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雄市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
楚雄市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
[日期:2012-4-25 来源:市政务服务中心 作者:顾兴凯 点击:641 评论:0]
近年来,楚雄市紧紧抓住全省加快推进和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契机,认真按照巩固完善、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原则,以创建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为目标,以落实“五个统一、五个提升、两个规范”为抓手、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和加强监督检查等多项举措,进一步创新为民服务的理念,打造服务品牌,提升群众满意度,树立良好服务形象,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有入驻部门31个,工作人员129人。服务设施齐全,中心业务大厅建筑面积2270平方米,大厅内设有LED电子显示屏、触摸查询系统、银行统一收费窗口、刊刻复印窗口、结婚登记照相和居民身份证照相室,设有填单台、饮水机、休息椅等公共服务设施。办理业务齐全,有服务窗口81个,服务事项384项。凡是面向企业、群众开展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都纳入中心集中办理,成为了楚雄市服务部门最多,服务内容最全,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政务服务超市”。
二是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中心把审批权限、审批项目有效集中起来,变多个部门分散办理为一个中心若干窗口集中办理,变多程序多周期办理为一个程序一个周期办理,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结婚证在1小时内办完;身份证在22个工作日内办完,比法定工作日提前38天;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从受理、审查、核准到发照在半小时内办完,比法定工作日提前4天;卫生许可证5个工作日办完,比法定工作日提前15天;缴税可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凡是能一次性办结的事项均做到了现场交件、现场取件,缩短了办事时间,现场办结率达99.96%以上。
三是服务水平明显增强。中心平均每个工作日办理事项3165件、接待办事群众3600人次,平均每月办理各类业务69600余件。实现了城区户籍业务集中办理,五险统征业务集中办理;结婚证从受理、审验、缴费、办理、照相、宣誓到颁证一站式办结;税收从申请、审核、录入、打印、收费、发证一次性办结;身份证从申请、照相、缴费、领证一站式办理。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都纳入中心集中办理,简化了办事程序,解决了群众对部门不熟、业务不熟的实际困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节约了群众的办事成本,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篇:加快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加快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为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对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流程、考核、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现就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当前政务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体外循环审批方式比较普遍。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审批运转方式的限制,尚有一些审批部门或单位及行政审批项目未能入驻政务大厅办理,即使入驻大厅的一些审批部门或单位,往往“只挂号、不看病”,形成“体外循环”的审批模式,办事效率低下,承诺时限失控。申请人跑了窗口又跑部门,“一站式”服务变成了“多此一站”,大厅成了徒有其名的“收发室”。
(二)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定位不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与政府之间、政务服务中心与窗口部门之间、政务服务中心与监察部门之间也存在着职责不清的问题,问责机制很难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很难落实。
(三)进驻政务大厅的审批事项不到位。有些部门在选择进驻事项上往往“避重就轻”,或者把有些行政审批环节下放给其下属的事业和企业单位,逃避监督。
(四)政务服务中心监督协调难度大。尽管政务服务中心在名义上拥有“考核、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但实际上,中心和窗口单位由于不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些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保障。遇到不同部门意见相左时,如互不让步又没有上级领导出面协调,中心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尤其是实行垂直领导的机构的许可审批事项直接牵涉到上级机关的审批,中心很难协调。
(五)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机构,其存在和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政务服务中心之所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建立并运行,主要是通过市委、政府的强制命令和行政干预,具有很强的人治色彩。
(六)电子政务建设相对滞后。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建设目前还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行政许可事项还不能实现网上办理,而且政务公开程度不高,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七)部分审批部门领导的观念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尽管政务服务中心已经成立,但是有些部门领导的思想观念并没有随之真正转变,还是用过去分散、封闭、串联审批时期的思想认识、管理方法来认识和管理今天的行政许可。由于行政审批项目背后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费,权力寻租使得审批权力和部门利益密切相关。这种不正当的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化的利益,是各类审批项目和审批环节进驻中心的阻力所在。
二、规范政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运行模式
1、全面清理需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的事项,做到应进必进、应进全进,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多头、重
叠、分散、低效的问题,打造统一、精简、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
2、统一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除特别规定需要加盖单位行政公章外,一律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
3、进一步完善首席代表制,派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要在进驻人员中选定专业水平强,业务素质高的首席代表,并要对首席代表充分授权,授予首席代表审批决定权,组织协调权,审核上报权和行政审批专用章使用权。
(二)统一管理模式
1、规范审批项目管理。各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要对纳入政务中心管理的审批事项全部按即时办结,限时办结和并联审批进行分类管理,优化办事程序,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形成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
2、规范窗口及窗口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窗口人员双重管理制,部门分管领导每月至少两次到窗口指导业务工作,并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各部门必须选派业务骨干到窗口工作,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原则上一年内不准更换。
3、健全效能目标管理责任制。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工作必须纳入部门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考核与绩效奖金挂钩。除保障正常运行经费外,要独立拨付岗位绩效考核奖励经费。
4、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依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但要摒弃传统指令式管理方式,逐渐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向文化管理转移,以中心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以人
为本的管理新方法。
(三)统一信息平台建设
1、要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建议,大力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工作,将传统的审批方式与网上审批相结合,构建“网上收件,限时办结,在线监督”的网络化审批模式。
