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运输组织试题
复习思考与练习作业
1.1 铁路客流组织
1简述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特点。
2什么是客流?客流如何分类?客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简述旅客列车的分类。
4什么叫客流调查?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客流调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调查内容有何区别?
6简述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及其内容。
7简述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
8什么是客流斜表?客流斜表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9什么是客流密度图?客流密度图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10在编制旅客运输计划时,直通、管内和市郊客流区段是如何确定的?11什么是旅客周转量?如何计算旅客周转量?
12什么是旅客平均运程?如何计算旅客平均运程?
1.2 铁路货流组织
1.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和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特点。2.简述国外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
3.什么叫普通货物?什么叫特殊货物?按运输条件如何对特殊货物分类?4.简述我国整车、零担、集装箱运输的有关规定。
5.简述铁路运输中“一批”货物的含义。
6.简述运单和货票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7.什么叫货物运到期限?它由哪些因素构成?
8.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货源调查?货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货运量预测?通过预测,主要了解货运量的哪些变化趋势?11.简述铁路货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12.阐述负责运输、计划运输、均衡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和集中化运输的基本含义。
2.1 车站工种概述
1.车站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按业务性质和技术作业性质及其站场配置,车站如何进行分类?各具有什么特征?车站的等级又如何划分?
3.如何编制《站细》?
4.车站运输生产如何实行单一指挥?〖LM〗
2.2 调车工作
1.简述调车工作的意义。调车作业按其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2.简述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其领导与指挥关系。
3.简述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及其分类。影响调车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调车时间定额如何测定?
5.试述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6.图解纵列式车站与横列式车站的驼峰解体车列的作业过程。
7.常见的驼峰作业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它们对到达场线路使用有何要求?
8.驼峰调车与牵出线调车有何不同?
9.评价驼峰作业方案有哪些指标?怎样计算?
10.试述调车作业计划的作用、主要内容、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11.编制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计划有几个主要步骤?如何选择最适当的暂合列?
2.3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
1.车站是如何进行接发列车作业的?
2.摘挂列车在中间站进行哪些技术作业?其作业内容有哪些?
3.加速摘挂列车调车作业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不摘车作业组织?
4.如何进行驻站调机合理性的经济比较?
5.何谓货运作业集中化?
2.4客运站工作
1.客运站的设备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2.在铁路的什么地方需要设置客车整备所?它有何用途?客车整备所应设置哪些设备?
3.客运站的设备能力应由哪几部分能力组成?
4.试述我国铁路客运站设备现代化情况。
5.客运站的工作组织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6.客运站主要技术作业内容包括哪些?旅客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主要分为哪几种?
7.车底在客车整备所要进行哪些作业?作业方式有哪两种?
8.客运站的各项技术作业过程如何组织才能协调?
9.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2.5货运站工作组织
1.货运站的设备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2.货运站的工作组织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货运站主要技术作业内容包括哪些?
4.如何合理利用货车载重量?
2.6 技术站工作组织
1. 编组站作业系统有何特点?它是由哪些子系统组成的?
2. 编组站各项设备和工作组织若要获得最优匹配,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2.7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1.车站作业计划包含哪几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由谁编制?
2.试述车站班计划的作用、主要内容、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
3.何谓车辆持续时间?其作用是什么?
4.试述阶段计划的作用、主要内容、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5.当车站运输工作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车站调度人员可采取哪些调整措施?
6.为提高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7.试述车站统计工作、分析工作的意义、要求和内容。车站主要生产指标有哪些?
8.号码制与非号码制货车停留时间统计的原理是什么?两种方法在计算总停留车小时 和停留车数(作业次数)方面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3.1车流组织原理
1.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是什么?由哪两大部分组成?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确定的?
3.在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中,对货物列车是怎样分类和定义的?
4.试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及所需的原始资料,编制原则。
5.试述运输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之间的关系。
6.何谓车流径路,最短径路,特定径路和迂回径路?
7.影响车流径路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几个方面?
3.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编制与执行
1.最终确定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时,一般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与修订工作?
