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 中国的经济发展之道读《兰德公司论当下中国人》有感
中国的经济发展之道
——读《兰德公司论当下中国人》有感
摘要: 《兰德公司论当下中国人》一文诚然存在一定的偏激,但细想之下,文中所提及的有些内容仍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从另一方面考虑,美国人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目前的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在着很大的差距,故提升经济实力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之道,本文就我国经济发展与法律阐述了一些个人的的观点。
《兰德公司论当下中国人》一文中提到“如果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欧洲大战。我们和整个世界,更不用说10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兰德公司竟然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起因归结到了作为受害国的中国身上,相信这是作为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容忍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按照蝴蝶效应,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如果美国独立战争没有爆发,如果日本明治维新没有成功,如果印度刚被英国压迫时就起来反抗,那所谓的二战是不是也有可能不会爆发呢?……但另一方面,中国在它的落后中已经失去了太多了,我们呼唤一个强盛的中国,世界更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呢?本人就以下方面谈一下对目前国内经济的一些看法。
一,科技与经济。
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将使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作为人类的共同追求,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诞生和发展的,它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并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功能。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新科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开始迈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从传统的以个体或小规模方式从事的小科技,发展为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空间科技为核心的高科技;包括复杂系统科学在内的一系列交叉学
科的兴起,显示了科技的不确定性、非线性、混沌和自组织性的特点,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强大趋势。
1889一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作用份额只有33.5脸但在1929一1967年,科技进步的作用份额增加到78允,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由于重视和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奠定了其世界科技大国和经济盟主。由此可见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发展科技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最有效措施(至少目前是)。
二,创新与科技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创新能力则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日益突出和尖锐,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乃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但如何创新?创新需要什么?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如何留住人才?用人制度是否能打破论资排队的传统?
创新需要人才,我国并不缺乏高级能人才,但却很少有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国人所缺少的品性。与其责怪“大多数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倒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他们宁愿忍受骂名也要留在国外而不是国内?中国的市场相比国外是更有潜力的,那为什么那些人才宁愿留在国外呢?李连杰定居新加坡,成龙也去了国外,不要只顾着谴责别人,我们自己是该不该反思一下呢?
三,教育与创新
怎样搞好创新教育?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得太宽、太死,学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只能在统一规定的教育模式中运行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自身创新性的发挥,不利于学校按自身特点培养创新性人才。其次,加大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力度,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创新的资金投入。因为
创新能力的培养仅有聪明和智慧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巨额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设施和环境条件作为支撑。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每年基础研究经费就有五六亿美元,开发研究经费有五六十亿美元,正是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贝尔实验室才有可能产生六七位诺贝尔奖得主。
再次,政府应利用有效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社会风气,只有在这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风气中,才会促使人们求知欲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新兴趣,鼓励新思路的开拓。
同时,还有必要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促进和保护人们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成果,如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法。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和创新奖励政策等,全面推进民族创新风气的形成。
四,法律制度与教育创新科技及经济
科技+资金不等于经济,不等于产业。科技+人才+资金+政策引导才等于产业经济。只有有了一个好的制度,经济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
《兰德公司论当下中国人》中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快捷方式。”本人十分不同意该观点,尽管中国人都有那么一点爱占小便宜的习惯,但爱占小便宜不等于犯法,犯法的人却向来是少之又少。目前,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知识产权法》即为我国国民进行国际贸易提供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是我国对世界承担相应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重要标准。它是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知识产权在法学中的独立地位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随之关于知识产权法理论和实践的各种探索和研究也逐渐繁荣起来。我国的经济市场巨大,知识产权在当中的作用更是巨大,因此完善和推广知识产权法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建立适应目前市场需要的法律法规呢?
