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著《三国》9中卷
2010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三国演义》
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
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
2.《三国演义》中,马谡因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斩着,你觉得诸葛亮有没有过错?为什么?
答:诸葛亮用人不当,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街亭是蜀军“咽喉之路”,不可委命于马谡。
3.《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4.《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5.《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6.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
答:“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最能体现孔明军事才能;七擒盂获;空缄计;八卦阵。(能写出五个即可)
7.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未遇。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其他略。
8.《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请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答:夷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 1
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9.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10.《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情节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该情节中的两位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曹操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一话语展现了他的踌躇满志与骄横霸气。刘备听了曹操的话吓得变了脸色,匙箸掉到地上,急忙借惊雷之声掩饰过去,体现了他小心谨慎、机智从容。
11.《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
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12.《三国演义》中“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
答:层层烘托。作者设置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让关羽出场。虚实结合。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细节点染。如“其酒尚温”,化抽象为具体,显示战斗速度之快,凸显了关羽的神勇。
13.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关羽一向被誉为“义薄云天”的典型,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参考答案:如关羽和刘备失散以后,“降汉不降曹”,尽管受到曹操的优待,但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立即“挂印封金”而去,保着嫂嫂去寻刘备。
14.《蜀相》诗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描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典故?请简要叙述。
答: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叙述完整、大意对即可。
15.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答:关羽“义绝”。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
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
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
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16.“庆祝煮酒论英雄指”的是哪两个人?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
刘备和曹操,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的: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答:成语: 三顾茅庐 故事: 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 故事: 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7.《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酌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试讲述其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节。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18.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关羽率领水军进攻。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19.简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答:周瑜想杀死诸葛亮,以除后患,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当船的一边被射满后,诸葛亮令调转船头,等到被箭射满后才离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20.“空城计”是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答:诸葛亮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阳平城中。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他自己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司马懿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有伏兵,下令退兵。
21.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22.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答:示例1: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迫降于曹操。曹操赞赏关羽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且待之甚厚,并将赤兔马送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即刻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张二人重逢。示例2: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遭遇关羽的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则认为过去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已经报答了曹操。面对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废公。曹操又以“五关斩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
关羽求情。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容道义释曹操。
