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管理设计
一、做人要诚 诚信是做人的标准,先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学校是一个整体,学校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转要靠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届人士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而副校长又恰恰是维系这个机制运转的关键之人,这就决定了作为一个副校长,就要善于处更好人与人之间的很微秒的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与校长的关系和与教师的关系,大家真诚相待,充分信任。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情愉快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使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得到最佳发挥,使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专长,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一个和谐共进的共同体,保障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办事要勤 副校长的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繁多,常规性的、临时性的、偶发性的大事、小事、鸡毛蒜皮的事都得管或参与管,常常会打乱工作的时间表,总让人感觉时间不够,管理起来手忙脚乱,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甚至会影响到副校长的身心健康,只要是副校长,都会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因此,作为副校长,办事就要勤。首先,勤交流、勤沟通。古语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三、做事要实教育就是一项良心工程,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幸福,要搞好教育,务事决不能浮燥,不能为完成任务而流于形式,图政绩图面子。每一件事都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要遵循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按规章制度和流程一步步做好、做实。要尽可能地追求整体的完美。如果整体的完美做不到或与局部的有效性有冲突,至少要保证局部的有效性,否则我们害了的不只是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几代人,我们的罪孽就真的大了。
四、学习要钻学习是成长的阶梯,是获得成功的必经途径。副校长要经常加强自身学习,尤其是学校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业务修养和人际修养。副校长主管教学日常业务,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管理者,双重角色,双份工作负担,工作所赋予的要求和其他人员不一样。现代管理科学和教学管理的实践都告诉我们,要使教育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副校长必须学会钻研教育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学规律,学习和运用管理科学。
五、创新要恒副校长的工作要有超前意识。我认为,只要目前的教学管理需要,只要目前的工作能为今后的工作打基础、作铺垫,这项工作就值得去做,一直到下去。另外,要有远大的目光,在工作安排时,尽可能考虑到不久的将来教学发展的状况,把工作做主动,防止措手不及。副校长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工作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副校长的教学管理指导工作是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中枢,是维系学校教学机制运转的枢纽,因而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热爱我们的职业,用心钻研,不断创新。
创新管理设计
第二篇: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
01、质量的管理工程和管理工程的质量——《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02、目标管理的理论框架、实践模式——《人大复印资料》C3(管理科学)—99—2 03、摩托罗拉的人本管理——《管理现代化》1999—5,P50、51
04、党管干部辩证谈——《政工学刊》1999—2,P11
05、管理教育重在干部——《政工学刊,P28、29
06、谈管理中的沟通——《人大复印》C3(管理科学)—99—1,P34、35
07、领导干部努力实现工作创新——《现代领导》
08、现代领导与思维创新——《求是》2000—3,P46、47
09、行政机关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工夫——《改革论坛》,P43、4410、信息科技在人事管理部门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大2000—4,P20
11、
第三篇:浅谈创新管理
12001200902709财务管理崔瑞霞
浅谈创新管理
——《管理大未来》读书笔记
加里哈默大师是管理学界的一位奇才,《经济学人》称他为“世界一流的策略大师”;《财富》杂志称他为“商业战略管理的领路人”;他在《华尔街日报》曾经评选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中排列第一位。最近有幸拜读了他的大作《管理大未来》,感觉受益匪浅,耳目一新。
企业经营长期制胜的秘籍是什么?既不是卓越的运营,也非新的商业模式,正确的答案是管理创新——组织不断拥有激活人才、配置资源和构建战略的新方式。在这部大作中,哈默大师用、运用深刻的分析和生动的描述,颠覆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思想,成功地向人们尤其是当代的企业论述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如何成为一名管理创新者。
书的第一部分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管理创新如此重要。首先,未来世界充满着难以想象的变数和巨大的挑战,也孕育着无限发展的商机。企业能否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关键在于创新。历史是在创新中发展的,企业生命活力是在创新中延续的。当今世界,市场在变,顾客需求在变,技术在变,竞争对手的战略与策略在变,企业所处的环境无一不在变化之中,我们唯一可选择的是以变应变,在变化中求生存、图发展。源于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所以企业必须进行创新管理。其次,管理创新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它彻底改变了组织运营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组织模式,而且正因为如此强烈的变革使得组织能够高效地实现目标。最后,运用管理创新的大思维将会带来巨大的进步。所以工业企业必须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实现自我否定,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在创新中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营利性组织,为了保持既有的利润空间企业必须源源不断地进行改变规则的创新。哈默大师说“制约我们前进步伐的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以效率为中心、以科学为导向的管理范式”,所以企业为了能够继续前进,必须加强管理创新,动员企业员工积极进行创新。21世纪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和周围世界同步快速发展”,所以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书的第二部分阐述了什么是管理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通过将新的管理要素或者要素组合引进企业管理系统来改变管理者的做事方式,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哈默大师主张创建目标社区、提倡民主创新以及关注进化优势,从而实现管理创新。
书的第三部分产生的是如何成为管理创新者。突破管理思绪,打破惯性思维,挑战先例;接纳新规则,全新的问题要求全新的原则、在边缘中学习,抛弃旧观念,重组管理新基因,这些都是一个管理创新者所必须要做的。现实中的企业其实是比较难以接受新的管理模式的。组织依照传统模式运作了太长的时间,旧模式让我们觉得舒适;想象一个对现状的替代方案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旧的管理模式与一些人的利益联系紧密,特别是与官僚阶层的利益联系紧密,这些都直接导致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在短时间内难以被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的管理人员所接受并给予实施。因此,这就亟待企业的管理人员从自身开始努力,对下属的创新工作给予鼓励与支持,是自己首先成为一名管理创新者,然后领导公司运用创新,走向世界。
书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创新未来。公司的发展是着眼于未来的,这就需要管理
12001200902709财务管理崔瑞霞
者有一种创新思维,能够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给予创新性的管理。作为职业经理人或者是管理人员必须吸收各种创意,激发创新源泉,重启思维,引领管理创新的变革。
哈默大师在书中列举了很多现实中很典型的进行了管理创新的公司的例子。从全食超市、戈尔、谷歌等企业的相关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推行管理创新时的共同点:一是创建一个能迅速自我调整的公司,就如人体的自适应系统那样;二是让创新成为每位员工的工作;三是创造员工愿意发挥最佳表现的条件。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公司所应该学习的地方,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的必经之路是一定得进行管理创新。
20世纪经典的管理模式曾经给企业带来了高效率和高利润,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大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制度化、机械化、从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大大束缚着员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的当代,颠覆性的技术、可畏的竞争、分散的布局、全新的顾客、挑剔的股东都对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默大师提出的管理创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必将会为各公司未来的发展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总之,管理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发展大趋势的高度认知,是对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的深度剖析和自觉发掘,需要领导者的大胸怀和大气魄。在新世纪里,唯有管理创新,一个企业才能扬帆远航;唯有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克敌制胜;唯有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在社会、科技发展的大潮勇敢前进!
第四篇:创新管理
总体目标
拓宽社会管理思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切实在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重点工作任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坚持抓主抓重,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