1.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制度。市场是经济的主题,国家不可对市场过分的干预,当地政府也不可为了当地经济而排斥外地经济商品,排斥市场,否定市场主体,禁止竞争是大相径庭的。
2,充分尊重和保护财产权制度。市场不仅要有参加者,而且须有财产才能发生。这里所说的财产不是指社会公共财产,而是指市场参加者自己的财产。因此,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法制基础当然应包括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的法律制度。这与计划经济法律制度条件下,只讲所有制,而对法人、自然人的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注意不够大不一样。
3.维护合同自由制度,加强宣传。市场活动参加者既然是彼此相互独立、法律地位平等的自然人或法人,任何人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以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交易条件,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惟有采取合同形式。合同法律制度构成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制基础。
4.国家对市场的适度干预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中必须有国家的适度干预。即使是历史上鼓吹自由放任主义最有力的经济学家,也认为政府应承担维护市场公正与秩序的职能,单凭市场自发的机制不可能保障市场秩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度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基本制度,以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可能导致的滥用合同自由和各种违法行为。这同计划经济法律制度国家全面直接管理经济相差甚远。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因为市场本身意味着优胜劣汰,可以说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对于那些竞争中的失败者尤其是劳动者,以及不具有竞争能力的老人、儿童和残疾者,应由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条件下提倡进入市场、公平竞争,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这与计划经济法律制度下国家包揽一切,社会保障尚付厥如的状况根本不同。
总之,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坚韧不拔地向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继续攀登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峰。要抓好科技普及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活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健全法规制度,保障科研者的劳动成果,鼓励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知识产权法》(2003年版)第1、2、12、86、87页
2、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2010版)第866、867页
第二篇:读《论中国》有感
读《论中国》有感
《论中国》作者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任美国国务卿,是美国乃至世界着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作为过去40多年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基辛格先生从美国政治家的角度诠释了对中国历史、政治、文化、思维的认识,为我们能够更清醒认识中国提供另一个视角,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本人有幸能够拜读基辛格先生的力作,特别对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细细品味。
从辉煌中跌落
书前半部分,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即:“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清以前中国在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由于长期缺少挑战与突破,对天下即世界情况的知之不多。200年前,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时带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于是,西方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借助蒸汽机、铁路、新的工业制造和科学方法,几百年来第一次超越了中国,英国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势力争夺的目标,由此爆发的冲突挑战了中国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我们更陷入了文化焦虑与文化危机,即使在一个世纪后中国振兴后的时代,昔日的创伤仍未愈合。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时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中美苏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书中半部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仅陈述了朝鲜战争、三次台海危机、中印战争等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过中美苏大国博弈这一主线,着重分析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和外交习惯。
书中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的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如1958年8月,为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解放军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又如,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苏联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等国,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精绝。而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巧妙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书中第三部分讲解了苏联解体,中美没有了共同的敌人。随着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这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深入推进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得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出现了与美国新千年的对抗,在经济、战略空间等方面争夺,形成了人权、价值观等问题。他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美国笃信自己的理想具有普世价值,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传播其价值观,这一信念常常成为美国行动的驱动力。而中国行为的依据是其文化独特性,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外推行现行体制。中国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即文化上的普世观,通过文化渗透而非传教狂热来扩大影响。
文中在结尾部分提出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对于两个代表不同版本例外主义的社会来说,中美关系的合作之路必定复杂,要“求同存异”,建立共同协商、相互尊重的传统,共同建设世界秩序。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先生提出的愿景。
《论中国》这本书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纲领性的概括了中国的历史构架,回首中华民族近3000年的伟大奋斗历史,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不间断传承的文明古国,使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坚信在改革开放近40年后的今天,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100多年救亡史与革命史、30多年改革开放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本文作者:临沂市中心支行 武洋)
第三篇: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一)换一个视角看中国
吴庆
上周看完了亨利·基辛格的著作《论中国》,有一些感想记录在这里。必须说一句:这些感想未必和基辛格及其著作有啥关系。
中国为什么没有“明治维新”?
