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21:3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

作者:李晓锋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3年第10期

物理知识和规律包罗万象,概念的外显形式抽象且深奥,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而言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类比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和方法出发,引导学生分析知识之间的相同或相近的方面,或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推理,从特殊到特殊,再推向一般地进行物理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建立概念、科学推理、习题解决三个角度就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应用“类比法”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第二篇:毕业论文-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东北师大 0509物理教育专业 刘缤藻

摘要:本文述了:类比方法的概念、特点、分类;它在物理学史及中学物理教学上的作用;类比方法的局限性;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运用类比法教学的注意问题。说明类比这种研究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降低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台阶、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学生能掌握类比这种研究方法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类比方法 物理教学 思维创新

前 言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类比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它可以使知识条理化,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或传授类比方法,使学生受到熏陶和训练,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逐步掌握和运用类比方法,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方法基础。

一、类比方法及其常见分类

1、什么是类比法

类比法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点和相似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上,从而推论出它们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与其它思维方法相比,类比法属平行式思维的方法。与其它推理相比,类比推理属平行式的推理。无论那种类比都应该是在同层次之间进行。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指出:“类推所表示的不是部分对整体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对部分的关系。”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未必就真。要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要尽可能地确认对象间的相同点。相同点越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越大,因为对象间的相同点越多,二者的关联度就会越大,结论就可能越可靠。反之,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会越小。此外,要注意的是类比前提中所根据的相同情况与推出的情况要带有本质性。如果把某个对象的特有情况或偶有情况硬类推到另一对象上,就会出现“类比不当”或“机械类比”的错误。

2、类比法的特点

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彼”看作是结论,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古典类比法认为,如果我们在比较过程中发现被比较的对象有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对象有某种情况而另一个对象还没有发现这个情况,这时候人们头脑就有理由进行类推,由此认定另一对象也应有这个情况。现代类比法认为,类比之所以能够“由此及彼”,之间经过了一个归纳和演绎程序即:从已知的某个或某些对象具有某情况,经过归纳得出某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这情况,然后再经过一个演绎得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个情况。现代类比法是“类推”。

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比”既要共同点也要“比”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3、类比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类比法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⑴根据类比中对象的不同,类比可分为个别性类比、特殊性类比和普遍性类比等类型 ⑵根据类比中的断定不同,类比可分为正(肯定式)类比、负(否定式)类比和正、负(肯定否定式)类比等类型

⑶根据类比中的内容不同,类比可分为性质类比、关系类比、条件类比等类型 ⑷根据类比中的前提和结论中的对象不同,类比可分为同类类比和异类类比等类型。同类类比又可分为“以己推人”式类比、“以人推己”式类比、“以人推人”式类比、“以物推物”式类比等类型;异类类比又可分为“以人推物”式类比、“以物推人”式类比等类型。⑸根据思维方向,类比可分为单向类比、双向类比和多向类比等类型。

⑹根据结论的可靠程度,类比可分为科学类比和经验类比等类型。此外,根据对象的多少,类比还可分为完全类比和不完全类比等类型。

二、类比法在物理学史上的作用

物理学史上,常用的类比方法有等效类比、关系类比、协变类比、模型类比、对称类比等。类比被誉为科学活动中的“伟大的引路人”,在很多关键时刻,科学家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科学假说,从而获得巨大成功。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法拉第了解到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后,就很自然地进行了逆向思考和对称类比推理,通过探索、研究、实验,终于发现磁场中获得电流的方法,使电磁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麦克斯韦不仅注意到物理现象、定律之间以及物理现象、定律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局部相似性,而且考虑到数学形式的类比,运用协变类比法,他创造性地建立了电磁学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三、类比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往往习惯于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于接受和理解。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有助于提出假说,进行推测,有助于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类比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意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积极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类比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初、高中物理教学 “台阶”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渡,其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都要强,学生在学习时感到难以适应。大多数学生感觉由初中到高中物理学科的跨度比较大,存在着“台阶”问题。其中高中物理采用了较多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是这个台阶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教学中做好新旧知识的同化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教师应当在备课时细致捉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跟初中教材曾研究的问题,在言语、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找出存在的差别和内在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与指导,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顺利的达到知识的迁移。