2.试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手册的主要内容与编排格式。
3.在日常运输组织工作中为什么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列车编组计划?哪些情况属于违反列车编组计划?有何后果?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为什么有时还须进行调整?一般采取哪些调整措施?
5.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改革的初步认识。
4.1 列车运行图
1.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
2.简述列车运行图坐标表示方法和车站中心位置的确定方法,以及各种时分格运行图时分 的填写方法。
3.简述列车运行图的分类方法。
4.2 列车运行图要素
1. 列车运行图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2.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怎样确定的?
3. 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的含义及其组成时间因素,两项时间有何不同?
4. 何谓车站间隔时间?影响车站间隔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什么是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分几种?各如何确定?
6. 如何确定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之间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7. 列车为什么需要在中间站停车,其停站时间如何查定?
4.3 区段管内工作
1. 何谓区段管内工作?它包括哪些作业?
2. 如何确定区段管内工作量?
3. 确定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应满足什么要求?对于不同的行车量,在铺画方案上 应如何考虑?
4.4 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1.何谓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确定机车交路的依据是什么?
2.简述包乘制和轮乘制的机车乘务员值乘工作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3.什么是机车全周转时间?其值如何计算确定?
4.5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1.试述编制列车运行图应准备的资料及基本要求,其中客、货列车行车量如何确定?
2.简述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程序。
3.编制客车方案主要应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为什么要编制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图?在什么情况下可不编方案图?为什么?
5.编制货物列车运行方案图要解决哪几方面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配合问题?
6.铺画列车运行图详图时,一般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7.何谓分号运行图?为什么要编制分号运行图?分号运行图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8.在线路施工条件下,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空隙”的主要方法 有哪几种?试分别说明其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9.在电力牵引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有何特点?
4.6 铁路通过能力计算与加强
1.什么叫铁路通过能力?铁路通过能力取决于哪些固定设备?
2.如何确定铁路区间需要通过能力?加强区间通过能力有哪些途径?
5.1 铁路运输货运计划说明铁路货运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制程序?
5.2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1.货车载重量及载重力利用率如何计算?
2.什么是工作量?如何计算?一般采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工作量?
3,各类运用车的工作量是如何计算的?它们之和等不等于总运用车工作量?
4.为何要编制空车调整计划?其编制的主要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5.编制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如何编制?
6.什么是货车周转时间?两种计算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7.全路周转时间与铁路局(或分局)周转时间在含义上有何不同?各铁路局周转时间与全路周转时间有何关系?各分局与路局的周转时间关系也如此吗?是否各铁路局周转时间 完成了计划标准,则全路周转时间必定也能完成计划标准?为什么?
8.试述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各项因素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9.全路、铁路局(或分局)的管内装卸率各是什么数值?它们为何不同?
10.空周距与空车周距有何区别?
11.运用车及其保有量的含义是什么?铁路局(或分局)的运用车按运用情况可分为几 类?它们和运用车总保有量是何关系?各类运用车及其保有量又是什么含义和如何确定的? 为何要对运用车进行分类?试举例说明。
12.各类运用车周转时间的含义是什么?为何要计算各类运用车的周转时间?它们之和等不等于总运用车周转时间?为什么?
13.各铁路局(或分局)的运用车之和等不等于全路运用车?其各类运用车之和是否也等于全路各类运用车?为什么?分局管辖的各站、各车务段运用车之和等不等于分局总运用 车?为什么?
14.如何计算重、空车走行公里?
15.影响空车走行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空车走行率?
16.为何说货车周转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质量指标?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主要
途径
有哪些?
17.机车与车辆运用方式有何不同?怎样进行分类管理的?
18.试述机车运用数量和质量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19.为何说机车日产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怎样提高机车日产量?
5.3 铁路运输方案
1.运输方案的定义和性质是什么?有何主要特点?主要作用是什么?
2.简述运输方案的分类、主要内容及任务。
5.4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1.铁路运输日常调度工作的任务和组织方法。
2. 车流预测的作用和车流预测原理。
3. 分局日班计划内容、编制原则和方法。
4. 什么叫列车运行调整?为什么要进行列车运行调整?
