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劳动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06年3月24日至4月22日,我镇按照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统一安排,为全面摸清我镇劳动就业情况,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根据劳办[2006]2号文件的要求,为全面摸清我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镇政府、各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了镇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根据调查实施方案,整个调查过程经过了准备、抽点、填表、汇总及建档四个阶段,对全镇年龄在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的所有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调查表明:全市农村总户数为 户,总人口为 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为 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62%。其中男性 人,女性 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4.13%和45.87%。
(一)劳动力年龄结构:男性劳动力18—35周岁的55469人,36—45周岁的57959人,46—55周岁的49168人,56—60周岁的有16192人;女性劳动力18—30周岁的27807人,31—40周岁的58304人,41—50周岁的44721人,51—55周岁的20652人。
(二)劳动力文化结构:小学及以下人数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23.94%;初中文化人数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64.29%;高中文化人数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11.52%,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人数仅为 人,占总劳动力的0.25%。
(三)劳动力从业结构: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 人,占总劳动力的38.79%,其中种植业119186人,养殖业8955人;从事第二产业的 人,占总劳动力的31.56%,其中工业企业46911人,建筑安装业48578人,其他8724人;从事第三产业的 人,占总劳动力的23.31%,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245人,个体工商户12163人,服务业12897人,常年外出劳务30873人,季节性劳务12431人,其他7363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即已经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合计 人,占总劳动力的54.87%;可供输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即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人,占总劳动力的6.34%,其中男性12468人,女性8478人。
(四)劳动力从业地点: 市境内 人,占总劳动力的67.88%; 市以外 省境内61290人,占总劳动力的18.56%;省外国内 人,占总劳动力的13.47%;境外(含港澳台地区)仅298人。
2004年全镇共有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万人,其中实际从业人员万人。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二、三产业人数分别为万、万、万人,所占比率为,可谓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在二产中,从事竹木工艺业、转椅家具业、建筑业的人员数分列前三位,分别达到万、万、万人,三项之和人数占到了二产从业人员的 %,这与我县两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在三产中,从事批零贸易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数分别为 万和 万,高居三产行业榜首。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数仅有 余人,与庞大的家政服务需求市场不相协调。就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 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率高达91.6%;高中及中专 万人,占7.5%;而大专及以上仅有 人,占了不到1%的比率。由此看来从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少有一技之长,从事工作多为简单劳动,难以获得较高收入。尤其在一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区区 人,高中及中专也只有 余人。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制约了高科技企业在我镇落户。
从就业地域来看,外出劳动力占到了总数的 %,其中在乡外内和外的从业人员数平分秋色,分别达到了 万人和 万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镇外来人口约为 人左右,大部分从事第三产业,少部分从事第二产业,“进口”少于“出口”。这一方面说明我镇劳动力市场被外出人口占居了相当大的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镇的城市化水平。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被外来人口占领的这部分市场平均工资低于我镇全部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以至于当地劳动力宁可舍近求远,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发达地区就业。这一现象也可以从某些企业尤其是通过招商引进的企业工人来源渠道得到证实,来自外地的工人数远高于来自本县的工人数,因而导致企业工人平均工资不高。根据调查资料,县属于劳动力资源范畴而未参加劳动的人数高达 人(这部分人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不加以讨论),再加上从事第一产业的 万人,全镇有近万农村劳动力在理论上有可能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可以认为是我县的富余劳动力。因为根据从事第一产业的特点,随着一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须像工厂上班一样可以天天有活干,只须在农忙季节或上山或下田劳动即可,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闲置。进一步分析,考虑年龄因素,45岁以下从事一产的劳动力为 万人,26-45岁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数为 人,二项总计 人,可以认为是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确切数据。富余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78.8:100。针对目前我镇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而我镇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考虑短期利益较多,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有计划地培训企业员工,通常只招收熟练工这一实际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单位及相关培训机构在全镇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训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政府牵头为主,组织农民开展农、林、牧、渔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二是以各种培训机构为主,重点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的原则,采取定单培训方式,尽快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最终达到增收的目的。