23.《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答:通过曹军看到张飞和听到张飞三喝后的种种表现来侧面突出。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曹军不敢近前。张飞第一次大喝,曹军尽皆股栗;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胆怯,生出退兵之心;第三次使曹军大将“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几十万大军败退而去。
24.《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粗中有细也颇让读者赏识,请简述诸葛亮在痛失庞统亲自引兵增援刘备进军西川时,派遣张飞率领一万精兵智夺巴郡的故事。
答:张飞领命前行将至,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张飞几番杀到吊桥,又被乱箭射回。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张飞又生一计,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严颜,严颜中计,乃至被擒,张飞智取巴郡。
25.简述《三国演义》巾“煮洒沦英雄”的故事。
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26.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曹魏一方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来在赤壁大败,与蜀汉、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继承者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之后,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杀死大将军曹爽。之后,司马氏集团废曹芳,杀曹髦,逼曹奂禅位给司马炎,曹魏亡国。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兄弟之仇,领兵伐吴,挥师东进,连连告捷,危急之中,东吴将领阚泽以全家性命担保力荐一人,这人是谁?他在接下来战役中有何出色表现?
答:这人是陆逊。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陆逊总督东吴兵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了兵家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调动各路兵马一起行动,火烧蜀军边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第二篇:三国中的酒文化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组成部分,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就已会酿酒。汉末三国,酒在社会生活中已渐为普遍。
禁酒与好酒并存
古时生产力不高,而酿酒又意味着粮食的消耗,因此官方并不鼓励酿酒。传说商末因为出了“酒池肉林”的纣王,酒更是被口诛笔伐,这虽很可能是成者王败者寇的诬蔑,但入周以后禁酒就成了政府行为。到了东汉末年,各地战乱频繁,大量人口逃散死亡,生产力更不能保证,粮用不足一直困扰着各路英豪,禁酒也就成了维持政权和节约军队开支的权宜之计。
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前,就有人开始禁酒,先有汉中的张鲁,后有徐州的吕布,等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后,禁酒被他搬上了法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袁绍父子及其余部不久,面对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区残蔽的社会经济,他颁布了禁酒令。《后汉书?孔融传》载:“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显然,尽管当时曹操已经采取屯田等方式以增加生产,但连年征战的曹军恐怕还是饿着肚子的,只有靠禁酒来保证粮草的供应。
曹操很清楚酿酒不仅耗费粮食,而且如果饮酒成风也必然贻误军机,因此他并不怎么好酒。不过由于曹操的文人形象与艺术渲染的需要,《三国演义》比如第十六回“曹孟德兵败清水”,吃了败仗的曹操有一日“酒醉”,想到城中嫖妓,左右心腹使之与张绣的婶婶邹氏私通,于是曹操每日与邹氏饮酒作乐,好不快活。事情败露后,引起张绣的不满,曹操为此损兵折将。
曹操不一定好酒,却挡不住他周围的人对酒的偏好,其子曹植就是一位。史称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困于樊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准备派遣他去援救曹仁,结果曹植“醉不能受命”。和我们宁愿相信曹操好酒一样,人们也同情曹植后来的境遇。曹丕即位后,将曹植打压得很惨,其中固然有曹丕“相煎太急”的政治手腕,但也不乏曹植喝酒误事、不堪重用的自毁前程。
酒风与酒器
三国有不少酒风剽悍之人,张飞就是最典型的。《三国演义》第二回就是他“醉酒鞭督邮”,开了整部小说的“酒气”。张飞醉酒之后,总是要闹出些事来,如醉酒打了吕布岳父曹豹,失了徐州不说,还把刘备的老婆孩子给搞丢了。后来,为给二哥关羽报仇,心急却无处使劲的张飞醉酒打了范疆、张达,最后遭到报复,命丧黄泉。
三国人酒量、酒风如何,曹丕在《典论·酒诲》里给出了答案。他写道:“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胜,中雅受六胜,季雅受五胜。”就是说荆州牧刘表喜欢喝酒,专门让人做成了大、中、小三个酒杯,大酒杯取名“伯雅”,能盛七升酒;中酒杯取名“中雅”,能盛六升酒;小酒杯取名“季雅”,能盛五升酒。
据《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一书,汉末及三国时一升相当于今天的0.2升,所以“伯雅”能盛两斤八两,“中雅”能盛两斤四两,“季雅”刚好盛两斤。
汉魏时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而且酿造方法较为粗放。《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一壶浊酒喜相逢”,蒸馏酒直到罗贯中所在的明代才出现,因此“浊酒”是符合汉魏时代状况的。所谓“浊酒”,就是没有过滤的、酒水混合着酒渣的酒,因此显得浑浊。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三国的影视剧中,但凡出现清冽的酒水,都是穿帮的。
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汉代的画像石有一幅庖厨图,图中的一部分为酿酒情形的描绘,把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了。共包括酿酒原料→蒸熟→冷却→加入经捣碎、浸曲、过滤的曲汁→入大口缸发酵→提取酒醪→继续发酵→入小口酒瓶等10道工序。这一酿酒工艺路线,可以说是汉魏时期酿酒的主要操作法。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也有8例制曲法,40余例酿酒法。酿酒技术路线与汉代大致相同。《齐民要术》里还载有曹操酿酒的故事。有一年,他发现家乡亳州已故县令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遂将此方献给汉献帝。按现代发酵工程的角度,它被归为“补料发酵法”,这在我国酿酒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它也是后来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
这个方法水和米的比例是一比一或者更低,即使经过二次发酵,成品酒一般不会超过10度,很像现在江浙一带的江米甜酒。即便这样的低度酒,常人也不会论斤喝,而刘表一口气把三大杯干完,将近七斤酒进肚了。
跟张飞强劝不能喝酒的曹豹一样,刘表自己狂喝,也请客人狂喝,谁不喝,他就强劝。曹丕在《典论·酒诲》里还这么写道:“(刘表)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针刺之。”你喝醉了,我就把你扎醒,让你接着再喝。相比张飞,刘表的酒风也相当剽悍。
曹操本人并不怎么喜欢喝酒,执政以后还一度禁酒来着,但他劝起酒来却很猛。《三国志.魏书》第十八卷有云:“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曹操在前面敬酒,典韦拿着大斧子在后面紧跟着,曹操向谁敬酒,典韦就用斧子向谁敬礼。那意思很明显:敢不喝?劈死你!
孙权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国志.吴志.张昭传》记载:“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使人以水洒重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当时的场景想必是这样的:孙权在高台上大宴文武,要求大伙一醉方休,某宾客不喝,孙权就让人往他身上泼水,下命令道:“快点儿喝,今儿个必须喝到迷迷糊糊掉下去为止!”这已经不是一“醉”方休了,是一“摔”方休。
关于孙权劝酒之猛,还有一例可作左证。《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记载:“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孙权劝酒,臣子虞翻装醉,被孙权发现了,孙权大怒,竟然要砍死他!