5. 简述运输客、货运工作统计分析的内容。
第二篇:《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课程代码:0110051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时数:48学分数:3
执笔者:宋建业,朱昌锋编写日期:2009.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第一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总4学时)
第一章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
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二章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
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货流组织及其构成,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组织原则。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总14学时)
第一章概述(2学时)
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第二章调车工作(2学时)
调车工作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与作业特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实验教学,2学时)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流程,中间站工作组织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客运站工作(2学时)
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运站工作组织(2学时)
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技术站工作组织(2学时)
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第七章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2学时)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与编制原理,车站调度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车站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主要工作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篇车流组织(总8学时)
第一章铁路车流组织概述(1学时)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车流运行径路(1学时)车流运行的经济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念,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第三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学时)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第四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4学时)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分组列车的概念及其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1学时)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
第四篇列车运行图(总4学时)
第一章列车运行图概述(1学时)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作用,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及图解表示,列车运行图要素的概念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第二章列车运行图要素(3学时)列车运行图的构成要素,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原理。
第五篇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8学时)
第一章概述(1学时)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及构成、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能力限制的概念。
第二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2学时)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构成。
第三章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1学时)
车站通过能力的概念,到发线通过能力、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原理,车站通过能力的最终确定方法。
第四章铁路车站改编能力计算(2学时)
车站改编能力的概念,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的原理,掌握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方法。
第六章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2学时)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增加列车重量、提高行车密度和行车速度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第六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6学时)
第一章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2学时)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第二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4学时)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
第三章运输方案的编制(自学)运输方案的任务与作用,运输方案的主要内容。
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2学时)