调查资料显示,在参加求职意向调查的 人中,有近2000 人愿意从事转椅家具和竹木工艺行业,占到了参加调查人员的20%,有近2700人愿意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1500余人愿从事交通运输业,近1500人愿从事家政服务业。对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各中介、培训机构可以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初级培训主要面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办企业所需增加的劳动力;中级培训可以对熟练工在原有技能上的新突破,以满足企业技改或熟练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级培训则主要面向省内、国内劳动力市场,让我县农民走出去后有较强的竞争力,甚至可以创劳动力品牌。如家政服务行业社会需求层次很多,在低层次上我县劳动力没有竞争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在高层次的需求领域同别人开展竞争,打造品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人,加上可供输出的 剩余劳动力,两者近人,根据18周岁以下年龄段推算,每年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 人左右,预计 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每年净增农村劳动力 人。如果考虑超过劳动力年龄仍然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退役劳动力,实际从事一产的人员将超过 人。因此,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和困难将越来越大。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与就业需求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市33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88.2%,接受技术培训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也相对偏低。近年来,我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有2000多名毕业生,除部分考入对口高校外,大多被输送到苏州、无锡等先进发达地区,许多高职班学员被外企成建制接纳。由此可见,尽管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和技能不高,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
(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徘徊不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乡镇企业改制后,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展优化组合、减员节本增效活动,安置劳动力的数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设备的引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又制约了企业对其的吸纳。
(三)城市化水平低、城镇载体功能不高。农村劳动力存量较大与我市城市化水平不高相关,城镇就业日趋饱和已无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城镇规模小、结构分散、经济聚集能力弱、产业结构层次低、功能单一,这些因素使现有的小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统一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平台还没有形成。我市的劳务输出机构虽然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协调机制和统一用工市场调查和安排,造成信息沟通不够,不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培训和输出。镇区虽然设立了劳动服务机构,但广大农村缺乏服务网络,外出务工人员仍以自发组织、“工头”带动为主,而且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收入不理想。
(五)就业观念落后导致就业行业单一,离土不愿离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破窝”,这句古话一直桎梏千万农民思想。从调查资料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有近70%在本地从业,大部分农民宁可守住自己的三亩责任田过苦日子,也不愿外出闯天下。就业观念的落后同样反映在从业结构上,农业和建安业占了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而服务业仅占3.9%。爱面子思想严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饮食服务业的岗位被四川、安徽等外地打工仔(妹)占领。因此,正确的就业定位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且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从业结构比例比两年前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工作中必须按照“强化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繁荣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致富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的新思路,把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途径来抓,切实做到“四个加快”,充分发挥“四个作用”。
(一)加快职业培训和职介服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对一些技术岗位难以胜任,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较高水平二、三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为此,一要开展农民文化教育。通过“农函大”、“农广校”等形式,实施21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让农民接受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二要办好职业技术教育。为许多初高中毕业生提供就业前的技术培训,为经济发展培训大批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三要搞好在职培训。加强成人教育基地建设,为农村的各类从业人员提供在职教育。鼓励社会兴办电视、函授、远程教育基地,提高社会办学在教育中的比例。同时通过送出去进修,请进来办学等方式,千方百计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四是加强职介服务组织建设。规范职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建立中介资源库,开展培训单位、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村劳动力求职求训的有效对接,实现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为农民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二)加快产业结结构调整,拓展农业内部转化农村劳动力的主阵地作用。溧阳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0%以上,在当前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依靠城市转移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农村,立足于农业内部消化,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大力引进“三资”开发农业,让农民在家门口进企业、领工资。二是延伸农业开发功能,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产业。