至于当时的酒器,之前就有学者指出过,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用爵喝酒是错的。爵虽在商周时期并用于礼器和酒器,但两汉以后,它只出现在祭祀之中。回头看新版《三国》也有这个硬伤,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就有用爵喝酒的特写。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关羽被杀,一直惜之为英雄的曹操专门给他办了场很盛大的丧事,剧中曹操用爵盛酒祭奠关羽,算是误打误撞。但考虑当时的工艺,三国时的爵应该是漆器而非青铜,道具应用并未尽善尽美。
那么三国人到底用什么器皿喝酒?大概除了张飞这样的莽汉,稍微文雅点的人一般用觞。离三国不远的东晋,当年的会稽内史王羲之邀集友朋在兰亭搞过一次“曲水流觞”的聚会,少不了喝酒。酒令是觞在小溪中流淌,如果它在某人面前打转或停下,就叫这人赋诗,作不出诗就罚酒,一次罚三觥。这说明那个时期觞和觥分别是主要的饮酒器和盛酒器。而觞较爵扁平、敞口,也符合酒器作为“祀戎二礼”的庄重到进入普通社会生活的轻松这一发展趋势。
英雄与美酒
“三国”是谱写英雄的,而三国英雄们与酒的故事,也是流光溢彩,为后世讴歌。
《三国演义》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此回的高潮无疑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当然这个情节在《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只算是《三国演义》作者的精心安排,罗贯中想让读者对第一次走进大场面的关羽保持深刻印象。
当十八路诸侯在阵前连折大将,袁绍、曹操无可奈何时,关羽应声而出,“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之后,关公的这一英雄形象,在《三国演义》后面章节中反复出现,甚至千百年后也难以磨灭。新版《三国》中,这一段戏也是开篇以来的浓墨重彩。无名马弓手关羽提着华雄的项上人头得胜归营,曹操惊诧之余不忘战前诺言,亲手接过一爵酒给关羽庆功。剧中曹操有意探视一下爵的温度,其手一伸一缩,凸显了《三国演义》所记“其酒尚温”这个情节,映衬出关羽的绝世武艺。
其实关羽斩华雄和喝不喝酒无关,更和酒温不温没有干系,除了作者有意为之的伏笔外,这里面也有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写照。东晋的左思在《魏都赋》中写过:“冻醴流澌,温酎跃波。”温酎,就是指温热的酒。古人历来喜饮温酒,考古发现中就有许多此类文物,不但有温酒炉出土,而且还有铜温酒樽现世,由此可见,两汉魏晋时期饮用温酒也是一种时尚。
先前讲曹操因喝酒出过糗,当然他也有喝了酒意气风发的时候。就在颁布禁酒令的那一年七月,曹操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描写,一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宴中,曹操感怀自己的半生戎马和不世功业即将告成,赋诗一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首《短歌行》成了曹操不朽的名篇,事实上,《短歌行》虽确系曹操所作,但“横槊赋诗”不见《三国志》记载,作为赤壁之战的战前动员,它属于小说家的发挥。八百多年后,另一个真正好酒的文人苏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写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曹操这般诗酒文人形象,在后世愈加巩固。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三国宛如一段小春秋,其中的君臣信义、朋友情怀,在政治和社会的大动荡中,仍未失去本身的光辉。可以说,这样的英雄故事在中国以前的历史中不曾发生,在中国后来的历史中也不曾再有。曹刘的“煮酒论英雄”就是这一精神和气质的终极反映。
《三国演义》里英雄无数,但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江山;刘备的寄人篱下,一味谦恭,隐忍不发,这些铺垫出了三国故事的后续发展。复原小说中的情景,曹刘问答之际,“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这不仅是变天的前奏,也是三国英雄们风起云涌的序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酒花淘尽英雄。
第三篇:三国中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三国歇后语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隔著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卖豆腐→货软人硬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云长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出阵→不服老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曹操做事→乾乾净净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著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第四篇:三国中的成语典故
【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大全】东汉末年,三国争霸,从此展开了一段历史长剧,战争风云,变化多端,叱咤风云人物,智慧勇猛事迹为人们留下了无数经典成语。那么,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呢?
1、【妄自菲薄】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2、【智取陈仓】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
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三国详细介绍
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陈仓口指日可待。
3、【巢毁卵破】在东汉末年孔子的后代孔融。他自幼聪明知书达理,明礼数。至今还流传着“孔融让梨”的故事。可是这么一个贤人不幸被曹操手下杀害,被灭了全家。那时,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准备南征刘备。孔融提出不同的主张,却遭到曹操的拒绝。孔融不服气,背后讲了愤愤不平的话。曹操知道后,便下令处死孔融全家。
当时孔融的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正在家里下棋。突然面临此大祸。横眉冷对上前护住爹爹,孔融请求曹操官兵放过两个小儿,自己愿承受一切惩罚。儿子却高声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宁死而不屈”。这句话的意思是,鸟巢倒了翻在地下,怎么还有完好的鸟蛋呢?!
“覆巢无完卵”,也成“巢毁卵破”,就是说家已被毁了,那还有个人的安危可谈!
