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21:0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

第一篇: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

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

人生从经历到深刻,从成功到成熟,从巅峰到远见,不仅需要的是心态是哲理,是顿悟,更需要的是智慧!

这本书中让我启发最大的事是“是人才主必须有两把刷子”,俗话说“德才人者得天 下”。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最后得到诸葛亮就可以印证这句话的重要性,这对于曹操来说,一个诸葛亮的得与失,并不影响曹操的大局,而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的得与失、成与败、生与死来说,不单单关系到刘备他一人,而是关系到了整个西蜀,所以刘备三顾茅庐是势在必得,而曹操硬抢徐庶确是下下策。

都看过三国演义“卧龙凤雏德一人必定天下”刘备两人同德得,应该是胜利者,诸葛亮兄弟出于名门诸葛家,皆有才学,可诸葛亮这个上上之选确让刘备三国中这个最弱的人得到了,正所谓“蜀其德得龙,吴其得虎,魏其得狗”。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刘备在对待诸葛亮的位置上,刘备可谓是极有眼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刘备三顾茅庐,计定于诸葛亮,“降中对”连吴抗曹,这是一条政治路线来指引刘备,从此刘备的世业才出现了转机。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在战场上

可谓是战可胜、攻可取的盖世英雄,在用兵上可谓是“料事如神”的谋士,但这些英雄、主公、谋士、武将,在用人上却往往犯了“用且疑”的错误,招致事业的废改,失云了自己的半臂江山。

用人不能怀疑,疑人不用。古今道理一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应该作为领导者使用人才的第一条原则。

第二篇: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一、处世之道

1、结交高人、结交善友可以为自己增加口碑(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行、你自己得真行)

2、懂得保持低调是品格,懂得运用高调是智慧

3、先说自己不行,再展示自己很行。用低调的语言,衬托自己实际的才华,谦虚低调不仅是美德,而且是为人处事的智慧

4、要首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再考虑自己怎样做

5、了解一个人就是要了解他的需求,感动一个人就是满足他的需求

6、一个茶杯,要想从茶壶里得到水,杯子的位置就一定要比茶壶低

7、对待人时如果和自己有过节的人应当和谐相处,要以德报怨,让别人感到你的宽宏大量

二、自我修养的提升

1、领导者要挺身而出,用事实说服、用目标鼓舞、用行动示范,给大家灌注这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2、成大业必立大志,远景规划、远大理想的提升,再加上个人目标的实现

3、做人要淡泊,做事要执着

4、人考虑事情时也要分为上中下三等,前中后三层,力求万无一失,就和管理层的人才培养一样,使用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发现一批

5、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用人要优势互补,对于自己修养的培养,要文理兼备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曾几何时,当我们系着红领巾、戴着小黄帽,懵懵懂懂的时候;当我们高声朗读草船借箭、赤壁大战课文的时候;当我们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在我们每一个人幼小的心灵里都蕴藏着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名字:诸葛亮。虽然三国中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侠肝义胆的关羽、勇猛过人的张飞、精忠报国的赵云、老当益壮的黄忠。。但是如果三国中缺少了诸葛亮,那就好似钻石项链上缺少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黯然失色不少。《向诸葛亮借智慧》这本书一改平日三国的研究切入点,从管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诸葛亮的管理才能。深入浅出,让人拍案叫绝。纵观其书,我认为总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为人处事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提升。

一、为人处事的能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无时不刻都在贯穿着一个主线: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夏朝,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人不仅仅无时不刻在于自然界作斗争,社会纷繁复杂的斗争、勾心斗角的冷战也无时不刻在发生。因此练就一身高超的处事本领,是成为一个优秀社会人的前提条件。

在《向诸葛亮借智慧》这本书中,赵玉平老师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在东汉末年如此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下,诸葛亮运用其出色的处事技巧,独揽政权军权于一身,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最初的诸葛亮只是一个“躬耕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之间”的农夫,怎么一下就能跃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呢。其实他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结交了一些高人和善友,通过这些人的口口相传,使得他的威名远扬。他可以足不出户就名扬天下靠的就是这一手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作为学生,也应当结交一些知识渊博的善友和良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既可以获得知识,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这些所有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须得行”。