把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整合天目湖、瓦屋山、长荡湖、南山竹海、平桥石坝等山水资源、特色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延伸农业的生态、社会、科教功能,加快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旅游区周边农民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加大种养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劳动力的目的。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要积极扶持专业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以单一种植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在注册登记、收费、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引导农民以自愿的原则组建各种合作组织和农业专业服务队,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吸收农村部分劳动力。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在已经完成大规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应深入研究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定位,一二三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区域布局,增强小城镇的吞吐功能、载体功能和城乡对接的桥梁功能;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定居,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和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定居,让在城镇有固定收入和住房、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小集镇集聚。繁荣集镇三产,在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专业市场、道口经济、信息中介、房地产,以及农机、畜牧、植保等农业服务业,既为小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撑保障作用。一是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给农民的土地给予物权保护的基础上,按自愿、有偿、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转让、转包、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土地要素资本化,确保农民承包土地的经济利益,从而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集中的步伐。二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积极开展村级社区股份制改革,在核清村级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根据村民普遍接受的方法,把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到农户,明晰产权关系,并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迅速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其转移能力。三是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被征地劳动力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对每个被征地劳动力免费提供一次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加大乡镇企业的职工养老金与医疗保险金缴纳力度,使乡镇企业的职工逐步纳入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加强劳动执法力度,解决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劳动合同,使得农民工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有了纠纷也难以处理的状况。从各个层面构筑保护农村劳动力利益的框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第二篇:劳动就业
我国目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它的计算公式是
A、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B、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没有就业经历的失业人员)×100% C、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就业转失业的劳动者+没有就业经历的失业人员)×100% D、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答案:A
按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标准,新成长劳动力主要由四部分人组成,下面不属于这四部分的是 A、待业人员
B、城镇末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
C、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 D、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员 答案:D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就业者(从业人员)的构成? A、个体户 B、离退休人员 C、私营业主 D、现役军人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狭义的劳动力市场? A、职业介绍中心 B、劳务市场
C、人力资源市场 D、再就业培训机构 答案:D
职业指导人员在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时在服务态度上应 A、因人而异 B、看重受教育程度
C、重视宗教信仰 D、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 答案:D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可概括为九个方面,其中哪一选项是对职业指导人员素质要求的先决条件? A、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 B、主动解释,便服务对象知情
C、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 D、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答案:C
职业道德的定义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 A、遵循的行为准则 B、遵循的工作规范
C、应具备的道德水平D、应具备的工作水平答案:A
职业守则的内容主要包括
A、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B、热爱祖国、刻苦钻研业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D、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答案:C
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要求职业指导人员 A、以工作内容为核心,对工作负责任 B、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尊重服务对象 C、以职业指导为核心,提升职业能力 D、以就业援助为核心,热心援助工作 答案:B
职业指导人员要尊重个人隐私,就得始终严格遵守 A、平等原则 B、保密原则 C、规范原则 D、信用原则 答案:B
下列选项不属于职业指导人员职业守则内容的是 A、热爱本职工作 B、刻苦钻研业务
C、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D、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答案:D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主动解释,使服务对象知情”原则的含义,可以理解为
A、知情权;解释权 B、知情权;责任分担