第一章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概述(2学时)运输调度工作的意义和一般原则。
第二章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自学)客运调度工作,客流分配计划与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站车客流信息传报内容。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与分析》、《运筹学》、《铁路运输设备》、《冷藏运输》、《集装运输》。
后修课程:《车流组织理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铁路运输组织学》,杨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铁路客运组织》,谢立宏,王建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第三篇: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运输组织》(运输)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课程代码:0110051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学时数:128 学分数:8 执笔者:牛惠民,崔炳谋,钱名军 编写日期:2009.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交通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适当强化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第一篇 铁路客运组织(总18学时)第一章 铁路客运设备
(2学时)站前广场、客运站房、站场、客运机车车辆、客车整备所等客运站设备及其能力计算、客运站流线组织方法。
第二章 铁路客运计划
(4学时)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和组织原则,有关客流调查、客运量预测、客流计划、票额分配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 客运站工作组织
(4学时)客运站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范围和方法、客车整备所的作业流程、组织协调客运站各部门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 旅客列车工作组织
(4学时)列车乘务工作组织,列车乘务组需要数量的计算,旅客列车的收入管理。
第五章 铁路旅客列车营运工作组织
(4学时)
铁路旅客列车运营工作概述,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方案的编制原则与方法,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课程设计。
第二篇 铁路货运组织(总28学时)第一章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
(4学时)铁路货物运输种类,一批的概念及办理条件,铁路运输合同的特点,运到期限的含义及计算,运费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
(4学时)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环节的具体内容及质量要求,各作业环节的时间、空间顺序,货票、运单的性质及在运输过程中的传递流程。
第三章 铁路货运计划与营销
(4学时)铁路货运计划的性质和作用,月度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过程,合理运输、均衡运输和直达运输的概念,铁路市场营销的特点及营销策略。
第四章 货场与货运站
(4学时)货场主要类型,货场主要设备及配置方法,货场的平面布置,集中化运输及货运站在枢纽内的合理布局。
第五章 货场管理
(6学时)货场管理的目标,货场作业、设备、人员、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措施,货场作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货场作业能力的主要措施,专用线管理。
第六章 货车载重量利用
(2学时)货车载重量利用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提高货车载重量利用率的主要措施,货车静载重统计计划。
第七章 铁路集装箱运输
(2学时)铁路集装箱概述,铁路集装箱货场设计以及集装箱运输组织的有关指标统计分析,铁路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
第三篇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总56学时)车站工作组织部分
(32学时)第一章 概述
(2学时)
车站功能及分类,车站的组织管理体系,车站作业的特点及作业计划基本内容。第二章 货物列车和货车在车站的技术作业
(4学时)货物列车在站技术作业的主要内容,货车在站的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货运票据在站内的流转。
第三章 接发列车工作(自学)接发列车作业的基本规定与要求,车站到发线的固定使用,接发列车的主要作业,特殊条件下的接发列车工作。本章教学辅以接发列车实验教学方式进行。
第四章 调车工作
(6学时)
调车的概念,车站调车区的划分,车流组号,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调车作业的组织领导及指挥,驼峰作业方案,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第五章 解体调车作业
(2学时)纵列式、横列式车站的解体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实例讲解。
第六章 直达、直通和区段列车的编组作业
(2学时)直达、直通和区段列车的编组作业过程,编组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隔离车和关门车的处理,列车编组顺序表的编制。
第七章 摘挂列车的编制方法
(4学时)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可调车组下落位置的确定、待编车列分批解体时开口位置的确定,车组横动、调车线路受限制时的列车编组作业。
第八章 车站班计划
(2学时)班计划的作用、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班计划的编制依据,班计划的编制方法,班计划的审批、下达和执行,班计划的考核。
第九章 阶段计划
(2学时)阶段计划的主要内容,阶段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阶段计划的审批和下达,车站技术作业表的铺画方法,车站阶段计划课程作业。第十章 车站技术室工作和车务段工作组织