(三)坚持源头治理,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
(四)坚持机制创新,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五)坚持预防为主,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六)坚持监管并重,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七)坚持落实责任,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八)坚持普治并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二)协调配合,增强合力。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第五篇:管理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更加美好的肥东,按照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委《关于印发<合肥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合发〔2010〕25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项目带动、建设先行,强基固本、依法管理,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机制、新方法,全面提升我县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合肥市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框架内,结合肥东实际,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着重围绕“平安肥东”建设、社会矛盾化解、农村技防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治安重点工作等方面,用两年时间,努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形成具有时代特征、肥东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实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努力把肥东建设成为全省最平安的县份之一,服务和促进更加美好肥东建设。
(三)基本原则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服务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政府牵头负责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服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各乡镇(园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地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负责、全面推进。
强基固本、综合治理。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服务管理网络,理顺基层组织间的关系,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同时,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力量,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项目推动、重在建设。把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项目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
依靠群众、共建共享。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创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完善政策、依法管理。社会管理需要政策体系来支撑,很多工作涉及到执法、司法等多个领域,必须依法按政策管理,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规章和制度,确保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肥东”建设
1、推进平安建设三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着力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实现和谐相处、平安共赢。以乡镇(园区)、村(居、社区)、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三级平安建设网格,建立以综治、维稳、信访、安全和人民调解等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建立县、乡镇(园区)两级督查指导机制和“六联”工作落实机制,设立县级平安建设专项奖励资金,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严格兑现奖惩。
2、扎实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乡镇(园区)、村(居、社区)综治、维稳的机构设置,规范制度建设,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强乡镇(园区)综治工作中心效能建设,完成村(居、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任务,夯实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基础。
(二)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1、完善社会矛盾化解组织体系。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社会矛盾化解组织体系。认真贯彻《人民调解法》,完善村(居、社区)、乡镇、县三级大调解工作平台,进一步明确各级工作范围、职责和要求。
2、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发展壮大人民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加强司法调解,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探索建立全程、全员调解,建立“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仲调对接”机制,建立流动法庭、巡回法庭。
3、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安排,确保“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
4、坚持依法治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县,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行政执法,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法制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对群众反映合法合理的问题及时有效依法按政策解决,对群众无理诉求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
(三)实施农村技防建设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群众的安全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地区公安工作与群众路线、公安科技与群防群治群控工作的有效结合,根据城乡不同特点,科学分类推进农村技防建设。
1、店埠镇、撮镇镇和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在现有基础上,以全面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面为主,城区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重要路口等区域和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的一类点,一般道路、街区、繁华地段、公共场所、治安复杂部位等二类点的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建设数量不少于200个。其他16个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利用移动信息化线路在辖区公安派出所建设视频监控室,各乡镇建设数量不少于10个。
2、农村地区以村(居、社区)自然村为单位,按10—20户为一个联防组,组成“十户联防”,利用移动信息化技术在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信息终端设备系统,实现“一呼九应”的邻里互帮、群防群治群控的农村技防新格局。
(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
1、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设,提高医疗保险待遇,逐步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积极探索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为基本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2、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廉租住房保障逐步“提标扩面”。加快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企业工人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
造,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3、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城乡健康建设,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
4、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扎实推进学前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打造品牌特色高中。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教中心建设。深化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五)推进社会稳定风险管控工作创新
1、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相关部门在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征地拆迁、重点工程、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将风险评估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2、不断健全社会稳定风险化解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关注社会舆情,定期搜集、分析、研究、办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问题。加大源头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力度,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定期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制度。完善公开听证制度,出台重大社会决策或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党委政府定期分析调度社会稳定工作制度,加大对重大不稳定问题的调度化解力度,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3、切实加强社会稳定风险应急处置。建立完善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防恐反恐等联合指挥机制。加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整合建立由维稳、公安、武警、信访等部门以及谈判专家参加的应急处置联合力量。