4、【顾曲周郎】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
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35岁。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精于音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据载: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几分醉意了,也能听出那怕是很细微的差错。每当发现了错误,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错了。因此,当时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5、【一身是胆】东汉末年,刘备和曹操在汉水一带交战。刘备的老将黄忠前去曹营劫粮,被曹军团团围住。黄忠左冲右突,没能突出重围。
刘备的大将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来营救。赵云杀进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到营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营门外。追过来的曹军见了,不敢前进一步。只见赵云枪一挥,营里的箭好似飞蝗般射向曹军。赵云和黄忠乘势追杀,获得大胜。
第二天,刘备来到前线视察。他夸奖赵云“一身是胆”,意思是胆量极大。
6、【三顾茅庐】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7、【桃园结义】东汉(25-220年)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一天,他边看榜文边长叹,忽听背后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思为国出力,在这里叹什么气?”并自报姓名说:“我叫张飞,靠卖酒杀猪为生。”
刘备说出自己姓名后说:“我想为国出力,又感到力量不够,故而长叹!”张飞说:“这没什么可难的,我可以拿出家产,招兵买马,创建大业。”刘备听后非常高兴。
二人来到一个小店,边喝酒边谈,正说得投机,门外突然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刘备、张飞请他一同饮酒。交谈中得知,此人名关羽,因仗义除霸有家不能归,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们各自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8、【草船借箭】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
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9、【七擒七纵】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10、【六出祁山】祁山,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在礼县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祁山堡武侯祠距礼县县城25公里,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名人题写的匾额条幅气势恢宏,警句炙口,书艺精道。
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居关中,侨置武都郡于扶风郡美阳,又移至兴平县小槐里。诸葛亮亦迁移西县人口1000余家还居汉中。后又有武都王苻健率众入蜀,蜀将张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白水,而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平2郡仍存,属益州。所以,三国时,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于今礼县东北置祁山县,亦属武都郡。
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
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合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
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
诸葛亮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合后,还师汉中。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
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11、【舌战群儒】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第二个回合: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12、【单刀赴会】周瑜死后,刘备为了和吴国重新联合起来,答应孙权等他攻占西川后就把荆州交给吴国。
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刘备在西川建立了蜀国,派关羽和他儿子关平驻守在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占领了西川,派大使到蜀国向刘备要荆州。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计谋,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国的大使,让他到荆州去找关羽。
吴国的大使拿着信来到荆州,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后就把大使赶回了吴国。
孙权大怒:“刘备分明就是在捉弄我。”鲁肃出了一个主意:请关羽到吴国来吃饭,趁机把他抓起来,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然的话就杀死他。
关羽接到邀请信后,笑着说:“我才不怕他们,我一个人去,看他们敢把我怎么样?”
第二天,关羽乘船来到吴国。鲁肃早已经布置好了军队,只要关羽不答应,马上就把他抓起来。
在酒席上,鲁肃笑嘻嘻的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就说:“我今天是来喝酒的,国家的大事我们不谈”但鲁肃还是一个劲儿地提起荆州。
过了一会儿,关羽站起来拉住鲁肃说:“我有点醉了,荆州的事以后再商量吧。”说完就拉着鲁肃向江边走去。
吴国的士兵怕误伤到鲁肃,不敢对关羽下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羽拉着鲁肃走出去。关羽一直把鲁肃拉到江边才放开手。等吴国军队来追赶时,关羽的船已经开出很远了。
13、【得陇望蜀】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陇: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现在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有贬义。
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
曹操已得东川,主簿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曹操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曰:“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
还记得应该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翻的是连环画版的演义。看到这一节后不禁沾沾自喜自己又学到一个新成语,但同时总觉得用在这个地方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那时印象中的曹操是白脸,一个反面人物,那么他怎么会不复望蜀,不贪心呢?
我起初给曹操找的解释是他怕陷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益州。几乎就在这个想法产生的那一刻,它立即被我否定了。原因上面司马懿和刘晔已经替我解释了。
三国演义中人物简介
那么就是因为战线太长,因为襄樊和合肥战场的压力了。但这也是不成立的。襄阳曹仁,合肥张辽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而且当时这两线的战事并不是那么吃紧。再说有满宠李典等人的协助和“贼来乃发。”的木夹的指点,即便是逍遥津这样的会战,坚守到救兵到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只能是曹操老了。这里的老不是指年龄,不是老骥伏枥那个老,而是一种在于内心的沧桑,厌倦和疲惫。连年的征战特别是赤壁战后破马超灭张鲁这几年这几仗,那颗曾经不已的壮心里的烈火渐渐熄灭了。是的,曹操的心已经老了,没有了如日中天的气势与激情,论英雄的豪情,观沧海的壮志,赋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逍遥津战后,错过了平西川最好机会的曹操同众官议曰:“此时可收西川否?”刘晔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肥之急,就下江南。”于是只有退兵,留夏侯渊,张颌守汉中。
14、【兵贵神速】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
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还有,你要慎重!”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公孙康所杀。
15、【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吕蒙不愧为英勇的战将,然而,自小未曾读书,所以,文墨没有,行事粗鲁,又全不懂礼仪文饰。大家都呢称他为“吴下阿蒙”。
一次,孙权与吕蒙在一起时,孙权说:“吕将军,你现在与我一起执掌国家大政,应该多读点书,学点历史和文化知识,这样才好。”
吕蒙一听,马上说:“我一天军务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读书?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吗?”