C、知情权;信息共享 D、责任分担;信息共享 答案:B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守则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A、热爱本职工作 B、刻苦钻研业务 C、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D、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答案:D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哪方面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A、职业活动中 B、特定的工作岗位上
C、接待顾客时 D、职业生涯方面 答案:A
职业指导人员要了解求职者的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并在指导过程中给予尊重,这体现了职业指导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哪个方面的内容? A、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 B、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
C、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D、对服务对象负责
答案:B
根据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道德,下列哪一项是错误行为? A、与服务对象讨论工作重点,并达成一致 B、与服务对象达成书面协议
C、给服务对象指定职业指导人员 D、给服务对象提供建立咨询关系的选择机会 答案:C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就业范畴? A、纺织工陈某因工厂设备损坏临时停工而暂时没有工作 B、年满16岁的张某在一家私营企业从事销售员工作
C、王某在家庭工厂中帮工,工作时间仅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2,并不拿报酬
D、刘女士以前在一家福利院参加公益劳动为主要工作 答案:D
国家促进就业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实施就业调控 B、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C、提供公共就业保障 D、保障妇女就业
答案:A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A、农村人口增多 B、土地相对减少
C、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D、流动人口增大 答案:B
不属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选项是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积极发展私营经济
C、加速小城镇建设 D、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答案:D
下列关于就业形式的划分,哪一种是不常用的? A、按城乡划分 B、按产业划分
C、按行业划分 D、按灵活和稳定程度划分
答案:C
就业援助政策的内容是,岗位援助、岗位补贴和 A、工资补贴 B、社保补贴 C、医疗补贴 D、副食补贴 答案:B
在就业形式中,非全日制就业属于 A、正规就业 B、灵活就业 C、临时就业 D、阶段性就业 答案:B
我国的积极再就业政策可概括为五大支柱、六个领域、十项措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六个领域的是
A、中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务输出
C、多种经济形式和灵活就业 D、社区平台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D
下列哪项不属于实现就业的三个基本条件? A、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
B、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
C、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D、有劳动愿望,所从事的是某种经济活动 答案:D
职业培训是根据(),按照一定标准所进行的教育训练活动。A、新技术的发展 B、职工个人要求 C、用人单位的要求
D、职业需求和劳动者从业的意愿及条件 答案:D
无固定场所、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等小规模经营的就业形式,一般是指
A、不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 C、灵活就业
D、正规就业 答案:C
下列关于劳动者自主择业不正确的说法是? A、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
B、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 C、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是就业的主体 D、政府不再对就业问题做任何调解和干预 答案:D
国家促进就业的职责不含下列哪个选项? A、提供劳动就业服务 B、拓宽就业渠道
C、实施失业保护 D、设置就业岗位 答案:C
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哪一项描述的是造成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A、劳动力供给总量超过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 B、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 C、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
D、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情况不包括 答案:B
年满多少周岁的未能升学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即从没有就业经历的、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称为新成长劳动力? A、16 B、18 C、20 D、22 答案:A
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A、1年 B、2年 C、4年 D、6年 答案:B
职业指导就像架在()之间的一座桥梁,既维护各方的利益,又促进各方的改革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发挥着就业指导的中介作用。A、求职者与用人单位 B、求职者与政府
C、求职者与劳动力市场、政府 D、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 答案:D
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是指
A、将强化就业服务纳入各级政府职责,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B、面向社会服务,动员社会资源,建立社会监督制度 C、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D、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建立免费就业服务制度 答案:A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 A、职业介绍 B、职业指导 C、职业鉴定申报 D、职业培训 答案:C
培训采取小班制教学,注重教师与学员间的互动交流,采用知识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这属于创业培训的哪种模式? A、SYB培训 B、三段式培训
C、创业技能专项培训 D、远程创业培训 答案:A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劳动力市场最终要实现 A、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B、人、财、物合理配置
C、满足劳动者个人发展需求 D、满足社会需求 答案:A
就业服务“新三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是 A、人本服务 B、热心服务 C、便捷服务 D、高效服务 答案:A
公共就业服务是指()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A、用人单位 B、保险公司 C、政府
D、银行 答案:C