(自学)车站运输规章、车站技术设备、调车工作及接发列车等的日常管理,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编制、修改,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及能力查定;车务段的性质与任务,车务段的组织机构,车务段管理工作,中间站管理,车务段工作的考核。
第十一章 枢纽工作组织
(2学时)枢纽内车站的分工方法,枢纽车流组织方法,枢纽列车运行组织。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部分
(10学时)
第一章 概述(2学时)
车流组织概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与原则。
第二章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2学时)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定义、作用,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及其效益分析,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第三章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4学时)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绝对计算法,满足单组列车编开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及原理;表格计算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法,分组列车和空车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概念及编制原理。
第四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2学时)
属于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几种情形,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过程。列车运行图与通过能力计算与加强部分
(22学时)第一章 概述
(2学时)
列车运行图的作用及意义,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分类。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及其计算
(4学时)列车运行图要素说明,车站间隔时间的概念原理及其查定方法,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概念原理及其查定方法。
第三章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及旅行速度
(6学时)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困难区间、限制区间的概念,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及构成,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单、双线铁路不同行车闭塞条件下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扣除系数的概念,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
第四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6学时)旅客列车运行图的铺画方法,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法,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指标计算,铺画列车运行图课程作业。
第五章 铁路通过能力加强
(4学时)铁路通过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技术组织措施和改扩建措施,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第四篇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总24学时)技术计划部分(16学时)
第一章 铁路月度货运计划
(1学时)月度货运计划的体制、编制原则和编制程序,提高月度货运计划兑现率的措施。第二章 技术计划的作用、内容和编制过程
(1 学时)技术计划的作用、主要内容,技术计划的编制过程。
第三章 车流径路的确定
(2学时)车流径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车流径路的运用与发布,铁路环状车流径路图的基本概念,车流径路线的绘制方法,车流径路图的查找。
第四章 使用车计划、重车车流表及卸空车计划
(2学时)使用车计划、接运重车去向计划、重车车流表、卸空车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编制原理与编制方法。
第五章 空车调整计划
(1学时)空车调整计划的优化原则、编制方法。
第六章 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和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2学时)区段行车量的概念,区段行车量的计算方法,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的填制。
第七章 工作量计划
(2学时)工作量计算的意义及概念,管内工作车、移交车、空车工作量的计算。
第八章 货车运用质量指标
(2学时)衡量货车运用质量的几种指标,车辆相关法、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的原理,管内工作车、移交车、空车的周转时间计算方法,影响货车周转时间的各种因素,各种货车周转距离的概念区分及其计算方法,货车日车公里的概念及计算原理。第九章 运用车保有量计划(1学时)
运用车保有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各类运用车保有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第十章 机车运用指标(2学时)
机车管理分类,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及运用效率指标,运用机车台数的确定方法。第十一章 运输方案的编制与执行(自学)
运输方案的性质、作用和内容,运输方案的编制原则、技术组织原理和编制方法;运输方案的下达,保证运输方案实现的措施,运输方案的考核指标与效果分析。铁路运输调度指挥部分(8学时)
第一章 运输调度指挥的任务和组织机构(1学时)
铁路运输调度的基本任务,各级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组织机构。第二章 车流调整(2学时)
车流调整的概念、意义及调整依据,常用的几种车流调整手段即重车调整、空车调整、备用车调整和专用货车与外国货车的调整,各调整方法适用的条件。