诸葛亮通过其高人一等的威望顺利的脱颖而出,但身为军师的诸葛亮并未表现出盛气凌人的领导架子,而是利用自己运筹帷幄的远见卓识一次又一次的带领蜀国走向强大。而他联吴抗曹的英明决定更是为后来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葛亮通过分析孙权和曹操的心理以及当前局势,发现只有联合第二名的孙权抗击第一名的曹操,才能使得刘备在夹缝中生存,事实证明,这种决断是十分正确的。诸葛亮充分考虑了孙权的想法,即如果他和刘备联合灭了曹操,自己就在接下来的吴蜀争霸中占据了相当的优势;而曹操更是这样想的。诸葛亮权衡之后认为抗吴比抗曹的难度要小很多,便当机立断的与孙权联盟。在这场决定刘备命运的赌博中,诸葛亮站在他人和自己的角度上考虑,同时分析两方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通

过权衡利弊,最终作出决定。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渺小的,因此无可避免的会求人帮忙。在求人帮忙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应用到上述技巧,先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他需要什么,通过自己的分析后,来制定满足其需求的措施。这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太好听,但是这种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当然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部分,如果真的能够与其在知识上,思想上产生共鸣,这种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这又提醒我们一件事情,即广泛的涉猎各种知识往往会在有的时候产生奇效。

上述几条建议可以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又可以让我们在困难重重的社会角逐中披荆斩棘,那么这些就够了吗?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威望,让自己的形象在大众心中建立起永远的丰碑。这就需要我们用宽广的胸怀来包容一切,具体的措施诸如以德报怨,让别人打心眼里佩服你,敬重你。要知道,人生来就带有利益的倾向,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会不顾一切的维护他,进一步讲,当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后,我们的内心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极大地仇视心理和逆反心理,往往会使我们丧失理智,因此以德报怨就显得尤为珍贵了。诸葛亮通过对誓死不降的刘巴、黄权的优厚待遇,在君臣心中建立的良好的形象,同时也为本已光鲜亮丽的外表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面我们提到了诸葛亮脱颖而出的技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本身“很行”,自比管仲、乐毅的他并非浪得虚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真的出人头地,除了包装、机遇,还需要个人努力的奋斗。

二、自我修养的提升

古往今来,但凡大家名人,谈的最多就是个人修养的提升。的确,若只有外界的支持,而没有内在修养的培养,就好似一棵外强中干的的空心树,经不起风雨的洗礼。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自然有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在我看来,他所履行的宗旨有以下几点:

1、成大业必立大志,远景规划、远大理想的提升,再加上个人目标的实现

诸葛亮出山之前,虽然身处偏远乡村,却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时事动态,同时又能把握历史脉搏,预测历史趋势,是什么样动力驱使他了解天下大事,而非“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胸中的大志,是不甘于碌碌无为的生活驱使他,因为他相信,我就是乱世当中的英雄,我不甘做燕雀,我是志在高远的鸿鹄。有了高人一等的目标,必然要有高人一等的能力,因此诸葛亮广交善缘,一方面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优点,另一方面自我奋斗,用多方位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想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大志向,同时要有大学问。

2、做人要淡泊,做事要执着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的事情没有一项是人无法完成的,但是这有一个先决条件:做事要执着,即坚持不懈。诸葛亮在刘备撒手人寰之后,对蜀国的各项工作呕心沥血,在晚年六出祁山,且不说他六出祁山在战略上是否正确,虽然没有最终一统天下,但他执着的性格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其实还有许多个人修养提升的途径,当然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但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一个人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并不能单单培养处事的技巧,那会使我们过于油滑而缺少内涵;我们同样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会使我们过于自闭而缺少交流。当我们真正的能把两个方面完美的应用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成功的曙光就已经不远。驶向惊涛骇浪的帆船已经扬起风帆,是我们拔锚起航的时刻了。