教学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突破方法是:先依托已经掌握的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如两小球的碰撞模型、人船模型、爆炸模型等,然后再把将待研究的问题与类似的已知规律的物理模型或物理过程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当”的物理量,然后直接套用有关公式,使问题顺利解决决。因此,运用类比法解决物理问题时,经常可以简化求解过程。例 在学习电场强度E=F/q这个概念时,可以先复习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对公式R=U/I,在初中时,学生已经知道R与U并不成正比,与I也不成反比,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给导体加电压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其电阻阻值的大小,对电阻即使不加电压,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是一样存在的;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E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与在该点有没有引入检验电荷、检验电荷的电性、电量等无关,它是由产生这个电场的电荷决定的。通过这样类比,把学习电场强度的方法与学习电压的方法进行同化,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 不同的物理知识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他们遵守着相同或相似的物理规律,对它们的研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也受其特征的制约。在中学物理知识在中,电磁学知识有一相同特征是其抽象性,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用它们与力学知识之间的相似性,采取类比法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常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往往会觉得物理知识看得懂,也听得懂,但做起题来就是容易出错。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知识的系统化,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没有融会贯通,所以学习效果并不好。如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运用类比方法。如,弹簧的串联1/K=1/K1+1/K2,电容器的串联1/C=1/C1+1/C2,电阻的并联1/R=1/R1+1/R2,电阻的串联R=R1+R2,弹簧的并联K=K1+K2,电容器的并联C=C1+C2。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有象v—t图象的面积为位移、F—t图象的面积为冲量、P—V图象的面积为气体做功、U—I图象的面积为电流做功的功率,机械波—电磁波—光波---物质波的类比等等。运用类比法把相关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这些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高、初中教材提供了很多利用类比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抓住知识系统中同类要素的联系,按照知识本身的结构规律通过类比迁移,不仅可以使学生以快速的获取知识,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问题的敏感性,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对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提高素质都有很大的作用。

为了使教育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变革的人才,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善于从自然界或者已有知识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东西,加以模拟,并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在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首先要让他们了解类比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常起着启示、探索、开路和创新的作用,许多新概念、新规律、新理论的提出借助于类比。如: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知道:在原子中有一个仅占原子体积小部分(约十万分之一)但却具有绝大部分质量(99.97%)的核,而核外电子只有极小的质量;这种模型与太阳作为太阳系的核心,它占有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但体积却只占有大阳系空间的极小部分,而且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吸引力,以及大阳与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都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于是他运用类比方法把原子内部的情况和太阳系的结构进行类比,太阳系是由处于核心的太阳和环绕它运行的一系列行星构成的,因此,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是由电子环绕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组成的这样一个原子核结构的行星模型假说。

通过类比,介绍知识的新领域,提出新的问题,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引向科学的前沿。高中教材在介绍磁单极子的内容时,就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带电体周围有电场;磁体周围有磁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但它们又不完全相似,在电现象里有电荷,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在磁现象里有没有磁荷?磁单极子是否存在?科学研究的新课题就是这样通过类比提出来的,提出来后再通过实验来寻找,通过实验来验证。

类比法可使知识条理化,它能分清概念和规律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发展知识的“空缺”,指引了研究的方向。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就是通过分析归纳抓住各元素的质量排列和电荷数排列,把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作类比,从而发现了“空缺”,再有目的、有方向地寻找这些“空缺”对应的元素,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的中学物理最后介绍了基本粒子,现在基本粒子已达到几百种,这些基本粒子是不是同一层次,什么是它们排列的主线,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可以建立什么样的模型和理论,这正是当代科学家进攻的前沿阵地之一,这些问题的解决,类比法自然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一种思维能力的形成单有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它要经过反复的运用、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挖掘素材,指导学生注意抓住相关现象的本质特征,教会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思考,并用类比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经过一定的熏陶、训练之后,一般都能较好的掌握类比方法,并由此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

四、类比方法的局限性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有所新发现的重要思维方式。但类比不是一种严密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验来验证。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既存在着相似性也存在着差异性,而不同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存在却恰恰限制了类比的范围,所以由类比所得的结论不一定都是可靠的。这是因为:①事物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基础,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而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的结论。根据相似属性进行类比推理时,推出的属性如果正好是它们的差异性,类比的结论就会产生错误。②类比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类比是以对象之间的某些相似性为依据的,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属性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并不能得出它们在其它属性方面也必然相似或相同的结论,因为相似性和推出的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而类比推理是允许在不知道它们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同样是运用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有的可以是对的,有的可以是错的。