第三章 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2学时)
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的主要内容、编制依据,铁路局调度轮廓计划的编制过程。第四章 铁路局调度日班计划的编制(2学时)
编制路局调度日班计划的依据材料,货运工作计划、列车工作计划的详细编制过程,机车车辆工作计划、施工计划概述。
第五章 列车运行调整(1学时)
列车运行调整的目的、意义,列车调度员的业务职能与工作流程,日常运行调整的原则、方法与手段。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与分析》、《运筹学》、《铁路运输设备》、《列车牵引计算》、《冷藏运输》、《集装运输》。
后修课程:《车流组织理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铁路客运组织》,谢立宏,王建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铁路运输组织学》,杨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第四篇:铁路运输工作组织知识点
一、铁路运输工作组织知识点
1、旅客运输计划分为长远计划、计划和日常计划3种,其中计划是旅客运输的任务计划。
2、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客运量(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运送的全部旅客人数)、旅客周转量(在一定时期内运输企业所完成的旅客人*公里数)、旅客平均运程(指运送的每一位旅客的平均运输距离)。
3、日常工作计划: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是根据旅客运输计划任务并考虑客流的变化情况而编制和执行的。它一般是指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客运调度工作和站车间的客流信息传报工作及日常统计分析等。
4、旅客列车的种类: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旅游列车、临时旅客列车、回送客车车底列车、因故折返旅客列车。
5、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制定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之后,就需要为开行的每一趟列车排点铺图,以便于基层站段按图组织行车。铺图旅客列车运行线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解决全面布局问题,第二部以方案为基础,铺画出表示每一列车在各个车站上到发通过时刻的列车运行详图。
6、客运站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层生产单位,专门办理旅客运输业务,是客运部门与旅客之间联系的纽带。
7、旅客站房:旅客站房包括客运用房、技术作业用房、车站行政用房、驻站单位用房、职工生活用房和建筑设备用房等。站房的主要出入口、售票处、行李房和候车室等又是客运用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8、站场是列车通过和停靠的场地,也是旅客和行包的集散地点。
9、客运站布置图型:通过式客运站、尽头式客运站、混合式客运站。
10、客运站的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售票、行包、乘降、服务4个方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1、旅客乘降工作组织:乘降工作组织的目的是迅速集散和疏导旅客,维持站车正常秩序。对进站人员持用的车票和站台票要进行检验和加剪,确保旅客安全地进行乘降。
——————————————章节分割线——————————————
12、货运站运转作业:货运站的运转作业是为货运作业服务的,主要办理小运转列车的到发、解体和编组,按货物装卸地点选分与取送车辆,在货运作业地点配置车辆。
13、综合性货运站:站内设有较大的货场,办理各种不同种类的整车、零担和集装箱货物的发送和到达作业以及专用线作业。此种车站主要为工厂、企业、机关及城市居民服务。
14、货物运到期限是铁路在现有技术设备和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将货物运送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15、集装箱运输的优点(附简化内容):
(1)采用集装箱运送货物,可简化或取消包装,从而可以节省包装材料和费用,降低产品成本。(2)零担货物,特别是需要中转的零担货物,由于装卸次数和交接环节较多,容易产生事故。采用集装箱开展“门到门”运输,可以减少货物在站内和运输途中的装卸作业次数,保证货物安全,防止货运事故,提高服务质量。
(3)采用集装箱运输,便于铁路装卸和搬运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从而提高作业效率,缩短集装箱装卸和中转作业时间,加速车辆的周转和货物的送达。
(4)采用集装箱运输,可用专用车、平车或敞车运送,因而可以减少棚车的需要量。同时,由于在集装箱场办理集装箱的承运、装卸、保管、交付作业,亦可以减少仓库的需要量。
(5)由于集装箱的标准化和系列化,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车辆的载重量,而且可为集装箱作业管理自动化创造便利的条件。同时可以减少和简化集装箱运输货物的承运和交付作业的办理手续。
16、集装箱场的作业量是确定场地面积和装卸机械台数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根据作业量、作业方式、存放集装箱数、保管期限、直接换装比重和场地备用系数等条件,来确定集装箱场的容量。
17、集装化运输的定义:凡使用集装器具或捆扎方法,把裸装货物、散粒状货物、具有商业包装的货物、体积较小的成件、包装货物,组合成为一定规格的集装货件(即货物运输单元),经由铁路进行运输,统称为铁路货运集装化运输。
18、危险货物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与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杂类。
19、托运人托运危险货物时,应在货物运单“货物名称”栏内填写危险货物品名索引表内列载的品名和编号,并在运单的右上角,用红色戳记标明类项。
20、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包括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到达作业。
21、货物的发送作业主要包括托运、受理、进货、验收、制票、承运、装车等环节。
22、货物的途中作业: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各项运输作业。主要包括货物的交接、检查,整理换装,运输变更,整车分卸及运输障碍处理等。
23、货运站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数据量大、实时性强、技术难度高、维护量大、信息共享程度高。