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最大不同,就是佩里将军带着美国“黑船”到日本才一次,日本就开始变法维新。仅仅几十年后,日本就加入了世界列强之列。
中国受到列强冲击比日本还早几年。虽然受到列强一次又一次凌辱,也有过变法图新的主张,但迟迟没有开始。为什么呢?
我现在提供一个解释。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本土历史上几乎没有受到过外来势力的冲击。因此,日本民族缺乏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
中华民族就不同了。中国周边,蛮族林立,历史上不乏突然崛起的豪强,也不乏周边豪强导致中土本帮政权更迭的案例。
历数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大的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其中单数的朝代,也就是秦、唐、元、清,是新近来到中原大地的外来民族夺得统治权。双数的朝代,汉、宋、明,是久居本土的民族从原本外来的民族手中夺回统治权。
中原大地的统治权在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之间交替,似乎成为一个规律。上一朝代,如果本土民族丢掉了统治权,下一朝代一定夺回统治权。然后呢,下一朝代再丢掉。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未知的规律在起作用,我到现在还不了解。
中华民族不只是在四次朝代更迭当中才受到外来民族的冲击。翻翻中国历史,可以说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冲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甚至经历了多次丢失统治权的考验,也挺了过来。过来人回头看,觉得不过如此。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当英国人船坚炮利地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处之泰然。中国人没有丢失安全感,反而对洋人的种种雕虫小技心怀不屑。不屑不是装出来的。那时候音译“英吉利”三字,左边都有口字偏旁,意思是“不识王法者,与禽兽无异”.于是中国人没有强烈愿望改变自己。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这样难!
日本民族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日本民族缺少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他们在佩里的黑船面前立即自乱阵脚。西洋人不费一枪一弹,日本民族就争先恐后地变法图新,屁颠屁颠地脱亚入欧了。
所以,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走向未来成功的障碍。
中华民族注定会受西方列强冲击?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而记录这些屈辱的近代史教科书,我们这代人从小学到大学翻来覆去地学,学得我从小到大心情都是不那么爽朗。
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强大的时候,也有过落后的时候。中华民族强大的时间远比落后的时间长。可是中华民族的强大,没有赶上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赶上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屈辱。恰巧在中华民族落后的时候,西方民族开启了全球化的大幕。这仅仅是巧合吗?
现在看来,这不是巧合。其实,中西方交往注定会在中国落后、西方发达的时候开始,中国注定被整合。
为什么呢?
因为中华民族无论衰落还是强大,都不会持续地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包括西方世界。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强大的时候,没有愿望和外部世界交往。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落后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与外部世界交往,先进的民族会来到门前和我们交往。
一个看似例外的情况出现在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郑和比哥伦布早出生80年,郑和用过的宝船比哥伦布航海用的船大很多倍。不客气地说,中国比欧洲国家早大约一个世纪就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圣上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愿望。而圣上想成就的事业,国库又支撑不起。郑和总共出海8趟,之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人,再没有去过了。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的参与者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为什么郑和出海不可持续而哥伦布可持续呢?因为郑和出海是皇上的事业,只赔不赚,而且赔很多钱,直到赔得明朝国库无力支撑下一次出海。据说一位颇具正义感的小官,销毁了郑和用过的所有航海图,终止了这项浪费民脂民膏的事业。
支撑哥伦布航海的是商人的冒险,商人从航海当中赚很多钱,政府也可以收更多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航海,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支持航海。东印度公司就拿着政府的特许,受到政府和军队的保护。
于是,曾经先进的中华民族等待着外部世界先进起来之后远道而来整合自己。
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崩塌得这么快?
