体系规定了安全信息的范

围、整理及传播平台,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对安全管理信息的传播,形成良好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

4、安全行为激励体系

通过安全行为激励,提高员工自我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激励体系主要包括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与激励、安全队伍建设考核与激励、安全执法与监管激励、安全文化活动激励、安全奖励基金管理五部分,通过考核、激励,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5、安全评估体系

安全评估体系规定了对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从而能确定企业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什么层级和水平。促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

三、紧密结合实际,形成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工作体系,我们始终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从尊重人,关心人,视员工生命高于一切的责任感来考虑;二是预防为主。力求从根本上防微杜渐来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能安全”的转变;三是不断创新。不仅从企业现状出发,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来制定工作体系。我们将通过实践去丰富内涵,注重实效,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和目的性。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的基础体系与保障体系,为安全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提供了纲领性手册。10个工作体系相互联系,组成一个安全管理的系统工程,保证了公司从整体安全管理到细化分工,人员从公司最高领导层到每个员工,从点到面,从上到下,将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覆盖,10个工作体系的良好运转,将为公司安全管理的提升,安全生产的保障奠定基础。

建立安全工作体系,是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而形成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管理时紧时松的被动局面,形成管理有序,预防为主的工作局面。从而开创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安全管理新局面。

第四篇:高中学生建立创新个性特色档案的优势

高中学生建立创新个性特色档案的优势

摘 要 学生档案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联,属于极为关键的考评项目,而伴随我国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也显现出归档的关键性,高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实施创新个性特色档案构建显得意义深远,并且能够体现出其自身的优势性,文章针对于此展开全面且有效的分析,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学生;个性特色档案;创新;优势

中图分类号:Q3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049-01

之所以要创新高中学生个性特色档案是由于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无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所以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传统档案管理内容可谓是千篇一律的,缺乏新意与客观性,因而必须在要以往的档案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发展,并且构建个性特色的档案,以突显档案管理的优势性,鉴于此本文展开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并且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

一、高中学生档案的缺陷

高中学生档案管理逐渐引起极高的关注度,这主要是因为以往的档案管理存在极大的缺陷与弊端,无法对学生真实情况进行归档,所以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创新。通过调查分析可知,高中学生档案管理存在以下方面的弊端:首先,归档模式落后,内容制度化。现阶段正是信息发展的高度时期,这使得高中学生归档也受到影响,目前学生档案基本上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而且信息量较小,针对性相对较弱,这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档案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其次,传统档案管理过于落后,模式陈旧,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高中学生的档案依然是以纸质为主,内容繁杂,这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沉重,增加工作人员负担,且出错风险相对较高,档案管理的弊端导致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实现。最后,无法体现对学生的正确评价。高中学生档案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真实性。

二、创新高中学生个性特色档案的实施策略

(一)突显个性化与人性化

正是因为高中学生档案对其成长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管理,突显档案管理的个性与特色,彰显档案管理的优势性。高中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全新的理念作为基础,有效管理学生的成绩,注重学生个性,还有对学生特长早期发展都需要涉及,这对于学生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因素。在以往的传统观念中,对于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是非常单一,同时对学生评价的好坏标准基本上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只有要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其他的因素都是可以忽略的,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各项则需要层层把关,针对大部分比较平庸的学生而言,他们毫无突出的优势与特长,这样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素。针对上述现状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必须要制定全方位及精确的学生评价系统,满足适当的发展需求,避免教育上的误解及忽视,按照学生自身优缺点,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入学档案,从而依据学生特长及兴趣爱好,实施二次归档。在校期间,依据学生的不同类型,从而对学生的不同素质予以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自我描述。

(二)定期更新档案

从整体角度分析,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处于青春活跃期,也是弹性最大阶段,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学生的心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及身心都是极为巨大的,所以档案管理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定期更新策略,从而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成长变化,与此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能够直面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也能鞭策学生做出计划与努力。

三、高中学生档案创新的优势及长远发展

从目前情况分析,档案管理的弊端导致档案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实现,而且无法体现对学生的正确评价。高中学生档案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真实性。高中学生档案归档的宗旨可谓是非常明确,基本上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从学校角度分析,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我国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所以无论是构建校园文化,还是展开学生档案归档,必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最终受益也是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档案创新则是从学生个性特征着手,满足学生自由发展意愿,从而为高中校园带来全新的活力,而且彰显多元化的精神,从而让校园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校园而言,其主要是以校园为主,学生档案则是其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所有高中而言,学生档案构建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注意的是需要突显自身的特色,记录所有学生中独具创新精神,或是具有探究精神及多元化的学生,上述方面必须要重点记录,然后加以细分,从而将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给予全面的记录,比如不同学科的学习成绩、比赛成就、特长发展领域、不同艺术活动的表现等等,通过多元化的内容记录不断丰富学生档案的特色,从而促使其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让学生的成长成果通过这样的形式得以有效且全面的记录,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自由发展可以有效实现,构建属于自身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因素,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也是意义重大,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是非常有利的一面。

四、结语

总体来说,高中学生建立创新个性特色档案具有一定的优势性,这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多元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存在诸多的弊端,无法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予以全面的记录及归档,因而创新其管理模式显得极为必要,并且从个性特色层面突出了高中学生档案的优势性,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震.高中学生建立创新个性特色档案的优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255-256.[2]蒋国勇.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类型与特点[J].浙江档案,2012(08):14-17.[3]殷缨.浅谈如何建设有个性特色的职业学校校史馆[J].黑龙江档案,2012(04):77.[4]杨学锋.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高校档案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探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06):47-50.[5]王国良.浅谈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6(03):46.