24、货运站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和结构:根据货运站生产管理组织职能和作业分工情况,货运站信息管理系统,可分为货运作业管理、运转作业管理、装卸作业管理与机关事务管理等4部分组成。——————————————章节分割线——————————————
25、列车的定义、分类及车次:铁路车辆按规定重量、长度及编挂条件编成车列,挂上机车和规定的列车标志并制定有列车车次时,称为列车;列车按运输性质和用途分为旅客列车、货物列车、行包快运专列以及单机和路用列车;为判明列车的性质和等级,便于列车运行组织和管理,每类列车都给予一定的编号,称为车次。
26、车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方向、某一区段或某一车站上,车辆的去向或到站和数量的总称。
27、货流包含四个主要因素,即流量、流向、运距和构成。
28、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车流组织的规划,由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方案和技术站列车编组方案两大部分组成,它根据全路车流结构、各站设备能力和作业条件,统一安排各种货物列车的编解作业任务,具体规定各货运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编组列车的种类、到站及车组编挂办法;列车编组计划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较长时期的基础性计划,它的正确编制与严格执行可以充分发挥各站技术设备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
29、装车地直达列车没有吸收的车流,要将其送往技术站加以集中,一遍和技术站自装车流会和在一起分别编组不同种类和到站的列车。
30、列车运行图不仅是日常指挥列车运行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保证列车安全、改善铁路技术设备运用、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和运营工作水平的强有力的工具。
31、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要符合下列要求:(1)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
(2)适应运输市场需求,迅速、便利地运输旅客和货物。
(3)充分利用运输能力,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和安排施工时间。(4)做好列车运行线与车流的结合。(5)各站、各区段间的协调和均衡。(6)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
32、接发列车作业:接发列车作业是铁路运输生产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安全正点和运输效率。
33、调车作业方法:调车作业方法按使用设备的不同主要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两大类。牵出线调车主要采用两种作业方法:推送调车法、溜放调车法。驼峰调车是利用车辆本身的重力,辅以机车的一定推力,使摘下的车辆由峰顶自行溜入峰下调车场制定线路的调车作业方法,车辆解体作业过程包括:挂车、推送、溜放、整理。
34、
第五篇:铁路运输调度的组织管理
铁路运输调度的组织管理
铁路运输调度的组织管理
一、铁路运输生产过程
1.概念
2.特点
(1)点多、线长、面广,跨越省区、贯通全国;
(2)具有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管理;
(3)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4)要求各工种间密切配合、协同动作,保证运输生产连续不间断地进行;
(5)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以确保安全、准确、迅速、经济便利地运送旅客和货物。
3.优点
(1)运量大;
(2)有较高的送达速度;
(3)运输成本较低,投资效果较高;
(4)便于修建。在现代技术设备条件下,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小,几乎可在任何地区修建;
(5)适应性强。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小,能保证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4.过程
(1)铁路运输旅客和货物,一般要经过始发站的发送作业、运送途中的中转作业和终到站的到达作业等一系列作业过程。
(2)为了加速货物运送和更合理地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在运送途中可能还要进行列车的中转或改编作业。
5.目的安全、迅速、准确、经济的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6.核心工作
运输组织工作——协调各生产环节和专业部门,组织运输生产。
7.基本任务
准确地编制和执行运输工作日常计划;
科学组织客流、货流和车流,搞好均衡运输;
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设备;
组织与运输有关的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动作,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
二、铁路行车组织
1.铁路运输组织工作
主要包括客运、货运和行车组织工作,行车组织是其核心工作。1 /
42.行车组织
(1)概念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装备、组织协调运输生产活动的技术业务。
(2)主要内容
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等。
(3)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行车方式和组织方法,密切与铁路内部各专业部门和铁路外部各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协作。
(4)坚持的方针、政策
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领导、逐级负责的原则。
三、铁路运输调度管理体制
1.管理原则
分级管理、集中统一指挥。
3.工作原则
必须服从各级调度的统一指挥,下级服从上级。
4.调度处的主要职责
(1)依法对铁路局调度安全指挥进行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维护调度纪律,正
确发布调度命令,检查各铁路局调度执行铁道部调度命令和规章制度的情况,对违令、违章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提出处理意见。
(2)负责全路日常客运、货运和车流组织工作。组织各铁路局有计划、及时地输送