2、实现行政审批“一表通,一网审,一次结”依托政务中心平台,提高政府对重大项目,重大事项运行的透明度,保障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统一网络及硬件建设规范。形成资源共享,上下互联的政务信息网络系统。
(四)统一窗口服务标准
1、实行审批事项的审批内容。法律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数量限制、审批材料目录及申请书示范文本,投诉渠道,工作职责全面公开,统一摆放《办事须知》和《申请表填写范本》和一次性告知单。
2、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行政审批中的“吃、拿、卡、要”行为。
3、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凡是涉及两个及以上部门审批的事项,全部由并联审批窗口统一受理,统一组织开展并联审批,实行“特事特办”的便民利民绿色通道。
第三篇:深化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成效明显
深化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廉政制度严考核。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设立廉政责任奖,实行了严格的奖惩措施。出台了《行政负责人问责实施细则》,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表率意识。二是廉政教育强意识。邀请区检察院反渎局局长举办了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定期开展纪检日活动,充分利用我局工作QQ群、局域网、宣传栏、文化墙等平台,开设廉政专栏,增强了干部的廉政意识。三是廉政监督转作风。加强了监督检查力度,全年集体采购25次,监督销毁老版发票18300本,落实和回复举报案件2起。共接受网络评议22040票,满意率达99.82%。积极召开社会特邀监察员、兼职监察员及纳税人座谈会议,走访纳税人122户、干部家属40户,收集建议和意见34条。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去年共对5名同志开展离任审计,审计代开发票4500份,发现存在问题的发票142张,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全年未发现一起违法违经纪现象,对防范执法风险,预防职务犯罪做出了积极努力,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不断增强,为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被区纪委评为政风行风评议第三名,被区治理水上公路三乱被为先进单位。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
200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全面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不断深化
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十七大精神。工程各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部署,将十七大精神贯穿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围绕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列出50多个研究选题,组织有关课题组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贯穿到教材编写中。围绕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列出20多个宣传选题,组织工程专家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学习体会文章,深入宣传、阐释十七大精神。
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先后拟定50多个重点课题,组织工程专家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发表文章100多篇,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报告。
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拓展
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讨。召开建设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列理论研讨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围绕各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各课题组召开各种类型研讨会60多次,推出了一批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针对民主社会主义问题,组织发表10多篇重要理论文章,帮助干部群众澄清错误认识,引导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继续编写反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系列通俗读物。组织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工作扎实推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新编译和审核工作取得重要进展。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审议和修改工作基本完成,出版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形成一批阶段性成果。18个子课题组已经完成对经典著作相关领域基本观点的梳理工作;基本完成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相关领域研究情况的梳理工作;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的工作也在逐步展开。
四、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9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46个,同时还在本学科领域建立了25个博士后流动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全部出版使用,受到广大师生普遍欢迎。为进一步反映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好地吸收高校师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4本新教材正在组织修订。
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计划用8年(2004—2012)左右时间,组织编写基本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稳步推进,第二批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启动,第三批重点编写教材的项目招标工作正在进行。
五、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理论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梯队建设。选拔20多位思想政治素质好,学术功底深厚,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担任工程咨询委员和课题组首席专家。组织工程专家开展国情调研,了解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部分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赴芬兰、瑞典、丹麦等国进行考察。继续认真做好“四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理论人才。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已举办18期,近2000人参加培训。各省(区、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工作全面展开。从2007年起,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现已举办5期,培训500多人,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进行轮训。
六、工程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及时反映工程的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工程《简报》和《参考资料》已编发300多期,全面反映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介绍工程各项重大研究成果,促进工程各课题组的交流。
进一步加大对工程重大活动和重要成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工程专家参与中央媒体重要活动的力度。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劳动者之歌》栏目宣传工程专家。
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工作。组织工程专家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学者来华研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加深了工程专家对世情的了解,也扩大了工程的影响。
第五篇:关于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关于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8月11日至17日,由市政协经济法制委牵头,会同教科文委并邀请部分民主党派委员,组成两个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带领下,对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