(六)推进相关社会要素管理创新
1、刑释解教人员服务管理。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衔接机制,完善出监(所)前评估制度,建立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刑释解教人员的有效安置机制。建立集教育、培训、就业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立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学、就业、创业等问题,为其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建设县级司法行政综合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数量、结构和现状。
2、社区矫正对象服务管理。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司法所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动态管理系统,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实时监控和定位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落实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工作,强化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建设。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3、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排查登记和管控,完善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体系,加强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场所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深化专业矫治康复,努力降低复吸率。
4、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建立完善定期排查收治机制,及时摸清底数,县卫生局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信息库,县公安局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包括曾经和潜在)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分类管控机制,对收治入院的,由精神病医院负责管控,出院时,由公安机关派人接回就地管控;对一般性精神病人由家属或监护人就地监控;对流落社会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由公安部门送民政部门流浪乞讨救助机构给予救助。对易肇
事肇祸的精神病人采取家庭、医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财政补助统筹解决费用的方式,实行集中收治,落实治疗措施。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监管工作,确保不脱管、不失控。
5、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等加强服务管理,为他们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完善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犯罪预防工作。完善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违法犯罪青少年案件专门办理、前科消灭等制度。探索建立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校青少年法制辅导员制度。加强对流浪乞讨少年儿童的救助管理。
6、“法轮功”等邪教人员教育转化与巩固。加强“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有害气功的防范控制。建立邪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打好“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攻坚和巩固整体仗。
7、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进一步理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体制。建立全县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和服务管理平台,对实有人口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配备流动人口专管员。建立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服务管理模式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创新对出租房屋的管理。
(七)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创新
1、深入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平台建设。强化乡镇(园区)综治工作中心效能建设,完善“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事件联勤、调解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机制。按照要求配备乡镇综治办主任,配齐配强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完成村(居、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任务,规范工作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综治办人、财、物和机构保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2、加强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按照总人口万分之十八的比例,配备专职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主要用于开展治安巡逻、人口协管、交通协管等工作。城镇新建小区建立门卫保安制度。乡镇建立社会治安专职巡逻队和农村治安联防自治组织。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健全滚动排查、动态分析、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为一体的常态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重点地区治安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履行综治职责实绩档案。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我县跨越赶超的重要任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亲自抓、负总责。县委成立肥东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促办理。乡镇(园区)也应成立领导组织,加强领导,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推进
将农村基层基础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目标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实施项目化推动。各牵头单位拿出具体的推进措施、实施细则,特别是对综治工作部门建设、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治理等社会管理创新基础性工作要提出具体的项目推进时间表。根据乡镇(园区)不同实际、部门不同特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
作,鼓励改革创新、大胆尝试。
(三)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改革社会管理行政管理体制。对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群体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要整合现有政府管理职能,理顺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切实解决职能交叉、职能分割的问题。加大政策性投入。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县、乡镇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对社会管理创新中规划性建设、项目性工程、公益性活动等,通过政府投入、财政补贴、政策奖励等形式予以保证和支持。
(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手段
强化大信息的手段。充分运用最新信息化科技成果和手段,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搭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综合平台,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强化大整合的手段。发挥优势,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整合各级各部门行政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大宣传的手段。通过领导干部培训、论坛讲座、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水平,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成果宣传等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基础。
(五)强化督查奖惩
严格落实责任。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督促检查。由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组牵头,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定期对乡镇(园区)、部门进行面对面的督查指导,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施量化考核。根据职责分工,对社会管理工作创新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具体要求、奖惩措施,建立部门考核量化指标体系,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四、阶段步骤
集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时间:2010年11月—2012年7月。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底之前)。召开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动员大会,制定出台《肥东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和《肥东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书》,各级各部门结合方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和办法。
(二)实施推进阶段(2011年4月—2012年5月)。在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领导组的领导下,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领导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三)总结提高阶段(2O12年5月—2O12年7月)。在全面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召开全县社会管理创新交流总结大会,总结经验和不足,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