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免费服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残疾人
B、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 C、所有失业者 D、登记失业人员 答案:C
以下对就业服务作用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B、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 C、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D、帮助社会各群体就业,保持社会稳定 答案:D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 A、城镇登记失业率显著降低
B、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 C、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
D、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
答案:A
下列哪一项不是推动就业服务专业化工作的重点内容? A、功能多元化 B、服务制度化 C、队伍专业化 D、手段信息化 答案:B
一名下岗女工因为头发花白,看上去感觉比较老,几次面试都失败了。职业指导人建议其把头发染黑,结果应聘成功的事例体现了职业指导服务的
A、及时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具体性原则 D、跟踪性原则 答案:C
不属于现阶段特殊就业群体的是 A、残疾人群休 B、复员转业军人 C、新成长劳动力
D、城市郊区征地农转非群体 答案:C
在职业指导的工作范围内,不属于咨询与指导内容的选项是 A、诊断咨询 B、择业指导 C、信息反馈 D、用人指导 答案:C
下列关于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的描述,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A、通过职业指导,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B、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的方法利手段 C、通过职业指导,重塑学校公众形象 D、通过职业指导,改善学校办学环境 答案:D
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这属于哪一工作内容? A、职业教育 B、职业培训 C、职业指导
D、职业分析 答案:C
下面哪一项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A、机械工业 B、造纸工业 C、金融、保险业 D、水利业 答案 C
下列哪一行业不属干第二产业? A、交通运输业 B、化学工业 C、机械工业 D、皮革工业 答案 A
行业是指()所有单位的集合。A、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 B、从事生产同一产品的 C、同一地域从事经济活动的 D、具有相同生产规模的
答案:A
根据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称为 A、职业 B、工种 C、岗位 D、专业 答案:B
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一般一个职业包括一个或几个工种 B、一个工种包括一个或几个岗位 C、岗位=工种
D、一定的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就形成了职业答案:C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职业客体的内容? A、工作对象 B、工作内容 C、工作报酬 D、劳动方式
答案:C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变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A、技术变革 B、经济发展 C、就业观念的变化 D、社会的变革 答案:C
职业是指在职业人员所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一定社会分工或者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就最终形成了职业。所以,一种规范的职业组成要素包括
A、职业主体与客体、职业报酬和职业技术 B、职业名称、职业精神、职业报酬和职业技术 C、职业名称、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技术 D、职业名称、职业道德、职业报酬和职业信用 答案:A
下列哪项不属于工作规范的内容? A、教育背景 B、绩效考核标准 C、工作经验
D、知识技能 答案:B
职业胜任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个人能力、人格等品质特征能够满足职业要求的状态。要做到职业胜任,关键在于 A、树立良好的信心 B、提高个人技能 C、加强人际沟通 D、做到人职匹配 答案:D
按照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的要求,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服务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耐心倾听服务对象的要求,为服务对象(),想方设法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A、办理工伤保险 B、处理家庭矛盾 C、办理计划生育指标 D、提供方便和周到的服务 答案:D
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区域的()或社会组织,按照一定范围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A、事业单位
B、社会群体
C、基层政权机构
D、企业 答案:C
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或个人经营、服务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的为充分就业。
A、最低生活保险标准
B、小康生活标准
C、年均工资标准
D、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B
建立就业再就业管理台账的目的是掌握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情况。A、新成长劳动力 B、外来人口
C、有其他就业愿望的人员 D、其他无业人员
答案:C
6、社区常住人口资料主要包括()和()。
A、今年总户数 今年总人口数
B、今年总户数 上年末总人口数
C、上年末总产数 今年总人口数 D、上年末总户数 上年末总人口数
答案:D
劳动保障协理员要及时更新基础信息及台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变化情况、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信息变化情况、其他失业人员增减变化情况。
A、失地农民
B、下岗失业人员(主要是就业困难对象)
C、新增城镇失业人员 D、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对象 答案:B
对凡登记在册有求职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中实现就业的人员,应()。
A、不需再进行台账管理 B、及时从原台账中除名
C、及时并入到社区常住人口管理台账
D、另建立分类管理台账 答案:D
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又享受()待遇,则应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商业保险
答案:A
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填写完报表后,还要写出()。
A、填写过程 B、报表分析 C、报送要求 D、汇总过程
答案:B
报表说明和分析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A、基本情况分析 B、报送程序 C、填报要求
D、领导批示
答案:A
劳动保障协理员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工作程序是()、接待登记和整理与反馈。
A、回答咨询问题 B、记录咨询问题 C、做好准备工作 D、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
答案:C
职业介绍机构与求职者面谈的基本程序是:收集信息、确定需求、介绍就业、()和再次面谈。A、初次面谈 B、职业培训
C、职业技能鉴定 D、推荐相关服务 答案D
城镇失业人员管理台账的主要内容包括失业人员的()、求职意向。A、专业技能、培训意向 B、家庭人口情况、培训意向