孙权笑着回答:“要说忙,你不会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带兵打仗经常都忘不了读书,越老越喜欢看书。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时常手不离书,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说读书与不读书,那可大不一样。书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聪明;书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给人启示警惕。我治国理政,许多都是从书中受到教育启发的。”听了孙权的这一番话,吕蒙才知读书的重要,从此以后,每天军务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时间来读书。他还聘请了二位文士,来指导他读书。
开始读书时,吕蒙倒没什么特别感受。渐渐地,吕蒙读出味来,眼界不断开阔,思路日益活泛,才发觉自己以前的许多愚昧无知。于是,越读越有味,后来竟成为一位饱学之士。
周瑜去世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这位鲁肃是吴国一位名士,学问渊博,读书破万卷。他与吕蒙都在周瑜手下做过事,常戏谑吕蒙,“吴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鲁肃到吕蒙的驻军去巡视。空闲时,吕蒙主动与他谈起学问来,鲁肃大感意外。开初,吕蒙是以请教者的身份与鲁肃交谈;不一会,吕蒙提了几个问题,鲁肃都答不上来;后来,鲁肃只有听吕蒙一个人讲的份了。听完吕蒙高谈阔论,引经据典,鲁肃十分惊叹地说:“想不到你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学富五车了!本人敬服万分!”鲁肃去世前,推荐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深受孙权的器重。
东吴自立国后,一直想夺回关羽镇守的荆州,但一直没有成功。而荆州一日不夺回,就对东吴有一天威胁。
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采取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终于使一代名将关羽败走麦城,夺回了荆州。
第五篇:三国中的成语及典故
三国中的所有成语典故
篇一:《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内容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国把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有一天,魏国的司马昭请刘禅喝酒,给他特意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的人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了今天,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回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后来人们用“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不知所云:
三国时期,蜀国南部彝族头领孟获,兴兵反蜀。诸葛亮为了维持安定局面,积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抚。经过几年,蜀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归于蜀汉。南方平定后,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刘禅写了一份表章《出师表》。《出师表》中,诸葛亮规劝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严明赏罚,虚心纳谏。最后,诸葛亮写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表达他恳切、激动的心情。安排妥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向汉中前线进发。后主刘禅率百官把他们送出成都城外十里多远。
成语“不知所云”就因此而得名。万死不辞: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奸臣董卓手中。董卓骄横拔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供他玩乐。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王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到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貂蝉。王允问道:“三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貂蝉回答说:“大人把我抚养大,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近来见大人双眉紧皱,知道必定是为国操事,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天又看见大人发愁,因此,也长叹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到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觉不推辞。”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给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善战,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1 / 14
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这样才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地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刀下!”王允与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出初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匡扶汉室,曾三顾茅庐,请隐居南阳的诸葛亮出山当了军师。对此,军中很多人不理解,刘备身边的两员虎将关
羽和张飞尤其如此。张飞不服气地对刘备说:“孔明年纪尚轻,能有多大本事!您对他是不是敬重得过了头······”刘备答道:“我有诸葛亮,犹如鱼儿得到了水。你们绝不可造次。”不久,曹操派夏侯惇带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对刘备构成了强大攻势。寡不敌众,情况危急。刘备立即召集众将商议退兵之计。张飞吹胡子瞪眼说:“哥哥不是辛辛苦苦请来个军师吗,何不让他去带兵御敌?”诸葛亮缓步而出,在刘备身边坐下,手摇羽毛扇道:我是要带兵遣将的,只是恐怕有人不服.”刘备闻听,就把宝剑和帅印交给了诸葛亮,一切由他指挥;不听令者,按军法处置。诸葛亮有了指挥权,便开始发号施令:令关羽带一千人,去博望坡左边的豫山埋伏,曹军来时放过不打,见南面起火再出兵截杀,切断曹军粮草;令张飞领一千人,埋伏在坡右边的山林,望见火起,就向博望城方向猛攻,务必把曹军大本营的粮草全部烧掉;令关平、刘封引五百士卒,备齐放火用具,在博望坡后山谷两翼等候,待曹军的一半进到山谷,立即放火点燃芦苇;令赵云做前锋正面迎击曹军,但只准败不准胜,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又请刘备亲率一支精兵,在博望坡下驻扎,敌军到时就弃营而退,看见火起时再挥军掩杀。号令完毕,诸葛亮走下点将台,众将疑惑不解。张飞说:“把我们都派出去了,军师你干什么呢?“诸葛亮笑道:“我在大营为各位准备庆功酒!”张飞听了,愤愤不平,正想说些什么,关羽劝道:“三弟,咱们姑且照他的计谋行事,若打不赢,回来再跟他算账不迟!”于是,众将遵令而行。这天傍晚,夏侯惇引军前来,远远望见迎面而来的赵云兵马,不禁哈哈大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
人都说诸葛亮善用兵,现在他让赵云这千把人马作前锋,真是以羔羊和虎豹相斗。今天我一定能活捉刘备!”于是他亲自与赵云交战。只几回合,赵云佯装败走,夏侯惇策马紧追。曹将韩浩喊道:“将军,休要急迫,恐有伏兵!”夏侯惇道:“敌军这点兵马,纵有十面埋伏,又能奈我何!”他不听劝告,一直追到博望坡。突然一声炮响,刘备领兵迎战。战了一阵,刘备弃营退走。此时已近深夜,浓云密布,月光灰暗,大风突起。夏侯惇只顾催军追赶,闯进一条山谷,两边都是芦苇。曹将于禁对夏侯惇说:“将军,此处地形险要,我们要防备敌人火攻。”夏侯惇猛醒,急令撤兵。话音未落,背后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曹军顿时乱成一团,烧死的,踩死的不计其数。这时,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各引兵杀回,直杀到天明,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 14