答案之一是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勾心斗角没有诚信可言。
新中国早期的外交明显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交朋友。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之间相互敌视,中国失去了外交空间。中苏交恶之后,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被迫开辟第三世界。
新中国的领导人早期对苏联老大哥抱了很高的期望。建国伊始毛主席就出访苏联,而且时间很长。但是苏联对中国从一开始就玩起信息不对称。在斯大林时代,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半岛”的要求,让他找中国同志谈,其实是利用中国对世界的不够了解,让中国承担成本和风险。在赫鲁晓夫时代,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有关斯大林的报告不让中国知道。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国领导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赫鲁晓夫前脚离开中国,中国军队后脚就炮打金门,美国人以为赫鲁晓夫支持中国这么干。这场报复过后,社会主义阵营里已经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名义上处在同一个“阵营”,相互之间的提防不减。直到中苏直接兵戎相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中苏关系破裂还有一个视角,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际交流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家之间如果算计不成,那就直接索求。
金日成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支持他进攻南韩。赫鲁晓夫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让苏联海军使用中国基地、建长波电台。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要求中国向即将崩溃的苏联经济紧急输血。这种关系,哪能持久。
是什么让中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关于中美建交的历程,中国人大多听说过一个传奇的版本:乒乓外交。那就是一个传奇而已。那么美方的说法呢?据说尼克松抵达中国,在机场见到周恩来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老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其实,当年推动中美建交的动力,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哪怕只是看起来)如此强大,以至于中美迅速地、不顾一切(例如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地走到一起。这个敌人就是苏联。在东北亚,苏联是中国的敌人,它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军事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苏联也是美国的敌人。
与共同的敌人相比,共同的利益能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微不足道。想想中美之间关于自由贸易(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双赢,但是为了利益的分配久拖不决,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恐怖分子攻击美国本土,中美两国有了新的共同的敌人,中美自由贸易谈判的僵局才得以打破。虽然基辛格博士的这部著作没有细说中美在新世纪的外交细节,但这段故事刚刚过去,我们记忆犹新。
与美英、美欧关系相比,中美关系缺少宗教、人文、法治、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共识,因此基础不甚牢固。那么拿什么维系中美关系呢?利益是选项之一。最佳利益方案是双赢,偶尔利益输送也不是不可以。但更奏效的是对抗,找到对抗中的共同的敌人,最有利于中美两国迅速而且紧密地站在一起。
作为参与早期中美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基辛格博士有资格权威地讲述那段神秘的历史。作为中国数位领导人的老朋友,他对那段历史的讲述也会周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这本书体现了他的权威,也体现了他的周到。对读者来说,不仅要读白纸黑字的部分,也要读字里行间的部分。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二)读基辛格《论中国》,论民族自信
最近随手翻开基辛格的《论中国》,惊异于一个外国人却对中国理解之深,论断之精的同时,突然间有写一篇论述“民族自信”小文的冲动,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初学入门者的以备后省之作吧。
很早的时候,我对“中国”的理解只是一个国家,她是我伟大的祖**亲。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阅历的丰富,慢慢地,我对“中国”这两个字的理解开始变得扩大化:她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她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带有“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气势的文化,一种具有“整个宇宙中我为中央,其余皆受我教化,仰我鼻息”气魄的文化,一种含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霸气的文化……这种文化起始于远古,在自古即被称为宇宙中央之地(中国)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繁衍、拓展不息,虽经无数战乱和变革,但这种有气势、有气魄、霸气无比的文化却始终没有断绝。