第三篇:《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诸葛亮由一介布衣到治国安邦的一代贤人,他的一生都是智慧的闪烁,都是为人处事之道的充分表现,在那个纷乱的时期,人才辈出,江山易主,那正是乱世出英雄,英雄借乱世。

诸葛亮治国的智慧精髓在于:适时决定,注意方式,以上平下,定度行严,抓大放小,严格律己,兢兢业业。

他的安邦智慧在于:联弱抗强,多方求进,发展自身,实际出发,放长眼光,从长计议。

处世智慧:平心静气,避免情绪,借鉴现实,客观思考,遇事不怕,及时处理,注意方式,讲究实际,原则不放。

第四篇:读诸葛亮传有感

读诸葛亮传有感

自古有来,咏唱诸葛亮的人不可胜数,“丞相祠堂呵处寻.锦官城外泊森森。”这是一代诗圣杜甫的深沉咏叹。谙葛亮是家喻广晓的人物,以他的忠直,优秀的才能永垂青史。在当蜀国领地范围,至今仍有很多诸葛亮的祠堂。

年少的诸葛亮,曾有成为文武双全的将领为理想,每天习武和读书。后来发现不可行,便一心一意从文。15岁的他,为了躲避灾难,带着年小的弟弟,来到隆中开始隐居的生活。直到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以他的隆中策博得刘备的重视。他志向远大,并且不嫌弃当时没有什么势力的刘备,从隆中出山开始,便一生为自己的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他礼贤下士,很重视内部将领的和谐相处。初时张飞与关羽妒忌孔明,处处与他作对。而孔明并没有记仇,而是在以后的战役中运用自己的智慧感化他们。

赤壁之战,主张孙刘联盟,与周瑜谋略相近--火攻对付曹操连环船。对于周瑜刻意刁难,3天之内造10万支箭。诸葛亮巧妙运用了天气变化,在最后一天,从曹军骗来了10万支箭。既完成了任务,没有伤了联盟的和气,又很好的应对周瑜的刁难。对此次战役的不能死的曹操,孔明选择关羽“放”曹操逃亡,一举两得,既到达目的,又能让关羽为曹操报之前的恩情。体现了孔明的深谋远虑。之后,帮助刘备取孙权之妹和“借”荆州,为刘备赢来立足之地与婚姻关系的联盟。初步实现了他的隆中对策。此后,军中将士们五一不佩服孔明的才干。之后辅助刘备夺取刘表之地,为建立蜀国奠定了基础,西和诸戊.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终于,刘备称帝了!但事情总不随人意,关羽惨死,让刘备的愤怒冲昏头脑,不顾孔明劝告,率70万大军攻打孙权,最终以火烧连营700里失败而告终。并且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之后驾崩于白帝城。对于刚建立的蜀汉政权,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事件。果然,魏国串通吴国,还有当时的西戎与夷越,一起对蜀国造成威胁,聪明的诸葛亮,同时软硬应对各个方向的敌人,保住了刚建立蜀国政权。对于刘备在白帝城“可辅.则辅之,否则可取而代之”的托孤。诸葛亮选择誓死效忠于后主。

他的后半生,一直策划攻打魏国,六出祁山,当中有一次因误用马谡而失去一次机会,另外有一次因后主听信谗言,中途召回诸葛亮,又失去了一次良好机会。实在让人惋惜。最后一出祁山,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始终不敢应战,一直死守,迟迟攻不下魏国,完成不了先主的心愿,诸葛亮逐渐变得郁郁不安,军中大小事件,无不亲力亲为,最后病死在军中。一代英雄,就这么死去。实在让人痛惜。

读了诸葛亮一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忠心耿耿,雄才伟略,深谋远虑的形象一直存在我的心中。在他辅助刘备与后主的时候,善用人才,几乎用尽所有将士,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五虎将自然不必说了,对于文将庞统,他不愿与其争功;巧妙地让姜维归顺于蜀国并亲自培养他;还有许多名气很小的人,孔明也能善于发掘他们的才干。他善用人才的才干实在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治理蜀国的政策,用陈寿的话“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但却因蜀地人才奇缺,而致使孔明死后,能辅助蜀汉政权的,没有几个能胜任。他一生所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