这就是诸葛亮出山后指挥的第一个漂亮仗,后人根据以上故事提炼出“初出茅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刚进入社会,缺乏经验;也指刚刚参加工作。三国中的所有成语典故。
思贤若渴
三国时期,刘备为曹操所破,往附荆州刘表,屯兵新野。徐庶去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愿不愿见他呢?”刘备说:“你陪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拜访,不能随便把他召来,您应屈尊去看望他。”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方才见到。刘备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形势,并献计说:“您既是皇族的后
代,信用和道义传遍天下,广泛收罗英雄、盼望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刘备连声称好。
后世用“思贤若渴”比喻迫切地想得到有才德的人。忍辱负重
三国鼎力时期,蜀汉战将关羽率荆州驻军士兵北伐曹魏,没有料到被东吴大将吕蒙钻了空子。吕蒙趁荆州空虚一举袭取荆州成功。关羽见荆州要塞失守,立即回兵援救,不想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慌忙中被东吴的伏兵活捉。堂堂的关羽哪里遭受如此失败,不屈而死。消息传到蜀国京城成都,刘备大为震怒,立即召集起全国六十万精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这时,为东吴夺回荆州的吕蒙已染重病在身,不久便死去了。孙权看到吕蒙死去,便仰天长叹道:“我吴国周瑜死去后有鲁肃,鲁肃死后有吕蒙。现在吕蒙也死了,以后谁还能与我一起分担忧愁呢!”谋士阚泽看孙权如此忧愁,便对他说: “主公不要过于忧伤,陆逊可为大将。前次在攻取荆州就是采用陆逊的计策才获得胜利的。就我们吴国目前而论,没有谁能比他担任大将更为合适了。”孙权认为阚泽的话很有道理,当即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三军与刘备决战。孙权的这一任命引起东吴许多老将,如周泰、韩当、朱然、徐盛、丁奉等人的困惑不解。他们认为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诸方面来衡量,陆逊都没有出任三军统帅的资格。但孙权的命令已经下达,不容更改,他们只好十分委屈地在陆逊帐下听令。陆逊见蜀军兵多将广,士气旺盛,便命令吴军避免正面交锋,凭险固守,任凭蜀国
篇二:《0三国演义经典及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及成语故事
一、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
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入主西川、白帝城托孤、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
/ 14
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木牛流马、秋风五丈原、巧布八阵图;
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战长沙、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张飞:鞭督邮、独挡长坂桥、战马超、义释严颜、智取瓦口关
赵云:初战文丑、古城相会、长坂坡单骑救主、智取桂阳、截江夺斗、据汉水以寡胜众、力斩五将
马超:潼关逼曹操、战张飞
黄忠:长沙战关羽、计夺天荡山、定军山斩夏侯渊 庞统:献连环计、耒阳县理事、落凤坡 徐庶:走马荐诸葛 姜维:九伐中原
曹操:献刀、发矫诏讨董、报父仇伐徐州、大败吕布、挟天子令诸侯、下邳围城、许田打围、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割须弃袍、汉中败北 夏侯敦:拔矢啖睛
张辽:镇守合肥败孙权、威震逍遥津 郭嘉:十胜十败、遗计定辽东
司马懿:街亭之战、祁山拒孔明、扫平辽东、诈病赚曹爽 孙坚:窃取玉玺、跨江击刘表
孙策:神亭岭大战太史慈、统一江东、怒斩于吉孙权:遗书退曹操 周瑜:群英会、苦肉计、火烧赤壁、赔了夫人又折兵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甘宁、百骑劫曹营 陆逊:夷陵之战
董卓:称霸京师、凤仪亭掷戟 袁绍:率军讨董、官渡之战
吕布:三英战吕布、凤仪亭、辕门射戟、白门楼
/ 14
貂蝉:连环计美人计
二、曹操
1、曹操献刀
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得无影无踪了。
2、陈宫捉放曹
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借宿吕伯奢家,吕伯奢安顿他俩休息后自己出去买酒,曹操与陈宫歇了一会,忽听院子里有磨刀之声,多疑的曹操误以为他们要谋害自己,将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都杀死了,后来才发现是错杀好人,后又杀死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以绝后祸。曹操心里感到内疚,嘴上却不认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趁夜晚离开了他。
3、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4、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出征张绣途中,正值庄稼大收之际,有战士不懂爱护,随意踩踏。为安抚民心,曹操下令战士不许践踏庄稼,违者斩。一次,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田中惊起一鸠,曹操坐骑蹿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这时谋士郭嘉引用《春秋》为其开脱,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以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
5、曹操割须弃袍
曹操起兵三十万,径下江南。潼关一战,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
/ 14
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6、曹操梦中杀人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一天,他对侍从们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装作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侍从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丞相非在梦中,说:而是汝等在梦中也。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杀死了他。
三、诸葛亮
7、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惇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8、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三国中的所有成语典故。
9、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训练水军,准备吞并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和战不定。为联吴抗曹,诸葛亮随鲁肃过江意图说服孙权。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最后被诸葛亮说得哑口无言,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诸葛亮在众多东吴群儒面前滔滔不绝的论战,与东吴君臣谈论天下大势,指出和战利害,终于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扭转不利的形势。
10、草船借箭
/ 14
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鲁肃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同时,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向曹营进发。此时,江上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五更时分,船只接近曹营。诸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无奈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军士们高喊着:“谢谢曹丞相的箭。”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回营后,把箭取下,十万有余。