经验告诉我们,掌握的相似属性越多,推出的结论的可靠性越高,而相似属性越是本质的属性,则类比推出的结论可靠性越高。所以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存在的相似性是人们运用类比进行推理的客观依据,一个物理理论不仅要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定性关系,还能够反映它们的定量关系,不仅能够概括描述客观事物现已存在的已知东西,还能够预言未知的东西,也就是说定量化与可演绎是一个成熟的物理理论不可缺少的方面。数学方程就具有定量与可演绎特征,因此解决物理问题必须用数学方法,没有数学方法就没有物理理论的科学表达,成熟的物理理论要用数学方程来表达。而同一个数学方程可以描述差别很大的不同的物理过程,这是一个数学公式的普遍性。因此,不同事物的属性,数学方程式及其定量描述上有相似的地方,才可以比较;根据其相以的部分,推知其未知部分可能也是相似的,若超出方程式限制范围进行类比得到的结论就不一定可靠了。

五、恰当运用类比方法进行教学

1、运用共存类比

简单共存类比是以简单关系为推理中介的类比思维。这种类比最简单,在引入新课时运用得最多,学生最容易接受。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引入磁场概念时便运用了简单共存的类比思维。

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首先,把电场与磁场有关的相似属性列出:如电荷与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磁极与磁极之间也有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现象;这样由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可以类比推出磁极周围也应存在磁场;由电荷间作用力不能直接发生,需要电场传递,可以类比推出磁极间相互作用力也不能直接发生,传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也要靠一种场--磁场;由电场是一种物质,可推知磁场也是一种物质。

2、运用因果类比

因果类比是根据相类比的两个对象各自属性之间可能具有相同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的类比推理。在“电流的形成”的教学中,我用“水流的形成”相类比,推出“电流的形成”。我先说一句俗语的上句:“人往高处走 „„ ”学生就很自然地接着说:“水往低处流。”我马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形成水流呢?经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得出:水流的形成是由于水有高度差(水往低处流)。我笑着说:“别忘了还应该要有水!”于是学生得出结论:形成水流的条件是有水和高度差。接着,我用水流跟电流类比,推出电流形成的条件,过程如下:

教师:水流可以说是水的定向移动,而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它们之间很类似。形成水流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水,电流呢?

学生:要有电荷。(此处运用了简单共存类比)

教师:确切地说,是要有自由电荷。那么,自由电荷在什么情况下会定向运动呢? 学生:受到电场力。

教师:对!自由电荷在什么地方会受到电场力呢? 学生:电场。

教师:在电路中,电池的两极间有电压,即有电势差。当导体的两端与电池的两极接通时,它的两端就有了电压,导体中就有了电场。这样,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所以,跟水流的形成相类比,形成电流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

学生:还要有电势差(电压)。这样,通过水流的形成跟电流的形成相类比,抓住主要的特征,由此及彼,由因到果,类推出电流形成的条件,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不容易遗忘。

3、运用对称类比

对称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属性之间的对称关系进行的类比。客观世界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对称关系(例如:物体形状或几何形体的对称性、正负电荷与南北磁极的对称性、粒子与反粒子的对称等),这也是进行对称类比的基础。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我列出电与磁的对应的特征:正负电荷与磁南北磁极相对应;电荷的相互作用与磁极的饿相互作用相对应;电场与磁场相对应。接着提出一个问题:电流有磁效应,也就是说“电”可以生“磁”,那么,“磁”可不可以生“电”呢?根据电跟磁的对称性,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磁”应该也可以生“电”!。

4、运用性质类比

是指对象各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仅仅在于它们都是同一对象的属性.

“多普勒效应”最初是关于声音传播的定律,多普勒把光和声进行了类比,指出“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光波.哈勃等天文学家根据“多普勒效应”解释了天文学上的“红移现象”进而得出宇宙大爆炸理论.

例 人们依据声现象的一些特性与光现象特性进行类比

声现象具有: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干涉 波动的特性

光现象具有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干涉 ?

所以光可能也具有波动的特性.这一结论被后来的研究和实验所证实.