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县(市、区)一级的政务服务中心陆续在2007、2008年成立。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原则,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完善软硬设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优化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总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推行集中办理审批事项,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通过把面向投资者、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有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在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公,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规范了办事程序,切实减少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市本级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共499项,占应进的76.8%。审批项目较为集中的相关职能部门都派出了工作人员进驻服务中心进行现场办公,保障了政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政务中心的现场办结率。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务中心的工商局窗口对企业登记管理在全区率先试行了“一审一核”登记制度,减少了许可(审批)环节,节省了登
/ 8 记时间,提高了登记效率,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目前,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平均日结率达到77.49%,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从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反映,这几年群众办证办事方便了很多,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二)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审批行为不断规范。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务中心都比较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订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廉洁从政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办公规定》等二十多项基本制度。2007年全市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来,政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政务中心项目审批严格实行“八公开”和“六制”办理,“八公开”即项目名称、办理程序、设立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窗口权限公开,“六制”即直接办理制、承诺超时默认制、联合办理首办责任制、申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集中收费制。在审批方式上,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了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全面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办公,保证了审批权在阳光下运行,基本实现了“阳光作业”,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度。
(三)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明显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中,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保姆式服务”等全方位贴心服务,着力优化服务质量。今年,我市在全区率先为企业(项目)开展“直通车”服务活动,通过“窗口服务、网上办理、热线办理”三大平台和11项直通服务制度,实现政企无缝对接,优质服务全域覆盖,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在今年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上,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马飙主席的高度肯定。自治区党委陈际瓦副书
/ 8 记到我市调研时,也认为玉林实施“直通车”服务制度经验很好,值得在全区推广。
(四)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政务环境健康发展。市纪委、监察局的行政效能监察室四名工作人员成建制全部进驻中心,通过电子监察,以及对案件的查处等手段,积极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有效地克服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现象,遏制了“吃拿卡要”的腐败行为,促进了依法依规行政。特别是市政务中心在全区率先探索实施了“审批、管理、监督”三分离原则,强化了政务监督职能,有效促进了各项审批工作的落实,推进提高了服务效能和质量。
二、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在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全区政务服务中心1—5月份运行情况通报,从月均办结率全区排名来看,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月均办结2453件,在14个市中排第8位,6月份升至第3位,总体运行情况还比较好。但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就显得非常不平衡。玉州区月均办结78件,在全区24个城区中排名倒数第10位。北流市月均办结6893件,在75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容县月均办结723件,排名第35位;陆川月均办结1276件,排名第20位;博白月均办结2583件,排名第6位;兴业月均办结67件,排名倒数第10位;福绵月均办结6件,排名倒数第3位。数据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县(市、区)进驻部门不平衡、进入项目不平衡、审批效能不平衡。
(二)应进审批事项进入不到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桂政发〔2009〕15号)规定“凡行政许可项目以及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 8(包括中央垂直管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必须进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但调研中了解到,不管是市本级还是县(市、区)的政务服务中心,都没有完全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把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市本级应进项目650项,实进499项,占76.8%。县(市、区)一级政务服务中心,玉州区应进项目358项,实进185项,占51.68%;北流应进369项,实进286项,占77.51%;容县应进项目634项,实进482项,占76.03%;陆川应进项目609项,实进415项,占68.14%;博白应进项目619项,实进250项,占40.39%;兴业应进项目272项,实进182项,占66.91%;福绵应进86项,实进34项,仅占39.53%。这些数据显示,进入中心的单位和项目还不到位。特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入率非常低,2009年1—6月份,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信用社收费点共收3706万元,这和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额度相差甚远。有的单位在窗口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却回原单位缴费,有的单位舍近求远,不在政务中心缴费窗口缴费,却到其他银行缴费,出现“前厂后店”现象。
(三)窗口部门审批事项授权不充分。自治区桂政发〔2009〕15号文件要求,充分授权服务窗口,提高行政审批事项的窗口办结率,并要求受理权、审核权、协调处置权、办理结果送达权、应诉代理权的授权率应达到100%,制证权、审批权的授权率应达80%以上;有条件的部门要争取达到“双百”目标,即向部门政务服务窗口授权100%,现场按时办结率100%。而我们市本级部门授权给窗口的审核权为77.29%,审批权只有42.19%。在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玉州区审核权44.32%,审批权7%;北流审核权为100%,审批权只有73.08%;容县审核权59.34%,审批权59.34%;陆川审核权52.05%,审批权28.19%;博白审核权46.82%,审批权16%;兴业审核权93.41%,审批权34.06%;福绵审核权100%,审批权3%。从上述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多数部门没有按要求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虽然在中心设置了服
/ 8 务窗口,配备了工作人员,但没有按照要求统一授予服务窗口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权,有的窗口无权无责,成了“收发室”、“挂号室”,存在着“只挂号、不看病”或“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现象。