C、专业技能、家庭人口情况 D、专业技能、家庭收入情况 答案:A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要免费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A、民办职业介绍机构 B、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C、劳动技能培训机构 D、各类职业介绍机构 答案:B
用人单位用人需求情况,包括用人单位目前急需招用人的专业、工种岗位、()、职业素质、基本能力等从业条件要求。A、身高 B、人员数量 C、外貌 D、户口 答案:B
为做好社区就业岗位需求信息的收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改制破产企业劳资部门的联系,收集下岗失业人员的()
A、求职信息 B、家庭信息 C、个人情况 D、工作简历 答案:C
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方式包括集中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等。
A、分散就业
B、分散按比例就业
C、合伙就业
D、集体就业 答案:D
在政策咨询中对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基本要求:一是熟练掌握当前的有关政策;二是全面把握咨询人所询问的内容;三是();四是态度诚恳、耐心细致。
A、准备好各种宣传资料
B、准备好咨询材料和办公设备 C、对咨询人和咨询内容做好汇总 D、准确解答咨询人所提出的问题
答案:D
为了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劳动保障协理员必须了解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当前的社会保险政策、(),熟悉再就业服务的工作流程等。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B、再就业政策
C、宏观调控政策 D、户籍管理政策
答案:B
长期再就业培训期限为1年以上,培训对象为()的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的主要是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做准备。A、30岁左右 B、50岁左右 C、40岁左右 D、45岁左右 答案:A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后的(),是搞好再就业培训的一条基本原则。
A、再就业率
B、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
C、考试合格率 D、创业成功率
答案:A
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用于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中央财政据实()。
A、30%贴息 B、50%贴息 C、80%贴息 D、全额贴息 答案:D
求职者进行求职登记后,为求职者建立(),实施必要的跟踪指导与即时服务。A、个人档案 B、就业援助档案
C、专人服务档案
D、“跟踪指导档案”或相应的跟踪指导记录 答案:D
()不属于社区劳动保障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询问法 C、排序法 D、实验调查法 答案:C
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部门规定。A、财政部门、税务部门
B、税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C、工商部门、财政部门
D、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答案:D
下列不属于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 “六到位”的是(A、机构到位 B、服务到位 C、工资到位 D、经费到位 答案:C
下列不属于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措施的是()A、税费减免)
B、最低生活保障 C、免费培训 D、社会保险补贴 答案:B
下列不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是()A、特困职工家庭成员
B、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成员 C、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 D、失业登记两个月以上的人员 答案:D
就业登记包括用人单位用工登记、退工登记和(A、失业登记 B、求职登记 C、劳动者申报就业登记 D、签订劳动合同 答案:C
。)
第三篇: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重庆市荣昌县农村劳动就业保障调查报告
社会劳动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收人分配的“调节器,经济社会运行的“减震器”。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保障制度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推进对策和建议。
一、我县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和返乡创业的主要做法:
(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我县积极开展了农民工引导性培训、短期技能培训、中期技术培训、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当年农民培训农民工4372人,培训结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率为72%。
一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短期技能培训是在引导性的基础上,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中期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有利于学员结业后的就业。
二是多渠道办班:我局采取自办、联办、委托办的方式,优化组合培训资源,全县全年办班28期,49个班,开设了电工、车工、计算机、焊工、畜牧种养殖业等十余个专业。其中,创业培训2期,人数98人。
(二)实施就业帮扶
一是为培训的农民工初次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补贴。无论是农民工参加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还是在岗培训,只要是初次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考证时,一律减收20%,财政给予50%的补贴,农民工只承担30%的费用。
二是召开现场招聘会场,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7年3月、5月、6月、10月月先后在县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开展农民工现场招聘会活动,共组织56户企业进场,提供岗位2560个,求职人数4600人次。
三是倡导平等就业,促进城乡统筹就业,鼓励支持农民进入小城镇自主创业,农民进城申办企业,农村青年进城经商创业。积极建议县委县政府将农民工创业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
(三)鼓励优秀农民工转户进城
一是开展优秀农民工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农民工中持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两年以上的,由所在企业推荐参加市级职业资格培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以上的,可享受培训费30%的一次性奖励,奖励额最高可达1000元。
二是享受进城落户优惠政策。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和主城区转移。
(四)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
一是以镇为单位,实行村社牵头摸清民工流动情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疏导做好春运期间农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二是县劳动保障局在各镇劳动保障服务所、职业介绍机构、车站、场镇、招聘会现场等人集密集地发送农民进城就业指南、致返乡农民工的公开信、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维权卡。三是在各公共职介机构设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窗口,向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服务,并在县劳动力市场提供网上求职服务。求职登记等措施,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我县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现状