5、运用关系类比

它是根据两个对象各自属性之间可能具有的相同因果关系而进行的类比推理. 例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体力学与地上的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这其中就要应用关系类比的方法,高山上用力抛出的石头,初速度越大,则抛出越远,如果速度足够大,则石头可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向地面,摇动系着绳子的石头,则石头可做圆周运动;而天上的月亮能作圆周运动,也可能象石头一样是受向心力作用,而这一向心力就是月亮与地球间的引力,从而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6、运用协变类比

协变类比也称数学相似类比,它根据两个对象可能具有属性之间的某种协变关系(定量的函数关系)进行的类比推理。也就是说:两个对象有若干属性相同或相似,并且在两者数学方程式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推论在其他方面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物质波公式的推理过程:光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所以实物料子也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所以实物粒子也可能具有方程式E=hv,λ=h/mv,此数学关系式被1927年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库仑在电磁学研究中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m1m2/r中,联想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应遵从F∝q1q2/r2这一基本的电作用规律,于是就把库仑力的定量关系类比于万有引力公式,而得出F∝q1q2/r。

例如:图线教学中,V–t图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F–t图线下的面积表示冲量,I–t图线下的面积表示电量,P–V图线下的面积表示功,F–S图线下的面积表示功。通过这些图线的类比,学生们对图线的物理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要求电容器的带电量,我们可以作电容器的放电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图线,再由图线面积求电量Q。在恒定电流一章中有两个U–I图,一个是对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随流经它的电流的变化规律的描述,遵循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电阻不同则图线斜率不同;另一个是全电路中,路端电压随整个电路的总电流变化的规律。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变化规律不同,物理意义也不同。通过类比能较好地弄清它们的使用条件和变化规律,使用起来也不会出现差错

2六、运用类比法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对待类比推理的或然性

“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类比方法跟比喻方法很类似,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类比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或然性,有时会出现错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并不一定得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必然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我运用类比方法时都注意到这个问题。

2.通俗不俗,科学严谨

选做类比的材料应当通俗,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熟知的事物。但是,类比的材料不能太庸俗了,要和思想教育协调,取材要适合国情。例如,有的国外教材,以赌场里赌徒们的输赢类比机械能守衡,虽然十分形象,也很贴切。但是这个类比对我国来说是低级庸俗的,不宜采用。通俗易懂与科学严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通俗而不易懂,易懂而不严谨就失去了科学性。这里指得是相对某一层次、学生的某一认识阶段的科学性,这里说的严谨,其中包括类比格式的严谨,要求相类比的两个事物间相似点一一对应,而且要对应得当,类比推理才有说服力。

3.防止机械类比

应用类比的首要问题就是研究两类事物的可比性,即使是两个可以进行类比的事物,也不可能所有属性处处相似,点点对应。它们之所以是两个事物,必存在差异性。在进行类比时,有时要告诉学生两事物间哪些方面可比,哪些方面不可比,避免机械类比的错误。对本身就比较直观,与生活联系较紧的物理概念与物理现象等,没有必要非用类比,用了反倒显啰嗦,冲淡主题,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

4.要有针对性

教学中类比要用得好、用得巧,必须具有针对性。即:(1)针对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类比材料。例如,教师比喻说: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就象自选商厂入口处的门,许进不许出。城市的学生可能明白,可农村的学生却不知道自选商场是怎么回事。(2)要针对物理教学内容和目的。如果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呆板。适于运用一些较轻松活泼的类比。如果教学内容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与前面的知识有些必然的联系,运用类比比较合适(如重力场和电场的类比);在进行单元或总复习时运用系统类比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3)要针对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他们对教师所授知识能顺利接受,此时用不用无关紧要。用多了,用得不当,反而会产生负作用,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发现课堂上多数学生精神疲惫,就应当采用一些风趣幽默的类比来活跃气氛,振奋学生的精神。运运用类比方法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一种物理思维的方法和接受、理解知识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类比,物理课堂会更有气氛,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会很浓,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忘,而且学会“举一返三”、“触类旁通”。

结 论

综上所述,类比方法类比法是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推移到新的研究对象的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有助于提出假说,进行推测,有助于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类比可激发学生探索的意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积极的活动,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逐步掌握和运用类比方法,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夏艳红,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刘庆贺,类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7

3、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4、滑文革,研究性学习导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8