11、祭七星坛借东风
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诸葛亮主动请命,登上七星坛祭风,果然借来东南大风,助黄盖之船火烧赤壁曹营,完成大功。
12、锦囊妙计
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周瑜十分气愤,此时正值刘备丧偶,周瑜计上心来,想以招亲之计,借此来囚禁刘备以索讨荆州。赵云陪刘备前往南徐同孙权之妹孙夫人成亲。临走,诸葛亮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吩咐到南徐时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时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赵云照吩咐到了南徐打开第一个锦囊,大肆宣扬婚讯,结果周瑜安排的假戏成真,周瑜心里叫苦不迭。当刘备迷恋新婚生活时,赵云打开第二个锦囊,与刘备说曹军要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要他赶快回去,刘备和孙夫人借口去江边祭祖,一路向荆州方向奔去。被孙权,周瑜派出的军队拦住去路,赵云打开第三个锦囊,刘备依计想孙夫人哭诉孙权,周瑜用美人计诱杀自己的阴谋,夫人大怒,斥退追兵。刘备安全回到荆州,周瑜派追兵追赶,被诸葛亮安排的伏兵杀得大败,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13、诸葛亮三气周瑜
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不得。一气,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诸葛亮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二气,周瑜孙权用美人计,甘露寺招亲,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又生一计,明取西川,暗夺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差点被活捉。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14、空城计
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根本无法作战。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
/ 14
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司马懿得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15、一出祁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出兵伐魏,一出祁山。因马谡不听将令,丢失街亭,致使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巧用空城计,下退魏兵。诸葛亮退回汉中后挥泪斩谡,引咎自责。
16、七擒七纵孟获
蜀汉建兴,为平定后方,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他真心归降,从此,南方稳定,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17、六出祁山,木牛流马,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被蜀军劫去。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然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才死里逃生。司马懿受挫后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帼,妇人缟素之服以及书信,以激他出战。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却装出笑脸,说道:“孔明看我像妇人吧!”接受了衣物,并厚待使者,向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听了使者的话后,司马懿心中3盘算:诸葛亮食少事烦,看来活的日子不会长久。于是越加坚守不出,静观事态发展。诸葛亮强支病体处理军务,积劳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长久,遂授兵书于姜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是年54岁。姜维遵照诸葛亮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司马懿退兵。蜀汉全国举哀,葬诸葛亮于定军山。
四、关羽
18、关羽温酒斩华雄
刘备随袁绍讨伐董卓时,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连斩袁绍手下俞涉,潘凤。这时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捧温好的美酒一杯,让关羽饮了上马,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片刻果然斩得华雄之头回营,而此时其酒尚温。
19、关公土山约三事
曹操进攻徐州,刘备军战败,落荒而逃。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被困在土山,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与关羽交情不错,就去劝他投降,关羽就跟曹操约定了三件事。曹操答应,关羽就投降;不然,宁死不降。一者, 8 / 14
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20、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挂印封金)三国中的所有成语典故。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访刘备方便。听到刘备的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曹操留他不住,便赠给锦袍,路费,亲自送行。关羽经过五处关隘,斩了六员拦路的曹将。在古城会了张飞,终于重新与刘备相见。
21、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从曹营回归,一路上经过东岭关(孔秀),洛阳(孟坦,韩福),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滑州黄河渡口(秦琪)五关斩杀六将,终于回到河北刘备身边。
22、华容道义放曹操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所剩三百人马,跟随曹操向华容道退去。关羽领一支人马栏住去路。曹操见了,只得央求关羽说:“我今天无路可走了,望将军看在我们往日的情份上,给我留一条活路!”关羽说:“你的恩情我已报答,今天不能为私情误了国家大事。”曹操说:“将军还记得过五关斩六将吗?”关羽听了,心中暗想,如果不是曹操关照,我闯过五关也保不住性命。关羽是个重义之人,摆手让曹操他们过去,曹操终于保住了性命。
23、关羽单刀赴会
孙权为索回荆州,屯兵于路口,让鲁肃写信,请关羽过江赴宴,打算威逼关羽交4还荆州,欲加杀害。关羽明知如此,仍独驾小舟,只带亲随10余人,单刀赴会,席上从容应变,使对方无法下手。
24、关羽水淹七军
孙权因西蜀拒绝交还荆州,非常愤恨,与曹操结盟,共图荆州。关羽得讯,起兵突袭襄阳,杀败曹仁,乘胜进攻樊城。曹操忙命大将于禁,庞德前去增援。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不料中了庞德的箭。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 篇三:《三国里的典故与成语》
三国典故与成语三国中的所有成语典故。成语
/ 14
不出所料
谗言之可怕处,就是传播者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哪怕是一丁点。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逢纪因谮曰:“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
不知所云
诸葛亮这一生,诚恳忘我的工作,就是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情动难已,连自己说些什么话都不清楚。
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乘虚而入 田丰的这一提议,已经超出了袁绍的所能理解范围之内,因而不能采用,若袁绍能听取此计,那北方的天下也就可能不姓曹了。
出自:《三国志. 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仰人鼻息
公孙瓒的大兵压境,倒是让袁绍白白地捡了“入主冀州”这个大便宜。韩馥的行为实为不智,大大的地盘拱手让于人,从让人仰鼻息百而转变为仰他人鼻息。
出自:《三国志. 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谏馥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