(四)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心。由于一些进驻单位对窗口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选派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同志进入窗口,有的甚至是随便派个工作人员去“凑数”或“值班”,加上又没有充分授权,以至到窗口工作的同志认为自己被边缘化了,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此外,由于政务服务中心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上下班按手指,办事追错,视频的全天候监控等,造成工作人员有压力感,一些工作人员有怨气,工作不安心,得过且过,甚至互相推诿。今年3月,吉林籍人士齐某到市政务中心申请办理一个桌球室的经营手续,填了不少表格,花了几百元钱,在文化、卫生、消防等部门来回跑了20多天仍未办成,当事人无奈之下到行政效能中心投诉,后在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调查了解和督办下才得以解决。
三、加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领导。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服务企业和方便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具有服务优质、规范高效、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的特点,是展示政府良好形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务必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运行经费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政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从“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
/ 8 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选好工作人员,充分授权办理,加强组织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明确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根据自治区桂政发[2009]15号文件,明确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为统一设在本级政府办公室的行政机构,人员使用行政编制,代表本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监督本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的政务服务工作,且协调指导下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同时,依照《行政许可法》,赋予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负责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申办条件、申报资料、办理环节、承诺时限的设定审查和优化工作,负责督促检查“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情况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中心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和督促检查政务公开工作等职能。通过一系列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职能、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措施办法,改变中心目前的管理无职能、协调无手段、督促无效果的尴尬局面。
(三)强化监督,进一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各级监察、编办、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绩效考核机构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推进集中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一把手”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考核。对不愿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按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或者行政审批项目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的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应严肃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通过多部门的监督,大张旗鼓地营造“应进必进”的氛围,彻底打消个别部门领导“应进未进”的侥幸心理,消除“官”念特权思想,消除只顾部门利益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作风,从而杜绝政府部门之间行政许可事项互设前置问题制造认为障碍的现象,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快
/ 8 形成由部门行政许可服务到“统一窗口受理、统一协调办理、统一送达结果”的行政审批格局。
(四)优化流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按照精简优化的要求,各级政务中心应对每项审批事项制定科学的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图,统一审批标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切实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许可审批环节过多、周期过长、要求申报材料过多、行政效能过低的问题。应严格按照“三项制度”和行政程序的规定开展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实施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作业,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直通车办公室建设,加快开通直通车网站,对重点企业(项目),政务服务中心应压缩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程序,全面开展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构建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着力打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五)配强人员,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各职能部门和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大工作力度,严把中心人员出入关,切实选派“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好、服务优”的业务骨干到服务窗口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以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增强窗口办事能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定期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加强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人员、政务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能力。窗口工作人员可实行原单位和政务服务中心双重管理,人事、组织、工资关系不变,业务由原单位指导,日常工作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和考核,评优指标由人事局单独下达给政务服务中心,不占原单位指标。对考核优秀的窗口干部,可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和物质奖励,不断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干劲。把政务服务中心塑造成为“服务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的第一形象窗口。
/ 8
(六)完善设施,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直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和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高度重视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工作场所,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强软件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完善网络平台,拓展网上咨询、查询、预审等业务,全面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公布。同时,还应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学习培训、投诉处理、办件通报、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引入办事群众评价和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务行风监督员、办事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作用。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县(市、区)服务中心的指导,切实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网络联动发展,形成覆盖全域、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8