5、李祖超,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物理教学2004.6

6、李长华;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94-97

7、曹肇基;类比在核物理中的应用 [J];大学物理;2001年12期

第三篇:国培论文-----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十个问题”。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能尝试运用各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素质。物理新课程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是主要目标之一,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物理学方法要素。

关键词:类比、迁移、深化和理解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就是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规律同学生已经熟悉的物理概念、规律或其他生活现象进行类比.若我们在物理学中能注意将一些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相关知识和一些虽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在结构或分析方法上存在相似的知识灵活、合理的运用类比法对比迁移学习,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它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应用类比法学习和掌握测量仪器或仪表的使用类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用到的测量仪器和仪表很多,它们在使用时大都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常用测量仪器和电流表、电压表等仪表在使用前都需要先观察其单位、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分度值)等物理量。故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再学习其它常用测量仪器或仪表的使用方法是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和观察这些仪器或仪表,通过类比自己找出使用这些仪器或仪表前应观察的物理量。又如在使用各种仪器或仪表测量过程中对视线和记录数据的要求,使用各种仪器或仪表时应注意的的事项,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的校零等,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若在学习过程中能灵活、恰当地运用类比法通过对比迁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我们应用类比思想自学知识的能力。

二、应用类比法学习各种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定义相似的物理概念及相应表达式

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速度、电流、功率、密度和压强等物理量都是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上另一物理量的大小来表示其物理意义和定义的。故在学习掌握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方法和物理表达式后,再学习上述其它几个物理量时都可以应用类比法进行自学和深化理解。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轻松自如的掌握这些知识,而且对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都会大有益处。

三、应用类比法学习和深化理解相同模式的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初中物理内容中涉及到的模式相同的物理公式很多,如速度公式、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等都与数学模型“C=a/b”的表达形式相同,并且除“ρ=m/v”和“v=s/t”等公式需附加条件外,其它公式都完全符合“C=a/b”模型中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故在学习这些公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时,除“ρ=m/v”等需附加条件的公式要特别记住和正确理解外,其它公式都可以类比数学模型“C=a/b”中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应用类比法学习和深化理解表达形式相似的单位名称的物理意义

由于一些物理量及表达式的表达模式相同或相似,故其单位名称在读法和表达形式上也存在相同或形似之处。如速度的单位“m/s”、压强的原始单位“n/㎡”、功率的原始单位“J/s”等的读法和物理意义都可以在学习了速度单位后通过类比迁移学习其它单位的读法及物理意义。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和深化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

五、应用类比法学习意义相关的的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两个概念在一系列属性上存在着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概念还具有其它属性”的相关概念。在学习这类物理概念时,我们可以根据已学过概念的定义来源、定义内容及影响因素等通过类比两个概念的共同和不同点,自己尝试着 出将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内容和其它应掌握的知识。如在学习“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等有关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时,可以在复习从宏观上定义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与以前学过的这些相关概念进行类比,总结归纳出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等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这两种能量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些相关概念的理解应用。在《电和磁》一章中,探究“电生磁”和“磁生电”产生的条件时,学生往往会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出两种现象的异同,明确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导体都要放入磁场中;区别是“电生磁”的条件是给导体通电,结论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磁生电”的条件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结论是导体中产生电流。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恰好相反。教学中,采用类比法让学生比较异同,在对比两种现象形成过程的同时,得出“差异产生于因果关系”的结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六、通过类比联想学习和深化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类比联想是指由一事物引起的和诸事物在形态性质上形似的另一事物的一种相似性联想。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不少概念或规律因为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或实验获得,故在学习和掌握这类概念或规律时往往感到很抽象。如电源的作用、电压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看不见也摸不着。若我们在分析和理解这些概念或规律时与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抽水机的作用、水压模拟实验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联想,一定能对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产生异想不到的作用。还可以这样类比学习电流、电压、电阻。水在水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水在水管中流动时,水管两端必须要有一定的压力差,简称“水压”;同样,电荷在电路中定向流动时,电路两端也需要电压。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同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力,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看见,提出“电压(电动势)”、“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受了水流的启发,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再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类比水波提出了声波。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跟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还有再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应用了理想化模型法把组成物质的分子设想成球形;用类比方法把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想象成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综上所示,类比法是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推移到新的研究对象的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有助于提出假设,进行推测,有助于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向;类比法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意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是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积极的活动;学生逐步掌握类比法并加以应用,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王较过《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方法》