第五篇: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四方面的紧密联系。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路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对策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相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的,是创新体系的两个层面之一。1992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菲利普•库克(Philip Cooke)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在此之后,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加,研究领域涉及区域创新环境、企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支持体系等方面。一般而言,区域创新体系是以参与技术开发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互动创新网络系统,服务于知识、技能及新产品的创造、储备和转让。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面向市场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和政府治理。

2.区域创新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有其系统目标,即通过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增强区域竞争力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从而保证了区域内经济增长的质量;第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然促进区域内高科技创新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区域内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第三,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利于逐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催生区域内的新产品和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第四,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各种技术服务,加速了技术扩散,产生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的众多企业和机构基于专业化协作网络,在相邻近的地理范围内集中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体。产业集群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是产业组织发展的新形态。产业集群的产生形成了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它把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聚集起来,联合成在更大产业与区域范围内进行的集体创新行为;并且通过整合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资金、设备、管理、培训等因素,形成集群整体创新优势,从而成功提升了产业、地区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从区域创新层面而言,产业集群实际

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这种必然联系表现为:

1.地域关联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均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由于存在社会文化及历史传统、市场需求、生产要素、自然地理等形成条件的差异,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有效形式。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依托产业集群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创新网络,构成了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

2.结构关联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及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群体和专业协作网络;当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位于产业集群区域时,就成为了产业集群的主体。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形成本地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同之处。此外,区域内共有的知识、技能、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及产业文化等要素构成了区域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产业集群产生外部效应的原因。

3.功能关联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应用,强调通过促进本地创新主体的互动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和扩散也是企业互动的结果。因此,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4.目标关联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调整与升级,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获取外部经济优势及创新优势,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该目标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战略模式,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三、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体现为:

1.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越容易获取,创新就越有优势。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和技术。就人才资源而言,产业集群将各种人才吸引到同一区域,从而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就资金资源而言,产业集群使投资者容易了解区域特定产业的发展态势,更容易判断拟投资企

业及项目的发展前景,从而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产业集群也降低了投资者寻找投资项目的信息成本与谈判成本等交易成本。因此,越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区域,越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就技术资源而言,完善而集中的产业体系有利于深入开展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有利于提高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产业集群集聚资源的优势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了便利,从而加快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2.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产业集群与知识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内由于区域的邻近以及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技术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产业集群区内沿产业链分工的各企业,常常通过技术转移来协同创新,从而缩短创新周期,减少研发成本并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3.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网络是一种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结成的企业联盟,通常围绕某个核心企业组成,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建立创新网络的目的不仅包含设计及生产工艺的创新,还包含供货方法的根本性变革。这一网络成员通常包括供应商、技术提供者和客户,网络的结构可以根据特定的生产研发任务进行调整。此外,创新网络的成员还包括提供质量检验、测评及维护保养等区域培训与支持体系。上述网络成员构筑起了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十分有利于企业迅速吸收新技术,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四、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重要载体的创新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点之一。下面笔者依照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逻辑顺序,逐一对作为创新主体的集群内单个企业、产业集群及政府的创新发展思路进行分析,从而为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对有一定发展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而言,要建立自主研发为主的研究型技术中心;其次,对总体实力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则要求建立起消化、吸收型的开发机构或产品开发部,设置负责技术引进的专职技术人员,注重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再次,要重视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共同成长,不仅要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而且要对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努力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同时,加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校与科研机构聚集了大量的人才、科研成果等创新资源,通过密切产学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对企业的创新支持作用。

(二)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

1.建立依托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战略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重点建设。不同的产业集群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科技创新中心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内相关行为主体共同组建科技研发中心,也可以依托产业集群内某核心企业的研发中心进行组建。产业集群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有效科技创新的关键。

2.培育产业集群的产业创新文化环境

产业创新文化环境直接影响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1)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它包括人们对创新的接纳、认可程度、敢于冒险的热情与勇气等。(2)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是集群创新的关键。(3)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与学习。相互信任和开放的心态,使得人们之间交流和互动频繁,加快了新思想、信息和创新扩散的速度。这种产业创新文化不仅能够维持产业集群的良性运行,而且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文化的特点,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内集群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价值取向。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制定城市化与区域创新相结合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

城市化是实现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是区域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尤其是城市所具有的集聚效应是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集聚资源优势,引导产业在城市区域集中布局,依托现有城市,将其做大做强,避免出现新城镇、工业区遍地开花的分散布局。为此,政府应将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城市化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创新发展政策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建设创新环境形成产业集群和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和约束企业,防止企业过于分散或集中规模过小,以合理和高效利用城镇土地,提高集聚效应。

2.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建设

(1)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尤其是应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建设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图书馆、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级政府应为此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2)形成促进区域创新的制度环境。在明确政府作用和政策重点基础上,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为创新提供制度条件。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科技、产业、财政、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若干政策。同时,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对区域内的产业有选择地重点支持,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科技园区

政府应选择好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全地区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等科技支持计划,培育高科技产业集群,并重视加快产业集群各类园区载体的建设。

4.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创新体系的共同建设与发展

在东部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建设重点应是引导原有集群向高新技术集群升级发展,提高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应结合当地要素条件,学习东部地区经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政府应努力消除阻碍创新资源在区域间流动的各种制度壁垒,加强区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调与共同发展。

下载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 引导地方建立长效机制(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