慢慢地,这种文化深入到生活在此地每一个人的骨髓中,成为支配他们行为的“思想意识形态”基础,他们每个人都相信,只有他们才是世界中心的优质者,他们在人种、物质、精神、文化……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从历史上看,这些自身优秀的人民并不藏私,他们愿意教化“蛮族”,只要“蛮族”一心向善,他们愿意帮助和改造他们,即使在历史上有些时候“蛮族”在统治上占据了主动,而中华优秀的人民从心理和文化上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最终还是以优秀者的身份教化了“蛮族”……无数次后,曾经的“蛮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种长期正面的自我认同,最终造就了中华文明、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最终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建立起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并非无根之水,她是建立在强大的物质、精神、文化优势基础上的,几千年来,中华大地的富庶、稳定、文明,一直都是世界的最强点,从这个角度上讲,称中国为世界的“中央之地”也确是实至名归。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自信存在于胸,生活在“中央之地”的人民们,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乱世,也始终没有产生过“自我否定”的情绪,所有中华民族的人民都依靠着这种强大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自信,使这个优秀的文明世世代代地延续着,就这样,这种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在这片大地上延续了五千年……
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民族自信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近代,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自信,变得有些过于膨胀,()因此转换成为了自负,在受到另一种文化和秩序冲击的情况下,我们的自信甚至转化成了自卑。175年前,英国为了争取与中国成为平等关系国家的权利,不惜利用坚船利炮,攻击了已经有些膨胀过度的中国,在这样一次攻击下,中国失去了不少国土,也赔偿了很多金钱。实事求是的地讲,这些土地丧失、金钱损失在我看来(我相信也在当时和后世许多人看来),其实都不算什么(因为,在中国人的眼中,文化、文明的边界才是国人眼中的边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损失的土地和金钱也都算是“同样的肉烂在一锅里”而已,反正土地还是咱们自己的地盘,金钱也是给了仰我中华文明鼻息的“蛮族”臣民们而已嘛)。在这次打击中,真正让我们最为受伤的,其实是它击碎了我们的民族自信!英国人也很明白,要想与中国竞争,首先需要从“思想意识形态”角度使英国与中国成为平等关系的国家,这个愿望,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得以实现(其以具有在首都北京常设使馆资格为标志)。从此,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唯我独尊的中央之国;从此,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开始急转直下,转化成为了“仰洋人鼻息”、“崇洋媚外”式的民族自卑。
通观近代历史,中国的精英阶层其实一直都在为了恢复我们自己的民族自信而不断努力着:无论是李鸿章那“推揉腾挪,左右制衡”式的外交策略,还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亦或是蒋中正“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新生活运动……一切的落脚点,其实都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在民族危难之际,用自己的方式寻一出路,以期复我国威,兴我们民族原有之自信也。只可惜,当时的“宇宙中央之地”确是贫弱至极,放诸世界之中,相较之下,支持我们民族自信的资本确实已然亏耗过甚!因此,虽然中国的精英阶层一直在为这堪称民族脊梁的自信努力奋斗,无奈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这样,我们在这样的自卑感中整整延续了一百多年,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能够在不少国人的身上看到这种民族自卑的痕迹。
今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曾经的“宇宙中央之地”又具备了足够的人力、物质、精神、文化等资本重新塑造和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了。论及此处,不得不提一个在万难之下,拨云见日,带领整个民族在满是荆棘中,踏步前行的伟人——毛泽东。暂且不论毛泽东主席整个生涯的功过是非,仅就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重新确立而论,他确实堪称伟人。毛主席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熟读中国历史典籍,我相信,他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一定是支撑其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也正是因为这位伟人拥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自信,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他熟练地运用中国传统的精髓在军事上使中国取得了成功[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在朝鲜战场、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在乌苏里江冰天雪地里的军事行动很多可以成为孙子兵法的活教材]、在外交上使中国取得了地位[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事实上,当时的中国还面临者各种国内外的困境,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各种运用中国传统的“攻心为上”、“扶弱制强”、“空城计”等方法,硬是在国贫民弱的情况下,就成功促成了“美俄中犄角之势”的雏形,从现在的角度回头看,实属不易].更为成功的是,毛主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创造性地建立起一种属于中国的、全新的“思想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几经磨合、改造、创新,现今,她以一种“愿景”的姿态,呈现在所有国人面前:这个愿景,有机地融合和运用了中华的传统文明,希冀整个中国可以以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在促使“宇宙中央之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带领整个世界不断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我想,当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拥有这个愿景、都真心愿意为这个愿景而努力,到那时,才是我中华民族自信真正恢复之时吧!我真心坚信并期待着……