第四篇:《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毛甸子学校 姜丽

一、研究背景

控制变量法,指的是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要控制其它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而在我们初中物理教学研究领域中,会经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例如在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时候,教科书就开始介绍这种方法的使用了。学生刚刚迈入速度的学习,就要求掌握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或者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以及后来学习声音的特性,研究响度,音调的因素;影响蒸发的因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都要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它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学生探究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技能。

二、研究目标

进行“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课题研究,有助于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依据现代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念、新课程理念,控制变量法,它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够抓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可以不断学习,善于总结。

2、而教师则可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夯实学校的教育科研基础,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教师能力提升的过程。研究控制变量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又一次的提高。

3、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充满乐趣,更热爱学习物理。

4、重视德育教育,并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重要的是适应新时代的生存环境。热爱物理,热爱生活。掌握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对生活更加热爱,掌握生活的技巧。体现出教育的社会化。在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法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去获取知识发现科学理论的探究能力,从而形成科学概念。

三、研究对象、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初中学生,主要实验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课题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来进行研究。从学生对控制变量怎样运用的培养方法上侧重研究。

1、运用群体优化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研究内容,有分有合。

2、调查法:通过听课、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3、资料法: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查阅有关资料,借助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实验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详尽的背景资料,并更新了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及时撰写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市级教研活动,论文、教案评比活动;在校内开展公开课观摩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

四、研究内容及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师学习有关控制变量法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文章,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将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特点、要求与优势。从而恰当的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教学。使教师在理论的高处对任务型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使研究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性。

2、让学生学习如何在实验探究中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应用于未来的实际生活中。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学习方法使人更加的聪慧,使人的发展更远。

3、把课题小组的研究活动与物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每半学期课题组各成员安排一次“控制变量法”实验公开课。讨论这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各成员每人至少提出一项建议。这种比较实际的方式,有利于课题组成员的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4、将“控制变量法”理论运用于实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从而取得一些经验,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控制变量法”实验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学生运用于学习与生活当中。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9月~10月:准备阶段

(1)研讨、制订课题,组织实验研究小组,确定实验班。(2)召开课题研讨工作启动分工会议,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3)拟定试验研究方案。2、11月:调查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话调查法,对学生为什么不会运用、不善运用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学生进行关于控制变量运用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控制变量运用态度、看法。3、12月~1月:实施阶段。根据制定方案,进行实证性调查和研究;每一种同时,进行实验的比较,寻找原因;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此过程是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对此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情况尤为重要。这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学习一种方法,更为关键的是将它应用与学习与生活当中。检验控制变量法的学习成果最为重要的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4、3月~4月:总结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学生物理探究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的论文和一份调查报告。

五、研究成果

通过近半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各成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可以说教师与课题研究同步成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已有一定的认识,有些同学能应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经过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六、研究反思

(一)通过“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和研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开发;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控制变量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等因素

充分考虑,且在课堂中要善于实验激活课堂气氛,关注学生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热爱学习。而教学不是唱独脚在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四)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广大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工作方式,重新构建教学结构,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而学生也要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广大物理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七、个人介绍

姜丽 女 1990年5月20 物理教师 现从教于八年级物理教学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式教学应用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思想。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更感到探究

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1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隋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激活思维,强化记忆。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

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产生的新信息要遵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如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覆杯实验以及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气球为什

下载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教学“类比法”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报告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初中物理研究领域,要经常运用控制变量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其他科学领域,控制变量法被人们有意......

    试验探索法与初中物理教学

    浅谈“试验探索法与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发展中学 姜波 “实验探索法”提出“以、发展为中心、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主体”的口号,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

    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结题报告 长胜中学 肖艳强 一、课题的界定 多媒体技术是:用计算机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TEXT),图像(Image)图形(Graphics)、音频(Audio)、视频(Vi......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我校的《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自2001年立题以来,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目前已经顺......

    类比教学反思

    类比是由已知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去推论这些事物在其他方面也同样相似。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物理学的某些知识存在相似性,一般表现在物理现象、物......

    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成因的调查研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常挂在教师嘴上的一句话。那么,究竟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对于前者,各学科课程标准表述的十分清楚,......

    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初二物理组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换了教材,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新......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一、课题研究 (1)研究活动的时间 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课题的研究并解题 (2)研究活动内容及程序安排 1、10月~11月:准备阶段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