伯仲之间
将班固提到了傅说的高度,不知傅说他老人家是否能答应。出自: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作奸犯科
在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不管你地位如何,每个人行为如何,都因有有关机构来执行。诸葛亮提醒人们,有罪无罪,有法律说了算。
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偃旗息鼓 有勇无谋,是谓匹夫;有谋无勇,是谓文士;有勇有谋,方为大丈夫。
/ 14
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引《云别传》: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手不释卷
经诗书文籍熏陶的曹丕,虽在统一大业上没有什么建树,可文学修养却是非其他君主扩一般文士所能匹敌的。
出自:曹丕《典论》,其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月明星稀
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曹操在写诗时观察得很仔细,月亮明亮了,星星的光芒自然也就暗淡了许多,现在还有人在写文章时还会用“星月交辉”的词来,应当好好地读读这道诗。
出自: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难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周郎顾曲
周郎风采,令人想往。
出自:《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品头论足
半吊子水的人,自以为才华快要溢出,往往就好这调调。
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引《魏略》: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绝伦逸群
诸葛亮的这顶送给关公的高帽子,于无形之中,化解了一场武将的纷争。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一身是胆
用这词形容云哥,再也恰当不过,刘备的眼光及识人高人一等。
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引《云别传》: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才高八斗
/ 14
这个成语,与三国人物有关,与三国事件无关,一个有些才能的南朝宋国山水诗作家,再一次喝醉之后,说出的狂妄之言。
出自:《释常谈.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此事发生在一个夏天,曹操率领军队去讨伐张绣,当时,那个天气叫热,吐口唾沫出去,立时就给蒸发掉了,何况是还要在曲折的山道上行军,几个体弱的,一时抗不住,都倒在了路边,战士们一片哀声载道,大有兵变之势。
曹操想,这可不行啊,捅出了漏子,大家都要玩完。于是,手搭凉棚,便在向前望了一会后,说道:“哇噻,好大的一片梅林,从我那如望远镜般的眼睛中可以看见,那梅子又大又好吃,酸中带甜,甜中透着酸,一定解渴。”
士兵们一听,嘴里的哈喇子流了一地,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焕发,大步流星地快速向前,从而来到了水源之地,大大地痛快地喝了一回。
探囊取物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关公以曹操说的这句话,好似给张飞打了免费宣传广告,燕人张翼德的万人敌的形象,在阿瞒的心中深深地扎了根,并且延续到了多年以后的,长坂坡。
那一日,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
曹操数万军队,无一敢动,其中还包括了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合、许褚等诸位名将,真所谓众星云集,星光熠熠,可这些的到来,也不只过是为了烘托张飞这光辉的明月。
曹操想起关公当年的话,回顾左右道:“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 14
其言未了,张飞一声大吼:“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见其未答,张飞又是大喝:“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如鱼得水
《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於是(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却说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关、张见说,不言而退。
得了诸葛亮后的刘备,不仅是如鱼得水,更是如虎添翼,这个混了半生,也没有一块落脚之地的一代英雄,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最好规划人,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纵横天下,开创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乐不思蜀
篇四:《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1、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2、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3、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及解释。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4、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6、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7、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8、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9、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及解释。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0、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 14
1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12、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13、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4、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着勋名。
15、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1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9、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篇五:《形容没有办法的成语》
一筹莫展 [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出处]:“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束手无策 [解释]策:办法。形容没有办法的成语。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无名氏:“(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束手待毙 [解释]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出处]明·罗贯中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无计可施 [解释]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形容没有办法的成语。[出处]明·罗贯中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黔驴技穷 [解释]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出处]唐·柳宗元
愁颜不展 [解释]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出处]明·沈采:“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习武,衣食艰苦,颇觉失望,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