旅客,平衡各铁路局货车保有量,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充分利用运输能力,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3)编制和下达全路调度轮廓计划和日(班)计划,督促、检查各铁路局按日(班)
计划均衡地完成运输生产经营任务。
(4)监督检查各铁路局按列车编组计划编车、按列车运行图行车、按运输生产经营
计划组织运输,督促、组织各铁路局按铁道部批准的计划均衡地完成铁路局间分界站出现的问题,实现铁路局间分界口畅通。
(5)掌握全国重点用户、港口和车站的装卸车,搞好与路外单位的协作。
(6)掌握旅客、军运及重点列车的始发运行情况;处理跨铁路局旅客列车的加开、停运、变更路径、客车甩挂,根据需要临时调拨客车、动车组。
(7)负责审批日常I级施工和繁忙干线铁道部管理的施工项目日计划,组织各铁路
局兑现施工日计划,做好施工期间的分界口车流调整工作。
(8)负责全路抢险救灾物资、人员运输组织工作,跟踪掌握输送情况。
(9)按阶段收取各铁路局调度工作报告,检查日常运输工作完成情况。
(10)掌握铁道部备用货车,批准铁道部备用货车的备用、解除,检查各铁路局对备
用货车的管理情况。
(11)负责全路专用货车的统一调整,军运备品和集装箱的回送,篷布的运用和备用、解除。
(12)检查、通报安全情况,及时收取、掌握铁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信
息,启动应急预案,通报信息、组织救援、调整运输。
(13)负责全路日常运输工作完成情况和全路调度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的分析工作,抓
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调度工作先进经验。
(14)负责《铁路运输调度规则》的修订,检查指导全路调度基础管理和技术培训工
作,不断加强和规范调度管理和队伍建设。
(15)负责全路调度信息化统一规划,积极采用、推广先进设备和技术,促进调度指
挥工作现代化。
5.调度所的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卡控措施,遵守和维护调度纪律,正
确发布调度命令,及时处理影响行车安全的有关情况,确保调度指挥安全。
(2)组织铁路局管内各运输生产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动作,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
辆,充分利用运输能力,挖掘运输潜力,压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完成运输生产经验任务。
(3)负责编制和下达铁路局调度日(班)计划,并组织各站段落实,提高计划兑现
率。
(4)组织调整铁路局管内的货流、车流,按阶段均衡地完成铁道部下达的车流调整
计划和去向别装车计划,重点掌握排空、重点物资运输。
(5)按铁道部批准的计划组织列车在分界站均衡交接,保证机车与列车的紧密衔
接,保持与邻居的密切联系,向邻居做出正确的列车预报,及时协商、解决发生的问题,保证分界站畅通。
(6)负责组织和监控列车运行,重点掌握旅客、专运、军特运、超限超重、挂有装
载危险货物车辆等重点列车,督促、检查车站按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运输生产经营计划和重点要求编发列车,实现按图行车。
(7)掌握铁路局管内各站和主要用户、港口装卸车,搞好与路外单位的协作。重点
抓好大客户、路企直通、战略装卸车点比重,扩展运输能力。
(8)负责铁路局管内抢险救灾物资、人员运输组织工作,跟踪掌握输送情况。
(9)认真执行铁道部备用货车的管理制度,严格掌握铁路局管内备用货车的备用、解除。
(10)掌握铁路局管内客车配属、客流变化、旅客列车开行情况,重点掌握动车组、特快旅客列车、国际旅客列车及跨铁路局重点旅客列车的运行情况;组织站段按计划、及时地输送旅客,组织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的临时加开、停运、迂回运输、编组、车辆甩挂和实施票额调整。
(11)负责铁路局管内专用货车的调整,军运备品和集装箱的回送,篷布的运用和备
用、解除。
(12)负责编制、下达施工日计划,发布运行揭示调度命令、施工调度命令,协调组
织施工按计划进行,确保施工期间行车安全。
(13)检查、通报各站段安全正点情况,及时收取、上报铁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突发事件信息,启动应急预案,通报信息、组织救援、调整运输。负责调动救援列车或向铁道部调度请求调动跨铁路局的救援列车。
(14)及时收取、上报调度工作报告。
(15)检查各站段执行调度命令和规章制度的情况;对违令、违章的单位或者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提出处理意见。
(16)负责铁路局日常运输工作完成情况及调度安全工作情况分析,抓好典型,及时
总结、推广运输生产先进经验。
(17)负责铁路局调度基础管理和技术培训,指导站段调度工作,不断加强和规范调
度管理和队伍建设。
(18)负责配合铁路局有关部门实施铁路局调度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采用、推广先
进设备和技术,促进调度指挥工作现代化。
6.调度室的主要职责
(1)掌握货源、货流、车流,根据局下达的日(班)计划,正确编制和组织实现车
站的班计划和阶段计划,保证按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编、发列车,不间断地接发列车,按计划完成班计划和阶段计划的任务。
(2)经济合理地运用车站技术设备和能力,掌握调车机运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
密切配合,协同动作,按作业计划、技术作业过程和时间标准,完成编组和解体列车的任务,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加速机车车辆周转。
(3)及时收集到达列车预、确报,掌握车流变化,正确推算现车和指标,按阶段向
铁路局调度所汇报车流和车站作业情况;
(4)主动与厂矿企业联系,及时预报重车到达情况和取送作业计划,掌握货位、装
卸劳力情况,按计划组织均衡地完成装车和卸车任务,组织货物作业车、检修车和专用车的及时取送,缩短待取、待送时间。
(5)保证安全生产,维护调度纪律,认真执行调度命令、上级指示和规章制度,在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运输效率。
(6)正确、及时填画技术作业图表,并运用技术作业图表组织指挥运输生产。
(7)认真分析考核车站日常作业计划的兑现情况和日常运输生产完成情况,及时向
分局和车站领导报告。
四、传统行车指挥方法与行车指挥自动控制
1.传统行车指挥方法
以人工为主,即是以调度电话为主要工具,建立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口头联系完成。
2.传统行车指挥方法的特点
间接了解情况,可能造成行车信息延迟和传递信息时可能发生差错,劳动强度大。
3.行车指挥自动控制
4.行车指挥自动控制特点
五、信号系统在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中的作用与地位 提高行车效率,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