(一)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框架初步确立。
自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就城乡就业工作提出新目标,并出台优惠政策,落实专项资金,明确扶持对象,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框架初步确立。
(二)培训机制逐步形成。
近年来,认真开展以强化技能为主、农村就近就地就业为辅的订单式免费培训,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全县性培训网络。2008年全县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8741人,其中被农民1113人。
(三)市场导向就业帮扶见成效。
近年来,我县市场导向机制初步形成,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步伐。2005年以来,我县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42.4%上升到56%。2008年全县共有810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有4647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善。
全县21个镇街均建立了劳动社会保障服务所,并配备工作人员,大部分村也配备了服务协管员(联络员),基本上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登记、培训、职介等“一站式”服务功能趋于完善。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两个“一高一低”,导致“两难”并存。
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期望值偏高、技能素质偏低,导致就业难;二是业主用工要求偏高、劳动报酬偏低,导致企业招工难。
(二)就业竞争力较弱。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与城镇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就业群体一起竞争处于劣势。据调查,农民即使找到了工作,大多是临时性、收入少的零工,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三)培训与就业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我县开展的各类就业培训,尚缺乏一个前瞻性、指导性的全县整体培训规划,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不尽科学。如近几年我县机械加工行业复苏,用人需求上升,但该专业人员却难以寻觅。
(四)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没有形成集信息发布和其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机制,市、县、镇街、村(社区)上下贯通的信息网络不够健全,村(社区)未开通信息网络,应用软件系统落后,劳动力求职培训和企业用工等各种信息尚未实现充分共享。劳动就业服务的中介组织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信用度不够高。
四、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之一,在招商引资时把安排就业作为项目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领导,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落实的责任机制,并将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纳入考核镇街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大力发展既有地区竞争优势,又能拉动就业的产业与企业。
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并加快路孔古镇旅游、建筑房产、生态旅游、商贸餐饮、物流等产业发展,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三)完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注重市场建设。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将岗位开发和劳动力流动工作延伸到镇街、村(社区)。二是强化服务理念。全面实施“八统一”达标建设,将面向失业人员的服务内容全部放在社保所,方便群众办事。以基层社保服务平台为主体,建立全县共享的岗位信息库。三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平台建设,依托“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就业村”工程,由县财政划拨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的同时,聘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遍布全县的劳动保障工作网络。
(四)建立技能培训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就业服务机制。
采取 “以产养学”、企业合作等方式,结合市场需求和荣昌实际,重点建立加工制造、焊接、数控机床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培养钳工、冷做工、维修电工、电焊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方面人才。
(五)抓好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扩大充分就业范围。
将失业人员、返乡民工、普通居民、外来劳动力、大学生等各类群体统一纳入到扶持创业体系中,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从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企业孵化等各方面加强对劳动者创业的扶持,在小额担保贷款、失业金发放、自谋职业扶持金、摊位费补贴等方面进行资金扶持。
第四篇: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xx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街道经济增效、辖区增收的有效途径。我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建设路街道党工委的协助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xx同志“xxxx”的重要思想,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市、区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街道劳动力就业、实现辖区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保障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全辖区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xxxx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 zzzz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xxxx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xxxx年的基本工作
针对我街道辖区人员流动量大和外来人员多这一现状,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对策和计划。在具体工作中,我街道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xxxxsm广场、第五大道等这一系列龙头产业,努力把建设路辖区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辖区劳动力就业率,加快街道经济发展。