第四篇: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
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摘要:《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的解读中国和中国人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切实地描述了国人生活的细节,是一部深刻剖析中国人的著作。林语堂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本书写得非常美妙,思维和语言很现代,语气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可誉为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关键字: 中国文化、衣、食、住、行
正文 : 古老的中国,凭借着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其地大物博的特点,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五千年的文明,有许许多多的辉煌历史,然而,今天的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这个古老的母亲。
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漫谈一下,我眼中的中国。
衣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和纺织,人们便可以穿上用来遮羞蔽体的衣裳,其实,衣服的作用不限于此。而相比英语中的cloth,中国的“衣”可是内涵丰富啊。以下就谈谈衣服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
俗话说,人靠衣装,树靠皮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件普通的衣服,代表的是两千年的森严等级厚重的历史。黄帝的正装龙袍,是黄色的,这也是只有皇族才可以穿的,庶人如果敢穿着黄色的衣服走在大街上,便会遭到满门抄斩,冠以大不敬的罪名。文武百官的服装也是严格按照等级地位来制作的,普通人只能穿粗布衣裳,在封建社会里,国家为了重农抑商,甚至对商人的穿衣也做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面,衣服虽然还是作为地位的象征,可是它的适用人群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一些商贾巨富们,穿着笔直的名牌西装,锃亮的皮鞋,显示着自己的气派不凡,许多富二代和官二代们也喜欢在公开的场合,摆弄自己的阿玛尼和随身带着的爱马仕,结果被许多网友拍到照片,上传到了网上,引起了网民的热议,结果导致了自己老爹的官位的岌岌可危,原因就在于炫富。
当前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在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果之后,平复差距的不断扩大化,导致实惠矛盾的激化,当前的社会需要变革,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食
西高东低的地理位置,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使得中国社会的各地人文风貌和地理风貌数不胜数,南北跨纬度近50度,长江和黄河横跨在广大的土地上,哺育着中华儿女。由于气候和环境不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千奇百怪。“山珍海味”这个成语就是典型的代表。在饮食这个领域,人们最熟悉的还要属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这八大菜系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徽菜。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虽民间关于菜系之首的争论颇多,但多为义气之言,并无从考稽。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菜、浙江菜系较近。
徽州主要有两百多个品种,风味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很少爆、炒,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鳖”、“黄山炖鸽”、“腌鲜鳜鱼”、“红烧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等。
据《徽州府志》记载,宋高宗曾问学士汪藻何为“歙味”?汪藻即吟梅圣俞的诗句“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回答。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当然,其他七大菜系也是闻名天下的,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身经历一下,毕竟“民以食为天”。
住
由于南北方的地理差距较大,各地的住宅设计方式也不尽相同,北方的房屋多厚墙,且房顶的坡度较小,因为北方冬季气候严寒,且阴雨天少,南方则相反。气候湿热的南方,屋顶的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而且在一些山区,人们为了避免被野兽骚扰,常常建造了一些高脚屋。不过中国在房屋的建筑上,最大的恶果就是导致了森林的毁灭,现在的中国,原始森林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残存的小片,苟延残喘在西南的热带雨林里,亟须拯救。中国的房屋多采用木制的材料,直接导致了大量树木遭砍伐,而且木制的房屋不够坚固,且容易受白蚁和火灾的毁灭。早在封建社会,圣明的统治者们就倡导过保护森林。
相比于同时代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物,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等,历经了几千年,依然傲立在那里,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采用的是石制的材料,任凭风吹雨打,仍然本色不改,岁月在它们身上划下无数刀痕,它们也不为所动。即使年代较近的,像英国议会大楼,巴黎的卢浮宫,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无损。
我们的建筑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色》里面介绍的也很详细。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