他给我印象最深刻,并且一直告诫我的是他临终时的戒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他不仅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巨大,还留下了让我可以警戒一生的话语。

第五篇:读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读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喜欢《百家讲坛》栏目,从易中天到王立群,从于丹到蒙曼,无数的历史与经典在名家的讲述中娓娓道来,仿佛打开一扇岁月的窗。易中天的《品三国》,王立群的《史记》,于丹的《论语》,蒙曼的《女皇武则天》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童年读《三国》是“囫囵吞枣”式的速读,工作后读《三国》是作为背景材料的“检索式”阅读。直到某一天,在《百家讲坛》偶遇北京邮电大学的赵玉平教授,才真正开启了“理解式”阅读。

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通俗易懂,尤其是《信任的诀窍》一讲,收获颇多。

在现实生活中,工作在同一个单位里的人,都希望工作环境稳定,人心稳定,这样才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用了很多办法来稳定人心,不拘一格用人才。他采取了放水养鱼,分槽喂马,筑巢引凤,躬身接水等策略。

一、放水养鱼

刘备对庞统印象本身就不好,再看到他喝酒误事不好好干工作,禁不住大怒,干脆把庞统的职务给免了。但是诸葛亮对刘备说:“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大意为:他的才华是我的十倍,你不能不用他。于是诸葛亮帮刘备出了几个点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达到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效果。像庞统这类专才型的人才应该怎样使用呢?技巧就是放水养鱼。小池塘养小鱼,大池塘养大鱼,给人才一片水洼,他只能是吐泡泡的泥鳅,给他一片海洋,他就可以成为呼风唤雨的蛟龙。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给别人准备天空和海洋的胸怀和气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看到很多类似的现象。领导往往因为一个人过去有一个岗位或一项工作没干好,就断言这个人没本事,不能用。就这样给定性了,岂不可惜!要知道,痰盂再好不能盛米饭,瓦壶再破可以沏龙井。一件东西一个用场,一个人一个舞台。有用没有用,其实完全看如何安排。所以,通才好用,专才难用。选人,不能光看顺眼不顺眼,尤其是重要岗位的关键人才,一定要全面考察仔细斟酌。

二、分槽喂马

什么是分槽喂马的策略呢?话说农场里有个老先生,养了两匹千里马,准备卖钱。结果养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两匹千里马不吃草不吃料,浑身掉膘,而且身上还有伤痕,这下子老先生可急了,有问题找专家,赶紧把马博士请来了。马博士来了一看,说:“你这个不对啊,哪有你这么养马的!”

老爷子问为什么不对,马博士说:“这千里马本事大,脾气急,互相不服,在一起吃草的时候,互相争抢,你踢我咬,不但不上膘,还会受伤。养马一定要把食槽分开,一分为二,中间隔开,让他们一人一个空间,各吃各的,保证没几天就膘肥体壮。”果然,按照马博士的方法去做,没几天两匹马膘肥体壮,卖了好价钱。这个策略就叫做:不要让两匹千里马一个槽吃草,不要安排两个能人同时做一件事。

现实管理工作中也容易出现这类问题。“分槽喂马”,是喂马之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是用人之道了,这就是领导者的艺术。掌握员工的性格、爱好、业务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能够“取长补短”,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避免因“强强组合”、“两匹千里马共槽”而不能专心做事、“安心吃草料”的“内耗”问题。

三、筑巢引凤

什么是筑巢引凤的策略呢?刘巴舍刘备投曹早,而且屡次拒绝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邀请。刘备占领成都以后,刘巴终于归降。