二、xxxx年xxxx辖区保持比较充分就业辖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9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4%,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1.2%;失业人员管理实现了“六个清”,登记失业人员全部纳入台帐(包括电子台帐)管理,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以《xxxx区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标准》为标准进行运作,年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通过“962110”就业援助体系积极配合区就业服务中心解决辖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辖区开发了26个公益性岗位并全面安置成功,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605人,培训合格率达到100.8%以上,城镇再就业培训160人,再就业率达60%以上;四个社区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培华2个、科大2个、建中3个、圣灯6个,总共为建设路辖区新增岗位13个,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目标;按规定落实社区公益型岗位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5人,全年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58人,落实社区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132人,各项扶持政策应享尽享比率达95%以上;为辖区少儿购买少儿基金973人;农民工进城务工求职148人,办理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101人,已纳入了就业实名制管理和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为建设路退役军人核查共计57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关系确认553人,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明年的展望
xxxx年将迎来新的劳动法规,在新法规面前,我们要首先读明白、读懂,结合往年的实际转换自己的思维,用新的法律法规为辖区做贡献,转换思路,用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来完成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建设路的腾飞献出一份力。
第五篇:劳动就业合同范本
劳动就业合同
合同编号
甲方:乙方:
单位名称:姓名:
法定代表人:性别:
委托代理人:出生年月:
厂址:家庭住址:
所属区:
一、合同类别和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合同履行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为个月(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乙方必须为甲方服务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合同期满应即终止,如甲方工作(生产)需要在双方同意的条件下,应即续订合同。
2、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自年月日起,直至《暂行规定》中约定的条款发生时自行终止。其中乙方必须为甲方服务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二、工作岗位
1负责外贸进出口业务,主要操作阿里巴巴国际平台。
三、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1.甲方应根据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为乙方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并根据生产和实际工作需要发给乙方必要的劳防用品和保健营养待遇。同时,对女职工应酌情实行特殊保护。2.甲方根据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提高和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待遇,并提供必要的集体生活设施和娱乐场所。
3.甲方根据生产和工作需要,对职工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进修条件,并进行政治文件学习、安全生产和厂规厂纪教育等。
4.乙方有参加甲方民主管理,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的权利。
5.乙方上岗后应按照甲方的生产和工作要求,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和操作规程,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规定的工作任务,并接受甲方职能部门的有关考核。
6.乙方在合同期内,应树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风貌,维护企业声誉,爱护集体财产。
四、劳动报酬
1.乙方工资、奖金、浮动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工资和相应的福利津贴等,仍按甲方现行的规定按月发放。
3.乙方在生产或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特殊成绩的,甲方可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或晋级工资。
五、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
1.凡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即为终止,甲乙双方经协商后可续订劳动合同。
2.合同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如发生特殊情况,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变更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但必须办理变更手续。
3.职工到达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时,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七、违约责任
1.在合同期内,甲方除《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九条、乙方除《暂行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的条件外,均不得解除合同或自行离职,否则应支付违约金500元。
2.甲乙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劳动合同,除遇有特殊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有关内容外,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其后果和责任大小,给对方赔偿经济损失。赔偿金额按有关规定或实际情况确定。
八、双方需要约定的有关条款
1.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2.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规定执行。甲乙双方需要修订或补充的,可协商修订补充。
九、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
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个月内或企业调解不成三十日内,按规定向长安劳动委员会申请仲裁。
本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具有法律效力,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两份。企业和职工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签章):(盖章或签名)
委托代表人(签章):
合同签订日期:合同签订日期:
一九九年月日一九九年月日
鉴证单位:
鉴证日期:
注:签订本劳动合同必须用钢笔书写,不得使用园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