所谓派别。其结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飞檐这一标志性的特点,可谓是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特点,现在的一些复古的建筑中,尤其像是一些池塘边用于休息的小亭,运用飞檐的建筑特点,效果十分显著。
中国的建筑史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并且不断创新。
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我国造车开始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并作为一种战争工具,与蚩尤大战于琢鹿之野。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不仅甲骨文、金文、陶文中已出现有大量的“车”字,而且还在殷商遗址中发现了一辆四匹马驾的战车遗迹。文字是实物的反映,而从有车发展到四匹马驾的战车,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断定,我国在殷代以前就早已有了车。人们最初发明的车靠人力拖拉,车轮用木头制成,很不坚固,再加上路面也很不平坦,所以,车行并不顺利。但不管怎么说,货物的搬运事实上因此方便了许多,效率也成倍地增长。动物的驯化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类交通从此告别了纯粹人力的时代。最初,人们直接以牛、马等驮物、代步,这可能是畜力的最早应用。后来,畜力逐渐被用来拖拉车辆,牛车、马车便就此出现了。古人进京赶考,富家子弟可以乘坐马车,而寒门子弟只得步行,往往是来回数月之久,牛,马,驴等家畜是最好的交通动力。当然这是在北方,南方因为水系较多,所以,航运较发达,人们出行多用船。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秦始皇统一了全国之后,下令打通战国时期留下的路障、城堑等,大力发展车马驿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陆路车马交通网。据说到唐代时,我国的陆路交通于线已经达到了五万华里。
中国文化中最简单的不过就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不过,这四个字包含的却是古人无尽的智慧,虽然有着浓厚的封建烙印,但我们仍然要加以批判性的继承,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a参考文献:○《中国建筑的特点》 作者 梁思成
第五篇:读中国教师报有感论文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教师报》,我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从此我迷恋上了它。
当我读了《“老师,我可以唱歌吗?”》这篇文章后,心里感慨颇多。文章讲的是张老师在教学一节一年级语文公开课的过程中,一位清秀帅气却有智障的小男孩突然提出要做一件跟课堂内容完全无关的事——唱歌,张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让男孩亮起嗓子唱完,结果全班同学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歌声结束,孩子们继续写字,教师过去摸了摸男孩的头,男孩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这位张老师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
当我认识了黄行福老师后,才知道什么是坚定的教师理想。黄行福,一名纯粹的农村教师,大学毕业后来到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一所农村中学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0多年。他狂热地爱好读书,在买书上投入了3万多块钱。他勤奋地写作,发表文章10多万字。他进行教学改革,指导的学生作文频频获奖。他“功成名就”但是拒绝“更上一层楼”,甘愿做一名“农村教师”,因为他认为“只要是想干,认真干,总能干出些名堂来”。很多人都在抱怨“农村教师”的恶劣生长环境,他却在这种环境中演绎并享受着他的精彩人生。
《班级管理也需要“动车组” 》的作者徐吉志,他的引领
让我摆脱了班级管理的烦恼,他的话语“如果学生缺乏主动性就
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深深吸引了我,不禁使我想起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他也曾把班级日常工作
切换成学生 “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的方法,如
果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给自己加劲,“九
牛爬坡,个个出力”,班级生机勃勃,工作新局面自然就会不断
打开。《我的班级管理小计谋》作者用自身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教育孩子有时“无声”行动剩过“有声”批评,对学困生不“鸡
蛋里挑骨头”要“骨头里寻肉”……在一线工作的我很快采纳了
这些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和,班上各方面的情况出现了90
度大转变,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
《新教师应该是幸福的教师》这篇文章提到:新教师
一定是一个埋头于课改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人,一定是一个
重视实践,从行动中寻找突破的人,一定是一个关注学生
心灵的人,一定是一个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人,一
定是一个新课堂的建设者,一定是一个敢于完成“自我教
化”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教育信仰、幸福的人。说得多好
啊,我一直追求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教师嘛,这样的有教育
信仰的新老师嘛。在我的心里一直把自己当成是新老师,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是不是新老师不在于教龄的长短,而
在于一颗年轻,始终不忘学习、钻研的心。
在这里,我认识了太多看似普通但并不平常的老师,在他们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真切,又像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于是总在心底涌现出无限的感悟——一位来自一线教师最真切的感悟。
有了《中国教师报》,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也希望《中国教师报》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