刘巴这种人,他需要的不是感情与职务。这种才华横溢、清高自持的人才,最需要的是一份能充分发挥才能,让他感到有意义的事业,筑巢引凤,就是用一份有意义的事业留住人才。

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巴在蜀汉政权里先担任了尚书,后来在法正去世后,又担任了尚书令的高官,主要负责政府工作。刘巴这样的人,你越信任他、尊重他,他越不会做出格的事情。而且,一旦把老百姓的事情交给他,他就算辜负领导,也绝不会辜负事业、辜负老百姓的。

现实管理中“筑巢引凤”这一招非常实用。对于人才一定要与需求匹配,要让他们事业上抬起来,工作上捧起来,生活上别打扰。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与平台,在工作上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四、躬身接水

张松怀揣西川的军事地形图这个厚礼到许昌去见曹操,有了这张军事地形图,就可以减少很多周折,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占领西川。但是曹操因为张松相貌丑陋、态度傲慢,根本就不理睬张松,最后还给张松来了一个乱棍打出。投奔刘备的时候,赵云率五百军马列队迎接,让张松有点小感动。一番款待之后,赵云陪张松继续前行,关羽率众将鼓乐齐鸣,夹道迎接,让张松心里更加温暖。

第二天,刘备引着诸葛亮、庞统亲自来接张松,一直接到帅府,分宾主落座,接着又是大排筵席,却绝口不提地图之事,如此一连三日。

张松告辞要走,刘备带着诸葛亮等人到十里长亭设宴送行。这次刘备发挥了自己的长项,他举着酒杯说:“三天时光转瞬即逝,今日相别,不知何时再得相见”说着,禁不住潸然泪下。此刻张松内心所有的徘徊和疑虑都被眼泪融化了,他一咬牙一跺脚,终于主动献出了西川的地形图。为什么这么短短的三天时间,刘备集团就能赢得张松如此的忠诚呢?因为诸葛亮在关键时刻准确地抓住了张松的心理,为刘备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张松自幼貌丑,饱受别人的冷眼和奚落。长大以后,虽然发奋学习,饱读经典,练成了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本事,但是依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在张松最苦闷的时候,刘备出现了,带来了张松最需要的东西—尊严,张松一下子就被征服了。这个现象就叫做需求驱动,也就是说一个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最能打动他的东西。

同时,诸葛亮还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策略,就是如何从别人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一个字—敬。一个茶杯,要想从茶壶里得到水,杯子的位置就一定要比茶壶低,这就是低姿态。在人才面前低姿态,是刘备或者诸葛亮共同具备的非常一致的优点。

管理是一门学问,管理也需要技巧。知人善任的管理策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不同人的长处,扬长避短是团队前进的内驱力之一。尊重与相互信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一定让人感觉到温暖。

有些时候,放下手头的杂事,在某个温暖的午后,静静的品味书香,那也是一件幸事。

下载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诸葛亮的智慧》有感[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智慧背囊有感(优秀范文5篇)

    读《智慧背囊》有感 读《智慧背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也许有的贫困,他们却脚踏实地,也许有的富贵,但却不一定有一颗真诚的心。我认识到做人要老实。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读智慧背囊有感[范文大全]

    读智慧背囊有感11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智慧背囊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

    读中国智慧有感

    易中天的大名是早有耳闻,也零星的听过他一些讲座,感觉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又有名家风范。一个月前,偶然得到这本易中天的《中国智慧》,一看小标题,竟大多是我感兴趣的,思辨的哲......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罗增毅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 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中国智慧》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

    读智慧背囊有感

    感悟智慧人生 做快乐教师 ——读《智慧背囊》有感 西河乡中心学校李丽君 “那些在你生命中留下美丽印痕的文章,就如一颗颗灿烂的珍珠,而此书就是将那些珍珠串连了起来,闪烁着......

    读《财务智慧》有感

    读《财务智慧》有感 在图书馆寻找了很久,找到这本《财务智慧》,我是工科学生,没有很深的财务背景,对财务的基本了解几乎为零,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的话,我在网上查阅了不少的财务报......

    读《智慧背囊》有感

    淮师一附小五年级(12)李子默放假这几天我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有时间我读了《智慧背囊》。这本书里都是些小文章小故事,易看易懂。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故事,但每个故事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